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流营销策略有哪些
1.产品策略
产品战略是指物流企业所包含的服务或产品的决策、服务和产品,如设计、包装、品牌等。产品或服务。物流服务主要是通过运输和信息技术来帮助客户实现对不同目的地的运输,不同商品和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得到不同的物流服务。
2.价格策略
定价策略就是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价格合理的需求,并提供业务,以吸引顾客一个轻微的成本。包括折扣价,与同行,灵活的付款方式等方面的价格比较。价格优势是公司拓展市场,增加利润的关键因素,占价格,这是非常重要的物流成本,物流企业应该是交通,路线,合理的护理手段,成本合理的规划,制定相应的目标客户价格,按客户的要求相结合,开发一个合适的价格。
3.促销活动策略
推广策略是指物流企业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司推广有益信息,通过网络推广、广告推广等线下推广活动,推广公司品牌和服务。人事晋升、公关等方式。旨在提升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激发客户兴趣。
4.营销渠道策略
营销渠道是指物流企业选择销售自身服务的策略。这里有三种。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直接向客户销售企业服务。利用他人的行销平台,与代理商行销人员销售物流服务。建立战略联盟,与同行和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双赢。
5.关系营销策略
关系营销主要是维护、增强新旧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发展潜在客户,提高老客户的满意度,物流企业需要充分重视客户的需求和利益,必须树立积极的服务意识,全面考虑客户需求,针对性地调整客户服务,确保原有服务继续引入新的服务类型和各种增值服务,运用此营销策略,使物流企业和客户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实现长期的合作关系。
㈡ 求营销与策划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营销与策划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理论类
1. 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2. 略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内涵、类型与管理
3. 浅析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竞争优势
4.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及道德风险的防范
5. 中国企业价格战的原因探析与对策研究
6.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营销意义
7. 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8. 文化营销——企业营销能力构建的战略选择
9. 顾客忠诚的价值驱动模式
10. 新经济下的企业网络与超市场契约
11. 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
12. 整合营销在中国市场的实现途径
13. 论企业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
14. 西方的顾客忠诚研究及实践启示
15. 基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产品定价问题研究
16. 顾客满意度中的顾客竞争性评价
17. 我国企业知识营销现状与对策
18. 谈企业营销费用分析和会计处理原则
19. 实施绿色营销的意义与对策
20.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21. 牛鞭效应的危害及其对策
22. 企业电子商务盈利策略探析
23.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24.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
25. 我国企业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行
26. 论交易成本与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7. 论关系营销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28. 市场营销战略失误与民营企业“流星现象”
29. 现代企业的物流革命与营销创新
30.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原因及其对策
31. 试论市场营销组合4P’S向4C’S的转变
32. 企业内部营销及其实施策略探讨
33.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34. 浅论企业的营销腐败
35. 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36.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运作模式
37. 浅谈大市场营销观念对企业的实用价值
38. 应链管理结构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39. 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
40. 企业营销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41.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的合理化研究
42. 浅论“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43. 基于环境管理的企业绿色营销对策
44. 试论企业营销战略规划
45.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46.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与战略管理
47. 面对全球竞争的企业营销对策
48. 论企业营销的市场导向
49. 浅论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核心——忠诚度
50.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51. 用服务“粘住”你的顾客——略论企业的服务营销
52.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53. 互联网技术与关系营销的实现
54.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业务外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55. 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56. 企业营销理念创新的几点思考
57. 略论采购成本的控制
58. 供应链中的合作与模式匹配的研究
59. 论绿色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60. 企业如何面对和参与供应链竞争
61. 客户关系管理价值链研究
62. 论市场秩序与企业信用
63.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战略
64. 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e化
65. 企业供应链的结构类型研究
66. 企业虚拟经营的营销战略思考
67. 网络时代企业营销策略整合
68.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69.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70. 信息传递障碍与营销效率研究
71. 模仿创新的特性与营销环境分析
72.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73. 市场细分和定位技术在后发企业的应用
74. 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与物流系统中的战略价值
75. “越区销售”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76. 提高顾客价值意识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77. 企业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78. 影响顾客忠诚度因素探析
79. 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浅议
80. 论加强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绩效
81. 试论企业分销渠道的创新
82. 基于知识经济的企业经营方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83. 论内部营销策略组合及其应用模型
84. 论企业物流的营销战略
85. 营销策略中广告的运用
86. 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87. 论消费心理预测
88. 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89. 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90. 论市场渗透策略
