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本溪钢铁集团公司怎么样
简介:本溪钢铁集团公司成立于1993年03月0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冶金矿产品及辅助材料、黑色金属及其制品、机械加工等。
法定代表人:张文达
成立时间:1993-03-04
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100001017048
企业类型:全民所有制
公司地址:辽宁省本溪市人民路2号
Ⅱ 本钢集团销售部电话
刘兆聪,44 岁,于一九九七年加入IPE集团。现为IPE集团销售及市场推广总监。负责制定及推行IPE集团销售策略以及销售及市场推广活动。其于精密零件及工业设备之市场推广及销售方面积逾10 年经验。
Ⅲ 本钢集团的企业改革
1994年1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百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1996年7月,经国家批准改制为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国有独资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97年4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单位。1997年6月,以炼钢厂、热轧厂和原初轧厂为主体,成立了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发行A股股票1.2亿股、B股股票4亿股。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0年的41259元/人.年提高到2007年的238098元/人.年。职工年人均工资比2000年增长171.01%。 2010年8月12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复辽宁省国资委,同意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组设立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由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持有本钢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原本钢、北台暂为本钢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待重组组合完成后予以注销,重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母子公司体制。
Ⅳ 本溪钢铁(集团)矿业弘贺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本溪钢铁(集团)矿业弘贺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06月1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石料加工、废旧物资回收(限矿区内)、废弃土场复垦、尾矿利用、炉具生产、销售、机电产品加工、维修、设备租赁、劳务服务、彩色地面砖、装饰砖、砌块加工销售、彩色水泥、氧化铁颜料销售、房屋租赁、技工教育培训等。
法定代表人:田志慧
成立时间:2000-06-16
注册资本:241.5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10500005028235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溪湖区铁矿街
Ⅳ 鞍钢和本钢战略从组是怎么回事 有什么好处
到2010年,鞍钢粗钢将达到2200万吨,本钢1100万吨,北台800万吨,新抚钢400万吨,营口五矿中板200万吨,如果将这几家钢厂实现强强联合的话,那么它们的产量将合计达到4700万吨。如果再考虑到凌钢的400万吨,整个集团就可以进入全球钢铁粗钢排序的前3—4名。
早在2005年,辽宁两大钢铁集团鞍钢和本钢就有整合意向,但直到今年2月初两集团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鞍钢和本钢还曾公告表示上市公司没有明确的合并方案计划。不过日前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仲跻权曾向媒体表示,鞍钢和本钢的兼并重组工作正在进行中,估计国务院最近会批准两个集团的股权整合计划。两家钢铁企业的联合,不但将占据钢铁大省辽宁钢产量三分之二以上的“江山”,新公司还将与宝钢比肩,成为年产钢3000万吨级的中国钢铁航母。
据有关专家分析,全球范围内跨国公司兼并重组、构建战略联盟谋求企业规模已成为当今钢铁业的发展趋势。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有利于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钢铁行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企业达到经济规模才能实现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现代化和大型化,才能有效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鞍钢本钢的重组能否实现这一“理论”目标?
“加法”
“1+1=2”是个浅显的算式。鞍钢和本钢都是地处辽宁的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综合实力均排在国内钢铁企业前10名。从目前看,新组建的鞍本集团具备了年产钢共2000万吨的能力,销售收入共达到1000亿元水平。通过做大做强,到2010年前,可把鞍本集团建设成为年产钢3000万吨以上,将成为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
重组不仅是产能的简单相加,集团将按照统一的规划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国际国内市场营销战略等方面实现统一管理。可以说,鞍本的强强联合,将促进冶金工业优化升级,提高集中度,在增强整体竞争上发挥龙头作用,对推进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减法”
产品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上也决定在价格上的竞争力。降低成本是企业重组的直接受益所在。
首先,重组后可以减少重复建设。
各自为政,自拆骨肉的事情不可能重复发生。而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提高产品质量则是企业升级的基本着力点。由于资产重组,统一规划,钢铁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淘汰落后的产品。他们将淘汰落后产能,淘汰企业当中重要配置、冲突配置和落后耗能的设备设施。为优化产品结构提供保障。
同时,重组可以减少双重研发机构和层次。集合精干专业的队伍共同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企业内部的施工队伍、配套队伍都可通过集约管理达到最佳组合。
再者,原燃材料的统一采购,统一配备,可大大降低物耗价格。同时在社会化分工明确的背景下,通过竞质竞价的采购,建立一批为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专业化供给单位。
“乘法”
企业重组实质是资产重组。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鞍本集团下一步不仅将互相持股、战略结合,还将通过自身的核心作用吸引和引导更多的同业形成更大的组合。实现辽宁乃至东北地区钢铁工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并且以做大做强的实力,逐步向沿海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钢铁行业是矿石资源、能源、水资源消耗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又面临资源不足、现状污染的严重制约。鞍钢和本钢所处的区域都有一定的矿石资源储备。随着矿石资源的国际价格的波动,矿石资源已是企业竞争力的要素。那么,资源共享后,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以及可循环产业的建设,集团均有统一的部署和方案。必将实现炼铁、炼钢、轧钢的高速生产和能源的高速利用以至资源的高速管理。
“除法”
鞍钢集团实现强强联合,体现了用发展解决改革当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出发点,从而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由于企业实力增强,集团通过自己的能力实力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将着力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厂办大集体职工出路问题等历史包袱。企业轻装上阵,必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重组的过程也是企业磨合的过程。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期望鞍钢本钢尽快从组织上的一家人变为思想上的一家人。
Ⅵ 本溪钢铁集团的年度目标
预计到2010年前,本钢将形成年产铁1200万吨,钢1200万吨,热轧板卷1200万吨,冷轧板卷520万吨(其中镀锌板145万吨、彩涂板35万吨,冷轧不锈钢60万吨,冷轧硅钢片60万吨),合金钢大型棒材110万吨的生产能力。
本钢普钢生产线可生产石油管线钢、压力容器用钢、深冲用钢、结构用钢、链条用钢、耐候用钢、模具用钢、汽车表面板、高档家电板为主导的27大系列产品,是我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本钢牌特钢系列产品多达500多个品种,是我国重要的军工、航海、铁路运输等高科技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本钢牌花纹板、冷轧薄板、冷轧镀锌板、汽轮机叶片钢、弹簧扁钢等9个产品荣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韩国、埃及、伊拉克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本钢以建设精品板材基地为目标,不断加大改造和调整力度,努力把本钢建设成为品种全、质量高的千万吨级的精品板材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
在加速实现新时期宏伟目标的进程中,本钢积极推进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工作。为此,本钢对特殊钢公司、机械公司、建设公司、耐火材料公司、冶金渣公司、热力开发公司、设计院等4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合资合作、产权转让等方式全面招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本钢真诚地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与本钢合作,投资入股(资金、技术和管理),参与改制,共谋发展,共图大业。
振兴发展中的本钢,为我们的合作提供了广阔前景!
