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位名人是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的
知名校友有弦子、黄觉、艾菲、高峻、李剑青、陈永馨、林娜冰等。
学校创办人:满谦子、徐悲鸿、吴伯超。
广西艺术学院简介:
广西艺术学院,简称"广艺",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学校始建于1938年,其前身为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学校是全国六所省属综合性艺术院校即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一。学校现占地面积700余亩,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0余人,专任教师700余人,拥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3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广西艺术学院校区:
南湖校区、相思湖校区、桂林校区
主要院系有:
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音乐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❷ 努比亚上半年动作频频,强势出击能否杀出血海
今年上半年,努比亚动作频频,发起了一系列的主动攻势。
1月20日努比亚苏宁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2月18日赞助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4月19日发布nubiaZ11 mini、5月29日召开C罗代言沟通会、6月7日发布nubiaZ11 Max、6月28日发布nubiaZ11。
“不喧哗,不张扬”曾是努比亚留给大家的印象,这个往日看起来比较沉稳的品牌,却在2016年上半年强势发力,动作频频。
众所周知,当下国内手机市场血雨腥风,蓝海已变血海,手机品牌间的竞争全面升级,从产品、渠道、营销,甚至到供应链、资本,任何一环都不容有失。
而对于努比亚而言,想力争上游留下来,并脱颖而出发展起来,就得要打响知名度,突破规模限制。“从满意度向知名度发展,这是努比亚今年的目标之一”,努比亚总经理倪飞对周愔(ID:zhouyinshuo)表示。
所以我们看到,年初努比亚即引入了外部资本,整合内外部资源,在产品、渠道、营销等层面同步发力,全面应战。
▌单点作战形成合力
努比亚创建于2012年,是传统国产手机大厂最先尝试子品牌路线的代表。但遗憾的是,努比亚没有实现销量规模化的突破,2015年的全球销量虽达到千万台,但仍属二线阵营。
倪飞也承认,做过用户调查之后他们发现,努比亚品牌“美誉度有,知名度不够”。再加上之前比较依赖于线上渠道,很多消费者对努比亚相对陌生,“这是我们需要打破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6年1月,努比亚引入苏宁作为第二大股东,引进了手机行业老兵曾国章负责国内市场,开始加大力度布局包括苏宁在内的线下渠道。倪飞希望2016年努比亚线上线下的销售占比可以达到五五开。
想要渠道策略顺利展开,就必须有更多的产品形态来支撑。所以在上半年的六场发布会中,三场是新品发布会。
努比亚主推了三大产品——nubiaZ11 mini、nubiaZ11 Max、nubiaZ11旗舰机,分别主打小屏幕旗舰机、大屏海量存储大续航、无边框的差异化功能,对应小世界大精彩、大不同、突破边界的营销主题。
13岁开始踢球的C罗,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坚韧的毅力,一举成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之一。“选择C罗,是因为他与努比亚的‘坚持与初心’不谋而合,在产品上不断追求专业、挑战极限的精神高度契合”,倪飞对周愔(ID:zhouyinshuo)说道。
围绕C罗代言的整合营销已全面展开,除了代言无聊、TVC、户外广告等常规宣传外,努比亚还请C罗玩了下粉丝经济。5月16日,C罗正式注册了新浪微博,而在第一条微博中,C罗就带上了nubiaZ11无边框手机的尾巴。C罗开通微博第一天,粉丝增长30万,足见其影响力。
欧洲杯热播期间,努比亚为C罗球迷精心定制的nubiaZ11 Max C罗·典藏版,在天猫努比亚旗舰店、苏宁易购努比亚旗舰店等渠道销售,一度出现了溢价、一机难求的现象。
