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电视台栏目策划书防御地质灾害

电视台栏目策划书防御地质灾害

发布时间:2022-09-14 20:30:46

1. 巫山县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

张佑祥

(重庆市巫山县国土资源局,重庆,434700)

【摘要】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长江三峡中心地带,是三峡库区重庆市首淹首迁县,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巫山县所特有的地形、地貌、构造地质背景、地层岩性、气象水文条件和移民工程施工建设等日渐强烈的人为工程活动,决定或导致了该地区地质灾害和新城衍生地质灾害极为发育。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巫山县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面的一些经验,强调做好地质灾害规划、预防、应急、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同时也强调加强行政领导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防治巫山县

1巫山县地质灾害现状

巫山县地处渝东大门,是三峡库区重庆市首淹首迁县,全县辖41个乡镇566个村,总人口59万,幅员面积2958km2。巫山位于大巴山弧形构造、川东褶皱带及川鄂湘黔隆褶带三大构造体系结合部。长江横贯东西,大宁河、抱龙河等7条支流呈南北向强烈下切,地貌上呈深谷和中低山相间形态,地形起伏大,坡度陡,谷底海拔高程多在300m以内,岸坡相对高差多为1000m以上,地形条件复杂。区内出露地层为沉积岩地层,自寒武系至侏罗系均有出露,另有第四系零星分布,岩层软硬相间,次级褶皱及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构造地质背景十分复杂,工程地质条件极差。同时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温湿气候区,常出现低温阴雨及寒潮、暴雨,间有洪涝、干旱、暴风,地下水丰富,活动频繁,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由于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县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在江河岸坡、台地边缘形成了众多的滑坡、危岩、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是重庆市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区县之一。主要分布在新县城、移民乡镇和人口稠密的地方,具有点多面广,种类众多,突发性、危害性大的特点。随着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增多,产生了不少的滑坡、高切坡和高挡墙。这些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也给全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据初步统计,全县现有各类地质灾害点700余处,主要以滑坡为主,危岩、泥石流、坍塌次之,间有地陷、地裂缝,受灾人数5万余人,受影响耕地4万余亩。从1998年以来,全县受地质灾害垮塌的房屋6000余间,受灾人口达2万余人,受灾损失近亿元。

2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是最大的政治,灾情就是命令。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全县防灾救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由县级机关、农村乡镇和各企事业单位一把手参加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部署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乡镇均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做到年初工作有布置、应急有方案、疏散有地点、救灾有物资、年底有考核。保障城镇移民迁建顺利进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防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2.1加强领导

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组长,分管书记、县长为副组长,国土、计委、建委、农委、救灾、民政、安办、公安等单位组成的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城区各单位均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各级行政一把手为组长,负责抓好灾害防治和救灾工作,落实了一名副职专司其职,做到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1998年以来,在自然灾害防治、救灾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在今年汛期排查中,书记、县长多次冒雨现场指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灾民战胜困难的信心。

2.2落实责任

为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落实领导责任、落实部门责任、落实组织指挥责任、落实管理责任、落实报警预警责任、落实技术责任等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将防灾工作责任逐级落实到部门和人头。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工作到位、人员到位。对于重大地质灾害防治,我们在应急抢险指挥部内部设立了七组一室,即疏散组、工程组、抢险突击组、治安秩序组、督查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和指挥部办公室,明确了各组职责,落实了责任人,建立健全了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抢险救灾工作落到实处。

2.3建立制度

近年来,坚持和完善“四项制度”:即24小时值班制度、险情巡视巡查制度、灾情报告制度、汛情通报制度。从每年汛期开始,认真落实汛期轮流值班制度,县政府值班室和国土资源局落实专人24小时值班,收集灾情险情。同时,县级各部门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由县政府督查室对值班人员落实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凡在抽查中发现工作不落实的单位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对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的予以党纪政纪处理。在灾情报告方面,实行按规范程序及时上报,由县级各单位、各乡镇及时报告县国土资源局和县政府值班室,再由值班人员报单位领导或报县分管领导后再作应急处理。在险情巡视巡查方面,除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人员到重点乡镇、重点地段巡回检查外,还组织了技术力量,进行24小时蹲点巡查,预报灾情,有序组织疏散险区人群,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汛期通报方面,主管部门落实了专人,坚持从中央电视台、重庆市电视台和县气象台搜集天气情况,研究防汛措施,责成各单位迅速落实。四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全县灾情报告渠道上下通畅,组织指挥有条不紊地进行。

3强化工作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在国土资源部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工作,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和全社会的力量共同防御地质灾害,取得了无一人伤亡的可喜成绩。

