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固特异轮胎营销策略范文

固特异轮胎营销策略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02 01:28:01

① 求固特异轮胎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固特异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是“决胜中国”。

今年3月下旬,固特异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正式成立。据悉,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在全球有四大创新和研发中心,这是其在亚洲建立的首家研发中心。

这个动作表明固特异力图赢得中国市场的决心。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错过增长最快的黄金时代后,固特异显然不想再次失去成功的机会。

或许正因为以“决胜中国”的态度去对待这个市场,固特异大连工厂这两年来在其全球工厂中一直表现得十分突出,成为标杆工厂。在相继通过中国、欧盟、美国的一系列质量认证后,过去一年,他们在流程控制与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全球第一名的成绩:99.91分,满分是100分。

“我们在取得连续30天没有任何事故的时候,就会升起这样一面蓝旗,这代表着固特异对安全的一个承诺。对于我们这样的生产企业来说,安全非常关键,是我们生存的基石。”该工厂有关人员指着一张图片,为在场的参观者介绍说。据悉,安全已经成为这家工厂的基本价值观。

在环保方面,固特异大连工厂直接采用了与美国同样的标准。尤其是在垃圾回收方面,其实现了固态垃圾零填埋和废水零排放。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轮胎世界网,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投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必须保护环境,回报社会,这也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② 国企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与逐力-双钱同米其林轮胎两合两分案例分析

从风雨飘摇的民国时代开始,中国轮胎工业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而成立于1889年的米其林,同样也经过一百多年的岁月磨砺,稳稳的站在了世界轮胎企业的巅峰。是怎样的诉求和考量,让这两个无论是实力、背景还是发展道路看似毫无交集的企业,选择了站在一起,携手合作、共同经营。了解双钱轮胎的前世今生和发展历程,是读懂这项合作的基础。(为了方便理解,下文所有的回力轮胎品牌的主体名称为双钱)

1.1  双钱和回力的前世今生

1.1.1  建国前的峥嵘岁月

1926年,日本经商致富归国的企业家余芝卿,出资创办大中华橡胶厂,填补了当时中国橡胶产业的空白。次年,上海正泰橡胶厂创建,建厂初期就研发出了一种新型低帮布面胶鞋。1934年10月,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在生产自行车轮胎的基础上开始试生产汽车轮胎,生产出国内第一条汽车轮胎,定名为“双钱”。1937年,抗战爆发,军需物资紧缺,余芝卿在战乱中艰难维持,重点生产汽车轮胎,全力支援抗战。从此确定了汽车轮胎为大中华橡胶厂的主业。1947年,正泰橡胶厂开始生产“回力牌”汽车轮胎。到1949年底,正泰橡胶厂除大连路总厂外,有5家分厂、1家原料厂和12家市内外营业所、经销处,职工总数逾2600人。

1.1.2  解放后的辉煌时代

解放后,大中华橡胶厂和正泰橡胶厂终于摆脱了艰难困苦的局面,都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和平发展环境。同时,大中华橡胶厂也不再仅仅追求国内的领先地位,开始对标国际一流企业。1957年,双钱牌汽车轮胎率先出口到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区。随后的几年中,大中华橡胶厂引进美国、意大利的密炼机、硫化机等关键生产设备,同时加强研发,1964年,在国内首次研发出第一条全钢子午胎,紧接着又密集推出了斜交钢丝帘线轮胎、尼龙帘线轮胎等新品。1980年大中华橡胶厂成为了全国最大轮胎企业,年产能150万条。同时,正泰橡胶厂也在轮胎领域潜心耕耘,1982年,第一批回力轿车子午线轮胎试产成功。

1.1.3  龙头企业内忧外患求转机

1990年6月19日,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和上海正泰橡胶厂强强联合,组建“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公司”。1992年5月,该公司成为国内轮胎行业首个上市公司,并更名为“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但经过几年的发展,曾经辉煌的龙头企业也陷入了发展困境,上轮集团渐渐退去了往日的荣光,业绩开始下滑。2000年,上轮集团在营销策略出现重大失误,需要支付高额的理赔款,再加上2000年初天然橡胶价格创下了历史新高,导致轮胎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轮胎企业开始了残酷的价格厮杀。上轮在内忧外患下陷入巨大的困境,巨亏4亿元,据原上轮集团的老员工说,企业已经到了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窘迫境地。

在困境下,上轮集团再次寻求改革的出路。2002年,上海轮胎橡胶集团改名为上海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寄希望于用余芝卿先生留下的曾经创造过轮胎行业辉煌的名字,给企业带来转机。

从上述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双钱和回力轮胎有着光辉的历史,却在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下,遭受到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启了同米其林携手合作的篇章。

第一章 双钱和米其林的第一次合作

2.1 米其林第一次合资的原因

2.1.1  轮胎巨头地位不稳

米其林公司作为轮胎企业的始祖,欧洲市场上,始终以不倒翁之势占据优势份额。但是,米其林的主导地位并不稳固,固特异作为美国本土企业,牢牢占据着北美市场。同时,固特异和日本住友两大公司在1999年结盟,组建4个合资公司。两大公司结盟后,轮胎年销售额增加25亿美元,达到143.5亿美元,站上了世界轮胎公司之首的宝座。 

2.1.2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公路交通日益完善,轮胎工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国家大力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和建筑等行业的发展,轮胎的需求量和品种也不断增多。1997-2000年之间,轮胎总产量增长了38.5%,其中和货运和客运相关的子午线轮胎增长253%。发展势头迅猛。资本雄厚的国际轮胎巨头们纷纷把投资的目光转向中国。

2.1.3  多品牌策略进入中国低端市场

1994年9月,固特异轮胎与橡胶公司捷足先登,率先来华投资建厂,创建了大连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米其林也希望能够找到一家中国公司,利用现成的工厂和渠道,迅速打开中国市场。米其林希望借助其一贯采用的多品牌的策略,抢占中国中低端轮胎市场。而曾经占据轮胎行业主导地位,拥有“双钱”和“回力”两个民族品牌的上轮集团,成为了米其林在中国最合适的选择。

2.2 双钱公司(上轮集团)的考量

双钱公司(上轮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合资前的背景已经在第一部分详细介绍,这部分我们将从对合资公司和合资品牌选择的角度,了解双钱公司的诉求和考量。

2.2.1  为什么选择米其林

很多人认为,双钱选择同米其林合作首先看重的就是其世界轮胎老大的地位,“米其林”三个字就是品牌效应和号召力。其实对于当时对上轮公司来说,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米其林承诺,合资后将会把技术带入公司,而且技术不作为股份,这对于急需找到技术突破口打开市场份额的双钱公司来说,无疑是最诱人的条件。最后,米其林承诺现金入股,给公司带来充足的现金流。可以看出,米其林也是当时出于困境的双钱公司的最优选择。

2.2.2  为什么选择“回力”品牌

虽然“回力”和“双钱”一样,都是从建国前就开始的民族老品牌,但二者的发展方向不同,双钱自发展以来,更关注于载重子午胎的研发和销售,也占领着多项全国领先的载重胎技术,而“回力”品牌更聚焦在小车胎,米其林在轮胎细分市场上,也一直是以轿车胎占据着主流位置,为了迎合米其林快速打开中国轿车市场的需求,双钱公司选择贡献出“回力”这个历史悠久、耳熟能详的民族品牌的使用权,同米其林一同打开市场。由此可见,双钱对于这次合资也是充满了诚意和期待。

2.3 米其林和双钱公司的第一次合资

2.3.1 宣布合资消息

2001年4月,米其林宣布同当时尚未改名的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SMW),总投资额2亿美元,米其林占股70%。SMW继续生产回力品牌的轿车与轻卡子午线轮胎,并于2002年底开始生产米其林品牌的轮胎。同年,米其林将其中国总部由北京迁到上海,并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

2.3.2 合资后的矛盾和分歧

从合资公司成立那天起,外界关于米其林对新公司的管理就争议不断。据传,米其林一开始就决心将自己的企业文化移植到上海米其林回力。但整合过程中,中外双方内部沟通出现困难,矛盾不断。

(1) 公司文化冲突

2000年,上轮集团还是处于90年代公司重组时的人、财、物、党、政、群、产、供、销九统一的状态,虽然2001年上轮展开对公司组织结构体系的全面改革,下放公司本部权利,让所属的工厂成为独立核算的法人实体,产权清晰、权职明确,但是积重难返,国有企业纵向权力集中、横向各自为政的管理文化还是无法得到本质的改变。和米其林

“尊重客户、尊重员工、尊重股东、尊重环境、尊重事实”等价值观相符合,无论是管理体制、人事安排等各个方面,双方都摩擦不断。

米其林主导了合资公司都话语权,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工艺,再到质量检验、渠道建设等关键环节,无一不牢牢把控。曾经听该公司中层领导抱怨,米其林所派驻的质监总监,极其强势,曾经强制报废一整批仅仅轻微瑕疵的轮胎,并严格要求所有轮胎全部要破坏性剪除,剩余的合格胶料也完全不允许回炉返炼。这在一向强调节俭和控制成本的双钱看来,无疑是人为刻意造成的巨大损失。

(2) 米其林存有异心

同婚姻类似,合资企业能否顺利的走下去,也在于合资双方的真心。米其林虽然给出了丰厚的合资条件,让双钱感觉诚意满满,但是米其林却从合资初期,就给自己找好了退路,早在2003年,米其林就将原沈阳的合资公司全盘收下,为中国的独资之路埋好了伏笔。同时,米其林还依靠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合资期间多次增资,试图稀释双钱的股份,逐步将合资公司占为己有。这样的小动作双钱看在眼里,也自然知道米其林并非真的愿意出钱出力,和自己平分江山。

(3) 连年巨亏的魔咒

有趣的是,大部分家庭最终走到离婚这一步,不仅仅是感情出了问题,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往往是最恶俗又最离不开的 -- 钱。合资公司也是一样,最终让双钱和米其林分道扬镳的,也是经济利益。自合资公司成立以来,国内轮胎市场需求发展迅猛,双钱集团下的载重工厂,迎来了又一次黄金发展阶段,工厂24小时满产,仍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经销商的货车排队等在闵行工厂门口,只要轮胎下线,无论什么型号,全部统统拉走。一边是双钱的红红火火,一边却是合资公司的惨惨淡淡。公司自成立以来连年亏损,从2001年到2006年,一共亏损共6.6亿元。

2.3.3 分道扬镳的选择

总体来说,第一次合资,虽然起初是你情我愿,大家各取所需。但这10年间,双钱让渡出了“回力”品牌的控制权,却错过了抓住这一轮中国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机遇,填补双钱公司在轿车胎市场上的空白。“回力”品牌并没有在合资后得到更大的提升,而米其林却抓住机遇,在中国飞速发展。因此,在2009年双钱集团选择退出合资公司。

图二:2005-2009年轮胎产量情况

第二章 回力和米其林的第二次合作

3.1 第一次分道扬镳后的影响和考量

第一次分道扬镳后,为了防止失去回力品牌丧失市场份额,米其林对部分产品不断降价,从450多元降到了330元左右,幅度超过了30%。根据米其林集团2011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国内市场虽然受到政府取消购车的政策影响,汽车市场仍然保持强劲增势,涨幅达到3%,替换胎市场的需求量增长了20%,但受到建筑相关行业的发展速度放缓以及信贷政策的收紧,原配胎国内市场需求下降了12%。然而丧失了回力品牌和经营已久的渠道,米其林面对销量最大的经济型车替换胎市场的空缺,仍旧有心无力。

反观回力,轮胎价格几乎没有下降,还有所回升。本来在乘用车市场并不占优势的回力轮胎,在同米其林的价格战争中处于劣势。双钱集团在第一次合作中始终没有得到乘用车轮胎核心技术,依旧无法夺得市场的话语权,双钱仍然希望通过合作的方式,快速提高乘用车轮胎技术实力。

