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业如何由“自媒体”走向“全员营销”
小米手机在“自媒体”平台上出售三小时狂卖10万部稳赚两个亿,前技术总监程苓峰辞职玩“自媒体”半年盈利50万,“自媒体”的魅力让人越来越不可小觑。既然已有人从“自媒体”上挖到了第一桶金,我们何不也来分一杯羹?网络服务商们闻风而动,纷纷推出社交平台,吸引企业做“自媒体”,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把媒体力量转化为生产力呢?
先来谈谈“自媒体”。从它诞生那一刻起,就备受争议。推崇它的人认为,它让草根阶层过了一把当媒体人的瘾,吃喝拉撒、嬉笑怒骂发到网上就能娱乐大众;鄙夷它的人则觉得,它充其量是个伪命题,文章是否原创不可知,也不用物质工具做载体来传播,根本不能算是“媒体”。
企业鼓励员工变成“自媒体”后,也怀有深深的顾虑:虽说员工可为企业做宣传,但会不会泄露公司机密?员工风头太盛,能力出众,会不会被别的公司挖墙脚?这些担心不无道理。可如果运用服务完善的“自媒体”网络平台“拓荒族”, 企业就会发现完全多虑了。由优府公司开发的企业社交平台“拓荒族”,领导可在后台随时管理,审核文章,屏蔽信息,即使搜到员工的文章也看不到作者资料,优秀员工如同“隐形人”,省去了公司的后顾之忧!退一步说,如果企业“自媒体”后发展得更好,优秀员工又怎会舍得离开呢?
解决了这些问题,将“全员营销”模式架构在员工“自媒体”平台上,就变得完全可行了。
领导或员工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上网写文章发动态,无论在家休闲,还是在公司上班,可自动生成带有公司名称、产品、服务链接的文章,在社交平台发表,优秀的文章还可到门户网站“优府网”上做重点推荐,为大众所熟悉。企业不花广告费,借助员工的“手”就把公司宣传了出去,而员工在学习分享的同时,也能“全员营销”,工作娱乐两不误。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此外,根据员工的个人情况,把认识的、志趣相投的、背景相同的人“圈”进粉丝团,就可在文章下方,与公司的产品、服务一同做推荐链接,为公司积累人脉,拓宽业务范围,做到“深度营销”。企业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比实地营销强千百倍的效果!
企业“自媒体”在其他方面的功用也显而易见。领导与员工适时互动,加深信任,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员工“粉丝团”人数多,范围广,企业可从中挑选适合的人才为己所用;OA系统管理公司,查看业务,省时省心;先进的云计算能无纸无址化办公,降低成本。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❷ 小米的定价策略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成本定价策略 :小米
时机选择
如果你的产品切入的是一个巨大增量市场,采取成本定价策略能帮你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应,再通过规模效应可以倒逼上游元件供应商进行价格让步,从而获得利润空间。
以小米手机为例,雷军当时选择进入手机市场时,恰逢国内新一轮的换机潮,大批量的消费者有换手机的需求(功能机换智能机)。
当时虽然有大量的山寨机,他们价格虽低,但体验太差,满足不了用户的预期;而另一个选择:苹果手机,市场价格却太高,令很多人望而却步,这时候小米的机会来了…….
营销渠道变革
营销方式的改变使得了手机成本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小米手机能做到成本定价的核心原因之一。
过去:手机成本=生产成本+渠道流通成本+广告成本+门店利润
现在:手机成本=生产成本
近10年来,线上电子商务渠道的迅速崛起,使得小米可以直接去掉原有的两大块成本中心:渠道流通成本、门店利润。
要知道在诺基亚时代,铺设线下直营门店或建立层层分销的销售网络是要分给渠道和门店很大一部分利润空间的,而小米选择自建商城,直接去掉了这两大块成本。
与此同时新媒体的迅速火爆,通过创始人雷军等一系列的自媒体营销,极大地压缩了产品的市场广告成本,使得小米手机能做到手机成本=生产成本,可以以成本价出售,低价迅速占领市场。
利润结构变化
利润结构的改变是支撑小米手机可以以成本进行定价的底气之一,众所周知小米科技的核心创始团队原来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大多都是先提供免费服务,以此获取海量市场,之后再通过其他的增值服务进行盈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羊毛出在猪身上”,雷军把这个打法拷贝到了小米身上。
移动互联网的来临,手机不再只是一个打电话的硬件了,它变为了软件服务的入口,MIUI、移动商店、各类预装软件……这里蕴含着全新的利润空间…..
