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一)食物中毒的特点
凡是由于经口进食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含有致病菌、生物性或化学性毒物以及植物天然毒素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不包括已知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人畜共患性疾病、食物过敏和暴饮暴食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等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特点:
(1)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同时发病。
(2)所有病人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胃肠炎症状。
(3)病人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种有毒食物的人群。
(4)一旦停止食用这种食物,发病立即停止。
(5)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发病曲线呈现突然上升又突然下降的趋势,一般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
(6)除化学性食物中毒外,其他种类的食物中毒的发生一般都有明显的季节性,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在夏秋季节。
(7)有些食物中毒的发生具有地区性。
(二)食物中毒的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进食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其中又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以下是几种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常存在于被感染的动物及其粪便中,进食受到沙门氏菌污染的禽、肉、蛋、鱼、奶类及其制品即可导致食物中毒。一般在进食后12~3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一般病程3~4天。
(2)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于人或动物的化脓性病灶中,进食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奶类、蛋及蛋制品、糕点、熟肉类即可导致食物中毒。一般在进食后1~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剧烈的呕吐(严重者呈喷射状)、腹痛、腹泻等,一般在1~3天痊愈,很少死亡。
(3)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空气、尘埃、昆虫中,进食受到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奶、肉、豆制品即可导致食物中毒。呕吐型中毒一般在进食后1~5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型中毒一般在进食后8~1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预后较好。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1)严格食品的采购关。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以及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包括病死牲畜肉)及其制品。
(2)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
(3)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堂从业人员有皮肤溃破、外伤、感染、腹泻症状等不要带病加工食品。
(5)食堂从业人员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
(6)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做到生熟分开,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7)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8)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9)带奶油的糕点及其他奶制品要低温保藏。
(10)储存食品要在5℃以下,若做到避光、断氧,效果更佳,生、熟食品分开储存。
2.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1)毒鼠强中毒——毒鼠强毒性极大,对人致死量5~12毫克,一般在误食10~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重度中毒表现为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2)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俗称“工业用盐”,摄入亚硝酸盐0.2~0.5克就可以引起食物中毒,3克可导致死亡。发病急,中毒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自觉症状有头晕、头痛、无力、心率快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1)严禁食品贮存场所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鼠药、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要标签明显,存放在专门场所并上锁。
(2)不随便使用来源不明的食品或容器。
(3)蔬菜加工前要用清水浸泡5~10分钟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一般要洗三遍,温水效果更好,水果宜洗净后削皮食用。
(4)手接触化学物后要彻底洗手。
(5)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或碱面食用。
(6)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7)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厨房、食品加工间和仓库要经常上锁,防止坏人投毒。
3.有毒动植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近几年学校常见的集体有毒动植物中毒有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等,因学生误食有毒动植物导致的中毒有河豚中毒、毒蕈中毒、蓖麻籽中毒、马桑果中毒等。
(1)四季豆中毒——未熟四季豆含有的皂甙和植物血凝素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可导致中毒。一般在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后1~5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烹调时应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2)生豆浆中毒——生大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机体后抑制体内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进食后0.5~1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一般无须治疗,很快可以自愈。应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
(3)发芽马铃薯中毒——马铃薯发芽或部分变绿时,其中的龙葵碱大量增加,烹调时又未能去除或破坏掉龙葵碱,食后发生中毒,尤其是春末夏初季节多发。一般在进食后10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灼烧感,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剧烈呕吐、腹泻。此外,还可出现头晕、头痛、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重者可因心脏衰竭、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马铃薯应低温贮藏,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生芽;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马铃薯;生芽较少的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的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一部分,这种马铃薯不易炒吃,应煮、炖、红烧,烹调时加醋,可加速破坏龙葵碱。
(4)河豚中毒——河豚鱼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河豚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制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误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死亡率高。应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5)毒蕈(有毒蘑菇)中毒——我国有可食蕈300余种,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夏秋阴雨季节多发。一般在误食后0.5~6小时出现症状,胃肠炎型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神经精神型中毒主要症状有幻觉、狂笑、手舞足蹈、行动不稳等,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溶血型中毒发病3~4天出现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死亡率高,应防止误食。
(6)蓖麻籽中毒——蓖麻籽含蓖麻毒素、蓖麻碱和蓖麻血凝素3种毒素,以蓖麻毒素毒性最强,1毫克蓖麻毒素或160毫克蓖麻碱可致成人死亡,儿童生食1~2粒蓖麻籽可致死,成人生食3~12粒可导致严重中毒或死亡。
食用蓖麻籽的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严重的可出现脱水、休克、昏迷、抽风和黄疸,如救治不及时,2~3天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麻痹。目前对蓖麻毒素无特效解毒药物,蓖麻籽无论生熟都不能食用,但由于蓖麻籽外观漂亮饱满,易被儿童误食。应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7)马桑果——马桑果,又名毒空木、马鞍子、黑果果、扶桑等,马桑果有毒,其有毒成分为马桑内酯、吐丁内酯等。误食后0.5~3小时出现头痛、头昏、胸闷、恶心、呕吐、腹痛等,常可自行恢复,严重者遍身发麻、心跳变慢、血压上升、瞳孔缩小、呼吸增快、反射增强,常突然惊叫一声,随即昏倒,接着出现阵发性抽搐,更有甚者可于多次反复发作性惊厥后终于呼吸停止,一次服大量者可由于迷走神经中枢过度兴奋而致心搏骤停。因外形似桑葚,所以常被当作桑葚而误食,许多小孩特别是农村的小孩在外玩耍时因采食而引起中毒。应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三)食物中毒的紧急处理
1.对病人紧急处理和报告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对病人及时诊断和急救治疗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内容包括食物中毒发生地点、时间、人数、典型症状和体征、治疗情况、中毒食物。
2.对中毒食品进行控制处理
(1)封存现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通知追回或停止食用其他场所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待调查确认不是中毒食物以后才能食用。
(2)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并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固体食品,可用煮沸消毒15~30分钟处理;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消毒,消毒后废弃;餐具等可煮沸15~30分钟,也可采用漂白粉消毒;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可用20%石灰乳或漂白粉消毒(一份排泄物加二份消毒液混合放置2小时);环境可采用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消毒;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应将引起中毒的有毒物进行深埋处理。
(四)食物中毒的预防
避免在简易住处集中做大量食物和集体供餐,避免购买和食用摊贩销售的未包装的熟肉和冷荤菜:食品要生熟分开,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所有现场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剩饭菜一定要在食用前单独重新加热,存放时间不明的食物不要直接食用。被水浸泡过的食物,除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外,均不能食用;罐头类食品也应当用洁净水清洗外周后方可食用;不能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被水淹过且已腐烂的蔬菜、水果及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其他已腐败变质的食物和不能确认是否有毒的蘑菇,被农药和其他化学工业品污染的食品均不可食用。粮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受到虫、鼠侵害和受潮发霉,必要时进行晒干;霉变较轻(发霉率低于30%)的粮食的处理,可采用风扇吹、清水或泥浆水漂浮等方法去除霉粒,然后反复用清水搓洗,或用5%石灰水浸泡霉变粮食24小时,使霉变率降到4%左右再食用。部分霉变或腐烂的水果、蔬菜,经过适当挑选和处理,如清洗、加热或去皮等处理加工后才可食用。
⑵ 预防食物中毒口号
1.谨防食物中毒,珍惜自身健康
2.预防食物中毒,创建“平安余杭”.
