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做好农村市场营销
农村市场已逐渐成长为现代家用电器产品的一个最为广阔而重要的市场了,可以说是一个新的且潜力巨大的市场。 农村市场销售特点与消费特点自然有别于家电产品在城市里的“一贯作风”。 那么,家电产品厂家和经销商如何更为亲密有效地亲近广大农村市场呢? 怎么才能更迅速的获得农村居民的青睐呢?具体建议如下: 一、不断提升本品牌的知名度 “名牌!名牌!”——购买者的心里是喜滋滋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内心却是痒痒的。在农村,能够买起名牌家电是一种荣誉,是一个家庭富裕的象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这样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然。可以这样说:“名牌,就是幸福”。同时,对广大农村消费者而言,“名牌”就是高知名度的牌子或产品,只要村里的人或小镇上的人都知道它,都叫得出它的名字,更能天天或者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它,它就是名牌,就是“好东西”。因此,家电产品要想在广大农村销得好,首先得保证或者不断提升本品牌的知名度,其途径主要是电视——如果不能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的话(中央电视台是农村消费者看得最多的电视台啦,几乎每家每户都看),至少也要在省级或者市县级电视台(有些地方已经不批准建立市县级电视台了,但农村好像还可以看到此类电视台)经常露面,哪怕隔三差五的播一些字幕(相关信息,二、三月换一次即可),效果比不打广告要好上十来甚至数十倍,而且花钱不多(主要是指在市县级电视台进行广告宣传)。 例如广东某音响品牌属于二线音响品牌,原本在湖南某县级市(95%以上都是农村)默默无闻,销量一直上不去,甚至有些商场进了几款音响后,从年头放到年尾也没有卖出去一款,音响顶上积满了厚厚的一层灰尘。销售代表甚是不解,一是怀疑农村的消费能力,难卖出去是有原因的;二是农村比较荒凉,道路坑坑洼洼,交通极为不便,从一个小镇跑到另一个小镇,往往要坐上两个小时的车,而且等车有时更要等上两、三个小时,所以销售代表不想到农村“基层”(市场)去,怕辛苦,一般只到经销商处去一趟,甚至是打个电话就完事了——还是呆在城里舒服多了,好玩多了,也就使得销售代表很难真正地深入到农村市场,发现其问题,解决其问题。后来,销售代表迫于公司的压力以及当地核心经销商的提醒,发现农村居民喜欢购买有名气的音响产品,而当地的电视台广告费也不贵。于是,结合公司策划师的智力支持,决定通过在此电视台进行促销广告字幕、品牌广告和企业推荐(企业宣传碟的播放)三个方面的广告传播,首次投放三个月,合理分配,优惠后的广告费用总计五万元人民币,由企业和核心经销商协商分摊,结果广告播出后,一个月内全市各乡镇的很多居民都争相购买本音响品牌,使销售代表和经销商对农村市场的更佳推广颇受鼓舞。 二、确保本品牌的高美誉度 对农村居民的家电消费情况而言,家电品牌的知名度对产品有着非常大的辅助促进销售的作用,而品牌的美誉度则对产品有着直接促进销售的作用。同样是上一案例中(同一个市),2004年夏季湖南的天气炎热难受,某村庄富裕一点的家庭都想安装空调,不再“享受”如此恶毒天气的罪,但一时又没人敢“越雷池半步”——打头阵购买空调产品,因为不知道买什么空调好,怕不好用,白花钱。后来,某一村民实在忍受不了了,到镇上买了一款空调安装了(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十多天运行良好,而且价格也合理。一时间,此品牌的空调产品好就传遍了整个村庄。不久,一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就有近一半的家庭购买了此品牌的空调产品,充分体现了品牌口碑的力量。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乡里邻里都说它好——有人先行“试验”了,风险降到最低甚至是“零”,自然错不了,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家电产品厂家一定要想办法把本品牌的美誉度提升上去,让每一个村民都说本品牌好——一人传十个,十人传百个……本品牌产品的良好销售就有着落了。 三、先深度市调再进行价格定位 很多厂家的营销人员都认为农村居民能够消费起的家电产品都是廉价的,高价(高档)的产品很难在农村市场上卖得动(笔者曾在某一企业的大多数营销人员都持此观点,后来“市场”否定了他们的观点),但这是大错特错的。根据农村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特点,一般情况而言:很多大件家电产品只要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方面能过老百姓的关,高价格的买卖就不成问题,一年下去其销售数量绝对不菲,而小件家电产品,由于坏了重新买一个也用不着过分“伤心”,所以消费者便侧重于购买品质优良但价格适中的产品,尤其在电饭煲、电熨斗、电吹风等方面表现明显,并且消费者对小件家电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要求不高,只要能用即能满足大多数农村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家电产品厂家在进行农村市场推广时,在价格方面首先要对本区域市场作一次深度的消费调查,然后再进行相应的价格定位,使其价格成为当地消费者的心中价格。