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什么
《出版人》是一本传记,讲的是出版业的一位传奇人物,时代周刊的创始人亨利卢斯的一生。
这本书的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史教授,也是小有名气的历史学家,有过好几本与历史相关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重现了亨利卢斯的一生。
亨利卢斯是传媒业的颠覆性人物,他创办的企业就是现在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前生。他这一生创办过4本家喻户晓的杂志,分别是《时代周刊》、《生活》、《财富》和《体育画报》,几乎涵盖人们生活方方面面,记录和影响一代美国人,甚至世界上更加广泛的人群。为什么卢斯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如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如何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建立了这样的商业帝国,他的成长轨迹是怎样的,有什么特质?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从卢斯的一生中借鉴学习到什么。
这本书从卢斯父亲那一辈开始说起。卢斯的父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是19世纪末耶鲁大学的本科生,也是来到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卢斯父亲作为当年耶鲁大学的学生,家庭小康,本来可以在美国过安逸的中产生活,但他却选择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教义。因为在他看来,基督教的教义是可以拯救当时水生火热的中国,也通过当时中国这片大灾区,最有效率得让世界变得更好。尽管在来中国之前他就在知道,他的前辈们在中国用了18年的时间,只发展了一名基督徒。当时在中国的传教士,常常是有生命危险的,但卢斯的父亲没有被这种情况吓倒,他在中国一呆就是一辈子,一直都在努力改变中国的境况。即使是短暂的离开,也是为了基督教事业筹款去了。 对他来说,拯救世界可不是一句空话,他是倾注了自己的一生来做这个事情的,信念极其坚定。正是这种对于信仰的坚定追求,在幼小的卢斯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所以,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请先从自己的身上做起。你的行为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卢斯的童年是在中国的山东度过的,生活环境比较舒适和封闭。绝大部分的时间和其他的外国商人和传教士住在一个社区里。社区围墙里面一切井然有序,还种了很多花花草草,可是围墙外面的世界却爱殍遍野。这是这样强大的反差让卢斯从小就知道,人是一定要有信仰的,否则就会像围墙外面的那些人一样,把生活过得一团糟。从童年开始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成为一个为改善世界做贡献的人,他认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就是他为改变这个世界做了多少贡献。卢斯十几岁出头就独自去另一个城市的寄宿学校上学,后来又独自一人去美国上私立高中,接着顺利在耶鲁读了本科。学生时代的卢斯有几个特点。 一是争强好胜 ,什么事情都要睁着做得最好。 二是积极乐观 。他刚到美国时不太受同学们待见,但他认为所有的不顺心都是用来磨砺他的,丝毫没有让他气馁。 三是极度自律 ,他的时间表,几乎没有个人娱乐休闲的时间。 四是有很强的求知欲 ,非常主动,持续学习。
大学毕业后的卢斯才华横溢,但是没有什么社会背景的他有些英雄无永无之地。他去杂志社工作过,但是当时的杂志社并不需要这么有想法的人。离开杂志社,卢斯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而且他爱上了一个姑娘家事显赫,姑娘的父亲不允许女儿嫁给一个没钱没地位的屌丝青年。就在这时,卢斯的合伙人出现了,他是卢斯高中以来的同学,生长在纽约一个富裕的家庭里。学生时代这两个人就是亦敌亦友的竞争关系,相互都不服谁,又觉得不得不服对方。他邀请卢斯一起创办一份新的杂志时,在当时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想法。启动资金10万美金,即便是现在都不是一笔小数字。当年可不像现在这么浓的创业氛围,只要你项目好,是不差钱的。他们当时只能靠自己筹钱,而且基本上都是几百美元,几百美元凑起来的,不断地去参加社交活动,逢人就讲他们的创业计划。