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公益营销活动

公益营销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07 13:15:02

㈠ 联想公司近几年的公益营销活动

【一向的营销理念】联想奥运营销之路 胜在理念与坚持
早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人们就已经有了将体育与营销相互结合的意识。奥运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瞩目,其中更是蕴涵着无限的商机。而借助奥运之机,打造黄金品牌,进行营销突围对许多企业来说是个千载难缝的机会。
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奥运成功的那一刻起,新的一轮“奥运营销”便已经拉开了序幕。对于许多企业而言,这无疑又是一个全球化的机遇。不过对于许多中国企业而言,由于从未有过“奥运营销”的经验,恐怕这条路显得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好走。
2004年3月26日,联想集团在北京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其正式成为第六期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TOP赞助商),是奥运历史上首次获此资格的中国企业。
直至现在,联想的奥运营销之路已经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4个年头。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联想自赞助奥运后其知名度从62%提高到了68%,品牌美誉度从53%提高到了62%,联想的品牌价值从2004年的307亿元到目前已经提升了200多亿。
联想成功的“奥运营销”战略为许多中国企业作出了榜样!不但如此,联想希望借奥运会加快其国际化步伐的目标也得到了有效的实现。
将奥运文化与品牌相融合
传统的赞助与冠名方式是“奥运营销”中最直接并且也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如今运用得最多,投资巨大的方法之一,这种方式被一些大企业所用,如可口可乐、VISA等知名品牌。而联想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提出了将奥运文化与品牌融合的理念,这是其“奥运营销”战略中的一大亮点。
“通过几年来联想赞助奥运会,我们总结出,一个企业如何做好策划,使奥运的文化内涵与自己品牌有很好结合,就能(在营销上)有很好的收获。” 联想集团负责奥运营销的副总裁李岚表示。
从2007年开始联想的“奥运营销”战略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除了传统的广告投入以外,众多围绕奥运的活动逐渐开始启动。联想的火炬传递计划、全球奥运冠军计划、千万客户回馈计划等都意味着联想的“奥运营销”进入了一个冲刺阶段。而奥运火炬“祥云”的夺魁,更是将联想的“奥运营销”带入高潮。
奥运火炬“祥云”
“按照北京市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数据,从2004年到2006年,联想品牌在拿到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成员的这段时期,品牌价值从307亿元提升到了607亿元,今天联想设计火炬的发布,也许让这个价值又大幅增值了。”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陈绍鹏如是说。
而通过近期联想公布的2008年“奥运营销”战略,包括奥运倒计时及系列奥运公益宣传,奥运联想千县行、奥运百城巡礼、奥运科技快车等全国巡回活动等等。我们不难发现,在秉承奥运文化与自身品牌融合的理念的同时,联想更是将自身的渠道及推广策略引入其中。
真正的奥运营销与品牌精品打造过程,除了赛事本身以外,如何能借用奥运资源,结合自己的产品创造出一种“本土奥运文化”,也很重要。
【营销活动】联想推万元高端游戏PC 价值营销理念成功落地
2008年10月13日,在奥运倒计时300天的日子里,联想迄今为止最高端的家用PC--锋行King在京正式发布。至此,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史上最牛PC”在经历一个月的观望与揣测后终于高调现身。从其史无前例的超高配置、无敌的综合性能、独创的外观设计还有不菲的价格来看,联想锋行King无疑树立了中国高端PC的新标竿。
“史上最牛”电脑叫价近4万元
目前,联想锋行King接近4万元的价格,已经超过了一辆小排量汽车。此前,联想顶级台式电脑最高大约2万元,锋行King的问世将此价格上限拉高了一倍。
不过,让记者好奇的是,被联想称为“史上最牛”的电脑究竟配置了哪些部件,敢叫出让人瞠目的、相当普通电脑10倍的价格呢?据悉,该电脑处理器采用了英特尔当前国内最高端的家用4核CPU,核心频率为2.93G,拥有8MB超大二级缓存。此外,4G DDR 800超大内存,大到1T的海量硬盘,高性能独立显卡Geforce 8800ultra,5ms极速响应的22英寸宽屏大液晶显示器,都是豪华电脑的标配,满足玩家的游戏需求。此外,同时考虑到用户和电脑的“健康”,还采用了联想特有的智慧温控调节技术,纳米防辐射涂层、智慧降噪技术等。
当然,作为人称“史上最牛PC”的锋行King,绝不仅仅是高配置这么简单。为了让锋行King更加符合游戏玩家的使用习惯,进一步提升整机的人性化与使用舒适度,联想力邀《魔兽世界》游戏中具有“中国人族皇帝”之称的WE.Sky和 “暗夜精灵之王”Moon参与前期设计,根据玩家苛刻的使用体验进行实用新型改良,使之成为最适合游戏玩家使用的至尊装备。
首推订单销售模式
联想消费台式电脑总经理王忠表示,过去联想做的更多的是去提升产品性价比,更多的去加强快速的周转率。但是现在消费者成熟了,有一部分消费者需要精致的电脑,有一部分消费者需要性能高的电脑,这些特殊的市场需求都促使联想必须推出有高附加值的电脑,这也是联想年初提出的价值营销的成功落地。
联想锋行King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来的。联想发现在消费PC市场中,游戏玩家占据了一个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不过在此之前,市场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产品推出,而这次锋行King的面市,其价格和玩家自己组装的成本差不多,将是吸引玩家购买的主要理由。同时,这款机器也是联想试水高端市场做的一次尝试。
据联想集团副总裁夏立向本报记者透露,由于这款电脑市场定位特殊,联想台式电脑也首次采用了订单生产的销售模式。也就是说,联想待接到用户订单后再生产产品。
实际上,中国PC市场在经历了一系列同质化与低价的风潮后,豪华与高端台式PC的发展势头却越来越明朗起来。此次联想推出“史上最牛PC”锋行King,不仅表现出联想作为国内PC领导厂商正式进军高端PC市场的决心,其赋予锋行King独特的奥运价值以及邀请电竞大师参与PC设计的大胆尝试,无疑也为国内PC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重要的出路。

