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习市场营销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让我真正明白了市场营销的概念是指企业为满足消费者或用户的需求而提供商品或劳务的整体营销活动。市场营销是一门灵活性比较强的课程,可以使我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很多人认为营销就是卖东西,其实不然,营销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包括交友,为人处事等,不仅只是买卖关系的发生。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市场营销,接触后才发现市场营销是一门很有发展前景,很有趣的课程,首先我们需要调查目标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采购商品,制定销售计划并成功的销售出去,这一过程其实很不容易,如果前一天少了几分钟的准备,销售当天就多了几小时的麻烦,通过此次实训,感触颇多,市场营销要注重实践认知,掌握技能,有些方法和心得是书本上学不来的,我们也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经过自己亲身体验后,感触才会更深,下一次也才会做得更好,还有就是在销售过程中我们要抱交朋友、暖人心的态度,而不是只为赚钱。
而个人对市场营销作出这样的概括:市场营销就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商品交换形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获得企业利润而有计划地组织的综合性的经营销售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及全过程。而市场营销战略是指基于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向市场转化过程中的必须要关注的“客户需求的确定、市场机会的分析,自身优势的分析、自身劣势的反思、市场竞争因素的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预测、团队的培养和提升等综合因素,最终确定出增长型、防御型、扭转型、综合型的市场营销战略,作为指导企业将既定战略向市场转化的方向和准则。 那么一个企业制定本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或者步骤是什么呢?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方针、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目标等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前提条件,是必须适应或服从的。一般是既定的,像市场营销目标也许尚未定好,但在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市场营销目标。确定目标时必须考虑与整体战略的联系,使目标与企业的目的以及企业理念中所明确的、对市场和顾客的姿态相适应。 市场营销目标应包括:量的目标,如销售量、利润额、市场占有率等;质的目标:如提高企业形象、知名度、获得顾客等;其他目标,如市场开拓,新产品的开发、销售,现有产品的促销等。在制定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时,必须着重考虑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内外环境,即主要是对宏观环境、市场、行业、本企业状况等进行分析,以期准确、动态地把握市场机会。市场营销战略制定完成后就是如何去实施,而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一般可以按这样
的流程来操作:市场细分―― 选定目标市场――市场营销组合――实施计
划――组织实施――检测评估。实施计划是为实施市场营销战略而制定的计划。战略制定好后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施。具体内容包括: 组织及人员配置; 运作方式; 步骤及日程; 费用预算等等。
另外通过这段时间市场营销战略的学习,也使我本人认清了思路,找准了切入点,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1、任何一种产品在推向市场之初,要有他的特色,就是营销学当中通常讲的要走差异化道路,有差异化才能有生存空间。我们的均衡产品从推出到投放市场与同类品种相比,能有一个相对不错的反馈,我觉得在功能和理念上可以说是有其独特之处,那么得到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2 、专业是根本,就目前而言,全国的保健品企业多如牛毛。但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跟风随大流现象严重,针对性不强,这也是大多数企业维持不发展,发展不强大的主要原因,而作为消费者因为没有专业的知识很难判断产品的价格与好坏,所以如果专注做产品的专业化,并与公司的品牌知名度相结合,就能赢得消费者的心。
3、价格政策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打好这场心理战,就要抓住经销商的心理,经销商难道真的就是关注价格吗?价格难道就是促成合作的唯一吗?我看未必,真正有实力,下工夫做产品的经销商关注的往往不是价格,而是企业的信誉,过硬的产品质量,市场保护度,完善的售后服务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等。
4、市场不但要开拓还要维护,招商的终极目标就是经销商,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和优秀的经销商再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去,所以定期的电话回访,就成了维系经销商与企业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纽带,经销商会实时的将市场动态反映给公司,以便公司实时的调整政策与思路,为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同时公司也会将新产品信息等推荐给经销商,便于经销商在补充新品等方面加以参考。
5、细分产品。市场要细分,产品也要细分,产品如果在功能方面明确,集中,清晰,不泛滥,多样化,那么这样会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精确认知,什么样的产品适应什么样的人群,从而形成强大的终端购买力。
总之,这次的学习,使我对市场营销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后要更多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这样不仅加深我们对市场营销战略的理解,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更能增强我们的营销能力。增长理论知识,积累营销经验,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营销更美好的人生
2. 经典旅游营销案例读后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传统道路运输企业必须认清自身长处和短板,不断改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下面我给大家分享经典旅游营销案例读后感,欢迎参阅。
标杆:“标杆文化”
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也非常适合我们的营销培训活动。每次的营销培训,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公司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造势的投入和升级,“节日主题游”、“亲子游”、“踏春赏花游”等各类主打产品都纷纷选定了向标杆旅游产品及企业看齐,而所选择的对象都是代表产品及兄弟单位的最高水平,以及开发的旅游产品在公司实际旅游宣传中“吸睛度”,旅游服务质量建设等,都代表着我公司在不断缩小和最高水平的差距,有目标可追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才会保持创新和激情,这不仅适用于公司,更适用于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普通工作人员;在公司的每一次旅游营销培训中也会安排公司领导和优秀的营销人员经验分享,经典的现场案例讲解,也是从侧面在向我们树立标杆的作用;与优秀者同行,你才能走的更快;向优秀者学习,你才能更加优秀!这话也同样适用于本次公司组织的金佛山旅游活动,大家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一个个都想攀上最高峰欣赏最美的风景。试想,前面的人都不向最高峰攀登看最美的风景,你还会有信心再往上攀登吗?如果没有第一批次的人登顶呼应,我想后面的人也就会失去继续攀登的激情了。
引领:树立标杆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使我们有目标可追,追上目标并超越目标,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结果,也就是所谓“引领”,这也是我们公司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最深刻的感受,莫过于公司2016年的开展几次“转型升级、盈利创收”介绍“运游结合”业务会议时的场景,我作为公司最早涉及搞旅游业务的亲历者,早期的痛苦煎熬
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辛酸,公司包括带头大哥刘总和分管副总、中层管理人员都是旅游业务门外汉;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更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对旅游怎么下手。前期一手资料只有关于“江苏南通汽运集团汽车客运东站积极探索“运游结合”新模式并创造可观效益并做大做强”的PPT资料,吃住行成本控制、各环节风险评估、旅游产品开发宣传、随车导乘服务质量等问题让领导焦头烂额,员工们也不知道这条路能否走得远。可仅仅几个月之后,公司不仅推出了“踏春赏花”、“亲子游”、“三八节等节日主题游”,而且相关的旅游产品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是集团公司内部旅游业务开展良好的几个分公司之一,也让我们射洪公司在这个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一个过程。富临射洪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就是从“标杆”向“引领”转变的一个过程。金佛山的登山过程,也正是有走在队伍前面批次人员的引领,才能把大家都带到了顶峰欣赏最美的风景。
团队的运作模式:
公司每一次组织的旅游活动,都离不开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旅游产品开发、宣传造势和销售的结合越来越无缝对接,团队的意识越发强烈。销售需要靠好的产品支撑,反过来产品赢得的群众口碑需要市场不断反馈和改进,我们射洪公司目前在这条路上会越走越远、越走越顺;前期必然会有些磕磕绊绊,但最后的“风景”值得期待。至于工作外的旅游活动,更是团队意识登峰造极的体现,从公司早期培训所采取的各单位人员献言献策动员活动,到现在的集体旅游活动,我们的意识已经从部门为单位的团队意识,逐步上升为以公司为单位的集体意识。登金佛山,欣赏的是风景,留下的是照片,愉悦的是心情,感受的却是富临射洪公司这个大团队,大家庭的温暖。
“标杆、引领、团队”,这是我对这些全球经典旅游营销案例之所以经典的最为直观的体会和感受,因为这些经典背后都有着精干的团队和创新的理念。标杆,代表着目标,让自己时刻保持着激情和动力;引领,代表着希望,只有站到巅峰,才能证明你成功;团队,代表着温暖,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样的解释,也正是我们富临人目前在为之奋斗的,适合我们每一位富临人。
以“客运带动旅游、旅游促进客运”的“运游结合”新模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整合企业内部各种资源,打破企业现有经营体制对旅游业发展的束缚和限制,推动企业旅游资源一体化建设的同时;集团公司还为提高员工旅游业务技能,引用“全球九大旅游营销经典案例”。
3. 《市场营销学》读后感 | 晓东一周一本
四年前在原公司组织的营销班中,全脱产一年学习营销知识,念了十多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市场营销学》。这本书之所以经典,我十几年前在大学里就学过。一模一样的封面,一模一样的出版社,唯一不同的是刊印到第11版了。下面就谈谈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学后感。本文拟犁清《市场营销学》脉络,尝试看了一目了然,相当于一本书的全景坐标,将难看懂的一本厚书变得很薄!