过去:手机利润=硬件销售利润
现在:手机利润=硬件销售利润+软件服务利润
市场反应
果然,大部分的中国消费者对价格还是相当敏感的,通过成本定价的小米手机——横空出世,便备受消费者喜欢,迅速地攻城掠地,出货量在短短几年内就迅速地攀升到数千万级别。
即使站在今天,我们回溯历史,也会感叹雷军当年独到的眼光与魄力;他对移动互联网大潮的精准判断、对行业本质的洞察,是独一无二的。
总结
1.成本定价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迅速占领市场、打击跟进的竞争对手
缺点:消费对价格敏感、品牌溢价空间弱
2.成本定价何时采用?
增量市场巨大,需要跑马圈地时
客户对商品价格极为敏感时
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时
❸ 小米手机公众号有什么营销创意和亮点
小米手机从研发开始就不缺少新闻,从与魅族的创意之争,到成本真相专再到断货嫌疑,属再到小米手机出现的各种问题,各种报道和猜测都把小米机推到聚光灯下,而小米官方却不急于对其加以澄清和辟谣,任由网络上发起一轮又一轮口水战。
❹ 小米手机如何玩转互联网营销
808街
小米手机的网络营销模式分析
纵观小米手机的销售模式,使用什么电子商务平台去操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时刻刻都有新闻来炒作,超高的曝光率。雷军、小米、米聊、MIUI互相炒作。
借助知名事件或人物来吸引眼球。模仿苹果的发布会形式,模仿乔布斯的动作,强调团队的组成(来自摩托、微软等大厂,知名院校教授)。
利用独特的网络销售方式进行持续炒作,网络预订销售、与粉丝互动、发布纪念产品、在小米手机获得足够的关注后,能够很好的抓住用户心里需求。在用户接触到一个陌生的产品的时候,他所获得的信息完全来自于别人对他的介绍。
这里网络营销团队的作用功不可没,强大的自媒体营销模式,自问自答式的爆料,制造轻松娱乐的话题便于在互联网传播。
不难想象小米在互联网新媒体营销里面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不过由于销售模式的单一,仅从网络进行销售,因此也节省了不少其他渠道管理和维护的各种成本。
还有一点就是国人对价格的敏感度,小米素以发烧友的高端配置,以1999元低廉的价格,使得更多人觉得这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机器。
但是根据一些做手机的朋友的反馈,这样的配置成本价大概在1200元左右,所以小米的价格也是合理的。即便一些业内人士能够看出其中的问题和猫腻,但这并不影响大众用户的选择,毕竟水军始终占据着话语权。
808街
❺ 谁有自媒体营销成功案例
自媒体成功的人也有不少,比如阿兴,他的博客就是一个算是相对较为成功的自媒体了。有空可以了解一下。
❻ 小米是怎么通过自媒体运作获得营销成功的
去知乎问吧,这种问题知乎才会有人回答你。
❼ “小米”为什么能成功他是怎么做运营的
2014上半年,小米共计销售了2611万台手机,同比增长271%,含税销售额约330亿,同比增长149%。这一数字超越了2013年的全年总和。另外,小米对外宣布2014年的手机出货量目标是6000万台。按此估算,小米2014年全年的销售额约758亿,相比2013年增长139.87%。而2013年小米出货量又相比2012年增长了16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小米还处于高速成长期。
2014年第2季度,小米手机跃居中国手机市场第二,市占率仅次于三星,差距小于2%。做到这一点,小米才用了三年。
毫无疑问,雷军是中国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赢家,作为全球华商名人堂科技界的杰出华商代表,雷军与我们分享了小米创业至今的心得:
一、创业的第一步:寻找“台风口”
雷军认为自己能够带领小米成功的关键是——顺势而为,站在了“台风口”。