3.加强农村家庭聚餐食品卫生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
4.加强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5.加强餐饮行业食品卫生管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6.为了你的健康,请注意食品卫生。
7.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保护公民健康权益。
8.关注餐饮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9.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10.关注餐饮,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新鲜很重要,过期变质不食用;
2.发芽土豆含毒素,千万不要再食用;
3.不购不吃来历不明、无标签等“三无”食品;
4.不用无标志的物质,防止误用(亚硝酸盐、桐油等);
5.青皮红肉鱼类(青鲇鱼)要新鲜;
6.不供应不食用鲜艳、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7.不吃新、奇(无食用习惯)的东西(蝉蛹等);
8.不拼死吃河豚;
9.不食用织纹螺;
10.冷藏食物要在4℃左右,冷冻食物要在-18℃左右;
11.冷藏、冷冻食物不要裸露在冰箱内,要用餐具或保鲜膜隔离;
12.厨房内不混放有毒有害物品;
13.不要用食品包装袋(瓶)存放有毒有害物品,防止误用;
14.不超范围(许可)从事餐饮集体配送,不选无配送资质单位供餐;
15.未经清洗原料(如鸡蛋)不能进入粗加工以后区域(特别是凉菜间);
16.瓜果蔬菜应浸泡清洗;
17.使用净水,不吃生水;
18.四季豆、新鲜黄花菜、豆浆要烧熟煮透;
19.烧熟的食品趁早吃,最长不超2小时;
20.熟食贮存很要紧,贮存温度要严谨(高于60℃或低于10℃);
21.隔夜、隔餐的剩菜剩饭要重新加热;
22.无凉菜许可项目和义务制学校不制售凉菜;
23.凉菜间室内温度不超过25℃;
24.凉菜间、售菜间要在无人时开启紫外线灯空气消毒30分钟以上;
25.生食海产品加工后至食用不超过1小时;
26.凉菜等直接入口食品应尽量当餐用完;
27.食品从业人员不带病坚持上岗,手指破损化脓、腹痛腹泻、发热等暂时调离岗位;
28.食品从业人员随时随地勤洗手,如厕后一定要洗手;
29.公用餐饮具要清洗消毒和保洁;
30.煮熟的食物贮存一定要与生的分开;
31.切配熟食的刀、砧板等用具一定要与生的分开;
32.不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不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33.避免蟑螂、鼠类等其他动物接触食物;
34.保持厨房环境、用具表面清洁;
35.不用未经检疫检验肉品(病死肉、白板肉等);
36.不要生食食物。
⑶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引导语:食物中毒事故是日常生活中,社会上常见的突发性事件、事故,也是企业人身伤亡事故的范围。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欢迎阅读!
一、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一)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餐厅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二)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1)防止细菌对仪器的污染:食品工业和食品商业系统,以及集体食堂,应对食品加强卫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在生产加工和供销过程中的污染。须知到专车运输,低温贮藏,工具售货,食品从业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事食品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应及时调换工作。(2)控制细菌的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3)杀灭病原菌。杀灭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温灭菌,当肉类食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可彻底杀死沙门氏菌。隔餐的熟食品和剩菜饭,在销售或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1)有些化学物质与食用的面碱、淀粉、食盐等形状相似,以常发生误用,误食而造成中毒。因此,对备有有毒化学物质的单位,要严格执行保管和领取制度,严禁把有毒化学物质带回家中使用。(2)加强农药的管理和使用。农药要专库保管,不能与食品同仓存放,防止污染食品。并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有关规定。(3)包装或盛放有毒化学物质的容器,不得用来包装或盛放食品。
(五)有毒动植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有毒动植物往往与某些可食的食物相似,人们如不加以识别而误采食用,就会引起中毒,如有毒的蕈类和野果等。因此,要加强宣传,提高对有毒或无毒动植物的识别能力,防止误采误食,对不能识别的有毒动植物,须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无毒才能食用。
二、食品卫生中毒事件应急措施
1、在酒店内发现任何人有中毒症状,无论是误服或故意服毒,应立即报警,并向总经理汇报;
2、由大堂副理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呼救,等待医务人员求援;
3、经警方同意后查看中毒者证件等物品,由警方通知中毒者的单位或亲友;
4、保护中毒者所在现场,不要让任何人触摸有毒或可疑有毒的物品(如:药物、容器、饮品及食物、呕吐物等);
5、将中毒者的私人物品登记、保管或按警方要求交给警方,并签收;
6、将有关资料(警车、救护车车号;到达及离开的时间、警方负责人姓名等资料)登记备案;
7、发现投毒者或可疑人员时立即滞留,交警方处理;
8、属在酒店用餐客人的,除做好以上工作外,还应把客人用餐的菜肴和餐具及残渣封存,交由警方化验、鉴定。
在以上突发事件范围以外的特殊事件的应急处理参照以上措施进行安排。
1、对全体餐饮人员进行仪器卫生培训,使餐饮人员懂得怎样操作符合卫生要求,各厨房制定出卫生规则,仪器检验人员应定期到厨房宣传仪器卫生知识,监督、检查餐饮人员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各项规则的情况。定期向餐饮部报告一次,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2、做到五不(不购买有毒、有害和变质不洁的仪器不购买过期食品,不购买违反北京市仪器采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各类食品。)对新购进或无把握的食品,先进行化验,合格后再使用。
3、厨房人员不得使用过期食品及不新鲜、腐朽食物。蔬菜粗加工间配有专门人员对蔬菜、水果和鸡蛋进行认真清洗、消毒并倒筐,然后方可入库或使用,生熟分开,冷荤间坚持做到“五专”。各冷菜间安装紫外线灯每天进行工作台面及空气消毒。食品检验室每周对食品进行化验,并将结果报告餐饮部。
4、食品检验室每周一次进行各厨房餐厅用具的轮流涂抹化验,如有不合格情况,立即报餐饮部经理进行改进。
5、食品运输使用专用封闭车,各容器加盖。储存食品要经常检查有无变质、腐朽、是否过期,直接入口食品要与其它食品分开存放,开听食品换容器后方可存放,各库房和冷库保持清洁,放置有序。冷荤间冷库每周一次用消毒液擦洗。
6、从事餐饮工作的人员,工作时保持工作服、帽的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操作前洗手,不准留长指甲,从事直接入口食品检验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查。
7、厨房工作间应严禁其它部室无关人员穿行。
应急方案:
1、由发现人打电话通知酒店保安部餐饮部,简单讲清发生地点及中毒情况。
2、保安部接到电话,一面派人立即赶至现场,一面打电话将上述情况通知总经理、值班经理。
保安部:
1、赶至现场后,划定区域,保护现场,进行现场拍照,劝阻无关人员进入并疏散。
2、若是投毒,立即控制嫌疑人, 并及时开展调查,收集证据工作,控制消息的传播。
3、如投毒后果严重,人员数量大,须向店级领导汇报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⑷ 关于食品安全的资料