规定企业任务、明确企业目标、安排产品组合、制定制定计划。其中,安排产品组合里有“分析现有产品组合”和“制定企业增长战略”。“分析现有产品组合”里说到了一个方法:波士顿集团法BCG用于分析并选择对应战略,这里面就出现了各位听说过的“金牛类、狗类、明星类、问题类”的熟悉理论。而“制定企业增长战略”就出现了“密集性增长战略、一体化增长战略、多角化增长战略”的熟悉叫法。
营销学观念的进化历程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关系营销观念。其中:“营销观念”为本书重点,约80%的篇幅都放在这个上面。
营销观念的脉络是:先“分析市场机会”→再“选择年目标市场(STP)”→再“设计营销组合(4P)”→最后是“管理营销力量(PDCA)”。其实脉络很清晰了!下面展开说说。
1、先看看“营销环境”咋样:这里面又分了“企业微观环境”也就是中间商、供应商、竞争者、顾客、公众、企业;“企业宏观环境”包括了人口、自然(如:石油危机)、社会文化、经济(如:恩格尔定律)、政法、技术环境。“营销环境”分析这里面就会用到一个经典的分析方法,叫SWOT分析法,也就是“优劣机威”分析法,大家应该熟悉了。
2、再看看市场行为怎样:也就是说购买者或者叫消费者的消费影响因素有哪些:
社会因素(如:他人偏好会影响自己的偏好,家庭、地位、角色等都会影响消费);
个人因素(如:习惯、经济收入状况、年龄职业等都会影响);
文化因素(如:民族宗教、地方特色如川鲁粤苏菜系等亦会影响消费);
心理因素(如:①知觉,如先入为主;②信念,如抵制日货等;③动机,见马斯洛理论;④态度,如网购开始没人接受;⑤学习,如长期免费派送试用产品以改变用户偏好习惯等)。
3、市场调查:①市场调研对象:市场/消费者/产品及服务/渠道/广告媒体;消费者/客户/公众/竞争者/供应者/其他环境因素。②市场调研的信息范围(情报来源):报刊书籍/中间商情报/内部人员(如:推销员)情报/购买对手情报/参加展销会/参加对手股东大会/向对手关联方打探/读行业公会报刊/外包市场调研公司/互联网;③市场调研的类型(不赘述)。——陈云同志说决策时间占5%,95%的时间是在做调研。
4、市场预测:内容包括:企业生经能力预测(营运能力/销售能力/发展能力)、商品寿命周期预测(投产/成长/成熟/衰退)、财务与经营环境意外预测(利润率/资金占用率周转率/设备利用率)、市场需求预测(当前/未来)、市场供给预测(企业销售潜量=市场需求潜量)、科技发展趋向预测(材料&工艺&设备的科技创新的力量缩短了产品寿命周期/增加技术贸易/劳动密集型缩减/流通现代化/对领导素质要求更高)。步骤包括:确定预测目标(范围/目标领域/时间要求);搜集整理资料(一手/二手资料)。
1、市场细分。 这里用到了“细分变量”,或者我们叫细分的基础和依据。其中,消费品市场细分变量为:
⑴人口细分:年龄/性别/民族/收入/宗教/社会阶层(依社会地位划分的有相对同质性和持久性的集团)/职业/教育/家庭。
⑵心理细分:个性(独特&稳定&可塑性)/生活方式。
⑶地理细分:国家地区/城市规模/气候/人口密度。
⑷行为细分:购买时机(如:中秋月饼)/待购阶段:特别是对新品所处于的不同待购阶段;如:苹果1手机上市时有人不知道是啥&有人已打算买。忠诚程度:与消费者学习密切相关/使用频率/寻求利益(如:蓝精灵家具只针对儿童生产,不针对成人细分市场)。此外,市场细分还要看看条件和要求:①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基础):细分内部必须同质或相似,细分之间必须异质或不同。②可操作性:细分维度在识别确定营销组合变量时有用。③可接近性:市场营销者必须能够对细分进行有效的促销和服务。④可盈利性:能够获利。⑤可衡量性:细分在购买力和规模等方面必须能够加以度量。⑥可行性:细分的数目必须与厂商的营销能力相匹配。⑦可行动性:必须形成吸引细分并为之服务的有效方案。
2、选择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战略选择方法:
⑴无差异性营销(一个营销组合对应整个市场):针对市场共性的、求同存异的营销战略,是针对同质性市场采取的标准化营销策略。优点:品种少批量大/本少利多;缺点:竞争对手多则竞争激化/获利机会不多/不满足差异性需求顾客。
⑵差异性营销(多个营销组合对应多个子市场)。优点:高收入;缺点:高成本。
⑶集中性营销(即密集性营销;一个营销组合对应多子市场;适用资源有限实力不强的小企业)。优点:高盈利;缺点:如目标过分集中则风险大导致亏损。
3、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方法&依据:
⑴根据渠道&形象&质量&服务&技术&价格定位:如:雕牌洗衣粉"只买对的,不选贵的" 。
⑵以区别对手不同属性定位。如:七喜"非可乐的碳酸饮料";日本车省油定位。
⑶根据使用者类型定位。如:金利来定位"男人的世界";劳力士定位"事业有成人士"。
⑷根据属性和利益定位。如:高露洁牙膏"口号是没有蛀牙"。
⑸根据用途&功能定位。如:海飞丝去头屑;绿箭让口齿清新。
⑹与市场主导者比肩定位。如:第三名吹自己"三强之一"
重点说下 产品 ,产品整体概念有三个层次:
⑴核心产品:核心利益或服务;如:空调能制冷;如:电视机的信息和娱乐性。
⑵有形产品:包装/功能/特色/设计/款式/品牌/质量;如:空调样子好;菜式口味齐全。
⑶附加产品:安装/售后服务/保证/交货和信用;核心产品是产品整体最基本层次,它是根据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整体产品满足生理/物质/心理/精神上的需要。其他略。
产品会有生命周期,每个生命周期都会对应不同的策略:
开发期,商业分析将新产品小范围投放市场试销→再改进成功后→正式批量投产。
介绍期,广泛宣传/大力促销/提高知名度;选用策略:
⑴快速撇脂:高价格/高促销;条件:高价要有料/顾客领情/对手短期不来;初上市奇货可居/快速收回投资用于开发新品→先让需求弹性小的消费者买,最后再向弹性大的消费者推销;eg专利产品/高档品;
⑵缓慢撇脂:高价格/低促销;
⑶快速渗透:低价格/高促销;条件:用户对价格敏感弹性大/成本必须能随产量增大而降低;eg提高产量能大降产品成本时用;
⑷缓慢渗透:低价格/低促销 。
成长期,提高质量/功能/品种,适时降价/开拓新的细分市场&分销渠道 。
成熟期(变市场/产品/组合),调整市场/改进产品/改变营销组合(即4P的优化组合运用) 。
衰退期:建立一套严密的评判制度,维持营销策略或重新定位收缩放弃策略。
产品也有品牌策略: 这里就出现了品牌化决策及品牌归属决策,到底是要有品牌还是无品牌?是要有制造商品牌还是要中间商品牌?是选择单一品牌还是分类品牌?是要个别品牌还是延伸品牌?等等。
——顾客对产品越不熟悉时,越不相信厂家介绍,越相信朋友介绍。
——产品承诺如果无法实现的,则应该是不可检测的。如脑白金"年轻态"就是不可检测、不可验证的。
价格告诉你如何在不同产品生命周期,并结合供需平衡关系去战略定价;
——讨价还价是人的自我满足的过程。
——衣服为何50元卖不掉,而500元就好卖?涉及战略定价,即有些客户对价格不敏感,对质量敏感(给适当高价);有的客户对质量不敏感,对价格敏感(给适当低价)。
渠道告诉你“渠道为王,谁控制渠道就控制了利润”;我还知道了:
——对加盟商来说,对特许经营的品牌要有极高忠诚度,不需要你自已去创新。
——当产品需要专业知识时,制造商比经销商更有话语权;不需专业知识时,中间商比制造商更有话语权。
促销中老师会提到:
——菲利普·科特勒说:吸引一个新顾客是留住老顾客成本的4~6倍;
——每约10个客户,1个愿意见面;10个愿意见面的客户,1个愿意购买产品;
——走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伟大是熬出来的。
——一个好的销售人员不是在客户的办公室里,就是在去客户办公室的路上……等等说法,不再啰嗦。
本书的最后两个部分谈到了社会营销观念、关系营销观念。这就涉及到我们常说的客户满意度管理,智慧营销,技术营销,用户需求识别、5R-IMC即所谓的“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资料库为基础,以关系营销为目的,以循环为本质”的一些内容了。例如:
——与客户捆在一起,创造高的转换条件,彼此难以分开,如离婚容易,但富人或有了孩子的夫妻就有了高成本的转换条件,难以离婚。
——为用户投入,不再“千错万错,赔本不做”,而是象孩子上学一样,赔也得上!
——过分承诺留不住老顾客,只是一时的事,要留余地。让客户满意再加一点点惊喜最好!