签约C罗,不仅可以快速增强努比亚的品牌热度、提升知名度,还能在向年轻人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中建立情感连接,增强品牌的人格化。更重要的是,借助C罗在国际的广泛影响力,帮助自己更加深入地向消费者传达品牌文化和价值理念,拓展全球市场。
去年年中努比亚总裁里强制定了“三步走”战略规划。2015年坚持线上拓展的同时,加大线下渠道的布局;从2016年起,继续强化国际布局,争取在全球价值区域形成规模;到2017年时真正赢得全球知名品牌的声誉和地位。
C罗助力努比亚品牌打造、全球化,其影响暂且很难量化,毕竟品牌的提升非朝夕之功,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不过从上半年努比亚的打法来看,引入资本后的努比亚变得更为主动、开放,产品、渠道、营销组合出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希望努比亚能继续保持平稳的心态,稳扎稳打。在拓展大众影响力之时,凭借产品差异化,打响知名度,建设品牌形象,在血海竞争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❸ 为梦想加速的节目列表
第一期:谁能拿走一百万
在首期节目中,“i烘焙”与“车非常色”两大团队精彩对决,节目全新主打的三大考核维度真实全方位地考验了他们的创业逻辑。创业导师向两队选手提出的临时商业任务是“针对女性进行售卖”,首期到来的现场明星助阵嘉宾是主持界的两位“名嘴”大左和李斯羽,两人分别助力“车非常色”与“i烘焙”冲刺一百万。经历过残酷的“电梯法则”后,两位创业团队的CEO走进梦想加速室,接受节目资本考核官胡海泉最后的决定。胡海泉与商业大佬盛希泰、李竹细致分析两队优劣势,并平衡团队全天接受考核任务的表现,对CEO进行最后提问。不料在前三轮比拼中胜券在握的车非常色团队竟遇致命问题,让对手I烘焙团队有机可乘,形势大逆转,幸运获得海泉一百万天使投资。但鉴于车非常色24小时内几乎完美的表现,获英诺基金创始人李竹鼎力支持,同样获得一百万天使投资。
第二期:完美推介会
本期中,一群IT宅男带着他们的无门槛无限制娱乐比赛陌生人社交APP“呀比呀比”来到现场,而他们的对手是极酷女性运动App“UP Lady”,一样狂拽酷炫叼的“女王团队”,两个APP项目都同样面临着线上线下引流的巨大挑战。“UP Lady”为此准备了一系列的热辣表演,而另一边,呆萌宅男则亮出“揽客神器”。这周的助阵嘉宾庄心妍着一袭黑装搭配红唇短发亮相,一边大方飙歌,一边还不忘大声吆喝,引得不少顾客涌来求合照。狂野派江映蓉却是“假日风”来袭,为了帮“呀比呀比”的宅男团队招揽客户。为了把握住仅有的40秒说服海泉的时间,两位leader各出奇招。“呀比呀比”对泉哥娓娓道来,走心讲述团队创业理念。“UP Lady”的CEO李鹤性格狂野,进入电梯单刀直入,用直截了当的方式“扑倒”海泉。
第三期:知己知彼 任务策略分析
一个是专注东方茶饮的Dr.drinks,一个是对咖啡有着特殊的爱的Never Coffee,两个初创团队要各自“单挑”行业老大星巴克,从它“口中”截取客流,任务难度着实不小。两位CEO所带领的团队人员屡次尝试在店内捞客,又屡次被无奈“请出”,最后直接被拒之门外,双方销售均陷入僵局。泉哥一题难倒两支创业团队,但在他的“电梯法则”环节中,海泉却是被难倒的那人。本期乌克兰籍歌手吉米为Dr.drinks倾情助阵,治愈歌者马郁鼎立加盟Never Coffee。吉米的外表迅速引起大家注意,更用一首歌俘获了一批妈妈粉,为团队招来了不少目标客户。看到对方揽客成果极好,另一边马郁却拒绝效仿。两边的针锋相对随着比赛时间的减少愈发激烈。吉米频频捣乱对方售卖,马郁则是以牙还牙,猛烈还击。
第四期:制定营销策略
本期两只创业团队没有直接正面的PK自己的项目,而是负责帮助两家危机店面起死回生。节目特意缩小了创业者展示自身项目特色的机会,意在将更多的机会放在团队人员自我展现的可能性上,结果得到了超乎预计的效果。“兼职达人”从制定“三管齐下”销售方针的前期准备到及时调整话术、分工的执行过程,再到时间所剩无几时的最后冲刺,包括CEO在内所有团队成员的优秀表现都被李竹和徐勇两位投行专家及时捕捉。而悟空租车在CEO对广撒网式营销策略的失误判断和团队应变能力的薄弱等等均显示了团队的许多不足。在最后胡海泉与两位巨擘进行大佬密谈时,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毫无掩饰地表达他对“兼职达人”团队的欣赏:“冲的猛的同时还能停下反复思考”,AC加速器CEO徐勇更是用“完胜”一词评价他们今天的表现。尽管“悟空租车”项目更为成熟,但最终胡海泉将一百万投给了“兼职达人”,这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第五期:好声音丁克森霸气助阵 肖懿航试装做人体模特