还好卢斯是传教士的儿子,传教士这一生做的最多的一个事情就是找人募捐,卢斯总算是继承了一些基因。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终于把启动资金筹集得差不多了。可是他们要如何竞争过那些老牌的报刊杂志呢,人家几十上百的记者团队,更不必说庞大的编辑队伍。只有破坏性的创新能给他们带来出路。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定位非常明确 ,杂志的受众是年轻新贵,是像他们这样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阶层。这是美国最重要最有趣的阶层,不仅身体年轻,精神年轻,也有年轻的世界观。他们希望杂志的读者可以凝聚成一个精英俱乐部。 二是内容创新 ,当时的报刊杂志文章通常是长篇大论,语气严肃。时代周刊却用了生动夸张的语言,而且每篇文章都控制在400字以内。又因为自己没有记者团队,他们就从别的报刊杂志中搜罗信息作为文章信息来源,对这些信息再加工成为自己的文章。 三是把握新的需求 ,当时的美国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量大大增加,时间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年轻新贵们希望用更少的时间获取更丰富的讯息。时代周刊就充当了这样的筛选器,从别的报刊冗长的文章中提炼出精简有趣的信息。 第四点是观念的创新, 以前的编辑工作就只是给记者整理文字资料的,而时代周刊允许编辑往文章里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就使得新闻具有明显的舆论导向性。顺便说一句,我们现在看到的媒体报道,多半都是反映了编辑的个人观点的。 所以,当我们想要去了解一个事情的真相时,如果只是去网上搜索一些报道来看,很难判断有多少反映了真实情况,因为毕竟编辑也只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世界。 时代周刊这种编辑制度也遭到了很多非议,很多人认为这是很糟糕的,因为新闻变得不真实了。但卢斯也说了,我从来就没说过我们家杂志是真实客观的,你爱看不看吧,反正我就这风格。时代周刊从初期的多元观察,变成一个表达观点的平台,甚至到后期把新闻业变成了教育业,因为很大程度上向大众传达了卢斯自己的观点。 第五点是拥抱变化 。卢斯问自己,我们应当怎样迎接这个富足的时代,富足本身能引以为豪吗?还是我们提供给人们不一样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每一本新杂志的推出都是为了适应当时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比如《体育画报》的产生,就是因为当时中产阶层有了很多娱乐休闲的需求,而这个杂志的出现正是为了丰富运动游玩方面的内容。
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讲了卢斯的政治主张,他提出了“美国世纪”的概念。他觉得美国应当把自己先进的生产力和技术实力输送给其他国家,进一步改善世界。他认为美国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导力,承担世界警察的责任,成为全世界思想的发源地。卢斯自然也想了很多办法,让他的杂志帮助他发声,在更广的范围内表达他的思想。他成功的利用自己的杂志当作载体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着世界。当然,这也让他成为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有人说他是当时美国的思想毒瘤,也有人说他是美国的意见领袖。
卢斯的传媒帝国之所以这么成功,除了他本人的特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时代大机会。 当时正是美国中产阶级的崛起的时候,人们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释放,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全面提升。反观现在的中国,也是如此,正在经历类似的时代性的机会,中产阶级壮大,需求升级,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在这个时代面前,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站在浪潮之巅,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我们真正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价值的时候,财富就会自然地流向我们。
