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本土化需要哪些内容
企业本土化的意义:因为外资看上的只是中国丰富而便宜的劳动力资源,在中国实现本土化制造只是他们降低成本、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即使有些独资企业目前在中国本土制造了全球最先进的产品,但核心技术仍然掌控在外资手中。 一、研究品牌本土化的意义
1.研究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具有战略意义。跨国公司欲屹立于世界之林,需要制定许多竞争战略,如产品战略、区位战略、融资战略、管理战略、人才战略等。然而,当代跨国公司已深刻地认识到品牌本土化战略是其赢得当地市场竞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运用品牌本土化战略,才可使跨国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在当地更具可信力和号召力,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
2.研究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战略具有经济意义。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战略确定下来后,如何实施其战略并获得市场的认可是极其关键的。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核心。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不同的。这是品牌发展战略本土化实施的过程,也是跨国公司在当地经营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3.研究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中国企业日益意识到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中国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知名度低,尚无鲜明的品牌形象。中国企业应虚心地学习跨国公司是如何重视品牌、品牌的发展、品牌的营销等一系列贯穿品牌战略各环节,在东道国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过程。
二、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原因
跨国公司之所以实施本土化经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在于以下几个:
1.消费者需求的压力。许多经营领域具有很强的国别或地区特性,它们必须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因而需要一个当地化的战略。如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内容和功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各个国家都要采用本土的文字。一家著名的美国公司曾沿用在美国成功的经验,在日本推销制作糕点的原料,结果损失数百万美元。原因是当时日本家庭与美国家庭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没有烤箱。这家公司的失败明显就是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
2.树起良好企业形象。跨国公司能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发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很大原因在于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中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往往把是否在中国实行人员、企业文化、物料、营销等本土化,作为判断跨国公司是否对中国有利的一个标准。跨国公司在中国实行经营本土化,在中国投资项目,利用中国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在当地的形象。例如芬兰诺基亚大举雇用中国员工,在中国本土投资项目,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使其在移动通讯行业中知名度极高,现在,一提起手机,人们就会想到“诺基亚”这个牌子。
3.融入中国民族文化。跨国公司为实现经营全球化,势必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国公司融入当地社会带来很大的障碍。实行经营本土化,利用中国人力资源,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差异,避免激烈的文化冲突,实现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促进管理变革的实施。
4.降低综合性生产成本。跨国公司在中国实行经营本土化,能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减少总成本,提高总效益,以至于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
5.适应企业市场环境的需要。很明显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后,面临的市场环境跟自己的东道国肯定不一样,消费者的人文环境和消费观,政府的法律制度和倾向、地理自然条件的差异、原材料的供应、市场替代者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跨国企业只有适应这些不同的环境才可以更好的生存进而盈利。
三、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途径与对策
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需要充分对当地市场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地研究,了解当地市场的语言背景、当地消费者的生活习俗、购物需求,特别要研究的是当地人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在引入原有品牌或在当地创立新品牌时取得成功,为品牌的当地化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品牌定位本土化
品牌定位是为市场确立并塑造品牌内外全部形象,以进入目标消费者心智并存留于特定位置的全过程。品牌定位以市场细分为前提,同时以目标市场为着眼点。品牌定位是品牌运营的前提,也是企业进占市场、拓展市场的前提,成熟的品牌定位对企业进占市场、拓展市场起到导航作用。如不能有效地对品牌进行定位,以树立独特的消费者可以认同的品牌个性与形象,必然会使产品淹没在众多同质性很强的产品之中。
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应力求在品牌个性和形象风格上与竞争者有所区别,即区别于竞争对手定位。否则,消费者很难对后进市场的品牌产生信赖感。
百事可乐刚进入市场时,使用“Me Too”的定位,可口可乐借机推出“只有‘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的战略进一步提醒消费者,可口可乐才是原品,其他皆为冒牌货,给了百事可乐迎头痛击。因此,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并与竞争对手分开,是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前提。
品牌定位的过程为企业通过市场调研,选择目标顾客群或引导潜在顾客群,针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确立自身产品的定位。通过定位,产生差异,引发联想,品牌进行重新定位或为新品牌定位以适应中国目标顾客群的需求,如宝洁公司。随着国外品牌的不断涌入,品牌的竞争日益激烈,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成为主导,国外品牌充分认识到品牌定位地方化的重要性。品牌定位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产品差异化,也为了实现品牌差异化。
例如,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在赛欧S-RV选型和定型前,把中国目标用户群和消费群定位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都市人群上,这些消费者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少了很多历史负担和生活负担,他们自信而充满激情,努力工作也努力放松,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懂得享受生活,是自信、自立和生活形态多样化的现代人。因此,“外型精致”、“内部宽敞”、“功能实用”成了赛欧S-RV满足这类消费者的品牌定位。
(二)品牌命名本土化
品牌命名即为特定的产品标以特定的名称,使之区别于其它同类或异类的产品。品牌名称应能暗示产品的功能优势、产品特征;品牌名称应与众不同,易于辨别。好的品牌名称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提高商品档次和品位,同时便于塑造品牌形象,最终有利于品牌资产的迅速提高。