本期两个创业项目很特别,“定制范”在去年5月已获得北软天使和英诺天使共同投资近500万元,而“学音悦”项目则受到过著名歌唱组合“羽泉”的资金扶持。两个作为已经接受过首轮投资的项目此次来到节目实战PK,想拿走能为项目进一步发展的新一轮投资金。而本场赛制也与之前有所区别,两个团队要改造节目配备的两个年轻人,并一起在节目现场展示改造后的成果,同时售卖自己的产品或课程,最终售卖金额高者获胜。“学音悦”前期快速集客却被对手抢占先机,但是他们的CEO还是带领团队果断复盘扳回一局! 而“定制范”采用了饥饿营销的策略方针,用一套专业的量体选衣流程取得客户信赖,更突出了两位设计师的特点,使得团队在客单价大大低于对手的情况下几乎追平销售额。本期有“中国好声音”人气学员丁克森助阵“学音悦”,歌手身份的他与项目的露天音乐会高度合拍,而另一队的嘉宾则是“最美和声”冠军肖懿航。两个非首轮投资项目相对比较,“定制范”的专业度更胜一筹,更容易赢得投资人的青睐。但CEO任威带领的团队从始至终目标明确,团队年轻充满无限可能。尽管此次的实战没有笑到最后,如果能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学音悦”仍有大发展。
❹ 广东蓝色火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案例介绍
电视栏目内容营销 《女神的新衣》第一季
创维&拉卡拉——2013《最美和声》联合冠名
美的空调&韩后——2014最美和声联合冠名 999感冒灵和小儿感冒药——《爸爸去哪儿》独家冠
金龙鱼——《爸爸去哪儿》
金立ELIFE智能手机——《最强大脑》
唯品会及艾莱依——《跨年演唱会》品牌特约及短信冠名
康龙休闲鞋——《百变大咖秀》 栏目内容营销
百事淘宝——《天天向上》 栏目专场
金立智能手机——《一站到底》 栏目内容营销
百雀羚——《非诚勿扰》 短信互动
美的——品牌内容整合传播策略
金立手机——年度内容整合传播策略
创维酷开TV——《挑战麦克风》 栏目内容营销
贵人鸟——湖南卫视T段节目预告频道植入
金龙鱼调和油——《人间》 栏目内容营销
伊利优酸乳——《快乐大本营》 栏目内容营销
悦活果汁——《舞林大会》 栏目内容营销
艾莱依——《我们约会吧》
白象——电视剧 《幸福妈妈》 内容营销
BLOVES——电视剧《因为爱情有多美》内容营销
三九——电视剧 《最美的时光》 内容营销
绝味——电视剧《裸婚之后》内容营销
金龙鱼等七家知名品牌——电视剧《家的味道》内容营销
青岛啤酒——电视剧 《老大的幸福》 内容营销
华帝和香飘飘——电视剧《每个人都有秘密》内容营销
创维电视——电视剧《大长今》 冠名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
中国第一部盟宠喜剧贺岁大片——《快乐到家》
奥康——品牌“奥运”战略
中国平安——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大型公益演唱会
创维——周杰伦代言
❺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广告赞助有哪些
出现最多的就是加多宝了
“好声音”与“好赞助”不了情:
“完美收官。”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在第二季加多宝《中国好声音》结束后这样点评。
从第一季的6000万元,到第二季猛增至2亿元,加多宝付出的巨额冠名费能否获得相应的收益是外界一直质疑的焦点。“选秀节目蜂拥而上,好声音关注度受挑战”、“观众审美疲劳”等“唱衰”声不断。
不过,第二季“好声音”仍然没有让加多宝失望。CSM46城数据显示,第二季加多宝《中国好声音》15期平均收视率高达4.61;此外,搜狐视频的点击量高达30多亿次,微博话题讨论量高达1.24亿次,其影响力和关注度远超过第一季。
加多宝和“好声音”的两度联姻除了让“好赞助”加多宝顺利完成品牌转换,也使加多宝与好声音融合成为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
加多宝的“天使投资”
尽管“唱衰”声不断,但第二季加多宝《中国好声音》还是赚个盆丰钵满:从 3.62%、4.17%、4.63%、4.885%,到 5.03%、5.08%,再到5.103%,第二季加多宝《中国好声音》开播前七期节目即达到历年来中国电视综艺节目首播收视率的最高纪录,巅峰之夜的收视率更是一度突破6。
“今年《中国好声音》继续发力,连老牌的《快男》和今年的选秀新星《中国梦之声》、《最美和声》最高收视也不过在2左右。节目品牌价值凸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亦在微博上评论 《中国好声音》“专业品质,精良制作,有星光也有性情,节奏控制不急不乱,让《中国好声音》的确出类拔萃,灿星制作度过了续集危机的质疑。”