91. 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
92.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市场营销的理论渊源
93. 销售管理体系分析
94. 激励因素在销售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95. 谈销售计划制定的客观依据
96. 论销售管理中的目标管理
97. 为某企业设计销售管理体系
98. 谈销售管理中结构组合问题
99. 销售人员销售目标值确定的依据
100.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01. 对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思考
102. 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103. 工业用户的心理特点分析
104. 商业用户的心理特点分析
105. 代理(经销)商的心理特点
106. 我国不同职业和收人群体的消费心理现状研究
107. 不同性别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
108. 不同年龄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
109. 谈谈与推销对象的交往技巧
110. 论推销中的沟通技巧
111. 如何确定推销对象
112. 对“顾客是上帝”的认识
113. 推销成功的技巧分析
114. 传销与商业成本
115. 为什么要禁止传销活动
116. 销售工作中的渠道组合策略
117. 产品寿命周期与渠道组合策略
118. 如何合理控制销售费用
119. 重视市场调查,拓宽新产品销售渠道
120. 如何克服市场壁垒
121. 对市场分割问题的探讨
122. 民族商业的适度保护问题研究
123. 商业组织形式新探
124. 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125. 关于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问题
126. 建立新型批发体制的构想
127. 论物资流通体制改革
128. 关于连锁经营运行模式的思考
129. 高消费利弊分析
130. 全球市场的形成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战略对策
131. 谈“绿色”经营与企业发展
132. 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户发展的理论研究
133. 信息经济中的管理锁定策略及其应用
134. 论协同合作式的供应链管理
135. 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136. 如何构建有效而畅通的营销渠道
137. 如何加强营销服务的整体内涵
138. 商品认知价值分析
139. 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140. 试论市场整合营销
141. 试论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142. 试论以非价格竞争制约价格竞争
143.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新型关系
144. 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㈢ 营销物流的营销物流的策略
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一体化改变了企业的营销环境,使企业营销具有了新的特点,对营销物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要实现预期的营销目标,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营销物流策略。
总体说来,环境不同、产品特性不同,所选择的策略就会不同,当质量和成本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时,典型的策略选择就是精益物流策略;当交货期或上市时间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时,出现了“基于时间的竞争”,典型的策略选择是敏捷化策略,当产品的个性化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时,典型的策略选择是延迟物流策略。实时物流策略是提高顾客需求响应速度所必须的。营销物流策略选择应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和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
1、实时物流策略
实时物流策略是指通过使用最新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来积极地消除物流业务流程中的管理与执行的延迟,从而提高企业整个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与竞争力,提升物流服务水平的物流策略。实施实时策略除了要求企业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还要求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使物流系统达到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无缝化和协同化的要求。
实时物流策略关注整个营销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与低成本;不仅追求生产、采购、销售系统中物流活动的协同、一体化运作,更强调营销物流系统与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融合,形成以供应链中主导企业为核心的大系统中的物流反应与执行速度,使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真正实现企业追求“实时”的理想目标。
实时策略既适用于ECR模式,也适用于QR模式,是营销物流广泛适用的策略之一。实时策略通过与消费者进行24小时实时互动,对消费者的需求快速响应,并可以使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等环节中,更好地把握消费者需求,进而提高营销物流的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能够达成营销物流对消费者需求快速反应和高效率运行的要求。
2、延迟物流策略
延迟物流策略是一种基于时间的物流策略,是一种能减小预测风险的策略。在传统的物流运作中,运输和储存等物流作业是通过对未来业务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延迟策略是将产品的最后制造和物流作业延迟至收到客户订单后再进行。这样就可以减少或消除由于预测不准确造成的风险。具体操作中有两种延迟:生产延迟(形态延迟)和物流延迟(时间延迟)。这两种策略以不同的方法来适应客户灵活性的要求,减少预测风险。
生产延迟策略的重点在于产品,先制造出相当数量的标准产品或模块来实现规模经济,收到客户订单后,再将其组装加工成符合客户要求的最终产品。物流延迟策略的重点在时间,通过集中库存,将不同的产品集中在配送中心,当收到客户订单后再进行快速分拣、配货等活动,将产品直接装运到客户手中。不论是生产延迟还是物流延迟,其基本出发点都是通过对产品或者时间的延迟,来减少物流预测的风险、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进行批量规划。仅就字面意思来看,似乎延迟策略与实时策略相矛盾,实际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关系。延迟策略的“延迟”是将产品的配送延迟到收到客户的订单后,而实时策略致力消除的 “延迟”是产品配送过程的管理与执行的延迟。
由于延迟策略将产品的最后制造和一些物流作业延迟到收到客户订单后再进行,虽然减少了物流预测的风险、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批量规划,提高了系统的反应速度,但由于时间的限制,也增加了违约和增加物流成本的风险。因此需要实时策略的配合。实时策略通过各个运作环节的信息共享,实现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和实时运作,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既降低了违约的风险,也降低了物流的成本,可见实时策略和延迟策略是一对很好的营销物流组合策略。
3、精益物流策略
精益思想起源于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是指以最小化资源(包括时间)来完成企业的生产活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找出并且尽力消除生产中一切不增值活动。消灭浪费是精益思想的核心。在精益物流策略中,我们将精益思想引申、延展到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即追求企业营销物流系统的低成本、高效率运行,以及企业和顾客的价值最大化。精益物流策略的主要手段是价值工程和并行工程。
价值工程是以消费者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对目标消费群体需求进行功能分析,系统地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致力于提高价值创造性活动,通过改善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从而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获得更多的利润;并行工程是指新产品的概念生成、性能描述、开发、制造和维护机构各部分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同步协调,提前平行进行。其宗旨是制造低成本、高质量、并满足用户要求的新产品。实施并行工程可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