3.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防灾救灾意识

一是每年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集中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宣传。在县广播电视台开播地质灾害防治节目,播放地质灾害专题片,在县内报刊开辟专栏,介绍地质灾害的征兆识别及防治常识;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了图文并茂的展板,印发宣传资料,组织人员上街宣讲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二是利用下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机会,召开现场技术培训会,有针对性的讲解地质灾害的防治知识、监测防范措施和防灾救灾办法。

3.2科学编制防治规划和防灾预案

为科学指导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巫山县国土资源局委托专业地质队伍在对全县地质灾害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巫山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1~2015年)。该规划对全县地质环境基本情况、地质灾害发育及规律和近、中、远防治目标都作出了较详细的阐述,明确了全县近15年的防治任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为做好每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对地质灾害全面排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年汛情编制了年度全县地质灾害防灾总预案,明确了预防重点及主要措施。对重大地质灾害点及时编制专项防灾预案,以指导整个抢险地灾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工作职能要求,建立抢险机构,明确疏散、工程、抢险突击、治安秩序、督查、宣传和后勤保障负责人及报警信号、撤离路线等,为确保抢险救灾工作有序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3.3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移民房屋地质安全评价工作

认真开展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为此,对在地灾易发区进行的建设用地,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否则不予办理用地、建设等相关手续。从2001年起,对新县城、移民集镇和其他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建设用地项目,严格执行建设用地评估,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各类用地评估约400宗。

为确保移民迁建区的地质安全,按国家、市级有关部门要求,在2002年下半年开展了移民工程地质安全评价工作,对在评价工作中提出的地质不安全移民房屋,指导、督促业主单位认真落实整改措施,保障了移民工程的地质安全。

3.4积极开展调查、应急抢险和排查工作

对新发生的地质灾害或已有灾害点出现险情的,在收到灾情报告后,在第一时间派出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灾害点实际情况提出应急处理措施,并会同县级有关部门、当地政府,开展灾民紧急疏散、实施应急抢险工程和监测等工作,确保不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另外,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对库区、重点乡镇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和地质不安全移民房屋,开展多轮地质灾害安全排查,列出汛期预防重点,做到汛前有排查,汛中有巡查,汛后有核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5加强监测预警工作

3.5.1专业监测工作

(1)新县城已治高边坡和移民深基础监测系统。该监测网由县政府委托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承担,共布有监测桩点209个,其中 GPS监测点44个,流动倾斜点165个,同时增设了一套遥测台网和4个角反射架。目前已进行了7期监测,发现了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监测点24个。随着新县城城市建设的推进,新增加了大量的已治高边坡,对此编制了补充设计方案,即将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2)二期防治项目监测工作。该项工作可分为施工监测和效果监测,其中施工监测由施工单位负责,效果监测由县地质环境监测站统一委托107地质队、208地质队实施。我局落实专人督促、指导施工单位加强监测,确保施工安全;所有竣工项目均已开展治理工程效果监测(包括143.2m水下工程),并每周向重庆市监测总站上报监测数据。通过监测显示,我县二期项目治理工程达到了治理效果,涉水项目治理工程处于稳定状态。

(3)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网。该网由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总负责,滑坡专业监测项目10处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承担,共设点120个,其中深部位移监测孔21个,地表形变监测点99个。目前该网运行效果良好,能准确及时地掌握滑坡变形情况。

(4)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站。该项目是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研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承担其规划、设计和现场实施工作。目前向家沟滑坡1号站房已投入运行,玉皇阁1号、2号站房完成基建投入试运行阶段,能全自动定时采取监测数据,并能通过网络立即将数据传至监测单位,进行分析决策。

3.5.2群测群防工作

首先建立完善组织体系。全县的41个乡镇、566个村已基本建立了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对全县各个地质灾害点建立群测群防卡片,落实各点监测责任人、预警责任人,报警方式及联系电话等;指导、督促乡镇及时向涉灾群众逐步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并逐点建立了监测卡片;加快完成全县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积极开展群测群防培训。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聘请市、县专家,对县级有关部门、乡镇分管领导、国土资源管理所工作人员、各村支部书记、主任、会计及各灾害点群测群防工作人员,进行了4期群测群防知识培训,培训人员3200人,通过培训,增强了广大干部防灾减灾知识。

3.6突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在巫山库区地质尤为突出,是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对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高度重视,抓住有利契机,全面展开了库区二、三期防治工作。

3.6.1加强二期地质灾害治理

巫山纳入国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二期规划已治理和正在治理的33个项目,其中滑坡类项目18个,库岸防治项目15段。我局狠抓资质管理,加快技术方案审查,加强施工外围协调,督促治理工程进度。目前主体治理工程已竣工的项目有21个,其中滑坡类项目12个,库岸防治项目9段,余下大部分项目属分期治理项目和综合治理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今年7月,国家验收组对县二期项目进行了竣工初步验收,验收结果表明,治理工程均达到了三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程质量合格。