——与客户交谈不可言深,恰当自如地应答。
——有时说一句话最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语气。
——你怎样对你的员工,你的员工怎样对你及你的客户。员工的行为是老板造成的。
——不要讨厌对方,不要认为对方是外行,也不要陷入太多资料,尽量对与你说话的人产生好感,和产品谈恋爱。
好了,整个一本书的大致清晰脉络就是以上所写。通过对整本书的通读,我感觉到,这本理论书是欧美企业长期实战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但是,这本书是否过时了呢?是否符合中国情况呢?我认为这本书应该是所谓营销实战经验归纳、总结、升华,是本营销理论的集大成者,它将很多公司的经验教训总结为一本营销里的“圣经”。当然,运用好这本书,我们不仅要有“拿来主义”,还要不断去“更新升级”,亦要有“提问精神”,有时候,能提问比答案更重要。
作为一个做过销售的财务人员来说,一年的“营销班”脱产学习营销经历和近两年的一线销售工作经历,让我可以更好地换个角度思维;使我可以:跳出财务看财务,深入财务说财务,回到财务做财务。
我将通过“晓东财智”公众平台,通过拿来主义,将营销所学所感所想,再用回到财务管理当中,形成本人独特理论,不知未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本文已被乐读创业社收录并有偿发表 ^_^:
附:成文花絮
我大学专业是国际企业管理,毕业后,阴错阳差做了一家500强国企的财务人员,一干十多年。成为高级会计师后,“组织谈话”让我去销售部门转行干销售了。于是在进行了近一年的脱产培训后,又阴错阳差的由一名原财务人员干起了销售工作。
为什么要脱产一年去学销售呢?所谓“隔行如隔山”吗!因此,这家500强国企便成立了一个公司“营销班(第一期)”,把我们这些学员集中起来学习培训后转行!这些学员来自于各个部门:有生产一线来的,有人力资源部来的,有党群部门来的,也有财务部来的……。一干人等20余名都从未做过销售,公司花钱脱产让我们学习营销知识及产品知识。
我们这个“营销班”里请了诸多大学教授及讲师给我们授课,她(他)们来自于交大、财大、外贸大学、同济大学等。在“营销班”里,我们学习了十多本书,有财务方面的,营销方面的,国际贸易方面的,商务礼仪方面的,客户服务方面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还有为人处事方面的……。
通过这一年的全脱产学习,让我从中结合工作和实践领悟很多东西,所以可以说收获颇丰。我在“营销班”学习期间读的和老师讲的第一本书是《市场营销学》……
4. 大家对市场营销有何看法和感想
市场营销学涉及到很多领域和诸多学科,是一门错综复杂的社会综合性学科内。
市场营销既是容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传播、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系列过程。
市场营销特别涉及到点子商务、管理学、概率学、统计学、经济学、数学、心理学等等。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势必或多或少渗透到市场营销之中,起到特殊的作用。
个人认为,市场营销要做的几个步骤如下:
1.详细的市场调查,深入的产品研究,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明确市场需求,形成SWOT;
2.分析产品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甚至文化价值;
3.组织队伍,不断强化素质和能力,形成一个尖锐的营销队伍;
4.不断扩张销售网络和营销渠道,全面撒网,重点捕鱼;
5.完善和改进营销体制。比如,着力做好CRM,改进ERP,完善TPL等等;
6.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价值,从而形成品牌价值。这里主要是指品牌价值。
要想在市场营销领域里开拓一片天空绝非一朝一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一个成功而有影响力的市场营销专家,必须脚踏实地,多实践,多交流,多学习。
5. 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_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 (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供大家阅读!
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1:张裕用心良苦做市场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创办于1892年,至今已有107年历史。她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也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主要产品有白兰地、葡萄酒、香槟酒、保健酒、中成药酒和粮食白酒六大系列数十个品种,年生产能力8万余吨,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百年张裕 历经坎坷创辉煌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著名华侨巨商张弼士先生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张裕之命名,前袭张姓,后借“昌裕兴隆”之吉。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张裕终于酿出了高品质的产品。1915年,在世界产品盛会——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的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四枚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中国葡萄酒从此为世界所公认。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环境为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张裕产品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奖,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然而,名牌不等于市场,金字招牌对于张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却不足以使张裕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在改向市场经济的头两年中,由于市场观念差,企业缺乏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盲目生产,等客上门,受到了市场的惩罚:1989年,张裕的产值较上一年下降了 2.5%,产量下降了26.2%,6 条生9 线停了4条,1/4 的职工没有活干,近一半的酒积压在仓库里,累计亏损400多万元,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关键时刻,张裕人并没有躺在历史上顾影自怜。在积极 反思 失败原因,努力摸索市场规律,下功夫钻研营销后,公司树出了“市场第一”的经营观念和“营销兴企”的发展战略,实现了2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企业由“销售我生产的产品”转变为“生产我销售的产品”,一切围绕市场转;
二:是由“做买卖”转变为“做市场”,从“推销”变成“营销”。这两个转变使企业的经营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和推销问题,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调研、决策、实施、监控的有机结合,在满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最佳效益。在正确营销观念的指导下 1997、1998 连续两年产销量、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均高居同行业榜首;在 1998 年度全国产品市场竞争力调查中,荣获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实际购买品牌和1999年购物首选品牌三项第一。
二、群雄逐鹿 红酒市场竞风流
葡萄酒具有多种保健养生功能。葡萄发酵时能产生十几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以缓解氧化反应、清理动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心脏疾病。同时,葡萄酒还有助于消化,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B12和多种矿物质,可以使人容颜丰润。
近几年来,随着国人饮食健康观念的增强,葡萄酒也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多种保健功能倍受青睐起来,其消费骤然升温,成为酒类市场的新宠。1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洋品牌和400多个国内生产厂家和品牌在我国市场汇聚,一竞风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目前,国内葡萄酒生产年产量达万吨的企业已经超过 20 个,称得上葡萄酒生产巨头的企业只有张裕、长城、王朝 3 家。据统计,实力雄厚的 3 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张裕19.35%、长城16.09%、王朝15.57%。消费者对3个品牌的熟悉程度分别为张裕73%、长城35%、王朝30%;消费者最常喝的葡萄酒品牌张裕占43%、长城占19%、王朝占15%。其中我国驰名商标张裕葡萄酒是消费者最熟悉又最常喝的品牌。
在经历了一场与洋酒的生死较量后,国产葡萄酒尤其是国产干红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据统计,1996年国内干红酒的消费近4万吨中,国产干红超过2万多吨,而洋品牌酒只有约 1 万吨。自 1998 年起,张裕、长城、王朝三家就占据了 6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野力、龙徽等十几种品牌则成长第二梯队,占据了剩下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杂牌洋酒组装厂家、小企业、小作坊则生存艰难,几乎没有市场。1998—1999年,倒闭葡萄酒厂上百家。
三、培育市场
张裕用心良苦 1998 年底,张裕营销公司的市场调研部,在分析全国各地反馈回来的市场信息时发现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城市的葡萄酒的终端消费者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沿海地区葡萄酒个人消费比例很高,市场销量比较稳定;内地城市主要为公款消费(占 70%以上),市场销量起伏也较大。同时对终端消费者的心理调查表明:沿海地区消费者看重的是葡萄酒的保健功能及 文化 品位,而内地消费者则看重的是身份标志和时尚。这表明沿海地区的葡萄酒进入理性消费阶段,步入速度减缓的市场成熟期,而内地城市则处在感性消费阶段,处在市场上升期。但因为我国葡萄酒的主要消费区域在沿海地区,故而可以推测:1999年的葡萄酒市场增长速度将放慢,张裕公司必须相应调整营销的策略,加大市场培育和开发的力度。