与中国品牌喜欢起洋名相反,跨国公司则偏爱给自己的洋品牌起中国名。命名本土化是跨国公司进行品牌传播时的一种工具,本土化的名字可以消除消费者的心理防线,取得心理上的认同感,而且也易被中国消费者识记,一些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能够迅速走红,与其中国化的名字是十分相关的。可口可乐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够大显神威,和它成功的中文译名是分不开的。为了能使可口可乐为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可口可乐公司在产品的中文译名上着实花了一番功夫。当年,可口可乐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公司特地聘请了一位在伦敦任教的中国人蒋先生设计中文译名。精通汉语文字、谙熟中国消费者心理的蒋先生不负重托,苦思良久后灵感顿来,写下了“可口可乐”四个字。该译名采取了双声叠韵方式,音意双佳,读来朗朗上口,同时又显示了饮料的功效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该命名商标投放到市场后,果然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自此,可口可乐中文译名也成为了广告史上的命名经典之作。无独有偶,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Sprite在译为中文时,也独具匠心。Sprite在英文里是“魔鬼”和“小妖精”的意思,为了能使产品为中国人所接受,公司将其译为“雪碧”,体现了饮料的清凉、纯洁的特点。在炎热的夏季里,想到纷飞的白雪和一潭清澈的碧水,有谁不为之动心呢? (三)广告本土化
广告是广告主以促进销售并强化品牌形象为目的,付出一定的费用,通过特定的媒体传播品牌、商品等有关经济信息的大众传播活动。广告是一门带有浓郁商业性的综合艺术,它可以使默默无闻的企业和产品名声大振、家喻户晓,从而创造出极大的市场效应。广告是世界众多知名品牌在实施扩张中所必须采用的重要营销手段。但在成功的实施全球营销中,有关广告的决策却最容易受不同文化差异的影响。消费者的反应受其文化、风格、情感、价值体系、态度、信仰和理解力的制约。把国际广告活动与各个市场文化的独特性结合起来是国际或全球公司所面临的挑战。
在广告策略上,跨国公司从广告模特的挑选、广告诉求点的确定、主题词的设计到媒体的选择等都做到本土化,不用“洋人”,不带“洋味”,不显“洋气”。在可口可乐铺天盖地的广告中,选用的模特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谢霆锋、林心如、张惠妹、张柏芝、伏明霞等华人明星。其拍摄的广告片,也是迎合中国文化和风格的题材。如1999年春节的“风车篇”、2000年春节的“舞龙篇”以及2001年的“兄妹篇”等,可谓广告本土化的绝妙之作。在广告主题词的编纂上,跨国公司对中国语言的应用之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如日本丰田汽车的“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人头马的“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等。
(四)销售渠道本土化
追求本土化营销,树立品牌本土化的营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针对中国市场塑造中国本土的形象,使其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1.根据中国市场环境,进行渠道模式革新。要真正了解中国市场状况,跨国公司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市场调研,然后根据中国市场特点设计适合本地的渠道模式,并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营销渠道。许多跨国公司没有对中国市场进行调研,将在国际其它市场采用的渠道模式搬到中国,但由于受政府政策、各地区经济状况影响而不能得到推行,最终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丧失了品牌尽快进入市场的时机。著名的安利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将全球统一的直销模式带入中国,但却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并付出极大的代价。1998年7月安利公司配合政府政策,开始转型,以“店铺+雇佣推销人员相结合”的方式重新开业,将全国的分销中心转变为超市或柜台式的店铺。其次,它允许经销商开设的零售渠道直接销售安利产品,全国有近450家经销商。2001年,安利公司的产品进驻大型百货公司。几年时间,安利公司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已经进行了多方位的尝试。2002年,安利公司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开通了独具特色的电子商务系统——复合电子商务,不管是用电脑、电话还是手机上网,都可以很方便地订购产品,并能很好地解决商业信用、支付方式以及配送体系这三大制约网络销售的实际问题,有力地支援了安利营业代表开展事业。安利公司在中国的渠道转型为新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指导。
2.通过多层次的技术和管理培训,把国外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国内的经营伙伴,与本地经销商形成战略性合作伙伴。1995年,IBM开始全面在中国推行其“种子计划”。首先,对其合作伙伴进行筛选,然后与精选的代理商共同合作,结合各自的技术及市场优势,共同发展。2000年,IBM又推出了加强和深化代理商合作的“IBM增值代理商计划”,此计划以培养和扶持增值代理商为宗旨,结合IBM和增值代理商各自的技术及市场优势,双方携手并进,共同发展。本着支持中国的民族产业、重点扶持和培养本土化的增值代理商队伍的宗旨,IBM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增值代理商支持体系,从资源组织、市场信息、技术培训、市场推广、软件开发、销售奖励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通过一系列的支持计划,IBM在中国已吸收1,000多个战略合作伙伴,其中认证与授牌的达到500多家。
四、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思考
通过以上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成功的跨国公司在进入新的市场时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实施本土化战略。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全面提升本企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其关键就是如何实现品牌在各区域市场及不同国家的本土化而带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因此实施品牌的本土化发展战略是他们必须采用的战略措施之一。我们从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中得到以下启示:
1.重视研发,发展适用技术,构建企业专业化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增值部分主要源于技术的创新。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低,出口产品大多以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产品为主,因而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时,国内企业若与跨国公司比拼原创性的科学技术总体上仍处于劣势。国内企业必须重视研发,学习先进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开发的经验并加以创新,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有比较优势的适用技术。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研究院,发展高新技术,力求核心技术自主化,致力于提升产品档次,降低成本,从而形成专业化优势。
2.利用本土优势、积极培育本土品牌。国际上许多知名企业落户中国后都积极培育本土品牌。日化巨头联合利华从1986年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至今成功地实施着公司的品牌经营战略。联合利华正是在引进世界品牌的同时,大力培植中国本土品牌,从而巩固并扩大了公司的市场份额,为其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奠定了基础。从1999年开始,联合利华就注入大量资金,从技术、生产、营销、宣传等方面大力扶持“中华”牙膏、“老蔡”酱油和“京华”茶叶三大本土品牌,从而使“中华”不仅保持了中国牙膏市场第一品牌的地位,而且不断开发出牙膏新品牌。由此看出,跨国公司在经营国际品牌时,应大力加快国际品牌本土化进程,使国际品牌无论从价值观念、语言文字习惯,还是从民族传统上都更加靠近本地消费者,从而吸纳更多的忠实顾客。广为人知的国别文化是人们认知品牌的基础。人们对某种品牌的认知基本上和国家文化契合,充分体现和贯彻国家文化精神的品牌最为人们所熟悉。因此,跨国公司在当地市场上经营国际品牌时,不管国际品牌在国内是否与国家文化密切接触,在当地应把宣传品牌特征和国家文化精神有机结合作为开拓市场的重点工作来抓。