3.6.2加快二期搬迁避让项目工作

巫山列入三峡库区二期搬迁避让规划的项目有45个。在2004年4月、5月,我局会同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委托的长江岩土工程勘查院对45个项目进行了逐一现场调查。2004年6月末,重庆市计委下达我县二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搬迁避让类项目共37个,其中只采取立即搬迁措施的项目有16处;采取立即搬迁和监测措施的项目有10处;只采取暂缓搬迁实施监测措施的项目有11处。目前,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编制了《巫山县三峡库区二期地灾防治搬迁避让项目实施办法》,即将启动全县库区二期地灾防治搬迁避让工作。

3.6.3做好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前期工作

在做好二期项目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国家三期防治规划的前期工作。国家三峡地防办已将巫山46个项目纳入国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三期规划,其中滑坡治理类项目19个,滑坡搬迁类项目16个,库岸防护类项目11段。目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三期规划》已在2004年4月中旬由国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报国务院审批,待批准后即可实施。

4结语

巫山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国家、市级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所面临的防治任务依然十分严峻,还有大量非库区地质灾害亟待治理,但我们仍将以高度责任感,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把巫山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下去,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地勘总公司208队.巫山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1~2015年).2001

[2]徐刚等.巫山县新城区主要衍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第15卷第1期,2004,(3)

2. 阜蒙县阜新镇同乃村铁矿泥(渣)石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预案演练方案

阜蒙县国土资源局

(2011年6月20日)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

在辽宁省阜蒙县阜新镇同乃村铁矿矿区域内即将发生泥(渣)石流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有序地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泥(渣)石流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阜蒙县阜新镇同乃村铁矿矿区历史采矿遗留的废石堆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泥(渣)石流有可能产生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阜蒙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阜蒙县国土资源局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阜蒙县人民政府和阜蒙县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指挥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泥(渣)石流危险区内同乃村西南角居民10户、30余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和灾情设置

(一)基本背景

阜蒙县阜新镇同乃村铁矿泥石流区位于阜新镇同乃村一带。根据辽宁工程勘察设计院环境2011年提交的《阜新市阜蒙县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建设及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该区为潜在的不稳定泥石流沟,易产生泥(渣)石流的松散物质有自然状态的沟谷内第四系松散沉积的土、碎石等以及矿山长期开采产生的历史废石松散堆积物,总堆积量约50万立方米,上游汇水面积约12平方千米,在急降雨、长期降雨的情况下,有约10万立方米的松散土石及废石堆积易被搬运,具备产生泥(渣)石流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松散物质条件,一旦发生对同乃村西南角部分居民产生生命财产威胁。

该滑坡隐患点编制有《应急抢险撤离方案》,受威胁群众持有“防灾避险明白卡”。

(二)灾情设置

在连日强降水的情况下,有约10万立方米的松散土石及废石堆积被搬运,产生小型泥(渣)石流,对同乃村西南角部分居民产生生命财产威胁。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准备

(一)在市国土资源局和阜蒙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阜蒙县国土资源局、阜蒙县政府应急办组织实施。

(二)演练前期场地、物资及器材准备工作由阜蒙县国土局负责,相关准备有:

1.a.两辆中巴车;

b.红袖标(“指挥长”1个,“副指挥长”2个,“抢险救灾”90个,公安、消防、卫生人员着制服不戴袖套);

c.订制车辆通行证;

d.制作救灾红旗6面,每面标各组名称;

e.两幅地图(阜新镇同乃村地图、泥石流地质灾害演练工作部署图);50张塑料凳;2个手提扬声器。

2.a.会场主席台及观摩台;

b.会场主席台横标(阜蒙县阜新镇同乃村铁矿矿区域泥(渣)石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演练);

c.音响、话筒(有线话筒2个、无线话筒4个);

d.若遇雨天需搭建的主席台、观摩台雨棚;

3.a.张贴标语(注:今年地灾日主题)(例如标语:1.防御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战胜灾害,生产自救。3.保护地质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

b.指挥部室内布置(安两套办公桌椅,放一台对讲机,一台望远镜,红色铅笔一支,指挥杆一棵,地图一幅,“抢险救灾工作部署示意图”)。

c.彩条若干,4块警示牌。音响1套、话筒6只,雨棚,其他临时用品。

d.各小组一步对讲机(共5部)。

(三)邀请观摩的有关部门领导:

(1)市国土资源局有关处室的领导。

(2)阜新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有关领导、专业人员。

(3)全市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的局长、科长。

(4)其他有关部门领导。

六、演练时间

演练时间:2011年6月25日9:00。

七、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1.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

6月19日9:00在阜蒙县阜新镇召开,会议由阜蒙县政府、阜蒙县国土资源局联合召集。阜蒙县政府领导、县国土局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成员、相关部门领导、阜新镇同乃村村委会主要负责人等参加。

会议内容:

(1)阜蒙县政府领导、阜新市、县国土资源局讲话,通报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情况。

(2)座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3)成立演习导演组,根据演习方案,负责演练全程的指导工作。由阜蒙县副县长任总导演,其他各单位参与。

a.布置演练工作(时间进程安排)。

b.观摩现场定点定位及车辆安排。

(4)演练工作分工:

指挥部:A.指挥长(阜蒙县副县长、阜蒙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主要负责:

a.全面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c.指挥应急抢险工作。

B1.副指挥长(阜蒙县国土资源局分管副局长、阜蒙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即应急办主任)

主要负责:

a.传达联络各部门工作;

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会务及有关演练物资预备等相关事宜;

c.负责新闻媒体报道工作。

B2.副指挥长(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主要负责:

a.组织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b.协调各部门工作;

c.负责调查、监测及工作的策划。

B2.副指挥长(阜蒙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即应急办主任)主要负责:

a.传达联络各部门工作;

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会务及有关演练物资预备等相关事宜;

c.负责新闻媒体报道作。

(5)六个应急作组演练职责:

A.综合联络组:由阜蒙县政府应急办公室主任任组长,成员由阜蒙县武装部、政府办公室、国土局、气象局、民政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安监局、公安局、卫生局、地质专家及庙后镇政府负责人组成。任务为: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送应急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把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观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负责联络应急抢险组、交通治安治理组、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后勤物资保障组及灾后重建组工作。

B.灾险情调查监测组:由阜蒙县国土局副局长任组长,成员由阜蒙县国土局、气象局、安监局、地质专家、阜新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阜新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质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海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难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具体准确的气象预告;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完成阜蒙县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物资准备:全站仪,GPS定位仪,各类观察、测绘、记录器材。

C.应急抢险组:由阜蒙县武装部部长任组长,成员由阜蒙县武装部、公安消防队、阜新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迅速组织预备役人员、民兵赶赴灾区现场组织抢险救灾,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国家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物资准备:消防车,铁镐、铁锨,必要的工程机械等。

D.交通治安组:由阜蒙县公安局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公安局、交通局、县交警大队、武警中队、阜新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迅速组建交通治安治理队伍;维护灾害现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负责灾区治安和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对地质灾害区现场实施戒严封锁;组织灾区现场治安巡逻保护。负责疏散受灾区内无关人员,协助应急抢险组转移灾。

物资准备:必要的警用器械。

E.医疗卫生组:由阜蒙县卫生局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卫生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阜新镇医院、阜新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物资准备:药品、医疗器械;120救护车1辆;担架3付;3台防疫喷雾器。

F.后勤物资保障组:由阜蒙县民政局局长任组长,成员为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阜新镇政府主要领导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确保抢险救灾指挥通讯联络的优先畅通。

物资准备:3顶帐篷,5床棉被,5袋米,5桶食用油,一辆救灾物资运输车,两张折叠床,两张桌子,五张椅子。预备可能遇到雨天抢险避所需的雨衣、雨伞(雨衣30件、雨伞30把),小型发电机、照明设备。

2.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预备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预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组应熟悉:泥(渣)石流的灾难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预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阜蒙县阜新镇××铁矿矿区泥(渣)石流的地理环境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全站仪监测安置地点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阜蒙县阜新镇××铁矿矿区泥(渣)石流的地理环境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预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阜蒙县人民政府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县国土局应急抢险小分队和阜新镇基层民兵、预备役人员组成,人员30人左右,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阜蒙县国土局、阜新镇政府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督导工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3.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一)演练预演:6月19日下午2:00召开演练预演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县武装部、县国土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等有关新闻媒体以及阜新镇同乃村委会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的全体会议,确保各种形象人员落实及演练各种措施。

6月19日下午3:00进行预演。

(二)演练实施:

6月20日9:00时全体演练单位及观摩贵宾集中阜新镇××学校待命。

9:10,阜蒙县国土局接阜新镇政府报告:“因近日持续降雨,昨夜至今晨12小时降雨量超过160毫米,瞬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阜新镇同乃村南、西、北山体多处发生坍塌,阜新镇同乃村铁矿矿区周边多处废石堆产生滑塌现象,出现严重险情,简易监测资料表明泥石流正处于发展过程中,有明显发展增强趋势,请求市、县国土局尽快派人调查处理。”

9:15,阜蒙县国土局领导:

a.向阜蒙县人民政府汇报;

b.向市国土资源局报告;

c.阜蒙县国土局派出应急抢险小分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进行险情评估及应急处理,设立全站仪监测点。

d.阜蒙县国土局值班室接到灾情报告,立即向阜蒙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指挥长报告,指挥长下令紧急启动《阜蒙县国土资源局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进入一级警报状态,应急指挥部、应急分队全体成员立即紧急集合,准备车辆,携带装备,第一时间前往灾区,评估灾情,指导应急抢险。