而2011年“3·15返炼胶事件”曝光后,因低价取胜,每年保持20%的销售额增长的锦湖轮胎深陷质量门的负面新闻中,市场份额出现大幅下滑。锦湖轮胎在中国部分城市的销量,下滑幅度多达30%。国内乘用车市场最主要竞争对手的失势,让双钱集团和米其林看到了趁虚而入的良机。

3.2 米其林和双钱公司的第二次合资

2011年9月,双钱集团发布公告称,将正式与法国轮胎巨头米其林“复婚”。双钱集团宣布,为了进一步加快“回力”品牌轿车轻卡轮胎业务,借助米其林方面和双钱公司在轿车轻卡轮胎业务方面的各自优势,旗下的安徽回力轮胎有限公司对米其林实施定向增发,增资6.67亿元人民币全部由米其林方面认缴,由此米其林取得新合资公司40%的股权,位列第二大股东。

交易标的安徽回力设立于2010年11月,注册资本16.67亿元;公司成立之初,双钱集团拥有其100%的股权。2011年4月,双钱集团母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出资3.2亿元,持股32%。

此次米其林入股,虽然双钱公司对安徽回力公司的控股比例从68%下降至40.8%,但仍处于第一大股东地位。本次增资完成后,安徽回力公司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0亿元变为16.67亿元,成为一家中外合资公司。而双钱集团、华谊集团、米其林财务公司和米其林投资公司分别占股40 .8%、19 .2%、30%和10%,中方合计控股60%,米其林方面持有其余40%。根据双钱公司和米其林方面共同测算完成的合资企业商业计划书,合资公司计划投资总额34.76亿元,年销售收入30亿元左右,内部收益率10%左右。

设立在安徽省无为县的新工厂,一期产能初步规划为每年600万条以上乘用车轻卡轮胎,在中外合资公司成立日起的5至8年内,将建成每年1500万条以上乘用车轻卡轮胎的最终产能。

此次合作,虽然表面上一团和气,但背地里也是刀光剑影。可以看出,这次合作双钱集团更加谨慎,不仅引入母公司华谊集团的资本,防止米其林再打借机利用资本稀释股权的算盘,在持股比例上,也夺回了话语权。而米其林方,虽然在增资协议上并没有占据优势,但在实际的运营中,还是从法国外派了专职的CFO,审核安徽回力公司日常运营的大小事务,希望借机夺回一些主导权。

3.3 双钱集团回购股权,米其林再次退出

2017年11月21日,上海华谊集团发布重要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双钱公司收购安徽回力轮胎10%股权,华谊香港收购安徽回力30%股权。本次交易后,米其林集团从上海老牌化工国企上海华谊旗下公司安徽回力完全撤退,安徽回力全部股权重新划入上海华谊。公告认为,本次交易是为了进一步聚焦自身核心优势,强化自有品牌形象,更好地专注各自的发展战略,此举符合各方的最佳利益,有利于“回力”、“双钱”、“米其林”品牌持续发展。

安徽回力股权划转后:

股权比例:

华谊集团(香港)有限公司30%

双钱轮胎集团有限公司50.8%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19.2%

米其林中国退出生效日后,将从安徽回力撤回全部管理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支持的质量和技术专家。米其林要求上海华谊、双钱公司和安徽回力对合资合作期间从米其林中国支持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应谨慎评估,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如果使用需自行承担与该等使用有关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责任,使米其林中国免受损害。

此次取消合作,最大的原因也是在于连年亏损,亏损的原因不仅限于此前的米其林人为提高生产成本,而是更多聚焦在产能不足上,原定于建成每年1500万条以上乘用车轻卡轮胎,但因为安徽政府土地出让的问题,工厂迟迟无法扩建,产能达不到规划时的水平,也就无法发挥集约化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效益。

同时,近几年美国对于轮胎的“双反”政策日趋收紧,2017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终裁结果,认定从中国进口的卡客车轮胎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双钱集团倾销及补贴合并的有效税率高达47.01%。迫使双钱集团把发展的眼光投向了海外,

2016年7月,华谊集团和泰国翠贝卡企业有限公司宣布合资协议,在当地LK橡塑工业城中心(LK-RICH)。双方将共投资3亿美元(约19.5亿人民币)打造能每年生产150万套卡客车子午线轮胎和每年50000条工业轮胎的工厂。未来还将扩展到轿车乘用胎,也因为这项投资协议,让双钱集团有了同米其林分道扬镳的决心和底气。

  另一方面,在同米其林解除合作后,双钱集团的海外策略同样一波三折,迫于字数限制,不再赘诉。

第三章  分道扬镳结局下的总结与思考

可以看出,双钱集团作为国有企业的缩影,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断的尝试创新,寻求变革,同时资本雄厚的外资企业,也垂涎于中国巨大的市场,二者的结合,是市场选择的合理结果。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中方希望在不付出代价的情况下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外方却希望通过合资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同时借助资本的力量逐步稀释股权,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同时中外文化和管理上的摩擦不断,双方都各有期待,又有所保留,导致了这一场两合两分,持续近20年,却以连年亏损,分道扬镳的惨痛结果收尾的闹剧。反观民企,却在外资和国企强强联合的背景下,凭借强大的技术人才和成本管控的实力,异军突起,牢牢占据了中低端轮胎的市场份额。总而言之,合作只是寻求发展的一种方式,但想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探索,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找到突破。

③ 选择你熟悉的一个行业(企业)运用五力模型进行分析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吉利汽车五力模型分析
(一)在竞争对手中的位置
吉利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比亚迪、奇瑞、上海通用、丰田。09年比亚迪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3.55%,奇瑞的市场占有率为4.7%,上海通用在中国的占有率是8.3%,丰田的市场占有率是8.6%。由此可知国内市场这些主要的竞争对手在低中高端都健全,而且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与吉利抗衡。以丰田为首占据着中国市场。但丰田的优势并不明显,而且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基本形成垄断竞争的局面。
对于吉利来说,低端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比亚迪和奇瑞,消费者对奇瑞的质量和品质都给于的相当肯定,吉利中高端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上海通用和丰田。这两个企业都具有相当的品牌优势,在消费者心中也确立了高品质高品位的形象,但价格是偏高的。
吉利这个中国自主品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中低端汽车市场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与合资品牌抗衡,在制造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外观、内饰的设计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从2007年5月开始,吉利全面进入战略转型期,核心是从“价格取胜”转向“技术领先”;从“成本领先”向“品牌创新”转变,从“低价取胜”向“技术领先、品质优先、客户满意、全面领先”转变,从“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型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现在已转型成功。
从吉利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来说,吉利汽车形成了多系列的品牌矩阵,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典型代表。消费者对国内汽车的自主品牌具有强势需求。再加上最近几年,国家提倡自主创新,鼓励支持自主品牌,所以,在品牌上,吉利应该也可以与其他合资品牌一决高下。
再加上吉利于2010年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的资产也成为了吉利主要的一部分。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可以获得它的核心技术,帮助吉利或国产汽车更好的走向国际市场以及使吉利自主品牌走向高端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吉利的竞争优势真正逐步加强。
(二)新加入者的的威胁
新的的行业进入者有时是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这些新进入者大都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资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场地位。新进入者加入该行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同时也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使产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获得资源进行生产,从而可能使得行业生产成本升高,这两方面都会导致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降。而对于汽车行业的新进入者则相对困难:
1、市场的饱和度限制了竞争者加入汽车工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的进一步增长,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井喷趋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而2009年美国汽车销量仅为1043万辆,这意味着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但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均拥有车辆比率的提高、能源成本以及低碳时代的到来,这不仅仅包括我们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同时也包括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恶化,能源的消耗等。汽车的节能减排问题再次引发高度关注。总体说来,目前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大城市市场汽车需求趋于饱和,市场逐渐转向二三级市场。
2、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汽车生产的资金要求,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汽车的各种技术都需要巨大的开发和研究成本以及高精尖的技术人才。 要生产出一辆新型的汽车来,从开始的研发生产到最后出售的过程,需要历时几年时间。同时不管是研发还是制造汽车都需要高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充足的资金才能做到。进入汽车行业成本相对其他行业要高的多,困难也更多。因此进入汽车制造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3、政府对尾气排放及油耗的政策,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将进一步限制加入者进入市场的威胁。
近年来,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包括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和燃料经济性标准、油耗公示制度及改革燃油税费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效果,乘用车新车百公里平均油耗有所下降。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尾气排放、噪声等在内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已经初步得到有效控制,汽车有害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已经大幅度降低。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主要汽车企业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汽车企业积极投身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摘自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卢希在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演讲)
4、即使强行进入汽车市场也会采用以有杀伤力的价格来切入市场,这种做法更加剧汽车市场的竞争,同时新的竞争者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等其他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新竞争者所以承担的风险是最十分巨大的。
(三)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目前,许多大品牌汽车公司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十分重视它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并且中国已经成为它们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地区。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未来都将在中国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从目前局势分析,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众多汽车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世界各汽车零配件行业巨头,也纷纷做出了增资中国的计划,如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将其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博世也要在中国追加投资。
在中国建造生产基地,按国情来看无疑降低了成本、人力、运输费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面对着许多客观问题降低了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负面影响。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
同时,随着车市增长大幅下滑,受影响的不只是整车厂,经销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遭受的压力更大。目前,汽车行业中的很大一部分经销商库存激增,亏损增加,甚至出现了退出、倒闭现象,供应商的亏损面也大幅增加。这就必然降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然而,吉利的经销商、供应商不仅没有一家退出、倒闭的,而且在“寒冬”中都挣到了钱。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关于吉利汽车的相关产业支持:
1、汽车零件:浙江福林国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隶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全资控股的外商独资企业。公司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开发并量产汽车制动器总成、电动助力转向器、汽车摩擦片三大系列的产品。
2、发动机:上海华普发动机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轿车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具有自主设计研发能力、专业化生产能力、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汽车发动机企业。目前,主要产品有轿车用汽油机1.3L、1.5L、1.6L、1.8L(JL479QY、JL479QA、JL481QA、JL481Q)四个型号。拥有世界一流的德国格林Gehring珩磨机、美国Sheffield三坐标测量机、日本电控拧紧机等先进设备,缸体、缸盖采用了先进的日本NTC的技术YNC柔性加工线,装配线、试验线属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多种型号发动机的共线生产能力。
3、变速器:浙江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隶属于吉利控股集团之子公司。主要产品为手动、自动轿车变速前驱动桥,年产1.0~1.8各型手动变速器20万台,1.0~1.6的各型自动变速器1万台,全部产品均为自主研发。目前公司参考、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并结合吉利车型的具体情况,为吉利1.5、1.6、1.8车型“量身定制”、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JL-S160、JL-S148五速前驱动桥,均已研发成功,并全部通过了各项国家规定的台架及道路试验,承担临海、路桥、华普、美日、湘潭、兰州六大基地的配套任务。
4、国际营销:上海吉利美嘉峰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吉利国际”)创建于2002年7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拥有直接对外贸易权,从事汽车出口行业,是吉利控股集团的一级子公司和唯一的进出口窗口。在独联体、中东、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等五个战略市场均设有代表处。累计实现海外销售十几万辆,位居中国轿车出口前列。
吉利汽车在整个市场中,形成了一条延伸产业链,从汽车的零部件,发动机等基本上游产业,到汽车的销售,销售后的服务等下游产业,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说,它是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在这个大环境下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肯定有很大程度的消弱。
(四)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金融海啸的到来,汽车行业也受到牵连,全球汽车业一时陷入低迷,由于我国现在的全球市场地位,使中国汽车行业也受到不小的影响。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的集成现象突出;另一方面,中国的广泛合作制造模式突出,几乎所有跨国汽车企业都存在着与中国的合作关系。纵观全球汽车制造业,世界各大汽车跨国公司都把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战略的重点。对于进口汽车品牌,我国零部件平均关税下降和人民币升值都将有利于进口车价的下调,也将直接促成进口车成本的下降。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旺盛,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汽车品种有增不减。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企业也在迅速崛起,产销量不断增长,且已经开始批量出口。100多家汽车企业,面对多元化的消费市场,品牌、价格、服务和新产品的竞争愈加激烈,中国将成为全球汽车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绝出胜负的主战场。我国自主品牌的市场价明显低于原装进口汽车,配合符合国情的亲众的营销策略,使人民对自主品牌产生很强烈的需求。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汽车品种有增不减,被动提高了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金融危机后对国内市场需求,也产生巨大影响。而在更广泛的层面上,金融危机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内消费资本市场收益下降,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力,也将给中国车市带来不利影响。贾新光表示,“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影响某些行业或企业的盈利,使得这些行业或者企业员工的购买力下降!”金融海啸不是没有对中国没有杀伤力,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消费还是有所保留的。
中国汽车市场的卖方主要由国内自主品牌和合资汽车公司的品牌构成,虽然中国是汽车消费大国,中国人民的消费力十分强劲,但是汽车行业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汽车的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
金融危机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吸引顾客,个厂商竞相降价并给与各种折扣和优惠。中国市场是各个品牌的主要市场,竞争激烈,可供消费选择的品牌档次丰富,客户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对售价、担保及其他服务项目进行讨价还价。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也越来越强。
(五)替代产品的威胁
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都是在相互学习、借鉴、融合、创新中得以实现。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以及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吉利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谁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胸怀宽阔、把握机会,谁就会在未来激烈的竞争、分化、淘汰、重组中赢得先机,争得发展的制高点。汽车行业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自1890年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吉利成立于1986年,在服务和品质上还不够完善。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技术的创新才能有较大的进步。
吉利汽车的替代产品的威胁归结如下:
1、其他品牌的汽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市场将从产品的竞争演变成品牌之间的竞争,人们在购车时选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大汽车品牌在产品的品质、价格、性能、服务等方面不断地加强提高,因此吉利汽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人们不是为了购买汽车而买汽车,而是希望汽车能更好的提供我们出行的需要。大城市的居民面对日益增长的购车、保险、停车和维修费用等,加之低碳生活的大幅度宣传,纷纷转向选择使用环保的交通工具或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地铁、公交车、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火车、飞机等。这些种类繁多的交通工具各有自己的特殊用途和功能以满足特定的客户需求,因此并不具有完全替代的威胁。
3、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地被开发出来,全球汽车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研发价格合适且款式吸引人的环保型汽车。目前有很多汽车公司都在积极开发环保节能的新概念汽车,我国也有相应政策颁发,鼓励中国汽车制造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替代品不断改进或购买替代品所需的转换成本很低等并可能淘汰此产业产品。环保型的新型汽车将会是未来汽车的主流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五力分析模型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把中国的企业直接推到了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特别是全球化关系紧密的中国汽车行业,吉利汽车在2007就明确提出了进行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型为"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转向为技术优势。从目前发展情况和各种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吉利的及时转型和转型后的战略实施控制情况都比较好,全球化战略目标清晰明确,最后,吉利紧随大环境的发展,现在的战略与之相适应,只要吉利在战略实施和控制时把握好,那吉利的快速发展是指日可待了。