2010年,小米一出道就赶上了微博大爆炸的黄金时期,很多年轻人都扔掉旧手机而换上智能手机,引领智能手机的大爆发;2011年,小米又赶上了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大浪潮,以及互联网电商爆发式增长的顺风车,让其不设渠道的互联网销售模式大行其道。
他强调,“要想大成的话,必须要站在‘台风口’,台风来了,就是一头猪都能飞得起来。”
二、当你看到一个大的趋势,一定要立刻去做
雷军说,他自己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来的时候,“立刻去做,不懂就跟别人去学。”
在雷军看来,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不缺少商品,但是缺少好产品,更重要的是缺少又好又便宜的产品。所以,小米的目标是做又好又便宜的产品,并且沿着三个方向走,就是电脑化,可连接,还有高品质。
所谓战略,就是在对的时间点做对的事情。
“顺势而为,它看起来不够情怀,不够有英雄气概,我不知道怎么表达,但这是成功的真谛。”雷军一直在强调不要太相信自己,要相信趋势比人强的道理。
三、用互联网哲学来做硬件
在移动互联网爆发浪潮之上的,想要飞起来的不只是小米公司,为什么小米可以飞得这么高,这么快?答案很简单,因为只有小米是真正一开始就在用互联网的方式,更确切地说,是用互联网的哲学在发展的公司。
互联网哲学包含很多的内容,雷军认为其中最最重要的内容是借助互联网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优势,让数百万人跟你一起干。
在互联网的哲学下,雷军找到引领小米快速发展的5个核心点:
第一,借助电子商务的力量。
小米用足电子商务的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营销,与传统手机公司相比,这大大节省了渠道成本和销售成本。
第二,利用社交媒体的力量。
小米利用新媒体和自媒体进行营销,并且利用人群进行口碑营销,大大节省了营销成本。
第三,按照电脑的思维做手机。
结合互联网用户对手机的功能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为用户实现互联网生活提供最佳硬件解决方案,基于Android深度优化、定制、开发了自己的第三方手机操作系统——MIUI。
2010年4月,小米公司的前身“小米工作室”成立,同年8月第一版的MIUI开始内测,第二年8月小米手机发布。2014年8月16日,随着MIUI6的发布,官方数据显示,MIUI已经成为一个拥有7000万用户的手机系统。
第四,注重建立自己的用户局域,并以此发起粉丝群众运动。
建立的各种社交和社区系统建立起强大的粉丝群和拥趸者队伍,这在当时是完全是颠覆性的想法,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第五,把自己的支持者变成自己的消费者,也把自己的消费者变成自己的拥趸者。
小米给自己的用户群进行了独特的定位,且由此衍生出独特的用户群建立和维护方式,并最早规模化运营,进而把很多人在惦记但没有落地的“粉丝经济”从梦想变成现实,赢得超出预期的效应。
四、成功哲学总结为7字:专注、极致、口碑、快
雷军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成功的哲学。用专注、极致、口碑、快来做硬件、做软件、做互联网服务,把“专注、极致、口碑、快”贯穿到整个小米作业的链条,使其成为小米的习惯和性格特征。
●专注在很少但很有前途的事情之上
雷军说,专注的好处,不但在于前端的研发力量可以为一个产品而聚集,更在于后端更敏锐地把握市场反馈、用户体验进而自我超越,做出更极致的产品。
小米的专注并不是通常所说的专注在一个行业,更是专注在很少但很有前途的事情之上。他们首先把自己的工作和价值锁定在产品研发与营销和服务之上,只做“微笑曲线”两端的事情。