9:25:阜蒙县国土局领导接应急小分队报告:“阜蒙县阜新镇同乃村铁矿矿区周边降雨持续,多处山坡地、废石堆发生滑塌,泥石流处于形成状态有进一步发展增强趋势,有可能发生小型泥石流灾害,建议尽快报告县政府,启动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9:30:阜蒙县国土局领导向县人民政府报告情况,建议启动阜蒙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阜蒙县人民政府和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向阜新市政府汇报,该地区发生小型泥石流灾害,经阜新市人民政府同意,启动阜新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县阜新市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通知指挥部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立即赶赴阜蒙县阜新镇同乃村铁矿矿区集中待命。

10:00:阜蒙县指挥部设在阜新镇同乃村铁矿,同乃村为集合地点,各组长向指挥部报到待命,灾情调查监测组立刻进入预定监测地点开展监测。

10:10:阜蒙县国土局副局长向指挥部介绍该泥石流地质灾害有关情况。

阜蒙县气象局部门报告天气情况。

阜蒙县国土局汇报灾情态势,发展趋势,提出防患对策及建议。

10:20:指挥部:下达命令。

命令:交通治安治理组,封锁进入危险区阜新镇同乃村铁矿的村口公路、村道;同时设置警戒,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对灾区实施治安巡逻,保证灾区安全。

应急抢险组:使用高音广播放警报信息、鸣锣紧急通知危险区域的群众按原定路线有序安全转移,迅速组织灾区人员和物资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到各安置点。

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随着降雨的持续增大,携带大量土石等松散物质的水流汇集形成较大规模的流体向下游流动,泥石流正处于发展过程中,泥石流即将通过在同乃村东部至同乃村西部这一狭窄的河谷地带,由于两侧废石堆积,阻挡了泥石流的排泄,在流体经过之处已对同乃村部分邻河民居产生了破坏作用。

医疗卫生组:组织医疗卫生紧急抢救队伍进入灾区,进行伤、病员的抢救及转移工作。

后勤物资保障组:负责转移到各临时安置点的灾民安置工作,认真做好各安置点灾民的宣传思想巩固工作,解决好灾民的吃、穿、住等问题,确保救灾抢险指挥的通讯与联络的畅通。

10:30:撤离开始。

11:00:撤离完毕。

11:00:应急抢险组报告:全线撤离完毕。已设好警界、切断电源水源。

交通治安治理组报告:通往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已封锁,警戒工作正常进行。

后勤物资保障组报告:撤离群众基本安置妥当。

医疗卫生组报告:撤离过程中有三人因碰撞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临时医疗点已建立,工作正常开展。

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据监测组监测,由于降雨停止,汇水区水流逐渐减少,在泥石流主峰流过同乃村南部,由于地势变开阔,地形变平坦,松散物质堆积,加之降水的减少,上游携带松散物质的水流减小,泥石流已趋于稳定。建议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界事宜。

11:10:指挥部召开会议,下达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锁、警界。由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灾后重建组负责对危房进行鉴定,提出灾民回迁和重建方案,报政府批准实施。

11:15:有关领导及指挥部领导到各灾民转移临时安置点看望灾民安置情况。

11:40:演练工作讲评会。总指挥作演练讲评;县领导讲话,市国土资源局领导讲话。

12:00:公布演练结束。

图1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流程图

沟谷泄洪渠道废石堆积情况

泥石流沟谷上游汇水区情况

3. 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

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1

一、指导思想

统筹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农业气候资源开发能力、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重点,努力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气象保障。

二、建设目标

通过方案实施,全面完成县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的各项指标任务,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覆盖面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和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力争农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能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防灾减灾信息覆盖面达到90%以上;重点服务对象和80%以上农户能够科学使用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农户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气象服务专项投入产出比达1:15以上。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准备阶段

1、时间安排:

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

2、主要工作:

①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两个体系)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

②拟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三农气象服务专项领导小组、确定气象协理员,召开项目启动会,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

1、时间安排:20xx年7月至20xx年10月。

2、主要工作:按照《实施方案》和《气象标准化乡镇建设任务分解表》中的要求,有计划、分步骤、按时间节点组织实施。

(三)完善提高阶段

1、时间安排:20xx年11月1日至30日

2、主要工作:仔细对照县《气象标准化乡镇建设任务分解表》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考核。

成立镇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由镇分管领导领导任组长,各村委会主任、小学校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民政所所长、土管所所长、规划所所长、财政所所长、水利员、林管员为成员,负责协调和处理日常工作。