第二次冠名《中国好声音》的加多宝也对这样的结果颇为满意。加多宝在给中国经济时报的回复中表示,在两季《中国好声音》成为最火爆娱乐节目的过程中,加多宝作为独家冠名商也实现了从去年品牌成功转换到如今市占率逾八成。
“回想第一季用6000万元取得《中国好声音》的冠名权时,这个节目还只是一个计划书,我们的领导层拿出了很大的魄力。”王月贵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好声音》重点突出的是“正宗好声音”,以“正宗好凉茶”为宣传口号的加多宝正是看重了这一点。由于《中国好声音》的播出正值凉茶销售旺季,借助《中国好声音》的热点效应,加多宝在去年9月就已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
另一方,通过加多宝的 “及时雨”,《中国好声音》摆脱了节目制作上的资金掣肘顺利开播,一路收视狂奔破7,成为了继青歌会、超女之后,又一个开辟娱乐节目新纪元的里程碑式栏目,并带动浙江卫视成为卫视中的佼佼者。
浙江卫视营销中心副主任楼志岳也对媒体表示,很佩服加多宝团队的执行力和营销能力,“他们押宝成功了,我们没让他们失望。”
正因为与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的愉快合作,加多宝经过与郎酒集团50多个回合的激烈竞价,最终以2亿元再度拿下第二季独家冠名权。这也让《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灿星有底气在第二季一开始就提出需要一亿元的制作费用:包括8000万元的制作成本,2000万元的音响设备,甚至还有80万元一把的导师转椅。
对于如何利用第二季 《中国好声音》造势并与品牌产生关联,加多宝决定巩固第一季留给观众的印象,二度携手依然围绕“正宗”+“红罐”的策略,希望让“正宗”与“红罐”成为好声音的最具联想力的标签。
在消费者认知上,通过线下促销装与线上“加多宝中国好声音日”的结合,实现对品牌资产的强关联与消费者心智的占领,最后形成加多宝与《中国好声音》越来越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象,使“加多宝中国好声音”成为一个品牌。
“对热点节目赞助,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作用比直接投放硬广更直接,加多宝显然是抓住了这一点。随着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营销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普通的电视节目和电视剧中插播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企业纷纷采取分散传播方式。”博盖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高剑锋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好声音”背后的“营销链”
作为《中国好声音》独家冠名的赞助商加多宝,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传播,强化与消费者互动,助推《中国好声音》的影响力。根据CSM46城数据,15期平均收视率高达4.6,搜狐视频点击量超过35亿次,同时基于加多宝凉茶、加多宝中国好声音的官网、微博、微信等自有平台开展消费者互动活动,其中加多宝中国好声音的网络平台参与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人,微博话题量也过1亿多次,活动总曝光量40多亿次。
去年,加多宝在“好声音”上的大获成功,拉高了“好声音”的市盈率,关注“好声音”的品牌多了起来,但加多宝无疑站在更高的起点,因为去年的合作,已经为加多宝培育出了一批可供延展的话题资产。
“加多宝是投资方也是合伙人。”王月贵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加多宝也希望不仅仅只是被认为是赞助商,在第一季,加多宝就利用自身渠道资源,与浙江卫视在西安、武汉、北京、广州等地进行了10多场推介会,并且让“加多宝中国好声音”的宣传海报遍布终端销售渠道。而第二季加多宝做得更多。
在节目开播前,针对对于第二季主持人华少极速口播的全民期待,加多宝就与图片语音社交平台啪啪合作开展了绕口令挑战赛,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观众。
在此基础上,加多宝在传统和新媒体双线出击,覆盖线上、线下,形成媒体全渠道的立体化传播,把“正宗+红罐”的理念植入。
