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瑞丽是什么
瑞丽杂志
·发行量稳居全国第一位的时尚杂志 ——《瑞丽服饰美容》
·发行量稳居全国第二位的时尚杂志 ——《瑞丽伊人风尚》
·中国最大的女性垂直门户网站 —— 瑞丽女性网
·中国发行总量最大、品种最丰富的系列时尚刊书 —— 瑞丽 BOOK
·中国最大的时尚媒体客户数据库 —— 瑞丽读者数据库
·中国 最大的模特资源储备库 —— 瑞丽 模特资源储备库
1995 年 9 月 《瑞丽服饰美容》诞生了!在中国,瑞丽开创了一种独到的期刊模式:时尚实用化。
1996 年 5 月 《瑞丽》初步奠定自己的办刊风格:东方风格,女性视角,实用导向。瑞丽发行量迅速攀升,读者好评如潮。
1998 年 9 月 《瑞丽》创办三周年!全国各地读者纷纷祝贺,贺信 6 万多封。瑞丽的忠诚读者群已经形成。
1998 年 瑞丽对全国经销商进行统一培训和评估筛选,从此建立起瑞丽强大的全国性发行网络,其“先收款后发刊”的强势营销方式被当时书刊发行界成为“瑞丽现象”。
1998 年 10 月 瑞丽 BOOK 问世!精美的袖珍丛书图文并茂、装帧讲究。集瑞丽期刊优势于图书,迅速赢得大批读者!短短一年内,重印 6 次。这是瑞丽品牌第一次延伸经营。
1999 年 瑞丽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明确提出“按年龄和读者状态细分目标读者”的期刊定位原则,并成功应用于瑞丽发展战略。
1999 年 3 月 《瑞丽可爱先锋》闪亮上市!鲜明的广告语“你的、我的、他的,我们大家的——国内第一本读者参与型大型豪华出版物特别献给可爱先锋一族” 成为中国期刊界最早的读者互动口号。
2000 年 3 月 《瑞丽伊人风尚》强力推出,实用、时尚、优雅,特别关爱都市白领女性。正如创刊时编者的话:“瑞丽希望与所有步入成熟的女性读者一起,携手度过这个充满希冀与变化的新千年,执著于美丽,你我同行。”
2000 年 9 月 《瑞丽》创办 5 周年!杂志主编、编辑分赴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和成都等多个城市,与各地读者、作者和流行零距离沟通,标志着瑞丽开始全面提高编辑原创能力,加速推进内容本土化、地域化水平的进程。
2000 年 12 月 《瑞丽》确立跨世纪的指导思想,为瑞丽品牌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丰富的内涵:瑞丽的出版理念:伴随女性生命的每个阶段;瑞丽的办刊宗旨:设计美丽、设计生活;瑞丽的编辑方针:实用、时尚。
2001 年 4 月 《瑞丽家居》新版问世!实用、时尚、舒适,面向都市家庭,全方位提供现代家居生活实用提案。瑞丽点亮起家的灯火,激发着想家和有家的读者在这里获取灵感,满足需求,放松自我,享受生活。
2001 年 6 月 瑞丽首次进行品牌内涵的全面描述和子品牌的拟人化塑造,使瑞丽品牌在整合推广活动和新一轮国际化竞争中的整体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化,瑞丽品牌的核心价值充分提升,有效积累品牌资产。
2000 年 - 2004 年 瑞丽分别在上海、广州、深圳、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不仅充分保证瑞丽的本土化、地域化水平,更保证瑞丽全国范围的经营实力大幅度提升。
2001 年 10 月 瑞丽委托北京博达新大陆广告有限公司进行广告业务总代理。通过强强合作,充分发挥瑞丽品牌优势,制定媒体整合营销策略,为客户提供创造性服务,成效卓著。
2001 年 11 月 瑞丽联手中国期刊协会,成功举办首届“封面女孩全国选拔大赛”,为中国专业化平面模特的培养拉开序幕,也由此创建瑞丽品牌的标志活动。
2002 年 1 月 《瑞丽》网站正式开通!瑞丽又一次率先进行资源整合、媒体互动,成功实现品牌向网络新媒体延伸。
2002 年 9 月 瑞丽首次与 IT 业联手拓展彩信业务,进入无线移动增值领域。瑞丽资源整合、媒体互动和品牌延伸发展战略的成功再次得到印证。
2003 年 2 月 瑞丽与株式会社电通成功合作举办“中日品牌期刊研讨会”,得到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协会等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瑞丽显示出强大的业界影响力。
2003 年 11 月 “瑞丽阳光卡”发行,标志着瑞丽与金融产业结合,瑞丽品牌开始从金融理财角度开始深入大众消费生活领域。
2004 年 2 月 创建瑞丽的又一标志性品牌活动——“美丽研究室”创建。“美丽研究室”同时也是立体版《瑞丽伊人风尚》。它的诞生为瑞丽与读者共同诠释和提升美丽内涵提供了全新舞台。
❷ 什么是魅力营销
经常和朋友谈起宝洁以及宝洁的广告,在中国市场中,宝洁是为数不多把30〃TVCF广告拍摄的既美丽而且具有强销售力的,同样是使用美女,国内的很多广告骂声一片,宝洁就是让美女美的与众不同让人嫉妒。玉兰油OLAY系列化妆品,作为宝洁的旗舰产品,是大中国区目前最大的护肤品牌,2003年累计销售额突破10亿美金,成为世界巨人级品牌,那玉兰油的成功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呢?
