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南涧跳菜村营销策略

南涧跳菜村营销策略

发布时间:2022-02-05 11:22:47

1. 南涧跳菜的介绍

南涧跳菜——千年不灭的火把

跳菜文化 全民共享

“跳菜”是南涧无量山彝族特有的原生态宴席舞蹈,是为招待宾客而举行的隆重的传统习俗,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彝家人每当有聚会宴席,就会上演精彩的跳菜:敲响大锣,调子声起,宴席正式开始。只见在引菜人的引领下,抬菜人手举托盘徐徐而出。抬菜人脸上做着滑稽风趣的表情,脚步忽高忽低、忽缓忽急,舞步东倒西歪,看着好不叫人提心吊胆。引菜人在一旁手舞毛巾,怪相百出,形如蝴蝶戏花,忽前忽后、忽左忽右。落菜时,引菜人在桌上摆出“棋子”的布局。在座宾客无不拍手叫绝,为这精彩绝伦的跳菜表演喝彩,也为桌上那八大碗原生态的农家美食叫绝:乌骨鸡、火腿、澜沧江鱼、炸酥肉、甜笋、大红肉、野木耳、土鸡蛋拼凉盘……这既是一桌原生态、高品质的深山美食,也是淳朴善良的彝族人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最好体现。

千年跳菜 生生不息

“跳菜舞”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时期的南涧无量山地区,盛行于南诏国时期。

南涧彝族的先人们聚居在深山里,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自然环境的恶劣,捕猎困难重重,食物总是来之不易。为了表达捕获猎物的喜悦,先人们围聚在火堆旁,开心地喊着、唱着,情不自禁地舞动着。崇信万物有灵的彝族先人们发明了木制托盘,用三个手指作倒三角架状托住托盘来回送菜,伴随着充满节奏感的乐声和歌声,变换着步伐和动作,将来之不易的食物供奉给神明的同时,又用舞蹈的方式既单纯又直接地把自己的喜悦、欢乐、幸福与神灵分享。

公元800年,“跳菜舞”的伴奏乐《南诏奉圣乐》被列为唐朝十四部乐礼之一, “跳菜舞”轰动长安,自此盛行中原。

时过境迁,中原地区的“跳菜舞”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南涧无量山地区的彝族人将它传承和发展。千百年来,南涧的彝族人生活中重大的仪式都少不了“跳菜”的身影。不论婚丧嫁娶还是年节庆典,都用“跳菜”的方式来进行庆祝、祭拜。“跳菜”已然成为南涧无量山彝族人民心中不灭的火把!

跳菜之舞,追梦征程

20世纪80年代末,文化工作者在进行民间舞蹈普查工作时,在南涧的一场婚礼上发现了“跳菜”这一原生态的民间舞蹈艺术奇葩。

90年代初,经过挖掘整理和精心加工,艺术家们将“跳菜”与“彝族民间打歌舞步”相结合搬上了舞台,从此,“跳菜” 这一原生态的民族舞蹈走出大山,从山间田野“跳”到都市广场,从锅台饭桌“跳”进艺术殿堂,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2001年8月12日至14日,南涧县依靠自己的编导、演艺力量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南涧跳菜艺术节”,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高度赞扬。

2003年3月,国家文化部正式授予南涧县“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的称号。

2008年6月,南涧彝族“跳菜”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国庆期间,南涧民间艺人自发组织了南涧凤凰山山歌大会,聚集了30多支县内著名的民间跳菜队,近千名演员同场竞技,吸引了数万游客的参与。

2015年10月21日,受环球音乐邀请,云南南涧跳菜艺术团的4名演员为萨顶顶助阵表演南涧跳菜,登台英国王宫,在欧洲首次亮相……

“跳菜舞”先后多次获得全省、全国音乐舞蹈大奖。“南涧民间跳菜艺术团”先后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比赛1000多场,观众达千万人次。

……

“跳菜”千年传承、生生不息的背后,是南涧彝族人民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缩影;

“跳菜舞”誉满神州、名扬海外的背后,是云南少数民族同胞追寻“中国梦”的时代典范!

“跳菜”这支千年不灭的火把,在不久的将来,必将点燃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新火种,必将照亮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新征程!