张裕很清楚:与啤酒、白酒比,葡萄酒的市场规模实在太小,整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充其量不到 100亿元。现在平均每个中国人葡萄酒年消费量只有 0.3 升,世界平均水平的 1/20。而国人以白酒为主的酒类消费习惯是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国饮食业的一大特色,短期内很难改变,引导消费须下大功夫。假如每个中国人每年消费两瓶葡萄酒(1.5 升),那么就需要 195 万吨葡萄酒,市场规模即可达到 780亿元。这表明中国葡萄酒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市场的培育和开拓。
为了培养消费者,张裕着力于“沟通”。受价格因素限制,经常性的葡萄酒消费者,主要是中高收入阶层,另外,行政管理层人士也是不可忽视的主流消费群;偶尔性消费者,则以年轻人为主。张裕沟通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些人,即将经常性消费者巩固下来,让偶尔性消费者逐渐转向经常性消费者,同时开拓新的大量新生性消费者。针对不同的消费层次,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沟通方式。
对经常性消费者而言,张裕通过一系列目标明确的整合传播,主要展示葡萄酒的健康、自然及其文化内涵——葡萄酒的品味和格调。它们通过对经常性消费者主要的信息来源,如高品位杂志、体育节目、酒店等,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提高葡萄酒在这些消费者心目中的亲和力,同时通过一系列品牌策略,树立起张裕东方红酒经典形象,以“传奇品质,百年张裕”作为主题,也使对葡萄酒的系统传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对偶尔性消费者而言,张裕则侧重于诉展葡萄酒本身的时尚色彩,通过对大众传媒的控制性传播,传达各种葡萄酒的时尚资讯,营造出一种氛围,即把葡萄酒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进行推广,使其成为时尚潮流中一部分。如在报纸上开辟醒目的葡萄酒消费专栏,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插播葡萄酒的各类专题,举办各种葡萄酒知识讲座等。通过日积月累的渗透式传播,让消费者开始树立这么一种心态:选择葡萄酒就是在选择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事后的调查表明:很多消费者都受到了这种传播的影响,并逐渐喜欢上了葡萄酒。
从 1998 年起,张裕通过一个声势巨大的全国性活动,为其找到了很多新生性消费者:这就是它近两年在全国各地举行的“中国葡萄酒文化展”。百年张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合璧的张裕在市场开拓中越来越强调一种文化认同,即强调自己的东方个性。基于中国 传统文化 的“中国葡萄酒文化展”,利用大量的图片和史实,详细介绍了中国葡萄酒 2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新千年,张裕对 1999 年市场的预测得到了证实,葡萄酒开始进入消费平台期。但整个张裕仍然保持了很好的发展势头,销售收入超过 13.61亿元,比 1998年上升了 36%。在 2000年张裕的营销策略中,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是:培育市场,培养消费者,且一如既往“用心良苦”。张裕表示:这种培育市场的工作他们将一直做下去,力争在未来两年内把销售网络延伸到县一级,市场占有率再提高 10个百分点。
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2:香港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策略在香港,有“银行多过米铺”的说法,这并不夸张。香港作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不足110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云集了来自世界40个国家的数百家银行,其中包括全世界100个最好的银行中的80个国际性大银行,368个授权机构和地方银行代表和以及近1500家支行。香港11.6%的人口从事与金融机关的工作,每一个香港人的生活都与银行、金融密不可分。一张小小的信用卡就足以体现这种联系。信用卡为香港人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信用卡业务也自然成为商家必争之地。香港信用卡市场潜力大但竞争者众,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各银行积极展开促销手段,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汇丰银行是香港分支机构最多的银行之一,它拥有相当完善的硬件设施。持有汇丰银行的信用卡,可在遍布全球的420万家商户消费,在世界9000部环球通自动柜员机及全球20万间特约服务机构提款。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汇丰银行的信用卡还附带了3种额外服务:第一,30天购物保障。使用信用卡所购之物如有损坏、失窃,可获高至3000港元的赔偿。第二,全球旅游 保险 。持卡人在旅游期间享有高达200万港元的个人意外保险,包括行李遗失赔偿,法律支援、保障及意外医疗津贴。第三,全球紧急医疗支援。持卡人只要致电就近热线,可获医疗咨询和转介服务。同时,持有信用卡可亨受租车与有多家名店消费的折扣优惠,还可通过积分计划换取香港多家名店和餐馆的现金礼券。所谓“积分计划”,是指每签账或透支现金1港元,对应某一分值,在银行规定的时间段中,凭累积的分数,可免费或以优惠价换取礼品、旅游或奖金。另外,汇丰银行还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以及各个时期的 热点 采取不同的策略和不同的卡种。比如,为了争取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汇丰银行对大学生信用卡采取的策略是免缴首年年费,申请时赠送小礼品。在’98世界杯 足球 赛期间,汇丰银行利用这项全球瞩目的体坛盛事针对球迷推出了“世界杯万事达卡”。这张信用卡上印有’98世界杯足球赛的标志,并邀请球王贝利为其作 广告 宣传。另外,申请该卡可享受三种优惠;得到现金100元的体育用品名店购物券3张;凭卡在3家特约体育名店消费,享受九折优惠;获取最新的体育咨询。同时也享有30天购物保障,可参与积分计划等。所以,该卡一推出,就得到广大球迷的欢迎。
东亚银行是汇丰的强劲对手。在香港地区,东亚推出“世界通”信用卡。持有“世界通”,可在全球有“Visa nterlink”标志的商户直接购物,手续费全免,还可方便地转账给海外的亲友。而在香港大学校园内,东亚银行采取了与汇丰不同的营销策略。东亚银行推出专门针对香港大学生及教职工的信用卡业务;港大智能卡和香港大学信用卡。港大智能卡(HKU Snart Card)最特别的功能是:兼作大学学生证和教职员证。在智能卡上,印有持卡人的照片,在港大校园内及所有Visa Casb商户付账时,持卡人无须签名和输入密码,在校外的自动柜员机上也可方便地进行各种操作。东亚银行还针对学生价格弹性大的特点,对学生卡实行在校期间年费全免及积分优惠计划等鼓励 措施 。另外,东亚还与港大合作,为持卡学生提供数项与在港大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优惠:如持有东亚卡,可直接申请体育中心会员证,免缴大学学生会终身会籍会费800元;可在办理图书证时节省500元押金;申请港大某计算机中心的电脑网络服务年费可获折扣优惠等。为表明银行与港大的相互支持,他们还声明将香港大学信用卡每月签账额的0.35%转赠港大“教研发展基金”,以后每年年费50%亦拨入该基金。这样,东亚银行便树立起支持 教育 和与港大水乳交融的公众形象,赢得了港大师生员工的信赖。
香港的其他银行也采取各种措施来推销他们的信用卡。比如,花旗银行迎合香港人中“追星一族”对“四大天王”的崇拜心理,邀请郭富城推出系列广告。只要申请花旗信用卡,除免交首年年费外,持卡可获赠“98郭富城演唱会门票”2张以及“郭富城”腕表一只。这一促销自然得到了“郭富城迷”的热烈反应。而大通曼哈顿银行的信用卡则以优先订票(演唱会、体坛盛会、舞台表演)和复式积分(积分采用复式计算)及长达7O天的免费还款期来吸引客户。
总之,在信用卡促销大战中,消费者们看到的是精美的卡片,诱人的优惠条件、丰厚的礼品和动人的广告词,然而隐藏在其后的却是高超的营销策略和巧妙的金融创新。
一)、价格策略
即银行通过降低信用卡这种商品的价格来吸引顾客。顾客用于购买信用卡服务的价格构成包括发卡费、信用卡年费、转账手续费、透支利息、资金沉淀及挂失补卡费等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银行都纷纷降低甚至免交各种手续费用来争取客源,最典型的是免费办卡、豁免年费、免费转账等,因此,这部分收入在银行信用卡业务利润构成中的比例有减少的趋势。而降低价格的策略成为最基本的信用卡营销策略。为鼓励消费者的长期消费行为,各银行又推出低透支息和优惠积分计划等措施,以便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息收入。更重要的是,借此增加顾客在特约商户的消费,提高商户佣金这部分收入。这样,商户的佣金在银行信用卡业务利润构成中的比重将会增大,成为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利润增长点。
二)、服务策略
即银行通过完善信用卡基本服务和增加信用卡附加服务来打动顾客。信用卡的基本服务有透支便利、存取便利等特点。在信用卡大战的初期,银行往往在提高基本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如提高ATM通存通兑的便利性,增加商户POS联网的范围,完善开销户、授权、挂失、补卡服务。但当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服务策略就转向增加信用卡附加服务上来,如信用卡附带购物保障、旅游保险、全球医疗紧急支援、优先订票及诸多商户的打折优惠。完善信用卡的各种服务,不仅能使持卡人体会方便快捷的消费感受,还能使持卡人获得信用卡带来的诸多优惠和安全保障,体现了银行对持卡人的全面照顾。这种富有人情味的服务创新,更能引起顾客的好感,受到市场的青睐。
三)、产品策略
即银行通过开发针对细分市场的异样化产品,占领特定的细分市场。针对持卡人年龄、职业、收入、 爱好 等特点,可划分出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具有特殊服务功能的卡种来赢得消费者。如为球迷推出世界杯足球卡,为某一大学的师生推出大学信用卡,为歌迷推出明星卡,这些产品创新都能更确实具体地满足细分市场中的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所以更能被这一市场的消费者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会愈来愈高,因此,金融产品的设计也必须从面向诸多存在共性的消费者的大市场转而面向具有鲜明个性和特殊需要的少数甚至个别消费者的小市场,这是金融产品创新的必然趋势。
香港社会的经济发达程度远高于内地平均的经济水平,其金融市场也因自由和法制的社会特质而得到充分竞争和全面发展,因此,香港的金融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对内地而言,香港的回归带来了两地金融的交流与学习机会,借鉴香港银行业在金融创新上的成功 经验 显得更为现实和具有积极意义。
香港银行信用经典成功市场营销案例点评:
有比较才能知道差距。香港银行推销信用卡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与内地相对沉寂的市场比较,实有天壤之别。这固然有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差距,但更多的是观念。现在的商家应着力开发市场,只有使潜在市场变成了现实的消费市场,才有利可图,且是大利。内地的市场开放策略应从推销型向营销型过渡。