策略——突破承诺 给你惊喜
很多跨国公司都曾在中国走过很多弯路,甚至迷失方向,宝洁却是为数不多比中国企业还了解中国人的跨国公司之一。从飘柔的“你的衣服上有白点”到“惊喜从肌肤开始”,我们看宝洁的策略是如何了抓住顾客的心?
首先,功能产品必须要求讲述你的实际利益点——好处、改变或实惠。因此,以“制造概念”和“虚假承诺”为主题的营销现象在国内一度流行,甚至出现“换肤霜”的巨大骗局营销,引得国内市场骂声四起、狼烟一片。而做为功能为目的营销的“玉兰油”却一路高歌,这取决于“玉兰油”极为高明的情感策略和魅力引导。从早期的“给你青春肌肤”和泛概念,到感的“宠爱自己”、“和谐”、“美好”为现代女塑造愿望,到后期的“惊喜系列”更上层楼,玉兰油实际在运筹帷幄的做一件事——那就是“让消费者去体验产品” 。
玉兰油也提出“解决7种肌肤问题”,也倡导“平衡控油”和“牛奶般白皙”,使功能牢牢把握住顾客的兴奋点。但是“惊喜从肌肤开始”里面却没有承诺,更多的是“造梦”,让女自己去体会“改变的开始” ,用“惊喜从肌肤开始”和“惊喜你自己”给你悬念和想象的空间,可以说这一概念是功能产品的绝妙之作。后来国内某产品直接以“肌肤护理第一步”开始运作,实际也是一种突破承诺的超越,以经营保健品为主取得突出成就的“太太药业”实际也是如此,“让女人更出色”这样的品牌打造,通过大概念(品牌概念)套小概念(产品概念),运用“梦想的力量”,让更多的女成为产品的尝试者。
在广告策略中,玉兰油除了大众熟知的电视媒体外,在专业的女媒体(《瑞丽》《时尚》、《好主妇》等)大量发布整版广告,并且将主题曲“坐在巷口的那对男女”作为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时尚人士进行音乐渗透,促进产品推广,保证了目标人群的准确传递和有效沟通。
产品——贴近人心的关爱
同样是化妆品,同样是国际品质,同样使用国际明星,玉兰油刻意打造“百姓产品”,把国内品牌远远的甩在身后。
在化妆品领域,玉兰油是离百姓最近的产品——无论价格还是渠道、无论策略还是包装。说离百姓生活最近,是因为玉兰油和可口可乐一样真正做到了“看得见 买得到 买得起 买得放心”。价格,采用中低档价位,让其他国际品牌爱恨两难(当然,未必低价都能成功,只是玉兰油的市场定位的准确让其他企业望尘莫及),遍地开花的专柜使玉兰油成为职业女眼中的“第一印象”。
玉兰油的几款主要产品提出了“解决7种肌肤问题”的概念,这是第一个提出问题而且在广告中不给出具体答案的广告——目的就是让顾客主动去了解“7种肌肤问题究竟是什么”,因为7种肌肤问题的提出就是一个圈套,顾客了解自己肌肤的过程实际是了解玉兰油的过程,不知不觉就会走进“玉兰油的惊喜世界”。后来的“高露洁解决12种牙齿问题”和“奥妙 清洗99种污渍”都可以算是玉兰油的姊妹篇,其中“高露洁”和“玉兰油”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仅仅看产品,玉兰油也是“美白 保湿 控油”,和其他产品没有任何本质的差别,那玉兰油为什么能够比别人做的好呢?从产品角度而言,玉兰油更善于讲产品故事,更善于把产品概念转化为亲身感受。首先产品的概念非常简单——“净白”、“焕彩”、“滋养”、“修护”直接准确,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名词和抽象生硬的解释;无论是“牛奶般白皙”还是“鸡蛋一样的嫩白”、“婴儿般的肌肤”、“草莓一样红嫩”,玉兰油都牢牢的把握住形象和通俗,从来没有哗众取宠和无的放矢,以最熟悉的场景和物体来表达产品的效果,让明星用普通人的身份来诠释和感受产品,配合数据和宝洁的声誉,加上无数的奖项与证言,积极的参与消费者心理沟通。
魅力营销——心动就是行动
说到魅力营销,无非就是3B原则(美女Beauty、动物Beast、婴儿Baby),最多就是加感情营销以获取更多理解,可是玉兰油就是把“魅力”做到了“美丽美好美梦”。
细分玉兰油的魅力营销计划,主要可以分为美女风情、公关行动和文化制胜三个方面。
美女风情就是代言人的使用和推广,以张曼玉、林志玲、Danielle、宋慧乔最当红最有女人味的美女担纲,让“白皙 韵味”的明星美女频频出现在大众美体视觉,“武装自己”的革命口号横扫职业女心灵空白。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Danielle的使用,在玉兰油以前,Danielle早已经拍摄过很多电视广告,但是真正使她大红大紫的首推“玉兰油牛奶篇”,白皙可人的Danielle把“牛奶般白皙”诠释的几近完美,也使年轻男女间产生了一股“追Danielle旋风”,网络以及杂志间关于Danielle的血统、身高、三围比比皆是,并且很快被誉为“玉兰油美女”或“玉兰油姐姐”,使竞争对手恨不得通过打击Danielle来打击“玉兰油”的飞速发展;同样在网络,以几大美女明星为主要场景的“玉兰油壁纸”(电脑屏保)也成为下载的热门,玉兰油的海报更是被无数青年男女作为珍藏,网络歌曲和网络FLASH亦同步吸引眼球,使玉兰油的传播形成了“蝴蝶效应”,火遍大江南北,这一举措也使玉兰油节约了大量促销和广告费用。