营销物流强调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务,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反应,精益物流策略通过对企业整个营销物流系统流程的精益管理和控制,实现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通过强化系统流程的增值环节、消除浪费,来保证企业和顾客价值的最大化;通过并行工程的实行,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实现对顾客需求响应速度的提高,提高企业营销物流系统服务水平。
精益物流策略通常适用于ECR模式的功能性产品,其需求相对稳定?市场可预测,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市场需求变化缓慢。通过实行精益策略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构筑企业的发展基础。培育核心能力,提高企业利润率和市场竞争力。但是,如果单纯使用精益策略容易丧失市场机会,所以最好配合其他营销物流策略组合使用。
4、敏捷化策略
1991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里海大学共同提出了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简称AM),将敏捷化作为面向21世纪的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物流敏捷化策略是指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通过企业内外各种资源优化整合,寻求在速度、柔性、质量、获利能力、创新主动性等方面取得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及其供应链的业务活动与顾客需求无缝对接,达到低成本、高质量及快速响应的目标。
营销物流系统的敏捷化策略包括:制造敏捷化,如产量柔性、品种多样化、生产线转换能力等;物流敏捷化,如配送速度、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等;产品研发敏捷化,如新产品市场导入时间、新产品顾客化程度等;组织敏捷化,如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程度、供应链结构柔性等。
敏捷化策略和精益物流策略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产品质量、对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业务流程的改进等。但是两种策略追求的目标不同,精益物流策略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消除浪费,敏捷化策略的目标是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敏锐地发现市场机会,从而扩大市场份额;两种策略适用的市场条件和产品特性不同,精益物流策略主要适用于需求较为稳定、生命周期较长的功能性产品,敏捷物流策略主要适用于需求高度变化、生命周期较短的创新性产品;策略措施不同,精益物流策略主要通过简化产品结构、提高机器柔性以及企业内部流程重组等措施来提高反应速度、降低成本;敏捷化策略则强调企业业务的集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企业核心能力为基础,以供应链一体化为形式,实现企业间的资源整合。
通过与精益物流策略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敏捷化策略主要适用于创新性产品,敏捷化策略运用供应链的集成思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对顾客需求快速响应,迅速组织各种资源,以最低成本生产出最适合顾客需要的产品,以最快捷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企业和顾客的价值最大化。是营销物流系统的基于时间的有效策略之一。
㈣ 哪有关于物流的营销策略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变化,以及物流服务的特殊性,完全以4Ps理论来指导物流企业营销实践已经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物流市场的要求。笔者认为80年代,美国劳特朋提出的4Cs营销理论更适合于目前的物流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4Cs营销理论主要有这样几点内容: 。现在有许多企业开始大规模兴建自己的物流中心,分拨中心等,然而一些较成功的物流企业却不愿意过多地把资金和精力放在物流设施的建设上,他们主要致力于对物流市场的分析和开发,争取做到有的放矢。 2、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成本(Cost)。这就是要求物流企业首先要了解物流需求主体满足物流需要而愿意付出多少钱(成本),而不是先给自己的物流服务定价,即向消费者要多少钱。该策略指出物流的价格与客户的支付愿意密切相关,当客户对物流的支付愿意很低时,及时某物流企业能够为其提供非常实惠但却高于这个支付愿意时,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服务交易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只有在分析目标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为目标客户量体裁衣,实际一套个性化的物流方案才能为客户所接受。 4、与消费者沟通(Communication)。即以客户为中心,实施营销策略,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物流企业的服务与客户的物流需求进行整合,从而把客户和物流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的整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系统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建立有机联系,形成互相需求、利益共享的关系,共同发展。在良好的客户服务基础上,物流企业就可以争取到更多的物流市场份额,从而形成一定的物流服务规模,取得规模效益。 从上所述的4Cs内容可以看出,4Cs物流营销组合有着很强的优势。一是4Cs物流营销组合首先以客户对物流的需求为导向,与目前我国的物流供求现状相适应,提出了物流市场不断发展的特点,着眼于企业与客户间的互动,达到物流企业、客户以及最终消费者都能获利的三赢局面。4Cs物流营销组合能主动的已调客户需求,并积极地适应客户的需求,运用优化和系统的思想去整合营销,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把企业与客户联系在一起,形成竞争优势。因此,该营销组合将会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运用的营销策论。二时4Cs物流营销重根考虑顾客愿意付出的成本,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㈤ 急需,论物流企业的营销战略的毕业论文
仅供参考:
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建议
p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多个领域,随着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的观念、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来源”,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物流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现代物流在中国尚处在起步阶段,还面临许多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特别是有利于现代物流加快发展的宏观环境还没与形成。本文通过对中国物流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快发展的若干建议。
物流业 现状分析 建议1
一、物流研究与管理的起源与现实意义
1、物流,在英文中对应的是“logistics”,愿意是“后勤”。是“二战”时军队运输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给养时使用的词。目前,物流早已不单纯是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是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综合的提高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厂商愿意承担必须的资源,那么几乎任何水平的物流成效都是能够达到的,在如今的经营环境中,限制性因素是经济而非技术。可见,一项重要的管理挑战源自于这样的事实,即物流成本与增加的物流表现之间有非比例的关系。一个为了24小时交付货物而保持高额存货以履行其可得性义务(可得性指拥有存货,能始终如一得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存货可得性越高,存货投资越大)的厂商与承担较少的义务厂商相比,也许要承担加倍的物流成本。同一厂商如果按100%的一致性承诺24小时服务,可能会因试图提供顾客也许并不需要的服务而白白浪费利润。因而,问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自己的能力与关键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相匹配的艺术,既能通过降低总成本得到看不见到收入,也不因承诺过度而失去现实的利润。
2、为什么要研究物流?