3.有效整合当地资源。我国企业要从国外优秀跨国公司在本土化经营的成功经验中深入借鉴学习,站在全球化的视角来开展生产与经营,特别要充分整合目标市场国家(地区)在技术、人才、市场及产品品牌等方面的资源,扩大品牌及企业在海外的影响力。海尔集团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采取的做法是通过加快出口,促进本土化设厂来创造本土化品牌。通过创造本土化品牌来获得更多的用户资源,然后整合更多的资源,如寻求代理加工、创建全球制造基地(国际合作工厂),在全球结成一个整体生产运作经营的网络,并进行品牌运作,通过出让品牌使用费等手段,提升海尔品牌本土化的影响力,进而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
4.宣传和保护品牌。品牌应有个性,通过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并使其逐渐得以强化。企业的产品要想深入人心除了要在质量上下工夫外,还要注重对产品的宣传,把品牌尽早灌输给消费者,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和扩大产品的销售,综观众多驰名商标成名的历程莫不如此。创建品牌中要注意保护品牌,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商标,是企业保护自己品牌的主要手段。跨国公司多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自己的驰名商标,注册是保护品牌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可以避免企业花费巨资和巨大精力培养起来的品牌被别人加以利用。
本土化的效益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组织资源。关系本土化保障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战略的成功,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赢得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信任。例如,作为第一个在中国实现整车本土化生产的跨国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合资生产,就充分地与中国政府合作,大打“政府牌”,实施关系本地化的策略,把“桑塔纳”打扮成近乎100%的中国车,此番用意深得中国政府赞赏和民众信任。目前跨国公司关系本土化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与高层政府公关、支持中国教育事业、支持中国体育事业、支持中国西部建设、热心公益事业回报社会等策略。 产品本土化战略带给跨国公司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包括确立在中国市场得以长期发展的“合法”地位;奠定低成本扩张的基础;建立在中国的最佳合作伙伴和供应链,使之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供应链的重要一环。诺基亚(中国)公司通过对本地合资或合作厂商的培养,使得大部分配套元件能在国内采购。由于在中国本土的生产成本和元件价格很低,诺基亚借此不仅赢得了中国本土市场,同时也为自己在世界其它市场获取了很高的利润回报。
㈡ 可口可乐是哪年登录中国市场的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最早起源于1927年。当时,可口可乐来到中国并在上海设立了中版国第一权家装瓶厂。到1930年,可口可乐已经在中国青岛建立了第三个装瓶厂。1948年,上海已经成为了美国境外第一个年销售量超过100万箱的重要市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可口可乐公司停止了在中国的业务。1979年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
㈢ 谁能帮找有关“可口可乐本土化战略分析”的参考文献
[1] 陈林. 解读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J]. 当代经济 , 2006,(09)
[2] 李源. 可口可乐:“与民共享”[J]. 中国新时代 , 2005,(02)
[3] 涂蕾. 可口可乐:割不断的奥运情结[J]. 中外企业家 , 2004,(06)
[4] 叶丽雅. 可口可乐“下乡”[J]. IT经理世界 , 2004,(10)
[5] 王莉. 可口可乐驰名全球[J]. 食品与生活 , 1999,(03)
[6] 苏希亚. 可口可乐传奇[J]. 中国新时代 , 2002,(07)
[7] 风雷. 244亿美元大揭秘——可口可乐发迹史[J]. 经营管理者 , 1995,(01)
[8] 争霸——可口可乐全球扩张的真实历程[J]. 电子商务 , 2005,(03)
[9] 晓张. 低糖健怡可口可乐颇受青睐[J]. 食品与生活 , 1998,(05)
[10] 王旭. 可口可乐:借力运动,打造第一品牌[J]. 中国新时代 , 2004,(03)
1 解读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 当代经济 2006/0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 可口可乐本土化广告策略探索 市场观察 2002/0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 可口可乐本土化广告策略探索(下) 市场观察 2002/1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 可口可乐公司在亚洲以本土化开拓市场 中外食品 2002/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 打“本土化”牌的可口可乐 网际商务 2001/Z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 可口可乐演绎本土化生存 科技智囊 2001/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7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本土化特色 企业研究 2000/0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从可口可乐的经营看什么是本土化 中国培训 2000/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㈣ 中国政治对可口可乐中国化的影响
可口可乐不仅是一个具有114年历史的典型的美国饮料,而且是世界著名的饮料,在强大的广告宣传攻势和有效的营销策略的推动下,可口可乐风靡全球,甚至是经久不衰。在中国,可口可乐广告传播通过本土化的思维、本土化的经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中国首选的饮料品牌之一。本文从文化角度、价值观念角度和消费心理等和本土化传播的角度,分析了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传播策略,以期为中国其他饮料品牌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本文将从可口可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以及可口可乐在中国采取的不同形式的广告传播策略,对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传播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一章:可口可乐的历史和发展可口可乐是由药剂师彭伯顿在美国乔治亚特兰大洲的家里用一只断了一半的船桨在一个大铜锅上配制而成的,它距今已有一百一十多年的历史了。可口可乐在其百年的发展中,凭借其强大的广告攻势、有效的营销策略和多年的市场经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仅以1998年为例,此时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已达838.45亿美元,连续三年排世界第一;营业额为188.1亿美元,排世界第20位;利润35.3亿美元,排世界第25位;资产191.4亿美元,排世界第195位;雇员2.95万人,排世界第359位。1999年,可口可乐成为世界第一大饮料公司,2002年公布的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可口可乐战胜微软、奔驰、诺基亚等世界顶级品牌,又一次登上榜首,这一年,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已经上升到696.4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老板伍德拉夫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有谁会喝它呢?”从历史上看,可口可乐公司一只注重它的广告宣传和广告策略,并且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有创造力、有影响力的广告,为了取得轰动的广告效果,可口可乐公司不惜在广告上投入巨资进行创作。2006年6月,可口可乐公司高成本、强阵容、大制作打造了雪碧主题的广告片——“旅行篇”,该广告片由当红青春偶像林俊杰、何洁和SE7EN担任代言,组成了“晶钻阵容”,奔赴泰国制作,并且跨中、泰、法国际团队制作,采用双镜头拍摄,完美打造雪碧的“透心凉、心飞扬”的自由清凉世界。排除广告的制作费用不谈,三位代言人的代言费就是天文数字,据了解,SE7EN的代言费是800万元,林俊杰和何洁的身价分别是250万和200万。