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企业在开展海外营销时,如果处理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试举例说明。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投入与努力都是采用国外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把在国外已经成功的模式套用过来。比如,宝洁公司就制定了本土化的策略,联合利华也制定了本土化的策略,可口可乐、柯达等很多国际品牌都制定了相应的中国市场策略,就连通用汽车、麦当劳也在适应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和习惯。
著名海外营销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当一些国外的品牌投入巨资在中国市场上进行颠覆性抢夺的时候,有些产品是因为在国外的起步时间和在中国的时间比较接近,有些产品是由于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完全放弃了原有的思维理念,所以才取得了成功;而有更多的产品由于对中国市场的不了解和对自身营销能力的自信,利用固有的经验进行炮制,反而像走入了泥潭一样不能自拔。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其实都趋向国际化了,因为市场已经是国际化了,在跨国公司的麦当劳、肯德基餐厅旁边的弄堂口,以价格低廉吸引市民的小型民营企业“巴比馒头”也能经常排着长队,它在市场细分和错位经营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个巴比馒头就是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国际化了,不过它是被动型的市场国际化。如果巴比馒头开出海外店或者是海外上市,那就是主动或互动地国际化了。
㈡ 联合利华利用丑女无敌进行产品植入式营销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有哪些
(一)植入式广告的概念植入式广告又称植入式营销,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植入式广告与传媒载体相互融合,共同建构受众现实生活或理想情境一部分,将商品或服务信息以非广告的表现方法,在受众无意识的情态下,悄无声息地灌输给受众。因其隐秘的特点,植入式广告还被称为嵌入式广告或软性广告。
由此定义可知,电视剧植入广告是通过将产品或品牌信息植入电视剧中,暂时让受众忘记其背后隐藏的功利性,而沉醉于电视剧的欣赏娱乐之中,无察觉的将受众引向营销的产品。淡化了传统广告的商业特征,易于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产品或品牌的相关信息,使其记忆力更持久。
(二)电视剧植入广告的发展状况
电视剧植入广告的出现,源于各个商家免费提供产品作为电视剧的背景及道具,把产品融入剧情之中,达到带动产品营销的目的。中国最早的电视剧植入广告是上世纪90年代由葛优和吕丽萍主演的《编辑部的故事》,剧中首次采用了植入广告的形式,播出了百龙矿泉壶的随片广告。而近几年,随着《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乡村爱情》等电视剧中植入广告的成功,电视剧植入广告在国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奋斗》和《我的青春谁做主》中大量提及奥迪的各款车,为奥迪赚足了噱头;而在《乡村爱情》中,从第一部的“大黑奔驰”到国产轿车“中华骏捷”,从谢大脚超市的蒙牛未来星到墙壁上的“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电视剧植入广告早已“深入骨髓”。
(三)电视剧植入广告的形式
电视剧植入广告的表现空间十分广阔,在电视剧中可以看到诸多的植入形式,常见的形式有:道具植入,台词植入和故事情节植入。
道具植入即指产品或品牌以道具的形式出现在电视剧中,这种形式较适合那些已经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产品,新产品或新品牌缺乏认知度,仅凭画面很难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如在电视剧《奋斗》中,那几个男人在每集中,无论是难过之后还是开心之后,都会买一包“点八中南海”。在这里“点八中南海”只是以道具的形式出现,却借助《奋斗》着实火了一把。
台词植入,即产品或品牌名称出现在电视剧台词中。在电视剧《奋斗》中,大量台词提及奥迪,如徐志森对他的副总说:“没有公司对你的栽培,你怎么能开着奥迪A8上班。”而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钱小样则用奥迪“A5”“Q7”来称呼追求她姐姐的那两位男士。台词的植入,潜移默化中让受众接受品牌所代表的意义及内涵。
故事情节植入,即指产品或品牌不再只是道具,而是故事发展的内容甚至线索,产品或品牌已经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例如在网络热播剧《爱情公寓》中,张伟与秦羽墨之间那个益达的故事,在这里“益达”不再是一个道具,而成为了故事的一个线索。
以上就是电视剧植入广告的主要形式,随着植入广告的发展,新的形式将会出现。选择适合的形式植入广告是植入广告的关键。
二、电视剧植入广告的优势及问题
(一)电视剧植入广告的优势
电视剧植入广告受到赞助商的追捧,源于其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这些优势使得植入式营销更加有效。
1.电视剧植入广告使产品面对细分市场
电视剧植入广告使产品直接面对细分市场,信息传递更具针对性。与传统硬广告的疲劳轰炸、强迫收看、说教性高、时效性差、观众接受程度低等特点相比,植入式广告的身段则要软得多。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意来选择观看不同的电视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广告的抵触和防备心理。
2.电视剧植入广告具有隐蔽性
电视剧植入广告具有隐蔽性,厂商可以规避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推广如香烟、烈酒等一些原本不能进行广告宣传的产品。例如电视剧《奋斗》中人人爱抽的点八中南海,香烟借着电视剧火了一把,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3.电视剧植入广告的光晕式影响
电视剧植入广告利用电视剧或明星的效应,将品牌置身于情节中,对消费者形成一种行为示范,在深化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获得品牌联想,最终赢得广泛的认同与品牌价值的提升。例如在电视剧《奋斗》中奥迪成为成功人士身份的标志,无论是徐志森的言论还是杨晓芸对于奥迪和奥拓的讨论,都深刻的影响着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知。
(二)电视剧植入广告中的问题
植入式广告在电视剧中的成功运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媒体、广告公司等大量使用。近几年来,电视剧中植入式广告在我国有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植入的品牌生硬,引起观众反感
植入的要求是比较巧妙的,如果猛然出现在观众面前,并与剧情不协调就会引起观众的反感。电视剧《微笑在我心》中,女主角向天微使用的是某品牌的MP3,围绕这个MP3与男主角引发的情感纠葛竟达五集左右的戏份,让观众直指“生硬”。
2.植入过多的品牌
植入式广告是一种不像广告的广告,它既不能引起观众的反感,又不能让广告信息蜻蜓点水,在观众心中不留一点印象。但过多的品牌植入,既不会对某品牌产生强烈印象,又会引起观众的反感。湖南卫视的一部《丑女无敌》,首次让国人意识到了广告植入也能如此狂轰滥炸无处不在,食品、饮料、洗发水、隐形眼镜、饰品、银行信用卡、网站、沐浴露……在这部36集电视剧中,超过30个品牌共创造了上千万人民币的植入广告收入。
3.植入频率过高
植入广告是植入在电视剧中,而当电视剧变成一则大的广告片时,这将使植入广告的优势转变为劣势。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中多如牛毛地植入广告让观众反感,如某乳制品的一个特写镜头就足足超过了45秒;另外,每集都有某品牌轿车驶过浅池溅起水花的镜头,全村都开同一品牌轿车,集体开出来就像搞车展一样。这样高频率的广告植入会引起观众的抵触心理。
三、电视剧植入广告的策略(一)内容第一,广告第二
品牌要与作品的定位相吻合,这是植入式营销的基本要求。失败的典型例子应属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慕容云海身为知名企业的继承人,而在他初次亮相时开的汽车却是一台国产轿车,使人大跌眼镜。
合理出现,而非生硬存在。不得不再次提到《一起来看流星雨》,剧中女主人公楚雨荨在伤心时总喜欢用某品牌洗发水洗头发,甚至有一集中出现5分钟左右的洗发镜头,这一情节让观众大呼生硬。
(二)充分考虑目标人群
即指广告主的目标消费者与电视剧的目标受众分析有没有交集,这一点是采用植入式广告时优先考虑的问题。在一部以家庭妇女为目标受众的电视剧中植入IT类产品显然是不合适的,目标受众群的分离将造成广告的无效或低效投放。
(三)植入式广告要考虑品牌或产品自身的特点
虽然植入式广告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种产品使用此种方式都会取得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因此要先从产品自身的特点出发,来判断其是否适用于植入式广告。首先,因为植入式广告是一种较隐蔽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处在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老品牌,不太适合那些处在品牌导入期的新品牌。当品牌处在导入期的时候,消费者对该品牌比较陌生,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被植入的该种品牌产品;而当品牌处在品牌生命周期的中后期时,品牌已经深入消费者内心,通过植入式广告可以巩固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记忆和认识。
㈢ 联合利华和宝洁的市场细分有哪些具体区别
楼上的明显错了复 两个都有 联合利华制在食品方面投入比宝洁多 而且宝洁有意出售食品业务 就拿中国区情况说 联合利华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进入了 当时是力士香皂来的 在营销方面 宝洁都是广告轰炸 产品定位较为联合利华明确 细分了市场
㈣ 联合利华的企业理念