“我今天在卖的可能就只有两款手机,我至少每天都可以用,有什么问题我一定比用户更加知道,如果我做了50款手机,我都没用过,我怎么放心卖呢?”雷军说,说到专注其实就这么简单,就是当你把所有的心思集中在一个型号、一个产品上的时候,其实这个竞争力是很强的,这是压强能力。
●从不准备赢得所有人的喜欢
小米对自己的市场也有精准而专注的定位,从来不准备赢得所有人的喜欢,并且不会因为自己定位之外有人不喜欢就改变自己。
当小米推出手机时,他们错开与苹果、三星等巨头在高端价格市场的竞争,以最广大的中低价格市场和最具活力,也最能被互联网传播改变和引领的年轻消费群体作为自己的客户群,并且集中力量在这个价格的市场区间做出最极致的产品,集中别人做几十款产品的力量做一款或者几款产品。
当小米进入电视领域时,雷军更将专注发挥到极致。“当我决定做电视的时候,我一看,每个电视机厂每年都100个型号的电视,我说我做47寸,我一看,我们这些同行47寸都有四五个型号,我说这个型号都是很长的,数字加英文根本记不住,也不知道差别在哪儿。我的想法就是做一款电视,只面对年轻人。”
小米以2999元的价格推出47寸的高清电视,定位就是年轻人,“我不奢求每一个用户都能喜欢我的产品,我只需要我最在乎的那群用户去喜欢就行了。”
●极致,干到自己能干到的极限
如何把产品做到极致?不要迷信大师,也不要迷信灵感。所谓大师或灵感只是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其实才刚刚开始!极致的产品背后都是极大的投入,都是千锤百炼改出来的。牛逼的背后都是苦逼。
很多用户第一次拆开小米手机的包装盒都很惊艳,极其简约又有很高的品质感,他们会把包装盒保留下来当收纳盒。
实际上,但就是这么一个包装盒。整个设计团队历时6个月,经过30多版结构修改,上百次打样,做了一万多个样品,最终才有了小米手机包装盒令人称道的工艺和品质。一般厂家做一个包装盒的成本通常是2-3元左右,而小米的包装成本将近10元,但他们认为这个投入非常值得。
五、取胜关键:把最高端的产品做到最低端的价格
至今,还有人以为小米是以低价和营销取胜。这是对小米最大的误会,也是一些以此为出发点去模仿小米的人并不能成功的原因。事实上小米真正的核心思想是,用更低的价格作出更好的产品,或者说,把最高端的产品做到最低端的价格。
小米2013年刚刚发布的定价为799元人民币的红米手机可以算是其中的一个例证,90秒内就卖掉了首批推出的10万部,而预约人数超过了745万人,这成功的背后正是极致的作用—小米用不可能的价格做出了不可能的产品。
高性能,酷,高性价比。这款799元的红米被人形容为像一把刀一样插在中国智能机行业心坎儿的产品,让整个千元价格以下的智能手机市场在性能和品质上不得不整体进步。
●节约渠道成本 让利给消费者
小米之所以可以最高端产品做出最低价格,很大程度上得于其互联网直销模式。他们省掉了渠道、批发、零售的成本以及这些实体存在的利润,而且他们把这些节约的成本很大程度上让给了消费者,而不是变成自己的利润。
但这并不代表小米要做商业上的活雷锋,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己对利润的其它追求方式。雷军的互联网哲学,另外一个核心是,不只经营产品,更加经营用户。
六、口碑:最好的产品就是最好的营销
凭借专注做出极致的产品与服务,以及由此获得的口碑,雷军把他的群众路线演绎到中国商界史无前例的精彩。每次小米的发布会,都是万众欢腾的场面,而且很多米粉都是购票入场。
雷军经常说,最好的产品就是最好的营销,而这其中的桥梁就是口碑。最好的产品赢得最好的口碑,用户之间的口碑相传进而成就最好的营销。“现在我们开始学习投广告,原来我们不投广告。不投广告的核心是,只有不投广告你才知道你产品的口碑好不好,才更能测试你的产品的口碑。”
关于用户,雷军有句名言,不要把用户当上帝,上帝是不存在的,更不要把用户当数字,要把用户当朋友。这是小米对用户的基本态度,他们用这个态度,为用户做一切。
七、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
小米已经拥有2000多万用户以及这些用户在互联网新生活上的消费潜力,一定会是雷军跟投资人阐述小米为什么可以值100亿美元时不忘强调的原因。