㈡ 公益营销的推广运用

作为一种营销模式,公益营销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1、长远地看,企业通过公益慈善活动体现了自己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由此建立社会大众的信任,改变人们对企业的看法,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美国一项对469家不同行业的公司的调查表明:资产、销售、投资回报率均与企业的公众形象有着不同程度的正比关系。而且这种营销项目本身也超出了普通营销项目的意义。
2、这种营销项目能有力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数据显示,与没有从事过公益事业的公司相比,频繁从事公益事业公司的员工忠诚度大约高出250h。而超过75%的员工之所以选择为其公司工作,部分原因在于看重该公司对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承诺。即企业员工的企业荣誉感使其更加忠诚于企业。
3、公益营销能有效地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消费者的公益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价格、质量相当的情况下,他们的购买发生着品牌转移,转向有公益事业投人的企业品牌。
然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一直以来未能将公益营销作为企业的长期战略,只是作为短期的公益行为,在进行公益营销上存在较多的误区:一种是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企业只考虑尽到为社会尽一份责任,而没有想到通过公益活动企业和社会双赢的结果。第二种是由于企业公益营销的方式不正当,态度缺乏诚信和责任感,不合适宜地炒作,最终给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给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还有另外一个严重问题是,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企业家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模糊化,导致企业运用了公益营销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但比较国际上知名的跨国企业集团来讲,国内企业在品牌文化和企业形象上还有不少差距,而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产品销售、企业提升、海外扩张等方面。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企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已经再也不能单纯地为销售产品而去做产品营销活动了,而应顺应消费者的心理,搭建一个能让消费者认同,并具有一定社会信誉的平台,实施人性化的营销活动。同时在这样的平台上推销企业却不容易引起公众的戒备,并且一方面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中国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也通过公益营销直接获得了增加销售收入的好处。在2008年抗震救灾中,加多宝集团一举捐赠1亿元,此一惊人举动使王老吉品牌的信任度在所有饮料品牌中最高,引发了“封杀”王老吉的狂潮。该公司2008年创下销售额近100亿元的佳绩,是2007年的200%。
公益营销是一种多赢的艺术。企业投身公益事业,公益组织履行了自己的使命,特定群体得到了帮助,企业获得经济上的回报,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尤其是对企业而言,从关爱人类出发,承担起社会责任,不但可以在公益平台上展示企业存在的终极意义——企业宗旨,还可以透过其产品实现其品牌远景和品牌承诺,而受众始终是消费者,以公益营销赢得的市场,消费者通常是忠诚度最高的客户。虽然,公益行为不能很快地直接地给企业带来产品销量上地提升,但从长远来看,它会改变人们对企业的看法,间接地促进品牌的声誉、形象以及销量的提高,这也正是公益营销的魅力所在。未来的“事件营销”,“公益营销”将是“事件营销”的营销终极。
公益营销的基础就是公益活动,企业从事公益活动,进行捐赠性质的慈善事业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把公益活动与企业的营销相结合,通过公益活动增加企业的知名度,使消费者对其产品和服务产生偏好。因此公益营销中的公益活动并不是只是单纯的慈善事业,公益活动必须被设计,消费者能够在公益活动中感受到企业的品牌,触摸到产品。同时,公益营销并不是一个个单纯的公益活动的叠加,而是通过一个个公益活动的持续,产生1+1>2的效果,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贯穿整个营销环节。
消费者是公益营销的对象,公益营销所有的最终目标都是消费者。让我们想想,消费者为什么会持续不断购买某一个品牌的产品,那是因为消费者对于该品牌具有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度是品牌资产中的主要核心,有了品牌忠诚度,就意味着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易于铺货,吸引新的消费者,面对竞争者具有更大的弹性等等一系列好处。品牌忠诚度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者信任该品牌,如果消费者信任该品牌,就会像情人一样矢志不渝地跟着该品牌。因此销售产品,同时也是销售信任。