联合利华公司:联合利华集团是全球最知名的日用消费品公司,总部设于荷兰鹿特丹(Rotterdam)及英国伦敦(London),整个事业集团共分北美、欧洲、亚太、拉丁美洲、非洲与中东等区域事业体,公司是英、荷合资企业,在100个国家设有分公司,产品行销网遍及150个国家,是全球获利最佳的公司之一 ,在88个国家拥有约300多个业务机构,1000多个著名品牌的产品在150多个国家销售,整个集团现有员工近30万人。联合利华于全球五百大名列第68 。2000年,该公司营业额292亿英镑,联合利华荷兰公司销售收入16.74亿欧元,利润1.06亿欧元。
联合利华的产品主要包括两部分:食品(人造黄油、各种食用油及油脂、奶制品、茶、冷冻食品、冰激凌、各种饮料等);各种洗涤用品及个人保健护肤用品等。该公司的工业用特殊化工品部门已于1997年5月份售予英国帝国化学公司。
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以前的品牌标识,那是一个温馨舒适,给人以家的感觉的蓝色的小房子,它与"有家,就有联合利华"这句温馨的标识语一起,表明了联合利华对中国消费者的美好承诺——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将美好和幸福带给每一个家庭。
联合利华集团目前正在中国进行着紧张的换标志活动。联合利华总部对外宣布|:到2005年年底,联合利华推出的产品外包装都将采用新标志。中国消费者原来已经非常熟悉的那个线条稳重硬直的"U"字将从此隐退。新的标志为一个由25个小图案拼接成的"U"字。而且在中国使用的标志还在英文字母下方增加了中文"联合利华"字样。
联合利华:
集中化战略(企业集中化、产品集中化、品牌集中化、厂址集中化)有利于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实现在华投资的战略目标。
联合利华日前决定将其在中国的食品零售营销网络转包给第三方公司----尤尼森营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他们计划首先在北京和石家庄进行如下试点:主要由第三方公司负责零售促销计划的实施、样品陈列、现场销售、订单处理等,而自己将集中精力制定战略计划、管理主要客户及分销商。
评述:集中化战略在联合利华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是企业集中化,1999年,把14个独立的合资企业合并为4个由联合利华控股的公司,使经营成本下降了20%,外籍管理人员减少了3/4;
二是产品集中化,果断退出非主营业务,专攻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食品及饮料和冰淇淋等三大优势系列,取得了重大成功;
三是品牌集中化,虽然拥有2000多个品牌,但在中国推广不到20个,都是一线品牌;
四是厂址集中化,今年5至8月,通过调整、合并,减少了3个生产地址,节约了30%的运行费用。这次将食品零售营销网络转包,可以说是营销环节集中化。实现营销环节集中化,把自己不特别擅长的零售营销转包出去,从而专心制定战略计划、管理主要客户及分销商,有利于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实现在华投资的战略目标。向第三方转包零售营销网络是集中化战略的又一重大创新。
我国的企业不但要与著名的跨国公司竞争,更要自觉地向他们学习。联合利华的集中化战略就很值得我国的企业学习。集中化是经营智慧的突出体现。企业无论大小强弱,能力、财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激烈化的形势下,为了向客户提供值加比(即价值与价格之比)较高的产品或服务,必须在各个方面善于集中,善于争取和发展相对优势,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拉长战线、分散资源,不要搞无原则的多元化,更不要盲目进入非擅长的领域。
两个公司共同的可取之处:
一品多牌策略
英国的联合利华公司,推出一种新产品就使用一种新商标,号称世界上拥有商标最多的公司,拥有十多万个有效注册商标。美国的P&G公司仅洗发液就分别使用"潘婷"、"海飞丝"、"飘柔"等不同商标。这种模式既克服了"单一模式"的缺陷,又可不断创立新的名牌,起到区别商品的特点、品质或档次的作用。采用这种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机制,各生产单位创立各自的品牌独立参与市场竞争不依靠一块牌子生存。
两个公司共同的可取之处:
都采取了一品多牌策略:
英国的联合利华公司,推出一种新产品就使用一种新商标,号称世界上拥有商标最多的公司,拥有十多万个有效注册商标。美国的P&G公司仅洗发液就分别使用"潘婷"、"海飞丝"、"飘柔"等不同商标。
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这种模式既克服了"单一模式"的缺陷,又可不断创立新的名牌,起到区别商品的特点、品质或档次的作用。采用这种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机制,各生产单位创立各自的品牌独立参与市场竞争不依靠一块牌子生存。
而相对于我国的很多企业的产品,都比较的单一,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被产品的有限性所钳制,在长远的发展中易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结束语:
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我国的很多本土企业陆续被外企兼并、甚至挤出销售市场。此现状应该引起我国民族企业的高度关注和深思,并向国外的优秀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和理念,完善和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民族企业!
㈤ 自研品牌退场 联合利华“买买买”战略能否撑起美妆梦
随着K-BRIGHT品牌退出中国市场消息不断传出,联合利华旗下唯一自主研发品牌或将折戟中国市场。2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搜索发现,联合利华旗下护肤品牌K-BRIGHT多个电商平台旗舰店已关闭,淘宝部分在售商家正在低价清仓,并表示此后不会再售。
近几年,中国美妆市场发展的不断扩大,成为各品牌角逐的主战场,联合利华也成为角逐者之一。不过,当被寄予厚望的自研品牌折戟后,联合利华能否依托于“买买买”策略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还不好说。
退出中国市场
多个电商平台旗舰店关闭、淘宝店铺低价清仓……联合利华旗下自主研发品牌K-BRIGHT似乎如网上传出的消息一般正在退出中国市场。
2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搜索发现,联合利华旗下自主研发品牌K-BRIGHT在淘宝、京东、小红书等电商平台旗舰店均已关闭。京东、小红书上K-BRIGHT品牌产品也均已下架,淘宝天猫上虽还有少部分K-BRIGHT产品在售,但多家淘宝店铺客服表示该品牌产品正在低价清仓。
一家名为“巴黎小静”的淘宝店铺客服表示,该品牌产品目前在进行清仓销售,以后估计没有了;上海左右化妆品专营店客服同样表示,目前该品牌产品在进行低价清仓。此前,K-BRIGHT极光瓶精华售价在300元以上,而目前售价仅为80元左右。
此外,K-BRIGHT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均已停止更新。
伴随着上述情况出现的是近日以来不断传出的K-BRIGHT将退出中国市场消息。消息称,K-BRIGHT将退出中国市场,目前正在进行清仓处理。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联合利华进行采访,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据了解,K-BRIGHT科倍丽是联合利华于2018年推出的韩系轻奢护肤品牌,产品包括“极光瓶”精华、“小冰珠”冻干粉等明星单品,同时涵盖洁面粉、爽肤水、乳液、面霜等细分品类,共11个SKU,产品价位在98-328元不等。
在刚进入中国市场之时,K-BRIGHT科倍丽采用微信店铺进行首发,未第一时间入驻天猫和京东。对于线下渠道布局,虽组建了专属运营团队,但关于CS渠道的拓展计划一直被搁置,并未真正推行,因此产品主要以线上销售为主。在产品体验方面,淘宝、小红书以及微博多位网友反映产品体验效果不佳,产品包装设计“不合理”。而在销售层面,K-BRIGHT此前销售赠送洁厕灵的营销方式被网友吐槽“奇葩”。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表示,联合利华品牌在消费者层面的定位更多在于日化洗护产品方面,而在美妆领域,联合利华并没有很出众的品牌以及消费群体基础。基于此,就算自主研发推出像K-BRIGHT这样的轻奢品牌,由于前期没有一定的市场用户基础,所以很难发展起来。
靠“收购”打天下
随着国内化妆品市场不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各品牌角逐的主要战场之一,联合利华也不断推动旗下收购品牌落子中国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3月至2019年,联合利华在美妆和个护领域一共完成了17次收购,针对买来的品牌,联合利华也都悉数引入了中国市场。
2017年,联合利华推动刚收购不久的高端彩妆Hourglass进入中国市场;同年9月,联合利华以22.7亿欧元从贝恩资本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及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手中买下珂泊亚集团,将AHC收入囊中,2018年推动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布局。2019年,联合利华引入好莱坞高端护肤品牌KateSomerville;2020年引入34亿元收购的高端护肤Tatcha。
在不断收购的过程中,联合利华也在逐渐调整自身结构,并向高端化布局。据了解,在众多收购品牌中,涉及4个高端产品,包括REN、Kate Somerville、Hourglass、Tatcha。与此同时,联合利华也在进行一些低端、小个护品牌的出售。此前,联合利华表示将出售一些体量小的个护品牌,以整理其投资组合,转向增长更快的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不断精减低效益业务的同时,联合利华通过收购一些轻奢美妆品牌不断构建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美妆金字塔。
在2021年初,联合利华与杭州高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GoUni(高优逸),联合利华表态称要与杭州高浪共同打造一支运营新锐高端美妆品牌的中国本土团队,专注于海外新锐高端品牌的引进与孵化。据了解,杭州高浪曾帮助宝洁、强生成功将多款品牌引入中国市场。显然,收购引入依然是联合利华的主题。
赖阳表示,收购策略,优势在于可以直接整合现有资源,而不用投入过多研发,迅速形成市场的推广。但同样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这些品牌参差不齐,研发水平不一,产品质量也不同,品牌与品牌之间以及与企业整体发展之间很难形成统一规划,就像一盘散沙。甚至部分产品会由于质量设计等问题面临一定的风险。