④ 大侠们,帮忙运用波特五力模型 对空调或家电行业进行一个实际案例分析。谢谢啊!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2]
我国汽车市场的连续快速增长和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4年的8.1%,2005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575万辆左右,中国已成为与日本相比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进一步提升到8.7%。全球每年汽车销量的增量中我国占25%左右,我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下面用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汽车行业及其领域内的战略方针。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许多汽车够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四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丰田汽车公司全球生产布局显示,除日本本土外,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丰田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地区。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丰田在海外主要的生产基地,丰田公司的总体市场目标是到2010~2012年在中国拥有10%的市场份额。本田汽车公司计划未来获得中国10%的市场份额,并计划将生产能力由现在的27万辆扩大到2006年下半年的53万辆(含出口5万辆)。

目前局势来看,我国汽车市场不仅成为大众、通用、本田、现代等在中国已经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现代汽车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到2010年乘用车在华产能达到100万辆,使中国成为其四大海外工厂中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海外工厂;同时,以汽车生产销售为中心,通过制造、服务、金融等汽车相关产业的扩大,来达到2010年20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此外,现代还计划进军中国的商用车市场,有可能与江淮携手建立商用车生产基地,计划在2010年前形成年产五万台小型商用车发动机、一万辆客车和九万辆货车的生产能力。世界各汽车零配件行业巨头,也纷纷做出了增资中国的计划,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将其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博世也要在中国追加投资。

由此可见波特五力模型中的成本领先战略已经被各大汽车公司消无生息的运作开了,在中国建造生产基地,按国情来看无疑降低了成本、人力、运输费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面对着许多客观问题降低了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负面影响。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进口汽车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汽车在国内的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外资企业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这些企业的市场价明显低于原装进口汽车,仅仅因为made in China?还有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低价位符合国情的亲众的营销策略。

在中国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城市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这就对每个产品产生了购买方分流,并会处于同时被几家竞争对手比较的局面。这就形成了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後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的潜在市场不利因素。提高了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国产轿车价格仍将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如果没有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进口轿车价格下降对国产轿车的价格压力已经很小,2006年引起国产轿车价格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内厂商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产能过剩导致的供过于求。但是产能过剩并不一定直接带来价格下降,如美国、日本等国家汽车工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这些国家的轿车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逐年缓慢上涨。之所以判断2008年国产轿车价格将继续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主要是目前我国轿车市场运行中既有价格下降的必要性,又存在价格下降的现实可能性。

其次,汽车零部件平均关税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有利于进口车价的下调。2005年7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次性升值2%,之后的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又升值了0.44%,2007年现在已经突破7.5关口,而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继续存在。如果2008年人民币继续小幅度升值,将直接促成进口车成本的下降。有利于国人购买力的提高,被动提高了我们讨价还价能力。同时也让合资企业从中大赚了一笔。

3.新进入者的威胁

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大跨国公司急于追赶与扩张,在价格上寻求竞争力。福特公司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厂商,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与其地位很不相称,从2005年开始明显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运作力度,福克斯的最低价为12.8万元,作为一款欧美车型很有竞争力,销量增长迅速。丰田汽车公司也适当改变了做法,在稳步推进的主旋律中加快了步伐。2005年年初花冠、威驰降价只是起步,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还将不断推出,价格也更具竞争力。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上市,而且惯例是以有杀伤力的价格切入市场。本田将于2006年推出“思域”,本田在产品战略上一贯坚持“产品定价要一步到位”的策略,雅阁、飞度、CRV等车型的上市均采取了这样的策略,有理由相信本田将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推出“思域”。另外马自达的新M3于2006年上市,而且是由福特公司统一运作。福特公司从2005年开始明显是在运用价格手段来获取竞争力以尽快扩大市场份额。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是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这些新进入者大都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资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场地位。新进入者加入该行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使产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获得资源进行生产,从而可能使得行业生产成本升高,这两方面都会导致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降。

4.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本行业与生产替代产品的其它行业进行的竞争,常常需要本行业所有企业采取共同措施和集体行动。全球汽车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研发价格合适且款式吸引人的环保型汽车。

2007年7月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称,它与蓬斯克公司(Penske Corp.) 达成一项合资协议,将购买意大利柴油发动机生产商VM Motori 50%的股票。 公司没有透露这笔交易的金额。通用汽车称,它将与VM Motori联合开发新型2.9升,V-6涡轮柴油机。VM Motori将于2009年在欧洲启动其Cadilac CTS,并且计划在意大利Cento的工厂建立新的部门。据通用副主席Bob Lutz说,通用将于2010年美国市场,在凯迪拉克和土星系列中选配高燃油经济性的柴油机。柴油机将用在通用的轿车,Crossover和轻卡上。一系列的产品计划及新能源的开发应用都将验证通用汽车作为汽车行业领先者为现实和谐发展的目标所作出的卓绝努力。

日前,通用汽车欧洲公司发布了全新的环境战略,短期内将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主要目标,而长期的目标则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最终实现零排放,实现汽车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首先,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

通用汽车在此次全新环境战略中宣布:将以提高内燃机效率及多样化能源利用为手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通用汽车欧洲公司计划在2012年之前,开发16款新型发动机匹配到93款新车型上,另外还有10款新的变速器将被应用于48款新车型上。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通用汽车已投资超过10亿美元用于氢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前,通用汽车的氢能源战略已走出实验室,开始在各种车型上进行实践,其终极目标正是实现燃料电池的量产。

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以具体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来加以描述。

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汽车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後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经过多年积累,自主品牌竞争优势全面提升,预示着汽车工业将以两种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推动GDP增长和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我国多数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开始于2000年前后,总体发展比较顺利,尤其是我国加入WTO的前两年,增长更为迅速,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宏观调控的影响,2004年5月份起乘用车总体市场出现滑坡,自主品牌受影响更大。然而,经过自主品牌企业自身的艰苦努力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在2005年得到了全面提升,以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销量大幅度增长。由于自主品牌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出口能力显著增强,多年来汽车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在2005年首次得到扭转。2005年l~10月份汽车工业累计出口162.6亿美元,同比增长55.67%,汽车业累计进口120.8亿美元,同比下降5.52%,出口大于进口42亿美元。2005年1~11月份汽车累计出口量达到13万辆,累计进口量为12.8万辆,出口数量首次大于进口数量。几个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等都有较大量的出口。

另外各大外资企业间的竞争也不容质疑了,例如:为扭转在美国汽车市场份额大幅下滑局面,GM(通用汽车公司)近日宣布,将通过削减价格、裁撤重叠车型等一系列举措对现行的美国市场战略进行实质性变更,以反击正迅速占领美国东西部海岸人口密集区市场的国外汽车品牌。GM增加美国市场销售的四大措施:

调整价格战略突出低价优势
整合庞蒂克(pontiac)和别克(Buick)品牌,削减重合车型
在吸引海外客户上增加投资
更新换代关键市场领域中的代理商资
虽然面临国际汽车公司和中国汽车公司的激烈竞争,导致近3年来汽车价格下降很快,但通用公司还是计划增加产能,并对在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通用中国总裁甘文维(Kevin Wale)表示,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如果市场年增长率能够保持在目前15%的水平,这一天还会提前到来。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陈虹谈起他们引以为傲的差异化竞争战略时娓娓而谈“今后在市场中能够胜出的,一定是在差异化竞争中做得较好的企业”。他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水平还不高,基本上还停留在同质化阶段,大家都在“烧钱”。因此,在市场表现上,往往是你降价,我也降价;你促销,我也促销。上海通用正在尝试走一条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伴随着市场竞争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拓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经营效率竞争的层面。有竞争力的企业,不仅在整个业务链上都有创造性,而且,其品牌和产品都有明确的用户定位,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让用户感到物有所值。比如,与三厢凯越相比,由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设计的凯越HRV,是一款全新的五门掀背式两厢车,具有浓郁的欧洲风情。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上海通用确定其目标客户的特点是健康(Healthy)、休闲(Recreational)、活力(Vigorous),并用它们的第一个字母为这款车起了个名字——HRV,我们期待着HRV能在低迷的车市中创造另一道亮丽的风景。

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应付以上各种力量构成的威胁,而且客户必面对行业中的每一个竞争者的举动。除非认为正面交锋有必要而且有益处,例如要求得到很大的市场份额,否则客户可以通过设置进入壁垒,包括差异化和转换成本来保护自己。根据上面对于五种竞争力量的讨论,我认为企业可以采取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影响行业竞争规则、先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再发起进攻性竞争行动等手段来对付这五种竞争力量,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

⑤ 五力课程

Ⅰ 高分!!!课程作业:运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对我国轿车行业进行分析。字数不限。