㈢ 公益营销的案例

最早运用公益营销的美国运通公司,于1981年在全国性的营销活动中与公益事业——回“修复自由女神神像”相结答合,只要用信用卡购买运通公司的产品,运通公司就相应地捐赠一笔钱用来修复自由女神象,到1983年,该公司为此公益事业捐赠了170万美元。也因此,公益营销渐成全球营销界热点话题。
星巴克的公益营销做得非常出色,它经常通过创造各种值得消费者回忆的公益活动,来增加消费者的忠诚度,从而进行品牌扩张与忠诚营销。星巴克在中国台湾通过“对原住民儿童的关怀教育”和“部落孩童助学计划”等公益活动,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㈣ 公益营销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公益事业是企业公共关系的重要媒介
企业进入任何一个市场,都涉及与当地的政府、公众及社会各界的公共关系,很多企业甚至提出了“公共关系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而参与公益事业无疑是处理公共关系的最佳手段,这已是被跨国企业实践证明过的企业经营真理。成熟的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基本上都把参与发展公益事业写进了其企业文化或发展战略中。不管企业从事公益活动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参与公益活动都在客观上起到了为企业整合公共关系的实际作用。 世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经指出:“ 旨在产生最大顾客满意的顾客导向与长期消费者福利,两者都是公司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这种包含了营销生态与社会思考在内的理念,对企业提出了正确处理消费者欲望、
企业利润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以求得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的要求。 由此可见,企业除了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之外,同样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去承担企业的社会角色责任和义务,以树立企业的公众形象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毫不夸张地说,良好的企业形象既是一个企业立足于社会的基础,也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企业形象不仅是一个企业规模、产品、管理等技术和文化素质的综合反映,同时也包含了其对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价值取向这一重要内涵。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承载企业形象传播,不仅能更好地寻求与社会公众的情感共鸣,促进gov-ern-ment、社区、公众等社会各界对企业的认知;也是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为其产品进入目标市场所展开的最好的公众公关方式。所以,
将社会公益活动与企业市场行为结合起来,在使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品牌的美誉度,产生了1加1大于2的效果,还将对企业的长久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促进作用。 三、树立中国企业的企业公民形象 目前,全球五百强企业已绝大多数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弘扬企业文化,实践“企业公民”价值方面的所作所为对中国企业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尤其是以多种形式支助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已经成为目前各大公司回馈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
实际上,在其企业公民的概念中,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上的投入和生产成本、原材料成本一样,已经是企业经营的一种基本的和必要的支出。 跨国企业带来的先进的公益事业理念不仅促进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国企业公益意识的提升。在跨国企业将参与中国公益事业作为其中国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的
战略思维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寻求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来树立企业形象及拓展企业持续发展所需环境的新模式。企业群体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强势集团之一,而社会的健康发展内涵包含社会各阶层的均衡与协同发展,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是一种扶助和反哺的相互关系,此二者良好的互动关系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在跨国企业将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其长远竞争战略来执行的情况下,更多地参与公益事业提升中国企业的企业公民意识,不仅仅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竞争战略的需要,也在很大程度上是树立中国企业整体形象的需要,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 企业家朋友参与公益的理由:您参与了慈善,奉献了爱心,履行了社会责任。同时,您也会得到回报。一是做为市慈善总会的成员,您可以以在市慈善总会相应职务的身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二是根据市委、市政府规定,原则上以后每年只组织开展一次“慈善一日捐”活动,您参与了慈善捐赠,可以避免其他捐赠,杜绝了

多头捐赠。而且您还可以采取冠名方式捐赠,如XX企业爱心基金,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三是可以享受国家税收减免政策。按照国家政策,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的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扣除。四是提高企业品牌的力量。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当企业尽力于公益事业,大量的潜在消费者会改变对该企业的看法,萌发一定的好感,并对该企业的品牌形象,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具备“社会责任”的企业。五是提高企业的公信力。投身公益是凝聚企业文化与价值的最有效方法,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是企业做大做强必走的一步。也是企业增加社会信誉和诚信度的最好方式。六是节省企业成本。参与公益事业,表面上是增加了企业成本,实际上企业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后,可获得比捐助额多得多的社会资源和无形资产,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社会资源包括企业名誉与信誉的无形传播及政府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无形凝结,尤其是媒体无形宣传给企业带来的种种好处,它是广告所不能完成的。