食品卫生是为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危害人体健康而采取的综合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卫生的定义是:在食品的培育、生产、制造直至被人摄食为止的各个阶段中,为保证其安全性、有益性和完好性而采取的全部措施。食品卫生是公共卫生的组成部分,也是食品科学的内容之一。因食品的营养素不足或过量以及因消化吸收关系而引起人体的健康障碍等,属于食品营养的问题,一般来说,不属于食品卫生研究的范畴。
预防医学的分支学科。其任务是研究食品中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性质、作用、含量水平和控制措施,以提高食品安全性,预防食源性疾病,保护 食品卫生
食用者健康。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按来源分4类:①食品污染物。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混入食品中的物质。一般也包括生物性有害因素(如细菌、病毒等)和放射性核素。②食品添加剂。③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如大豆中存在的蛋白酶抑制剂。④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如酿酒过程中产生的甲醇、杂醇油等有害成分。有害因素按性质可分为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放射性因素3类。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其性质、作用各不相同,在食品中含量水平的监测研究方法和允许的限量也不同。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主要是依照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在全社会开展食品卫生工作:政府设立机构,依法进行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制定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等;向群众和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宣传卫生知识,自觉遵守卫生法规、卫生标准,抵制不卫生的行为。 补充: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食品的质量十分重要,根据我国 《食品卫生法》第六条的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 食品卫生
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食用情况下摄入可食状态的食品,不会造成对人体致病、危害,食品是安全的。同时,食品是有营养,食品是能促进健康的。 “卫生”一词源于拉丁文“sanitas”,意为“健康”。对于食品工业而言,卫生一词的意义是创造和维持一个卫生而且有益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卫生是一门应用科学为了提供有益健康的食品,必须在清洁环境中,由身体健康的食品从业人员加工食品,防止因微生物污染食品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同时,使引起食品腐败微生物的繁殖减少到最低程度。有效卫生就是指能达到上述目标的过程。它包括如何维护、恢复或改进卫生操作规程与卫生环境等方面的原理。 因此“食品卫生”是一门应用卫生科学,与食品的加工、制备和处理有关。
编辑本段研究内容
包括:食品污染源的来龙去脉,有害物质的性质分类;为了防止污染,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食品生产、消费的全过程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食品卫生
食品的污染源和有害物质除极少数的食品原料含有某种天然毒素外,自然的食品都应是无毒无害的。但是食品在培育、采收、制备、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直至烹食的一系列过程中,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随时都有可能被有害的生物性、化学性物质或其他污物所污染。 食品的污染物根据使人体中毒反应的急剧和较缓分为食物中毒病源和慢性毒害物质两大类,但两者也不能截然划分,慢性毒害物质如果摄入量多而且集中,也能显示急性中毒反应。 食物中毒病源: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摄入正常数量的但已被有毒微生物或有毒物质污染的食品后所突然发生的不直接传染的疾病。发病来势猛而集中,抢救不及时则容易造成伤亡。防止食物中毒是食品卫生的重点任务。造成食物中毒的病源可分4类。 食物中毒细菌:食物中毒以细菌引起的最为多见。食品被有毒的细菌污染后,大量繁殖,若食前未经加热杀菌则会引起中毒。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菌、产毒素葡萄球菌、肉毒梭菌、蜡样芽孢杆菌、韦氏杆菌等。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于夏秋季,以动物性食品发生较多,植物性食品如剩饭、凉糕、豆制品、面类发酵食品也有发生。 食物中毒霉菌:霉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赤霉菌麦面食物中毒和霉变甘蔗中毒,前者由禾谷镰刀菌生长产生毒素引起,后者由甘蔗阜孢霉、串珠镰刀菌产生毒素引起。此外,甘薯黑斑病也能引起中毒。霉菌毒素能引起急性中毒。 食品卫生
食物中毒化学物质: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中受到有毒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农药等各种有毒化学品污染,会引起中毒。污染的途径如不遵守卫生制度,食品装入曾装有毒化学品而未经清洗消毒的容器或运输工具,加工过程使用了化学性不稳定的材料制作的工具、器具、设备、管道和容器,特别是与酸性较强的食品长期接触,有毒金属会大量溶解进入食品。较常见的有锌中毒、砷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等。食品中天然毒素:有些动植物原料本身含有毒素,如河豚鱼、有毒贝类、含有组胺的不新鲜鱼类、某些毒蕈、某些核仁和含有氰苷的木薯,食用后都可能引起中毒。 慢性毒害物质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急性中毒反应,而是引起某些疾患或积累性慢性中毒现象。如果某种污染源长期存在,也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流行病学认为,某些慢性疾患甚至癌症与长期摄入某些有毒物质污杂的食品有关。产生慢性毒害的物质有10类。 人畜共患传染病源:有些牲畜疾病能传染给人体,称人畜共患传染病。如炭疽、鼻疽、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猪丹毒和猪出血性败血症、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传染病,发生在猪、牛、羊、马、骡或驴身上,人吃了受这些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有可能引起疾病。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源:有些牲畜的寄生虫病,如囊虫病(绦虫病)、旋毛虫病、猪弓形体病等,也可传给人体。人们食用带有这些病原体的食物,也可能得病。 霉菌及霉菌毒素:干燥不完全的食品容易受霉菌污染而发霉,引起食品变 食品卫生