例如广东省高要市倪先生代理了某燃气灶品牌,属于知名品牌,价格较一般品牌相对应的高出了一截,原本以为是知名品牌,应该好销,但在当地农村市场一直打不开销路,也不知道其突破口在哪?后来通过其做广告策划的侄子进行市场分析,发现农村消费者在这些小件的家电产品方面并不是十分注重是否是名牌产品,只要安全能用就行(反正放在厨房里,客人也很难看到),所以不愿意接受过高价格的产品。后来倪先生改变了其销售产品、零售价格及销售策略,很快便在当地的农村市场站稳了脚跟。 四、毫不犹豫地支持刷墙广告 农村的传播载体资源非常的有限,除了电视、口传外,就数刷墙(广告)了。但是,有些电器生产厂家就是看不起这些“玩意儿”,认为太低档,有损品牌形象。好像说得很在理,但是,农村消费者并不这样认为。例如,在一个山坳里,近处的小山坡上有一户人家,山路从小山坡下抛物线式的经过,因而房子的侧面一片正对着山路,硕大的“版面”,一个标识、商标名或一句广告语,远远就能看到,极具视觉冲击力,路人觉得是一种享受,哪会产生低劣的联想呢!只要产品本身质量过硬即行。而且刷墙广告花费极低(只需涂料费,一般都不用“版面”费的),是节约推广费用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村市场很多产品如摩托车、饲料都是通过数量巨大的刷墙广告来促进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的。笔者的老家也属于农村,记忆中——上世纪九十年代老家市场上有一款洗衣机就是因为厂家推广费用不足,而通过刷墙广告成功占据了我们乡镇及周边乡镇的市场份额的。可见,在农村刷墙广告还是蛮具效果的,其实细想一下就相当于城市里的大型户外广告,只是农村的略为简单和花费低很多而已。 五、侧重于节日集会展开促销活动 农村消费者在购买大件家电产品时,往往会选择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等传统佳节进行,小家电又往往会利用赶集、庙会等活动“顺带”购买。因此,家电产品厂家在进入农村市场时,要把握好这些节日和活动,即时的推进相关的促销活动,一般做得越大型或大气会越有效果。要注意的是,平时这些产品销售时尽量不搞促销和折扣(一般在农村的国营商店里是不二价的),使消费者能看出促销时的差价——时机不再来,很快就会做出购买与否的决定,因为一过此促销时间,厂家又会把零售价恢复到平时的“正常价”——农村消费者脑瓜子灵敏得很嘞!我有个山东的朋友就看出了这一点,在老家镇子上开了间百来平方米的电器商行,根据这种情况进行卓富效率的营销推进(含促销活动),一年纯赚近20万元人民币。 六、全面与家电组合销售商合作 大城市里出现了国美、苏宁、大中、永乐等家电产品零售航母。近几年来,广阔的农村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专业家电组合销售商。这种零售模式有两个销售对象,一是面向单件产品购买的消费者,二是面向系列产品组合购买的新婚夫妇。其卖点一是卖自己的专业形象,二是相对的价格优惠。不过,仅此两点就已征服了大多数的目标消费者。此类销售商每年的出货量极大,如广西某市的林先生在家乡镇子上开的店就属于此类型,2004年销售电视机、DVD、洗衣机等常用家电产品每一品种均超过了1000件,显示了其综合销售的实力。其中有一款DVD是OEM产品,开始进入林先生所在的区域市场销售极为不顺,后来其厂家与林先生合作推广,单店一年就销了1200多台,是厂家未与林先生合作前想都不敢想的。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家电组合销售商是农村未来家电销售业发展的方向,如果家电产品厂家能够及时且全面的展开与当地家电组合销售商的合作,对本品牌在当地的推广是非常有好处的,就好像搭上了顺风车一样。 总的来说,要想真正做透农村市场,最大限度的提高本品牌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不容易。
⑵ 怎么样才能在农村市场做好移动公司的营销方案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诚如虚有市场,并不等于实有市场。企业成在营销,也败在营销。二十一世纪的服装市场,一定是营销型企业的天地。服装企业应当更重视市场营销策略。对此,作为营销研究策划人,笔者特对服装的市场营销进行综合研究,愿将成果与读者分享。 一、生活水平与服装观念 1.生活水平低质时期的服装观念是: ①服装是护体之物; ②服装是遮羞之物 ③服装是生活习惯和风俗; ④服装是社会规范的需要。 2.生活水平高质时期的服装观念是: ①服装是生活快乐之物; ②服装是机能活动之物; ③服装是心理满足之物; ④服装是社会流行要求之物。 二、实际消费需求的产生 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并不能构成消费的实际需求。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和满足方式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经济状况。亦即,消费者只有同时具备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两个要素,才能产生实际购买行为。 