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对我国轿车行业进行分析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轿车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不仅有政策上的限制,也有技术上、规模经济上等方面的制约。以下几方面构成我国轿车进入壁垒的各种潜在的来源:
(1)规模经济。轿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报酬递增行业。其固定成本投资比较大。一般认为单个企业整车产量在40万~60万辆、零部件100万~200万件,才能达到最小经济规模的要求,所以市场只能维持少量企业的生存。但在中国,由于市场容量较大且增长迅速,大量未达到起始规模经济的企业可以获得较高水平的利润,从而抵消了规模经济所造成的壁垒。
(2)技术优势。目前,中国大量的汽车整车项目均由跨国公司主导,跨国公司以其丰富的设计、制造经验和雄厚的产品开发能力,对于缺乏轿车工业背景的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3)资本壁垒。轿车是一个资本密集程度很高的行业,一般整车项目资金规模都在100亿元以上,除了注册资本外,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很大。新进入者往往由于知名度较低或信用程度不好,筹资和融资较为困难。
(4)进入遏制。目前中国轿车企业普遍处于强劲需求拉动下的生产扩张时期,由于汽车整车数量较多,在位企业对新进入者对市场影响的敏感性较低,所以很少采取策略性进入遏制行为。
(5)行政限制。我国 *** 对于轿车实施了严格的行政性进入限制:一是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轿车项目一律由国家审批立项,这对新进入者形成了几乎难以逾越的进入壁垒;二是严格的目录管理制度,只有 *** 有关部门认可的特定企业和特定产品才能开工生产和销售,同时生产企业开发新产品也受到严格限制。
此外,轿车行业还存在着一些行业技术政策限制,如国家要求重点发展符合国家安全、节能、排放法规及私人用车要求的经济型轿车;汽油发动机需要达到欧洲第三阶段或第四阶段排放控制水平;适度发展轿车柴油机发动机、单燃料燃气发动机及混合动力系统等,都可能对潜在进入者形成巨大的进入壁垒。
2.替代品的威胁
在乘用车中,主要有轿车、SUV、MPV。MPV即多用途汽车,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而SUV皮卡车具有轿车和货车的双重功能。2007年我国SUV全年销售增长近60%;而MPV也同比增长23%。这两种乘用车作为轿车的替代品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目前中国对于这两种车的生产能力还不强。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进行,中国 *** 关于碳减排的承诺,将推动我国“低碳”汽车的加速发展。与之紧密相关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无疑成为行业竞争的制高点。2009年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示范规模和作用都将得到扩大。尤其是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将对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更多、更快地进入寻常百姓家起到推动作用。现在面临的困难是电动汽车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技术标准和配套设施仍然缺失。特别是电动汽车充电站如何建设,怎么发展,更是关系到未来电动汽车能不能顺利走进千家万户。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上市将对现有燃油汽车形成极大威胁,进一步加剧汽车行业的竞争。
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在轿车行业中,上游企业主要是林业、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纺织业、皮革毛坯羽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电气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在这些行业中,供应商有很多。在零部件技术开发方面,中国轿车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方面具有相当强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甚大。中国整体轿车开发能力,而且在合资企业的供应链中外方占着主动地位,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零部件都有一定的私有技术,因而供应商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4.购买者的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数量决定了其议价能力。在全国大约3亿家庭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富豪型家庭占1%,3万~10万元的富裕型家庭占6%,1万~3万的小康型家庭占55%。家庭购车潜能不言而喻。
目前,消费者比较关注的是汽车的经济性,包括购买的经济性和使用中的经济性。同时消费者也更趋于理性,先进的技术、人性化的设计、较高的经济型这三点会被理性的消费者所考虑并直接影响其购买行为。而随着需求层次的提高,他们也会逐渐注意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在这样一个以顾客服务为导向的行业中,购买者至少可以影响制造商的服务水平。
5.行业内企业的竞争
许多因素倾向于增强行业中的竞争。一般来说,行业中的公司越多,竞争性就越强。目前轿车行业的竞争主要表现在:
(1)竞争者的数量。随着2010年厂家产销目标的大幅提升和产能的加速扩张,短暂的卖方市场特征不会持续很久。从国内汽车产能分析,长远看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处于稳定。例如,2009年下半年以来,宣布投资建设第二、第三工厂的企业接二连三,东风日产、神龙、华晨宝马、北京现代等都宣布了要扩大产能的计划,还有广汽菲亚特长沙的50万辆新建项目。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大跨国公司急于追赶与扩张,许多汽车巨头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4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丰田汽车公司全球生产布局显示,除日本本土外,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丰田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地区。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丰田在海外主要的生产基地,丰田公司的总体市场目标是到2010年~2012年在中国拥有10%的市场份额。
目前局势来看,我国汽车市场不仅成为大众、通用、本田、现代等在中国已经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现代汽车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到2010年乘用车在华产能达到100万辆,使中国成为其四大海外工厂中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海外工厂;同时,以汽车生产销售为中心,通过制造、服务、金融等汽车相关产业的扩大,来达到2010年20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此外,现代还计划进军中国的商用车市场,有可能与江淮携手建立商用车生产基地,计划在2010年前形成年产五万台小型商用车发动机、一万辆客车和九万辆货车的生产能力。世界各汽车零配件行业巨头,也纷纷做出了增资中国的计划,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将其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博世也要在中国追加投资。
(2)价格竞争。降价是厂商促销最常用的武器。2007年,汽车价格继续大幅下降。有25个主要品牌的汽车降价幅度超过10%,其中通用凯越的降价幅度最高,达到20.37%。此外,从200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高档车也加入了价格大战,2007年奥迪A4最高降幅达到5.6万元。
(3)新产品集中上市。2005年,我国新车上市达到109款(包括SUV、MPV)。而到了2006年,我国新车上市数量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17款。由于新车上市过于集中,不少新款车的年销量只有数千台。2007年,许多厂商不得不改变策略,纷纷推出各种改款车,而新车上市则寥寥无几。新车型的开发或引进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所以大量新车型集中上市对我国的中小规模轿车制造企业产生了极大的负担。
(4)综合实力竞争。汽车企业要明确产品定位,适时推出切合市场需求的车型,而且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包括采用各种促销手段等。这样一种全方位的竞争归根到底将体现为综合实力的竞争,既要资金,又要产品和技术,更要市场。

Ⅱ CFA一级考试科目中哪些与大学(金融)课程相关,教材不一样也没关系

这看你学的大学金融的方向和选择的具体课程了,而且学校之间可能也不太一样。我可以简单向你介绍下CFA课程的大概内容。

CFA课程分为十门,每级考试都一样,十门考试放到一张卷子上考,但是卷子中有章节区分。

1,职业伦理。
职业伦理规范了CFA会员可从事的相关金融专业的职业操守。CFA职业规范标准从7大块对会员进行了约束。① 专业化要求。其中包括对跨国法律遵守的规范,行研报告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对不正当陈述的规范,对不正当行为的规范。② 对金融行业诚信。主要包括关于内幕信息问题的职业操守,操纵市场问题的职业操守。③ 对客户的义务。包括对客户的忠诚,公平,适度性,以及业绩披露的操守与规范,以及对客户的保密行为的规范。④对雇主的义务。包括对雇主的忠诚,额外收入的披露,以及作为雇主所应履行的义务。⑤ 投资操守。作为买方,投资的尽职准则,与客户沟通准则,以及资料保存要求。⑥ 利益冲突操守。包括披露潜在利益冲突,账户优先权准则,以及介绍费的处理准则。⑦ CFA会员的基本行为准则。包括如何介绍引用CFA协会等。

2,数量分析。
数量分析是用统计学理论来对金融学进行建模来预测和分析。CFA一级主要涉及到6大知识点。① 货币的时间价值计算。② 统计学概念。③ 概率论介绍。④ 样本的选取与预测。⑤ 假设检验。⑥ 技术分析。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构架起了数量分析的基础。

3,经济学。
经济学是用来定性地分析宏微观经济形势。经济学体系构成分为微观宏观两部分。① 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有:供需曲线的市场应用,需求与供给的弹性,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垄断市场模型,寡头垄断以及垄断性竞争市场模型分析。② 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有:宏观市场的供需,就业率与物价水平的监控,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货币价格与联邦储备,经济周期下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美国央行的概览。

4,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在CFA一级考试中所占比重很大。知识体系主要集中于对公司的三大财务报表的内容以及分析方法的学习。知识点具体覆盖了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介绍,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以及对一些便于主观调整的会计项目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述,如存货的LIFO vs. FIFO记账方法所带来不同的结果的分析,长期资产折旧方法转换,递延税的分析,表内与表外债务分析,以及一些便于分析的公式及比例的介绍。

5,企业财务。
企业财务内容包括了5大知识点。① 资本预算。介绍了资本预算的程序与工具。如NPV vs. IRR方法。② 融资成本。通过对融资成本收益率的分析,导出WACC的计算。③ 运营资金管理。通过对各种比率的分析来进行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④ 财务报表分析。包括对杜邦分析法的应用。⑤ 企业管制。分析企业管理层,员工及董事会三者的利益关系,以及一些公司问题的预警信号。

6,权益类投资分析。
此章节为CFA二级的重点章节,CFA一级做了许多知识性的基础铺垫。知识点主要涉及到股票市场的介绍,各种大盘指标的构成,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简述,证券市场特点分析,证券市场风险与回报率关系的特点,行业分析(波特的五力模型),公司内部分析,企业绝对估值模型(DDM,FCFF,FCFE模型),企业相对估值模型(P/E, P/B P/S模型),以及各种定价模型的适用情况及对比。

7,固定收益类证券。
固定收益类证券详细的介绍了债券及债券市场,知识点主要有债券市场的特点,介绍了各种不同限制性及非限制性条件的债券,债券的相关风险,美国债券市场结构总览,债券收益率曲线,债券市场的定价,债券市场利率风险的测量(久期的计算)。

8,衍生品分析。
衍生品分析主要对国际市场中主要的4种衍生品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的交易理论分析以及定价分析,以及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对冲风险管理。CFA一级主要针对于四种产品的介绍。二级更侧重与产品的定价分析。

9,其他类投资分析。
其他类投资分析主要对5种较为非主流的投资产品进行了介绍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定价分析。其他类投资的产品有,基金(封闭式与开放式以及ETF,FOF),房地产投资(NOI定价),风险投资,对冲基金(对冲基金的额外风险以及存活偏性),大众商品投资。

10,投资组合管理。
投资组合管理是CFA三级的重中之重(买方角度分析),CFA一级对投资组合管理主要进行了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主要通过对有效前沿,CML,SML,CAPM的分析,分析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以上就是CFA全部课程的简介。其实都是一些主流金融相关课程,主要设计到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你要是学习的话,可以参考东方华尔CFA,远程视频课程,授课老师都是由CFA持证人组成。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什么问题可以再交流。

Ⅲ EMBA市场营销学课程。里面有2个案例,一个是微波炉冰箱案例 一个是坎伯兰金属工业公司案例 课后作业如何做

这是12年的问题不知道你还能不能看到我的回答了。如果看到了麻烦把微波炉冰箱案例发给我一份谢谢。

Ⅳ 什么是五力模型了解每种力量的主要内容应用五力模型分析具体行业

这个,怎么讲呢,我在写BUSINESS PLAN(MBA课程)的时候,SWOT是主要用于分析个体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坏境的,而FIVE-FORCE主要是用来分析整个行业的,可以说是功能不同. 但是如果非要说到5FORCES对SWOT的贡献,我觉得五力模型在宏观面上提供了S对WOT的外部环境概括.而且在写分析的时候,一般也是先写五力模型然后再写SWOT的(先分析行业,再分析行业中的单独的企业)。不过LZ的问题很奇怪,您是要写什么报告之类的么,或者你可以发站内信给我详谈,我希望可以帮到你什么。