质。有些霉菌的代谢产物中含有毒性很强的毒素(称为霉菌毒素)。流行病学认为,其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与肝癌有关联。黄曲霉毒素主要发现在花生、谷物中,但当谷物的水分活度小于0.83或水分含量小于8%~12%时,未见有此毒素。赭曲霉毒素和棒曲霉毒素的毒性问题也已引起关注。已经过不同程度研究的霉菌毒素在200种以上。一般细菌:污染食品的除致病菌外,大量的是非致病性的一般细菌。食品受一般细菌污染的程度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天然食品原料组织内部原来并没有或很少有细菌。食品中的细菌主要来自产、贮、运、销各个环节的外界污染,以及在食品中的滋生繁殖。单位重量或容量的食品中所含的细菌总数目称为细菌总数,而用定量的食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平板培养,使适应这些条件的每一个活菌细胞必须而且只能生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其结果称为该食品的菌落总数,现在被普遍采用作为各种食品的卫生标准。细菌污染是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措施是减少与细菌源接触的机会,控制细菌所赖以繁殖的条件,并对食品进行不同程度的杀菌。 有毒金属:有些金属尚未被证实具有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只需极少量或只能耐受极小量,剂量稍高即可呈现毒性作用,这些金属称为有毒金属。有毒金属来源于土壤、水、空气、农用化学品、工业三废、加工用机械设备、管道、容器、添加剂等,其中以汞、镉、铅、砷毒性较大。 农药污染:各种农药直接接触农产品或通过土壤、水、空气又转移给农产品,会造成食品污染。多数农药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各国都制订有法规、标准,限制农药的品种、施用范围、施用方法和允许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食品加工时要对原料进行必要的清洗和处理,减少农药残留。 包装材料污染:包装食品所用的塑料、涂料、橡胶、金属、陶瓷等材料,如果质量不良或使用不当,其中所含的多种化学助剂、聚合物的单体、釉药中的铅盐、煤焦油成分多环芳烃或金属盐类等毒性物质可能溶出,从而污染食品。 食品添加剂: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并非食品的天然成分,用之失当也可 食品卫生
能引起各种形式的毒性表现。各国都有相应的法规、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种类、限量、使用范围等以及添加剂本身的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某些传统的生产工艺要求,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例如,许多食品原料含有硝酸盐、亚硝酸盐及仲胺类化合物,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能促使形成与人类某些癌症有关的亚硝胺类化合物。腌制鱼、肉时,加入亚硝酸盐作为食品发色剂及抑菌剂,加速了亚硝胺的合成。又如传统的燃烧木屑熏烟烧烤食品的方法,也产生具有致癌活性的苯并芘等多环芳烃。近代食品工艺学家已研究出一些新的技术方法以避免产生这类有害物质。 污物、恶性杂质:食品生产、贮运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可能混入昆虫、昆虫肢体、鼠毛、鼠屎尿、砂砾、尘土等各种污物和铁钉、细针、金属碎屑、碎玻璃、木屑、油漆等恶性杂质,严重妨碍食品的安全卫生。
编辑本段保证措施
厂房和设施设计的卫生要求
工厂应设在不受污染的地点。厂区道路应铺砌硬质路面,并有足 食品卫生
够的排水系统。厂房结构、设计安排、车间内壁及地面材料均要符合卫生要求,门窗有防虫、蝇设施。生产流程中易交叉污染的工序要分隔。车间架空构件要便于清洗。生活区、屠宰间及动物饲养区要与生产车间远隔。工厂必须设有与车间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休息室、冲水厕所和淋浴室。食品加工车间进口处应有鞋靴车轮消毒设施和足够、方便的洗手设施。车间应有工具、器具、盛器的清洗消毒设施和足够的照明、通风。要有适用的废物处理设施。·工厂卫生 厂房、设施、设备、盛器都应保持完好,安放有序,并根据需要经常清洗。清洗有物理、机械法及化学法,应以清水刷洗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以杀灭病源微生物和耐热芽孢。 ·防虫防鼠雀 厂区及周围进行除虫灭害,防止害虫孳生或侵入。食品工厂应多从建筑设施上考虑防止虫雀入侵,尽量采用机械、物理方法捕杀或驱除鼠雀。使用杀虫剂时必须严格遵照卫生部门的规定。 ·操作人员的卫生教育和健康要求 工厂应对操作人员进行食品卫生教育,使他们充分了解防止食品污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执行各项卫生制度,保持严格的个人卫生。 接触食品的人员都要经过健康检查,凡患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传染病,或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者,都不得直接参与食品工业生产。
食品原材料的卫生要求
采购的食品原材料必须符合有关的卫生标准或规定。肉、禽类原料要采用来自非疫区的健康畜禽,宰后经兽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产原料要采用新鲜度高的原料。果蔬类原料要采用新鲜、成熟适度、无病虫害、无腐烂的鲜果、蔬菜。干制的原料应干燥、无霉变、无虫蛀。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 盛放原料的容器和运输工具的材料和结构要坚固、无毒、易清洗。运输 食品卫生
冻肉、禽、水产等原料应使用冷藏或保温车(船),保鲜用冰的水质应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原材料仓库必须通风良好、干燥、保持清洁。冻肉、禽、水产类原料应贮藏在符合原料保藏温度的冷藏库内。贮藏物在仓库中分类堆放,互相影响气味的原业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原料:经过挑选和检验,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或规定的原辅材料才能进入生产作业线。 防止交叉污染:要防止食品与前工序的物料直接或间接接触而受到污染。接触过可能污染成品的原料或半成品的人员如果要接触成品,须换去已被玷污的工作服。已接触过原料或半成品的设备用具如要接触成品须先清洗消毒。 用水:处理食品的水必须是符合标准的饮用水。非饮用水经主管部门核准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蒸汽、制冷、消防等不接触食品的诸方面;经过特别批准也可用于某些不致构成有碍卫生的食品处理部分。使用循环水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在经常的监督下进行严格的处理后保证不危害卫生。不经处理的循环水只准用于对食品不造成污染的场合。 工业生产:食品工业生产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督管理下进行。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要前后紧接进行。工艺条件要尽量减少原料中原含有的细菌数,更要防止微生物或其他物质进一步的污染。罐头食品的杀菌要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来不及处理的原料应妥善暂存,根据性质进行冷却、冷藏或巴氏杀菌。
包装的卫生要求
包装材料应适合所包装食品的性质,适合预期的贮藏条件,其中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不良物质的量不得超过法定的限度。食品容器不能移作它用,以免辗转污染食品成品。包装容器应该在临用之前进行检查,以保证使用时情况良好,并且根据需要在使用之前进行清洗和(或)杀菌。在充填工序的场地上只允许存放即将要用的容器。充填包装必须在不受污染的条件下进行。每个容器的充填量要恒定,各种容器应根据要求进行封闭。
编辑本段立法监督
为保证食品卫生,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必要的立法,并设立专职机构负责实施。如美国早在1906年就颁布了《纯洁食品法》 ,明确由农业部的化学局管理,到1931年改由食品药物管理局管理,仍属农业部管辖。1938年颁布了《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以后不断补充修订,成为国际间公认的比较完善的食品卫生法规。食品药物管理局于1953年改隶属于卫生、教育和公共福利部,发展至今,已成为科学技术比较先进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机构。中国由卫生部和主管食品生产的各部领导全国的食品卫生工作。从1953年3月17日到1985年4月,至少已颁发有关食品法令、通知、办法、规章、制度及函件等共156件;到1986年底为止已制订有关食品卫生方面的国家标准287项。自1995年10月30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是“为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各族人民体质”而制定的。这个食品卫生法适用于一切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也适用于食品的生产经营场所、设施和有关环境。