第二章: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传播第一节:中国的消费文化、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观念分析。可口可乐是一个美国品牌,它要在国外打出一片市场,必须采取不同的广告和营销策略,因为全球各地的人文环境不同,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不同,而且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和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因此,可口可乐首席执政官杜达夫提出了“本地化思维,本地化经营”的新思路,并且按照这一思路调整在世界的营销策略,根据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甚至是每一个城镇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广告策略和营销计划,实行“分而治之”,而不是“大一统”的管理方式。在中国,可口可乐的成功是建立在对中国的文化、消费心理、价值观念等广泛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的。可口可乐是一个饮料品牌,消费者只有喜欢它认可它才能够接受它,所以可口可乐的广告必须采用合理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合适的沟通的方式是建立在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的。因此,可口可乐广告要在中国的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了解中国的消费文化、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观念等等。第二节: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传播。在中国,可口可乐依然坚持“本土化思维,本土化营销”,但它却不是生硬的用西方的美国的文化来影响和改变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而是“因地制宜”,用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消费理念来进行可口可乐的生产、销售和传播。用“本土化”观念指导可口可乐的本土化传播。1.品牌传播的本土化以及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在中国本土和海外市场,结合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的消费习惯、价值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融入各地、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因素,做到品牌传播的本土化。品牌传播也要根据地理、人口统计、心理、行为等因素进行层层市场细分。本土化要求在传播中掌握区域市场的差异性、将区域文化特点融入到传播中、注意整合多种传播方式。在传播的过程中,要做到传播的标准化和本土化的通融结合。品牌要推向全球市场,我们必须借鉴奥美广告公司欧洲分部的主席哈里.瑞德的观点“思考的全球化,行动的当地化。”在国际市场上,必须做到“中央”和“地方”,一体化和本土化的融合,不能将某一传播模式生搬硬套,否则只能以失败告终。可口可乐进入中国之初,电视广告多以典型的美国风格来吸引和打动消费者。这一时期,可口可乐的电视广告多采用美国的电视脚本配上汉语解说进行传播,凭借其典型的美国风格和美国个性来打动消费者,但是这样的传播方式在中国是有很多弊端的,可口可乐要想成为中国饮料市场的领导者,就必须融入到中国的文化。于是,在199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的电视广告策略第一次发生了变化:第一次选择在中国拍摄,第一次请中国的广告公司设计制作,第一次邀请中国演员参与拍摄,第一次彻底的放弃了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美国路线,以“中国本土化的姿态”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博得了消费者的青睐。2.可口可乐中国化的电视广告传播。① 对中国的文化因素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运用,把可口可乐文化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在这个合家团聚的节日中,中国人最喜欢热闹,并且通过贴春联,放鞭炮,民间剪纸等传达一种喜庆的气氛。可口可乐抓住了春节期间中国人的喜庆和团圆心理,在1997年以后的春节贺岁系列广告片中均选用鞭炮、春联、剪纸、泥娃娃阿福、十二生肖图等代表中国文化的传统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来宣传可口可乐,表现了中国浓厚的乡土味。龙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舞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活动,2000年,可口可乐借助舞龙推出了一个新的广告“舞龙篇”,广告一播出就受到了“龙的传人”的一致好评,尤其是2002年春节期间,可口可乐推出了一个完美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广告——“泥娃娃阿福贺岁”,以中国特色的北方小村庄为场景,以一对具有人性化特征的泥娃娃喜迎新年为主题,用泥娃娃全家喝可口可乐来衬托喜庆祥和的气氛,色彩上采用中国喜庆的大红色,形象上采用中国吉祥的阿福娃娃,工艺上采用中国传统的粘土工艺,完全融入了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和中国的传统工艺之中,仿佛可口可乐成了中国土生土长的饮料,几乎让人们忘却了它是一个舶来品。② 抓住中国重要契机,融入中国市场。可口可乐凭借其多年的在世界市场的销售经验,对政治、经济体育等重大事件已经有了高度敏感的触角和独到而丰富的运作经验。可口可乐在中国入世、中国申奥成功、中国足球世界杯比赛等关键时刻,大打广告宣传,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和热忱,可口可乐俨然成了中国的本地品牌,它通过这样的具有乡土乡情的传播,取得了与消费者沟通的良好效果。2001年,面向北京申奥成功的纪念罐广告就体现了这家全球企业敏锐的市场意识和远见。2001年7月13日,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的话音刚落,可口可乐特别设计的申奥成功纪念罐的生产线就全面启动,可口可乐借助这一时机进行了有效的宣传。此次的奥运金罐广告设计也体现了浓厚的中国特色:色彩上采用了在中国代表喜庆和胜利的红色和金色为主色调,并且巧妙的加入了代表中国北京文化的长城、天坛以及北京的各种标志性建筑,还加入了各种各样的运动的画面,罐身中央飞溅出可口可乐的大可口可乐瓶,将成功的喜悦、运动的动感还有奥林匹克的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以及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罐口的大字写着“为奥运牵手、为中国喝彩”。可口可乐的这次广告宣传,赢得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一致认同,让全国消费者都和可口可乐一起庆祝这历史的时刻。③ 充分运用“明星代言”的方式和消费者进行沟通。可口可乐的消费群主要是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求新、求异,喜欢尝试,并且对明星,不管是影视界的还是体育界的都有一种崇拜和模仿的心理,希望从他们身上得到一种成功的心里满足。明星是众多年轻消费者关注的对象,可口可乐要走年轻化路线,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依赖明星是一个最好的载体。在中国97年以后,可口可乐的广告宣传几乎全部采用中国本土的影视明星和体育明星。因为中国本土的明星,中国消费者更了解、更关注、更熟悉,对中国的消费者更有吸引力,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模仿,更能调动他们的购买欲望。 在影视界,1999年,邀请张惠妹做宣传,利用她的野性十足,“妹”力四射,博得了年轻人的喜爱;接着用新生代偶像谢霆锋担任可口可乐数码总动员;2001年用当红偶像张柏芝作为可口可乐夏季市场推广活动的代言人; 2003年,国际影星章子怡加盟可口可乐,通过电视广告篇《爱情篇》、《出击篇》演绎了可口可乐“抓住这感觉”的全新沟通策略。2006年,又花巨资打造了林俊杰、何洁、SE7EN三位“晶钻阵容”的“旅行篇”。在体育界,2000年,可口可乐第一次在中国启用体育明星作为形象代言人,邀请跳水皇后伏明霞做代言,传达出了雪碧的舒畅、清新、晶莹的产品特质;2001年世界杯期间,足球明星李铁为可口可乐做代言,广告语“到哪里都是主战场”,极大的鼓舞了中国足球队的士气;2004年,刘翔、滕海滨、马琳成为雅典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的代言;2005年,刘翔、潘玮柏、SHE、余文乐拍摄了“可口可乐版炫目个性秀”;2007年,刘翔、郭晶晶、杨威等体育明星群集,一起为中国奥运加油。在可口可乐的明星代言广告中,中国明星对中国消费者的那种超常的吸引力绝不是一般广告所能比拟的。明星代言的广告中,目标消费者不知不觉的被明星所吸引,消费者的态度、情感、购买动机、购买行为等都受到了明星的感染。