竞争加剧
作为联合利华近年来唯一一个自主研发品牌,K-BRIGHT曾被寄予厚望。联合利华中国区负责人曾对外表示,该品牌主要是为进一步增强联合利华在亚洲美妆市场及全球个人护理品类的专业地位。不过,随着K-BRIGHT中国市场发展遇阻,这一希望也随之落空。
自主研发品牌未能获得较好发展,联合利华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买来的品牌”。目前,联合利华收购的多数美妆品牌都已进驻了天猫国际,除AHC销量可观外,其他产品销量平平。淘宝销售数据显示,高端护肤Tatcha品牌天猫海外旗舰店店铺中,销量最高产品付款人数为493人。彩妆品牌Hourglass海外旗舰店中,销量最高产品付款人数为578人。
反观其最大竞争对手宝洁旗下sk-ll旗舰店最高销量产品付款人数为2.7万人;Olay官方旗舰店销量最高产品付款人数为4.5万人。相比较之下,联合利华难言优势。
除外资品牌的挑战外,国产品牌的崛起也对其形成一定挑战。彩妆领域,完美日记2020年双十一彩妆榜单排名第一,花西子紧随其后。护肤品牌方面,珀莱雅推出的美白系列产品,淘宝月销量基本在1万左右,联合利华旗下平均不足1000+的销量同样不占优势。此外,像日化老牌上海家化、丸美股份也在不断布局中高端产品体系,新锐网红品牌不断崛起,联合利华仅通过“买买买”的战略布局并不容易。
同时,赖阳表示,联合利华在洗护领域内的认知度太高,想要过渡到高端美妆领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其本身企业发展的定位性质局限了联合利华向美妆领域的发展。此外,因为没有自主研发以及自主研发不足,企业很难形成自己的壁垒,也很难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㈥ 谁能告诉我宝洁公司的营销策略是什么
一、宝洁公司的产品创新战略
宝洁认为,面对当今极具有挑战性的、不确定的经济环境,若想保持持续增长,必须在业务的方方面面进行持续创新。创新是宝洁业务的灵魂,唯有创新才能达到客户的期望、为零售伙伴创造价值,并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来保持宝洁一贯、持续的增长,达到或超过既定目标。
宝洁有众多创新成果都是业界首创:汰渍洗衣粉是第一款强力去污的清洁剂;佳洁士牙膏是第一款由牙医协会认证的能有效防止蛀牙的含氟牙膏、第一个获得专利的牙齿美白技蚂轮术;而洗发水品牌系列有PerthPlus是第一款将洗发水和护发素二合一的洗发水;海飞丝是第一款可以有效去除头皮屑的洗发水等等。宝洁将继续作为行业中少数几个可以开发新产品类别、创建新品牌、制定新业绩标准并重新定义顾客价值的公司。
宝洁公司品牌经营的特点:一是种类多。从香皂、牙膏、漱口水、洗发水、护发素、柔软剂、洗涤剂,到咖啡、橙汁、烘焙油、蛋糕粉、土豆片,到卫生纸、化妆纸、卫生棉、感冒药、胃药,横跨了清洁用品、食品、纸制品、药品等多种行业。二是许多产品大都是一种产品多个牌子。以洗衣粉为例,他们推出的牌子就有“汰渍”、“洗好”、“欧喜朵”、“波特”、“世纪”等近10种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香皂用的是“舒服佳”、牙膏用的是“佳洁仕”,洗发水就有“飘柔”、“潘婷”、“海飞丝”3种品牌。
二、宝洁公司的产品广告策略分析
宝洁经过了多年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越来越认识到销售渠道的重要性,并开始建立自己的终端销售队伍。宝洁公司的产品摆满了货架,就等于从销售渠道减少了对手进攻的可能。从价格、功能等方面对市场的细分,更是令竞争者难以插足。宝洁在市场上不留空白的产品布局,宛如筑起一道道固若金汤的防线,不给竞争者可乘的机会,而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就生活在宝洁产品的世界里。这种高进入障碍无疑大大提高了竞争对手的进攻成本,对自己来说就是一块抵御对手的盾牌。
在宝洁旗下的众多产品广告和包装上,都会标有“宝洁公司,优质产品”的字样及“P&G”的标志,标明该产品出自宝洁旗下,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感,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欧莱雅的做法却不相同,在欧莱雅旗下的众多产品品牌中,很难看到“欧莱雅”的标识,欧莱雅有意淡化了欧莱雅企业品牌同各产品品牌的关系,使产品品牌以独立的形象出现,以至于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赫莲娜、兰寇、碧欧泉、薇姿等知名品牌也是出自欧莱雅之手。岁册然而,联合利华旗下的高档品牌伊丽莎白-雅顿却有意割裂了同联合利华的关系,我们在伊丽莎白-雅顿品牌宣传中很难看到联合利华的一丝踪影。宝洁对产品的营销战略,使其产品品牌深入消费者思想。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往往会选择自己所熟知的产品。宝洁在产品营销战略中,成功的打好了品牌这张好牌。
在许多公司,获取专利就是衡量这些公司是否创新的标尺。可是在宝洁公司里,研发的确是体现创新的重要方面,但是创新却不会在研发阶段里就停止了脚步,它是宝洁的一种价值观,在打造、经营品牌的每个方面都可以看到闷雀信它的身影。
从隆力奇的广告风格来看,多以产品实用诉求为重点,强调产品的功能、原理和科学性。在策略上表现为持续性和连贯性,且后劲十足。宝洁的广告风格则充分体现了老大哥的特点,以理性诉求为重点,用科学的数据论证和权威部门的推荐相结合,强调产品的功能、原理和效果。在策略上表现为持续性和反复性,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和购买思想。
三、宝洁公司的产品销售战略
1.省略上查询洗衣技巧,在Grest.省略上看到个性化的美发介绍。作为竞争对手的联合利华和一家名为iVillage的公司签署了一项合约,计划投资2亿美元成立一个公司,为妇女提供一个在线社区。2000年8月,联合利华选择了康柏和IBM提供计算机设备和服务。除此之外还与世界领先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Ariba合作,使用它的平台构建网上全球规模的经济供应链条,2000年,在电子商务的初期建设上,联合利华投入大约1.3亿英镑,而这个数字还将增长。而此时,宝洁的销售网络已迈向成熟。
2.共赢的销售理念。宝洁非常清楚地要求,只有在明确的消费者事实和数据基础上,市场部才能开始去创作有说服力的广告和制定有力的市场营销计划,产品开发部才能开始去开发领导潮流的新产品,销售部也才能开始去制定满足客户需求的销售计划。
在过去20年里,宝洁在持续的变革中打造了中国最优秀的销售网络之一。其实,无论销售的组织结构如何变化,宝洁所强调的始终是一种共赢的理念。依靠着对这种理念的坚持,宝洁的发展策略和执行力都得到了实现。宝洁在与竞争对手联合利华及巴黎欧莱雅的几十年竞争中,它们各自为消费者提供着不同的好处,保持着各自的吸引力,达成共赢理念。
从企业角度看,品牌是一个企业经营流动的综合表现,有物质层面的,也有心理层面的。竞争中要获胜,这两个层面的东西一个都不能少。从消费者角度看,它是消费者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依据和经验、体现身份和个性的方法和工具,也是知足更高需求的期望和要求。宝洁打造了自己的品牌,赢得了自己在中国的生意。宝洁公司的多品牌战略不仅使得该公司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形象、较高的声誉,而且还培育了一大批忠诚的顾客,获得了较高的顾客满意度,为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赢得了竞争优势。宝洁公司的多品牌策略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使宝洁在各产业的货架中拥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宝洁采用了品牌管理制度与营销手段相结合的手段,并且树立以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为“轴心”的出发点,运用独特的销售方式,制定个性的品牌战略,成就了宝洁今天日化霸主的地位,宝洁也成了营销界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中国营销界更是活跃着越来越多的“宝洁人”。
四、宝洁公司产品营销战略新举措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不断完善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应该注意维系客户关系,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宝洁在管理上的突破就是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基础上,将创新作为一个可以整合的程式进行构思和执行。宝洁通过系统的方式选择创新项目,分配资源,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保证宝洁的所有业务都有一个稳固的新产品通道。不仅系统地管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析,而且还把创新作为一个系统程序管理。这样做既节约了管理时间,也节约了管理成本。
随着中国宝洁业务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宝洁在其网站上推出了“新产品尝试”专栏,销售新推出的产品,同时网站还设置了一个“参与创新新产品”专栏,引导消费者成为虚拟市场调研的目标人群。宝洁公司的副总裁MarkShar说道:“每个公司都知道,那些注重与公司沟通的消费者是潜在的最佳消费者。如果不加以重视利用,将会很快失去他们。”在宝洁更新的专栏里改变了其他公司网站上常用的邮件链接的方式,而是请顾客进入论坛发表其对宝洁产品的意见,同时可以对其他参与者的意见予以评论。宝洁通过多年的积累,建立起庞大的客户资料数据库。
宝洁百年辉煌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将自己的未来放在对消费者价值的理解与把握上。宝洁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了消费品行业的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消费品的价值是一个很“主观”或“个性化”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会随着时代而改变。宝洁并不把自己的持续竞争优势建立在产品上,而是建立在产品外的消费者价值上。宝洁在不断创新产品、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价值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宝洁用十足的勇气面对挑战,用百倍的努力取得收获,用千般的热情追逐梦想,用万份的真诚得到顾客的肯定!无须惊艳四座,无须学富五车,只需以创新的方法研发产品,只需用自己的方式与顾客交流,只需给予顾客信服的理由,就会获得属于自己的掌声和喝彩!祝愿宝洁的明天会更辉煌!