自中央到地方的卫生行政系统已逐步设立专职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对所辖区域的食品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执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铁道、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行使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食品卫生监督职责是: (一)进行食品卫生监测、检验和技术指导; (二)协助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 (三)宣传食品卫生、营养知识,进行食品卫生评价,公布食品卫生情况; (四)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工程验收; (五)对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 (六)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巡回监督检查; (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追查责任,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八)负责其他食品卫生监督事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立食品卫生监督员。食品卫生监督员由合格的专业人员担任,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证书。铁道、交通的食品卫生监督员,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发给证书。食品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任务。食品卫生监督员必须秉公执法,忠于职守,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食品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可以向食品生产经营者了解情况,索取必要的资料,进入生产经营场所检查,按照规定无偿采样。生产经营者不得拒绝或者隐瞒。食品卫生监督员对生产经营者提供的技术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可以确定具备条件的单位作为食品卫生检验单位,进行食品卫生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已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可以对该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一)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二)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控制措施。
编辑本段管理方法
保持食物卫生要点
(1)食物应彻底清洗,调理、贮存场所及器具容器均应保持清洁。 (2)食物要尽快处理,然后烹饪供食。做好的食物也应尽快食用。加热与冷藏时应注意,细菌在超过60℃以上才能被杀灭,10℃以下能使细菌生长速度减慢,-18℃以下则细菌根本不能繁殖。 (3)材料尽可能选用新鲜的,因为不新鲜的材料含细菌较多,调理以后也可能有细菌残留,而且细菌很容易繁殖。菜单中鱼肉炼制品、煎蛋沙拉、香肠等较易成为中毒原因食品,所以夏季最好不用。 ①如果非用不可时,要特别留意选择及低温保存与调理。 ②食盐、糖、醋等有阻碍细菌繁殖的作用,不妨多用。调理时应注意加热要彻底,以便杀死有害细菌。 ③菜饭应该冷却到室温或更低温度再放入饭盒,将温热食品放入时,会加速细菌繁殖。 (4)保存时应注意不受外界细菌污染及繁殖,并保存于10℃以下的冷藏库。如果通风良好时,也可以防止细菌繁殖及腐败;因此盒饭不要太早装入。热盒饭叠放、或直接晒太阳、或放在温热的地方,都会有不良的影响,应该尽量避免。 (5)食品如果受到老鼠粪、苍蝇、蟑螂等污染,也会引起中毒,因此食品应保存在柜橱及有盖容器内,以免受到污染;包装容器在贮藏中易受到尘埃、昆虫、老鼠等污染,因此必须注意保存。使用时最好预先以含有效氯50ppm以上的水消毒后再用比较安全。此外,外包装不要太厚,以免因散热不良而导致细菌大量繁殖。 (6)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服装整洁,手指头发清洁,并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论何时都不要以手指直接接触食品,而以夹子、筷子等取放食品比较理想。 (7)盒饭从制作到供应,时间愈短愈好,温度愈低愈好,可能时最好彻底热过后再吃,也有助于预防食品中毒。夏季天热,最好不要带盒饭去登山旅行或郊游,因为在30℃以上的气温下,不出几个钟头,葡萄球菌就会产生足以引起中毒的肠毒素。 (8)餐饮业是大量制备菜肴提供给消费者的行业,故经营时应以卫生为第一重点,如稍有不慎使食品不洁,不符合卫生标准,就会减损营养价值,其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是受处罚,更严重的是失去了安全可靠的信誉。所以,餐饮业的经营应以卫生条件最为重要。
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
(1)鲜肉良好的鲜肉应具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洁白,外表微干或微湿润,触摸不粘手,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复原,无异味,烹调中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汤面,有香味。 (2)内脏 肠呈乳白色,稍软,略坚韧,没有脓点、出血点,无异味。胃呈乳白色,粘膜完整结实,无异味。肾呈淡紫色,有光泽,具弹性,无囊泡或畸形,气味正常。心呈淡红色,脂肪部呈白色,结实有弹性,无异味。肺呈粉红色,有弹性,边缘无肺丝虫,无异味。肝呈棕红色,包膜光滑,有弹性,质地结实。 (3)肉制品 火腿色泽鲜明,肉质暗红,脂肪透明白色,肉身干燥结实,有香味。咸肉呈红色,脂肪色白,肉质致密,无异味。熟香肠的肠衣完整,肠衣与灌的肉紧密相贴,无粘液,肉红色,脂肪透明如玉,无腐臭和酸败味。酱卤肉无异味,肉块中心已煮透,外表无异物污染。肉松呈金黄或淡色絮状,纤维纯净疏松,无异味。 (4)鲜鱼 表面有光泽,附有清洁透明粘液,鳞片完整,不易脱落,无异味,眼球凸出饱满,角膜透明;鳃色鲜红无粘液;腹部坚实无胀气,有弹性,肛门孔白色凹陷;肉质坚实,有弹性,骨肉不分离。 (5)冻鱼 鱼化冻后质地坚硬,色泽鲜亮,表面清洁无污染。鱼肉剖面新鲜不腐败,与鲜鱼相似。 (6)河蟹 动作灵活,能爬行,剖开后内脏无发粘变色异味。 (7)梭子蟹 背壳青褐色,纹理清晰有光泽,蟹足内壁洁白,鳃丝呈白色或带微褐色,蟹黄凝固不动,步足与躯体连接紧密,提起蟹体时,步足无松弛下垂现象。 (8)禽类 健康鸡冠色鲜红,挺直,肉髯柔软,眼圆大有神,嘴紧闭干燥,嗉囊无气味、积水和积食,两翅紧贴胸壁,羽毛紧贴有光泽,肛门附近绒毛洁净干净,肛门湿润粉红色,胸肌丰满有弹性,腿脚健壮有力,行动自由。宰后禽肉质量同其他鲜肉。死禽皮肤表面暗红色具青紫色死斑,脂肪暗红色,血管中有紫红色血液贮留,禽肉切面不干燥,色暗红无弹性,有少量血滴流出。冻禽解冻前,母禽及禽皮色乳黄,公禽、幼禽、瘦禽皮色微红。解冻后切面干燥,肌肉微红。 (9)蛋类 良好鲜蛋壳上有白霜,清洁完好,照光透明,气室小,蛋黄略有阴影,无斑点。冰蛋融化后,液体黄色均匀,无异味及杂质。咸蛋外观蛋壳完整,无霉斑,摇之有轻度水荡漾感,照光蛋白透明,红亮清晰,蛋黄缩小,靠近蛋壳,打开后蛋白稀薄透明无色,蛋黄浓缩呈红色,煮熟后蛋黄有油脂并有沙感,具香味。皮蛋外层包料完整,无霉味,摇晃无动荡声,照光呈玳瑁色,凝固不动,打开时蛋白凝固、有弹性。纵剖面蛋黄淡褐、淡黄,中央部稍稀软,芳香无辛辣味。鸡蛋黄粉呈粉状或极易松散块状、黄色均匀,无异味和杂质。鸡蛋白片呈晶片状或碎屑状,浅黄色,无异味和杂质。 (10)粮食与豆类 粮食颗粒完整,质地坚韧,无霉变虫蛀和杂物,色白,含水量在15%以下。豆类颗粒饱满,无虫蛀、挂丝和霉变。豆腐无豆粞和石膏脚,质地细腻,用刀切后,切面干净,整板豆腐脱套圈、揭布后不坍塌。油豆腐软,不湿心,黄橙色有光亮。豆腐干,手揩表面不发毛,挤压切口不出水。豆腐衣不破碎能揭开,有光泽,柔软无霉点。素肠不出水,表面光洁坚韧。素鸡切口光亮裂缝,无破皮及重碱味。 (11)蔬菜应鲜嫩无黄叶,无刀伤和烂斑。 (12)水果 优质水果表皮色泽光亮,内质鲜嫩清脆,有清香味。瓜果腐烂部分超过果体l/3则不能食用,l/3以下的要清洗消毒,现削、现挖、现售。 水果、萝卜、黄瓜常作生吃,食用前要用清水充分洗涤以除去寄生虫卵和污染的杂菌及皮上农药残留。然后用开水浸泡30秒,也可用5%乳酸溶液或其它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生吃。 (13)糕点 糕点制作过程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贮存时要防止糕点生虫、霉变和脂肪酸败。贮放应清洁卫生、干燥、通风,并具有防鼠、防蝇设备。