紧密依靠用户,雷军发起“人民战争”帮助小米快速腾飞。“小米就是发挥了我党的优良传统做成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赖群众。”
雷军说,他把这个问题想透了,“其实这就是动员,就是怎么通过互联网发动足够多的人一起帮你出主意,帮你推广,一起做,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就是要利用互联网的一切,用互联网哲学来思考你的一切。我一天到晚琢磨说,我创业没钱,也没多少个人,我们怎么动员足够多的人,帮助我们把产品做好。最后全世界的‘米粉’帮我,翻译了25个国家的语言版本,帮我在17个国家建立了办事站,帮助我做了一千套主题,一万种问答方案,帮助我在我的论坛里,发1.3亿帖,小米论坛今年每天20万帖,我估计在整个互联网上,比我们规模大的应该不多了。我们在互联网上,把人民群众全部发动起来。”
这其实才是雷军心目中小米成功的真正原因。“说得直白一点,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
八、至少80%时间找人,只找最好的人
在小米成立第一年,雷军花了绝大多数时间做的事情就是找人。
在其努力下,到公司创办2年时,小米团队从14个人扩张到约400人。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支真正的精英队伍,整个团队平均年龄高达33岁,几乎所有主要的员工都来自谷歌、微软、金山、摩托罗拉等公司,拥有5-7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其中的前100人,每个人雷军都会亲自见面并沟通,甚至有一个硬件工程师被“面试”了整整12个小时。
●找最好的人 并让他做最喜欢擅长的事
员工招聘上,小米的做法是,要用最好的人。一个好的工程师不是顶10个,是顶100个。所以,在核心工程师上面,要不惜血本去找,千万不要想偷懒只用培养大学生的方法去做。最好的人本身有很强的驱动力,只要把他放到他喜欢的事情上,让他自己有玩的心态,他才能真正做出一些事情,打动他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所以今天小米有很多的工程师,他们自己在边玩边创新。所以,找最好的人,要给他做他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往往越能干、越有才华的人越有自己的观点,越喜欢标新立异,越喜欢逆天
管理好这些优秀的人才也相当有挑战性。雷军的办法是,尽量不管。在小米,即使到今天几千人的队伍,也没有复杂的层级。
在小米团队中,也没有冗长无聊的会议和流程,每一位小米人都在平等、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中,享受与技术、产品、设计等各领域顶尖人才共同创业成长的快意。“往往越能干、越有才华的人越有自己的观点,越喜欢标新立异,越喜欢逆天。”雷军说
因此,小米不但营销成本低,而且管理成本也很低。除了每周一的例会之外,公司很少开会,成立三年多的时间里,7位合伙人也只开过三次集体大会,这样的管理制度减少了层级之间互相汇报浪费的时间。
添加公众号“迪臣科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❽ 小米手机的社会化营销策略,我只想到微博营销,着急写论文,实在想不到了o(︶︿︶)o注意是社会化营销、、
嗨!
很抱歉、我们只是小米手机(www.xiaomi.com)的客服人员、致力于解决用户小米手回机、小米盒子答等一些小米配件使用上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一些指导和引导。所以您问得这件事、没办法为您解答的。
更详细的描述问题有助于网友理解你遇到的麻烦,帮助你更准确的解决问题。谢谢你支持小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