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3:顾客就是上帝-卡特皮勒公司成功之道卡特皮勒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建和矿山设备制造商,同时在农用机械和重型运输机械领域也占有相当地位,目前公司的价值已超过160亿美元。回顾卡特皮勒所走过的道路,其首席执行官Donald V.Fites认为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产品分销系统。在全世界,卡特皮勒公司有186个独立经销商,他们出售公司的产品并提供产品支持和服务,成为架起在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桥梁。除了对一些国家新开放的市场、原始设备制造厂和美国政府外,卡特皮勒公司的产品都是通过独立经销商来经销的。这种现象在其他竞争者那里是看不到的。Fites认为,在当地找经销商要远比自己企业设立经销机构有利。因为卡特皮勒的经销商都是在当地有一定历史的企业,他们已深深地融入当地的社会中,他们对当地顾客的熟知程度和因此而建立起的与顾客的亲密关系,值得卡特皮勒在这上面花钱。另外,卡特皮勒的产品都是高价值的固定资产,它们的折旧期较长,但它们通常都是在建筑工地、矿山这些环境恶劣的地方作业,就是最好的产品也要发生故障,而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给使用者带来经济损失。通过经销商,卡特皮勒公司形成了世界上最快捷、全面的零件运送和维修服务系统。公司承诺对于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卡特皮勒产品,都可以在48小时内获得所需的更换零件和维修服务。
但是,仅有一个形式上完善的分销体系并不足以使卡特皮勒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卡特皮勒和经销商的关系远胜于一纸合同上所注明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之间更是一种家庭式的亲密关系。经销商不仅仅是卡特皮勒的产品运到顾客手中的一个 渠道 ,而且还是将顾客的意见反馈回来的一个渠道,这样经销商的职能也不仅仅是销售产品和提供售后服务,而且还能促使公司生产出更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
例如,卡特皮勒在80年代初期推出了D9L式履带 拖拉机 。这种机型采用了一些新的设计方案,因而被认为可以提高使用效率,相应地,该机型的价格也要高于传统的机型。但是当D9L在世界上卖出几百台之后,一场灭顶之灾悄然而至。一些拖拉机在工作到2500小时之后,就开始出现故障了,这表明D9L远没有当初所设想的那么好。这一问题足以动摇卡特皮勒在行业中的霸主地位从而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为了挽救公司,各地的经销商都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帮助公司制定了一整套的补救措施,如迅速 修理 已出故障的机器,及时检查那些一时还没有发生问题的机器。各个经销商之间也充分合作,如一个英国的经销商派出人员来帮助在沙特的经销商处理这类问题,而有的经销商为了对顾客负责,日夜服务,随叫随到。终于,一年以后,所有的D9L机型都得到了检查和维修,用户的停工待修时间被压缩到最短,大大减少了可能有的经济损失,顾客的抱怨消失了。同时,公司的设计人员也及时更改了设计,从而D9L产品成为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产品。
这种与经销商之间的伙伴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它是卡特皮勒执行一贯的原则和努力的结果。Fites所提出的下面几条处理与经销商关系的原则用值得管理者们借鉴:
不对经销商进行压榨。许多企业所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当发现市场不景气时,就开始压榨他们的经用商以保证自己的利益;而一旦发现有什么有利可图的生意时,就马上越过经销商,把生意拿来自己做。这样,虽可以获得一时的利益,却会长久损害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例如在70年代,有一次,阿拉斯加的企业要求卡特皮勒直接将产品卖给他们,否则他们就购买竞争者的产品。但卡特皮勒并没有让步,而是坚持让对方从其经销商处购买。因为经销商可以为产品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卡特皮勒认为,如果绕过经销商,就等于在自断臂膀。
这一原则在整个行业都遭受到不景气的冲击时,效果更为明显。如在墨西哥的经济萧条期,卡特皮勒的5个经销商都渡过了难关,而其竞争对手的经销商却是全军覆没。当经济环境好转后,卡特皮勒成了惟一的供应商。
向经销商提供除产品及零部件以外的其他东西。除了提供产品和零部件外,卡特皮勒还帮助经销商向顾客提供分期付款等信用担保,同时在存货管理和控制、物流、设备维护工作程序等方面给经销商予以支持。例如,公司每年都要印刷多种书面技术材料提供给经销商的技术人员作为参考,并随时按照经销商的需要向他们的员工提供培训服务,其中包括如何制定企业计划、如何预测市场、如何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如何进行营销、广告等方面的管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卡特皮勒正在建立将全部经销商和公司总部、公司的供应商和仓库相互联接起来的庞大复杂的全球电子联络系统。这个系统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要能做到对所卖出的产品进行远距离监控以及在公司的经销商、公司、生产厂家之间实行零部件的库存分享。所谓远距离监控就是指要做到无论一台机器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经销商乃至公司总部都能随时了解其运行的情况。
与经销商经常深入而又坦诚的交流。Fites认为在卡特皮勒和其经销商之间不存在什么秘密。经销商对卡特皮勒公司的信任度是非常高的,他们提供给公司自己的财务报表和关键的营业数据,如果两者之间不是高度信赖的话,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同时,卡特皮勒公司也最大限度地开放了自己的信息资源。所有公司的雇员和经销商的工作人员都能从电脑中得到关于销售趋势及预测、顾客满意的调查数据等即时信息。每年,卡特皮勒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都要与经销商的高层管理人员举行一些地区性的会议。在会议上,他们就每一个产品线的销售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双方各应该做些什么进行讨论。另外,公司还定期邀请所有的186个经销商在Peoria总部所在地)进行为期一周的会议,主要是对公司的战略、产品计划和营销政策进行全面的回顾。
卡特皮勒公司的各个层次的人员与经销商的人员之间都有着许多日常的接触。在较低的层次上固然每天都要进行沟通,经销商的主管人员和公司的高级职员一周谈几次话也并不是件稀奇事。特别是在过去的s年中。卡特皮勒公司有意识地增加了员工与经销商之间的接触。1990年所进行的重组使过去的职能部门转变为一个个利润中心,从而使得公司中的每个人从最年轻的员工一直到首席执行官都与经销商主动接触。这种频繁的互动关系使得公司更多、更快地了解市场第一线的情况。
把经销商留在卡特皮勒大家庭中。卡特皮勒公司通常更愿意与家族企业打交道,因为他们认为家族企业比公众企业在管理政策上更具有一贯性。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卡特皮勒公司的产品寿命周期一般在10-12年左右,有些高达20-30年。而在公众企业中,首席执行官的任期一般最多只有5-6年,从向顾客提供一贯性的服务这一点来说,公众企业有可能不如家族企业那样稳定。
卡特皮勒还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经销商的子女们从小就对卡特皮勒公司发生兴趣。公司的想法是让他们认识卡特皮勒、让他们对这一行当发生兴趣并让他们能够与自己的同辈也就是未来的工作伙伴相识。他们参观卡特皮勒的工厂、亲自操作机器。同时,卡特皮勒也鼓励经销商将他们的孩子从小纳入到企业工作中去。他们时常为经销商的孩子安排一些暑假工作,当他们大学 毕业 后,就安排一些全日制的工作。有时还会建议经销商先让他们的孩子干两年的零件销售工作,然后到工程部门干一阵子,最后再来管理产品支持业务。
卡特皮勒公司经典成功市场营销案例点评:
企业的生命之源在于使顾容满意。由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已使今天的顾客不同于以前的顾容,今天的市场也不再是昨天的市场。现在,市场的主导权已由厂商转向了顾客手中。
卡特皮勒公司的营销策略归根到底其实只有一点:贴近顾客,拉近顾客与自身的距离。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
>>>下一页更多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6. 营销读后感
市场营销读后感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产品市场透明化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余地增大,各商家的竞争加剧。如何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已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企业应该如何走出这个困局呢?这是很多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市场营销,是当前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好帮手。市场营销虽然是短短四个字,而里面的学问确实需要我们久久的去学习体会的。通过市场营销的学习,了解到了新的营销管理知识,懂得了实践中积累经验的宝贵。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领域,我们很多是向西方学习,在这些方面他们有比我们先进的地方。但是就市场营销而言,虽然西方的经济体制、市场都不我们国家的成熟,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模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很难生根发芽。
作为千年文明古国,中国有自己的文化积淀,这个文化积淀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差异太大。单从营销来讲,因地制宜的营销策略是最好的。那能适合我们自己的营销策略也只能在我们自己的`文化氛围中诞生。对于市场营销,应当充分的做到适应我国的国情、民情。
营销的基础是一定要有过硬的产品。要想做作长久的.要作百年老店, 就一定要有质量很好的产品, 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营销. 所以首先一定要在产品质量上把关。再从产品的使用群体着手,确定产品的渠道及营销策略。
在进行产品推广之前,我们要先进行合理的策划,充分的准备,把握商机,不打无准备之仗。记得孙子兵法里讲过“多算胜,少算不胜”。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一件重要的事情,都需要事先作必要的准备和周密的策划,以确保能够达到目的。销售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使得销售成功,它需要销售人员做必要的准备。准备工作,就是要做到胸有成竹,使下一步接近客户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避免失误,争取主动高效地完成销售。
营销人员要做到“知己”,才能提高销售的成功率。所谓的“知己”就是需要掌握自己公司多方面的生产、经营、规模等情况以及自己负责的产品的性能、指标、价格等知识。对于客户来说,销售人员就是公司。但事实上销售人员只是代表公司而己。既然销售人员代表着公司,他就应该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历史业绩、企业及所销售产品的优势等等。还有掌握公司服务的敏捷度。需采用运送方式送到客户手中的产品,客户对公司的服务的敏捷度要求就非常高,客户所希望的不仅是送货及时,而且要准确无误,如果送货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公司的形象,甚至使客户愤然离开,使销售工作无法进行下去。