卢斯从小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而他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长大的孩子。而在卢斯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在他的情感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困惑: 在满足野心的同时,哪些道德底线是一定要坚守的。 他的出版帝国,真的让这个世界变好了吗?他的个人生活真的保持了他以前追求的正直诚实了吗?他和第一任妻子离婚,选择了后来的妻子,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这也或多或少给他带来了长久的负疚感。
书里说卢斯有时候觉得自己没有爱,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能力去体会心中的喜悦,是一个孤独的人,唯一的慰藉就是工作。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卢斯的生活挺没有情趣的,但毕竟这是他的人生,他享受其中就好。我想,让他在失望中坚忍得活下去的,不只是名声、权力和财富,还有他的天赋才华。
阅读传记,我们可以以旁观者的心态去了解当时的历史,借鉴主人翁的成长轨迹,评价他的一生,但我们永远也无法体验当事人的心境,我们所谓的评价也只是让自己感觉好而已。如此,也是极好的事情。
B. 亨利·卢斯的人物评价
“他是一个大人物。小主意、小观点、小人物,他一概不放在眼里。他也总是在追求大人物。他从不满足、从不灰心、他不是那种宁静淡泊之辈......他是美国新闻界的顶梁柱,二十年来一直担负着创造者的角色。”
作为传教士的儿子,他本身就是传教士。他逼迫自己拼命的工作,把自己的意志投入更广阔的领域,努力工作和做出个人牺牲。从不参加诸如网球、高尔夫球之类的活动,也不寻欢作乐。从不注重衣着,食物也就是为了补充能量。
在意识形态上,他不能容忍共产主义,认为与他的哲学和信仰冲突。他甚至在苏联和美国结盟时,就准备为东西方冷战的到来而“枕戈待旦”,做了大量媒体舆论上的准备。
C. 《时代》周刊简洁明了的介绍,包括创办背景,周刊主要内容及影响。
《时代》,美国最大的新闻周刊。于1923年创刊。创始人H.R.卢斯和B.哈登。由时代出版公司在纽约出版
《时代》(又译《时代周刊》、《时代杂志》;英语:TIME
《时代》欧洲版创刊于伦敦,涵盖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事件。亚洲版于香港岀版。加拿大版的总部位于多伦多。
被公认为代表着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主流社会声音的美国《时代》周刊,自上世纪20年代初创刊以来,《时代》对中国的报道就没有间断过,而其创办者亨利·卢斯更是有着极为特殊的中国情结。
亨利·卢斯出生在中国山东的登州(今蓬莱),其父是美国基督教会长老会派到中国的传教士。卢斯在中国长到14岁。后来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卢斯创办了《时代》周刊,并迅速将其打造成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他又相继创办了《财富》周刊和《生活》杂志。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将卢斯称为“美国近代最有名望的7个人之一”。
D. 读书笔记:《最慢的是活着》
因为北大的陈更博士推荐,趁周末读了一本书中篇小说,是乔叶老师的《最慢的是活着》。
不夸张地说:
这是我一年来看到最真诚的文字。
当一篇文章可以穿透视网膜,触达内心深处时,就意味着它已经脱离了世俗定义的成功,自然也用不到各种爆文技巧二十四式了。
就像是你还在冥思苦想如何用标题吸睛,别人已经用文字击穿人心了。
高维打低维,任何技巧都是花架子。
先梳理下这本小说中的故事,然后聊一下,通过这本书,我想和大家探讨的3个问题,分别是:
1.什么样的内容值得付费?
2.好的文章有哪些标准?
3.在这个成功被定义的时代,文学到底还有什么价值?
这本中篇小说来自乔叶老师,是河南修武县普通家庭中的第四个孩子。作者也是一个普通的记者和作家,就此产出了这篇普通平实的小说。
严格来说这不是小说,是乔叶老师的个人回忆录。正因此,这部作品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透漏着真实感。
全文以“我”的视角来讲述祖母(奶奶)的平凡一生。
从一开始的重男轻女,到“我”父母相继去世接连遭受两重打击,陷入低谷,然后从祖母大病开颅后开始转折,孙辈孝敬善待抚养,最后“我”的两个哥哥相继入狱,打击重病过世,悲剧收尾。
故事简单带过,喜欢的话可以花两个小时时间去微信读书找来这篇小说读一下。
因为这是一本有“穿透力”的书,载着一串串有“穿透力”的文字。有时候 文字的力量无法用文字来描述。
接下来,我们通过这本书,来探讨一下上面的3个问题。
一、什么样的内容值得付费?