㈤ 公益营销的作用

公益营销的基础是从事公益活动,公益活动的定义是指活动的目的旨在提供人类福利和增进公共利益,它包括提供有形的财物或无形的劳务,对他人表达善意,对社会做有意义的贡献等等。企业资助公益活动是指以企业名义,用提供金钱,实物或实务等方式,主办、参与或协办上述的公益活动。
企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且能够使公司的形象增强,很多大公司在制定长远战略时都将公益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虑,从这一点上来看,公益事业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作为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企业开展公益活动应该从利人与利己两方面考虑。企业不仅要对社会作出回馈,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利益,企业获取利润对社会是有贡献的,有了利润企业才能回馈投资人、员工,缴纳税金给政府,供应商才能从你那里获取他们的利益,诸多利益相关部门能从你企业中得到利益,也就是说,获取利润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存在于社会的理由。所以企业在开展公益活动时不仅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效益。而开展公益营销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能够增加企业的效益。
一个良好的企业需要有出色的利润与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不能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也不能不顾自身利益用企业的钱去盲目回馈社会。总之,社会公益活动、促销活动都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各个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公司对社会公益的投入,也常常可以帮助维持老顾客的支持,以及加强与老顾客的联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公司的产品也可能脱颖而出,公司与整个社区的联系,也因而更密切,有更好的回报。
当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是广大的消费者都会用得着的类别,公司就需要用有广泛影响的公益项目,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支持,在竞争剧烈的市场中获取一显著的地位。例如公司捐赠的项目是顾客心目中认为重要的公益事业,那么得到他们的注意和认同的工作,便可事半功倍。
跨国公司从事的公益活动作为大范畴公关中的一部分,出发点并不是单一的。与本地企业有所不同的是,跨国企业要在当地站稳脚跟,必须逾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鸿沟。从事公益活动,是跨国公司融入东道国,在当地生根开花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对于政府、消费者、潜在消费者或者是大众,公益活动都能极大地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1、正确理解公益营销。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简睿杰认为:“企业开展的公益活动与促销活动一般都会给社会带来利益。企业将自己一部分利益回馈社会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不仅满足了社会公益活动中对资金的需求,同时企业又将良好的企业道德、伦理思想与观念带给社会,提高了社会道德水准”。企业既不能“为了公益爱心而公益”,也不能“为了商业而公益”,公益和商业必须是互相呼应并互相支持的。公益中国爱心满世界行动既是表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也是赢得政府认同、打造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而出色的商业化运作则使得公益赞助变成一种社会受益、企业有利的双赢行为,并使企业有动力有能力不断进行循环投入。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做好事不留名是一种最高尚的道德情操。受此思维影响,有的企业家在进行公益赞助时,纯粹只考虑到尽一份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没有想到如何让公益赞助变成一种双赢的结果。而有的企业家则走向另一个极端,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一切只向钱看,一切均以商业利益来权衡,最后把一场公益活动,变成一项闹剧。实际上,公益营销必须进入一个完整的链条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即,通过公益活动,企业为公众创造利益,从而使公众对企业更加认可;而公众对企业的认可,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销售机会,从而企业获得成长;而企业在获得成长的同时,有更多的精力与财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确定符合企业品牌战略的公益主题,并与企业实力及资料相匹配。
品牌传播的“项链理论”告诉我们:所有传播推广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去运作。品牌核心理念及战略一经确定,便要持续不断地进行传播,所有的传播动作,包括公益活动,都以此为主线,保证企业主题的统一性及连续性。在世界500强中,“营销学宝洁,公益学安利” 已成为了共识。在“有健康才有将来”的理念下,安利自进入中国以来,一直是全民健康和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安利在公益方面主要选择三个主题:“倡导健康”、“关爱儿童”和“致力环保”。如“倡导健康”有“纽崔莱健康跑”活动;“关爱儿童”有 “安利名校支教”活动;“致力环保”有 “哪里有安利哪里就有绿色”的“种植安利林”活动以及赞助南北极科考和清扫珠峰的“登峰造极促环保”活动。
3、要能顺大势,把握时机。
当社会出现重大事件或重大事故时,政府、媒体、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是最高,如果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主动行动,必然引来更多公众关注与媒体报道,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5.12大地震中,王老吉果断捐赠一个亿,赢得国人感动,满堂喝彩,纷纷抢购,以示支持;而万科却因王石不合时宜的言论陷入“捐赠门”漩涡,之后虽有1亿元的援建,但公众仍不买账,称“无论你抓过了多少山头,你也爬不过汶川的坟头”;而一向注重公益投入的一些跨国企业,也因行动迟缓备受诟病,“跨国铁公鸡排名”广为流传,以至于商务部不得不出面以正视听。益佰制药在2008年开展的“让圣火永不熄灭——我们的奥运全民健康大行动”的活动,以调研“奥运究竟为中国留下什么”为主题,请最美火炬手金晶做形象代言人,在全国十大城市展开,上百万人参与,并最终发布“奥运财富报告”,多家中央机构支持,数位国家领导人签名或致辞,地方政府领导参加,声势浩大,成绩裴然。
4、确定有良好声誉的NGO组织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赞助什么项目,赞助多少,何时赞助,与哪个公益组织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必须考虑充分,把握得当。一个得力的NGO组织,其良好的声誉及出色的效率将让你事半功倍,既让公益落到了实处,也让企业赢得了形象。