在“好声音”开播之前,加多宝发起了“唱·饮加多宝直通中国好声音”大型网络报名+6城推介会活动,并同时推出该活动的促销装产品,粉丝购买加多宝,即可将拉环上的“加油码”输入到活动网站,为自己喜欢的“好声音”选手加油。而粉丝的投票权,也就变身为购买力,将偶像投票转换为货币投票,实现了粉丝效应的商业变现。
“此外,作为《中国好声音》的冠名赞助商,加多宝拥有片头露出、主持人口播、现场植入、电视节目包装体现等权利,这些是一般情况下冠名赞助商都会拥有的权益。但加多宝很好地利用了这些权益,比如,同样是主持人的口播,什么时候播、怎么播;加多宝如何出现在节目画面中,如何取景等等细节,都做了细致的探讨和考究。”王月贵说。
借助微信的语音互动功能,加多宝还发起了可随时随地唱两句的“微信好声音”活动,将“好声音”你唱我评的模式搬到了线上,主打“导师原声点评”,让“好声音”走近大众身边。而这一互动过程被加多宝植入了相关信息,同时对消费者进行了“场景教育”。
加多宝围绕“好声音”制作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均实现对《中国好声音》赞助资源的多重利用,并从视觉上、听觉上、体验上全面固化加多宝与“好声音”的品牌关联。“简单的参与形式、超低的互动门槛,都让更多人愿意主动来关注‘好声音’和加多宝,这让加多宝的赞助商的身份显得不那么生硬,同时也让品牌信息在这种趣味性的游戏形式中触动消费者的心智。”高剑锋分析。
据加多宝透露,对“好声音”的讨论与转发@加多宝凉茶官方微博的数量,比@中国好声音官方微博还要多,甚至是网友对现场投票之类的质疑等,都@加多宝求“剧透”。
❻ 中国好声音的赞助商有哪些
中国好声音的赞助商有10来个。包括苏宁 娃哈哈 启力 搜酷 网络 优酷 加多宝 爱奇艺 56等。加多宝集团特约冠名赞助。
出现最多的就是加多宝了
“好声音”与“好赞助”不了情:
“完美收官。”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在第二季加多宝《中国好声音》结束后这样点评。
从第一季的6000万元,到第二季猛增至2亿元,加多宝付出的巨额冠名费能否获得相应的收益是外界一直质疑的焦点。“选秀节目蜂拥而上,好声音关注度受挑战”、“观众审美疲劳”等“唱衰”声不断。
不过,第二季“好声音”仍然没有让加多宝失望。CSM46城数据显示,第二季加多宝《中国好声音》15期平均收视率高达4.61;此外,搜狐视频的点击量高达30多亿次,微博话题讨论量高达1.24亿次,其影响力和关注度远超过第一季。
加多宝和“好声音”的两度联姻除了让“好赞助”加多宝顺利完成品牌转换,也使加多宝与好声音融合成为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
加多宝的“天使投资”
尽管“唱衰”声不断,但第二季加多宝《中国好声音》还是赚个盆丰钵满:从 3.62%、4.17%、4.63%、4.885%,到 5.03%、5.08%,再到5.103%,第二季加多宝《中国好声音》开播前七期节目即达到历年来中国电视综艺节目首播收视率的最高纪录,巅峰之夜的收视率更是一度突破6。
“今年《中国好声音》继续发力,连老牌的《快男》和今年的选秀新星《中国梦之声》、《最美和声》最高收视也不过在2左右。节目品牌价值凸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亦在微博上评论 《中国好声音》“专业品质,精良制作,有星光也有性情,节奏控制不急不乱,让《中国好声音》的确出类拔萃,灿星制作度过了续集危机的质疑。”
第二次冠名《中国好声音》的加多宝也对这样的结果颇为满意。加多宝在给中国经济时报的回复中表示,在两季《中国好声音》成为最火爆娱乐节目的过程中,加多宝作为独家冠名商也实现了从去年品牌成功转换到如今市占率逾八成。
“回想第一季用6000万元取得《中国好声音》的冠名权时,这个节目还只是一个计划书,我们的领导层拿出了很大的魄力。”王月贵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好声音》重点突出的是“正宗好声音”,以“正宗好凉茶”为宣传口号的加多宝正是看重了这一点。由于《中国好声音》的播出正值凉茶销售旺季,借助《中国好声音》的热点效应,加多宝在去年9月就已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
另一方,通过加多宝的 “及时雨”,《中国好声音》摆脱了节目制作上的资金掣肘顺利开播,一路收视狂奔破7,成为了继青歌会、超女之后,又一个开辟娱乐节目新纪元的里程碑式栏目,并带动浙江卫视成为卫视中的佼佼者。
浙江卫视营销中心副主任楼志岳也对媒体表示,很佩服加多宝团队的执行力和营销能力,“他们押宝成功了,我们没让他们失望。”
正因为与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的愉快合作,加多宝经过与郎酒集团50多个回合的激烈竞价,最终以2亿元再度拿下第二季独家冠名权。这也让《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灿星有底气在第二季一开始就提出需要一亿元的制作费用:包括8000万元的制作成本,2000万元的音响设备,甚至还有80万元一把的导师转椅。