李源老师曾在节目里面明确给出了答案:
那些用更高级的思路来解释更低维的内容,更受中产阶级喜欢,并因此有更多人愿意为此付费。其中用《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的案例和心法,把这一点讲的很透彻。
不过,我想引用另外一个概念来解读: 叫著读比
万维刚老师所提出的“著读比”的概念,是用时间维度来衡量一个内容的好坏。
比方说《红楼梦》《史记》都是作者呕心沥血倾尽一生的著作。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他们在这个作品上花费了几十年的心血。而一个人最多几十个小时就读完了。其中,著作时间/阅读时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而像很多网络写手,他们花两个小时就能写出来一篇网文,一个人花十分钟读完。著作时间/阅读时间,这个数字是相对偏小的。
更可怕的是,现在有很多新闻报道,鸡汤情感,都是智能机器人,通过大数据采集分析全网阅读量最高的案例观点热词,总结套路,编码框架解构行文,一瞬间就能成文。而这篇文章可能有上百万千万阅读量,花费掉用户注意力极大。这个著读比,比原子核直径还小。
另外,著读比高不一定是提笔写作的时间越长越好,这点万老师没有深入去解释。我就大胆补充一下吧。
更精准的著读比,应该是作者在该内容成型过程中,投入的时间阅历见识的人总和。
当然现在市面上的各类知识付费产品可以类比为“购学比”,你购来的内容是导师毕生的功夫,还是速成的特效药?你学习的成本(主要为时间成本)又是多少。
回到本书,作者显然是回忆了从自己对祖母产生记忆,到祖母去世为止的三十多年来凝炼出的深情。
因此,这也是一本著读比很高的书,其阅读价值就高。
当一篇文章失去了标题套路模板情绪案例热点三段式,剩下的最本真的文字往往最具备“打动”和“感染力”。
但这些文字成本很高,需要作者细致入微和深度切己的经历加之时间纬度酝酿才能让情感淬炼,喷薄欲出。 这样的内容无价,且永不过时。
既然我们都同意说,人的注意力和时间是最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那在选择对内容付费时,是不是就可以把著读比作为一个参考纬度呢?
二、什么是好文章?
单从这篇小说中,最明显感受到的,就是「对峙」。
事实上,「对峙」这个词是贯穿在全书任何一个角落的:
从标题“最慢的”是“活着”,活着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眼睛一闭一睁重复几万次,一转眼一生就过去了,但这里和最慢的产生「对峙」
故事脉络中,写“我”和祖母的感情深厚,先从小时候祖母多偏心的各种细节开始,书中前半部分大量类似冲突描写,让人读起来义愤填膺,忍不住对祖母不明事理生气。从而产生「对峙」
然后是贯穿全文的各种细节对峙,从而建立行文张力。
用开心写伤心,用幸福写悲伤。
把祖母这样的小人物,写进时代发展的大背景。
好文章不一定都具备「对峙」特性,不过把「对峙」拿捏自如的文章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这就是评价一篇文章好坏的一个客观标准,观点是来自真实故事计划的雷垒老师的写作心法。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好的作家往往会经历「言语寡淡」——「辞藻华丽」——「言语平实」的三部曲。
开始和结束看似差别不大,但这中间和张无忌的太极拳还差两个降龙十八掌。(张无忌忘记了太极拳,郭靖只会降龙十八掌)
像朱自清,把转身买个橘子用一系列动词和名词连贯,平实普通,深刻富有张力。
而普通人喜欢堆砌华丽丽的形容词,拿捏的好就是《荷塘月色》,用不好会使文章拖沓啰嗦。
三、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毕竟是曾经某乎上喋喋不休的话题,我只能用仅有的理解能力来给大家一个参考纬度:
我们这代人从小就被教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且高中时候都下意识(被教育)认为, 那些学习不好的人才去学文科,不用动脑子思考解题,都是晃着脑袋背背背。
人文社科对应的是科学逻辑,这两方面都很强的北大的陈更博士讲过一句话,她说:
亲近文学,需要人的直觉、直观想象、联想能力、意象思维、情感等,热泪盈眶、嬉笑怒骂、开阔的兴起的情感,从文字中来,给生活锦上添花,给心灵以滋润,让人感受到幸福感。
而理科动用的一定是大脑的另一部分,在冷静中调用人的逻辑思维、计算推理能力、规律总结能力等,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感受到成就感。
一个是幸福感,一个是成就感。
这位边造机器人边读诗的女博士,把诗词文学和科研,当成自己可以自由切换的两种模式,互联协调,相互补充。
见过Excel表格吧,她每一天都是那样的。不过,陈更说正因为有这两种模式的切换,才一点也不累,而且,很享受。
粉完陈更,来说说文学到底有什么用吧:
科学给你铺好路,文学让你找到路。
科学和逻辑能解决现世问题,文学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科学解决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文学解决人与人,人与心的关系。
科学是发动机,决定人能跑多快,文学是方向盘,不让人迷失方向。
科学给物质提供保障,文学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文学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思想。
文学给予我们的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让我们与各种不同的人,包括自己交往的能力。
你说谁重要?