在可口可乐的一系列的明星代言的广告中,均采用个性鲜明的明星来阐释品牌独特的个性,采用中国本土的明星来影响中国的消费时尚,用本土化的明星来引领本土化的市场,明星的形象和可口可乐的形象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使可口可乐融入了中国的影视和体育文化,而且广告还有效的提升了可口可乐的品牌。第三章:饮料品牌跨文化传播中应坚持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1).融入当地市场,淡化洋人形象,取得群众基础。(2).结合当地文化,用当地文化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包装、设计、传播。(3).明确目标销售对象,对产品、市场和消费者进行准确定位。(4).统一化和规范化的品牌CIS.包括产品的包装和视觉形象等。(5).融入当地的流行时尚元素,积极利用各种影视、歌舞和体育明星等“消费偶像”来进行有效传播,创造流行。(6).广告形式要青春、健康、有活力、有激情,形式要灵活多变。(7).促销活动要丰富多彩,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传统、不同风俗习惯等选择适合的促销方式。参考书目:1.《跨文化传播》美国拉里.A.萨默瓦等著,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跨文化传播新论》 单波 武汉大学出版社。3.《跨文化广告传播管理》。 4.《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社会责任和道德》。5.《民俗背景下的广告传播》。6.《广告文化学》。7.《可口可乐的品牌策略》。8.《公益营销和可口可乐的公益广告分析》。
㈤ 可口可乐的本土化
在进驻中国80年之际,可口可乐“本土化”战略向前跨了一大步。 7月16日,上任90天的可口可乐中国区总裁戴家舜宣布,可口可乐投资8000万美元、侧重研发适合中国人需求的果汁、茶、奶饮料的研发中心在上海闵行区正式动工。这是可口可乐全球第六个也是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 “除研发中心外,还包括可口可乐中国区总部大楼及浓缩液主剂项目工厂。”可口可乐中国公司传讯事业部白杨介绍,3个项目均坐落于上海闵行区紫竹科学园区,占地12万平方米,预计将在2008年底竣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可口可乐此次在产品研发环节的“本土化”举措,实属“情非得已”。 “以碳酸饮料享誉全球的可口可乐,在中国及亚洲的推广一直没有美欧顺利,中国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较大增幅之后,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上述人士介绍,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更喜欢果汁和传统的茶饮料,这就要求跨国公司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可口可乐看到了这种需求变化。自2002年成功推出了第一款非碳酸饮料“冰露水”之后,可口可乐先后推出了酷儿、天与地、水森活、美汁源、果粒橙、茶研工坊、健康工坊等一系列非碳酸甚至是本土特色的饮料。 可口可乐中国副总裁及技术总监赵仲彬告诉记者,可口可乐之前研发的非碳酸饮料,可以说都比较成功,“比如果粒橙,在中国很成功”。 可口可乐显然尝到了产品本土化的甜头。赵仲彬说,考虑到中国乃至亚洲的文化和口味需求,可口可乐将致力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新建的中国研发中心可能会将很多精力放在非碳酸饮料上面,如饮料汽水、果汁、茶、水、豆奶之类的产品”。 此前,百事可乐中国研发中心刚推出其首款新品“果缤纷”,也意欲发力非碳酸饮料市场。 知名品牌管理专家、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育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作为全球500强企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国内非碳酸饮料企业将受到严峻考验,“短期内不会造成行业洗牌,但国内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㈥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策略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掌握好每二个地区的生活需求和对生活的态度,可口可乐公司抓住内的是人的生活习性,容我们国内的饮料公司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对不同饮料的需求来进行改进,为什么有可口可乐,因为他们在中国有市场所以在中国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工厂
㈦ 可口可乐的本土化管理的优点有哪些
好比星巴克和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
最主要是贴近消费者
㈧ 为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本土化策略
对其生产厂家、销售渠道进行控股。
㈨ 百事可乐在中国的本土化广告策略
“百事可乐”在中国的营销策略
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管理与本土化生产是当前全球跨国公司的趋势。具体到某一种具体的产品、某一个公司的本土化,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百事在中国的本土化进展成绩斐然。百事中国区的管理层70%已经由中国人担任,其中只有1个不是中国内地土生土长的。可以肯定,百事与贵格的合并会加速百事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
目前,直接从事百事可乐饮料业务的中国员工近1万人,同时,拥有至少5倍于这个数字的间接雇员通过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渠道参与百事可乐的有关业务。由于百事可乐公司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大力推广先进的市场和管理经验,推行本土化,参与饮料国有企业的改造和人才培训,使中国的饮料行业在短短的20年中,由工艺简单、生产粗放的落后状况,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专业化程度较高、充满勃勃生机的饮料市场。
多元化的品牌策略
目前,百事可乐国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旗舰品牌是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和激浪。此外,还包括亚洲、北冰洋和天府等著名地方品牌。国际著名的调查机构尼尔森(ACNIELSEN)公司在200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百事可乐已成为中国年轻人最喜爱的软饮料之一。
就产品组合的宽度而言,百事的产品组合远比可口可乐要丰富。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非常单纯,仅仅从事饮料业。而百事公司除了软饮料外,还涉足运动用品、快餐以及食品等。特别要指出的是,2001年8月百事公司宣布并购贵格公司。与贵格的联姻使百事可乐得到了含金量颇高的Gatorade品牌,并大幅提高了百事公司在非碳酸饮料市场的份额。尽管就市场规模而言,非碳酸饮料与碳酸饮料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其成长速度却是后者的3倍。
百事并购贵格后,在中国的销售战略并没有改变,但业务范围扩大了,品牌资源扩大了。百事在原来碳酸饮料的基础上将会很好地整合果汁和运动饮料,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还会陆续推出其他消费者喜爱的饮料,如茶饮料、纯净水等,让中国的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传播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IMC)的中心思想是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统一运用和协调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使不同的传播工具在每一阶段发挥出最佳的、统一的、集中的作用,其目的是协助品牌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关系。百事可乐的整合营销传播就是把公共关系、广告宣传、人员推销、营业推广等促销策略集于一身,在整合营销传播中,各种宣传媒介和信息载体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名人广告众所周知,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往往别出心裁。在与老对手可口可乐的百年交锋中,百事可乐广告常有好戏出台,使可口可乐备感压力。其中,百事可乐运用的名人广告,是它的一个重要传播手段。
1983年,百事可乐与美国最红火的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签订了一个合约,以500万美元的惊人价格聘请这位明星为“百事巨星”,并连续制作了以迈克尔。杰克逊的流行歌曲为配曲的广告片。 “百事可乐,新生代的选择”这一宣传计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百事可乐从美国市场上名人广告的巨大成功中尝到了甜头,于是在世界各地如法炮制,寻找当地的名人明星,拍制受当地欢迎的名人广告。