㈦ 【联合利华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联合利华战略分析
联合利华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SWOT分析法是将研究目标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归结为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4个方面,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匹配。从联合利华本身发展状况出发,探讨如何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确定联合利华目前面临的重要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从而对联合利华进行战略选择。
1.联合利华的SWOT分析
1.1联合利华的内部优势(S)
⑴ 丰富的经验和技好樱中术,联合利华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化行业之一,对中国市场有着一定的了解。联合利华拥有1500多个品牌,并且一些领先产品具有全球性和区域性,部分产品由于其先进的技术从而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
⑵ 品牌知名度高,世界上最大的日化企业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知名度。
⑶ 良好的企业形象,不断致力于公益事业有良好的公众形象。
⑷ 优秀的人力资源,联合利华在上海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能够吸引、收纳更多优秀人才,研发更好的产品。研发水平是联合利华所拥有的最好的技术资源。
1.2联合利华的内部劣势(W)
⑴ 管理模式松散,联合利华是一个缓慢移动,不宽泛,并且固有的、保守的安格鲁——德意志等级管理模式,而且,联合利华在大部分的合资公司中没有控股,因此在内部管理上存有一定问题,其合资企业数量已超过14家,常常陷入意见产生不一致的争论之中。
⑵ 经营成本高,内部还存在资源浪费现象,企业的经营成本相对较高。联合利华在单个品牌的市场推广费用竟然占到销售额的50%。
⑶ 品牌认知不清楚,一系列不知名,低卷入的品牌导致品牌层次过多;具有国际水平或者是被认可的“权威”品牌极少,销售业绩比其它全球品牌要差。
1.3联合利华的外部机会(O)
⑴ 汉高的退出。曾与联合利华、宝洁和花王齐名的四大国外洗涤公司之一的德国汉高在2008年底全面退出中国洗涤市场。产品包括:威白全能洗衣粉、洗衣液、威白污渍爆炸盐洗衣皂等多款产品与“天清”洗衣粉产品。
汉高的退出,无疑给予其他品牌占据洗涤市场份额的机会。联合利华需要把握机会,推出新产品,借汉高的退出,把握先机,占据市场。
⑵ 金融危机给了联合利华一个创出更高业绩的机会。以目前联合利华发布的数据为例,公司有近一半的销售额来自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联合利华在华销售近20个品牌的
产品,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要比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高出很多。我们发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而不是价钱低的产品。而联合利华则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给消费者带来性价比最高的消费体验。
⑶ 中草药、天然产品越来越受青睐。注重产品品质的同时、人们更关注健康,因此中草药、天然产品越发受欢迎。而联合利华之前就开始致力于中草药的研究,现在应该不断研发相关的天然产品。
1.4联合利华的外部威胁(T)
⑴ 政治因素,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帮助本土企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本土企业的发展对联合利华构成了威胁。
⑵ 强有力的竞争者
数据来源: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estimates
图5-1 联合利华与其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
由图5-1可见,联合利华面对着宝洁和欧莱雅的强势竞争。甚至,宝洁已经牢牢占据市场份额的首位,而欧莱雅正在不断超越联合利华。
⑶ 本土企业的发展。目前,在织物、家居护理产品中,本土企业已经处于市场主导的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本土企业将不断发展壮大,对联合利华构成强有力的威胁。友山
2.联合利华的竞争战略总结
2.1集中化战略措施
联合利华曾采取以下集中化战略措施,对企业进行结构重组。
⑴ 企业集中化,1999年,把14个独立的合资企业合并为4个由联合利华控股的公司,使经营成本下降了20%,外籍管理人员减少了3/4。
⑵ 产品集中化,果断退出非主营业务,专攻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食品及饮料和冰淇淋等三大优势系列,取得了重大成功。
⑶ 品牌集中化,虽然拥有2000多个品牌,但在中国推广不到20个,都是一线品牌。 ⑷ 厂址集中化,今年5至8月,通过调整、合并,减少了3个生产地址,节约了30%的运行费用。
2.2发扬品牌优势——并购
目前,联合利华在全球有400多个品牌,其中大部分是收购来并推广到世界各地,比如,旁氏原是一个美国品牌,联合利华将其买下并发展颂档为一个护肤品名牌,推广到中国;而“夏士莲”原是在东南亚推广的一个英国牌子,联合利华也将其引入中国。“成为本地化的跨国公司”是联合利华的全球经营宗旨和长期以来的传统。这些年来,联合利华不仅将众多国际品牌带进中国市场;同时大力培植中国本地的品牌。
3.战略对策
根据前面对联合利华进行的SWOT分析,作出了以下总结,见表5-1。
表5-1 联合利华的SWOT分析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3.1 SO战略(优势机会战略)
利用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着力开发洗涤用品,借着汉高退出中国市场的契机,占领洗涤市场,在技术和营销上双管齐下,提高销售额;金融危机使得很多企业处于危机状态,这个时候可以适时进行收购计划,但不能盲目收购,需要有针对性的收购对企业经营有利的公司,比如扩大企业线下实力等,通过收购(就是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若干商业企业,或者拥有和控制其分销系统,实行产销一体化)以此加强自己的企业资源;联合利华还应该利用其在上海新开的研究所,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研发的产品可以以中草药、天然成分为主,还可以拓宽男性产品市场,以弥补男性产品市场的产品缺失。
3.2 WO战略(劣势机会战略)
利用人事变动,对联合利华内部结构进行整合,在全球实施整体瘦身行动。一是品牌层面瘦身,从其2000多个品牌中,精选400个重点推广,在中国推广还不到20个;二是产品层面瘦身,果断退出非主营业务,专攻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食品及饮料和冰淇淋等优势系列;三是企业组织架构瘦身,把14个独立的合资企业合并为4个由联合利华控股的公司,使经营成本下降了20%,外籍管理人员减少了3/4;四是总成本领先,将生产基地移到其他相对便宜地区。同时在此期间对员工进行培训,已修炼企业员工内功,加大研发力度,确定定位,随时准备出击,抢占市场;在经济衰退中,人们会取消或者推迟一些大额消费,这样他们手中就会有更充裕的钱购买日常用品,而且产品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联合利华可以顺势调整产品价格;不断拓宽产品种类,增强产品创新力。
3.3 ST战略(优势威胁战略)
宝洁、欧莱雅可以说是联合利华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面对对手,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营销策略。产品是竞争的核心,研发能力的提高,保证产品的质量,从而更好的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公众形象对企业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联合利华要不断参与公益活动,强化自己企业形象,并且处理好政府公关工作,为企业业务打好基础。
3.4 WT战略(劣势威胁战略)
联合利华需要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在不断研发的同时,还要强化顾客的品牌认知度,对消费者而言,产品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了解很多日化产品,但是却不了解很多日常使用的产品是属于联合利华的。因此联合利华要加强顾客的品牌认知度,形成产品连锁反应效果。
3.5 联合利华的竞争战略选择及评价
⑴ 总成本领先战略,通过设计一整套行动,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并提供为顾客所接受的产品或服务。
战略风险:新加入者可能找到低成本的生产方法后来居上;竞争对手比较容易模仿成本领先企业的能力;技术进步降低企业资源的效用,而使其丧失成本优势。
目前联合利华已将企业的生产基地移到长三角洲地区,以削减成本。并采用降价奥妙策略,以获得洗衣粉市场。但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并非长久之计,联合利华主要以宝洁为竞争对手,同质化的竞争方式,将削弱联合利华的实力
⑵ 差异化战略,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竞争者相比独具特色、别具一格,从而使企业建立起独特竞争优势的战略。
战略风险:企业形成产品差别化的成本过高,面临实行低成本企业的威胁;购买者不再需要本企业赖以生存的差异化因素;竞争对手的模仿缩小顾客感觉到的产品差异;竞争对手推出更有差别化的产品。
就目前而言,联合利华的产品种类较宝洁而言相对偏低。就洗发水市场而论,联合利华有清扬、夏士莲、力士三个品牌;而宝洁有潘婷、飘柔、海飞丝、沙宣、伊卡璐五个品牌。就日化产品种类而论,联合利华仅家庭护理和个人护理两个大类,产品数达11类;宝洁有个人护理、健康护理、家庭护理三类,产品数达19类。由此可见联合利华产品缺乏差异化,联合利华应该建立自己独特、持久的优势,建立起顾客对产品的忠诚度。
⑶ 集中化战略,将企业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市场,通过为这个小市场的购买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更有效率的产品或服务来建立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战略风险:较小的生产规模容易导致相对于成本领先企业的较高成本;随着技术进步或顾客品味的变化,原先的市场细分可能会消失。
多品牌的模式使联合利华精力分散,缺乏主推业务。如果将范围缩小与几个特定的细分市场进行开拓,将更有利树立品牌形象。但是,之前联合利华已经进行大规模的“瘦身”对产品进行整合,如果不断集中产品,会使产品越发单一,缺乏竞争力。
笔者认为,联合利华的优势大于其劣势,机会大于其威胁,因此联合利华应着重采用SO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4.企业战略实施及控制