小孩子才讲是非对错,大人只审时度势看利弊。
就像鲁迅先生当年认为:医身,不如医心、
文露老师讲过:文学让人心不死,让人相信真正的梦想,并更加宽容,也为人生“渡劫”。
听起来有些鸡汤,但是,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理工男,同样可以有理有据地大声说,文学是有用的,就像《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里说:
它能寄托人类的共同想象。共同想象的更高纬度,就是宗教。
最后,用经典电影《死亡诗社》里的一段话结束这个问题:
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 医药,法律,商业,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是维生的必需条件。 但是诗歌,美,浪漫,爱,这些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毕竟, 这世界上有人追求成功,也有人定义成功。
本周读书笔记分享完毕。
感谢陈更老师,李源老师,万维钢老师,陈老师,文露老师,雷垒老师的启发。
2018年9月8日,来自写完周报想着万一将来有一天我发财了但是现在穷又傲娇吃饱饭用一个小时搬砖码字的碎碎念︿( ̄︶ ̄)︿
E. 亨利·卢斯的人物生平
亨利·鲁滨逊·卢斯美国出版家、杂志总编辑,1898年4月3日,生于中国山东蓬莱,其父亨利·温斯特·卢斯是一个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小亨利幼年在中国山东烟台读书。1920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是骷髅会成员。
1921-1922年先后任芝加哥《每日新闻》和巴尔的摩《新闻报》记者。1923年和校友布里顿·哈登(1898-1929)共同创办著名的《时代》新闻周刊,卢斯善于利用历史资料和收集现实材料,使《时代》刊登的文章比报纸和广播更具有可读性。哈登独特的写作风格与活泼的版面编排也有助于《时代》很快成为销路最广、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他开创了周刊概念媒体形式的先河。这种新形式的杂志,因内容的丰富性、和及时的新闻性受到大众的好评。此后的几年他还相继创办了好几家杂志,这就是后来的FORTUNE(《财富》1930年)、LIFE(《生活》1936年)、SPORTS(《体育》1954 年)等,而《生活》杂志是当时第一份着重新闻和图片报道的杂志。(细心的中国读者可以看到《三联生活周刊》对《生活》明显的模仿痕迹。)
1929年哈登去世。卢斯兼任总编辑后,开始出版《时代》周刊国外版。其后,以《时代》为核心,陆续出版了《财富》(1930)、《幸福》、《生活》(1936)、《体育画报》(1954)等著名期刊,1932年买下《建筑论坛》,组成了美国最大的出版托拉斯企业——时代出版公司。卢斯任公司各期刊总编辑。60年代,公司出版范围扩大到图书和其他出版物。并在几十个国家开设子公司。他善于辞令,其出版物的社论常反映其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反共立场,对共和党和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有重要影响,是美国出版界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曾大力支持蒋介石,劝说艾森豪威尔做总统候选人。
1964年卢斯引退,改任时代出版公司编委会主席。1967年2月28日, 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卢斯在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去世。他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赠于了亨利·卢斯基金会。
F. 亨利·卢斯的个人生活
1897年,亨利·卢斯的父亲亨利·W·卢斯和母亲伊丽莎白·R·卢斯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亨利·卢斯就是四个孩子中的老大。
1898年4月3日,亨利·卢斯出生于中国山东蓬莱。
G. 亨利·卢斯的人物轶事
《财富》周刊的创刊号在1930年的2月摆上了零售商的货架,当时美国正经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有人说,亨利·卢斯创办《财富》杂志,正处在一个不幸运的时代(FORTUNE,又译幸运)。对指责与嘲讽,亨利·卢斯不为所动,他认为“1930年,意味着一个新十年的开始”,亨利·卢斯决心的已定。