5、急政府之所急,赢得政府的赞许。
可口可乐在中国赞助了规模最大的公益活动——希望工程,1993年至今已在中国捐建了52所希望小学、100多个希望书库,使6万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而摩托罗拉也为此持续投入了十多年,先是建立摩托罗拉希望小学,然后让更多的员工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进来,继而推动教师培训。
6、贵在坚持。
公益营销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做一两次“好事”。在摩托罗拉,企业公益都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和一个具体的战略规划,对于项目的选择有一套完善的评估体系。在中国,教育和环保项目是摩托罗拉投入的重点。在前期选择公益项目时,摩托罗拉首先要考虑这一项目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 做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是宝洁公司对社会的承诺。1952年,宝洁建立了“宝洁基金”。今天,宝洁公司和宝洁基金会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捐款都超过了5千万美元,不断向有需要的人向有需要的地方伸出援助之手。依靠着这种积极、主动、持续的公益赞助,宝洁在全世界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美誉度与强大的影响力。扬子江药业作为一个以“护佑众生,求索进取”为使命的大型医药集团,将拥军这一公益活动作为企业公益的核心,将企业的使命和人民军队护佑人民良好结合起来,是社会责任感与企业发展的高度融合的最佳公益战略。而2007年8月1日,在建军八十周年之际,扬子江药业开展了“英雄母亲检阅英雄儿女”的活动,三军仪仗队以最高规格迎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英雄母亲,得到了媒体、公众、政府、军队等各界的密切关注,将扬子江药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形象推到了高潮。
7、做好传播,策略先行。
公益营销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贯穿整个营销环节。公益营销的实施,必须整合企业本身的资源,通过具有吸引力和创意性的活动,使之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议题,成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因而吸引媒体的报道与消费者的参与,使这一事件得得到传播,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形象,促进销售,达到营销的目的。
迈克尔·波特指出:“企业从事公共事业的目标,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博得更多的认同和社会影响,而实质上,则应该集中于公司竞争力的增强”。现代公关之父艾维·李也指出:“一个组织所做的有益于社会和公众的事情,最终必将有益于该组织自身。”。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公益营销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战略的重头戏,公益营销将进入越来越良性的循环状态:公益做得越好,企业做得越强;企业做得越强,公益做得越好。 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可以选择的具体手段有很多。
1、公益事业宣传:以促进公众对某项公益事业的了解和关心以目的,采用提供资金、非现金捐助或者是其他的企业资源,或者为某项公益事业的募捐活动,参与或为志愿者招募提供支持。
2、公益事业关联营销:企业并没有承诺一个精确的捐赠数额,而是基于产品销售额或者一定比例的营业收入来捐助某项公益事业。
3、企业的社会营销:企业在自身战略(整体发展战略、具体的产品战略、营销战略等)的指导下,支持一项行为改善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以达到改善公共健康、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目的。
4、企业的慈善活动:企业以现金拨款、捐款或者非现金的服务直接捐助某个慈善机构或某项公益事业。
5、社区志愿者活动:企业支持和鼓励企业的员工、分销商、零售商等合作伙伴奉献他们的时间来支持当地的社区组织和公益事业。
6、对社会负责的商业实践:企业自觉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积极地开展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符合社会道德、符合公众利益要求,以及改善社区福利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活动 没有效果评价的营销体系是不完整的。公益营销效果评价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对各种评价指标的研究来定性或定量地确定公益营销的综合效果,评价指标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评价的效果。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公益营销效果评价的重要前提。
1、企业公益营销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公益营销绩效评估的的重要价值在于,通过对活动作出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工作档案。要通过每一个筹款项目的运作,与公司和捐赠人建立“伙伴”关系,拓展人脉,并根据企业和捐赠人的行业特点,对今后的“公益营销”提出策略性意见,为未来的合作打下基础。要对本机构工作人员的营销业绩作出评估,运用内部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实践,保持机构的活力和创造力。
2、公益营销绩效评价体系的特征及构建原则
通过相关学者充分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和对国内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实际调查,得出公益营销评价体系应具有以下特征:1)综合性;2)战略性;3)可行性;4)关键一致性;5)国际可比性。
公益营销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要遵循一些必然规律,在实际操作中就表现为评估体系构建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条:
1)客观公正原则
绩效评价体系涉及诸多因素,这使得绩效评价体系更为复杂,也使绩效评价更容易产生主观偏见。因此,在评价企业业绩时,评价者必须以超然独立的立场和精湛胜任的能力加以判断,要能以客观的立场评价优劣,公平的态度评价得失,合理的方法度量营销业绩。
2)科学合理原则
一个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必须反映出公司的特征。公益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既要沿用原有评价体系中的一些指标,又要将反映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指标纳入其中,某些难以量化的指标应寻求科学的方法加以处理。
3)简明适用原则
传统绩效评价体系显得过于简化,现代的一些评价方法未将相关利益主体的需要纳入体系。但如果在构建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面面俱到,制定出许多高深而又精密的指标,必然会导致评价者无所适从。所以必须在考虑各方利益的同时尽可能找出本质的东西,制定出一些关键的可操作性指标。否则,评价系统便不能为组织成员所认同、所接受,那么评价体系必然不能得到遵守。