Ⅳ 石油产业五力模型分析

石油工程的主干学科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主要课程有:技术经济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力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流体力学、渗流力学、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钻采新技术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普通地质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相近专业有采矿工程 /石油工/ 矿物加工工程/ 勘察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察工程 /地质工程/ 矿物资源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煤及煤层气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等。下边我详细解释一下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工 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勘探、评估、开采、油气分离、输送理论和技术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石油与天然气生成环境、勘探、油气井工程设计、测井数据采集和处理、油气田开采、油气储运以及工程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研修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工程数学、弹塑性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等流体力学、高等渗流力学、油藏数值模拟、油田化学、采收率原理、现代油气勘探技术、现代油气井工程、现代凿井工程、天然气工程、高等油藏工程、高等采油工程、高等输油管道工程、高等输气管工程、油气田采输系统、油气管道运行模拟、天然气液化技术、高等管理学基础、能源经济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一个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与装备高效地钻探地下油气资源、最大限度并经济有效地将地层中的油气开采到地面,安全地将油气分离、计量与输运的工程技术领域。石油与天然气作为人类社会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不可替代性和自身的不可再生性,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与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石油与天然气存在着储层埋藏深,物性有低渗、超低渗,油品有稠油、超稠油,加之高压高温、地层非均质、井眼形成难等特点,给钻探与开发增加了很大的困难。目前,我国石油与天然气采收率还比较低、地质条件复杂,深井与超深井钻探与开采成本还比较高,因此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但效益明显的产业。在我国,2l世纪将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得以迅速发展的时代。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涉及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油气地质、渗流物理、自控理论、计算机技术等基础和应用学科,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有钻井、完井、测试、油气藏开发地质、油气渗流规律、油气田开发方案与开采技术、提高采收率、油气矿场收集处理、长距离输送、储存与联网输配等工程问题。本工程领域与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采矿工程、工程力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相关。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所属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中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规划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应具有本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领域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1.油气井工程:油气井工程力学,油气井工作液的化学和力学,油气井工程测量与过程控制,油气井测井数据采集、处理与解释。2.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藏描述及开发地质建模的理论与方法,渗流理论和油气藏数值模拟,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采油采气工程理论与技术,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采油采气化学工程与理论。3.油气储运工程:油气长距离管输技术,多相管流及油气田集输和油气处理技术,油气储运及营销系统优化,油气管道和储罐的强度研究,油气储运设施施工及安全、防腐技术。4.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管理。课程设置;基础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外语、工程数学、应用弹塑性力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技术经济学等。技术基础课:高等流体力学、高等渗流力学、油藏数值模拟、油田化学、提高采收率原理、渗流物理、油气藏经营管理、运筹学等。专业课:现代油气井工程、现代完井工程、天然气工程、高等油藏工程、高等采油工程、高等输油管道工程、高等输气管道工程、油气田集输系统、油气管道运行模拟、项目管理、能源经济学等。上述课程可定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可以由培养单位与合作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他课程。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学位论文方面,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或者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或者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或者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也可以是工程管理课题。选题要求有难度、有新意、有足够的工作量。对于技术攻关的成果,应有与国内外同类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对比分析;对于新工具、新工艺设计与开发的技术成果,论文应具有设计方案的比较、评估、参数计算模型与结果、完整的图纸;对于重大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果,必须给出项目的系统组成、目标分析、风险与效益分析、计划与管理方案及措施、收益与创新管理方法。不知道上面这些介绍对这位同学有没有帮助。别人怎么说都只是了解,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既然这位同学对石油工程这么有兴趣,那么我在这里祝你能心想事成!

Ⅵ 学生干部培训教程总结

这个应该不是很难吧.首先,当然是写,收获,你读了以后收获了什么.
其次,你觉得有什么地方是你以前没做到的,还有什么地方,是他们没有讲到的.
再次,你可以具体的写,今后你将怎么深入工作,如何做好一个学生干部应该做的.要具体化.
最后,再次总结,反正我觉得读后感就是要反复的强调自己的收获为主,收获后怎么样运用学到的知识到实践中去做得更好.呵.

Ⅶ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企业管理专业课准备。。。我专业课从来没学过啊。。。还有杨文士和周三多他们什么区别。

每个学校的专业课指定参考书基本都不一样,虽然说有的指定书都是《管理学》,但指定的作者和出版社都不一样,所以书的内容也就不一样。
海洋大学指定杨文士的《管理学》第三版,人大出版。你就要看这本书,而不能去看周三多的书。因为海洋大学初试考试内容都在指定书杨文士的《管理学》上。
总的说就是内容上的区别。
至于准备工作,你可以参考“名校企业管理考研网”的置顶帖“2011名校考研全攻略”。希望对你有用。

Ⅷ 如何分析营销环境我最喜欢这门课程的以下内容列出三点

1、以浓缩的形式集纳人类在各个基本学科领域探索的成果,间接经验的容量较大,有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2、便于按知识逻辑顺序组织教材,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3、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自己一个人吃饭注重饭菜是否合胃口,考虑的是性价比,这就属于内在型诉求;和好久不见的老朋友聚会,注重的是吃饭的时间和场合,这就属于外在型诉求;和客户吃饭要注重场面,工作餐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就属于战略型诉求。
(8)五力课程扩展阅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要和外界进行互动,这就要求管理者考虑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的影响。

在宏观(外环)上,管理者主要考虑政治/法律(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科技/环境(Technology)对企业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PEST。比如,鉴于北京堵车严重,市 *** 推出限牌令,导致大量汽车销售企业倒闭。

在微观(内环)上,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五力分析模型,他认为在一个微观环境里,企业受到五个力的制约和影响,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行业内对手的竞争能力、替代者的替代能力、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能力。企业在做市场营销计划时,要考虑这五个力的影响。

Ⅸ 领导力培训课程包括哪些内容

我觉得,领导力培训主要是培养领导带团队的能力,所以除了个人魅力外,还应注重激励、培育、授权、沟通等能力的培养。

Ⅹ 学习《企业战略管理》对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意义

我是工管专业的,我觉得那么多门课程中,企业战略管理是我学到最多知识的一门课,像什么SWOT分析,PEST,五力模型,核心价值等等,很实用的,那时老师经常要我们根据这些理论模型来分析案例,记得分析最多的公司是361度,呵呵,好好学,个人觉得这门课很实用

⑥ 请举出倾销方面的分析及对策的文章和对策

`

国外对华反倾销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的地位日益上升。但同时国际上一些国家也将我国的出口商品作为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因此,了解和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反倾销理论和法规,研究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消除对外贸易障碍、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贸易中反倾销法的性质和作用
倾销是一种人为地将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它国进行销售,并且给它国带来和将要带来实质性危害的行为。在国际贸易中倾销的动机是多样的,但不管什么样的动机,在本质上却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措施。因此,在实践中不但会遭到进口国政府及企业的反对,而且也是国际社会所不允许的,国际社会和各国对倾销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通过公约和国内立法进行限制。国际反倾销法产生于1948年1月临时生效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第六条。该条款明确公布倾销行为应受到谴责,各缔约方均享有对倾销的抵制权,从而使反倾销成为GATT的一项基本原则,成为自由竞争条件下的竞争规定,以规范企业参与竞争行为,保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
几十年来,国际反倾销法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在《1967年反倾销守则》基础上形成的《1979年反倾销守则》,进一步赋予进口国在反倾销程序上以一定的灵活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取消了倾销应是构成损害的“主要原因”规定,即只要倾销是构成损害的一个原因即可,进一步放宽了实施反倾销的条件;二是制定了“价格承诺”条款。在20世纪80年代的GATT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1994年反倾销守则》是在原《守则》的基础上引进了新规则,赋予进口国在其经济免受滥用自由贸易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方面以强有力的保护功能,以规范贸易行为,减少贸易纠纷。
实践清楚地表明,国际反倾销法具有贸易保护的性质和作用。无论是历史上的关贸总协定(GATT),还是现今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并不排斥贸易保护,而是在消除多种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注重对进口国的适当保护。目前,反倾销已成为被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认可的用以保护国内工业不受损害的工具。
越来越多的国家根据国际反倾销法的规定修改或制定自己的反倾销法律。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国际反倾销的性质、作用和规则,是我们正确制定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策略,有效减少或避免遭受反倾销指控的重要前提。

二、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基本状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与西方国家的双方贸易有了迅猛发展。1999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3607亿美元,其中进口1658亿美元,出口1949亿美元,贸易顺差达291亿美元。不少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认为,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基本处于顺差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外有关竞争者利用反倾销法,频频指控我国出口商品倾销。
从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盐类和闹钟发起第一宗反倾销调查,至2000年9月初,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总数已达378起,涉及我国出口商品二十多个大类中的绝大部分类别,总金额至少有100多亿美元。据有关资料,近年来国际反倾销案件中,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约占全部反倾销总数的习小。看来,我国已成了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我国的出口贸易正面临着严重的反倾销的威胁。
当前,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实施反倾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频繁。自1979年我国产品首次在西方遭到反倾销诉讼至今,我国产品屡屡遭到反倾销诉讼,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对我国产品提起的指控有增长之势,如欧盟仅在1996~1997年上半年就发动了10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在1998年7月又将中国的棉坯布作靶子提起反倾销调查,要我国企业作出价格承诺,否则就征收反倾销税。1999年新春伊始,欧盟又宣布对从中国、匈牙利、印度、墨西哥、波兰、南非和乌克兰进口的钢丝绳和钢缆绳征收惩罚性反倾销税。近来,中国产品在国际上接连遭遇反倾销厄运,9家企业刚应诉欧盟反倾销,欧盟又对中国节能灯进行反倾销调查;美国6月开始对中国浓缩苹果汁征收反倾销税,8月中旬又指控中国钢材对美倾销。据有关方面统计,从1999年上半年至2000年上半年,国外对华反倾销起诉达53起,还有10起在立案之中,涉及中国出口商品金额约达15亿美元。

2.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只要他们认为危害到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业的产品,都可以列为倾销产品的范围。涉及鞋类、电工刀、打火机、油漆刷、自行车、铅笔、抽屉滑轨、箱包、树脂餐具、不锈钢餐具、刹车盘、刹车鼓、电缆绳、彩电以及化工原料和农产品等4000多种商品。尤其是美国的特别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相继把保护的范围由一般商品扩展到劳务、投资、知识产权等,其可诉的范围还会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对中国产品倾销的确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一般说,构成倾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产品以低于国内的价格或向第三国出口的价格向进口国进行销售;二是销售的数量猛增;三是销售的产品对进口国造成实质性的危害,且这种危害与倾销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但是西方一些国家所确定的倾销并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甚至有时根本不具备任何倾销的条件。在确定哪些是倾销产品方面带有主观性。作为倾销产品的对象,大多数是我国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特别是低附加值、劳动力密集的产品。如中国生产和出口到欧洲的棉坯布价格从1992~1996年一直在上升,但占欧洲的市场份额1995年、1996年、1997年基本持平。在这种情况下还确定为倾销,其意图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发达国家的纺织业在中低档产品上已经失去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所以他们为了保护这些不景气的企业,减少失业人数,一旦提起反倾销诉讼,则一定会确定倾销存在。在确定反倾销税的征收上也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实践中,常常不用统一标准对待所有出口同一产品的国家。如1998年欧盟对中国、印度、埃及、印尼和巴基斯坦五国的棉坯布的反倾销中,征收的平均税率是12%,但是对中国则是征收6个月15.7%的临时反倾销税。而实际上,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棉坯布价格比中国低40%。再如1999年2月宣布对中国、印度、墨西哥、波兰、南非和乌克兰的钢丝绳和钢缆征收6个月的惩罚性反倾销税,其中南非是33%,而中国则是74.8%。其目的就是要将中国的这些产品挤出欧洲市场。
4.反倾销税的征收幅度大。西方一些国家反倾销税的征收幅度是很大的,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几百乃至上千。如1993年12月墨西哥对我国鞋类出口征收165%、232%、313%至1105%的关税;再如1997年7月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几家企业出口小龙虾征收的反倾销税率平均为122.9%,最低的是91.5%,最高的是156.7%。面对如此高的税率,无论哪家企业都无法承受,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相关企业将不得不退出已经占有的市场份额。