1930 年2月,第一期《财富》杂志与大众见面,3万份近2百页光艳浮华的创刊号照亮了亨利·卢斯未来的豪情壮志。在亨利·卢斯眼里,那些在华尔街趾高气扬的商人们既没有什么教养,也谈不上什么社会良知;那些拥有MBA学位的名校毕业生、与经济专栏评论家在他面前也成了饭桶,亨利·卢斯此时要的是那些能写一些噱头十足的文章的人。于是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成了亨利·卢斯的专宠。“傲慢、尖刻、与捕风捉影”成了一时的文风。
亨利·卢斯要做的就是将那些艰难时代垂头丧气的企业家们从办公室里拖到大众面前,而当大众也渐渐意识到美国经济的复苏指日可待时,揭露丑闻与批评性文章也成了亨利·卢斯的秘密武器。亨利·卢斯的杂志不论是在对胡佛当局、还是罗斯福政府的批评报道中总能游刃有余。到1937年时,《财富》的发行量已超过46万份,作为华尔街的必读刊物,《财富》成为世界经济报道期刊中当之无愧的市场领导者。 最能吸引卢斯的并非金钱而是权力。最初他曾经打算将《财富》杂志取名为《力量》(Power),这源自于他对美国发展成为世界领导者的认识和愿望。
他特别喜欢赚钱,目的是为了权力和博得他人的尊敬。金钱买来的快乐对于这位喜欢权力的人来说,则不是快乐。有一个例子说,他和前妻离婚时,表现得罕见的慷慨。
在投资问题上,有人问:“您不认为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很危险吗?”,他回答:“没事,只要那是我的篮子。”
他讨厌见钱眼开、唯利是图之辈。人生无目的、无使命感的人只会欲望横流。 他是一个矛盾的、奇妙的组合体。城府很深,又乡巴佬气十足;他汇集腼腆和无以伦比的倨傲自大于一身;周围幕僚云集,却又不可救药的孤独。他随时身处绝境之感,全然不觉得自己地位显赫、成就辉煌。
在光辉的40-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他是美国最大的报刊发行人。在50年代,他的影响力至少于国务卿相当。但他仍觉得自己有一部分被人瞧不起。及至晚年,他心力交瘁、衰弱不安。他曾经拒绝了艾森豪威尔总统请他出任大使的任命,原因是他想在艾氏的政府中担任国务卿。对待中国 卢斯拒绝承认共产党治下的中国。他只认为蒋介石领导的中国,才是真正的中国。即使在中国共产党,事先上取得中国政权之后。卢斯还一厢情愿地将自己关于中国的妄想,通过当时最有影响力的、自己的媒体,强加给一万二千英里以外的、对中国毫无所知的美国公众。
珍珠港事件爆发当天晚上,卢斯的老父亲路思义不幸与世长辞。不过,这位老人在弥留之际,却为日本军队袭击美国的消息感到“欣慰”。这位毕生献给了上帝、献给了中国的老人,曾经这样对自己儿子说:“现在,所有的美国人终于可以明白——中国(独自抗击日本)对我们的意义了!”
这是一段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
1941 年 12 月 7 日 ,日军偷袭珍珠港。事发当天,卢斯和自己的妻子正在纽约寓所吃午餐。得到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他立即赶往杂志社,要求撤换《时代》、《生活》的全部稿件,并迅速给父亲路思义打了个长途电话。 与女儿、女婿一起住在波士顿的美国老传教士路思义,此时年届 73 ,且重病在身,但他仍然因为听到这一消息而激动不已——因为美国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向日本公开宣战了,因为美国人终于认识到奉行“孤立主义”的弊端了。
这位重病在身的老人,对自己出色的儿子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在长途电话的另一端缓缓说:“现在,所有的美国人都应该明白我们对中国的意义,以及中国(独自抗击日本)对于我们的意义了。”这天深夜,这位把自己大半生全部奉献给了上帝和中国的***传教士,闭上了眼睛,死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局和中国命运——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那一刻。
卢斯的父亲路思义,在华传教十五年,从 1912 年返回美国直到 1930 年前后,老路思义一直担任(美国)中国教会大学基金会负责人。并不停地四处募集捐款,以便向中国北平的燕京大学、山东的齐鲁大学(也是美国教会学校)等邮寄办学经费。他对上帝以及对中国教育的虔诚热爱,无疑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四个子女——这其中,当然包括卢斯。
正是怀着从父亲那里承继来的对于中国的基督徒式热爱,早在 1941 年 12 月 7 日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时代》周刊的出版人卢斯,就在苦苦地为中国的独自抗战而奋力奔走呼号。
1937 年 7 月,中国全面抗战爆发,美国政府除了在口头上谴责日本军国主义外,并未明确表态支持中国抗战,甚至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美国也仍然“履行合同”,继续向日本政府提供援助和贷款。对此,卢斯曾不断公开地批评美国政府,甚至在自己的《时代》上撰写社评,强调美国必须立即停止对日本的资金援助,转而把援助“赠给”中国人。