确定营销计划的核心目标。目标是指导一切行动的根本,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在销售工作中设定一个核心的目标。我们就应该以这种信念和精神去寻找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可能的客户,努力去开拓并占领市常提高市场占有率比提高赢利率意义更为深远,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为定价的目标,以低价打入市场,开拓销路,逐步占领市常
营销人员一定要具备创造性。销售人员应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首选要唤醒自己的创造天赋,要有一种“别出心裁”的创新精神;其次要突破传统思路,善于采用新方法走新路子,这样我们的销售活动才能引起未来客户的注意,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用销售界的话来讲就是“处处留心有商机”,销售人员要能突出问题的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看问题有步骤,主次分明,同时注意多积累知识和技能,知识经验越丰富越熟练,对事物的洞察性也就越强。
每个人都有两个彼此不同的人际网络,一个是你自然得来的,一个是你创造的。自然得来的人际网络包括你的亲属、好朋友及其他一些熟人。如果你具有良好的个人魅力,主动开拓自己的人际关系,你就可以通过这些人获得更大的人际网络。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说明了成功是需要一种精神的。营销人员就需要这种意志,要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信念,才有机会走向成功。营销是条漫长又艰辛的路,不但要保持冲劲十足的业务精神,更需秉持一贯的信念,自我激励,自我启发,才能坚持到底,渡过重重难关,走向最终的胜利。
7. 细节营销第二章读后感
近期学习了柏唯良教授的《细节营销》,此书生动活泼的写作风格,可以当小说读,但绝不是一笑了之,笑完让人深思,笑完让你开窍。良药未必要苦口,包上糖衣并不影响药效。我觉得,正儿八经的道理,可以用非正经的方式讲述,亦庄亦谐,便于理解和记忆。
细节营销,就是指企业营销工作的每一细节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借以最大限度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求的营销工作。在《细节营销》中,他这样描述营销之道:营销之道,即是通过客户的眼睛看世界,从客户的角度看问题。在书中,他也多次提起这条原则。但的确,从客户的角度看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多半是做不到的,做不到是常态,做到是例外。公司口口声声“以客户为导向”,说得热闹漂亮,横幅标语高高挂,使命愿景众口夸,客户为先,客户为上。然而,说归说,做归做,日子照常过。教授在书中列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荷兰的银行列有中午时间不予办理的费力耗时的业务清单。当时他也以为,那是因为中午比较忙的缘故。谁知,出纳给他的答案却是“中午我们有的出纳出去吃饭了”。这就是营销中常常出现的问题。你和你的客户完全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那么你就很难见其所见,于是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成了现代公司营销战略中的最大障碍。
对于企业如何学习“和客户感同身受”,他提出了6种具体办法,它们是:
1.看清现实:看清现实,说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们很多领导只专注与自己的产品,只知道自己产品的诸多优点。从来不去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优缺点,也很少成立专门的竞争对手产品研究小组,所以很容易别自己产品蒙蔽双眼。办公室应把竞争对手的产品和自己的产品摆放一起,随时了解对手的产品,这才叫看清现实。
2.找离你而去的客户谈话,找客户丢失的原因:如果哪天我们上班,发现电脑桌上电脑不见了,当然大家第一反应应该是报案,叫保安。然后保安会到你那办公室调查原因,比如问你最后一次看到电脑是什么时候,窗户有没有关等。然后保安会向全体员工发邮件,提醒大家要小心,去吃中午饭时也要锁门,等等。也许,从此以后,公司还会出一条新规定,所有的电脑都必须要链子栓好。但是当我们的客户在你这里买了一次货以后,第二次去了别人家买,或者是以后再也不来买了。我们有没有重视过,有没有组织安排分析客户不来的原因。我们的答案是很少有。实际上这样的客户流失造成的损失远比电脑失窃的损失要严重的多。因此,需要经常重视离去的客户的统计,并时常去倾听他们怎么跟你说,找出他们离你而去的原因。不高兴的客户不会我们觉得心头暖热,但是他们会让我们知道很多东西。
3.至少一部分销售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甚至首席执行官来自客户: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我们竞争对手对我们自己的弱点分析要比我们自己分析的更透彻,竞争对手自己一些好的经验我们也是很难搬过来,予以实践。所有我们应该学会善于从我们的客户中招贤纳士。
4.让你的客户帮你管理:实际上最了解你的客户的专家是客户自己。做任何的产品定位和开发,要学会利用客户来评估,让客户从他们的自身的角度和专业来评估。比如张总一直在强度,有些产品我们介入市场之前,大家都觉得很复杂,难度大。但实际上所有的产品,不管多复杂,关键是能实现满足客户的使用就可以了。这就需要客户对一些使用性能的基本要求从另一方面来重新诠释了。
5.做你自己的客户:有时候自己一直以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公司流程,实际上的操作与理论上的操作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比如,你打个电话给你自己公司的服务热线求助,质量异议投诉反馈等等,看他们如何处理,感受一下他们是怎么折磨客户的。有或者我们假设(模拟)自己从公司签订了一个订单,看从合同签订到合同执行,最后结束合同,所有流程自己站在客户的角度,让他们服务一遍,看还有哪些不满意和需要提高的。
6.做你竞争对手的客户。自己可以和竞争对手合作,看看他们做事的方式有何不同,再想想为什么。接受竞争对手的服务,这样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视角,并且可以借鉴竞争对手的做法。如果他们的做法行之无效,你也不会失去什么,如果他们的做法行之有效,你的“印钞机”就会运转的更好。
另外一方面,柏教授在《细节营销》中特别强调着眼于细微之处的营销,我的理解是,魔鬼和上帝都在细节中,细节体现深度。常人是肉眼,往往见表不见里,见近不见远,局限于常识,只能叫看懂;专家是慧眼,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变化、因果关系,这叫看透。世界不复杂,是我们看复杂了;事情不复杂,是我们弄复杂了。大道至简,最深奥的道理寓于最平常的生活中,最复杂的事情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的。如果我们学会用哲学的眼光看问题,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弄清事物之间的联系,就能纲举目张,一通百通,观察事物的结构就能明白许多事情。
细节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上的转变。精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细节营销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四大转变,随意化到规范化的转变,经验型到科学型的转变,外延式到内涵式转变,粗放式到精细化转变。细节营销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了不只是停留在一些原则上,细节营销的规范应遵循的步骤是:
(1)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收集目标消费者的意见及建议;
(2)研究有关个案,总结共同的细节问题;
(3)制定让消费者满意的细节标准;
(4)在营销实战中检验和不断完善这些标准;
(5)企业管理者明确相应监督机制。
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市场营销中,重视细节营销的作用,并把其5个步骤付诸于行动,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规范我们的流程,完善我们的细节,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8.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范文
市场营销 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范文 ,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范文篇1:希尔顿的微笑服务
美国“旅馆大王”希尔顿于1919年把父亲留给他的12000美元连同自己挣来的几千元投资出去。开始了他雄心勃勃的经营旅馆生涯。当他的资产从1500美元奇迹般地增值到几千万美元的时候,他欣喜而自豪地把这一成就告诉母亲,想不到,母亲却淡然地说:“依我看,你跟以前根本没有什么两样...事实上你必须把握比5100万美元更值钱的东西:除了对顾客诚实之外,还要想办法使来希尔顿旅馆的人住过了还想再来住,你要想出这样一种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久远的办法去吸引顾客。这样你的旅馆才有前途。”
母亲的忠告使希尔顿陷入迷惘:究竟什么办法才具备母亲指出的“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久远”这四大条件呢?他冥思苦想,不得其解。于是他逛商店、串旅店,以自己作为一个顾客的亲身感受,得出了准确的答案:“微笑服务”。只有它才实实在在地同时具备母亲提出的四大条件。从此,希尔顿实行了微笑服务这一独创的经营策略。每天他对服务员的第一句话是“你对顾客微笑了没有?”他要求每个员工不论如何辛苦,都要对顾客投以微笑,即使在旅店业务受到经济萧条的严重影响的时候,他也经常提醒职工记住:“万万不可把我们的心里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旅馆本身遭受的困难如何,希尔顿旅馆服务员睑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旅客的阳光。”
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希尔顿“帝国”除了到处都充满着“微笑”外,在组织结构上,希尔顿尽力创造一个尽可能完整的系统,以便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机构。因此,希尔顿饭店除了提供完善的食宿外,还设有咖啡厅、会议室、宴会厅、 游泳 池、购物中心、银行、邮电局、花店、服装店、航空公司代理处、旅行社、出租汽车站等一套完整的服务机构和设施,使得到希尔顿饭店投宿的旅客,真正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当他再一次寻问他的员工们:“你认为还需要添置什么?”员工们回答不出来,他笑了:“还是一流的微笑!如果是我,单有一流设备,没有一流服务,我宁愿弃之而去,住进虽然地毯陈旧,却处处可见到微笑的旅馆。”
请认真阅读上述案例,回答下面的问题:
微笑服务体现了一种什么观念?希尔顿之所以能留住顾客仅仅是靠微笑服务吗?