优质面包质地松软,顶面呈均匀的金黄或深黄色,不焦、不生、外形饱满、有弹性、咀嚼时无粘牙感。饼干色泽光亮,花纹清晰,松脆且酥有香味。 (14)罐头食品 生产原料、生产工序均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优质罐头外壳光洁,无锈斑,无损伤裂缝以及漏气膨胀现象,接合处焊锡完整均匀。罐内真空度必须符合标准,用金属棒轻击罐盖,发音清脆坚实。打开后罐身内壁不应有腐蚀、变黑或涂料层剥离现象。油炸食品需炸透,酥脆不得有焦味和酸败味,水果罐头的果肉不得煮得过熟,块形完整,果肉不得过硬,色泽天然,不准人工着色。汤汁透明清澈、不含杂质,糖水一般为30%,无异味。果酱罐头应与原来果实色泽相符,果酱粘度高,倾罐时不易倒出,静置时不分离出糖汁,可适当加酒石酸或柠檬酸,无异味或香精味。保存罐头的地方应通风、阴凉、干燥,一般相对湿度应在70%~75%左右,温度在20℃以下,以l℃~4℃为最好。罐头保存期限通常铁皮罐头2年,玻璃罐头为1年。 (15)冷饮食品 冷饮食品用料含有较多蔗糖、蛋、奶和淀粉,适合细菌繁殖,如生产、销售环节被菌污染容易使人发生肠道传染病。 制作冷饮使用原料要新鲜,水源应好,香精、色素、糖精应控制使用。制作场所盛放器皿、管道应彻底清洗,并用蒸汽或0.1%~0.2%漂白粉液消毒,熬料后要迅速冷却。包装纸应清洁无毒,包装纸用的蜡应为食品级石蜡。 冷饮品须放在冷库或冰箱内贮藏,防止融化污染,以保证冷饮食品的卫生质量。冷饮食品应具有该冷饮品的色泽和滋味,无异臭、异味及异物。汽水应澄清透明,不混浊或有沉淀物,瓶盖严密不漏气。 (16)酒类一般白酒的卫生指标为纯洁、透明、有酒香、滋味醇厚、无强烈刺激性、无异味。黄酒色黄,澄清不混蚀,无沉淀物,有爽快馥郁的香味,滋味醇厚稍甜,无酸涩味。葡萄酒应是清亮,具天然色彩、红紫或浅黄色,无沉淀,具葡萄香气,有浓厚酯香,无异臭,滋味带果汁味,质差时有酸涩味。啤酒应透明澄清,无混浊或沉淀,色金黄,具正常酒花香,入杯时有密集洁白细腻的泡沫,保持一定时间不消失(发泡不多的表示发酵不良,贮存时间过长),滋味爽口略带苦味,无焦臭味和酸味。 白酒贮存于25℃以下,黄酒、果酒和葡萄酒为20℃左右,熟啤酒4℃~20℃,生啤酒0℃~10℃,夏天要注意降温。一般果酒保管期限为6个月,熟啤酒为3个月,瓶装鲜啤酒0℃~5℃为7~10天,桶装啤酒为5天。但是密闭的瓶装、坛装黄酒、白酒,不受时间限制,时间越长,香味越浓,质量越好。
⑸ 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胃肠型食物中毒的预防
加强饮食卫生宣传及食品卫生管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加强饮食卫生宣传
不吃病死的牲畜和家禽,及腐烂变质的食物,生熟食物的菜板要分开,以防止发生交叉污染,肉类、海产品要充分煮熟,隔夜食物充分加热煮沸。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做好对屠宰场、食品加工厂和饮食行业的卫生管理,禁止出售病死的畜禽肉类,不准出售腐烂变质的食物,对饮食行业及从业人员应定期做健康检查,发现有问题者,及时隔离治疗。
搞好饭店、食堂的卫生
建立饮食卫生制度,消灭四害。发现可疑食物中毒病例应立即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以便调查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神经型食物中毒的预防
严格执行食品管理制度
对罐头、火腿、腌腊食品制造与保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卫生防疫部门要做好定期检查工作。
禁止出售过期食品
若发现罐头食品顶部有隆起现象,打开后食品的色、香、味均改变者,应禁止出售和食用。
注射抗毒血清
一同进餐者如出现神经型食物中毒症状时,未发病者应立即注射多效价抗毒血清1000~2000单位可缓解中毒。
注射肉毒杆菌类毒素
对经常外出进食罐头、火腿类食物者,注射内毒杆菌类毒素可起到预防效果,每周皮下注射1毫升,连续注射3次,每隔半年重复注射一次,以保持持久免疫力。
除做好上述工作外,还要重视对饮食用具的消毒,许多人都以为饮食用具的消毒仅针对集体食堂、饭店、餐厅等场所的公用餐具,因这些餐具被许多人循环使用。其中有健康带菌者也有某些传染疾病患者,因而需要消毒。而家庭成员则相互了解,无需消毒,因而在家庭中共用口杯或其他餐具的事屡见不鲜,但家庭成员在外界的接触却是未知也是不可测的,很有可能身上会带有某些病菌甚至是传染力较强的病原微生物。因而如回家后未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及餐具消毒,则很有可能将病菌传给家人而导致家人患病另外,家庭中如有亲朋好友等外来人员聚餐,在享受家庭亲情、友情等的同时,更要重视对饮食用具的消毒。
⑹ 当心!冬季预防食物中毒这样做
在很多人看来,夏天天气炎热,所以食物不宜保存,而冬天天气寒冷,食物肯定不容易变质,往往因此放松了对食物中毒的警惕。实际上,食物在冬季也会因各种原因产生毒性,如果人们误食了被这些细菌污染的食物,同样会出现严重的食物中毒。哪些细菌容易“藏”在食物中引起中毒呢?一起来看看这份预防食物中毒的必备指南!
哪些细菌容易“藏”在食物中引起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常见的食物中毒,我国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多以沙门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以畜肉类及其制品为主,其次是禽肉、鱼、乳、蛋类。植物性食物如剩米饭、米糕、米粉则易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后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食物中毒后,首先,停止食用该食物;其次,对病人进行催吐,尽量把胃内容物吐空,并保留呕吐物;第三,对中毒较重者,尽快送医院治疗;第四,要注意保存吃剩的食物,以便检测中毒原因;最后,要注意腹泻物、呕吐物的消毒处理。
(作者:张新胜,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审核:于康 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协首席科普专家,由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⑺ 关于食品安全的资料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
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
(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
(9)超过保质期限的;
(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五、食品储存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建立出入库制度,做到先进先出;各类食品分类存放,标志明显,防止交叉污染;做到离墙离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净后浸泡):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碱面5g-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4)储存法:农药随着时间能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空气中的氧与蔬菜中的酶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一般应存放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此法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染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6)阳光晒: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七、怎样识别用激素促进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农为了使蔬菜生长加快、生长的多就用激素喷洒,吃了这种菜对健康不利,怎样识别呢?
西红柿表皮光滑,当菜农对它喷洒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后,激素药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该部位特别长肉,形成“尖屁股”。这种西红柿当然不能吃。此外,个头很大,红绿斑驳,摸起来发硬,切开后没汁或汁很少,这也是催熟剂催熟的,不宜购买。生长怪异的如冬瓜、黄瓜、茄子之类,冬瓜、茄子上小下大,黄瓜则全身长坨,都是喷洒激素的结果。有的水果细皮嫩肉,有的芹菜体大身长,均不要吃为好。
8.如何采购食用油,应索取哪些证件?