2. 南涧结婚跳菜一般多少💰

南涧结婚跳菜一般是800元一桌,这在全国的,嗯,结婚菜档次中算中等的了,也不算太贵。

3. 民间南涧跳菜艺术英语怎么说呢谢谢。

Nanjian Folk "Cuisine Dance" Art.

这个问题比较难,看了下面这个网站的介绍,我才知道网上某个翻译“Jumping Vegetables”是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这是一种舞蹈,不用Jumping,应当用dancing;而且“菜”也不能理解成“蔬菜vegetable”这里指的是菜肴、酒席(Cuisine)
http://www.njqn.com/Get/shidin/minsu/tiaocai/tiaocai/000241592.htm
《南涧跳菜》又名“抬菜舞”,是南涧县境内民间办宴席上菜时,为敬重宾客而跳的一种礼节性舞蹈。

这种舞蹈在南涧广大地区都在跳。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宴席跳菜”(俗称实地跳菜);另一类是“舞台跳菜”。“宴席跳菜”一般在结婚庆典、新房落成、给老人祝寿和为老人送终办丧事时举行,该类跳菜按抬菜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跳法。一种是常规跳法:当跳菜开始时,在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大铜和唢呐声中,大师傅们从厨房相继而出,他们手里托着托盘,盘中摆满菜碗,在三声大锣响过后,先由两人跳着舞步,缓缓入场。两人一前一后,分别跳着舞步,扮着怪相,表演着哑剧,幽默而滑稽,相互配合得体别致,一步步徐徐入席,动作轻、优美、流畅、连贯。落菜时,按所开的八碗宴,摆成回宫八卦阵,每一碗菜都是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先放哪碗菜,再放哪碗菜,最后放哪碗菜,全按古有成规布阵落桌,有条不紊,丝毫不乱。第二种称“空手叠塔跳”:只见一“跳菜”高手头顶托盘,盘中盛满8碗菜,双手伸开,每只手上分别托起重叠在一起的4碗菜,双脚踢踏着节拍,在唢呐声中跳着舒缓的舞步上场,两位搭挡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为其保驾护航,令赴宴宾客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但跳菜高手却从容自如,连一滴汤汁也未从碗中溅下。第三种称“口功送菜”:开始时,一“跳菜”顶级高手口中紧衔着两柄大铜勺,勺上各置一大碗菜,头顶一托盘,盘中摆8碗菜,'双手各托…盘,盘中各摆8碗菜(共24碗菜2碗汤,另——碗汤由搭挡端上),在唢呐声中跳着舞步入场,口功、臂功、腕功、顶功、指功齐用,开张整合,徐缓有序,菜香四溢,一气精确落下三桌。精彩的表演绝不亚于杂技分毫,令人惊叹、叫绝。

“舞台跳菜”按所表演的地点不同或舞台大小又分为“舞台跳菜”和“广场跳菜”。无论是“舞台跳菜”,还是“广场跳菜”,相同之处是其所用舞步都以“半翻歌、三翻歌、全翻歌、三跺脚、扫脚歌、直歌、攒歌、攒攒歌”8种打歌步伐为主,都是用来表达彝族人民的丰收喜悦和美好憧憬,同时也用来表达对来宾的崇高敬意和深情厚爱。其二者差异在于“舞台跳菜”演员多在20人之内,要求舞蹈动作细腻,调度花样频繁,演出质量和舞蹈动律力求达到炉火纯青的功效。而“广场跳菜”则注重大色块、大气势和整体艺术效果,演员少则40人,多则可达上千人。“舞台跳菜”按表演时的不同步伐套路,通常分为无量山系黑彝“跳菜”、哀牢山系黑彝“跳菜”和无量乡红星村白彝“跳菜”三种。无量山系黑彝跳菜即位于南涧县的西北部,包括小湾东镇、碧溪、公郎、乐秋、拥翠5个乡镇,因该区域山脉同向,水系连源,族内交往密切,致使“跳菜”在这一区域内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跳菜”套路有十种:属摹拟性组合的有“喜鹊蹲窝”、“苍蝇搓脚”;单纯抒发感情性质的有“踏步两翻两转”、“跳步两翻两转”、“三翻三转”、“退歌”、“踏步半翻半转”、“一步转通”、“合脚”等组合;与吹芦笙者领舞组合的为一套,以及在领舞过程中吹笙者感情产生巨大变化时出现“回身敬酒”、“公羊打架”、“鹤立松尖”、“矮子探水”、“斑鸠找伴”、“喜鹊蹲窝”、“狂猴寻亲”、“苍蝇搓脚”等特殊动作有8个。哀牢山系黑彝“跳菜”即位于南涧县东南部,包括无量乡、宝华镇的部份地区。该山系的“跳菜”分别由“攒歌”、“四步行走式”、“六步行走式”、“六步颤动式”、“板桥翻”、“半翻”、“三翻”、“全翻”、“正喜歌”、“三跺脚”等10种抒发感情性质的舞蹈组合而成。而无量乡红星村的白彝跳菜在同一民族内又自成一体,形成一个独特的种类,分别由“老鸹歌”、“正喜歌”、“歌利得”、“直歌”、“弯脚歌”等 5 种套路组成,其中最具风格的是“老鸹歌”和“正喜歌”。“老鸹歌”属模仿老鸹(乌鸦)在地上觅食时跳动形态而舞的摹拟性舞蹈;“正喜歌”又叫“扫脚歌”,是在喜事“跳菜”时作为收场跳的一种套路,能引人人胜,激发感情。