(1)物流管理本身成本很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物流成本平均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2%。罗伯特?德拉尼(Robert Delaney)对物流成本进行跟踪研究达20多年,他估计物流供应链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5%,或者1126亿美元。对企业而言,物流成本占销售额比重从4%到超过30%不等。无论我们怎样估计物流成本,对大多数企业而言,物流成本都是很高的,仅仅次于所销售产品的成本(采购成本)。尽量降低物流成本就可以增加价值,并将受益传递给客户和企业的股东。
(2)物流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总成本。随着企业更多的全球视角来看待经营,世界各国产业的全球化和国际化都极大的依赖于物流管理水平和成本。此时,由于物流成本尤其是运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比重越来越大,物流在企业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为了增加利润,想从国外购进生产中的原材料,或者在国外设厂生产产品,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可以降低,但由于运输和库存成本增加,物流成本会上升。原材料、劳动力和一般管理费用下降与物流成本和关税成本上升相抵,结果可能是导致利润增加。外包也可以增加价值,但需要对供应渠道中物流成本和产品流动的时间进行更好的管理。
(3)物流显著增加客户价值。如果产品或服务不能在客户所希望消费的时间、地点提供给客户,它就不存在价值。当企业花一定的费用将产品运到客户处,或者保持一定时期的库存时,对客户而言,就产生了以前不存在的价值。这一过程与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降低产品价格一样可以创造价值。
通常,企业创造产品或服务的四种价值,它们是:①形态,②时间,③空间,④占有。物流创造其中的两种价值。形态价值是通过将投入转化为产出,即原材料生产加工成制成品创造出来的。
物流控制产品中的时间和空间价值,主要通过运输、信息流动和库存实现。一般认为,占有价值是营销、技术和财务部门创造的,他们帮助客户通过广告(信息)、技术支持、销售条件(定价和信贷可得性)等手段获得产品。
二、物流相关理论述评
物流相关理论比较多,主要有商物分离(商物分流)论、黑大陆和物流冰山学说、第三利润来源学说、效益背反说、后勤学说、物流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成本中心学说等。
1、商物分离论
商物分离理论是物流科学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所谓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商业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模和渠道独立运动。社会进步是流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之后,并没有结束分化及分工的深入和继续。现代化的分工和专业化是向一切经济领域延伸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流通过程中上述两种不同形式出现了更明显的分离,从不同形式逐渐变成了两个有一定独立运动能力的不同运动过程,这就是 所称的“商物分离”。
2、黑大陆和冰山学说
著名的管理学权威P.F.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暗大陆”,德鲁克泛指大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黑大陆”说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在黑大陆中,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之地。“黑大陆”说对20世纪中经济学界存在的愚昧的一种反对和批判,指出在当时资本注意繁荣和发达的状况下,科学技术也好,经济发展也好都没有止境;“黑大陆”说也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和实践都还不成熟。
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物流冰山”。冰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一角。物流便是一座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使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西泽修用物流成本的具体分析论证了德鲁克的“黑大陆”说,事实证明,物流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而言还不是清楚的,在黑大陆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未开发的领域,正是物流的潜力所在。
3、第三利润源说
“第三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看,人类历史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来源。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在这两个利润源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利润源”。第三利润源注重生产力的不同要素,第一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劳动对象,第二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的劳动者,第三利润来源则主要挖掘生产力中劳动工具的潜力,与此同时又挖掘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潜力,因而更具全面性。
4、效益背反说和物流的整体观念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也很普通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是如此。这是一个此消彼长,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在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尤其严重。
5、后勤学说
在经济界使用后勤(logistics)一词,是在二战以后的事情。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用logistics一词取代了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70年代后勤一词引进日本,日本同样翻译成“物流”,但是却按照新的解释来解释,也即赋予了物流一些新的定义。后勤学若干的简述如下:后勤网络的基本实体要素主要有原材料产地、制造工厂、配送中心和客户。后勤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14个方面:客户服务、订单处理、配送联络、存货控制、需求预测、交通和运输、仓储和储存、工厂和仓库布局选地、物料采购、备件和维修服务保障、工业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处理等。
5、物流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的含义是从开始经过生产、分配、销售最后到达用户,这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一定流量的环环相扣的“链”,例如消夜和库存观,供应链上的各环节都有不同的利益和观念,各功能之间存在天生的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由于现代管理和现代技术可以提供总体的信息使各个环节共享,因而可大大扩展视野,使之能够从总体上管理整个链条而不是如同过去那样只是管理各环节之间的接口,或只是管理其中一部分链接。供应链管理实际上就是把物流和企业全部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来管理。
6、成本中心说、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和战略说
成本中心说的含义,是物流在整个企业的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的生产点,因而,解决物流的问题并不主要是为搞合理化、现代化,也不是主要在于支持保障其他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说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描述。
服务中心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学者对物流的认识,它认为,物流活动的作用,并不在于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 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因而,他们在使用描述物流的词汇上选择了后勤一词,特别是强调其服务保障的功能。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利润中心的含义,是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非但如此,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创利的主要活动。物流的这一作用,被表述为“第三利润 源”。
战略说是当前非常盛行的说法,实际上学术界和产业界来越多的人已经逐渐认识到,物流更具有战略性,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而不是一项具体的操作性任务。应该说这种看法把物流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企业战略是什么呢?是生存和发展。物流会影响企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在哪个环节搞得合理一些,省了几个钱。
三、在本篇文章中,作者着重探讨中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因为物流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成熟,而美国是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所以作者认为美国的物流的发展阶段及其背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然后分析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最后对发展中国现代物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在文中尚存在很多不成熟的见解。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H.巴罗.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王晓东、胡瑞娟.现代物流管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3]郝渊晓.现代物流技术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4]戴定一.贺登才.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相关政策建议[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3,(1):42-47.
[5]张沈生.物流管理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2,(4) :33-34.
[6]孙克任.资本市场-中国物流发展的助推器[J].工业技术经济.2002,(5):28-29.
[7]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2,(5):82-83.
[8]刘华.促进我国物流发展的对策[J].中国物资流通.2002,(1):18-20.
[9]张皓.发展我国现代物流的几点思考[J].中国物资流通.2002,(21):8-10.
[10]靳伟.政府、行业团体在物流发展中的角色[J].中国物资流通.2002,(24):39-40.