联合利华差异化战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⑴ 产品差异化:
首先对于不同产品分类,对消费人群进行差异细分。例如在洗发水市场,可以细分为儿童、男性、女性;长发、短发;受损发质、天然发质;卷发、直发等;在口腔市场,可以细分为儿童、成人、老年人;白天护理、夜晚呵护等。根据人群的差异细分,可以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研发商品,同时要注重新市场的开辟例如,现阶段,中国口腔护理市场的清洁、固齿、防蛀等功效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根据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的调查资料显示,牙齿中无软垢(牙菌斑)的人群不足1%,成年人牙周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的比例达97%,而在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90%的人仍然存在牙齿和牙周健康问题。它们主要表现为:龋齿、口臭、牙齿黄黑、牙结石、口干和口苦。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口腔护理问题也越发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可以开辟口腔市场,致力于研发相应的口腔护理产品。
风险:新产品的推出,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因此一定要注重产品的质量、新颖,以快速的发展首先占领市场。
⑵ 产品质量及包装的差异化
“健康”是人们永恒关注的话题,因此产品的质量是人们青睐的基础。目前,天然、中草药成份的产品越发受欢迎。例如,洗衣皂在使用过程中能洗净衣服同时能滋养双手,使用后良好的效果就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健康”、“名牌”决定了产品的档次、质素。
此外日化产品的包装趋于同类,比较单一,可以在产品包装上进行创新,突出品牌的自有特点,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产品与产品间增加联系。
风险:质量效果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无法立刻显像,同时新颖全新的包装会让顾客产生模糊感念,以为产品进行了转换。对此联合利华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市场,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⑶ 渠道差异化
目前,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在保障主要城市的销售额的同时,开辟农村、城镇市场。同时联合利华产品可以采用直销的方式。这样可以增强消费者的认知度,了解其旗下产品。
风险:市场是否可行存在一定疑问。但是可以试验一下。
⑷ 市场推广的差异化
在产品推广的过程中,不单单是宣传产品,更重要的是将健康、保养的理念传达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更了解自己的同时,能够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同时联合利华要不断冠名赞助消费市场所关注的活动上。例如,织物。家居护理目标客户群是中老年女性,可以赞助举办相应适宜她们的活动,如集体操等,以增加顾客的认知度。
风险:会增加一系列的投资,扩大成本。因此要对活动进行取舍,选择适宜的活动方案。 ⑸ 服务的差异化
企业需要营销的不仅仅是顾客,还有其员工。只有销售人员对产品充满信心,才能给顾客做好的介绍服务。员工是企业成长的核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因此要不断进行员工培训,给予员工更多深造和发展的平台。
风险:一旦员工离职会给予公司相应的损失。但是只要相应善待员工,员工也会重视自己的企业。
㈧ 关于各种牙膏的营销策略
中国牙膏行业市场容量巨大,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市场规模即以年均5%的比例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季节变化较为平稳。 1998 年,全国牙膏产量达到 28.07 亿支;2000年产量达到了 36 亿支,年人均使用量提高到了 2.8 支;预计今年中国牙膏产量将达到 49 亿支, 2010 年将达到 54 亿支。建国后,中国牙膏市场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1982 年):两大品牌南北称雄。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期间,上海中华牙膏和天津蓝天牙膏两个国产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国庞大的牙膏市场。素有“南有中华,北有蓝天”的美称。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牙膏定产包销,销售是靠各级百货站分销,基本叫没有竞争。
第二阶段( 1983~1991年):国内品牌雨后春笋。改革开放,尤其是工业自销后,国内新品牌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涌现出两面针、冷酸灵、黑妹、芳草、草珊瑚、小白兔、黄芩等众多品牌。它们各执一域,逐渐形成竞争割据之势。
第三阶段(1992~1995):洋品牌抢滩中国市场。1992 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洁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用品公司宝洁公司的佳洁士进入中国。短时间内利用强大的营销攻势抢占了中国的高端市场。
第四阶段( 1996~2002 年):洋品牌洗牌中国市场。外资品牌完全改变了中国牙膏市场格局:一方面通过收购国产品牌来取得市场份额和渠道,如联合利华从上海牙膏厂取得了 " 中华 " 和 " 美加净 " 的品牌经营权;另一方面通过出色的营销手段及价格调整,让大众接受自己。 1996 年,国内牙膏 10强品牌中外资品牌仅占两席,到 1998 年已经增至四席,而 2000 年更是增加到了四席。而蓝天六必治、芳草、小白兔等昔日国产名牌整体陷入颓势。
第五阶段( 2003年至今 )中国牙膏品牌重新整合寻求突破。 两面针、冷酸灵等国内品牌在经历了一轮市场洗礼后,营销手段和品牌管理理念日渐成熟。田七牙膏异军突起,又涌现出纳爱斯、西瓜霜、立白、云南白药牙膏、牙依牙膏等新生品牌,他们避开与外国品牌的正面交锋,避实击虚,力保占领" 中老年口腔护理 " 和 " 中草药护理 " 等细分市场。
2、当前市场概况
从市场发展看,世界口腔清洁用品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市场细分程度高,品牌忠诚度起主要作用,价格竞争十分激烈;从市场供给看,市场规模相对稳定,市场增长率低;从市场需求看,个性化需求日趋强烈,追求新感觉、健康、美白、天然、全效依然是主流;从品牌结构看,市场集中度高,高露洁、宝洁、联合利华等几大跨国公司品牌占领大部分市场;从产品结构看,市场进一步细分化,新品大量涌现,广泛为市场所接受的是特殊感觉并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 从区域和价格结构看,城市市场,牙膏产品进一步向高档化发展;农村市场,低价位产品销售量将快速上升。第一梯队的外资品牌稳固占据城市市场后,营销重心开始大幅向农村倾斜,价格由高价位向低价位渗透,第二梯队的民族品牌开始由低端向中、高端价位反攻。例如,最近高露洁公司针对中国本土企业的主导产品中草药牙膏推出草本牙膏(含田七、西瓜霜的牙膏)进行低价打压,一向以高价位出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的佳洁士也采取了最为见效的价格战,并首次在其强根固齿牙膏广告中高声叫卖“只售两块九!”。从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看,国内牙膏市场主要品牌群大致为:高露洁、佳洁士、中华、两面针、田七、黑妹、冷酸灵、、蓝天六必治、黑人、竹盐狮王、洁银、洁诺、草珊瑚、永南、美加净、白玉等近20个。2006年度,排名前6名的品牌市场占有率情况大致为:高露洁26%、佳洁士19%、两面针13%、中华10%、田七9%、黑妹6%
根据权威部门统计:2006年我国牙膏规模达到47亿支。在国内牙膏市场,高露洁、佳洁士霸主地位已形成;两面针、冷酸灵、黑妹、立白、蓝天六必治等国产品牌则稳占二线阵营。
3、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A、 当前我国牙膏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广告与品牌、产品包装、市场细分等方面:一是价格竞争有所增强;国际企业力推低端便宜产品,因其在高端市场已经进入了某种程度的饱和,但中低端市场对其来说是完全空白的市场。发展策略已经在创新产品、投放广告的基础上,加大降低成本、降低价格的力度等方面。二是高低端品牌互相渗透;高档市场已被外资品牌牢牢占有,并且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外资品牌由高档往低档延伸,而国产品牌只得由低档往高档发展,前者比后者拓展力度更大,外资品牌结合中国实际,营销策略得当,自上而下占领大量市场份额;三是广告成为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近年来,各牙膏厂商都纷纷加大广告的投入。四、渠道更加多元化。商业的经营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各种零售业态层出不穷(大卖场、连锁便利);商业流通渠道相应也在重整,加上传统批发渠道的萎缩,促使企业正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结构。这些销售渠道的变化使得零售业态,尤其是新兴零售业态的重要性显现出来。国际连锁零售卖场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高昂的进场费用提高了进入壁垒,压缩了工商各级的利润,“终端黑洞”已经成为企业以及经销商不容回避的问题。
B、牙膏品类丰富,从洁齿型牙膏一统天下发展到洁齿、预防、美容、保健、生物型等多种牙膏品类并存的格局。新的卖点不断出现,如纳爱斯的透明包装营养牙龈、云南白药的防治牙龈出血和口腔溃疡配方、原料口味改进型(加盐、SIO2、绿茶、蛇胆、蜂胶、中药成分等)牙膏专门针对等等。各大品类中产品进入同质化竞争阶段,按营销理论讲国内前10位的牙膏产品力趋同(从原料到设备再到工艺差异化很小),差异最大的是销售力和品牌力。以高露洁为代表的洋品牌走高开低走的市场策略,依靠降价和不断推出低价位产品的方式来阻击竞争,最终形成残酷的价格战。从区域和价格上看,在中心城市,牙膏市场是由外资名牌和国产名牌占据。大众消费的价格区间是3~4元/支,以高露洁、佳洁士、中华组成的第一集团军占据了3元以上超过80%的市场份额,形成高度垄断。而在地级城市,大众消费的价格区间是2.5元~3.5元,其中60%的市场份额被外资名牌占据,40%的市场由国产名牌分割。在县级市场,牙膏的大众消费价格区间已经降到了2元~3元,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80%,其中杂牌的市场份额已经逐渐攀升。到了农村市场,牙膏的大众消费只在1.5元左右,全国的牙膏农村市场被各地的杂牌占据半壁江山,正宗的外资名牌已经极少露面。城市和农村需求界面较为明显。