对于如何利用第二季 《中国好声音》造势并与品牌产生关联,加多宝决定巩固第一季留给观众的印象,二度携手依然围绕“正宗”+“红罐”的策略,希望让“正宗”与“红罐”成为好声音的最具联想力的标签。
在消费者认知上,通过线下促销装与线上“加多宝中国好声音日”的结合,实现对品牌资产的强关联与消费者心智的占领,最后形成加多宝与《中国好声音》越来越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象,使“加多宝中国好声音”成为一个品牌。
“对热点节目赞助,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作用比直接投放硬广更直接,加多宝显然是抓住了这一点。随着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营销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普通的电视节目和电视剧中插播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企业纷纷采取分散传播方式。”博盖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高剑锋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好声音”背后的“营销链”
作为《中国好声音》独家冠名的赞助商加多宝,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传播,强化与消费者互动,助推《中国好声音》的影响力。根据CSM46城数据,15期平均收视率高达4.6,搜狐视频点击量超过35亿次,同时基于加多宝凉茶、加多宝中国好声音的官网、微博、微信等自有平台开展消费者互动活动,其中加多宝中国好声音的网络平台参与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人,微博话题量也过1亿多次,活动总曝光量40多亿次。
去年,加多宝在“好声音”上的大获成功,拉高了“好声音”的市盈率,关注“好声音”的品牌多了起来,但加多宝无疑站在更高的起点,因为去年的合作,已经为加多宝培育出了一批可供延展的话题资产。
“加多宝是投资方也是合伙人。”王月贵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加多宝也希望不仅仅只是被认为是赞助商,在第一季,加多宝就利用自身渠道资源,与浙江卫视在西安、武汉、北京、广州等地进行了10多场推介会,并且让“加多宝中国好声音”的宣传海报遍布终端销售渠道。而第二季加多宝做得更多。
在节目开播前,针对对于第二季主持人华少极速口播的全民期待,加多宝就与图片语音社交平台啪啪合作开展了绕口令挑战赛,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观众。
在此基础上,加多宝在传统和新媒体双线出击,覆盖线上、线下,形成媒体全渠道的立体化传播,把“正宗+红罐”的理念植入。
在“好声音”开播之前,加多宝发起了“唱·饮加多宝直通中国好声音”大型网络报名+6城推介会活动,并同时推出该活动的促销装产品,粉丝购买加多宝,即可将拉环上的“加油码”输入到活动网站,为自己喜欢的“好声音”选手加油。而粉丝的投票权,也就变身为购买力,将偶像投票转换为货币投票,实现了粉丝效应的商业变现。
“此外,作为《中国好声音》的冠名赞助商,加多宝拥有片头露出、主持人口播、现场植入、电视节目包装体现等权利,这些是一般情况下冠名赞助商都会拥有的权益。但加多宝很好地利用了这些权益,比如,同样是主持人的口播,什么时候播、怎么播;加多宝如何出现在节目画面中,如何取景等等细节,都做了细致的探讨和考究。”王月贵说。
借助微信的语音互动功能,加多宝还发起了可随时随地唱两句的“微信好声音”活动,将“好声音”你唱我评的模式搬到了线上,主打“导师原声点评”,让“好声音”走近大众身边。而这一互动过程被加多宝植入了相关信息,同时对消费者进行了“场景教育”。
加多宝围绕“好声音”制作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均实现对《中国好声音》赞助资源的多重利用,并从视觉上、听觉上、体验上全面固化加多宝与“好声音”的品牌关联。“简单的参与形式、超低的互动门槛,都让更多人愿意主动来关注‘好声音’和加多宝,这让加多宝的赞助商的身份显得不那么生硬,同时也让品牌信息在这种趣味性的游戏形式中触动消费者的心智。”高剑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