我们细分析“玉兰油”的每支TVCF,无论是张曼玉喝茶还是Danielle上班,都没有离开现代生活,并且各版本广告就是女生活的细节展示,绝对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惟美作风,正因为如此,才使身处普通生活的姐妹们喜欢“玉兰油”。相反,国内的很多广告同样使用美女,但是过分的追求“人间仙子的气息”,从云里到雾里,使顾客不知所以,最终难以共鸣。
在玉兰油的公关活动中,“宠爱自己 呵护最美衣裳”和“赞助精英模特赛总决赛”无疑是其中的亮点。玉兰油借鉴了“飘柔之星”的思路,但是又没有简单的复制:通过顾客参与“宠爱自己”,推出“美体沐浴操”的概念,把沐浴和现代生活方式紧密结合,将职业女聚集的场所命名为“美体沐浴坊”,全国同步的开展“宠爱自己”的大行动,专家指导亲身体验并获取超值回馈,使“新新女”很简单的成为“玉兰油”大家族的一名成员。“赞助精英模特赛总决赛”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主义,但是对于“玉兰油”这样的品牌却是最合适不过的“年度盛会”。
对于文化,由于她是暗藏在营销细节中间的美丽,很多人都不去观察,其实玉兰油的文化营销才真是玉兰油成功的奥妙所在。那“玉兰油”的文化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跳出玉兰油,看现代市场最经典的案例——可口可乐。“总统喝不丢人 乞丐喝不高贵”,这句话使可口可乐成为超越身份、地位、种族、信仰的魔水,也使这种神奇的饮料成为世界最昂贵的品牌,原因是什么呢?至少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用合理的价格享受优质的产品”以及“无处不在的产品世界”。玉兰油定位为百姓化产品,最实际的就是把握好了价格和渠道,通过“贵族产品平民化”的主张夯实建筑着女魅力王国。例如:你随便问一个写字楼的职业女使用什么化妆产品, “玉兰油了!”回答者丝毫不会感觉自己没有品位,宝洁的产品理念很好的包容和成就了“玉兰油”。
“玉兰油”的文化突出表现在“亲切”和“简单”, “亲切”贴近生活,“简单”贴近百姓,以中国大多数上班族女能够接受的价格、高密度的品牌提示和高明的策略为引导、以魅力营销体验营销为线索、以网络杂志为镜面,使中国女化妆品市场开始了“简单的实用”,也给中国市场增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
❸ 昕薇和瑞丽杂志哪个更适合 24岁看瑞丽现在分几类杂志了吗风格什么样的
个人觉得瑞丽杂志比较适合一些(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点击 “好评”,谢谢^_^)
❹ 瑞丽杂志社的大事年表
1995 年 9 月 《瑞丽服饰美容》诞生了!在中国,瑞丽开创了一种独到的期刊模式:时尚实用化。
1996 年 5 月《瑞丽》初步奠定自己的办刊风格:东方风格,女性视角,实用导向。瑞丽发行量迅速攀升,读者好评如潮。
1998 年 9 月 《瑞丽》创办三周年!全国各地读者纷纷祝贺,贺信 6 万多封。瑞丽的忠诚读者群已经形成。
1998 年瑞丽对全国经销商进行统一培训和评估筛选,从此建立起瑞丽强大的全国性发行网络,其“先收款后发刊”的强势营销方式被当时书刊发行界成为“瑞丽现象”。
1998 年 10 月 瑞丽 BOOK 问世!精美的袖珍丛书图文并茂、装帧讲究。集瑞丽期刊优势于图书,迅速赢得大批读者!短短一年内,重印 6 次。这是瑞丽品牌第一次延伸经营。
1999 年瑞丽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明确提出“按年龄和读者状态细分目标读者”的期刊定位原则,并成功应用于瑞丽发展战略。
1999 年 3 月《瑞丽可爱先锋》闪亮上市!鲜明的广告语“你的、我的、他的,我们大家的──国内第一本读者参与型大型豪华出版物特别献给可爱先锋一族” 成为中国期刊界最早的读者互动口号。
2000 年 3 月《瑞丽伊人风尚》强力推出,实用、时尚、优雅,特别关爱都市白领女性。正如创刊时编者的话:“瑞丽希望与所有步入成熟的女性读者一起,携手度过这个充满希冀与变化的新千年,执著于美丽,你我同行。”
2000 年 9 月 《瑞丽》创办 5 周年!杂志主编、编辑分赴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和成都等多个城市,与各地读者、作者和流行零距离沟通,标志着瑞丽开始全面提高编辑原创能力,加速推进内容本土化、地域化水平的进程。