C、从功能上分析:国外品牌多以健康感念(富含某某因子、物质等),冠以科学头衔;而国内品牌多打中草药的牌。在中药草牙膏市场中,蓝天六必治、两面针、田七、芳草、洁银等老品牌位居主导地位,不断推陈出新;黑妹、冷酸灵等新品牌不甘落后,竞相推出新产品。高露洁、佳洁士等国际品牌也意识到中国的中药牙膏市场,开始打草本牙膏概念(如高露洁草本、佳洁士草本水晶等)。云南白药、隆立奇、立白、飘影、名人等其他行业的企业纷纷介入,推波助澜。
㈨ 举例说明什么是跨国营销,什么是国际营销
跨国营销(宝洁公司)
宝洁的诉求方法偏重于理性的诉求。“理性诉求”指的是广告定位于受众的理智动机,通过真实、准确、推理等思维过程,理智地作出决定。宝洁的广告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消费者如果购买宝洁产品会获得什么样的利益,以达到劝说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1)表现策略:广告多运用示范式,采用消费者的现身说法。广告片一般采用现身说法,让经常使用该产品的人,一般为家庭主妇,来直接了当的用平实而熟悉的语言向消费者进行诉求,向消费者提供一个或多个利益点,来直接阐述商品的特点,用产品的特殊功能来理智的打动消费者。
(2)媒介策略:主要采用电视广告,打开电视,几乎每天都可以看见宝洁公司商品的广告片。虽然宝洁公司在报纸、杂志等主要媒体都投入广告费,但鉴于其主要生产大宗低利的家庭用品,它把大部分广告费投放在电视这一最大众化的媒体上。它的这一媒体策略在中国也十分明显。同时电视媒介的可视性也更能充分展示宝洁产品的功能。
(3)投放策略:在常年做广告的同时配合不同的促销方式,综合运用。宝洁的广告是常年无间断进行的。几乎每天我们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宝洁的产品在进行宣传。这与其他品牌不同,如联合利华。其他品牌一般使用跳跃式的广告或是在产品市场导入期及销售旺季到来之前进行广告宣传。宝洁的无间断广告策略和其产品有关系。作为日用洗洁品,是普通家庭的日常使用的消耗品,属于消费者经常购买的商品。如香皂、洗衣粉、洗发水等,消费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采购一次。常年的广告首先使消费者认知宝洁的品牌,长期的广告也会引起消费者尝试购买的欲望,加之产品的较高品质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认同感,逐渐使消费者成为宝洁的固定消费群,宝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http://www.manager365.com/Article/SCDC/200612/20061226144913_2.html
国际营销(索尼公司)
索尼公司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走向国际化的"象征"。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索尼公司的资金只有19万日元,是一个小企业。经过30年的时间,年销售额超过了6000亿元,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企业,称之为"索尼的神话"。特别是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方面更为显著。现在,包括出口和海外生产在内,约70%是面向海外的。可以说,在日本企业中,它是推进国际化方面走在最前列的一家企业。
在开展国际化的同时,索尼公司在国内建立了许多合办的企业和分公司,形成了一个称之为卡特尔式的企业大军。它的事业范围是极其广泛的。索尼总公司不仅包括电子工业领域,而且,还发展到化妆品以及生命保险等许多领域。它的经营真可谓"四通八达"、"神通广大"。一九六八年设立了CBS索尼,经过10年工夫,它在同行业中成为销售收录机的最大企业。
国际化战略
1.向国际化企业飞跃发展
在日本,索尼是向跨国化发展的企业中的最先进的厂家之一。如果回顾一下索尼公司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 60年代,是索尼公司正式出口半导体收音机、半导体电视机的时期。
(2) 70年代,是索尼公司与美国、英国等一起在外国积极地建立工厂,就地生产制造产品,当地销售的时期。
(3)80年代,是向国际化企业飞跃发展的时期。
索尼公司成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有着高超的"技术力量",能生产出附加值高的商品,具有能够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和实现国际化的能力。值得注目的是,索尼公司还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活动,实施自己的向国际化企业飞跃发展的战略。
2.索尼公司实现国际化的特色
第一特色是,开拓海外市场的创造精神。
索尼公司最初向国际市场提供的商品是半导体收音机。日本最初的"内藏"半导体收音机,在美国市场上受到高度的评价。在60年代,建立了独资企业--"索尼·美国"。把这种附加值高的商品,做到生产和销售一元化。当时,在国外以自己的力量销售自行制造的产品的日本企业,只有索尼公司一家。因而可以说,索尼公司是开发海外市场的先驱。
索尼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是"创造"未知的市场。也就是说,开发符合海外市场特性的典型产品。索尼公司在建立广泛的销售后服务体制的同时,采用了能够吸引消费者注目的广告,从而对高级产品产生信誉。继在美国之后,又在瑞士、香港、加拿大、巴拿马、德国、波多黎各、荷兰、巴西、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点,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世界的索尼"的基础。
第二个特色是,首先将新产品在美国市场上进行销售,有了成效之后,再引进到日本市场上来销售。
索尼公司以优势的高级商品的信誉为背景,在市场成熟度较高的美国市场上获成功之后,将产品再销售到日本及其他国家。这种销售商品的方式占绝大多数。从1981年夏季开始,预定将新的情报机器首先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这样,能充分发挥索尼公司在美国的强有力的销售能力。
3.考虑到要适应贸易磨擦
索尼公司实现国际化战略的第三个特色是,具有互惠主义的性质,首先避免门面的出口现象。
索尼公司很早就开始在海外当地建厂生产,为进口海外的商品而成立索尼进口公司。还有与海外搞合办的企业,努力开放日本国内市场等。这些都体现了互惠精神。如上所述,索尼公司实现国际化,是由于贯彻执行了盛田昭夫会长对真正实现国际化的远见卓识的对策的结果。索尼公司很早就采取了回避贸易磨擦的政策,这对索尼公司的国际化起到了中心作用。同时,在国际范围内,索尼公司参加了日美贤人会议。成为了"摩根·保证金托拉斯国际委员会"的成员,还就任了美国航空公司的董事。
在海外建厂生产,可以对发展当地经济作出贡献,又可以解决所在国的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索尼公司在美国、西班牙、英国、德国、新加坡、巴西、墨西哥以及法国建立了工厂。最初,决定在美国圣地亚哥建立工厂的计划是在1969年,也就是在彩色电视机的倾销问题发生之前决定了。根据"在存在市场的地方进行生产的"的基本理论,索尼公司在海外建立了彩色电视机厂、录像机厂、收音机厂等,在当地进行生产。
索尼公司不仅仅是代替出口,还根据海外分公司的经营方针,扩大三国之间的出口贸易。在英国的布里津顿工厂生产的彩色电视机的一半以上,是向欧洲市场出口的。1980年,对英国的出口作出了贡献,为此,获得了"英国女王奖"。同时,圣地亚哥工厂的彩色电视机,一部分向加拿大、中国美洲出口,墨西哥、法国的录音带厂的产品也向邻近的市场出口。
盛田昭夫会长说:"日本在生产基地的作用,不仅表现在面向国内市场,而且把需要高度技术的基础零部件出口到海外市场。"根据这一种精神,将来索尼公司要以世界的生产基地为基础,施展国际营销战略。
4.向世界挑战--日本式经营的出口
在国外当地的生产走上轨道的同时,在经营方面,索尼公司的国际化迎来了新的局面。索尼公司的海外的当地法人,是任何具有当地国籍的经营者,使经营责任同当地特色结合起来。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其经营的缺点是经营者重视短期利益的回收。而日本式经营的长处在于,从长远观点出发,以提高基层水平的方式进行投资。以日本经营之长弥补当地企业之短,这种形式就是索尼公司的特色。即把当地的经营技术与日本的"家庭主义"经营融为一体。
在圣地亚哥和道赞的工厂里,已充分显示出日本式经营的长处。在管理者阶层,由于实行大幅度的有权限的责任,参加经营管理的意识很高。同时,实行了无解雇宣言和内部提拔制度,重视劳资无差别的宣传,
http://www.manager365.com/Article/glal/MBA/200608/20060819203815.html
㈩ 成功的国际营销案例
企业有时候在本土销售成绩不佳时,或许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实现转变,从而获得成功。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成功的国际营销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的国际营销案例1:麦当劳
1955年,52岁的克劳克以270万美元买下了理查兄弟经营的7家麦当劳快餐连锁店及其店名,开始了他的麦当劳汉堡包的经营生涯。经过多年的努力,麦当劳快餐店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目前,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截止1986年,其年销售额就已高达124亿美元,年赢利4.8亿美元,麦当劳快餐店已遍布世界大多数地区。如果你访问日本,你可走进麦当劳快餐店,来上一个大大的“麦当劳”汉堡包,喝上一杯牛奶冰淇淋饮料。你也可以在墨西哥、瑞士和泰国订上一份麦当劳。如果谈判成功的话,你甚至可以在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品尝到麦当劳的特色。总之,麦当劳现已成为一种全球商品,几乎无所不在。麦当劳金色的拱形“M”标志,在世界市场上已成为不用翻译即懂的大众文化,其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扎根到如此地步,正如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一位教授说的:“有人哪一天看不到麦当劳餐厅的金色拱顶,会感到这一天真难以打发,因为它还象征着安全。”
麦当劳公司是怎样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呢?这归功于公司的市场营销观念。公司知道一个好的企业国际形象将给企业市场营销带来的巨大作用。所以其创始人克劳克在一方面努力树立起企业产品形象的同时,更着重于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起“M”标志的金色形象。当时市场上可买到的汉堡包比较多,但是绝大多数的汉堡包质量较差、供应顾客的速度很慢、服务态度不好、卫生条件差、餐厅的气氛嘈杂,消费者很是不满。针对这种情况,麦当劳的公司提出了著名的“Q”、“s”、“C”和“V”经管理念, Q代表产品质量“Quality”,S代表服务“Service”、C代表清洁“Cleanness”,V代表价值“Value”。他们知道向顾客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满足不时变化的顾客需要,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