(二)各线口协作,形成合力。

镇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民政等涉农涉灾线口要打破部门界限,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队伍共建、渠道共用机制,与气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一是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联合发布机制,共同制作、联合发布农村综合防灾减灾信息。二是强化人力资源整合,依托多部门,开展灾害风险普查、评估、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推广示范等业务,努力形成我镇涉农、涉灾部门之间联合调查、联合会商、联合制作服务产品、联合发布信息和联合全程服务的工作合力。

(三)确保投入,规范使用。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从20xx年起,每年将运行、维护、保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镇财政每年安排1万元经费,用于全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设施、设备的添置、运行、维护以及日常管理和培训工作。要规范资金使用,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统一进入“三农”服务专项账户,做到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转移、挪用。要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加强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确保专项经费发挥效益。

(四)加强宣传,形成氛围。

要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宣传力度,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跟踪采访、报道,宣传典型事例和好的做法,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建设环境。要强化督查,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标准化乡镇建设完成情况的督导检查力度,定期通报各乡镇项目进展情况,促进标准化乡镇建设健康、有序、平衡发展。

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安全法律法规为准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以创建“和谐校园”为载体,根据教育局安监科“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防灾减灾、避险自救能力,全力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全体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全校师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x月x日

四、活动主题:

“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五、安全领导小组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和全社会的稳定。学校迅速成立“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落实具体负责领导,主动与家长、有关部门联系,认真策划,广泛发动,加强指导,严密组织。

“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具体负责人:

教学安全:

学校设施安全:

安全宣传:

学生行为安全:

六、活动内容

1、x月x日举行“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做好宣传教育发动工作,营造安全教育氛围。

2、认真开展“七个一”活动。

(1)一次动员:周一升国旗仪式,对全体师生进行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并对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进行动员。时间:x月x日。

(2)一期宣传:各班级、团支部将布置一期安全教育宣传橱窗。时间:x月x日

(3)一次班会:(周一)各班召开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重点为道路交通、预防溺水、预防食物中毒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安全教育,通过黑板报、班会、讨论会等形式加大力度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让全校师生都来宣传、学习安全有关方面的知识。时间:x月x日

(4)一场讲座:举办一场全校安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时间:x月x日

(5)一副标语:在学校重要地段悬挂一副安全宣传标语,标语的主题是“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时间:5月7日

(6)一次检查:组织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安全隐患大检查,将对教室、食堂、教师宿舍、供电设施、阅览室、实验室、电脑室等重要部位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能立即进行整改的要马上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上报学校备案处理。时间:x月x日

(7)一次演练:认真策划、严密组织一次全校性的食物中毒演练,使全体师生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及自救自护能力。时间:x月x日

七、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完善学校各项安全条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师密切配合,努力将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和防范训练活动,不断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

3、学校结合“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加强自查自纠,再次对本校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落实整改的措施。

4、各班将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情况做好小结。

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3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x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根据xx区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x市20xx年防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文件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二、活动主题

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5月10日至16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四、活动内容

1、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在校门口上方的led显示屏上显示相关内容的标语、口号等,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2)出1期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防灾减灾专栏,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3)通过发放告家长书,联合家长、社会力量,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2、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措施、方法步骤,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2)利用国旗下讲话,由校领导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动员。

(3)开展地震、气象、防汛、消防、交通等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4)召开防灾减灾教育座谈会、举办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观看灾害题材影视片等,推进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

3、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在抓好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学校要针对防震、防火、交通、溺水、拥挤踩踏、突发公共事件和雷击、地震等气象和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与特点,开展一次以上全校性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

4、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期间,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5、加大学校防灾减灾活动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学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为加强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策划,周密计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2、要强化责任,严密组织,防止走过场,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3、要广泛发动,加强联系,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校防灾减灾工作。

4、要认真修定防灾避险演练预案,及时总结演练经验,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应急预案,使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 益阳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暨水库抢险演练组织方案

益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安化县人民政府

(2011年5月)

一、演练时间

初定预演时间:2011年5月21日。

正式演练时间:2011年5月22日。

二、演练地点

安化县东坪镇颜家村

三、观摩台会标和标语

1.会标:

益阳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暨水库抢险演练观摩台;

2.宣传标语: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构筑防汛安全体系;

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践行以人为本方针。

四、演练目的

在水库即将发生溃坝、地质灾害点即将发生山体滑坡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危险区群众,做好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1)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防汛和防御地质灾害的安全意识,形成全民动员、群策群防的良好局面。

(2)通过演练,使各级各部门以及危险区的人民群众熟悉疏散撤离预案的内容,确保在险情出现时,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秩序、能迅速有效地按预定线路撤离到安全地带,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3)通过演练,对应急预案中人员转移和每个可能影响人民生命安全的环节进行一次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完善修订预案,从而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五、演练的任务

本次演练的任务是:在红岩水库干渠道罗文段发生山体滑坡灾害,渠道内的来水急剧向罗文水库下泄,而时段降雨量已达到65毫米,罗文水库水位急剧上升,随时有漫坝的可能。演练必须通过紧急措施,下降水库水位,排除滑坡险情,防护水库大坝,强制性转移个体,用最短的时间组织危险区内的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