三、我国出口商品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分析
我国出口商品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除了经济因素的影响,还有法律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国际经贸形势所迫。一方面,近年来西方国家(除了美国)经济普遍不景气,他们(包括美国)为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于是频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另一方面,由于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生效,要求各国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取消进口数量限制,各国为抵消这一谈判结果对本国工业的冲击,纷纷采用反倾销这一便利而有效的措施。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出口产品种类多、数量大,保持对较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贸易的顺差,自然成了反倾销的主要对象之一。
2.制度差异引起歧视。国际上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怀有偏见,对我国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专横地以替代国价格作为计算基础,而在第三国参考价格选取上又别有用心或不负责任。并对我国外贸企业以“国有”为由,普遍实行单一的反倾销税率,甚至把对个别企业的反倾销当成对整个国家来裁决,即一家企业遭受反倾销起诉,全国同类出口产品同为被告,这显然有失公正合理。即使欧盟于1998年4月改变对华反倾销政策后,但还称我国为“前非市场经济国家”,对我国仍实施歧视性的反倾销措施,采用“参照图”等不合理做法。
3.价格竞争过烈。我国产品本身就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价格比较便宜。再加上出口秩序混乱,出口企业削价竞销,导致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对进口国企业构成一定的威胁。
4.出口结构失衡。从产品结构看我国出口的多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产品的附加值相对偏低,易给进口国造成低价倾销的印象。从市场结构看,我国直接出口和经香港转口的出口中有65%是以欧美为目标市场的,出口过于集中。如我国金属镁产品向欧盟出口,1993年不足100吨,1996年竟达11000吨,如此巨幅的出口量增长,怎能不为欧盟对华反倾销提供口实。
5.国际营销谋略不足。我国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单纯依赖低价战略打入国际市场的居多,对外价格竞争手段重视不够。一方面,一些出口企业由于急于成交,在本企业对进口国市场行情和价格水平真正掌握时,报价较低,易使进口方造成“价廉质劣”的印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进口国消费者风俗习惯的调查研究,不重视口味、款式、包装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往往使一些“好货”卖不出“好价钱”;再一方面,一些企业未能把握国际市场和进口国行情及时调整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致使某些商品大量涌入进口国,增大了对华反倾销的概率。
6.法律应诉不力。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反倾销应诉机制,存在着应诉经费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企业应诉意识淡薄等问题。国外对华反倾销案调查后,许多企业因多种顾虑往往不愿应诉。我国反倾销诉讼的被动与消极做法,易给人造成国外对华反倾销易于成功的错觉,结果往往不仅丧失了多年开辟的市场,而且助长了有些国家肆意对华反倾销的气焰。

四、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思考与建议
面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政府部门和出口企业应加强联手,积极应对,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1.强化法律意识,提高企业应诉的主动性。众所周知,WTO限制配额、许可证等关税措施的使用,使反倾销的作用更加突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出口将进一步增长,因而国外对华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可能还会增加。企业作为市场经营运行的主体,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更多地学习和掌握国际贸易的法律,强化自我保护、自我发展意识。尤其是近年来,许多国家改变了过去对中国所有企业裁定统一反倾销税率的做法,诸如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中,大部分都以中方应诉企业实际的"生产要素"为基础计算各个应诉企业的“倾销幅度”,欧盟自1998年7月份修改了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反倾销规则后,也规定在满足一定份额条件后,可以给予应诉企业以“分别的税率”。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诉企业有可能取得一个比较低的税率,而不应诉企业得到的"统一税率"往往大大高于应诉企业的税率(如美国对华金属锰反倾销案中,参加应诉的几家企业分别得到3%、5%和20%的反倾销税率,而未应诉的企业则被一律裁定超过100%的高额反倾销税)。因此,面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指控和调查时,所有的相关企业都应积极参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与壮大。
2.规范出口竞争秩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一要注重对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调研工作,了解并掌握其同行对手生产能力、市场销量和价格水平,防止一哄而上过量出口。二要加速建立市场经济的价格运行机制,尽快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切实做到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从而使西方国家在反倾销中对我国实行价格歧视和借口失去依据。三要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和协调管理,严禁出口企业低价竞销,以避免出口企业自相残杀而导致肥水外流。四要优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江苏黄海汽配公司从1991~1996年积极应诉与美方打了4场“洋官司”,结果均以美方败诉而告终,关税从156%逐步降至1.23%。这一结果,不仅巩固和扩大了螺母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份额,而且还带动了其他产品进入美国、南非等国外市场。追溯连续几次胜诉各因素,最根本的是取决于严格科学的成本管理。该企业定额管理扎实,原始记录、台账健全完整,经济活动分析资料详细,靠了这些扎实的基础管理,外方调查成千上万个管理数据,从怀疑到相信,从相信到折服,最后起诉方居然成了该公司在美国某地区的总经销商。
3.增强国际营销观念,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出口企业应尽快转换现有的竞争战略及策略,“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学会运用商标、包装、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在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汇率上下功夫,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同时,注重全方位地开拓国际市场,在巩固现有欧美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的海外市场,尤其要加强对东欧、拉美、非洲等市场的开拓,以降低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并达到避免反倾销调查之效。
4.加大政府交涉力度,力促取消对华不平等待遇。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在国际上宣传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事实,通过政府之间的谈判,要求欧美等西方国家取消参照国做法,按我国国内价格确定产品的正常价格,并对涉诉企业采取实事求是、个别对待的做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争取尽快加入WTO,使我国早日成为国际反倾销公约的签约国,以提高我国在反倾销谈判和诉讼中的地位,有效抵制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歧视,维护中华民族的合法权益。
5.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全力做好反倾销应诉工作。为有效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防止和减少国外反倾销造成的损失,我国政府及其出口商品管理部门和司法机构应认真总结经验,深化体制改革,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尽快建立起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协调网络。充分发挥我国驻外商务机构的作用,全面调研驻在国的反倾销法律、法规,随时跟踪我国出口商品被进口国反倾销机构立案调查的情况,并及时地将有关信后、传递回国,以利于国内反倾销应诉协调机构和行业商会及时组织相关企业积极应诉。二要设立反倾销应诉基金,由于反倾销应诉需要费用开支,为防止某些出口企业无力承担应诉费用、应诉不力或拒绝应诉等情况的发生,可参照国外的做法,依据各企业出口量的大小确定一定比例的费用份额,并指定专门机构或海关收取,建立起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反倾销应诉和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三要强化应诉立法,加大奖惩力度。要把反倾销应诉与出口管理手段结合起来,坚决落实“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有关部门应抓紧制定具体的作细则,对积极应诉和胜诉的企业通过采用出口许可证、海关审价以及其他手段给予补贴和奖励,对不应诉或在应诉中表现消极的企业给予处罚,直至取消其生产经营许可证、外贸经营权,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四要加紧培养一批从事反倾销应诉的专门人才。目前,我国在反倾销应诉时,均聘请外国律师办案,这不仅要付出高昂的费用,而且在应诉和抗诉过程中往往无法充分反映我方意图,不利于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为此,迫切需要从战略高度出发,从现有的外经贸管理干部以及律师、会计师、经济师队伍中选择一批经贸、法律和外语等方面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优秀人才,进行集中强化培训,以加速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反倾销应诉的专家队伍,为构筑科学、高效的反倾销应诉机制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基础。

⑦ 哪些企业适合做企业战略管理案例

北京乐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可以作为一个案例,北京乐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批发零售轮胎、机油为主的公司。该公司负责美国固特异轮胎和英国嘉实多机油在北京地区的销售以及相关的业务开展和售后服务。
该公司把产品批发到一些汽车轮胎零售店和汽修厂并对零售商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服务。公司代理的两种产品是世界知名的品牌,主要针对一些中高档轿车。从企业开展业务来看是以北京地区的北部为主,大部分的客户都集中在消费档次较高的地区。同时,产品也根据不同的车型在速度级别、花纹设计上有所不问。
在今后几年里不同品牌的竞争,相同品牌跨区域销售的影响等因素使得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因为它毕竟还是消耗品且政府正提倡个人购车,有些机构也为个人购车提供了方便,如使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等。这就意味着车辆会越来越多,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的性能会越来越好。对轮胎、机油的品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现在北京道路建没不断加快。例如五环路的建设通车,三环路的重新修缮等使得交通更加便利,也提供了一个好的前景,不过随着产品在市场 上份额的不断扩大,不可避免的也会产生价格的竞争,销售数量是不断增加,但利润的增长并不明显,单位产品的利润在下降。
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世界1:同样知名的品牌米具林轮胎和同地区同品牌的另一家经销商。从米其林轮胎来说不管是在北京的办事处还是经销商各个职能的分工相当明确。它在市场开发的过程中和经销商密切配合。例如在经销商的业务人员开发客户的同时,米其林办事处的区域业务员也会参与进来及时地了解客户的意见并反馈到公司。
根据不同客户辅助经销商的业务人员做一些后续工作,帮助向办事处中请店面的广告招牌,定期有选择地送一些宣传品等,这样会缩短工作周期,提高了效率,不但可使米其林公司及叫直观地了解市场且减轻了经销商的工作压力,能很快解决除销售方面以外的问题,减少了中间环节。米具林轮胎在区域销售和价格的控制方面还是比较好的。虽然市场占有率不是很高,但可以保持一定水平的利润,它进入十国市场的这几年里,市场占有率稳定地增长,树立的品牌形象也很好。
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它与固特异等一些品牌是齐名的,但在北京地区从价位和形象上给客户的感觉要高一些。米其林轮胎也在根据中国路况,在技术上进行着改进,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从生产能力和新产品的开发来看较固特异轮来说相刘较慢。在长期竞争中因为服务做得好,市场定位较高。使得在长期较量中收益的影响不人,也因为在巾场的竞争中有很多品牌轮胎的利润已经很低。固特异轮胎的另一家经销商在北京地区的销售量不是很大,出于他同时代理另一品牌的轮胎,这可以保证该公司一定的利润,他会首先在这个品牌的一些客户群里展开固特异轮胎的价格战,因为每一家零售店不只销售单一品脾轮胎,所以它就会采取这个方式迅速占领市场。
但是,同时代理两种品牌的轮胎资金方面的压力会很大,如果一个资金雄厚的竞争者进入这个价格战,资金不足就很难支持增长了。