三、服装流行的特点 1.新颖性 这是流行最为显著的特点。流行的产生基于消费者寻求变化的心理和追求“新”的表达。人们希望对传统的突破,期待对新生的肯定。这一点在服装上主要表现为款式、面料、色彩的三个变化上。因此,服装企业要把握住人们的“善变”心理,以迎合消费“求异”需要。 2.短时性 “时装”一定不会长期流行;长期流行的一定不是“时装”。一种服装款式如果为众人接受,便否定了服装原有的“新颖性”特点,这样,人们便会开始新的“猎奇”。如果流行的款式被大多数人放弃的话,那么该款式时装便进入了衰退期。 3.普及性 一种服装款式只有为大多数目标顾客接受了,才能形成真正的流行。追随、模仿是流行的两个行为特点。只有少数人采用,无论如何是掀不起流行趋势的。 4.周期性 一般来说,一种服装款式从流行到消失,过去若干年后还会以新的面目出现。这样,服装流行就呈现出周期特点。日本学者内山生等人发现,裙子的长短变化周期约为24年左右。 四、服装流行的基本规律 经笔者研究,服装流行的规律,可称为“极点反弹效应”。 一种款式服装的发展,一般是宽胖之极必向窄瘦变动;长大之极必向短小变动;明亮之极必向灰暗变动,鲜艳之极必向素丽变动。所以,“极点反弹”成为服装流行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大必小、长必短、开必合、方必圆、尖必钝、俏必愚、丽必丑——极左必极右,愈极愈反。例如,18世纪的撑裙,直径达到2.4米,在房中移动十分不便。到了本世纪60后代超短裙取而代之。这正是从“极大”到“极小”的反弹效应。 五、服装流行的基本法则 美国学者E·斯通和J·萨姆勒斯认为: 1.流行时装的产生取决于消费者对新款式的接受或拒绝。这个观点与众不同。二人认为,时装不是由设计师、生产商、销售商创造的,而是由“上帝”创造的。服装设计师们每个季节都推出几百种新款式,但成功流行的不足10%。 2.流行时装不是由价格决定的。服装服饰的标价并不能代表其是否流行。但在研究中笔者发现,一旦一种高级时装出现在店头、街头,并为人所欢迎,那么大量的仿制品就会以低廉的价格为流行推波助澜。 3.流行服装的本质是演变的,但很少有真正的创新。完全的的新只有两次,一次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一次发生于1947年迪奥发表的新外观。一般来说,款式的变化是渐进式的。顾客购买服装只是为了补充或更新现有的衣服,如果新款式与现行款式太离谱,顾客就会拒绝购买。因此,服装企业更应关注“目前流行款式”,并以此为基础来创新设计。 4.任何促销努力都不能改变流行趋势。许多生产者和经销者试图改变现行趋势而推行自己的流行观念,但几乎没有一次是成功的。即使是想延长一下流行时间也是白费气力。因此,服装商人一般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跳楼”时就“跳楼”。 5.任何流行服装最终都会过时。推陈出新是时装的规律。服装失去原有的魅力,存在便失去意义。 六、服装流行花期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原理,笔者将服装的市场生命周期,叫做“流行花期”。 1.花蕾期——流行启蒙期(顾客数占10%); 2.花放期——流行追逐期(顾客数增35%); 3.花红期——流行攀顶期(顾客数增40%); 4.花败期——流行跌落期(顾客数增15%)。 服装流行花期的特点:花败期跌落线不会很长,因为任何经销商不会努力阻止它下降,反而会“甩货”加速其跌落。 七、服装六大属性 品牌、款式、颜色、面料、做工、价格。 八、服装二大族类 品牌族与款式族。 1.一类企业追求服装品牌——制造品牌服装; 2.另一类企业追求服装款式——制造款式服装。 3.一类顾客追求品牌服装——关爱生活形象; 4.另一类顾客追求款式服装——注重个性体现。 九、女性顾客三大族 笔者认为,观人看“项”——看脖子上的饰物,可以显示其人生。 笔者把女性服装顾客细分为三大类: 1.红项族——项上有宝石饰物者; 2.黄项族——项上有金银饰物者; 3.白项族——项上无饰物者。 经笔者研究,在购买服装时对“品牌”和“款式”的选择上,各类细分群以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品牌与款式选择的比率如下: ●红项族:8∶2开(80%首选品牌,20%首选款式); ●黄项族:5∶5开(50%首选品牌,50%首选款式); ●白项族:2∶8开(20%首选品牌,80%首选款式)。 十、服装购买三步曲 (看)款式——(摸)面料——(问)价格。 十一、服装购买的特点 这个特点就是:十分在意他人的评价。 由于服饰也是穿给别人看的,服饰具有自我展示作用,因而顾客在购买服装时比较在意他人的看法,在选购时一般会征求同伴的意见。
满意请采纳
⑶ 民营医院市场部员工如何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进行全院营销
民营医院它属于非公导致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应该利用国家的一些政策,另外注重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
⑷ 谁知道医院的市场部到底是干什么呢 有发展前途吗
医院确有市场部主要是负责查体,联系有关单位需要对职工进行查体的有关业务,就是正常的工作谈不上前途不前途,也不存在吃喝陪。希望对您有帮助。
⑸ 如何理解医疗市场营销