简要回答:
体现了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
微笑服务吸引了顾客,但之所以能够留住顾客决不仅仅是靠对顾客微笑。微笑只是一种形式。其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它体现了一种观念、一种心态。一种把顾客利益置于中心位置的经营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希尔顿“帝国”除了到处都充满着“微笑”外,在组织结构上,希尔顿尽力创造一个尽可能完整的系统,以便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机构。饭店除了提供完善的食宿外,还设有咖啡厅、会议室、宴会厅、游泳池、购物中心、银行、邮电局、花店、服装店、航空公司代理处、出租汽车站等一套完整的服务机构和设施,使得到希尔顿饭店投宿的旅客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才是留住顾客的根本原因。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范文篇2:强生公司如何应对危机
强生公司生产的泰乐诺胶囊是一种止痛药,1981年就销售43.5亿美元,占强生公司总销售额的?%,占总利润的17%。1982年9月末的一天,一位叫亚当·杰努斯的患者服了一粒药后当天死亡;同一天,另一对服了泰乐诺的夫妇,也在两天后死掉了。消息迅速传遍了美国。强生公司在止痛药市场上的份额一度从35.3%下跌到不足7%,公司面临巨大危机。强生公司迅速做出反应:
第一步,调查并澄清事实。
(1)公司迅速收集了有关受害者的情况、死因、有毒泰乐诺的批号、该药的零售点、药的生产日期、送往分销网的途径等,为此,公司特别请了100名联邦调查局和州的侦探,追查了2000条线索,研究了57份 报告 。
(2)求助媒体,希望他们提供准确及时的消息,以避免恐慌。通过调查,得出报告:有毒的胶囊是有人从药店买了成品后掺入硫化氢又退回商店所致,并不是强生公司生产中出的问题。强生公司把这个消息传达给客户和媒体,仅电报费就花了50万美元。
第二步,评估并遏止事件的影响。“泰乐诺中毒事件”使强生公司损失过亿美元,但最主要的是对其商标本身的影响。强生公司事后进行民意调查,发现49%的人回答他们仍会使用这种药,于是,强生公司又把药摆到了货架上。
第三步,使泰乐诺重振雄风。强生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稳住常客,渗透新顾客群”的策略,具体步骤如下:
(1)请开发此药的麦克奈尔实验室的药学博士托马斯.盖茨在 广告 中向使用该药的美国人民致谢;
(2)鼓励胶囊的使用者去试用泰乐诺药片;
(3)公司承诺在“中毒事件”发生后扔掉泰乐诺的客户,只要打一个免费电话,就可得到2.5美元的赠券;
(4)公司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防破坏的包装,增强人们的信任感。
强生公司通过一系列周密的计划和行动,仅用了8个月就使公司重新赢得了35%的市场份额,并一直维持到1986年,为强生公司赢得了巨额利润。
请分析:
(1)强生公司遇到如此严重的环境威胁,却能在短短的8个月后就将危机化解,重新赢得市场。请用有关企业对环境营销的对策的原理对此作出分析。
(2)从这起事件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
本题分析应包含以下要点:
环境包含机会和威胁两方面的影响作用,分析环境的目的在于发现机会,避免和减轻威胁。
企业对于环境不是无能为力的,企业在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增加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威胁,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变环境。
本案例中,强生公司面对威胁,采取了减轻策略,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范文篇3:肯德基及时处理苏丹红事件
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捡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翊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16日上午,百胜集团上海总部通知全国各肯德基分部“从16日开始,立即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3月16日下午,百胜发表公开声明,宣布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并向公众致歉。百胜表示,将严格追查相关供应商在调料中违规使用“苏丹红一号”的责任。
肯德基中国公司的部分产晶,含有苏丹红事件在经历了近两周的检测和调查后,肯德基所属的中国百胜餐饮集团总裁苏敬轼2004年3月28日正式公布调查结果:经过各级政府在不同城市对不同原料进行抽检,确认所有问题调料均来自扛苏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供应给广东中山基快富公司的两批辣椒粉。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向全国消费者保证,肯德基所有产品都不含苏丹红。
肯德基公司此次由于苏丹红问题遭受了重大打击。苏敬轼称,针对苏丹红事件的教训,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决定采取三项 措施 防范部分食品生产供应商不能严把食品安全关带来的隐患:一是将在过去的基础上加强原有的检测能力,投资200万元建立一个现代化食品安全检测研究中心,对所有产品及使用原料进行安全抽检,井对中国食品供应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二是要求所有主要供应商增加人员,添购必要的检测设备,对所有进料进行食品安全抽检。三是强化选择上游供应商的要求标准,严防不能坚持食品安全的供应商混入供应链。
请认真阅读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面对“苏丹红一号”事件给肯德基带来的环境威胁,百胜集团都采取了哪些对策?试用市场营销学的有关原理评价这些措施。
2.通过这起事件,你认为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与其营销环境的适应与协调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回答本题应包含一下要点:
1.环境包含机会和威胁两方面的影响作用,分析环境的目的在于发现机会,避免和减轻威胁。
2.企业对于环境不是无能为力的,企业在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增加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威胁,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变环境
3.本案例中,百胜集团面对威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停止销售含有苏丹红的产品,销毁剩余调料;
(2)公开致歉,追查责任;
(3)公布检测结果,并保证其所有产品都不含苏丹红,
(4)制定措施,消除隐患。
上述措施均属于减轻策略的范畴,通过这些措施,企业逐步消除了事件的影响,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4.在错综复杂、动荡多变的营销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应变力,随时把握环境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妥善地解决问题,才能够避免和减轻环境威胁,使企业健康发展。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范文相关 文章 :
1.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范本
2.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范文
3.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范文
4.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范例
5. 市场营销案例解析范文
9. 《营销管理》读后感
以前读书,总喜欢阅读哲史类书籍,认为哲史类的知识才是文化的沉淀和积累,可以让人慢慢咀嚼回味。但是,读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读完之后,并没有一点读教科书看别人经验的感觉,反而觉得很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这本书对营销人员有太多的借鉴作用,书中内容很能让人深思,不像那些枯燥乏味的总结性市场类书籍。书中逻辑性条理性的分析思路,从单个概念,逐步深入,把那些枯燥的理论和案例,讲解的深入简出,让人深思营销的奥秘,让读者不自禁的想继续看下去。
或许很多人认为,营销是一种手段,是为了盈利的欺骗,是一种简单的推销方式,那应该读一读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营销的功能很强大,任务也是艰巨的,做好营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单纯的买卖推销活动,营销需要运气和机遇,需要原则和方法,它附有科学性。一名成功的营销人,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的人生是充满魅力的,成功的营销人士有一种力量,让人信服。
菲利普·科特勒告诉我们,营销不是一个单独的步骤,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因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营销结果,每个因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不是孤立的。就像我们产品的营销,需要的是技术、策划、行销、推广的全方面合作,才能做好咱们的营销,技术本门保证产品力的稳定,策划部门负责产品的定位和品牌的宣传,行销部门制定推广的方案,推广人员合理执行营销的策略,所有的营销单元协调一致,将会取得好成绩。或许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但真正执行到位了,我们会在营销效果最大化的同时,消耗的营销成本做到最低,这时营销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
如何做好各营销单元的协同,做到营销价值的最大化,需要各营销单元共同探讨。比如产品开发过程中,不仅仅是产品开发人员做好本职岗位的要求,就可以开发出一款符合生产、推广的产品,需要生产部门的协同、市场人员的调研、还需要设计策划人员的配合等多方合作,才可以开发一款成功的产品。
在营销中,不仅仅要提升品牌的知晓度,还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我们品牌的魅力,这是一个很重要而且艰巨的任务。比如市场上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终端受众,在面对面的直接销售时,可以利用与终端人员接触的机会来做好一次品牌的宣传,沟通有效而且成本低,同时能很好的掌握终端对品牌的认知度。但是平时的推广员直接销售过程中,涉及到的是双方的利益,推广员是为了工作的完成和提成去推广产品,终端是为了利润,并没有主动的去对产品的品牌进行维护宣传,他们不会考虑一个品牌长远的利益,但是这个就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
终端是品牌宣传最直接最好的工具,我们应该规范终端品牌的提升方案,切实可行,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让标准的方案规范终端的执行,加速提升品牌的魅力。
营销所有单元的核心还是以人为中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经济体的压力都很大,企业也一样,因此经常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忘记了很多。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沟通,沟通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而是心与心的接触,了解顾客最真实最真诚的需求,才可以围绕消费者来做好产品。公司经常组织消费者参观总部及各生产厂,让消费者了解信赖公司的同时,挖掘消费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才会一步步的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品牌的魅力,才会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屹立不倒,稳步发展。
营销管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具有艺术性质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追求。
《营销管理》是国际公认的营销学圣经,是国内引进的最高水平的营销学经典教材,它以介绍21世纪市场营销的新内容为主,把营销思想应用于所有产品与服务市场领域,并提供了一个营销管理的广阔视野和分析框架。读者可从中探索和分析营销管理的不同组成部分,包括营销的定义和一些重要的概念,如营销观念和价值,顾客和目标市场,营销组合,关系营销等。该书概要地讨论了在计划过程中战略营销的作用。公司、业务单位与营销战略的关系,营销计划的产生等问题。这些都受到营销环境中经济,政治,法律和法规,技术及社会文化力量的影响。书中还阐述了社会责任和道德在营销决策中所扮演角色,并讨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营销的特性及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该书分五篇全面阐述了营销管理、营销机会、营销战略、营销决策、营销方案等。