在香港,百事可乐推出张国荣为香港的“百事巨星”,展开了一个中西合璧的音乐营销攻势。不久以后,百事可乐更是聘得美国的世界级走红女歌星麦当娜为世界“百事巨星”,轰动全球。
“每一次选歌和出唱片,我都有自己的选择。追风,那不是我的性格。……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选择百事。”中国大陆的不少消费者,也许都听过这段出自刘德华之口的广告语。作为走红于大陆和港台的影、视、歌星,刘德华的号召力是巨大的。
这是百事可乐为开辟中国饮料市场而做的广告。郭富城与百事的合作始于1998年,其“雨中飞奔为邻家女孩买百事可乐”、“百事蓝罐包装上市”、“与国际巨星珍妮。杰克逊合作”、“与王菲合唱百事主题曲”、“为百事可乐中国足球联赛主唱首支主题曲”、“森林中智取可爱猩猩”等版本广告,成为百事广告的扛鼎之作。在全国各地百事饮料的销售点上,我们永远无法回避的是郭天王执着、坚定、热情的渴望眼神。郭天王高人一筹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获得了百事的一致认可,并升格成为亚洲区品牌形象代言人。
独特的音乐推销
1998年,百事可乐百年之际,百事推出了一系列的营销举措。1998年1月,郭富城成为百事国际巨星,他与百事合作的第一部广告片,是音乐“唱这歌”的MTV情节的一部分。身着蓝色礼服的郭富城以其活力无边的外型和矫健的舞姿,把百事一贯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此片在亚洲地区推出后,引起了年轻一代的普遍欢迎。1998年9月,百事可乐在全球范围推出其最新的蓝色包装。配合新包装的亮相,郭富城拍摄了广告片“一变倾城”,音乐“一变倾城”也是郭富城新专辑的同名主打歌曲。换了蓝色“新酷装”的百事可乐,借助郭富城“一变倾城”的广告和大量的宣传活动,以“ask for more”为主题,随着珍妮。杰克逊、瑞奇。马丁、王菲和郭富城的联袂出击,掀起了“渴望无限”的蓝色风暴。
由郭富城和珍妮。杰克逊联袂演出的主题广告片“渴望无限”投资巨大,场面恢弘,是百事近年力推的作品。歌曲“渴望无限”由珍妮。杰克逊作曲,音乐从慢节奏过渡到蓝色节奏,最后变成20世纪60年代的House音乐,曲风华丽。郭富城美伦美奂的表演和性感的造型,珍妮。杰克逊大气的唱功,使整个广告片充满了浪漫色彩,尤其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两位巨星共同演绎,更加引人注目。
王菲的歌曲在亚洲乐坛独树一帜,她为百事拍的广告片同样以“渴望无限”为主题,由她创作的音乐《存在》表现了王菲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渴望无限”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体现。
2002年1月,乐坛天之娇女——郑秀文小姐正式加盟百事家族,成为新一代中国区百事巨星。2002年,F4的“百事可乐” 广告成为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广告。
音乐的传播与流行得益于听众的传唱,百事的音乐营销成功正在于它感悟到了音乐的沟通魅力,这是一种互动式的沟通。好听的歌曲旋律,打动人心的歌词,都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好语言。有了这样的讯息,品牌的理念也就自然而然深入人心了。
大手笔公关
长期以来,百事可乐始终致力于建立以“百事可乐基金”为切入点的良好公共关系体系,热心赞助体育赛事以及其他公益事业。例如,赞助“八运会”、赞助中国甲A足球联赛、支持中国申奥成功等等。
百事可乐不惜巨资赞助“八运会”,取得了八运会饮料的指定产品的称号,大张旗鼓地掀起了一场沟通高潮,出尽了风头,造成了一个虽在总体上不及、但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中气势大大超过可口可乐公司的局面,不但在当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而且还为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百事可乐为庆祝中国申奥成功,把申办前的“渴望无限”和成功后的“终于解渴了”整合在一起,做成全屏广告的形式,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与当时的气氛同频共振,不如此难表激情万丈,不如此不够痛快淋漓。相信在那一时刻,每个看到此广告的人都会心跳!短短四个小时,全屏广告点击数高达67877人。百事可乐此时与他们共同支持申奥,心灵相映,情感相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品牌的社会形象得以大大提高。
2001年12月,由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捐赠,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设立的专项基金——“百事可乐基金”,向内蒙古的准格尔旗捐款。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当地缺水家庭修建"母亲水窖"及贫困失学儿童复学等项目。此类活动大大增加了百事可乐的美誉度。
变化多端的营销战术
SP又称为销售促进或营业推广,它可分为针对消费者的、针对经销商的和针对业务员的三种。百事可乐取得的成绩与它变化多端、强有力的促销是分不开的。
⒈促销。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了迅速打开市场,抢占制高点,初创的上海百事果断采用直销模式。当时的饮料市场,计划经济的气氛还相当浓郁,销售人员在办公室里,朝南坐、听电话、接订单,商家要饮料必须到厂里来提货。但是百事可乐一下子招聘了占公司员工相当比例的销售人员。于是,一支庞大的百事销售队伍开始出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接着,上海百事又花费巨资买进了20辆依维柯,送货上门。从这一天起,客户的皇帝感觉产生了。
1992~1993年间,上海出现了级差地租这个新感念。重要地段、繁华区域的地价与房价同时上扬,尘封已久的黄金地段重新显示出黄金般的身价。但这些地方的零售点依然沿袭传统的饮料销售习惯,玻璃瓶装饮料大行其道。玻璃瓶的抵押与周转及瓶子的外包装占地太多,这肯定不符合"级差地租"的经济规律。上海百事贷款,陆续从国外以每台数万元的价格进口了1500台散装饮料机,这种集快捷、现场配置、冷冻、一次性饮用诸多优点为一身的方式被上海市民所接受。也就是从那一年起,上海百事这一业务在同行业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末期,上海百事已经有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但对于先进销售理念的执著追求始终没有放弃。它推出了批发商协作这一模式,不惜贴补部分营运费用,帮助批发商服务于最终客户。
1998~1999年期间,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分别推出了世界杯足球赛的拉环、瓶盖换领与换购足球明星奖品活动,七喜浪漫小存折换领奖品和澳门旅游活动。这些活动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对终端促销、提高销售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百事可乐曾特别为消费者设计了一款马年春节限量珍藏版,新包装一反百事平素以蓝色为主的风格,此次不但颜色金光闪耀,而且还印有奔腾的骏马,同时还把"祝你百事可乐"也印在了新包装上。百事马年金装共有易拉罐355ML、600ML、⒈25L、2L胶瓶四种规格。除此之外,这款马年百事金装是限量发售,只在北京、天津、武汉、南京、广州和深圳6个城市的大型超市销售,具有收藏价值。
⒉管理。针对经销商,百事可乐主要采价格优惠和折扣等政策。在1999年的碳酸饮料销售中,百事可乐的批发价在各竞争品牌中最低,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除直接价格低廉之外,百事可乐还对经销商提供了诸如一个月的赊销支持、免费旅游、季度抽奖、VCD奖励等活动。
百事可乐将广州第一线的销售人员分为WAT(批发协助员)和DSD(直销员),其中DSD为主要力量,从事广州市场的直销工作。WAT和DSD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客户拜访、线路管理、瓶箱管理、冰箱管理、货架摆设、POP张贴、销售与进货情况登记、竞争情况的了解等。
针对业务员,百事可乐采用类似保险推销小组的团队管理方式。业务人员的奖励直接与销售业绩挂钩,在规定的基数前提下,超额完成部分奖励现金,并提供一定的福利奖励。
⒊重点突破的销售策略。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实施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的连续监测,可口可乐凭借其"拉网式"的市场攻略,全国布网,层层推进,市场渗透率(饮用某品牌可乐的消费者人数与可乐消费者总数之比)一直"遥遥领先"于百事可乐。1999年、2000年其全国20个城市的渗透率分别是83.9%和85%,而百事可乐则分别只有65.5%和67.9%.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百事可乐市场渗透率的增长略高于可口可乐,前者是3.7%,而后者只有1.3%.
百事可乐在各城市的市场表现,两极分化明显,市场渗透率高者甚至超过可口可乐,而低者不足可口可乐的40%.这也恰恰是百事可乐近期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抓住可口可乐"满天撒网"战略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实施中心突破,并终于在上海、成都、重庆、武汉、深圳等城市的“两乐”之争中胜出。