采购食用油时,一定要采购标有“QS”标志的桶装食用油,若采购散装食用油,极易购买到潲水油及问题食用油,质量得不到保障。应索取的证件有:销售商的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食用油的“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若不按要求对食用油进行采购和索证,一经油出了问题,找不到销售商,责任由自己全负。
八、怎样健康饮用桶装水?
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通常在一周内用完为宜,否则应加热煮开再饮用。桶装水送上门后,即便是质量较好的桶装饮用水,放置时间太长也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温度高,细菌繁殖速度也加快,更不能久存。桶装矿泉水,最好放在避光、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在阳光下曝晒。同时还要警惕饮水机的二次污染,注意定期清洗饮水机。要求厂家每隔一段时间上门负责清洗饮水机。
购买桶装水要注意先看包装桶是否晶莹透明,质感硬。质量较好的桶(瓶)应由PC材质制成,桶体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而使用或添加回收废旧垃圾塑料为原料制成的桶,俗称:“黑桶”,颜色发黑、发暗、透明性差。有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仍在使用这种明令禁止使用的包装桶装水,消费者应仔细选择鉴别。水桶盖应鲜亮光洁,硬度较高。
另外,消费者可尝试倒置水桶,应不漏水。当把水桶从饮水机上拔出时,水桶的内应恰好将水桶再次堵上。合格的饮用水应该无色、透明、清澈、无异味和异臭,没有肉眼可见物。颜色发黄、浑浊、有絮状沉淀或杂质,有异味的水产品一定不能饮用。
九、哪些原因可导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
(1)冷藏方法不正确,如将煮熟的食品长时间存放于室温下冷却,把大块食物贮存于冰柜中,或冷藏温度不够。
(2)从烹调到食用的间隔时间太长,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3)烹调或加热方法不正确,加热不彻底,食物中心温度低于70℃。
(4)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在室温条件下解冻食物。
(8)厨房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
(9)使用了来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制备后的食物受污染。
十、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项建议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9、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十一、八种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
1 、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
2 、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3 、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并且白酒毕竟不同于医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4 、抹布清洗不及时:实验显示,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而给健康带来危害。
5 、用卫生纸擦拭餐具: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状况并不好,这些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卫生纸也会在摆放的过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卫生纸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将食物擦拭干净,反而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污染机会。
6 、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须知,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说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须再用干毛巾擦拭。
7 、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有些家庭主妇比较节俭,有时将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医学实验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温的,不易被破坏分解。因此,这种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 、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时,习惯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为这样就比较卫生了。然而,微生物学专家认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还是扔掉为好。
宣传标语
1、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3、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
5、建立诚信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6、加强农村食品监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8、以人为本,确保饮食安全
9、从源头抓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10、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⑻ 防食物中毒知识资料
食物中毒泛指所有因为进食了受污染食物、致病细菌、病毒,又或被寄生虫、化学品或天然毒素感染了的食物。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防食物中毒知识资料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食物中毒资料:四季豆中毒
未熟四季豆含有皂贰和植物血凝素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时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可导致中毒。
一般在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后1-5 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
预防 措施 :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 分钟以上再火炒。
2 、食物中毒资料:生豆浆中毒
生大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机体后抑制作内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进食后0.5-1 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一般无须治疗,很快可以自愈。
预防措施: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汉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温火维持煮沸5 分种左右。
3 、食物中毒资料:发芽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又叫 土豆 ” 山药蛋 ”洋山芋 ” 上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人们日常喜爱的食物之一。马铃薯中含有一种叫 “ 龙蔡碱 ” 毒素,一般成熟马铃薯的龙蔡碱含量很少,不会引起中毒。当土豆发芽、皮肉变青绿时,龙蔡素含量就会急剧增多,并主要集中在土豆发芽和青绿的皮、肉部分,尤其在发芽的部份毒素含量最高,烹调时又未能去除或破坏掉龙蔡碱,食后发生中毒,尤其是春末夏初季节多发。龙蔡素能溶解红血球并引起中毒症状反应,一般在进食后10 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灼烧感,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剧烈呕吐、腹泻。此外,还可以出现头晕、头痛、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重者可因心脏栋衰竭、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预防措施:
1 中毒后立即用浓茶或1 5000 高锰酸钾溶液催吐洗胃。
2 马铃薯中毒绝大部分均发生在春季及夏初季节,原因是春季潮湿温暖,对马铃薯保管不好,易引起发芽。因引,要加强对马铃薯的保管马铃薯应低温贮藏,避免阳光照射,防止发芽,防止发芽是预防中毒的根本保证。
3 若有发芽马铃薯,食用时应消掉发芽的部位,将消好的马铃薯放于冷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使残余毒素溶于水。对发芽过多或皮肉已青紫者,不能再食用。下锅炒马铃薯时放一点醋,可加速毒素的破坏,防止中毒的发生。
4、 食物中毒资料: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河豚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淹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
误食后10 分钟至3 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死亡率高。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 教育 ,防止误食。
5 、食物中毒资料:毒蕈(有毒蘑菇)中毒
国有可食蕈300 余种,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 多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夏季阴雨季节多发。
一般在误食后0.5-6 小时出现症状。胃肠炎型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精经精神型中毒主要症状有幻觉、狂笑、手舞足蹈、行动不稳等,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溶血型中毒发病3-4 天出现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死亡率提高。
预防措施:加强宣教,防止误食。
6 、食物中毒资料:蓖麻籽中毒
蓖麻籽含蓖麻毒素、蓖麻碱和蓖麻血凝素3 种毒素,以蓖麻毒素毒性最强,1MG 蓖麻毒素或160MG 蓖麻碱可致成人死亡, 儿童 生食1-2 粒蓖麻籽可致死,成人生食3-12 粒可导致严重中毒素或死亡。
食用蓖麻籽的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严重的可出现脱水、休克、昏迷、抽风和黄疸,如救治不及时,2-3 天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麻痹。目前对蓖麻毒素无特效解毒药物。
蓖麻籽无论生熟都不能食用。但由于蓖麻籽外观漂亮饱满,易被儿童误食。
⑼ 食物中毒的特点有哪些
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一起食物中毒的特点有哪些,欢迎查阅!