2000 年 12 月《瑞丽》确立跨世纪的指导思想,为瑞丽品牌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丰富的内涵:瑞丽的出版理念:伴随女性生命的每个阶段;瑞丽的办刊宗旨:设计美丽、设计生活;瑞丽的编辑方针:实用、时尚。
2001 年 4 月《瑞丽家居》新版问世!实用、时尚、舒适,面向都市家庭,全方位提供现代家居生活实用提案。瑞丽点亮起家的灯火,激发着想家和有家的读者在这里获取灵感,满足需求,放松自我,享受生活。
2001 年 6 月瑞丽首次进行品牌内涵的全面描述和子品牌的拟人化塑造,使瑞丽品牌在整合推广活动和新一轮国际化竞争中的整体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化,瑞丽品牌的核心价值充分提升,有效积累品牌资产。
2000 年 - 2004 年瑞丽分别在上海、广州、深圳、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不仅充分保证瑞丽的本土化、地域化水平,更保证瑞丽全国范围的经营实力大幅度提升。
2001 年 10 月瑞丽委托北京博达新大陆广告有限公司进行广告业务总代理。通过强强合作,充分发挥瑞丽品牌优势,制定媒体整合营销策略,为客户提供创造性服务,成效卓著。
2001 年 11 月瑞丽联手中国期刊协会,成功举办首届“封面女孩全国选拔大赛”,为中国专业化平面模特的培养拉开序幕,也由此创建瑞丽品牌的标志活动。
2002 年 1 月《瑞丽》网站正式开通!瑞丽又一次率先进行资源整合、媒体互动,成功实现品牌向网络新媒体延伸。
2002 年 9 月 瑞丽首次与 IT 业联手拓展彩信业务,进入无线移动增值领域。瑞丽资源整合、媒体互动和品牌延伸发展战略的成功再次得到印证。
2003 年 2 月瑞丽与株式会社电通成功合作举办“中日品牌期刊研讨会”,得到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协会等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瑞丽显示出强大的业界影响力。
2003 年 11 月 “瑞丽阳光卡”发行,标志着瑞丽与金融产业结合,瑞丽品牌开始从金融理财角度开始深入大众消费生活领域。
2004 年 2 月创建瑞丽的又一标志性品牌活动──“美丽研究室”创建。“美丽研究室”同时也是立体版《瑞丽伊人风尚》。它的诞生为瑞丽与读者共同诠释和提升美丽内涵提供了全新舞台。
❺ 瑞丽杂志是什么地方发行的
·发行量稳居全国第一位的时尚杂志 ——《瑞丽服饰美容》
·发行量稳居全国第二位的时尚杂志 ——《瑞丽伊人风尚》
·中国最大的女性垂直门户网站 ── 瑞丽女性网
·中国发行总量最大、品种最丰富的系列时尚刊书 ── 瑞丽 BOOK
·中国最大的时尚媒体客户数据库 ── 瑞丽读者数据库
·中国 最大的模特资源储备库 —— 瑞丽 模特资源储备库
1995 年 9 月 《瑞丽服饰美容》诞生了!在中国,瑞丽开创了一种独到的期刊模式:时尚实用化。
1996 年 5 月 《瑞丽》初步奠定自己的办刊风格:东方风格,女性视角,实用导向。瑞丽发行量迅速攀升,读者好评如潮。
1998 年 9 月 《瑞丽》创办三周年!全国各地读者纷纷祝贺,贺信 6 万多封。瑞丽的忠诚读者群已经形成。
1998 年 瑞丽对全国经销商进行统一培训和评估筛选,从此建立起瑞丽强大的全国性发行网络,其“先收款后发刊”的强势营销方式被当时书刊发行界成为“瑞丽现象”。
1998 年 10 月 瑞丽 BOOK 问世!精美的袖珍丛书图文并茂、装帧讲究。集瑞丽期刊优势于图书,迅速赢得大批读者!短短一年内,重印 6 次。这是瑞丽品牌第一次延伸经营。
1999 年 瑞丽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明确提出“按年龄和读者状态细分目标读者”的期刊定位原则,并成功应用于瑞丽发展战略。
1999 年 3 月 《瑞丽可爱先锋》闪亮上市!鲜明的广告语“你的、我的、他的,我们大家的──国内第一本读者参与型大型豪华出版物特别献给可爱先锋一族” 成为中国期刊界最早的读者互动口号。
2000 年 3 月 《瑞丽伊人风尚》强力推出,实用、时尚、优雅,特别关爱都市白领女性。正如创刊时编者的话:“瑞丽希望与所有步入成熟的女性读者一起,携手度过这个充满希冀与变化的新千年,执著于美丽,你我同行。”
2000 年 9 月 《瑞丽》创办 5 周年!杂志主编、编辑分赴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和成都等多个城市,与各地读者、作者和流行零距离沟通,标志着瑞丽开始全面提高编辑原创能力,加速推进内容本土化、地域化水平的进程。