1938 年 1 月,蒋介石、宋美龄夫妇联袂出现在《时代》的封面上,并且被命名为 1937 年度的“年度风云人物”。 1941 年 6 月,国民党上将陈诚也因为领导了中国陪都——重庆抵御日本的野蛮轰炸,而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H. 什么是亨利·鲁滨逊·卢斯
亨利·卢斯(Henry Luce,1898—1967)——著名的美国出版商,创办了 《 时代周刊》 、 《财富》 与《生活》三大杂志,被称为“时代之父”。
满意请采纳
I. “自由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是谁说的
亨利·卢斯。
相关介绍:
原文是“负责任的自由,戴着镣铐的舞蹈”。
亨利·卢斯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出版商,一个达到了财富和影响力顶峰的新闻人、传教士,也是一个拥有了一切的悲剧人物。创办了《时代周刊》(1923年)、《财富》(1930年)和《生活》(1936年),因此他被称为“时代之父”。
(9)亨利卢斯营销案例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亨利卢斯作为传教士的儿子,他本身就是传教士。他逼迫自己拼命的工作,把自己的意志投入更广阔的领域,努力工作和做出个人牺牲。从不参加诸如网球、高尔夫球之类的活动,也不寻欢作乐。从不注重衣着,食物也就是为了补充能量。
在意识形态上,他不能容忍共产主义,认为与他的哲学和信仰冲突。他甚至在苏联和美国结盟时,就准备为东西方冷战的到来而“枕戈待旦”,做了大量媒体舆论上的准备。
1964年卢斯引退,改任时代出版公司编委会主席。1967年2月28日, 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卢斯在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去世。他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赠于了亨利卢斯基金会。
J. 亨利·卢斯:中产阶级的精神食粮,时代周刊创立者
以前在课本上说,商品经济的后面是知识经济。至于知识经济是什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时下中国有一个姓罗的胖子,号称以死磕自个的态度帮大家读书。他开创的一年一度的演说年会,变成了人们跨年的一种新形式。
在他的带动下,很多的知识达人纷纷在他搭建的知识分享平台上开设了账户,他来搭台,大咖唱戏,唱的不是戏,传播的是知识。知识变现的时代到来。
事实上,罗胖办的罗辑思维,受到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此人对罗辑思维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逻辑思维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越上台阶,有了流量,开始疯狂的想变现,卖月饼、卖大米、买黄酒。。。。一副作死的样子,方向迷失。
一天,罗胖接待来访的田溯宁(新网通的创始人),田溯宁向罗胖推荐了亨利卢斯的《出版人》,说将近一百年前,他和你做的一样的事情,服务新兴的中产阶级。
罗胖从此脑洞大开,要像亨利卢斯一样,做新兴中产接待的中产阶级的知识服务商,中产阶级一想到读书就想到罗胖。
亨利·卢斯1898年出生在山东登州,原名亨利·鲁滨逊·鲁斯,其父亨利·温斯特·卢斯是一个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亨利鲁斯从小在山东烟台读书。
他的父亲亨利·温斯特·卢斯(中文名字路思义)分别于1916年参与创办了齐鲁大学,于1922年和司徒雷登一起创办了燕京大学,并要求学校的建筑风格和周围的中国建筑风格要保持和谐一致。他们深谙中国文化,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这也许是在他创办的时代周刊里,为何有那么多的中国面孔登上封面。
而在1912年,14岁的卢斯离开中国前往美国读书。
这段难忘的青葱岁月,改变了卢斯的一生的认知,因此也结下了中国情缘。
1920年,22岁的他从耶鲁大学毕业,此时他也是骷髅会的成员(骷髅会是美国一个秘密精英社团,每年吸收15名耶鲁大学三年级学生入会,成员包括许多美国政界、商界、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3位美国总统以及多位联邦大法官和大学校长。它只是名字神秘,其实和其他精英社团别无二致)。如今中国也有类似的社团比如马云的江南会、柳传志的泰山会等等。
加入这个社团,影响了亨利·卢斯的一生。在这个社团里,他了解美国精英的想法,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对知识的渴求。