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㈥ 物流营销的策略组合
物流企业输出的产品是物流服务,这种无形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也是销售的过程,没有明显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工作界限。服务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而且更强调个性化、人性化,它的质量水准同顾客的感受价值有很大关系,所以物流市场的差异化程度也比较大。物流营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类型和变化趋势,分析满足需求的成本,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探讨服务的便利性以及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等方面的因素,根据目标客户企业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制,才能建立一套高效合理的物流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物流企业拥有的资源,发挥其战略联盟或网络中各自服务的特色优势,才能从客户的角度综合考虑,适应企业物流治理的需求。
所以,物流营销的整体策划应该以物流资源系统优化和整合为基础,注重企业与客户间的互动,适应并能主动引导客户需求。根据目前我国的物流供求现状和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引入以4Cs为战略导向,以4Ps为策略实施中心层面的物流营销组合模式能够更好地指导物流营销的实践,这种模式体现在物流企业的以下几个策略方面:
一、市场开发策略
市场开发策略的核心在于瞄准消费者需求,改进自己的产品——物流服务。
首先,物流企业要了解、研究、分析客户的现状、行为和需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物流服务或过多地把资金、精力放在物流设施的建设上,应争取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发物流市场。
其次,对客户进行评估,主要是基于其与企业的发展方向、能力和资源结构是否契合以及它的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客户外包物流服务的动机及所需要的优先利益,展示物流资源系统的核心能力,赢得客户的信任。
再次,为重要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除了基础服务的非凡设计外,还可以为客户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交易结构,甚至为支持顶级客户而进行专有性的投资,实现客户的物流供给链治理,体现出客户服务的渗透性和客户关系的忠诚性。
最后,物流企业向生产商提供服务要有所超越,尽可能深入触及客户企业销售计划、库存治理、订货计划、生产计划等整个经营过程,这样轻易形成稳定的物流需求依靠和转换供给商成本的提高,促进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形成营销优势并保证企业客户份额的稳定性、积累性和发展性。
二、成本领先策略
成本领先策略则要求考虑客户所愿意支付的成本,制定面向未来合作的价格体系。
降低成本是一般企业物流决策的重点。物流服务交易的实现依靠于物流服务价格与客户的支付意愿。首先,物流企业要了解物流需求主体为满足物流需要而愿意付出的成本后再为其服务定价。此外,应该考虑到物流业所产生的效益具有共享性,即物流企业的利润是客户效益中的一部分。只有客户从外包的物流业中获取效益,才能促进物流的需求增加和质量的提高,物流企业的努力才有落实的意义;而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的提高又会促进客户效益的提高。其次,物流企业应该从专业的视角替客户做成本分析,表达其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意愿和能力,提出降低成本或提供更为高效和专业化服务的措施,提升客户对自身企业物流的满足度。而价格水平的制定应该考虑企业成本的动态发展和规模效应,立足长远,坚定服务质量高于价格重要性的理念,采用客户合作分级评估基础上的弹性价格体系。这样,一方面提升客户感受价值,另一方面加强内部治理,降低物流成本。表现在:物流成本的对比核算多数企业在选择物流合作伙伴时,仍将运作成本作为首要考虑的指标。物流企业在执行合同约定的具体业务服务条款时,应向客户提供物流作业成本的核算标准及统计分析数据,尤其是物流服务的成本明细,同历史数据及相应的作业量对比分析采用专业物流后的成本节约额度,并根据成本的对比结果提出改进作业程序、降低作业成本的策略和建议,这将大大提高客户的满足度。这是增值服务的一种体现,与企业的长期利益是一致的。
强化物流企业内部治理物流治理强调的是系统优化,企业在内部治理上也应从系统的高度着眼,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运作规范化转变,体现在科学的决策程序、标准化的运作流程、完善的物流质量衡量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发展战略与企业资源匹配,准确猜测市场变化和评估企业内部资源,及时调整策略转移或利用风险,降低运作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质量。企业应该建立业务流程、运作程序、操作指引三级质量文件,将组织架构和岗位的设置与之相呼应,提高人员效率,保证服务的可靠性、连续性、一致性和服务承诺的匹配。
三、业务综合策略
业务综合策略的核心在于以增进客户便利性为出发点,促进物流服务的稳步提升。
物流企业与客户的合作顺畅有一个过程,要始终从客户便利的角度出发,改善薄弱环节,促进外部物流资源系统的合作,使对客户的服务进一步发展。物流企业在从事物流活动时,除了将本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充分展示给客户外,还要找出客户要求的差距和弥补的方法。
四、信息沟通与互动策略
信息沟通与互动策略要求提高和客户的信息沟通水平,同时拓展市场开发渠道建设。
以上的策略组合实施都需要以客户为中心的良好信息沟通平台为基础,通过信息共享、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动态执行实现与客户之间高度互动协作等方式,将物流企业的服务与客户的物流需求和利益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系统化的物流解决方案,使物流企业的运作与客户的经营治理活动相融合,形成互相需求、利益共享的关系,共同发展。同时,物流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沟通策略的实施过程,重新对市场开发中其他战略联盟企业的作用进行评估和自身定位,并且通过合作中展现的优势和新特点拓展新的物流业务和市场,迎合一般企业物流治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从传统仓储、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变需要物流企业信息技术的大力提升,通过互联网、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交易、资源配置以及物流业务的网上即时跟踪和查询等,减少中间环节,做到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并制定快速反应的应急预案,提高物流企业与客户以及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
物流企业要做好营销工作,除了要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外,还要做好营销治理工作。一般来说,创造优势的并不是营销策略本身,而是运用营销策略的治理过程。因此,需要对整个营销活动进行监督、协调和控制。这是营销活动中关键的,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同时,企业应努力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协调上下关系,建立健全反馈系统,从而保证营销策略的全面实施。
㈦ 求营销与策划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营销与策划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理论类
1. 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2. 略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内涵、类型与管理
3. 浅析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竞争优势
4.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及道德风险的防范
5. 中国企业价格战的原因探析与对策研究
6.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营销意义
7. 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8. 文化营销——企业营销能力构建的战略选择
9. 顾客忠诚的价值驱动模式
10. 新经济下的企业网络与超市场契约
11. 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
12. 整合营销在中国市场的实现途径
13. 论企业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
14. 西方的顾客忠诚研究及实践启示
15. 基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产品定价问题研究
16. 顾客满意度中的顾客竞争性评价
17. 我国企业知识营销现状与对策
18. 谈企业营销费用分析和会计处理原则
19. 实施绿色营销的意义与对策
20.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21. 牛鞭效应的危害及其对策