食物中毒的特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提出了“食品安全事故”这样一个概念,食品安全事故是指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而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因此,食物中毒从属于食品安全事故。
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食物受到某些致病性微生物(如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等)污染,条件适宜,导致产生大量的活菌及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2.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了食品(如有机磷农药、砷等),并达到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
3.误食了一些本身具有毒性物质的食品(如河豚、桐油、毒荤等)。
4.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如霉变甘蔗、麦角)。
5.食品由于储存不当,产生有毒物质(如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粮食等)。
6.某些动植物由于摄入外环境中的有毒物质或成分,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达到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
食物中毒的特点
食物中毒常呈集体式爆发,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发病具有以下特点。
1.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人发病。
2.发病与食物有关,患者有食用同一有毒食物史,流行波及范围与有毒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停止该食物供应后,流行即告终止。
3.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
4.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之后又迅速下降的趋势,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
以下情形易与食物中毒混淆
注意甄别:暴饮暴食引起的胃肠功能絮乱、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因进食某种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少数人对于某些食物过敏引起的某些病症、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多次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认为故意投毒,以及非口径(呼吸、皮肤、注射等) 渠道 进入集体的毒物引起的中毒,这些都不属于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特点2
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通常有明显的区域性、饮食习惯、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夏秋季节,一般5月~10月份最多。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为主。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恢复快。各类食物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分胃肠型和神经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防止食品被污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保持环境整洁,预防鼠、蟑螂等有害昆虫传播。控制细菌繁殖及毒素的产生,低温保藏,盐腌、风干等等 措施 。彻底加热煮透食物。加强卫生宣传 教育 。一旦发生及时 报告 调查控制。
3.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志贺菌食物中毒、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 O157:H7大肠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
4.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食品有:
肉、禽、蛋、鱼、奶类及其制品等
海产品、卤菜、咸菜等
奶、蛋及其制品、糕点、熟肉等
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肉制品、低酸性罐头等
熟肉制品、蛋及其制品、奶、奶酪、蔬菜、水果、饮料等
肉类、水产品、熟食、奶等
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奶、肉、豆制品等
含水量高的食品、熟食品,冷盘和凉拌菜等
禽蛋类、奶、肉及期制品、水果、蔬菜等
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凉拌菜等
玉米面制品、银耳、淀粉类制品等
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贝类海产品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
1.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直接污染食品,误食用刚喷洒农药蔬菜水果,农药拌种粮食;误用被化学毒物污染的容器;误将化学毒物当调味剂或添加剂。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间接污染食品。无毒或毒性小的化学物在体内转化为毒性强的物质,硝酸盐变亚硝酸盐。
2.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发病与含有毒化学物的食物有关。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一般进食不久发病,进食量大发病时间短病情重。发病常有群体性,有共同进食每种食品的病史,相同的临床表现。无地域性、季节性和传染性。剩余食物、呕吐物、血尿等样品中可检出相应的化学毒物。
3.化学性食物中毒处理的特点:突出一个“快”字,及时处理不仅可挽救病人生命同时对控制事态发展,特别是群体中毒更重要。注意较轻病人和未出现症状者的治疗观察防止潜在危害。采取清除毒物措施,对症治疗和特效治疗。
4.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机磷中毒、亚硝酸盐中毒、鼠药中毒(毒鼠强、氟乙酰胺、敌鼠钠盐等)、砷化物中毒、甲醇、氟化钠、钡盐、铊等等。亚硝酸盐,潜伏期 1-3h 临床特点:口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青紫,重者呼吸衰竭而死,常见中毒食品腐烂、存放或腌制过久的蔬菜,腊肠、腊肉、火腿等。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
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数目庞大,估计有十万种之多。真菌在粮食或 其它 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称为真菌毒素引起中毒。
1.真菌毒素中毒特点:食品被真菌污染。一般的烹调和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因真菌毒素分子量小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真菌毒素中毒处理:真菌毒素的化学结构不同、毒性强弱不同,其作用的靶器官亦不同,处理 方法 也不尽相同。
3. 常见中毒食品有各类谷物(玉米、花生、大米、麦等)甘蔗;致病原因是霉变谷物(黄曲霉毒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稀醇),霉变甘蔗(3-硝基丙酸)
动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
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大量有毒成分的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的中毒称为动物性食物中毒。
1.动物性食物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形态学鉴定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必要时进行毒理学试验。
2.常见的动物性食物中毒:河豚鱼、含高组胺鱼类、鱼胆、贝类、甲状腺。
3. 常见中毒食品有河豚鱼青皮红肉鱼类,如鲭鱼、鲐鱼、金枪鱼、黄鳝等贝类未摘除甲状腺的血脖肉、喉头气管、混有甲状腺的修割碎肉等。
植物性食物中毒特点及中毒表现
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植物种子,因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的中毒。季节性、地区性比较明显。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多种多样,毒性强弱差别较大,临床表现各异,救治方法不同,预后也不一。植物性食物中毒多散在发生,多数没有特效疗法。
1.引起植物性食物中毒原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及其加工制品当做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大量有毒成分的可食的植物性食品。
2.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毒蘑菇、发芽马铃薯、豆浆、菜豆、曼陀罗、白果、桐油、苦杏仁、 新鲜黄花菜等。
食物中毒的特点3
从这个概念出发,虽然可以区别于其他的,如传染病、食物过敏、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等食源性疾患,也可区别于食物污染引起的慢性的、潜在性的危害。然而在监督实践中遇到误食造成的食物中毒,法律界认为误食的物质不是食品,不应包含在食物中毒的概念内。
1994年卫生部颁发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B14938-94),首次从技术上和法律上明确了食物中毒的定义: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从这个概念可清楚地了解,食物中毒的病原可以是生物性的致病微生物和化学毒物;中毒的原因可以是食品污染,食用有毒动植物以及把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当做食品误食;其发病的特点是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又可区别于其他食源性疾患。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囊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 性毒性为主要特征(如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疾病。食物中毒是急性突发性疾病,可以是多数人同时发病,但没有传染性。发病是由同一致病因子引起,该因子就是受污染的食品,停食该食品后发病也就没有新的出现。中毒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食物中毒的特点如下:
(1)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2)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病人进食的是同一种中毒食品,病源相同,因此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基本相同,由于个体差异,其临床症状可能有些差异。大多数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
(3)发病与食物有关。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在突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趋势。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
食物中毒常呈集体性暴发,其种类很多,病因也很复杂。十人以上的集体性食物中毒有其鲜明的特征:
在家中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时间的长短,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催吐 如果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l一2个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起呕吐。
导泄 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2个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进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泡服。老年患者可选用玄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解毒 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在上述急救的同时,应尽快联系医院以便正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控制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预防,搞好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1)潜伏期短而集中,一般在24小时或48小时内。短期内大量病人同时发病,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并有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因为食物中毒表现为急性的病理变化,一般食物中毒潜伏期较短,发病突然。某些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在进食后十几分钟到几十分种即可发病;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也在几小时至48小时内发病,集体性暴发的食物中毒在短期内很快形成发病高峰。
(2)患者相近的时间内都食用过同样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种有毒食物的人群,发病与食物有明显有关,一旦停止食用这种食物,发病立即停止。
(3)发病率高,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一般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
发病原因中,致病菌引起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有季节性发生的特点,夏秋之交发生食物中毒的占全年的一半。而从食品因素分析,受污染的动物性食品,特别是肉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也要占一半,这三个一半是食物中毒的特点,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点。
食物中毒的特点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关于食物中毒的五类特点
★ 儿童食物中毒症状
★ 安全知识: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 饮食安全主题班会方案优秀案例参考
★ 有关开学的活动策划
★ 安全教育总结精选集锦
★ 主题班会设计方案食品安全教育总结大全
★ 小学主题班会策划方案精彩方案大全
★ 饮食安全主题班会方案2020归纳整合
★ 幼儿园校园活动方案2020精选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