营销观念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医院、病人和社会三方利益关系,医院实行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应该正确理解并满足病人的需求。要满足病人对某一项医疗服务产品的全部需求,即要求医院通过整体产品概念来实现;必须满足病人不断变化的需求,即把握医疗服务产品与医疗技术具有市场生命周期的概念。
一、我国医疗市场的现状
1.我国医疗市场需求容量巨大。
造成我国医疗市场需求容量巨大的原因主要有:
(1)我国人口数量大,居民的医疗消费潜力较大。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增强了我国居民医疗消费的能力,医疗消费增长高于同期GDP的增长。
(2)医疗服务产品的不可替代性特点。医疗服务尤其是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低于其他产品,呈现所谓的刚性。维持生命健康权利的基本医疗消费需求,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紧迫性,消费者在购买力不足的情况下,大多不能自动抑制消费欲望,减少消费需求量。
2.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性。
首先,医院数量偏多及床位利用的不平衡性:病床使用率在卫生部属医院、省、直辖市、自治区属医院最高;直辖市区、省辖市属医院、省辖市区、地辖市属医院其次;县属医院、农村乡镇中心卫生院最低。第二,医院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多数医院对医疗设备、床位进行“大而全”的扩张,出现区域内医疗资源的重复建设。第三,医生在市级县级和农村乡镇地区间分配不合理,市级地区医生基本满足医疗的需求,而县级地区尤其是农村乡镇卫生资源相对不足。
3.医疗市场分割严重,管理不规范。
各行各业、包括部队、大型厂矿企业都有自己的医疗机构,由于其归属不同,出现多头管理。因此,各行各业的医疗单位常常从本部门、本系统的局部利益出发,通过行政干预医疗市场的供求关系,造成医疗市场秩序混乱,由于多头管理,使医疗市场的竞争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医院管理体制混乱,医疗机构的分类、分级管理没有得到充分落实;社会办医、个人办医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定点医院制度的垄断性强,缺乏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等。
二、医疗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1.营销观念落后,不能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
营销观念作为医院经营管理的根本指导思想,它给医院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目前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却存在与这一宗旨相背离的现象。由于经营意识的加强,价值观念的改变,在医疗行业中出现了重经济利益、轻职业道德,重视医疗数量,轻视医疗质量,医德医风滑坡的现象,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损伤医务人员形象。如医务人员为获得药品生产企业的回扣参与卖药;个别科室不设普通门诊而仅设教授、专家门诊,在社会和消费者心中造成不良影响。
2.营销管理与市场脱节。
许多医院没有认清随着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医院已逐步从单纯福利公益性性质向福利性与经营性性质转变。医院内部管理还是沿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方法手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上靠“皇粮”,下等病人上门的“官医”作风。这与现代营销开创市场,挖掘市场需求的观念不符。在管理结构上,大多数医院院长还是由一些技术内行而管理外行的技术型专家担任。
3.医疗服务产品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市场上产品品种单一,医院只是单纯地以医疗作为其主要经营的产品,忽略了消费者有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咨询等多方面的需求,也削弱了医院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4.医疗服务水平落后,病人满意度较低。
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大多数医院经营的短期行为非常明显,医患纠纷时有发生,病人抱怨医院收费太高,“大处方”现象屡见不鲜,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较差,这一切严重损伤了医院的市场形象,降低了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三、医疗市场营销的对策