22. 企业电子商务盈利策略探析
23.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24.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
25. 我国企业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行
26. 论交易成本与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7. 论关系营销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28. 市场营销战略失误与民营企业“流星现象”
29. 现代企业的物流革命与营销创新
30.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原因及其对策
31. 试论市场营销组合4P’S向4C’S的转变
32. 企业内部营销及其实施策略探讨
33.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34. 浅论企业的营销腐败
35. 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36.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运作模式
37. 浅谈大市场营销观念对企业的实用价值
38. 应链管理结构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39. 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
40. 企业营销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41.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的合理化研究
42. 浅论“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43. 基于环境管理的企业绿色营销对策
44. 试论企业营销战略规划
45.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46.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与战略管理
47. 面对全球竞争的企业营销对策
48. 论企业营销的市场导向
49. 浅论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核心——忠诚度
50.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51. 用服务“粘住”你的顾客——略论企业的服务营销
52.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53. 互联网技术与关系营销的实现
54.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业务外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55. 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56. 企业营销理念创新的几点思考
57. 略论采购成本的控制
58. 供应链中的合作与模式匹配的研究
59. 论绿色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60. 企业如何面对和参与供应链竞争
61. 客户关系管理价值链研究
62. 论市场秩序与企业信用
63.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战略
64. 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e化
65. 企业供应链的结构类型研究
66. 企业虚拟经营的营销战略思考
67. 网络时代企业营销策略整合
68.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69.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70. 信息传递障碍与营销效率研究
71. 模仿创新的特性与营销环境分析
72.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73. 市场细分和定位技术在后发企业的应用
74. 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与物流系统中的战略价值
75. “越区销售”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76. 提高顾客价值意识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77. 企业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78. 影响顾客忠诚度因素探析
79. 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浅议
80. 论加强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绩效
81. 试论企业分销渠道的创新
82. 基于知识经济的企业经营方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83. 论内部营销策略组合及其应用模型
84. 论企业物流的营销战略
85. 营销策略中广告的运用
86. 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87. 论消费心理预测
88. 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89. 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90. 论市场渗透策略
91. 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
92.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市场营销的理论渊源
93. 销售管理体系分析
94. 激励因素在销售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95. 谈销售计划制定的客观依据
96. 论销售管理中的目标管理
97. 为某企业设计销售管理体系
98. 谈销售管理中结构组合问题
99. 销售人员销售目标值确定的依据
100.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01. 对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思考
102. 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103. 工业用户的心理特点分析
104. 商业用户的心理特点分析
105. 代理(经销)商的心理特点
106. 我国不同职业和收人群体的消费心理现状研究
107. 不同性别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
108. 不同年龄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
109. 谈谈与推销对象的交往技巧
110. 论推销中的沟通技巧
111. 如何确定推销对象
112. 对“顾客是上帝”的认识
113. 推销成功的技巧分析
114. 传销与商业成本
115. 为什么要禁止传销活动
116. 销售工作中的渠道组合策略
117. 产品寿命周期与渠道组合策略
118. 如何合理控制销售费用
119. 重视市场调查,拓宽新产品销售渠道
120. 如何克服市场壁垒
121. 对市场分割问题的探讨
122. 民族商业的适度保护问题研究
123. 商业组织形式新探
124. 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125. 关于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问题
126. 建立新型批发体制的构想
127. 论物资流通体制改革
128. 关于连锁经营运行模式的思考
129. 高消费利弊分析
130. 全球市场的形成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战略对策
131. 谈“绿色”经营与企业发展
132. 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户发展的理论研究
133. 信息经济中的管理锁定策略及其应用
134. 论协同合作式的供应链管理
135. 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136. 如何构建有效而畅通的营销渠道
137. 如何加强营销服务的整体内涵
138. 商品认知价值分析
139. 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140. 试论市场整合营销
141. 试论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142. 试论以非价格竞争制约价格竞争
143.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新型关系
144. 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㈧ 企业物流市场营销策略的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营销就是物流,物流就是营销,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现代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营销和物流不可分割的关系,寻求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途径,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推出特色服务,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一、市场营销的理念、模式与基础