2000 年 12 月 《瑞丽》确立跨世纪的指导思想,为瑞丽品牌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丰富的内涵:瑞丽的出版理念:伴随女性生命的每个阶段;瑞丽的办刊宗旨:设计美丽、设计生活;瑞丽的编辑方针:实用、时尚。
2001 年 4 月 《瑞丽家居》新版问世!实用、时尚、舒适,面向都市家庭,全方位提供现代家居生活实用提案。瑞丽点亮起家的灯火,激发着想家和有家的读者在这里获取灵感,满足需求,放松自我,享受生活。
2001 年 6 月 瑞丽首次进行品牌内涵的全面描述和子品牌的拟人化塑造,使瑞丽品牌在整合推广活动和新一轮国际化竞争中的整体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化,瑞丽品牌的核心价值充分提升,有效积累品牌资产。
2000 年 - 2004 年 瑞丽分别在上海、广州、深圳、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不仅充分保证瑞丽的本土化、地域化水平,更保证瑞丽全国范围的经营实力大幅度提升。
2001 年 10 月 瑞丽委托北京博达新大陆广告有限公司进行广告业务总代理。通过强强合作,充分发挥瑞丽品牌优势,制定媒体整合营销策略,为客户提供创造性服务,成效卓著。
2001 年 11 月 瑞丽联手中国期刊协会,成功举办首届“封面女孩全国选拔大赛”,为中国专业化平面模特的培养拉开序幕,也由此创建瑞丽品牌的标志活动。
2002 年 1 月 《瑞丽》网站正式开通!瑞丽又一次率先进行资源整合、媒体互动,成功实现品牌向网络新媒体延伸。
2002 年 9 月 瑞丽首次与 IT 业联手拓展彩信业务,进入无线移动增值领域。瑞丽资源整合、媒体互动和品牌延伸发展战略的成功再次得到印证。
2003 年 2 月 瑞丽与株式会社电通成功合作举办“中日品牌期刊研讨会”,得到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协会等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瑞丽显示出强大的业界影响力。
2003 年 11 月 “瑞丽阳光卡”发行,标志着瑞丽与金融产业结合,瑞丽品牌开始从金融理财角度开始深入大众消费生活领域。
2004 年 2 月 创建瑞丽的又一标志性品牌活动──“美丽研究室”创建。“美丽研究室”同时也是立体版《瑞丽伊人风尚》。它的诞生为瑞丽与读者共同诠释和提升美丽内涵提供了全新舞台。
❻ 瑞丽宜家家居的品牌历程
1996年-1999年 “ 踌躇满志,激情起跑” 以引领家居时尚潮流,打造国际风尚家居品质为根本创业策略。扎根 安徽,在起点的跨越上着力于品质的完美追求。
2000年-2001年 “ 积聚能量, 蓄势待发 ”有思想有志向,兢兢业业的抓品质抓根本,让实力说话,交四方友人,广纳良缘。积聚能量,蓄势待发!
2002年 “用心、贴心赢得放心”公司以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为营销理念,展开多品牌架构的产品体系,1000平米一站式购物超市,贴心服务,赢得美誉。
2003年 “国际眼光,打破传统”用国际眼光和设计潮流打破传统家居格调,以时尚的雅致的产品和独具特色企业文化理念在当地抢占市场。
2004年-2005年 “不变的是革新理念”首家引入展会营销模式,成为国内家居行业领跑者,再一次打破陈规,用创新的行业营销模式,傲视群雄。
2006年-2007年 “双奖齐获” 我们的创新设计理念和创意营销策略再次获得业内肯定,荣获年度最佳营销创意奥斯卡奖和居上大典最具影响力品牌。
2008年 “展会销量创业之最” 本年度家居风云榜,瑞丽宜家以展会千单的销量创下行业之最的奇迹!同时全面导入360金牌服务系统,品牌服务再次升级!
2009年 “进军全国市场”源自北欧的设计理念, 一度被推崇为行业的营销典范。启动全国加盟系统,正式宣布进军全国市场。
2010年 “品牌文化 撼动全球”瑞丽宜家国际馆高调入驻安徽省城,开张仪式上品牌文化释义“祥瑞、富丽、宜于、家和”成功首发。
2011年 “ 以实力为后盾”家居行业5年总评榜的活动,瑞丽宜家实至名归的获得衣柜行业最畅销品牌。市场拓展更是覆盖安徽、甘肃、浙江、山东等地。
❼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市场营销策划人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市场营销策划人要求:
(1)一个优秀的营销策划人内的目标应该是以营销战略的精准实效为容前提,以产品及营销模式的创新为基础,实现品牌和传播的创新.