4)服务目标原则
企业存在的目标是绩效评估服务的指向,即企业的目标是协调了各利益主体利益要求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则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能从对影响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几个关键因素的评价中,发现阻碍目标实现的因素,为经营决策提供详实资料。
5)系统优化原则
采用系统方法,由总指标分解成次级指标,使体系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满足系统优化要求。此外,评价指标选择的一般遵循SMART 原则。SMART 原则即:第一,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以保证其明确的引导性;第二,绩效指标必须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要有明确的衡量指标;第三,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到达的(Attainable),不能因指标的无法达成而使员工产生挫折感,但这并不否定其应具有挑战性;第四,绩效指标必须是相关的(Relevant),它必须与公司的战略目标、部门任务及岗位职责相联系;第五,绩效指标必须是以时间为基础的(Time-based),即应有明确的时间要求。 国内开展公益活动的企业虽然很多,但是公益营销做得好的企业却并不多。与国外企业相比,当前国内众多企业在利用公益营销的机遇方面意识不足,手段方面利用不当,管理上缺乏战略性、规范性。少数企业通过对企业所处环境、企业自身特点的综合分析,选择了正确的合作方式,最终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事实是更多的企业遭遇了失败。总而言之,相比外国企业,我国企业在利用公益营销的意识方面、实操方面均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着不少误区,以下展开详细阐述。
1、公益营销意识的缺失
企业公益营销的意识缺失源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做好事不留名”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受此影响,一些企业在进行公益赞助时,只考虑尽一份社会责任,而根本不想如何让公益赞助取得一种双赢的效果,缺乏对公共关系的理解。由于公益营销意识的缺失,在企业开展各种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对蕴含着公益营销的机会缺乏应有的重视,直接导致企业开展公益营销活动的介入程度相对较低,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企业的对外宣传与影响力传播上,大多数企业只懂得选择广告的手段去进行,对于公共关系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造成企业很少将公益事业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去运用。
2、公益营销战略的缺失
企业对公益营销在意识上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一种经营的意识,导致消费者把跨国公司视为国内公益活动的主力军,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是中国公益和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这种认识上的巨大反差恰好说明了中国企业公益营销战略的缺失。
3、公益营销手段的缺失
在公益营销方面,国内企业缺乏系统性与战略规划。一些企业对公益营销的理解,就是拿出一笔钱来做公益活动,用更大一笔钱宣传公益活动,然后得到十分丰厚的收益。实际上,这仅仅是一种事件营销,其目的是通过公益活动和公益事件形成新闻爆发点,然后进行放大,这并不能达到营销效果的最大化。因而企业必须制定公益营销的战略与规划,着眼于长远而非眼前。由于公益营销投入的周期比较长,往往短期内并不能产生明显效果,需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 正如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公益营销也不是完美无缺,其有益也必有弊。尽管公益营销不论给企业还是非赢利组织都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这种营销战略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无论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公益营销的使用都还是存有一些疑虑,这也导致了一些企业迟迟不敢开展公益营销。
1、消费者认知风险
公益营销活动自它产生起,尽管大量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从事公益营销活动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支持,也总有一部分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企业只是在炒作,对企业的动机和承诺表示怀疑。例如,农夫山泉“饮水思源”的广告开播以后,围绕农夫山泉的争议就一直不断。矛盾主要集中在:“用贫困山区的孩子做广告,是不是有悖于情理”,“为什么热心公益的企业反倒挨骂,被说成伪善”,“每喝一瓶水捐一分钱,是不是少了点”等等。
2、财务风险
由于公益营销的资金来源于企业的营销预算,故而会减少其他营销活动的市场预算;如果由于选择不慎或者操作不当等原因与某些不能为企业带来增效的公益事业合作,则会带来资金浪费。另外,企业开展公益营销活动要求企业以及合作伙伴建立可靠的跟踪系统,这意味着其将花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再者公益营销活动的社会贡献难以测量,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3、法律风险
公益营销的广告通常以公益活动的正当性来赋予产品善良的外衣,强调“献出你的爱心”、“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扶贫”、“希望工程” 等等煽情的字眼,从而吸引消费者。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不明确规制此类行为,但是这种对消费者干扰的行为严格来说也是一种贿赂行为,它利用的是群众的道德心理,使本身并不出众的商品也能为消费者接受、选择。它们不是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参与竞争的,而是扭曲了市场竞争的关系,违背了正当竞争的原则。在一些论坛上,不满这种营销方式的网友们称之为 “道德绑架”、“道德敲诈”、“慈善炒作”、“慈善搭台,销量唱戏”等等。如果单纯考虑对产品或服务的选择,消费者未必会选择该产品或服务,但该企业的广告宣传却让他们有一种“不购买就等同于没有爱心”的感觉,购买时就不是完全心甘情愿的。
最后,公益营销这把双刃剑也给消费者带来了风险,表现在消费者可能因为捐赠企业夸大其在公益项目中的慷慨而受其误导或者误以为某公益事业参与了捐赠企业的商业操作。消费者也可能发现其捐赠的资金并没有用在公益机构最初宣传支持的公益活动上或遭滥用等。
总之,对公益营销的争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消费者,他们的偏好和选择将最终影响到公益营销这种营销战略能否成。消费者的态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直接决定企业能否从中获利。