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盛行于唐朝民间的《南涧跳菜》(捧盘舞)构成了南涧民族文化的源头,其影响深远,让人过目不忘的有两幕:

一幕是以无量乡阿比庄为典型的“宴席跳菜”,该村“跳菜”自建国以来,每逢村里婚丧嫁娶、建新房和为老人祝寿时,都要在宴席上举行传统的“跳菜”仪式:当三通锣鼓声响过,人们翘首以待的跳菜师傅闪亮登场,他头顶、手托各装满8碗菜的三个托盘,踏着唢呐的节拍,扭动腰肢,忽快、忽慢、忽左、忽右的向前跳着,表情亦庄亦谐,逗得满座客人前仰后合,笑声不断,这既是舞蹈又是杂技的表演,把十里八寨的彝族乡亲们聚在一块、揉拢一堆,让众父老乡亲在享用8大碗之前先享用“跳菜”这道民族精神大餐……

另一幕是2000年12月参加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荣获铜奖的广场舞蹈节目,该节目分“彝乡歌韵、涧水狂情、气贯长虹”三个章节,集传统的“跳菜”和“打歌”为一体,由50名演员依次表演。10支大铜分别由10个身穿虎皮装的娃娃吹奏出场;20名身穿黑山羊披的彝族男子以“彝族大刀舞”的旋律跳起16步“打歌”舞,而后组成4桌丰盛的“梅花”宴席,躲在大圆桌下的20名女子似“白鹭出海”,吹着芦笙次第而出。在表演过程中,彝语彝调、铜号声、唢呐声、芦笙声、大铜声一浪高过一浪,既充满彝家男子汉气吞山河、排山倒海之势,又展示了女子阴柔之美的风韵,古朴生动、刚柔相济、滑稽风趣,形成 " 土而美”的艺术亮点,令人回味无穷。

荷兰友人布朗姆先生在观看了《南涧跳菜》节目后赞扬说:“我进入南涧的原始森林,就好像进入了乌托邦新岛、梦中圣地;到彝乡观‘跳菜舞蹈',我的胸臆达到了至高至美的境界,心灵也得到了沐浴净化后的满足 ! ”

4. 玉溪市有南涧跳菜食馆吗

南涧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南涧跳菜”历史悠久,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盛行于唐朝民间的“南涧跳菜”构成了南涧民族文化的源头。跳菜...