1.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医院、病人和社会三方利益关系,医院实行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并满足病人的需求:
第一,要满足病人对某一项医疗服务产品的全部需求,即要求医院通过整体产品概念来实现;
第二,必须满足病人不断变化的需求,即把握医疗服务产品与医疗技术具有市场生命周期的概念;
第三,必须要满足不同特点的病人对医疗服务产品的不同要求,即目标营销理论。
(2)长期利益观点:在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下,衡量医院效益的惟一标准是利润,这是医院营销的短期行为。现代市场营销导向的医院强调长期发展,而不是注重每一笔交易都赚钱。在市场竞争中也不是只用利润这一指标作为评价医院的惟一标准,而是以医院的地位、医院的市场占有率、医院形象等来全面衡量医院对病人需求的满足程度。
(3)适应环境与发挥优势的观点:现代市场营销中的“生态营销”理论强调,医院只有像自然界的生物适应自然环境一样适应市场环境,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的研究领域和市场领域不断被开发、专业分工更加细化、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变化加速的环境下,医院与外界的依赖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医院在确定营销决策时,必须考虑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优势两方面,才能在市场中获得竞争的主动权。
(4)整体营销与全员营销观点:影响医院营销的要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因素,如医疗市场竞争、国家医疗卫生政策、法律等,相对来说,这些都是医院不能控制的。另一类是医院内部资源及各种营销因素,是医院可以自我控制的。医院必须运用系统方法对内外因素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营销组合。同时,医院市场营销并不仅仅是营销部门的工作,没有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及各个科室的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
2.实施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目标市场营销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三个方面,此战略蕴含着这样的思路:医院不是满足于在整体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是追求在较小的细分市场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这样一种价值取向,不仅对三级医院开发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一、二级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也十分重要。中小型医院资金有限,技术落后,在整体市场或较大的细分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而通过市场细分,则往往能够在这些力所能及的较小或很小的细分市场上,推出相宜的医疗服务项目或专长,采取合适的市场定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些小医院或医生诊所以见缝插针之法,收拾遗补漏之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也能生意兴隆,甚至在某一方面独占鳌头,其奥秘即在于此,而这正是正确运和市场细分策略的结果。
医院选择的目标市场必须符合:一是有适当的规模和需求,并不是对所有的医院而言,目标市场越大越好,因为市场容量越大,竞争就越激烈,这对于中小型医院是不利的,所以医院应选择与自己实力相匹配的适当规模的目标市场;二是具有一定的购买力,以保证医院的盈利能力;三是竞争者未完全垄断的市场;四是医院有能力经营的市场;五是有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3.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核心是追求和创造医院鲜明个性及特色,医院依靠这种特色形成自己所特有的市场,寻找和实现医院特色的实质就是医院营销的市场定位过程。可供医院选择的竞争特色定位方式有:
(1)一流技术水平定位。病人就医的根本目的是根除疾病,医院根据自身的地位,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靠过硬的高超的医术和高素质的医务人员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这种定位方式适合级别较高的大医院使用。