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包括五个方面: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价值、满足和质量;交换、交易和关系以及市场。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以4PS为框架,即:产品(proct)、价格(price)、分销(place)和促销(promotion)。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运用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的4PS理论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劳朋特提出4CS理论,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为中心,将营销组合分为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性(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强调只有真正了解和认识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才能最大化企业的利润。由此市场营销的中心由企业转为消费者,市场营销的理念也变为 组织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对目标市场需要和欲望的正确判断,并能以比竞争者更有效的方式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体现此理念的企业也转变为顾客驱动型,以市场为中心的企业。
二、市场营销中涉及的物流概念
1. 传统市场营销理念中包含的物流概念
企业是以产品为中心,物流的职能就是把企业的产品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最快的速度送达客户手中,从而帮助市场营销完成最后的执行环节。在这种情况下,物流的价值体现在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需求不同的运输、包装、仓储等环节与其相适应。一个产品策略、生产规划必须与库存控制进行有效的协调;价格策略的正确与否也会影响物流是否顺畅,如价格的优惠可能会增加订货量,物流体系的仓储、运输必须及时跟进,才保证整个市场营销活动的顺畅进行;同时销售渠道的通畅才能保证物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将产品交给指定的客户手里。而促销对物流的影响,要求物流部门和营销部门之间建立便于信息快速传递的信息系统,沟通和协调促销活动的规模、库存、运输和顾客服务的环节。
2. 以市场营销为中心的物流概念的拓展
随着市场营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影响逐渐扩大,以企业、产品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逐步转变为以顾客需求、市场为中心。此时的企业物流管理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已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是参与到整个市场营销中。因此在市场营销的第一步,认识和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时,就需要物流管理参与进来,站在客户的角度重新认识客户服务的组成部分,重新设计为客户量身裁体的物流方案。
三、企业物流管理是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职能
市场营销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能否吸引和满足顾客,在很大程度上受卖方物流管理能力和决策的制约。市场营销中的物流管理包括大量工作。其首要任务是进行销售预测,然后在此基础上制订生产计划和存货计划。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营销物流具有节约成本费用的潜力,并将物流管理形容为“成本经济的最后防线”和“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如果物流决策不协调,则将导致过高的成本代价。营销物流是创造市场需求、改善营销绩效的极富潜力的工具。企业可能通过改善物流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价格,吸引新的顾客,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营销效果。相反,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将产品送达顾客手中,就必然失去顾客,丧失市场份额。显然,物流管理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基于市场营销的物流管理必须树立市场后勤观念
传统的物流观念是以工厂的产品为出发点,企业总是力图寻找费用最少的途径,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这种观念是以现有产品为中心的供应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更加强调和倡导物流管理的“市场后勤观念”。市场后勤观念不是以企业现有的产品为出发点,而是以市场需求为起点思考问题。首先要考虑市场上消费者的各种需要,然后再按此需要安排工厂的一系列工作,企业的有关物流活动都要为满足顾客需要和提高市场营销绩效服务。总之,就是在物流管理中贯彻市场导向,这就是市场后勤观念的实质。
五、物流策略组合是营销物流管理的核心
物流策略组合是市场营销组合的组成部分,决策的指导思想同市场营销组合一样,是追求整体活动的协调和整体结构的优化。在物流策略组合中,运输决策主要包括两类决策:一是选择运输方式。二是决定发运的批量、时间及最经济的运输路线。仓储决策主要是选择自建仓库还是租赁仓库,以及仓库的规模、结构、形式和位置。商品搬运决策主要包括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及机械设备的选择。存货控制决策决定商品的存放地点、储存结构和合理储存量,主要考虑既要节约储存费用,又要保持足够的库存水平。订单处理的效率直接制约着物流速度,订单处理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
六、市场营销视角下物流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决策系统化----追求企业物流活动的整体优化
从市场营销战略的意义上讲,物流管理就是把分散的产品实体活动转变为系统的物流活动,协调生产、财务、销售及机构的决策,给适销对路的产品以适当的批量,在需要的时间达到用户指定的地点。为此,在企业内部必须贯彻标准化作业和目标管理的原则,在更新改造物流设施的同时,对各物流要素重新组合,使之适应于市场营销战略。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当今许多企业纷纷成立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或物流中心。
2.符合市场营销观念
从企业营销战略和目标市场需要出发,规划、评价企业物流系统。脱离市场营销战略,孤立地评价一个物流系统的效能是毫无意义的。企业物流决策必须纳人企业的营销战略进行综合管理,即围绕目标市场需要,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定价、促销、特别是渠道选择等基本策略结合起来。
3.强调经营效益
企业物流要求降低成本,促销销售,吸引客户,获取利润。降低成本是物流管理决策的重点。据西方营销专家估算,物流成本降低潜力比任何市场营销环节要大得多二物流成本约占全部营销成本的50%。有些专家将降低物流成本称为“第三利润源泉”。传统的物流管理实际是“作业控制”,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则更广泛,层次也更高,包括计划、执行、控制、评价、反馈的循环。现代物流管理的效益评价系统比较复杂,既有数量指标,又有难以量化的主观评价指标,以经营为导向,应考虑企业战略执行情况、物流体制的合理性、物流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物流效率对企业整体的贡献程序等多种因素。
4.物流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许多市场营销专家认为,当代物流管理的显著特点是走向系统化、计算机化。物流活动之间的信息控制,订货、储存、搬运、进出库、发货、运输、结算等各物流环节之间的信息控制,自动化机械设备的联网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物流数据的生成系统,网上营销与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管理等,是当代营销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和企业物流二者相辅相成,市场营销是企业物流的前提,而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体系又是市场营销成功的保证,二者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同时现代物流体系也可吸收市场营销中“顾客永远第一”的理念,才可达到物流中各个环节完美衔接的目的,而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㈨ 物流企业的营销策略(2)
物流企业的营销策略
物流是为客户的营销活动服务的,物流要满足客户营销的目标,高效的物流服务是确保竞争有利性和差别性的重要手段。物流企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离不开正确应用营销策略。只有不断优化物流企业的营销活动,才能使物流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推出特色服务,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营销渠道策略。