毕业后就迷失在美国也不例外。年轻的卢斯,离开学校踏入社会,想着“要赚很多钱,多到没意义”,但他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并没有清晰的规划。
他先去了国际联合收割机公司,但被拒绝,然后去了《芝加哥每日新闻》,不久便因经济衰退,报社裁人,怏怏离职。后来谋到在巴尔的摩《新闻报》担任记者的差事。只是不久久辞职了。
毕业的第三年,他和和校友布里顿·哈登,两个没有报业经验也没有钱的耶鲁才俊,聚到一起,开始暗中策划创办自己的报纸,办一份世界上最伟大的报纸,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时代》新闻周刊。
他们既瞧不起普利策旗下的报纸,也瞧不起美联社那种严肃报纸,因为前者太低级,后者太沉闷。
最最重要的是他摒弃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低级趣味、色情文章、沉闷古板,针对的读者群就是美国的新兴的中产阶级,他们物质相对充裕,他们对知识有更高的需求。
时代周刊开创了周刊概念媒体形式的先河,这种新形式的杂志,因内容的丰富性、和及时的新闻性受到大众的好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它站在中立的立场,更理性,更客观,深的中产阶级的喜欢,周刊的内容渐渐成为美国上流社会的话题。时代周刊的写作风格与活泼的版面使得《时代》成为销路最广、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
随后,他还相继创办了好几家杂志,这就是后来的FORTUNE(《财富》1930年)、LIFE(《生活》1936年)、SPORTS(《体育》1954 年)等,而《生活》杂志是当时第一份着重新闻和图片报道的杂志。(其实,会发现中国的《三联生活周刊》对《生活》有明显的模仿痕迹 。
他也因此被称为“时代之父”。丘吉尔说,鲁斯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七个人之一。由于卢斯首先提出“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因此,20世纪50年代也被称为“卢斯的十年”。“卢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人之一。
1932年,34岁的亨利卢斯买下《建筑论坛》,组成了美国最大的出版托拉斯企业——时代出版公司。卢斯任公司各期刊总编辑。60年代,公司出版范围扩大到图书和其他出版物,并在几十个国家开设子公司。
他善于辞令,喜好评论政治,其出版物的社论常反映其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反共立场,对共和党和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有重要影响,是美国出版界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有人说,他是一个大人物。小主意、小观点、小人物,他一概不放在眼里。他曾大力支持蒋介石,这也是为何时代周刊的封面蒋介石有三次之多。
他曾经劝说艾森豪威尔做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当选后,喜好权力的他拒绝了艾森豪威尔出任大使的邀请,原因是他想在艾氏的政府中担任国务卿。
在意识形态上,他不能容忍共产主义,认为与他的哲学和信仰冲突。他甚至在苏联和美国结盟时,就准备为东西方冷战的到来做了大量媒体舆论上的准备。
他少年得志,很年轻就成为富豪,他认为那些在华尔街趾高气扬的商人们既没有什么教养,也谈不上什么社会良知。
他有很强的癖好,作为传教士的儿子,他本身就是传教士。他的生活单调乏味,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他一直在和自己死磕,把自己的意志投入更广阔的领域,努力工作和做出个人牺牲。
作为一个传教士的儿子,他从不参加诸如网球、高尔夫球之类的活动,虽然富比王侯,他也不寻欢作乐,骄奢淫逸,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他从不注重衣着,只要能够过得去就可以,至于体面是另外一种选择,只是这种选择不属于他。他吃食物也仅仅是为了补充能量,如此而已。
1967年2月28日, 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曾经美国人创造了巨大精神食粮,改变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卢斯在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去世。他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赠于了亨利·卢斯基金会。
作为一个人的时代落幕,只是他创办的时代依旧昂扬,直到变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