⑧ 产业结构分析在竞争环境分析中各有何种地位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吉利汽车五力模型分析(一)在竞争对手中的位置吉利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比亚迪、奇瑞、上海通用、丰田。09年比亚迪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3.55%,奇瑞的市场占有率为4.7%,上海通用在中国的占有率是8.3%,丰田的市场占有率是8.6%。由此可知国内市场这些主要的竞争对手在低中高端都健全,而且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与吉利抗衡。以丰田为首占据着中国市场。但丰田的优势并不明显,而且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基本形成垄断竞争的局面。对于吉利来说,低端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比亚迪和奇瑞,消费者对奇瑞的质量和品质都给于的相当肯定,吉利中高端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上海通用和丰田。这两个企业都具有相当的品牌优势,在消费者心中也确立了高品质高品位的形象,但价格是偏高的。吉利这个中国自主品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中低端汽车市场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与合资品牌抗衡,在制造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外观、内饰的设计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从2007年5月开始,吉利全面进入战略转型期,核心是从“价格取胜”转向“技术领先”;从“成本领先”向“品牌创新”转变,从“低价取胜”向“技术领先、品质优先、客户满意、全面领先”转变,从“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型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现在已转型成功。从吉利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来说,吉利汽车形成了多系列的品牌矩阵,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典型代表。消费者对国内汽车的自主品牌具有强势需求。再加上最近几年,国家提倡自主创新,鼓励支持自主品牌,所以,在品牌上,吉利应该也可以与其他合资品牌一决高下。再加上吉利于2010年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的资产也成为了吉利主要的一部分。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可以获得它的核心技术,帮助吉利或国产汽车更好的走向国际市场以及使吉利自主品牌走向高端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吉利的竞争优势真正逐步加强。(二)新加入者的的威胁新的的行业进入者有时是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这些新进入者大都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资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场地位。新进入者加入该行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同时也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使产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获得资源进行生产,从而可能使得行业生产成本升高,这两方面都会导致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降。而对于汽车行业的新进入者则相对困难:1、市场的饱和度限制了竞争者加入汽车工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的进一步增长,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井喷趋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而2009年美国汽车销量仅为1043万辆,这意味着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但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均拥有车辆比率的提高、能源成本以及低碳时代的到来,这不仅仅包括我们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同时也包括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恶化,能源的消耗等。汽车的节能减排问题再次引发高度关注。总体说来,目前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大城市市场汽车需求趋于饱和,市场逐渐转向二三级市场。2、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汽车生产的资金要求,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汽车的各种技术都需要巨大的开发和研究成本以及高精尖的技术人才。要生产出一辆新型的汽车来,从开始的研发生产到最后出售的过程,需要历时几年时间。同时不管是研发还是制造汽车都需要高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充足的资金才能做到。进入汽车行业成本相对其他行业要高的多,困难也。因此进入汽车制造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3、政府对尾气排放及油耗的政策,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将进一步限制加入者进入市场的威胁。近年来,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包括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和燃料经济性标准、油耗公示制度及改革燃油税费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效果,乘用车新车百公里平均油耗有所下降。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尾气排放、噪声等在内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已经初步得到有效控制,汽车有害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已经大幅度降低。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主要汽车企业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汽车企业积极投身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摘自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卢希在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演讲)4、即使强行进入汽车市场也会采用以有杀伤力的价格来切入市场,这种做法更加剧汽车市场的竞争,同时新的竞争者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等其他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新竞争者所以承担的风险是最十分巨大的。(三)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目前,许多大品牌汽车公司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十分重视它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并且中国已经成为它们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地区。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未来都将在中国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从目前局势分析,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众多汽车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世界各汽车零配件行业巨头,也纷纷做出了增资中国的计划,如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将其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博世也要在中国追加投资。在中国建造生产基地,按国情来看无疑降低了成本、人力、运输费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面对着许多客观问题降低了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负面影响。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同时,随着车市增长大幅下滑,受影响的不只是整车厂,经销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遭受的压力更大。目前,汽车行业中的很大一部分经销商库存激增,亏损增加,甚至出现了退出、倒闭现象,供应商的亏损面也大幅增加。这就必然降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的能力。然而,吉利的经销商、供应商不仅没有一家退出、倒闭的,而且在“寒冬”中都挣到了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关于吉利汽车的相关产业支持:1、汽车零件:浙江福林国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隶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全资控股的外商独资企业。公司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开发并量产汽车制动器总成、电动助力转向器、汽车摩擦片三大系列的产品。2、发动机:上海华普发动机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轿车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具有自主设计研发能力、专业化生产能力、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汽车发动机企业。目前,主要产品有轿车用汽油机1.3L、1.5L、1.6L、1.8L(JL479QY、JL479QA、JL481QA、JL481Q)四个型号。拥有世界一流的德国格林Gehring珩磨机、美国Sheffield三坐标测量机、日本电控拧紧机等先进设备,缸体、缸盖采用了先进的日本NTC的技术YNC柔性加工线,装配线、试验线属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多种型号发动机的共线生产能力。3、变速器:浙江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隶属于吉利控股集团之子公司。主要产品为手动、自动轿车变速前驱动桥,年产1.0~1.8各型手动变速器20万台,1.0~1.6的各型自动变速器1万台,全部产品均为自主研发。目前公司参考、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并结合吉利车型的具体情况,为吉利1.5、1.6、1.8车型“量身定制”、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JL-S160、JL-S148五速前驱动桥,均已研发成功,并全部通过了各项国家规定的台架及道路试验,承担临海、路桥、华普、美日、湘潭、兰州六大基地的配套任务。4、国际营销:上海吉利美嘉峰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吉利国际”)创建于2002年7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拥有直接对外贸易权,从事汽车出口行业,是吉利控股集团的一级子公司和唯一的进出口窗口。在独联体、中东、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等五个战略市场均设有代表处。累计实现海外销售十几万辆,位居中国轿车出口前列。吉利汽车在整个市场中,形成了一条延伸产业链,从汽车的零部件,发动机等基本上游产业,到汽车的销售,销售后的服务等下游产业,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说,它是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在这个大环境下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肯定有很大程度的消弱。(四)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金融海啸的到来,汽车行业也受到牵连,全球汽车业一时陷入低迷,由于我国现在的全球市场地位,使中国汽车行业也受到不小的影响。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的集成现象突出;另一方面,中国的广泛合作制造模式突出,几乎所有跨国汽车企业都存在着与中国的合作关系。纵观全球汽车制造业,世界各大汽车跨国公司都把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战略的重点。对于进口汽车品牌,我国零部件平均关税下降和人民币升值都将有利于进口车价的下调,也将直接促成进口车成本的下降。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旺盛,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汽车品种有增不减。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企业也在迅速崛起,产销量不断增长,且已经开始批量出口。100多家汽车企业,面对多元化的消费市场,品牌、价格、服务和新产品的竞争愈加激烈,中国将成为全球汽车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绝出胜负的主战场。我国自主品牌的市场价明显低于原装进口汽车,配合符合国情的亲众的营销策略,使人民对自主品牌产生很强烈的需求。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汽车品种有增不减,被动提高了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金融危机后对国内市场需求,也产生巨大影响。而在更广泛的层面上,金融危机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内消费资本市场收益下降,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力,也将给中国车市带来不利影响。贾新光表示,“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影响某些行业或企业的盈利,使得这些行业或者企业员工的购买力下降!”金融海啸不是没有对中国没有杀伤力,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消费还是有所保留的。中国汽车市场的卖方主要由国内自主品牌和合资汽车公司的品牌构成,虽然中国是汽车消费大国,中国人民的消费力十分强劲,但是汽车行业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汽车的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金融危机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吸引顾客,个厂商竞相降价并给与各种折扣和优惠。中国市场是各个品牌的主要市场,竞争激烈,可供消费选择的品牌档次丰富,客户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对售价、担保及其他服务项目进行讨价还价。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也越来越强。(五)替代产品的威胁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都是在相互学习、借鉴、融合、创新中得以实现。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以及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吉利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谁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胸怀宽阔、把握机会,谁就会在未来激烈的竞争、分化、淘汰、重组中赢得先机,争得发展的制高点。汽车行业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自1890年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吉利成立于1986年,在服务和品质上还不够完善。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技术的创新才能有较大的进步。吉利汽车的替代产品的威胁归结如下:1、其他品牌的汽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市场将从产品的竞争演变成品牌之间的竞争,人们在购车时选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大汽车品牌在产品的品质、价格、性能、服务等方面不断地加强提高,因此吉利汽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2、人们不是为了购买汽车而买汽车,而是希望汽车能更好的提供我们出行的需要。大城市的居民面对日益增长的购车、保险、停车和维修费用等,加之低碳生活的大幅度宣传,纷纷转向选择使用环保的交通工具或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地铁、公交车、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火车、飞机等。这些种类繁多的交通工具各有自己的特殊用途和功能以满足特定的客户需求,因此并不具有完全替代的威胁。3、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地被开发出来,全球汽车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研发价格合适且款式吸引人的环保型汽车。目前有很多汽车公司都在积极开发环保节能的新概念汽车,我国也有相应政策颁发,鼓励中国汽车制造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替代品不断改进或购买替代品所需的转换成本很低等并可能淘汰此产业产品。环保型的新型汽车将会是未来汽车的主流发展方向。综上所述,五力分析模型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把中国的企业直接推到了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特别是全球化关系紧密的中国汽车行业,吉利汽车在2007就明确提出了进行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型为"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转向为技术优势。从目前发展情况和各种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吉利的及时转型和转型后的战略实施控制情况都比较好,全球化战略目标清晰明确,最后,吉利紧随大环境的发展,现在的战略与之相适应,只要吉利在战略实施和控制时把握好,那吉利的快速发展是指日可待了。

⑨ 高分!!!课程作业:运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对我国轿车行业进行分析。字数不限。

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对我国轿车行业进行分析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轿车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不仅有政策上的限制,也有技术上、规模经济上等方面的制约。以下几方面构成我国轿车进入壁垒的各种潜在的来源:
(1)规模经济。轿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报酬递增行业。其固定成本投资比较大。一般认为单个企业整车产量在40万~60万辆、零部件100万~200万件,才能达到最小经济规模的要求,所以市场只能维持少量企业的生存。但在中国,由于市场容量较大且增长迅速,大量未达到起始规模经济的企业可以获得较高水平的利润,从而抵消了规模经济所造成的壁垒。
(2)技术优势。目前,中国大量的汽车整车项目均由跨国公司主导,跨国公司以其丰富的设计、制造经验和雄厚的产品开发能力,对于缺乏轿车工业背景的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3)资本壁垒。轿车是一个资本密集程度很高的行业,一般整车项目资金规模都在100亿元以上,除了注册资本外,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很大。新进入者往往由于知名度较低或信用程度不好,筹资和融资较为困难。
(4)进入遏制。目前中国轿车企业普遍处于强劲需求拉动下的生产扩张时期,由于汽车整车数量较多,在位企业对新进入者对市场影响的敏感性较低,所以很少采取策略性进入遏制行为。
(5)行政限制。我国政府对于轿车实施了严格的行政性进入限制:一是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轿车项目一律由国家审批立项,这对新进入者形成了几乎难以逾越的进入壁垒;二是严格的目录管理制度,只有政府有关部门认可的特定企业和特定产品才能开工生产和销售,同时生产企业开发新产品也受到严格限制。
此外,轿车行业还存在着一些行业技术政策限制,如国家要求重点发展符合国家安全、节能、排放法规及私人用车要求的经济型轿车;汽油发动机需要达到欧洲第三阶段或第四阶段排放控制水平;适度发展轿车柴油机发动机、单燃料燃气发动机及混合动力系统等,都可能对潜在进入者形成巨大的进入壁垒。
2.替代品的威胁
在乘用车中,主要有轿车、SUV、MPV。MPV即多用途汽车,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而SUV皮卡车具有轿车和货车的双重功能。2007年我国SUV全年销售增长近60%;而MPV也同比增长23%。这两种乘用车作为轿车的替代品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目前中国对于这两种车的生产能力还不强。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进行,中国政府关于碳减排的承诺,将推动我国“低碳”汽车的加速发展。与之紧密相关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无疑成为行业竞争的制高点。2009年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示范规模和作用都将得到扩大。尤其是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将对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更多、更快地进入寻常百姓家起到推动作用。现在面临的困难是电动汽车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技术标准和配套设施仍然缺失。特别是电动汽车充电站如何建设,怎么发展,更是关系到未来电动汽车能不能顺利走进千家万户。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上市将对现有燃油汽车形成极大威胁,进一步加剧汽车行业的竞争。
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在轿车行业中,上游企业主要是林业、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纺织业、皮革毛坯羽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电气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在这些行业中,供应商有很多。在零部件技术开发方面,中国轿车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方面具有相当强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甚大。中国整体轿车开发能力,而且在合资企业的供应链中外方占着主动地位,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零部件都有一定的私有技术,因而供应商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4.购买者的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数量决定了其议价能力。在全国大约3亿家庭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富豪型家庭占1%,3万~10万元的富裕型家庭占6%,1万~3万的小康型家庭占55%。家庭购车潜能不言而喻。
目前,消费者比较关注的是汽车的经济性,包括购买的经济性和使用中的经济性。同时消费者也更趋于理性,先进的技术、人性化的设计、较高的经济型这三点会被理性的消费者所考虑并直接影响其购买行为。而随着需求层次的提高,他们也会逐渐注意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在这样一个以顾客服务为导向的行业中,购买者至少可以影响制造商的服务水平。
5.行业内企业的竞争
许多因素倾向于增强行业中的竞争。一般来说,行业中的公司越多,竞争性就越强。目前轿车行业的竞争主要表现在:
(1)竞争者的数量。随着2010年厂家产销目标的大幅提升和产能的加速扩张,短暂的卖方市场特征不会持续很久。从国内汽车产能分析,长远看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处于稳定。例如,2009年下半年以来,宣布投资建设第二、第三工厂的企业接二连三,东风日产、神龙、华晨宝马、北京现代等都宣布了要扩大产能的计划,还有广汽菲亚特长沙的50万辆新建项目。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大跨国公司急于追赶与扩张,许多汽车巨头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4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丰田汽车公司全球生产布局显示,除日本本土外,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丰田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地区。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丰田在海外主要的生产基地,丰田公司的总体市场目标是到2010年~2012年在中国拥有10%的市场份额。
目前局势来看,我国汽车市场不仅成为大众、通用、本田、现代等在中国已经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现代汽车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到2010年乘用车在华产能达到100万辆,使中国成为其四大海外工厂中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海外工厂;同时,以汽车生产销售为中心,通过制造、服务、金融等汽车相关产业的扩大,来达到2010年20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此外,现代还计划进军中国的商用车市场,有可能与江淮携手建立商用车生产基地,计划在2010年前形成年产五万台小型商用车发动机、一万辆客车和九万辆货车的生产能力。世界各汽车零配件行业巨头,也纷纷做出了增资中国的计划,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将其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博世也要在中国追加投资。
(2)价格竞争。降价是厂商促销最常用的武器。2007年,汽车价格继续大幅下降。有25个主要品牌的汽车降价幅度超过10%,其中通用凯越的降价幅度最高,达到20.37%。此外,从200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高档车也加入了价格大战,2007年奥迪A4最高降幅达到5.6万元。
(3)新产品集中上市。2005年,我国新车上市达到109款(包括SUV、MPV)。而到了2006年,我国新车上市数量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17款。由于新车上市过于集中,不少新款车的年销量只有数千台。2007年,许多厂商不得不改变策略,纷纷推出各种改款车,而新车上市则寥寥无几。新车型的开发或引进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所以大量新车型集中上市对我国的中小规模轿车制造企业产生了极大的负担。
(4)综合实力竞争。汽车企业要明确产品定位,适时推出切合市场需求的车型,而且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包括采用各种促销手段等。这样一种全方位的竞争归根到底将体现为综合实力的竞争,既要资金,又要产品和技术,更要市场。