麦当劳公司为了保证其产品的质量,对生产汉堡包的每一具体细节都有着详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从管理经营到具体产品的选料、加工等,甚至包括多长时间必须清洗一次厕所、煎土豆片的油应有多热等细节,可谓应有尽有。对经营麦当劳分店的人员,必须先到伊利诺斯州的麦当劳汉堡包大学培训10天,用到“汉堡包”学位,方可营业。因此,所有麦当劳快餐店出售的汉堡包都严格执行规定的质量和配料。就拿与汉堡包一起销售的炸薯条为例,用作原料的马铃薯是专门培植并经精心挑选的,再通过适当的贮存时间调整一下淀沙和糖的含量,放入可以调温的炸锅中油炸立即供应给顾客,薯条炸后7分钟内如果尚未售出,就将报废不再供应顾客,这就保证了炸薯条的质量。同时由于到麦当劳快餐店就餐的顾客来自不同的阶层,具有不同的年龄、性别和爱好,因此,汉堡包的口味及快餐的菜谱、佐料也迎合不同的口味和要求。这些措施使得公司的产品博得了人们的赞叹并经久不衰,树立了良好的企业产品形象,而良好的企业产品形象又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国际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麦当劳快餐的服务也是一流的。在这里没有公用电话和投币式自动电唱机,因此没有喧闹和闲逛,最适于全家聚餐。它的座位舒适、宽敞,有早点,也有新品种项目,随顾客挑选。这里的服务效率非常高,碰到人多时,顾客要的所有食品都事先放在纸盒或纸杯坦克中,排队一次就能满足顾客所有的要求。麦当劳快餐店总是在人们需要就餐的地方出现,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两旁,上面写着:“10米远就有麦当劳快餐服务”,并标明醒目的食品名称和价格;有的地方还装有通话器,顾客只要在通话器里报上食品的名称和数量,待车开到分店时,就能一手交货,一手付钱,马上驱车赶路。由顾客带走在车上吃的食品,不但事先包装妥当,不致于在车上溢出,而且还备有塑料刀、叉、匙、吸管和餐巾纸等,饮料杯盖则预先代为划十字口,以便顾客插入吸管。如此周详的服务,更为公司光彩的形象加了多彩的一笔。
麦当劳公司在公众中树起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形象的同时,也意识到清洁卫生对于一个食品公司的重要性,假如没有一个清洁卫生的形象,麦氏公司是无法一直保持其良好形象的,当然也就无法保证其良好的营销效果。所以麦当劳快餐店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标准,如工作人员不准留长发,妇女必须带发网,顾客一走就必须擦净桌面,落在地上的纸片,必须马上拣起来,使快餐店始终保持窗明几净的清洁环境。顾客无论什么时候走进麦当劳快餐店,均可立刻感受到清洁和舒适,从而对该公司产生信赖。
由于麦当劳快餐店在服务、质量、清洁三方面的杰出表现,使得顾客感到麦当劳快餐是一种真正的享受,花钱也值得。这种感受会促使他再次走进麦当劳店,走进那金色拱顶的餐厅。
麦当劳公司就是这样通过Q、S、C、V的营销管理模式,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形象。今天,麦当劳公司正以一个安全、可靠的形象高高立在国际市场。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同时,良好的销售又进一步扩大,巩固了企业的国际形象。
麦当劳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点评:
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为顾客所承认、接受,这个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站得住脚,因此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千方百计使顾客对其产品和服务感到满意。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而且想得要更加周全细致。
仔细分析一下麦当劳的成长过程,为什么一种速食品牌能成为大众文化的象征呢?其中原因很多,如方便上口的名称、清洁幽雅的就餐环境、良好的食品质量……等等,但每一个原因细究下去,都是一条营销策略的认真贯彻、实施。
成功的国际营销案例2:伊莱克斯亲情化营销策略剖析
90年代初期的中国家电市场竞争已是白热化,仅就电冰箱而言,1985年我国电冰箱制造企业是116家,而到了90年代初已剩50多家,甚至一些合资企业亦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如声名显赫的“阿里斯顿”家族,鼎盛时期共有9个兄弟,但后来除美菱、长岭和华意外,其余的兄弟都不见了踪影。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伊莱克斯匆匆的脚步。它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市场。中国家电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卓有成效,但是产品科技含量、技术功能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尽管某些产品知名度很高,但是品牌忠诚度却较低,所以对新旧品牌来讲,市场机会是相等的。
一)、明确市场定位以静音冰箱为切入点
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不仅面临着产品本土化的问题,也面临着营销策略本土化的问题。伊莱克斯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两点。
90年代后期我国电冰箱生产能力已达2300万台,实际产量已达1000万台以上,而市场需求仅为800万台。而且,由于冰箱市场已基本成熟,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很高。海尔、容声、美菱、新飞四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高达71.9%。在产品功能方面,海尔正在大力推介其抗菌冰箱,容声和新飞在节能、环保、除臭方面已取得领先地位,美菱则独树一帜,大力开发保鲜冰箱。
在这种难以撼动的强大对手面前,伊莱克斯针对自己的目标消费群特征和产品风格精心设计了一条充满亲情色彩的营销策略,并以“静音冰箱”作为进入中国千家万户的切入点。伊莱克斯提出。冰箱的噪音你要忍受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十年,十五年……”,“好得让您一生都能相依相靠,静得让您日日夜夜察觉不到。”这种极具亲情色彩的营销语言,除使中国消费者感受到温馨和真诚外,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也随之得到了认可——“静音”就是伊莱克斯的个性和风格。
其实,伊莱克斯推崇的“静音”冰箱并非是针对中国市场特别设计制造的产品,它只不过是采用扎努西高效低噪音压缩机而已,这和它在世界其他市场提供的产品是一样的,惟一的区别就在于成功地为其产品塑造了亲情化形象。
伊莱克斯集团总裁麦克•特莱科斯在做中国市场调查时说过的一句话很值得人们细心品味,他说:“在开拓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时,我们都必须重视当地的民俗风倩,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等社会文化差异,只有尊重这些差异,充分地了解、分析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认识,我们才可能赢得他们的信赖和推崇。”
二)、以谦恭形象为品牌经营包装
90年代后期的中国电冰箱市场份额继续向知名品牌商品集中,非名牌商品市场进一步萎缩,海尔作为电冰箱行业的龙头老大,市场占有率已达30%以上,构成了伊莱克斯拓展中国冰箱市场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但同时,海尔在激烈的市场搏击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营销经验、售后服务经验、品牌形象扩展策略以及销售网络营建经验对伊莱克斯在中国实施本土化营销无疑是最有效、最便捷也最具影响力的启示。
伊莱克斯认为外国企业尽管有自己的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但是要想在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就必须要注意营销手段的适地性,要建立在对中国市场消费文化了解的基础上。为此,伊莱克斯在市场导入初期以低姿态虚心向海尔学习营销经验,不但可使自己的营销工作少走弯路,避免惠而普、阿里斯顿与中国企业合作失败的教训,更可以在中国公众中树立谦恭务实的企业形象。而在中国商界历来就有“同行是冤家”的说法,视同行为大敌。当时一些冰箱生产企业浮夸风气日盛,为扩大品牌知名度,不惜倾尽全力在各种媒体上标榜自己的业绩。在这种情况下,伊莱克斯于1998年2月在海口召开的全国经销商大会上郑重提出向海尔学习的口号,立即在工商界掀起轩然大波,一个年销售额在147亿美元的国际家电巨人向销售额仅仅是它5%的中国品牌学习本身就造成了强烈的轰动效应。
三)、营销宣传始终体现品牌亲情化形象
伊莱克斯集团在市场推广方面,与当时国内一些企业投入巨资在媒体上大做广告的做法形成强烈反差。
伊莱克斯历来遵循广告宣传低姿态、科研开发高投入的经营宗旨。所以伊莱克斯在产品导入期的广告投放很有节制,并且不忘赋予广告以强烈的说服性和亲情性。据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统计,在1998年电冰箱品牌的平面广告投放上,伊莱克斯的广告费用仅及海尔、容声的1/3。在广告投放地域分布上,海尔的特点是全国遍地开花,表明它雄心勃勃,以天下为己任;而伊莱克斯则主攻北京、上海以及东北、华东、华南地区的大城市。在西北地区伊莱克斯投放仅为0.8万元,海尔则为27.7万元。伊莱克斯在甘肃、青海、云南、内蒙古等地区投入也很少甚至没有投入。而在北京的投入量却高达10.06万元,海尔则为9.22万元,反不及它。由此可见,两个品牌广告投放策略不同,重点城市的高收入家庭是伊莱克斯既定的目标消费群体。
在中企调研监测网所监测的586家平面媒体上,伊莱克斯主要选择市级媒体,尤以晨报、晚报为主,目的是体现它的贴近性。为强化自己品牌的认可度,伊莱克斯在隐性广告宣传方面,认真借鉴海尔发动舆论攻势的成功经验,在众多宣传媒体上突出其产品优异性和与消费者建立的亲情化形象,其声势轰轰烈烈,所产生影响之大难以估量。
伊莱克斯在宣传内容上常有惊人之举。去年,结合自己的售后服务营销策略,伊莱克斯在媒体上推出“一年包换,十年包修”的承诺,这与海尔在空调行业承诺“六年包修”异曲同工,如出一辙,这也是伊莱克斯提出向海尔学习之后再次在消费者中掀起的波澜。
四)、促销手段多样体现亲情仍是主旨
伊莱克斯除了在电视及平面媒体发布广告外,其主要的促销活动是在销售店内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使顾客对公司的规范运作、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难留下良好印象。例如针对我国城市冰箱进入更新换代时期,伊莱克斯推出超值弃旧,以旧换新行动。凡是购买伊莱克斯的用户,可用其旧冰箱折换一台伊莱克斯生产的吸尘器或电水壶,并负责上门搬运。在有的地方则推行“零售价优惠300元,再送一辆自行车”,甚至还推出“先用两个星期,感到满意再付款”的促销招数。