六、组织机构

在市、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县防汛指挥部、市、县水利局负责指导和协调,东坪镇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一)主办单位

益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安化县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安化县人武部

安化县水利局

安化县国土资源局

安化县东坪镇人民政府

(三)参加的县直单位和部门:

县委办、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县农村办、县广播电视局、县卫生局、县电力局、县移动公司、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交警大队、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建设局、安化公路局。

(四)指挥部成员

成立演练指挥部。由谢寿保、杨光鑫同志任顾问、胡跃龙、符美田同志任政委,罗必胜同志任指挥长,刘立辉同志任副指挥长,黄社开、龚悟云、贺民生、贾博文、贺刚林、李华山、龙要平、李德辉、李国祥、王运明、陈晚辉、瞿东江、李子升、杨海彪、封晓秋、李志荣、李立安、刘洪品、戴礼云等同志为成员,王良才同志负责现场转移演练指挥。戴礼云负责县指挥的相关指挥。龚俊负责东坪镇指挥部相关指挥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县防汛办公室和东坪镇人民政府负责。

七、观摩和演练人员

(一)主席台观摩人员

(1)市级领导、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和各区县(市)领导;

(2)县级领导和县防指主要成员单位领导;

(3)乡镇党委书记。

(二)其他观摩人员

乡镇分管领导、水管站长、国土所长和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村支部书记(建议观摩地点为观摩台两侧)。

(三)参加演练人员

(1)县人武部组织的民兵应急抢险队30人;

(2)东坪镇人民政府组织的信号发布员4人(村级指挥所人员,替代现场信息发布员),鸣锣员2人(此2人在村级指挥所鸣锣),现场信号发布员另安排7人。

(3)县水利局组织演练牵引车2人、水库抢险队10人(加固子堤)、调控水位设备安装队10人、彩条布铺设人员6人、现场服务人员4人、抢险自备电源2人、后勤安排和相关协调人若干。

(4)县电力局组织的电力设施抢修队5人;

(5)县移动公司组织的通信设施抢修队5人;

(6)医疗救护队5人、现场消毒人员4人;

(7)国土部门安排地质灾害现场监控处理组10人;

(8)县公安组织交通管制演练人员5人;

(9)县交通局组织道路抢修演练5人。

(10)县民政部门组织救灾物资供应演练人员5人。

(11)演练转移群众350人左右(包括学生150人);

(12)国土安排干部30名、水利安排干部30名、东坪安排干部40名到演练现场扮演被转移群众。

八、正式演练前的组织步骤

(1)5月16日之前落实部门单位和相关乡镇的工作责任。

(2)5月19日之前,各部门单位按照流程和分工落实具体的实施方案,报演练领导小组备案。

(3)5月22日前,各部门单位落实预演或正式演练以前的工作。

(4)县人武部组织的民兵应急抢险队,东坪镇政府组织的信号发送员、县水利组织的演练人员,县电力局组织的电力设施抢修队,县卫生局组织的医疗救护队、消毒队,县移动公司组织的通信设施抢修队、县民政组织的救灾物资运送队、公安部门组织的交通管制队、交通部门组织的道路抢修队于5月21日上午10时参加预演,5月22日上午10时准时到颜家村参加正式演习。

(5)5月22日上午10时,参加演练单位和部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原地待命。市级领导、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和各区县(市)领导、县级领导和县防指主要成员单位领导、全县各乡镇党委书记进入观摩台。其他观摩人员到指定地点。

(6)5月22日上午10时,演习正式开始,按照《益阳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暨水库抢险演练流程表》组织实施。

九、重点注意的工作

(1)交通管制从县城开始,特别是要重点管好沿江路柳溪桥至演练现场的交通、演练结束后群众疏散的有序撤离。

(2)沿线的环境卫生和秩序保障,特别是在正式演练前一天的公路清障。

(3)观摩群众的安置问题(建议为观摩台后面的山上)。

(4)参与演练学生的安全问题。

(5)现场音响布置的问题。布局要保证每个转移点和安置点听到命令。

(6)观摩群众与正式观摩人员进入现场的时间控制问题。

(7)在预演之前,各部门单位要进入现场,落实好分解动作。

5. 地质灾害的防御

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如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并附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修地表排水渠。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入渗,对已有塌陷坑进行填堵处理,防止地表水注入。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是: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作用;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的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而云南省地质灾害预警中心于2013年7月份完成“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项目,在MapGIS K9互联网GIS平台的基础上,搭建一套省级、地州级共用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主要基于地质环境背景、气象资料及历史地质灾害等分析研究,对云南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进行划分,建立地质灾害预警数据库和适合云南全省的预警预报模型。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雨量管理、预警分析、灾害管理、地图管理、系统设置等功能。