针对可口可乐的大打广告牌,百事可乐将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在几个重点城市,大肆进行立体式广告宣传进攻,所选择的重点是这些大城市中的高校、名校。年轻人中消费力较高的就是学生。因此,百事可乐在高校内设立自动售货机,出资建立公共设施等——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百事可乐成功的秘密。
网络营销
百事可乐建立了与其公司形象和定位完全统一的中英文网站,以游戏、音乐、活动为主题,其背景则依然是创新的标志和年轻的蓝色。
百事可乐的网络营销策略,具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⒈媒介策略——与Yahoo携手。2000年4月,百事可乐公司首先宣布与Yahoo进行全面网络推广合作;在音乐站点,如MTV.com的投放力度加大;同时还涉足于体育类网站,例如NBA.com、美国棒球联盟等。
网络广告投放活动是长期行为,从2000年1月至今从未间断。每年3~4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伴随饮料消费高峰期的来临,网络广告投放高峰期便告开始,通常会延续至当年11月。
⒉创意策略——推崇激情。
比之余可口可乐的传统广告,百事可乐的网络广告较为活泼,无论是画面构图,还是动画运用,都传达着一种“酷”的感觉。在2000年这一年间,便有拉丁王子瑞奇。马丁、"小甜甜"布莱妮和乐队Weezer先后出现在百事可乐的广告中。从NBA到棒球,从奥斯卡到古墓丽影游戏和电影,百事可乐的网络广告总能捕捉到青少年的兴趣点和关注点。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百事可乐的网络广告独具匠心,气势非凡的画面采用了有动感的水珠,传达出了百事可乐品牌的充沛活力。醒目的文字表达出百事可乐对北京申奥的支持。广告方案利用“渴望无限”和“终于解渴了”的双关语,将中国人对奥运的企盼巧妙地与百事可乐产品联系在一起,并与其他宣传高度一致。
⒊竞争策略——针锋相对。
(1)体育角逐。可口可乐拿到了冬奥会的指定饮料,可以拿冬奥会大做文章。而百事可乐则利用NBA和美国棒球联盟寻找平衡点。在中文网站设有"百事足球世界"、"精彩足球", 包括"2001年百事可乐足球联赛"、"百事全能挑战足球赛"、"百事预祝十强赛中国足球超越梦想"等等。
(2)音乐角逐。这是百事可乐最精彩的策略之一。包含有百事音乐的主题活动,巨星、新星、音乐卡片、音乐流行榜、竟投场等等。
(3)活动角逐:这是为自己创造吸引品牌注意力的最好机会之一。例如,百事在网上发动网民投票评选"百事可乐最佳电视广告片"等等。
百事可乐的网络营销及策略启迪我们:第一,日常消费品的网络营销广告应当成为一种长期行为,同时在旺季还要抓住重点集中投放;第二,要设法利用网络营销广告吸引目标消费群;第三,必须保持线上、线下营销广告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第四,注意媒介组合的多样性;第五,注意各期营销广告活动内在的连续性,即营销广告主体的一致性;第六,自己的营销广告要有独特性,必须与对手有所不同。
“百事可乐”在中国的营销策略
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管理与本土化生产是当前全球跨国公司的趋势。具体到某一种具体的产品、某一个公司的本土化,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百事在中国的本土化进展成绩斐然。百事中国区的管理层70%已经由中国人担任,其中只有1个不是中国内地土生土长的。可以肯定,百事与贵格的合并会加速百事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
目前,直接从事百事可乐饮料业务的中国员工近1万人,同时,拥有至少5倍于这个数字的间接雇员通过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渠道参与百事可乐的有关业务。由于百事可乐公司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大力推广先进的市场和管理经验,推行本土化,参与饮料国有企业的改造和人才培训,使中国的饮料行业在短短的20年中,由工艺简单、生产粗放的落后状况,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专业化程度较高、充满勃勃生机的饮料市场。
多元化的品牌策略
目前,百事可乐国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旗舰品牌是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和激浪。此外,还包括亚洲、北冰洋和天府等著名地方品牌。国际著名的调查机构尼尔森(ACNIELSEN)公司在200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百事可乐已成为中国年轻人最喜爱的软饮料之一。
就产品组合的宽度而言,百事的产品组合远比可口可乐要丰富。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非常单纯,仅仅从事饮料业。而百事公司除了软饮料外,还涉足运动用品、快餐以及食品等。特别要指出的是,2001年8月百事公司宣布并购贵格公司。与贵格的联姻使百事可乐得到了含金量颇高的Gatorade品牌,并大幅提高了百事公司在非碳酸饮料市场的份额。尽管就市场规模而言,非碳酸饮料与碳酸饮料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其成长速度却是后者的3倍。
百事并购贵格后,在中国的销售战略并没有改变,但业务范围扩大了,品牌资源扩大了。百事在原来碳酸饮料的基础上将会很好地整合果汁和运动饮料,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还会陆续推出其他消费者喜爱的饮料,如茶饮料、纯净水等,让中国的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传播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IMC)的中心思想是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统一运用和协调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使不同的传播工具在每一阶段发挥出最佳的、统一的、集中的作用,其目的是协助品牌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关系。百事可乐的整合营销传播就是把公共关系、广告宣传、人员推销、营业推广等促销策略集于一身,在整合营销传播中,各种宣传媒介和信息载体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名人广告众所周知,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往往别出心裁。在与老对手可口可乐的百年交锋中,百事可乐广告常有好戏出台,使可口可乐备感压力。其中,百事可乐运用的名人广告,是它的一个重要传播手段。
1983年,百事可乐与美国最红火的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签订了一个合约,以500万美元的惊人价格聘请这位明星为“百事巨星”,并连续制作了以迈克尔。杰克逊的流行歌曲为配曲的广告片。 “百事可乐,新生代的选择”这一宣传计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百事可乐从美国市场上名人广告的巨大成功中尝到了甜头,于是在世界各地如法炮制,寻找当地的名人明星,拍制受当地欢迎的名人广告。
在香港,百事可乐推出张国荣为香港的“百事巨星”,展开了一个中西合璧的音乐营销攻势。不久以后,百事可乐更是聘得美国的世界级走红女歌星麦当娜为世界“百事巨星”,轰动全球。
“每一次选歌和出唱片,我都有自己的选择。追风,那不是我的性格。……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选择百事。”中国大陆的不少消费者,也许都听过这段出自刘德华之口的广告语。作为走红于大陆和港台的影、视、歌星,刘德华的号召力是巨大的。
这是百事可乐为开辟中国饮料市场而做的广告。郭富城与百事的合作始于1998年,其“雨中飞奔为邻家女孩买百事可乐”、“百事蓝罐包装上市”、“与国际巨星珍妮。杰克逊合作”、“与王菲合唱百事主题曲”、“为百事可乐中国足球联赛主唱首支主题曲”、“森林中智取可爱猩猩”等版本广告,成为百事广告的扛鼎之作。在全国各地百事饮料的销售点上,我们永远无法回避的是郭天王执着、坚定、热情的渴望眼神。郭天王高人一筹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获得了百事的一致认可,并升格成为亚洲区品牌形象代言人。
独特的音乐推销
1998年,百事可乐百年之际,百事推出了一系列的营销举措。1998年1月,郭富城成为百事国际巨星,他与百事合作的第一部广告片,是音乐“唱这歌”的MTV情节的一部分。身着蓝色礼服的郭富城以其活力无边的外型和矫健的舞姿,把百事一贯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此片在亚洲地区推出后,引起了年轻一代的普遍欢迎。1998年9月,百事可乐在全球范围推出其最新的蓝色包装。配合新包装的亮相,郭富城拍摄了广告片“一变倾城”,音乐“一变倾城”也是郭富城新专辑的同名主打歌曲。换了蓝色“新酷装”的百事可乐,借助郭富城“一变倾城”的广告和大量的宣传活动,以“ask for more”为主题,随着珍妮。杰克逊、瑞奇。马丁、王菲和郭富城的联袂出击,掀起了“渴望无限”的蓝色风暴。