(2)优秀策划人必须具备优秀的品德,诚信有责任感,必须具备5-10年实战营销经验,从基层做起,有促销、业务、销售、市场经验,营销总监的综合管理经验;
(3)能够以事实为依据,旨在为企业“解决问题”。另外,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角度、用麦肯锡的方法、系统化的思维,注重解决方案与企业资源的匹配性和可行性。
(4)能够深入洞察市场环境变化、明晰市场竞争态势、熟知顾客心智需求和行为特性,结合自身丰富的实战经验,为企业破解营销迷局,提供长期制胜之道。运用全方位与之匹配的营销战略和出奇制胜的策略方案,稳步提升企业业绩和市场份额。
❽ 女装市场营销计划
(一) 前言
由于许多国内外品牌也相继加入市场,尤其大品牌以庞大预算侵夺市场,因此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故在行销之策略运用及广告媒体之应用,以谨慎小心,步步为营,以求开创更佳之佳绩。国产品牌服装在广告上的运用也相当大胆,投放广告预算高达上千万元,大多是中国在时尚和国际化方面已经棋先一招的品牌,比如“汉帛”、“马克.华非”、“梵尚”、“可可尼”、“例外”、“骊谷”、“法涵诗”、“杉杉”、“罗蒙”、“报喜鸟”等等。中国顶级时尚特色品牌,还有一点不能忽视,他们可以有很多机会和国际相关品牌交流合作空间。他们共享各自的品牌观念和买手,加上产品的高品质政策,品牌的成功命名,健全的销售流通网络,优秀的广告策略,一些企业终于打开品牌知名度,建立品牌信赖度——名牌效应。以下介绍的是女装品牌广告企划书及广告作业市场营销建议案。
(二) 广告目标
1、确保品牌市场地位、巩固市场;
2、增加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
3、参与市场竟争,确立女性品牌服装市场销售份额和品牌地位;
(注)以不同通路的诉求,配合各种媒体之使用,执行广告活动,使品牌在各通路中,互相配合,已达营业目标。
(三) 市场概况
1、市场情况
随着加入WTO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品牌已经进入科学化、现代化管理阶段;市场的竞争是价格、信息、科研、设计、技术的创新。
2、一般女装品牌市场研究
作为一般女装品牌,针对产品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已经受到了威胁。作为一般女装品牌制胜法宝除了秉乘一贯“简约、流畅、利落”修闲职业女装风格外,应该融入精致的时尚细节设计和亮丽的点缀,使职业装更时装化,更加耐人寻问;作为一般女装品牌,信息是重要的沟通平台,它是建立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桥梁,广告投入是不可或缺的,正确有效的广告投放才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3、市场竞争状况
(四) 消费者研究
1、一般女士着装场合
a、参加正式聚会和宴会
b、平时上班
c、外出逛街
2、女士着装目的
a、礼貌
b、工作需要
c、保持形象
c、漂亮
3、女士着装品牌状况
a、 健康、b、自然、c、休闲、d、时尚
4、购买情况
a、喜欢、爱不释手
b、爱人、朋友赠送
c、款式和颜色适合自己的品位
5、地点及方式
未婚:
a、专门店
b、精品店
c、由国外带回
已婚:
a、百货行
b、由国外带回
6、 特性之需求
外观、高级、舒适、色彩、精致、有面子。
7、品牌服装之情报来源
情报来源 比例% 信任情况% 不信任情况%
电视广告 42.4 6.6 5.6
户外(精品店)、
(专卖店)广告 23.4 22.8 3.3
时髦杂志广告 22.5 4.5 0.9
杂志广告 21 .2 1.8 0.6
展示展览会 12.0 7.9 5.4
邮寄广告 12.1 1.5 6.0
报纸广告 10.8 1.9
行体模特 7.6 1.0 20.9
百货公司专门店宣传 6.4 2.3 4.5
其他 3.9 2.3 0.8
由此可见,消费者对情报信赖度以户外精品店广告、展览展示会较高。名店经销、名厅采用,使品牌服装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优质、名牌地位更快的树立起来。最值得注意的是电视接触率为42.4%,但其信赖度却仅有6.6%,所以电视广告,适合作企业形象广告。(广告语言或文字,应巧妙选用或独创专用语、流行语,这样回使人们倍感亲切,因为人们喜欢着装服饰是一种特殊肢体语言。)
(五) 产品特征
1、 产品的问题点
价格太高、普及不易
消费者习惯不易变更,工作环境、社会地位
2、产品机会点
成功人士日渐增多,职业女性也提高了社会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社会,生活的意识亦跟着起变化,不仅职业女性在增加,那些没有正式工作。却想与社会保持接触的女性也在增加。她们的行为意识的变化,导致着装意识的变化,连带影响了妇女们追求新时尚和新式的着装习惯,倾向于质量于品牌高级服装。故我们的产品居于有利市场环境。
2、 产品支持点
a、 符合流行趋势;休闲简约与质优美体;品牌仍以“一场风花某某月的故事”为主题。
b、 推出今年流行色;如优雅的米咖系列、精典黑白系列、元青典雅系列、情迷红紫系列、秋香绿系列。
c、 款式多样;职业休闲装、时尚时装、风情风衣、自由组合。
(六) 广告对象
主要对象为23岁至45岁职业女性