5. 民间南涧跳菜艺术英语怎么说

民间南涧跳菜艺术

Folk art NaJian jump cuisine

6. 急!求高人帮忙下载这篇【旅游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的互动机制研究——以南涧彝族"跳菜"为例】

在农耕文明语境中的节日是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它是以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确认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从去年“百余委员建议增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

7. 南涧跳菜的文化

“跳菜”,是南涧彝族特有的古香古色的饮食文化,他把粗犷豪爽、古朴生动的民间艺术亮点融汇其中,堪称“东方饮食文化之一绝”。
看过南涧“跳菜”的客人、朋友们,有的将其看作艺术、有的将视作文化、有的将其当作杂技、更有的将其想象为神化……,总之不论谁都着有他自己对南涧“跳菜”的独特理解和认识。
南涧“跳菜”,不仅包容了饮食文化的精华,而且囊括了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更是由衷地表达了彝家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一片深情厚意。彝族是能歌尚舞、热情好客的一个民族。彝族人对客人的情,就像“火把节”的火一样热。

8. 南涧跳菜的技法

彝家人办客事,桌子往往迎面摆开,中间留路,宾客三方围坐。眼花缭乱之际,这些彝家汉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把小碗筷撒毕。“跳菜”开始,只听数声锣响,大号、唢呐齐鸣,主持办事的“总理”一声令下,两位“跳菜”大师从厨房里相继而出,他们头顶托盘,手里还撑着托盘,在托盘里面装满了菜碗,在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音乐声中,一前一后,一摇一晃,根据音乐节拍,迈着轻柔而敏捷的步子,缓缓入场,两人一边跳着舞步,一边在脸上做着怪相,其动作幽默而滑稽,舞姿轻松而优美。接着其他“跳菜”者托着花样繁多的菜盘也陆续登台上菜。“跳菜”者多为男人一般两人一对,一对跟着一对跳,姿势各异,变化多端,刚柔相济,旋转自如,不断地把装满菜肴的托盘在他们手中花样翻新。有的用头顶,有的用手托;更有的用肩抬,有的一人骑在一人身上,下方两手托盘,上方吹奏金唢呐,头还顶着大菜。伴随着激越的唢呐声,他们时而“苍蝇搓脚”,时而“鹭鸶伸腿”,时而“金鹿望月”,时而“野鸡吃水”,翻转跺脚,大步舞盘,竞献绝技。
当第一对“跳菜”刚完毕,第二对、第三对、第四对……,其中最精彩的要数“口功送菜”和“空手叠塔跳”。“口功送菜”,只见“跳菜”者的口中紧衔着两柄大铜勺,勺上各置一碗菜,头顶托盘,盘装满了菜,面带笑容,满怀激情,边跳边上菜。“空手叠塔跳”,只见“跳菜”顶级高手们,头顶托盘,盘装八大碗,双手十指分开,每只手分别托起重叠在一起的四大碗菜,踏着节拍,合着节拍,甩开矫健而优美的舞姿,边跳边舞,穿梭席间,还有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的搭档们,手舞毛巾,一张一弛,一招一式,以合拍的舞步,将迎接“跳菜”的到来,此时,“跳菜”便达到高潮,宾客心惊,碗里肉跳,客人们的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上,生怕掉下一碗菜来。
然而,只见“跳菜”者从容自如,那重叠在一起的菜碗在他们手臂上,随着舞姿,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不断变化着位置,始终稳稳当当,一点菜也不撒出来。在宾客的一片赞叹叫好声中,“跳菜”者神不知鬼不觉已把菜陆续摆到桌上。“跳菜”要有功夫,摆菜也有讲研,均按传统规矩一一摆放常见的摆法有“回宫八阵”、“四方形”、“梅花形”、“一条街”等。待上四大碗菜,宾客方能动筷,一边欣赏“跳菜”者变换无穷的舞姿和欢快诙谐的表演,一边品尝彝家山寨风味,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阅读全文

与南涧跳菜村营销策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市场营销学试题答案章节 浏览:991
市场营销运营体系搭建 浏览:241
佛山南海电子商务协会 浏览:883
北京开门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609
垂直b2b电子商务网站 浏览:166
装修一周年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74
中国网络营销年鉴 浏览:199
林氏木业网络营销 浏览:104
电子商务实训网络营销心得 浏览:661
2015年富阳区电子商务发展 浏览:874
会展项目的网络营销 浏览:144
道德模范策划方案 浏览:754
网络营销战略分析 浏览:736
项目创优策划方案 浏览:985
湖州首届电子商务大赛 浏览:604
德龙x3000促销活动 浏览:601
西式草坪婚礼策划方案 浏览:13
市场营销看什么书籍 浏览:518
茶叶推广策划方案书 浏览:117
手绘文具促销活动 浏览: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