⑩ 波特五力的分析 产业结构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又称波特竞争力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 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如下图所示: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 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 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方集团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力量:

- 供方行业为一些具有比较稳固市场地位而不受市场剧烈竞争困挠的企业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以致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重要客户。

- 供方各企业的产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致于买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太高,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方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

- 供方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而买主难以进行后向联合或一体化。(注:简单按中国说法,店大欺客)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力量:

- 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

- 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

- 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

- 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注:简单按中国说法,客大欺主)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进入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政府行为与政策(如国家综合平衡统一建设的石化企业)、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如商业秘密、产供销关系、学习与经验曲线效应等)、自然资源(如冶金业对矿产的拥有)、地理环境(如造船厂只能建在海滨城市)等方面,这其中有些障碍是很难借助复制或仿造的方式来突破的。预期现有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主要是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大小,则取决于有关厂商的财力情况、报复记录、固定资产规模、行业增长速度等。总之,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进入者主观估计进入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所需花费的代价与所要承担的风险这三者的相对大小情况。(注:潜在的同行,跟风者)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首先,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第二,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以具体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来加以描述。 奇货可居
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出现下述情况将意味着行业中现有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这就是:行业进入障碍较低,势均力敌竞争对手较多,竞争参与者范围广泛;市场趋于成熟,产品需求增长缓慢;竞争者企图采用降价等手段促销;竞争者提供几乎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用户转换成本很低;一个战略行动如果取得成功,其收入相当可观;行业外部实力强大的公司在接收了行业中实力薄弱企业后,发起进攻性行动,结果使得刚被接收的企业成为市场的主要竞争者;退出障碍较高,即退出竞争要比继续参与竞争代价更高。在这里,退出障碍主要受经济、战略、感情以及社会政治关系等方面考虑的影响,具体包括: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费用、战略上的相互牵制、情绪上的难以接受、政府和社会的各种限制等。

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应付以上各种力量构成的威胁,而且客户必面对行业中的每一个竞争者的举动。除非认为正面交锋有必要而且有益处,例如要求得到很大的市场份额,否则客户可以通过设置进入壁垒,包括差异化和转换成本来保护自己。 当一个客户确定了其优势和劣势时(参见SWOT分析),客户必须进行定位,以便因势利导,而不是被预料到的环境因素变化所损害,如产品生命周期、行业增长速度等等,然后保护自己并做好准备,以有效地对其它企业的举动做出反应。

根据上面对于五种竞争力量的讨论,企业可以采取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影响行业竞争规则、先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再发起进攻性竞争行动等手段来对付这五种竞争力量,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
实际上,关于五力分析模型的实践运用一直存在许多争论。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该模型更多是一种理论思考工具,而非可以实际操作的战略工具。

该模型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定基础之上的:

1、制定战略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信息,显然现实中是难于做到的;

2、同行业之间只有竞争关系,没有合作关系。但现实中企业之间存在多种合作关系,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3、行业的规模是固定的,因此,只有通过夺取对手的份额来占有更大的资源和市场。但现实中企业之间往往不是通过吃掉对手而是与对手共同做大行业的蛋糕来获取更大的资源和市场。同时,市场可以通过不断的开发和创新来增大容量。

因此,要将波特的竞争力模型有效地用于实践操作,以上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三项假设就会使操作者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头绪万千。

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以手机按键厂商闳晖说明该注意哪些重要信息,来运用企业策略规划中的分析工具波特五力分析(Porter 5 force analysis)说明进行往后企业竞争策略规划需要注意哪些动态信息。

如果以闳晖公司所处的手机按键产业产业链(instry chain)为例,上述波特五力分析相关因素便包括:

1.现有提供相似产品的竞争公司(例如台湾的毅嘉,日本的Polymatech、ShinEtsu、 Sunarrow等)

2.卖东西给闳晖的上游厂商(包括提升塑橡胶原料或是金属原料等厂商)

3.向闳晖买按键的手机系统厂商(包括Nokia与 Motorola等品牌厂商,或是系统组装厂商,例如FIH或是华宝等)

4.有潜在能量进入之厂商或是刚进入厂商(我们认为此点应改成技术进入障碍,换 句话说,应该当成对于此领域有兴趣厂商,想要进入此领域的进入门坎等因素)

5.新市场或是新需求的竞争(例如如果原本手机按键为塑橡胶材料,那么轻金属合金按键就是新产品)。

当然若站在闳晖公司的立场,该公司除了手机按键外,尚包括汽车相关产品、OA产品与铝镁合金机壳等。因此,上述五力分析仅对于闳晖公司在手机按键产业之分析,若是对于汽车相关或是铝镁合金机壳相关,便需要再进行一次1-4步骤分析。

由上面信息可以初步归纳,以企业竞争分析而言,对于企业每一产品线均需要建立对应的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以了解现阶段产业竞争状态。然而,若根据先前所讨论的 动态监控系统(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而言,最重要的部分为相关企业情报信息需要实时与动态的更新,当然根据相关信息所延伸的策略拟定也需要动态调整。

最后,企业竞争所需要面对的环节众多。但是若以智慧财产权角度(特别是专利)来看,对应的五力分析至少包括:

需要强调上述专利议题中,部分包括企业分析部分为技术分析,而先前我们所讨论的专利分析技巧均可用于相关情报收集。
我国汽车市场的连续快速增长和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4年的8.1%,2005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575万辆左右,中国已成为与日本相比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进一步提升到8.7%。全球每年汽车销量的增量中我国占25%左右,我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下面用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汽车行业及其领域内的战略方针。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许多汽车够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四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丰田汽车公司全球生产布局显示,除日本本土外,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丰田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地区。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丰田在海外主要的生产基地,丰田公司的总体市场目标是到2010~2012年在中国拥有10%的市场份额。本田汽车公司 计划未来获得中国10%的市场份额,并计划将生产能力由现在的27万辆扩大到2006年下半年的53万辆(含出口5万辆)。

目前局势来看,我国汽车市场不仅成为大众、通用、本田、现代等在中国已经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现代汽车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到2010年乘用车在华产能达到100万辆,使中国成为其四大海外工厂中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海外工厂;同时,以汽车生产销售为中心,通过制造、服务、金融等汽车相关产业的扩大,来达到2010年20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此外,现代还计划进军中国的商用车市场,有可能与江淮携手建立商用车生产基地,计划在2010年前形成年产五万台小型商用车发动机、一万辆客车和九万辆货车的生产能力。世界各汽车零配件行业巨头,也纷纷做出了增资中国的计划,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将其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博世也要在中国追加投资。

由此可见波特五力模型中的成本领先战略已经被各大汽车公司消无生息的运作开了,在中国建造生产基地,按国情来看无疑降低了成本、人力、运输费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面对着许多客观问题降低了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负面影响。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进口汽车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汽车在国内的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外资企业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这些企业的市场价明显低于原装进口汽车,仅仅因为made in China?还有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低价位符合国情的亲众的营销策略。

在中国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城市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这就对每个产品产生了购买方分流,并会处于同时被几家竞争对手比较的局面。这就形成了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的潜在市场不利因素。提高了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国产轿车价格仍将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如果没有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进口轿车价格下降对国产轿车的价格压力已经很小,2006年引起国产轿车价格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内厂商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产能过剩导致的供过于求。但是产能过剩并不一定直接带来价格下降,如美国、日本等国家汽车工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这些国家的轿车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逐年缓慢上涨。之所以判断2008年国产轿车价格将继续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主要是目前我国轿车市场运行中既有价格下降的必要性,又存在价格下降的现实可能性。

其次,汽车零部件平均关税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有利于进口车价的下调。2005年7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次性升值2%,之后的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又升值了0.44%,2007年现在已经突破7.5关口,而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继续存在。如果2008年人民币继续小幅度升值,将直接促成进口车成本的下降。有利于国人购买力的提高,被动提高了我们讨价还价能力。同时也让合资企业从中大赚了一笔。

3.新进入者的威胁

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大跨国公司急于追赶与扩张,在价格上寻求竞争力。福特公司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厂商,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与其地位很不相称,从2005年开始明显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运作力度,福克斯的最低价为12.8万元,作为一款欧美车型很有竞争力,销量增长迅速。丰田汽车公司也适当改变了做法,在稳步推进的主旋律中加快了步伐。2005年年初花冠、威驰降价只是起步,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还将不断推出,价格也更具竞争力。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上市,而且惯例是以有杀伤力的价格切入市场。本田将于2006年推出“思域”,本田在产品战略上一贯坚持“产品定价要一步到位”的策略,雅阁、飞度、CRV等车型的上市均采取了这样的策略,有理由相信本田将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推出“思域”。另外马自达的新M3于2006年上市,而且是由福特公司统一运作。福特公司从2005年开始明显是在运用价格手段来获取竞争力以尽快扩大市场份额。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是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这些新进入者大都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资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场地位。新进入者加入该行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使产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获得资源进行生产,从而可能使得行业生产成本升高,这两方面都会导致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降。

4.替代品的威胁

阅读全文

与固特异轮胎营销策略范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市场营销郭国庆目录 浏览:481
厦门跨惠通电子商务 浏览:544
国培培训设计方案 浏览:236
服装元旦过年促销方案 浏览:241
非市场营销专业怎么入行市场营销 浏览:242
教师专业课程培训方案 浏览:66
农村电子商务培训ppt 浏览:675
大学生网络活动策划方案设计 浏览:977
市场营销目标范文 浏览:639
蚌埠路桥市场营销 浏览:410
保定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浏览:429
谭候宇雨后电子商务王 浏览:879
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 浏览:655
港大商业分析和市场营销 浏览:860
浙江大学市场营销学视频下载 浏览:120
香奈儿营销方案 浏览:179
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方案 浏览:140
网站后台培训方案 浏览:776
校学生会针对各部门培训方案 浏览:409
市场营销要素7p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