Ⅶ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本钢]始建于1905年,位于辽宁省本溪市,距省会沈阳63公里处,是一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本钢在1948年以前日伪统治时期,饱受屈辱,在国民党占领时期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直到1948年秋本溪解放,才获得新生。在党中央“为工业中国而奋斗”指示精神的鼓舞下,当家作主的职工群众艰苦奋战,于1949年7月15日全面恢复生产,并为新中国的成长壮大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支枪、第一门炮、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台发电机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等诸多个“第一”中,无不闪耀着本钢产品的光辉,多次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新中国成立后,本钢经过恢复性建设和扩建改造,企业初具规模,到1952年,年产生铁23.1万吨,特钢2.1万吨。“一五”计划时期,本钢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开始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扩建、改造,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产品产量成倍增长,生铁产量达到80.4万吨,特钢产量达到8.8万吨。60年代,本钢生产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196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9亿元,生铁产量达到151万吨,特钢产量达到14.5万吨。进入70年代,本钢确定了“三二二”改造方案(即年产生铁300万吨,普钢200万吨,特钢20万吨),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技术改造和扩建,新建了铁矿、高炉、炼钢厂和轧钢厂,形成了年产生铁300万吨、普钢200万吨、特钢20万吨的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觉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给本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1980年,生铁产量第一次突破300万吨,1700mm热连机组试生产。1985年,本钢生产规模、产品结构、经济效益实现新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创历史最好水平。1994年1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百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1996年7月,经国家批准改制为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国有独资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97年4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单位。1997年6月,以炼钢厂、热轧厂和原初轧厂为主体,成立了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发行A股股票1.2亿股、B股股票4亿股。1998年,本钢按照党的十五大关于搞好国有企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始了三年改革与脱困的拼搏攻坚,通过大力推进“三改一加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0年,本钢实现工业总产值51.83亿元,比1997年增加15.14亿元,增长41.29%;实现工业增加值26.49亿元,比1997年增加7.27亿元,增长37.83%;实现销售收入100.12亿元,比1997年增加32.14亿元,增长47.29%;实现利税12.59亿元,比1997年增加4.04亿元,增长47.25%;实现利润0.75亿元,比1997年增加0.25亿元,增长51.36%。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本钢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体制、管理和技术创新,继续加快改造步伐,投资100多亿元,对炼铁、炼钢、轧钢系统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相继完成了5号高炉改造大修、炼钢铁水预处理、转炉自动化、1700mm热轧机组、360平米冷矿烧结机、彩涂生产线、矿山提铁降硅、4号高炉和5号焦炉改造大修、新建4号转炉及炉外精炼等重点改造项目,企业整体技术装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本钢已成为拥有采矿、选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动力、运输、科研开发、机械加工制造、房地产开发、建筑、贸易、旅游等配套齐全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我国生产精品板材的骨干企业。截止2006年底,本钢拥有资产总额433亿元,固定资产净值259亿元。主要资源和技术装备有,大型铁矿山2座,生产能力为年产铁矿石2050万吨;大型磨选厂2个,生产能力为年产铁精矿796万吨;高炉7座,生产能力为年产生铁960.2万吨;150吨转炉3座,180吨转炉2座,生产能力为年产钢900万吨;1700热轧机1套,1880薄板坯连轧机组1套,生产能力为年产热轧板卷757万吨;1700冷连轧机1套,热镀锌生产线2条,彩涂生产线1条,生产能力为年产冷轧板110万吨,其中热镀锌板61万吨,彩涂板17万吨;1970冷连轧机一套,生产能力为年产高档冷轧板190万吨;特钢系统拥有50吨超高功率电弧炉1座,30吨超高功率电弧炉2座,800/650轧机1套,年产特钢材40万吨。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目前,矿山、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的总体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外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部分工序和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导产品的“双高”比例已达到70%以上,生产的石油管线钢、集装箱钢、耐候钢、焊瓶钢、汽车大梁钢、汽车车轮钢、热轧高强钢、冷轧深冲钢、热镀锌板等主导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汽车、家电、石化、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军工等行业,不仅直供国内以中石油、中集集团、华晨汽车、海尔等为代表的各行业重点企业,而且还远销欧美、亚洲、非洲、大洋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一五”期间,本钢将建成品种全、质量高的千万吨级精品板材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