(2)良好的医德医风定位。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患者就诊的最基本的心理状态就是“三要:一要看好病,二要不挨宰,三要不受气”.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提出的以“患者满意不满意,患者方便不方便,患者需要不需要”作为衡量医院工作质量的标准,体现出医院“服务患者、患者至上”的经营思想,以此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
(3)良好的社会形象定位。高质量的服务、现代化管理方式与技术、完美的员工形象、高尚的医院理念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是树立医院形象的主要手段。如通过建立医疗扶贫点、坚持到周边贫困乡村义务巡诊、建立扶贫病房、向贫困群众发放扶贫卡等措施,使医院的良好形象扎根于社会公众的心目中,使医院的无形资产增值,具备长期的竞争实力。
(4)医院特有的医疗技术定位。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确定自己的办医模式,即所谓的“小综合大专科”的办医模式,医院在一定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由一个或几个学科形成专科特色,形成拳头产品,在当地医疗市场内创建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品牌效应,以此带动整个医院的发展。南京市某医院的肿瘤中心由外科、放疗、介入、免疫和中医五科室支撑,形成了院内的大专科,在当地医疗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1999年肿瘤中心的收入占全院总收入的50%左右。除此之外,像传染病防治中心、骨科医院、儿童医院等均属于此定位策略的运用,此种战略尤其适合中小型医院使用。
4.采取病人满意策略。
病人满意(CS)理论认为病人对医院的满意由理念满意(MI)、行为满意(BI)和视觉满意(VI)三个系统构成。病人满意营销是指这三个要素协调动作,全方位促使病人满意的整合结果。CS系统的三个方面不仅有紧密的关联性,而且又有很强的层次性,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序、功能耦合的CS系统结构。
(1)理念满意:是指医院理念带给病人的心理满足状态。包括:质量经营理念、质量经营信条、医院使命、质量目标、质量精神、质量文化、医院风格等。理念满意是病人满意的核心,它不仅是医院营销的宗旨,而且对外是争取病人和社会公众理解、信任、支持的一面旗帜,对内是推动广大员工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医院理念的建设必须广泛征求内部员工和外部公众的意见,争取他们的认同,使他们共同满意。
(2)行为满意:是指医院的全部运行状况带给病人的心理满足状态,包括行为机制满意、行为规则满意和行为模式满意等。由于理念满意的重心是实现病人的价值观,明确病人希望怎样,应该如何做,它偏向病人的心理满足,落脚点是满意。行为满意的操作重心,是理念满意付诸计划的行为方式,是组织制度、管理培训、行为规范、公共关系、营销活动、公益活动中,对内外传播医院的理念精神和对待员工、病人的态度。在行为满意系统中,一是员工对医院的满意;二是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包括医疗质量满意、医疗水平满意、医疗服务价格满意等;三是病人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包括服务质量满意、绩效满意、保证体系满意、服务的完整性和方便性满意及环境满意等,是行为满意的重点。
(3)视觉满意:是指医院所具有的各种可视性的显现形象带给病人的心理满足状态,通过医院的医疗器械、病房的布置、医务人员的仪表态度、医护人员脸上的微笑等方面体现出来,是医院具体化、视觉化的信息传递形式,是最直接影响病人满意度的系统。
5.医疗产品和服务项目的创新策略。
21世纪,人们在对医疗产品需求扩大的同时,对医疗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医院从医疗为主的单一办医模式逐步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咨询多种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转化。康复服务将成为医院继医疗服务之后的又一主要业务,尤其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76年提出的社区康复服务将被广泛推行。企业应根据医疗市场需求变化的特点,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不断开发新的满足市场的医疗服务项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创新应从医疗服务产品的整体概念入手,在核心产品、形体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层次寻求创新的思路。
⑹ 整形医院市场部怎么开拓有什么样的渠道 怎么跑业务 太谢谢啦!请你吃饭!呵呵
拿出你们最满意的作品,这是最能说服人的.