㈥ 公益营销的起源

1、筹划阶段
筹划阶段是企业决定实施公益营销,并就公益营销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计划的阶段。
1.1分析公益营销环境
企业从其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从而决定是否适合实施公益营销策略
1.2制定公益营销计划
企业在分析公益营销环境的基础上,决定实施公益营销策略以后,企业应着手制定公益营销计划。公益营销计划至少包括:①主题的选择。②预算资金。③类型的选择。④手段的选择。
1.3公益营销宣传原则
企业选择实施公益营销,就应该坚持适时、适当性原则,偏向宣传公益行为,让民众意识到企业在做公益,公益第一,企业第二。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从一些惯用的宣传手段中选择适当的宣传方式。
2、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是整个公益营销的核心。企业在基于对统筹分析的基础上,应该着手执行公益营销。
2.1组织营销管理队伍
公益营销的专业性决定了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公益营销管理队伍,这样,活动的执行往往会具有最大的影响力,而且便于企业的内部沟通,加强内部资源的支持,得到最有效的管理和实施。
2.2与相关参与者的沟通
公益营销是在相关参与者参与下开展的营销方式,公益营销执行过程中,与相关参与者进行沟通则是企业实施公益营销的重要保证。公益营销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媒体、消费者等企业外部参与者,而且还包括企业职工。企业应该坚持诚实信用的原则,向有关参与者明确其实施公益营销的目的。
2.3诚实履行承诺
公益营销需要企业给予相关参与者承诺,如与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公益营销,企业往往会许诺给予该组织相应的捐赠。企业在执行公益营销的过程中,应诚实履行承诺,不然企业的品牌或形象将会损坏殆尽。
3、评估阶段
对公益营销的评估应集中在:①宣传的评估,公益营销的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宣传的成与否。②其他机构、组织及民众度评估。③员工态度评估,公益营销能够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因此员工态度评估也是验证本次公益营销程度的方式。 大工业时代以后,经济追求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人们对经济变得又向往、又回避——大家向往得到财富,但又回避着别人把它从自己兜里再“营销”出去,大家一面苦练推销术,一面又在拒绝推销。在今天看来,极具功利性的、被人文化了的现代货币,给人类交往筑起了一道道无形的高墙。
与此同时,相对无功利的艺术、文化、体育、教育、血缘关系等中介,却成为人们交往中较容易放松戒备、袒露心扉的高效载体,当然,高尚的公益事业自然也在其中。于是,个别有先见之明的企业人士,逐渐避开世俗的视野,搭上公益的快车,驶向营销的彼岸。这样一来,传统营销理念的公益营销等新思路、新方法便传播开来。 说到“公益营销”概念的提出以及该学科的由来,还有实证性的统一说法,但它作为一个理论词汇的出现,应当晚于营销学科的建立。最初,企业苦于竞争压力,为了在营销中找寻差异化,便开始尝试着结合产品的特点通过对社会公益事务的支持,快速获得民众的信任,进而嫁接和渗透到消费行为中,以换得营销的出路。后来,大家从经验的总结中,积攒了些理论,开始为更多的企业所了解、尝试,逐渐地,成为营销体系的一个理论分支。今天,有关此类学问的书籍亦由不少出版,特别是海外的译本占多数,中国本土对公益营销理论的研究尚未普及。实际上,无论我们在现实中怎样吆喝传达公益思想、慈善理念,但爱心公益营销的实质是以公益为后缀、营销为前提的,归根结底是为企业利润服务。那么,公益营销何以被社会普遍认可、接受呢?它就是因为不像传统营销观念的急功近利,或是体育营销、艺术营销充满着纯娱乐色彩那样,公益营销对公众利益的尊重和支持,体现出一种莫大人性和道德的关怀。
大量的企业事实和社会公益文化的迫切需求告诉我们,公益营销已经是受到社会广泛认可、接受了的,且为某些企业的营销方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我这里说“某些”,指的是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

㈦ 公益营销的原则

公益营销的原则是指公益营销的整个过程中需遵守的准则,在总结国内外公益营销实践与案例的基础上,我们将公益营销的原则分为关联性原则、长期性原则与适时性原则。
1、关联性原则
安利全球总裁德·狄维士说:“其实可选择的公益项目非常多,但要确定哪些事业可以通过你实现一些变化。我们在中国的公益事业已经确定以儿童和环保为重点。当时有许多项目可供选择,但是我们认为儿童代表未来,有无限潜力,对他们的点滴帮助都可以改变其人生的发展方向。环境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安利的经验透露出公益营销的关联性原则。关联性原则是指企业所选择的公益团体或者公益活动应该与企业的品牌、价值观念相符。品牌一词源自古挪威文字,意指“烙印”,它形象的表达出了品牌的含义,即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现代意义上的品牌已经演变成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它向消费者传递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取向(李援,2004)。品牌与价值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品牌因价值观念而有性格和灵魂。如安利在中国确立了“儿童、环保、健康”三大主题,并视为三大品牌进行管理。而这三大品牌始终围绕着安利的价值观念——作为社会的每一分子,每个企业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2、长期性原则
国外研究认为,公益营销要趋向于“公益事业标记活动”(Cause Branding),它代表了一项长期的承诺。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某企业一直支持公益事业,有87.5%的消费者表示将会对企业的行为有更好的评价(马轶红,2007)。企业实施公益营销应坚持长期性原则
3、适时性原则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举国悲恸,全国动员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浪潮。然而在这次突发灾难面前,一些跨国公司的表现却让国人失望。一则网络流传的顺口溜反映了国人心态的一个侧面。“以后喝王老吉(1亿元),存钱到工商(8726元万元),还是用移动(5820万元),买电器到苏宁(5000万元),……,如果大家都买联想,联想将在5年内超越戴尔;如果大家都买吉利,吉利将在5年内超越大众丰田。”而在这之前,民众却对跨国公司的表现赞赏有加。民众态度转变的如此之快,这里面的奥妙值得深思。我国是一个有着慈善文化传统的国度,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已经深入民众心中数千年。在大灾大难面前,跨国公司的迟钝反映与民众的期望发生巨大反差,这样便有了网络上流传的“斗鸡大会”。上述事例反映了,企业参与公益活动(如慈善活动)有时候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使然。因此,我们主张在某些不得不参加的公益活动,企业何妨不试实施公益营销策略。
营利性企业永远摆脱不了逐利的形象,适时的公益营销活动容易摆脱“作秀”之嫌;另一方面,企业有时必须参加公益活动以满足社会民众对企业的期望,此时企业实施公益营销则无“作秀”之嫌。因此,适时性原则也是企业实施公益营销策略应坚持的一个原则。