营销渠道策略是指物流企业再选择采用何种营销渠道去销售现代物流服务的策略。这包括选用自行建立直销服务网络的策略,借用他人服务营销网络的策略和建立营销战略联盟的策略等几种。其中,自行建立直销服务网络的策略是物流企业通过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络或人员推销网络将现代物流服务直接销售给客户的营销策略;借用他人服务营销网络的策略是通过他人的代理去销售自己的.物流服务的策略;而建立营销战略联盟的策略是通过与同业或其他行业的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推销双方的商品或服务的策略。
2.关系营销策略。
关系营销策略是指通过吸引、开拓、维持和增进与顾客的服务关系,从而推动物流企业营销的策略。这一营销策略包括开发潜在的客户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实际客户,将实际客户不断地保持下去并进一步扩大实际客户的服务业务总量等工作。这一营销策略要求物流企业全面关注客户的需求和利益,培养开放的物流服务想象力,确立主动服务意识,全面考虑客户的价值取向和消费偏好,强调对于客户的服务承诺和服务质量的保障,对于客户的服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调整,拓宽服务面,在保证原有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服务品种及增值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等。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关系营销策略应该是整个营销策略组合中的核心策略。因为采用这一营销策略可以使物流企业与客户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通过这种依存关系获得长远的服务业务和销售。
3.贯彻4Cs营销组合策略。
(1)瞄准客户需求(Consumption)。物流企业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客户的需要与需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物流服务。现在有许多企业开始大规模兴建自己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然而一些较成功的物流企业却不愿意过多地把资金和精力放在物流设施的建设上,他们主要致力于对物流市场的分析和开发,争取做到有的放矢。
(2)客户愿意支付的成本(Cost)。这就是要求物流企业首先要了解物流需求主体满足物流需要而愿意付出多少钱(成本),而不是先给自己的物流服务定价,即向客户要多少钱。该策略指出物流的价格与客户的支付愿意密切相关,当客户对物流的支付愿意很低时,及时某物流企业能够为其提供非常实惠但却高于这个支付愿意时,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服务交易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只有在分析目标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为目标客户量体裁衣,设际一套个性化的物流方案才能为客户所接受。
(3)客户的便利性(Convenience)。此策略要求物流企业要始终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考虑能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能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效益。如时间的节约,资金占用减少,核心工作能力加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等。只有为物流需求者对物流的消费带来效益和便利,他们才会接受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
(4)与客户沟通(Communication)。即以客户为中心,实施营销策略,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物流企业的服务与客户的物流需求进行整合,从而把客户和物流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的整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系统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建立有机联系,形成互相需求、利益共享的关系,共同发展。在良好的客户服务基础上,物流企业就可以争取到更多的物流市场份额,从而形成一定的物流服务规模,取得规模效益。
4Cs营销组合策略以客户对物流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地适应客户的需求,运用优化和系统的思想去整合营销,着眼于企业与客户间的互动,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把企业与客户联系在一起,形成竞争优势,与目前我国的物流供求现状相适应,达到物流企业、客户以及最终客户都能获利的三赢局面。因此,该营销组合将会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运用的营销策略。
4.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
潜在需求指人们模糊、朦胧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它是产品或服务诞生的土壤、物流企业创造市场的源泉,有潜在需求,必然存在潜在客户,潜在客户是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的主要目标。企业面对着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要想长期扎根市场,除了稳固实际客户之外,还要在潜在客户上寻求突破,以求发展。物流企业要挖掘潜在客户,就要善于发现物流购买者的潜在需求,全方位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引导和创造物流服务的新需求,把潜在需求转化为市场的实际需求。总之,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前提。正确地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对于促进物流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科学细分物流市场。
物流市场细分的原因:一是通过市场细分使物流企业能够识别有相似需求的客户群体,分析这些群体的特征和购买行为,有效地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二是市场细分可以为物流企业提供信息以帮助他们准确地寻求物流客户,制订符合一个或多个目标市场的特征和需求的营销组合;三是市场细分与营销的目的一致,都是在实现组织的同时满足客户的需求。一般说来,市场细分计划形成的市场细分规模必须足够大,以保证发展和维持专门的营销组合,既要拥有较多的潜在客户和最大化利用物流资源。
市场细分是一个有力的营销工具,在营销策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市场细分可以准确地定义客户的物流服务需要和需求,帮助决策者更准确地制订营销目标,更好地分配物流资源。物流企业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将整个物流服务市场划分成若干个细分的市场以后,再根据自身的条件与外部环境、细分市场的规模和竞争情况以及细分市场客户的服务需求、偏好与特点等各种要素确定出企业主攻的细分市场,并努力去开拓和占领这一细分市场的营销策略。由于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物流市场的需求在地区和行业上存在着差别,因此物流市场细分可以根据地区和行业来进行细分,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市场又可根据产品的时效性要求、企业接受服务价格的能力和客户在供应链中所处的地位等因素进一步划分出于市场。
6.提供物流组合服务。
物流组合服务(logistics Complex Combined Services)是指提供由不同物流服务所构成的服务集合,如计划、供给、装卸、仓库管理、仓储、运输及信息处理等服务功能。任何一个物流企业,无论其规模和能力多大,服务如何多样化,都无法满足所有客户的整体需求,而只能满足一部分市场的需求。因此,物流企业必须将目标市场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细分,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一部分客户作为目标市场,确定适当的物流组合服务策略以更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7.建立相对稳定的客户群。
客户是物流服务的对象,是物流企业利润实现的源泉,建立相对稳定的客户群是物流营销实现的基础。稳定的客户群表现在:接受并长期消费企业的服务,能够并愿意参与企业的业务计划,能够理解企业的业务的调整,主动与企业沟通自己的要求,在通常情况下,有较强的抵御其他物流企业竞争者的“利诱”。当然,物流企业稳定的客户群是其长期提供物流优质服务创造形成的。在延续物流企业生命上,物流客户群对于企业在营运、财力、管理、服务品质上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物流企业必须像经营产品那样去“经营”客户,以获得客户的信赖为经营目的。首先要准确判断客户对物流服务的欲望;其次要准确判断客户“购买”能力;在此基础上寻找收集客户信息,加强服务的系统性,运用关系营销策略,满足客户需求。
物流企业优化营销活动,实现物流与营销相结合,可以使企业以客户需求为“第一动力”,储蓄内部核心力量,持续而健康地推动企业良性发展,不断降低成本、扩大利润,以便在竞争中保有充沛的体力、灵活的头脑。只有把营销和物流结合成一个共同的竞争战略,实行一体化,物流系统才能够成为一个有效的系统,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强劲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