(七) 广告策略(推广目标)
1、加深品牌印象——巩固、提高品牌在目标受众群的品牌知名度;(赞助播映,排除赞助新闻类主持人服装);
2、建立企业形象——维护、提升品牌在目标受众群的品牌形象;CCTV—1(5秒广告)由名人作代言人(做证言或广告);
(八) 媒体策略
1、以央电视广告为主要媒体,杂志广告为辅,报纸为次之;
2、电视广告:CCTV-3《综艺快报》(以赞助播出形式为主);15秒广告为辅。
3、其它月份直至广告期结束,CCTV-2《对话》(以15秒广告为主),CCTV-1《榜上有名》前(5秒广告为辅);
4、杂志选择:《瑞丽》;
5、报纸选择:《服装时报》;
(九) 预算分配
6个月内广告总预算为 374 万元;
1、 电视广告:特约赞助播费为 148万元,占总刊播费 39.5 %
刊播栏目:《对话》、《综艺快报》(高收视率综艺新闻类节目)、《幸运52》、(高收视率益智节目),2003年重点电视剧篇尾(企业Logo);
刊播次数与费用
15秒广告 24 次,平均每次 2.15万元,共计 51万元,占总刊播费 13.6 %
5秒广告 100 次,平均每次 1.3 万元,共计 130
万元,占总预算 37.4 %;
2、杂志广告:刊播费为 45.3 万元;占总预算 13 %;
3、报纸广告:(暂不执行)
(十) 广告效果测定
广告刊播后,电视广告以一星期测定一次;
杂志广告,以一个月为测定一次
❾ 从宝马7系的杂志投放策略看如何做杂志营销
不由佩服宝马作为成熟品牌的营销策略的协同性。 这应该是这两本杂志第N次夹带广告了,一方面,确实证明了杂志方的经营有道,受到客户的青睐,但另一个方面,宝马的这次步调一致的投放确实让我颇为费解。 毕竟,这两本杂志投放的是同一个宝马7系,最低100多万的豪华车的广告,不知道宝马如此投放策略是基于对车主的调研了解,还是基于对两个杂志的读者群进行过了解。总的来说,个人觉得,除了获得品牌的影响力外,真正从销售的角度,还 是微乎其微,营销的精准性绝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次,我们可以先仔细分析一下这两本杂志的读者群: 《商业评论》是本偏学术的高端杂志,就其内容和售价而言,确实是国内几乎最高的价格(在《北大商业评论》创刊前是最高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读者群就一定是最高端的消费群。从我个人判断而言,还是偏重在学术研究和专业领域的人居多,与宝马7系的目标消费群有多少吻合,个人还是持一些怀疑态度。在我所接触的宝马7系的车主中(基本都是企业家)层级,基本没有听说谁会看《商业评论》,当然,我所知道的是,确实有一批外企的高端经理人是订阅或购买《商业评论》的,但是他们的公车基本上是公司配备,而且,不到CEO层级基本上还是难以配到7系的标准。 《IT经理世界》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刊物,而且,他的报道范围和读者群队伍更是远远超越了杂志命名本身的IT行业,我有很多朋友都对这本杂志推崇有加,从官方的了解和我的判断而言,虽然杂志一直号称是众多跨国公司的CEO是其忠实读者,但个人认为其读者中还是偏重于职业经理人阶层,尤其是CIO这个在中国日渐崛起的职位阶层,对于宝马7系的车型而言,其定位绝不会是职业经理人阶层,一定是稍高于这个阶层。因而比较而言,投放IT经理世界更适合宝马3或5系。 分析下来,笔者认为,在本次金融危机背景下,汽车品牌加大投放力度和精准营销行为,本身是行业回归理性和价值营销的信号。但是宝马7系的这次投放,至少从这两本杂志的微观上来看,是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判断的。 再次,细心了解一下身边的车主以及企业家群体,宝马7系更适合投放的杂志应该是《财经》、《中外管理》、《中国企业家》这类杂志。至少在笔者所接触和了解的企业家阶层中,很多都是这三本杂志的忠实读者。当然,还有一类杂志,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名牌》,目标群体也是锁定中国的顶级富豪群体的。也可以考虑投放。 对杂志广告目前现状的几点看法: 1、首先,难以评估的发行量和读者群 从财经类和时尚类杂志受宠开始,中国的杂志广告似乎又跨入了一轮持续增长的高潮,但是不同于报刊的读者群可以精准判断,杂志由于大部分面向全国发行,发行量及目标消费群均不好监测,因而,也是广告效果不好测量的一种媒体。虽然国内有一些认证,但是还是偏重于“中国特色”,甚至包括目前比较知名的“BPA”认证,其数据最多也只能作为参考。笔者所在的公司曾经连续三年投放在国内某知名财经媒体大量广告,但真正对销售的促进从最后的客户调查上来看,竟然是比例极低。最终的评估是,对公司的影响力还是起到一定得作用,但是从销售结果上来看,并不是很理想。最终还是暂时放弃了该媒体的广告投放。 2、发行并不等于到达,真正到达取决于杂志内容的质量和读者匹配性 杂志营销不同于报纸,就目前而言,笔者接触的很多杂志,大多数高端发行均是采取赠阅方式,几乎每个高端的杂志都有一个赠阅清单,其中很大部分的赠阅对象都是企业高管阶层和专业人士。笔者曾经参加过一个高级论坛,其中一个会议下来,收到了基本不同类别的杂志的赠阅。结果,一个时期以来,每个月收到自己订阅的和赠阅的杂志加起来有十几本之多,试想,有多少时间泡在杂志里一一品读呢,最多也就是翻翻而已,甚至有的因为工作忙的原因,翻都没有翻过就放到了过刊堆里。