伊莱克斯另一营销群体是城市新婚家庭。每逢“国庆”、“春节”期间,伊莱克斯都适时推出极富针对性的“有情人蜜月有礼”促销活动,在有的地区也称“送贴心嫁妆”活动,对购买伊莱克斯冰箱的新婚夫妇赠送食品搅拌机、蒸气熨斗、面包炉等小家电物品,伊莱克斯促销形式对普通消费者也适用,馈赠内容更广泛,甚至送饮料、送一年电费、送购物优惠卡等。伊莱克斯仅仅围绕冰箱换代和新婚家庭作营销文章,不但扩大了市场占有份额,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中的亲情形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种亲情化形象反过来又强化了品牌优势,形成新的良性循环。
俗话说“谁拥有了消费者的心,谁就占有了市场”。伊莱克斯可谓深谙此道,营销策略采用攻“心”为上,既不称“王”,亦不称“霸”,更没有自吹自擂,广告投入也是低姿态,然而其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却在消费者中产生了影响。
伊莱克斯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点评:
伊莱克斯在产品的推广上成功地运用了亲情化、本土化营销策略,贴近了顾客的心,从而顺利占领市场。
一个企业拥有了优质的产品并不意味着必然的市场,还必须依靠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去进行拓展,而营销的灵魂就是行之有效。
国内商家现在都力创名牌,在进军海外市场的时候,也应借伊莱克斯的营销策略,不妨将商品进行一个由“土”变“洋”过程。这似乎更容易争取顾客的心。
成功的国际营销案例3:“清扬”洗发水
一、“清扬”品牌介绍
2007年4月27日,国际快速消费品业巨头联合利华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十年以来推出的第一款新产品、全国首款“男女区分”去屑洗发水“清扬”正式上市。期间,联合利华高层更指出,从2007年开始将凭借“清扬”在全球去屑洗发水领域的专业优势抢占去屑洗发水市场。 “如果有人一次又一次对你撒谎,你要做的就是立刻甩了他”——这是清扬广告片中的广告语,置身当前竞争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清扬离奇、自信的画外之音显得意味深长。一时间,台湾知名艺人小S (徐熙娣)所代言的清扬洗发水广告频频出现在各种高端杂志上,占据了全国各大城市户外广告的核心位置,打开电视机——无论央视、卫视及地方电视台,点击进入国内各大门户网站,清扬广告无处不在。
长期以来,在宝洁与联合利华的洗发水大战中,宝洁无论是在品牌影响力、市场规模还是在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特别是在去屑洗发水市场领域,联合利华一直都没有一个优势品牌足以同宝洁的海飞丝相抗衡。作为联合利华十年来首次推出的新品牌,清扬旨在弥补、提升其在去屑洗发水市场竞争中的不足和短板。
二、“清扬”洗发水的:功能定位:去屑
1.“清扬”洗发水面市的市场背景
在联合利华等外国日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前,消费者对洗发水的要求无非是干净、清爽,并无去屑、柔/顷、营养等多重要求。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消费者对洗发水的品牌意识已经被各大公司培养出来,同时消费者对头发的关注日益增加,为新的洗发水概念进入市场提供了广泛的顾客基础。各洗发水晶牌纷纷打出富有新意的定位以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洗发水晶牌的繁荣。赛迪顾问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洗护发产品市场销售额达220亿元左右,市场上的洗发水晶牌超过3 000个,其中宝洁(中国)有限公司的洗发水市场就占到60%多。中国洗发水市场已经高度集中和垄断。宝洁、联合利华、丝宝集团、拉芳集团占去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好迪、采乐、蒂花之秀、飘影等二线品牌又抢占了13%;剩下7%左右的市场,则被上千个三线、四线品牌瓜分。更为严峻的是,自2006年开始中国洗发水市场增长减慢,2007年各洗发水晶牌的竞争更是激烈异常。市场的压力和巨大的利润蛋糕使各品牌在定位上各创新招,期望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新亮点。
2.去屑洗发水市场现状
就洗发水的功能定位而言,去屑洗发水是洗发水目前最大的细分市场,大约占洗发水市场一半的比例。作为一个有着100多亿元的市场,巨大的蛋糕吸引几乎所有的洗发护发品牌里都建立了去屑的品种。经过十余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演变,海飞丝的“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只要一想到去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海飞丝。另外,随着风影的“去屑不伤发”的承诺,使之在这个细分市场也拥有了一席之地。专业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去屑市场80%的市场份额一直以来都被宝洁系列的海飞丝品牌所占据,而众多本土品牌则蚕食着剩余的20%的市场存量,相比之下,呈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
去屑概念一直是洗发水市场一个重要诉求点,市场竞争激烈。但消费者调查表明,人们对现有产品的去屑效果并不满意。2007年4月2日,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公布最近对 5 351人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对于“去头屑”这个日常问题,60%的人对去屑效果不满意。由此可见,消费者对去屑品牌认同的程度并不太理想,市场潜力仍然巨大。
尽管进入中国市场早于宝洁并拥有力士、夏士莲等知名品牌,相对于宝洁巨大的洗发水晶牌家族所取得的成绩而言,联合利华的表现差强人意。特别是在去屑市场上,联合利华没有一个像“海飞丝”那样专门的去屑品牌,使其洗发水晶牌族在市场覆盖面上产生很大的缺失。所以“清扬”被联合利华寄予厚望,联合利华提出清扬的战略目标和未来愿景是要在未来三年内成为中国洗发水去屑市场上的领袖品牌。
3.清扬去屑新诉求:“维他矿物群”去屑
“清扬”是联合利华进人中国市场十年以来首次推出的新品牌,品牌定位为“专业去屑”,联合利华(中国)公司认为专业防治型去屑产品是目前的市场空缺,是当前去屑市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依托于数十年专业去屑研究经验的联合利华企业,对清扬在中国市场的未来表现充满信心,清扬信心百倍地作出承诺,要带领中国消费者走出20年头皮屑痼疾的困扰。
清扬去屑新诉求是“维他矿物群”去屑。联合利华表示,清扬是法国清扬技术中,b的研究结晶,产品的附加值突破在于“维他矿物群”去屑,联合利华拥有全球专利及临床测试验证,同时为“维他矿物群”进行了商标知识产权注册。联合利华公司表示其一直在为研究适合中国人的去屑产品而努力,在过去10年中,联合利华研发中心在中国已为超过3 000名消费者进行过临床实验,以更多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头皮状况和问题,从而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精纯的去屑产品配方。清扬在进人中国以前,已经在南美、欧洲及东南亚地区去屑市场成为了当仁不让的第一品牌,并被数亿消费者证实了其在去屑方面的功效。因此,清扬也将是中国市场的最佳去屑产品。 ’
清扬用“科技保健”引导消费者,产品宣传中强调“深入去屑,治标治本”,强调专业性。联合利华宣称“清扬”是“消费者信赖的头皮护理专业品牌”,其去屑功能是针对头皮护理,并通过广告的方式强化头屑由头皮产生这一少有竞争对手关注的消费者固有心理认知,表明“清扬”对去屑的根本作用,有效地与其他去屑品牌形成品牌区隔。
三、 “清扬”洗发水市场细分创新:性别细分
作为一个新品牌,想在品牌林立的中国去屑洗发水市场分一杯羹,必然需要“清扬”在品牌推出之前找出去屑市场的定位空白点。传统洗发水市场细分常常以功能为标准进行,如去屑、营养、柔顺、防脱发、黑发等,或以头发颜色来细分黑头发专用、染发专用等。清扬首次以性别为细分变量,将市场细分为男土用、通用和女土用市场,并选择男土和通用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虽然只是简单的性别细分,但在洗发水市场上的确存在男性和女性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而这个需求差异一直是厂家所忽略的。清扬的性别细分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一细分市场的创新使消费者耳目一新,市场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清扬”风。
“清扬”将旗下产品分男士和通用两大系列共有34个品种,作为首家推出男土去屑洗发水的品牌,“清扬”通过“倍添维他矿物群”这一概念的宣扬,表明其对男士洗发的关注,可谓开创了男士去屑洗发水的“蓝海”领域。并通过男士系列与通用系列两大阵容所形成的品牌组合构成了联合利华“专业去屑”的洗护完整产品线,可以极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同时,在宣传过程中,通过说教式的广告语言展示“清扬”对男士头屑问题的研究,令消费者产生去屑洗发水分“女土洗发水”和“男土洗发水”的心理认知,有效地将“清扬”与其他众多去屑品牌区分开来。
四、 “清扬”洗发水定位的立体式传播
联合利华在宣传过程中,.处处表明“清扬”的去屑功能,并试图通过传播培养中国消费者对待头屑问题的正确态度来引导消费者,清扬在传播中指出,中国消费者在洗发水使用中存在四大误区——洗发水男女混用、重冲洗轻滋养、头皮营养失衡、洗发护发习惯不良,识别这些误区并加以改进是改善头发的根本。
2007年3月25日,随着清扬品牌在全国各地开始投放广告,清水出芙蓉、个性似飞扬的清扬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步人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使“清扬”迅速抢占市场,联合利华发起了“清扬”洗发水巨大的宣传攻势,据透露,联合利华为清扬品牌的市场推广准备了不低于3亿元的市场费用预算,用以保障广告投入、业务销售和品牌等各项业务工作的有序推进。无论是在线上广告和线下广告, “清扬”相比“海飞丝”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此外,联合利华还十分重视“清扬”在全中国同步上市,即使在网上也可以看到很多“清扬”招聘促销人员的广告。在上市前半年的产品推广期,“清扬”仅在中国市场的广告费投入就占到联合利华全年全球推广费用的一半。联合利华不惜血本,聘请的临时导购的工资在广州就达每月1 800元另外再加每月300元的奖励。推广期间电视、广播、网络杂志、终端、街道站牌、公交车广告和试用装发放一个也不能少,“清扬”对消费者的冲击可谓无所不在。
不管消费者是否认同宣传中许诺的种种功能,“清扬”的品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不少消费者都乐于尝试“清扬”洗发水,乐于对“清扬”洗发水宣扬的洗发水使用四大误区保持认知和关注。
无论“清扬”在未来的时间里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无论“清扬”能否在本土市场的品牌角逐中击败宿敌“海飞丝”,拭目以待之余,站在营销专业角度,我们还是清楚地看势随着清扬高调、自信的上市,·在吸引无数眼球的同时,还为其赢得了如潮的掌声,成为· 2007年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营销案例和品牌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