找个刚毕业的漂亮女大学生吧, 招牌是要漂亮的.
⑺ 做民营医院的市场部有前途吗
农村人一般没有钱,呵呵
⑻ 医院的市场部专员是做什么的
应该是面对团体、企业方面的开发大一些,多拉一些群体客户,了解其它医院、诊所、药房的情况,积他们的优点为我用,利用他们的缺点亦为我用。在群众中会用各种方式宣传医院,利用各种环境用本身的医学知识为他人做初诊断,诱导、劝说那些身患有痴的去你医院就医,等等,自己慢慢理解吧。
⑼ 怎样做好一个医院的市场部工作
我是做业务的每天就是打市场 抢市场,努力 自信 细心 能吃苦就行!!
⑽ 市场营销计划怎么做
营销之父科特勒认为,一份完整的行销计划要包括六个要素,以下,我就结合我的看法来和各位朋友沟通一下我的心得:
1、情势分析:内外环境分析,可采用SWOT分析工具,只有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很多市场人员在做计划时候往往只注重事情的本身,比如,一做计划就是“开门见山”地说明年要办3个展览会, 5个研讨会,发多少篇稿件,获几个奖,预算多少......而忽略了“大环境”,忽略大环境做出来的市场计划,也许是南辕北辙的呀。
2、目标:根据情势分析找出机会点,制定目标。目标就是方向,分定量和定性。也就是说,告诉你的老板还有团队,明年我们要“攻哪个山头”。
3、战略:市场战略对市场部门的工作具有指导性的导航作用;关于市场战略,当然是要从公司的总战略中来做出分解,形成市场战略。关于战略,迈克尔。波特曾经在他的《什么是战略》一文中向我们阐述了战略的定义,波特把战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定位(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各种不同的运营活动)。第二是取舍(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第三是配称(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一种配称。)。对于市场战略来说,这几个层次同样重要。
4、策略:目标的达成的方式有很多种,而策略就是要找出达成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很多朋友在做市场计划时有战略没有策略,这样的话,也许就很难统一团队的作战形式。
5、资源保障:包括人、财、物的预算,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资源对一个企业永远是有限的,因此,把最有价值的资源用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应该是领导者在资源分配上的原则。
6、监控:必须定期检查并评估目标的达成状况,同时根据情况对计划做出修正。
艾森豪威尔将军曾经说: “在准备战役时,我总是发现计划是无用的,但计划的过程却是不可或缺的”。
其实,说的就是制定计划的过程往往比计划本身对事情更有帮助。
当然,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计划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被修订。
但凡优秀的公司和团队,总是能拥有清晰的计划和坚定的执行,从而保证他们能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上面的那些计划的要求是很烦琐的,但我觉你你是否爱市场营销。如果你爱它,这样你就能更好的完成你的那市场计划。其实那市场计划并没什么模式,只要适合市场就行,就是说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清楚在问,但这些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