想象我们很多媒体罗列的一堆高端读者中,如果你反过来看他们的桌前摆着的若干本杂志,你相信他们会有时间一一品读么?因此,到达所谓的高端群体并不是真正的发行,最终的,还是决定杂志本身的内容质量以及对他们的匹配性。 3、难以评估的广告效果和到达率 同时,由于目前杂志没有像报纸一样的上刊率之说,造成了热门杂志广告奇多,冷门杂志无人问津的“嫌贫爱富”的投放行为,广告主扎堆投放某些热门刊物的行为屡见不鲜。事实上,确实热门杂志拥有较高的传阅率和较长时间的广告效果保鲜期,但是其广告的干扰度也随着投放广告的增多,而难以评估。因而,最终评估下来,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指标评估杂志的广告效果究竟如何。所谓千人成本,更是难以评估。财经类杂志广告版面增多,而时尚类杂志硬软广告更是难以统计,这客观上自然造成了广告效果和到达率难以评估的局面。 3、做品牌形象的陷阱和误区 实际上,我们翻看下现在更多的杂志广告,其广告主大多为国际和国内的时尚大牌。以本期的《IT经理世界》和《商业评论》为例,IT的广告13个版面,其中10个广告版面投放的是国际品牌的广告,2个版面投放的是会议的广告,仅有用友软件系国内品牌。而《商业评论》更是偏重国际品牌的广告。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国际的某些高端品牌由于其产品的特性以及基于在国外成熟的广告行为,在进入国内的时候,较多的沿用了《杂志》作为其广告投放的主流媒体,譬如阿玛尼、杰尼亚等服装品牌,但是对于这些品牌而言,其杂志广告投放更多的是批量投放行为,拥有巨额的利润支撑形象的塑造。 众多投放杂志后的广告主,最终也只能以接受“塑造品牌形象”作为广告效果无法衡量的理由,冠冕冠之以做品牌,必然要走的行为。 1、杂志营销定位很重要,更多时候要作为传播组合的补充媒体 首先,你要确定,除个别奢侈或者时尚品牌外,对绝大多数品牌而言,杂志绝不会是广告投放的主流平台,虽然杂志具有阅读周期长,目标人群更为精准和传阅率较高的优点,但同时也因为其具有一定时效性,销售周期相对于报纸而言偏长,注定了传递信息较慢,到达时间不确定等原因,因而,不适用于主流平台,更多时候还是作为一场广告运动的一个补充性媒体,成为除了电视和互联网之外,另一个覆盖全国的低成本传播平台。所以,更多的时候,杂志还是一个补充性媒体。 2、投放前的杂志调研很重要 目前绝大多数杂志还没有像报纸一样,拥有一些权威机构的市场研究数据。有些杂志会为你提供一些自己统计的数据或者BPA认证的数据,但是对这些数据,还是要辩证的分析。在这方面,笔者认为除了要杂志社提供相关的读者调研数据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要求对该杂志的读者进行一个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该杂志以及其广告的看法,看看是否有“族群”效应(亦即,由于对杂志的信任或者不信任,产生对其内广告的整体信任或者不信任),同时,如果有时间,可以去一些报刊亭做些实地调研,通过这些,可能会有更深的了解。 3、投放策略很重要 对于杂志的广告投放,目前普遍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投放内文广告,这里面包括软文(商业文章、公关稿或者干脆软文)和硬性广告。软文的好处是可以被读者认为是杂志观点或者相关文章,非企业广告;硬性广告的好处不用多讲。同样的硬性广告,依然涉及到一些投放策略和手法,比如一页整版,或者连续三页整版形成气势等等。另一种是附赠品策略,亦即如开始笔者所说的宝马7系的营销方式,作为杂志的附赠来出现,这里面包括像宝马7系一样的赠送宣传册,或者像瑞丽等时尚类杂志经常搞的赠送产品小样等方式,好处是单独的传播环境,可以直接送达读者,缺点就是相比较而言,需要较大的预算,和可能的浪费(有的实物或者赠品未能直接到达目标人群手中。) 4、广告创意是灵魂 对于杂志广告而言,广告创意无异于灵魂,好的广告创意可以让广告在众多杂志的广告中脱颖而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2009年春节前夕,伊利曾经在第一财经周刊的投放中采取过附赠品策略,但是其采取了较为新颖的方式,是一年的12个月的单独月历,同时附赠了一张用上班这点事的漫画人物做的心情卡,可以让读者每个月根据心情卡张贴自己的心情,作为记录,这种形式笔者刚看到的时候确实是耳目一新,记忆深刻,自然会加以保留。同样,在IBM投放的《IT经理世界》杂志一期赠品中,IBM采取了IT经理日志的卡片盒,里面装的是若干张独立的卡片,分别记录着企业随时可能遇到的各种信息问题和解决方案,也是用第**天的形式,就是其广告策略的延伸,但是同样出彩的是,里面每页卡片都独立赠送了很多邮票,自然给很多人收藏的价值和意义,可以更为广泛的传播。这些将产品的卖点融合在一些纪念品中,即达到了传播的目的,又能让读者作为其传播的载体为其免费传播,无疑比那些仅仅赠送一些样册的策略要好很多。这些都是可以参考的例子。 5、投放后的读者调研更为重要 中国的杂志广告市场,依然是一个崭新的市场,无论是广告策略还是效果评估,都是一个循序渐进提高的过程。因此广告投放以后的读者调研,则更为重要。通过读者调研,可以从他们的口中了解我们的广告策略是否引人注意,是否有效传递了想要传递的信息,更关键的,可以为后续修改广告创意提供方向,让未来的杂志广告策略更为清晰准确和有效。因此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