㈧ 公益营销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公益营销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持续性公益营销与一次性公益营销
持续性公益营销的核心在于培养与塑造企业的品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持续性公益营销一般适用于资金雄厚的企业。在我国,跨国公司多采取持续性营销方式,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是冠名捐赠。
一次性完成的项目最大的优势在于活动本身的可控性,但是弊端在于由于曝光时间较短,所带来的利益较少,且短期的公益行为易于使消费者怀疑企业的动机。但对于一些资金不是很雄厚的企业来说,实施公益营销策略或许只能选择此种公益营销。依据公益营销的长期性原则,我们认为我国企业可以坚持实施一次性公益营销策略。如可以选择的公益营销类型有:①销量决定型公益营销。②抽奖捐赠型公益营销。③奖项捐赠型公益营销。
2、企业与其他组织、机构合作开展的公益营销
根据前面的论述,其他组织、机构包括政府及其部门、非政府性组织(NGO)、国际机构等。企业与其他组织或机构合作开展公益营销的目标包括提高社会知名度、展现企业及其品牌的价值、提高消费者参与程度、使企业显得与众不同等。该种营销方式又可以细分为捐助型公益营销、直销型公益营销、特许授权型公益营销。
2.1捐赠型公益营销
捐赠行为使企业对其他组织、机构的资金、物资、服务的无偿给予。企业对其他组织、机构的捐助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
2.2直销型公益营销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直销型公益营销也是可以采取的一种公益营销方式。典型的例子是流行于发达国家的附属信用卡的发行,人们在申请特定信用卡的同时,就会有一笔钱划拨给慈善机构或公益事业;而在持卡人进一步使用卡时,则依据消费的数量继续向慈善团体或公益事业捐款。
2.3特许授权型公益营销
企业向相关慈善团体或其他公益组织、机构支付特许使用费,从而获得在其产品或服务上使用慈善团体或其他公益组织、机构标志或身份的权利。特许授权型公益营销是一个值得借鉴和开拓的公益营销类型。
3、企业支持公益活动开展的公益营销
在我国,这种类型的公益营销比较常见。很多企业开展的“每购买……将有……捐献给……”活动的行为;面对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一些名牌产品生产厂家及商场所采取悬赏等系列营销活动的行为;某净水器企业针对水资源日渐减少、水质污染而进行的节水征文研讨、街头宣传等活动的行为。企业支持公益活动开展公益营销的主要特征是,在没有其他组织、机构的参与下,企业利用公益活动吸引民众目光,在活动中宣传企业理念,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㈨ 公益营销的价值

1、公益营销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在今天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经营环境下,企业实施公益营销,将公益事业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既可以帮助企业协调好与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切实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1改善企业的竞争环境
竞争环境导向型慈善行为理论认为,企业战略性慈善行为对竞争环境的四个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对要素条件将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改善教育和培训状况,改善企业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有效提升所在地机构研发水平、行政机构效率、基础设施质量和自然资源生产效率。其次,从需求条件的角度看,影响本地市场规模,改善本地市场质量。再次,从企业战略与同业竞争的角度看,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对于创建更具效率和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十分重要。最后,从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角度看,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可以推动簇群和支持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2产品利益
公益营销给企业带来的产品利益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促进产品的销售及商业推广
(2)获得消费者品牌认同感,巩固品牌定位
1.3组织利益
公益营销为企业带来的组织利益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企业公民,提高社会效益
(2)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3)吸引并留住消费者
由英国国际调研公司(Research International(UK) Ltd)所做的 1996 年工商界的一项消费者定性调研中特别提到:86% 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与公益紧密结合的产品;86%的消费者认为他们相信为世界更美好而奋斗的公司具有更为积极的形象;64%的消费者认为公司应把公益营销作为标准商业实践的一部分。公司对社会公益的投入,也常常可以帮助维持老顾客的支持,以及加强与老客户的联系,很大程度上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提高企业吸引、激励和保留员工的能力
(5)融洽企业与公众的关系,增强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吸引力
2、公益营销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
公益营销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表现在:与行善相关的公益项目会让消费者对购买行为增加额外的感知价值(Webb&Mohr,1998);满足自身帮助社会的利他心理(Polonsky&Wood,
2001);为支持公益产品而减少对“花哨品”的购买,让自身的购买更理性,并降低选购转换至公益产品时的认知偏差(Strahilevitz&Myers,1998);使消费者获得区分竞争企业的能力(Barone,Miyazaki&Taylor,2000)。
3、公益营销给公益事业组织带来的好处
公益营销给公益事业带来的好处表现在:获得所需资金的新来源渠道和提高公众知晓度 (Caesar,1986;Varadarajan&Menon,1988);带来公益事业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Gayle,1999);所获得收入可用于个人捐赠者无法支持的公益事业机构运营费用及日常开支(Lowell,Silverman&Taliento,2001);消费者对公益营销是财政支持非营利组织的有效方式的积极认知(Patterson,1990-1991; Ross,Stutts&Patterson,1992)。

阅读全文

与公益营销活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c2c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浏览:135
帮助老弱病残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854
冰露瓶装水促销方案 浏览:965
怎么增加精准营销微信群 浏览:595
电子商务的岗位职责 浏览:323
社团干部培训方案 浏览:15
市场营销专业需要学习哪些书籍 浏览:548
质数在电子商务中起到什么作用 浏览:438
葛粉适合微信营销吗 浏览:46
吴健安市场营销学pdf 浏览:372
经典实用体检营销方案 浏览:545
电子商务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642
克丽缇娜上市推广方案 浏览:753
海尔网络营销组合策略 浏览:662
网络营销的方法的发展方向 浏览:858
组织贫困户参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63
毕业40年同学聚会方案策划 浏览:377
京东商城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浏览:804
安慕希网络营销目标 浏览:573
湖南共青团相亲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