由郭富城和珍妮。杰克逊联袂演出的主题广告片“渴望无限”投资巨大,场面恢弘,是百事近年力推的作品。歌曲“渴望无限”由珍妮。杰克逊作曲,音乐从慢节奏过渡到蓝色节奏,最后变成20世纪60年代的House音乐,曲风华丽。郭富城美伦美奂的表演和性感的造型,珍妮。杰克逊大气的唱功,使整个广告片充满了浪漫色彩,尤其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两位巨星共同演绎,更加引人注目。
王菲的歌曲在亚洲乐坛独树一帜,她为百事拍的广告片同样以“渴望无限”为主题,由她创作的音乐《存在》表现了王菲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渴望无限”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体现。
2002年1月,乐坛天之娇女——郑秀文小姐正式加盟百事家族,成为新一代中国区百事巨星。2002年,F4的“百事可乐” 广告成为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广告。
音乐的传播与流行得益于听众的传唱,百事的音乐营销成功正在于它感悟到了音乐的沟通魅力,这是一种互动式的沟通。好听的歌曲旋律,打动人心的歌词,都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好语言。有了这样的讯息,品牌的理念也就自然而然深入人心了。
大手笔公关
长期以来,百事可乐始终致力于建立以“百事可乐基金”为切入点的良好公共关系体系,热心赞助体育赛事以及其他公益事业。例如,赞助“八运会”、赞助中国甲A足球联赛、支持中国申奥成功等等。
百事可乐不惜巨资赞助“八运会”,取得了八运会饮料的指定产品的称号,大张旗鼓地掀起了一场沟通高潮,出尽了风头,造成了一个虽在总体上不及、但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中气势大大超过可口可乐公司的局面,不但在当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而且还为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百事可乐为庆祝中国申奥成功,把申办前的“渴望无限”和成功后的“终于解渴了”整合在一起,做成全屏广告的形式,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与当时的气氛同频共振,不如此难表激情万丈,不如此不够痛快淋漓。相信在那一时刻,每个看到此广告的人都会心跳!短短四个小时,全屏广告点击数高达67877人。百事可乐此时与他们共同支持申奥,心灵相映,情感相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品牌的社会形象得以大大提高。
2001年12月,由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捐赠,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设立的专项基金——“百事可乐基金”,向内蒙古的准格尔旗捐款。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当地缺水家庭修建"母亲水窖"及贫困失学儿童复学等项目。此类活动大大增加了百事可乐的美誉度。
变化多端的营销战术
SP又称为销售促进或营业推广,它可分为针对消费者的、针对经销商的和针对业务员的三种。百事可乐取得的成绩与它变化多端、强有力的促销是分不开的。
⒈促销。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了迅速打开市场,抢占制高点,初创的上海百事果断采用直销模式。当时的饮料市场,计划经济的气氛还相当浓郁,销售人员在办公室里,朝南坐、听电话、接订单,商家要饮料必须到厂里来提货。但是百事可乐一下子招聘了占公司员工相当比例的销售人员。于是,一支庞大的百事销售队伍开始出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接着,上海百事又花费巨资买进了20辆依维柯,送货上门。从这一天起,客户的皇帝感觉产生了。
1992~1993年间,上海出现了级差地租这个新感念。重要地段、繁华区域的地价与房价同时上扬,尘封已久的黄金地段重新显示出黄金般的身价。但这些地方的零售点依然沿袭传统的饮料销售习惯,玻璃瓶装饮料大行其道。玻璃瓶的抵押与周转及瓶子的外包装占地太多,这肯定不符合"级差地租"的经济规律。上海百事贷款,陆续从国外以每台数万元的价格进口了1500台散装饮料机,这种集快捷、现场配置、冷冻、一次性饮用诸多优点为一身的方式被上海市民所接受。也就是从那一年起,上海百事这一业务在同行业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末期,上海百事已经有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但对于先进销售理念的执著追求始终没有放弃。它推出了批发商协作这一模式,不惜贴补部分营运费用,帮助批发商服务于最终客户。
1998~1999年期间,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分别推出了世界杯足球赛的拉环、瓶盖换领与换购足球明星奖品活动,七喜浪漫小存折换领奖品和澳门旅游活动。这些活动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对终端促销、提高销售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百事可乐曾特别为消费者设计了一款马年春节限量珍藏版,新包装一反百事平素以蓝色为主的风格,此次不但颜色金光闪耀,而且还印有奔腾的骏马,同时还把"祝你百事可乐"也印在了新包装上。百事马年金装共有易拉罐355ML、600ML、⒈25L、2L胶瓶四种规格。除此之外,这款马年百事金装是限量发售,只在北京、天津、武汉、南京、广州和深圳6个城市的大型超市销售,具有收藏价值。
⒉管理。针对经销商,百事可乐主要采价格优惠和折扣等政策。在1999年的碳酸饮料销售中,百事可乐的批发价在各竞争品牌中最低,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除直接价格低廉之外,百事可乐还对经销商提供了诸如一个月的赊销支持、免费旅游、季度抽奖、VCD奖励等活动。
百事可乐将广州第一线的销售人员分为WAT(批发协助员)和DSD(直销员),其中DSD为主要力量,从事广州市场的直销工作。WAT和DSD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客户拜访、线路管理、瓶箱管理、冰箱管理、货架摆设、POP张贴、销售与进货情况登记、竞争情况的了解等。
针对业务员,百事可乐采用类似保险推销小组的团队管理方式。业务人员的奖励直接与销售业绩挂钩,在规定的基数前提下,超额完成部分奖励现金,并提供一定的福利奖励。
⒊重点突破的销售策略。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实施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的连续监测,可口可乐凭借其"拉网
㈩ 请问任何一个国家在中国的宣传策略
美国可口可乐:推行营销本土化
一件产品要进入某个消费群体,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较根本的一条是让它转变为附带群体文化的产品,从而使这一群体像接受一日三餐一样接受此产品的介入。这种营销模式在国际上称为本土化营销模式。如今,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在中国大地上大行其道,完全得益于他那一以贯之的本土化思维和彻底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视觉标识的本土化
当时,可口可乐公司为了给其产品起中文译名可谓煞费苦心,为了能使产品为中国人所接受,公司特请在伦敦任教职的精通语言文字、谙熟消费者心理的华裔设计中文译名,苦思良久后译成了经典的“可口可乐”。该译名采取了双声叠韵方式,音意双佳,读来朗朗上口,同时又显示了饮料的功效和中国人的心理需求。 可口可乐的广告设计采取红底白字,书写流畅的白色字母,在红色的衬托下,有一种悠然的跳动之感,既充分体现了液体的特性,又流露出中国传统红色的喜庆气氛。
广告策略的本土化
可口可乐“永远”主题广告系列派生出了众多不同的广告,而在中国,他们的广告信息中则大量地融入了中国特色文化。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都是采用中国实景拍摄,推出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包装,力求体现中国人的情感诉求。如从1999年开始,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大做文章:无论是家乡的大风车、狂舞的中国龙、十二生肖,还是具有乡土气息的泥娃娃,都是在努力拉近可口可乐与中国人的距离。 另外,可口可乐公司广告宣传策略本土化的另一方面体现在让本土明星作广告宣传,如聘请港台当红明星林心如等,不但贯彻了本土化的思想,而且还从明星的年轻活力中抓住了主要消费群——年轻人。
公关的本土化
可口可乐公司还在中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公关活动,从体育、教育、文娱、环保到树立自己良好积极纳税人形象与促进中国企业改革等,只要有利于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它都积极去做,为其塑造良好的中国公民形象创造了条件,从而受到当地政府、媒体的认同,使其能在中国不断发展和壮大。 如在体育方面,可口可乐所做的宣传活动数不胜数,特别是为北京申奥制作“申奥金罐”以及签约“中国队”押宝“冲击世界杯”等,很好地与中国人融在一起,更加贴近市场。在中国教育事业方面,可口可乐也是不遗余力,捐款捐书、兴建希望小学、资助大学特困生、创立大学生奖学金、援手教育项目等一系列的活动,均获得了社会的好评。
本土化思维,本土化营销,促使可口可乐越来越成为中国的可口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