第Ⅰ篇“认识营销管理”阐述了有关营销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社会、管理和战略的基本知识。着重突出电子商务时代市场营销的五个特征:便利性、经济、选择、个性化和信息。
第Ⅱ篇“分析营销机会”介绍了如何测量市场需求(信息),扫描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参与市场竞争策略;辨认市场细分和选择目标市场等。通过分析市场和营销环境以找到抓住机会所需要的各种观念与方法;通过阅读该篇,读者可以知道分析营销机会最重要的就是辨认市场细分和选择目标市场。
第Ⅲ篇“发展营销战略”集中讨论定位、新的市场提供物和全球战略。分三章介绍了产品生命周期战略,新产品开发战略,设计国际市场战略。其中,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导入、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科特勒指出,相对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一间成功的公司更应去考察市场的生命周期,着眼于设计全球市场,并寻找产品的创新为这提供产品和服务。第Ⅳ篇“制定营销决策”介绍了三个具体的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产品线策略和品牌策略);服务组合策略和定价策略。讨论如何开发和管理品牌和产品线、服务、定价战略及方案。
第Ⅴ篇“管理和传送营销方案”讨论营销战术和管理内容,营销渠道的后勤,零售与批发,整合营销传播,广告、促销和公共关系,销售队伍管理,直接与在线营销,考察整个营销的管理工作。
《营销管理》帮助我建立起系统的市场营销知识体系,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营销的内涵与科特勒的营销思想。
营销不仅是要营销自己的企业、自己的产品、同时也要营销顾客和竞争对手。只有做到全面的营销,才能达到营销的根本目的。营销也不仅仅是一个公司部门的工作,营销是一个有条理的、深思熟虑的思考和为市场策划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仅适用于商品和服务,更是可以贯彻到任何事物中(如创意、事件、组织、地区、个性),它们都可以用于销售。这一过程开始于对市场进行调研,理解该市场的动力机制、确定机会,满足现在和未来的需要;这一过程包括市场细分,选择本公司能以最优方式使之满意者作为目标市场,包括制定出全面的战略并定义具体的营销组合和行动计划,它还包括执行计划,评价结果并进行改进工作。
通读全书,总结科特勒的营销思想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营销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指从分析到规划,从规划到执行,从执行到控制的全部内容。如果企业只将营销管理看作是对产品销售管理的话,那么,从根源上就偏离了营销管理的本意,自然在市场操作上出现营销失效的问题。
第二,营销管理需要深入地研究市场,尤其是针对客户和消费者,因为营销管理的实质就是需求管理,客户或消费者的需求体现在8各方面:负需求;无需求;潜在需求;下降需求;不规则需求;饱和需求;过度饱和需求;有害需求。在这八个方面中潜在需求、不规则需求和下降需求是企业必须研究的课题,只有深刻掌握需求的方向和趋势,才能确立产品、市场和营销计划、营销对象。
第三,企业营销计划不是根据企业生产能力、生产数量或是老板的意愿来制定,而是根据目标市场需求数量来制定,或者叫订单确定法。
第四,市场营销管理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实现商业利润。获取商业利润是企业存在的动机,也是企业本质的最终体现。企业能否获取到商业利润?获取到商业利润的多少?涉及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很多因素,但是,能够直接承担这项任务的就是营销及管理。
第五,营销管理是以商品价值交换为基础的。这里涉及到商品效用、商品功能、商品价值、商品价格和自愿交换的原则,市场营销管理的发生是在于市场上是否存在双方交换的条件和意愿,这就要求营销管理者必须促成市场交换的条件和意愿,这种促成是在双方自由、自愿环境下达成的,而不是使用非正常手段或胁迫。那么,实现商品价值交换的前提就是企业能够提供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和改善消费者状况的产品和服务。
第六,营销管理是一整套营销工具的利用。最基本的营销工具就是产品设计、产品订价、产品分销和沟通促销,这套工具被称为营销组合。营销组合是营销的一种策略,它应当在营销管理过程的最初阶段就应完成组合设计,而不是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之后的工作内容。
读《营销管理》时用的就是科特勒最新版的市场营销管理英文版教材。很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时间细读那么多的书,光案例就够我们折腾了。在此惭愧地告诉诸位,当时连很多营销概念都不懂。
最近决心将以前的管理书籍重读一篇,决定先看中文版,再看英文版。目前市面上各类翻译教材多如牛毛,但水平参差不齐,虽然都是中文字,但让人读了对有些东西不知所云。而笔者此次读的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华东理工大学梅清豪师丛其父梅汝和教授翻译,感觉译得不错。译者对有一些自己觉得可能对读者有误解的同时呈上了英文,供读者自己决断。
整个教材797页,前后共花去本人约80个小时才将其囫囵吞枣地读完一遍。这是一个艰苦和令人受益不浅的过程,我为作者的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智慧所叹服,原作者真是名不虚传的国际级市场营销管理大师。
一、大师的专业令人叹服。菲利浦—科特勒教授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博士学位。更令人叹服的是:他曾在哈佛大学从事数学方面的博士后和和在芝加哥大学从事行为科学方面的博士后工作。中国之所以缺少国际级大师,我们的教育应该负很大的责任。我们很多的管理学者与国际大师相比,一是缺少国际级公司的工作经历;二是缺少较高的数学素质,当然英文就不用说了。目前我国也正从这些方面努力来培养博士生,但一时难以取得较大的成效。
二、案例之多引人入胜。科特勒教授在书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给读者呈现丰盛的精神食粮。虽然案例时过境迁,里面的数据已经今非惜比。所幸的是,我们今天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案例要用到的数据。
三、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与时俱进的观察。要写成这样的一本书,光在金字塔里是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与外部世界息息相通,随时观察业界进展。我们的经济学管理学教授就缺少这种与产业界随时联系和与时俱进的观察的经验。
在科特勒众多的著作中,《营销管理》无疑是凝聚了其最多心血,也是最为全世界所接受和赞扬的经典教材,被誉为“营销圣经”。
在内容主题方面,《营销管理(第13版)》继续强调其前版中所提出的`“全面营销”理念,这种新理念是对内部营销、整合营销、关系营销和绩效营销的新的综合和提升,涵盖了当前营销人员所应具备的全新思维方式:公司要以顾客为中心,尽力发挥和协调各个部门和管理层次的营销作用(内部营销),以便组织、设计和协调所有营销活动和方案,以便在实现总体效果最大化的过程中为顾客创造价值(整合营销);而且公司也要从与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建立的长期关系中获利(关系营销);最后,公司要把营销看做是对顾客的投资,因此应该测量营销投资回报及其对股东价值的作用;此外,还要更广泛地关注营销对法律、伦理、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绩效营销)。这也意味着当今世界的营销管理已经开始发生根本性变革:不应该把营销看成是单一部门的职能,而是与整个公司员工都相关的工作,因此必须要努力做好内部营销和整合营销;同时,也不应该把营销看成是仅仅为了解决顾客的问题,而是要协调和管理各个利益相关者,因此就必须开展关系营销,并以绩效营销为目标。
可以说,以“全面营销”统帅的上述四种理念和活动贯穿于本书的始终。
之所以读这本书,主要原因是对我市场营销专业的一个交代。曾经有几个非专业的同学问我,什么是营销,营销跟销售一样吗?每次我都只能回答,营销有别于销售,营销侧重于管理,而销售只是营销其中的一个环节,其他就不知道讲什么了,自己的营销内涵一片空白。所以读完这本书之后,终于有了更全面,准确的营销定义及营销与销售的`区别。当然,不止是这样。
菲利普科特勒是这样定义营销:个人或团体创造(商品或服务),通过与他人交换的过程,满足社会的需求和需要,是一种管理方式。即营销是通过交换商品与服务,达到交换价值的目的。营销经常被拿来与销售相混淆。其实销售只是营销的冰山一角。正如书里所讲,在销售之外,营销还包括了广泛的营销调研、相应产品的研发、产品定价、分销渠道的开辟拓展以及使市场了解这种产品。与销售相比,营销是范围更广且更具综合性的过程。
只有当你手中拥有存货时,销售商品才会开始;而营销活动在产品出现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总之,营销不是一种短期的销售行为,而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良好的营销在企业生产产品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并在销售完成之后仍然长期存在。
而让我觉得最受益的不是知道了以上的内容,而是知道了并尝试着运用科特勒的思维模式。这个思维模式从计划的制定中可以看出。这一架构贯穿着整本书。内容如下:第一,环境的分析。即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TOWS分析,清楚企业的威胁与机会,劣势与优势。第二,目标的制定。明确企业目标,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第三,战略的制定。什么是战略?通俗地讲,战略就是达到目标的最佳方式。第四,战术的选择。即决定达到战略目标的最佳方法。战术有别于战略,战术是将战略具体化的方案。第五,预算,即计算达到目标所需的费用。第六,管理,制定确认计划进行认识的标准,这样企业才知道哪里做得好,做得不好。这一思维模式,除了运用于企业,我个人觉得同样可以运用到学习生活当中去。我们每做一件事,特别是需要长期精力投入的大事,更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框架指引我们实现目标,把握未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这一模式,希望大家也可以有所受益。
有了方法,那就得思考怎么执行。科特勒是十分注重顾客满意度的。每天企业都要跟不同类型的顾客打交道,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是需要企业积极去打好关系的。那什么是顾客满意度,就是顾客购买前抱有的期望与顾客购买后的认知结果的差值。负值表明顾客满意,正值表明顾客不满意。其实讲到底,就是顾客的心理在“作怪”,这就要求做企业的,特别是想要获得成功的企业要深入了解顾客需要,并想尽一切办法为之提供他们需要的商品,包括有形的与无形的。不论是真正的需要,未表明的需要,令人愉悦的需要,还是潜在的需要,我们都需要一种敏感,快速反应,去感觉顾客的感觉,也需要一份感性去接受理解顾客的善变,并时刻准备随机应变。
讲完这个,重头戏来了。最想讲的来了,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且是长远的发展,关键就是四个字,创新加营销,这也是企业两个基本职能。科特勒说:如果一个企业的营销部门不能够发掘出新的市场机会,其员工应该被解雇。然而市场上是否还有那样多的好机会?我们应如何去发掘新的机会与市场?这是个必须思考的问题。一个经济体系中,机会的绝对数量会随着商业周期和技术周期而变化。在经济衰退而新的技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机会的数量将会更少。
然而机会总是存在的。这就不得不提垂直营销和横向营销。纵向营销针对的是某个特定市场,而横向营销则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产品。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今天我们可以在加油站买到食品,在超市进行银行事务,可以在网吧使用电脑,用手机拍照,通过嚼口香糖来服药,还可以吃零食来摄入谷类,这些都是创新的表现,即横向营销。机会永远存在,缺少的只是去发现。所以,企业要发展,必须创新,才能于日益全球化,且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生存下来!
10.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策略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掌握好每二个地区的生活需求和对生活的态度,可口可乐公司抓住内的是人的生活习性,容我们国内的饮料公司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对不同饮料的需求来进行改进,为什么有可口可乐,因为他们在中国有市场所以在中国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