6. 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哪些地区风险高呢应如何加强防御

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的防御Ⅳ级响应 ,这一现象一经在网上发布并引起了众多人们的讨论和恐慌,毕竟对于自然资源部而言发布的相关声明都是十分正式的,而如今启动的这么高级的地质灾害防御措施,也是让人十分担忧的,而对于如今的各地区而言,都相应的遭到了众多的地质灾害,特别是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遭到地质灾害的风险更高。

虽然对于如今的地质情况,各个地区都发生了相应的灾害,但是请不要过多的担心,要相信当地的政府以及相关人员,毕竟我国在灾后救援工作方面十分的卓越与优秀,所以身为中国公民更不用去过多的担心,要相信自己的国家以及政府。

7.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那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根据国土资源部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及省地质灾害调查队调查,预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提出预防和防治措施,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我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和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灾害损失。

一、基本情况

(一)孕灾环境

红白段横跨多个大地构造单元,北西、南东两侧发育,北川——映秀大断裂和江油——灌县大断裂,中间则密集平行分布众多次发生断层,又被后期平移断层切割,形成网络分布格

局,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受长期地质营力的作用,特别是“5.12”地震后,岩体稳定的力学结构受到破坏。

该地区属中山沟谷切割地貌,高差大,地形陡,沟谷多呈“v”字型,水系发育,呈树枝状,水位随季节变化,汛期受暴雨影响陡涨陡落。

该区域植被覆盖率70%左右,局部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二)诱发因素

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量,降雨强度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

(三)危险对象

区内工矿企业、居民点众多,交通线路原水系分布,旅游景点初具规模。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制约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根据以上因素,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成果,预测如下:

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规模及危害均将有所增加,红白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1、松林村四组——木瓜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该地区地形陡峻,地质构造作用强烈,矿山开采工程活动频繁,暴雨集中且强度大,洪水冲刷侵蚀作用强烈,特别是“5.12”地震后,该区域极易诱发和产生地质灾害,应特别注意广青路沿线、赵家坪滑坡、岳家山泥石流、干河口滑坡、马槽滩泥石流、将军岩崩塌、水磨沟地面塌陷等不稳定地质灾害。该地区地质灾害具有类型多、规模大、稳定性差、治理难等特点,严重危害矿业生产、农林生产、交通建设和职工居民安全。

2、红白镇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该区沿石亭江和通溪河分布,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岩体破碎,完整性、稳定性较差。残坡积松散堆积物覆盖厚度大,河流、水位在汛期陡涨陡落,易引发滑坡。应密切注意椅子框潜在崩塌,石岗坪潜在滑坡及金河磷矿子弟校滑坡。瞿家山地裂缝有大规模滑坡发生的先兆,应加以注意。

3、峡马口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红钟公路新修段危险性斜坡群,红金公路新修段危险性斜坡群,桦头尖——红星煤矿一带的泥石流等。

以上各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明显的季节性,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6-9月的汛期,要特别注意6月底-9月上中旬的区域性暴雨和局部暴雨对该区的影响,可能诱发该地区规模较大的地质灾害。

二、预防措施

(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和要求。

(二)制定地质灾害防御预案,落实预防措施,分户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

(三)建立“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体系。

防御地质灾害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工作,“群测群防、群专结合”是防御地质灾害的根本方针。大力宣传和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基本的地质灾害识别、监测、预报知识和避让措施,强化防灾、减灾和救灾意识。增强全社会防御地质灾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在灾情发生时应及时出动,确保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时监测方法得当,组织避险措施得力,险情信息反馈迅速。

(四)完善制度,协调配合,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红白镇已成立地质灾害防御领导机构,完善汛期值班制度,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加强与防洪、气象、地震、救灾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为制定当地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供正确依据。确保镇、村、组三级之间信息畅通,联系密切。

组织有关负责人和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地区重点地质灾害和危险区进行巡回检查,了解其发展趋势,督促有关部门落实预防措施,努力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

根据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安排以下几条汛期巡回检查路线:

1、红白——西部惊奇欢乐谷;

2、红白——峡马口——钟鼎寺;

3、红白——观通桥——金莲池。

重点预防区域:

(一)赵家坪地面塌陷

1、采空区回填,采区预留保安矿柱,防止塌陷继续下陷和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2、坑道闭坑道应严格按规范验收,特别是对采空区的处理,闭坑报告的提交应严格按程序,并要求真实客观反映井下情况。

3、禁止非法进入矿井挖掘残余矿柱。

4、搬迁采空区上部及塌陷影响区居民。

(二)岳家山泥石流

1、首先应要求治理泥石流上游形成区的滑坡、崩塌防止河道两岸的松散残坡积物淤积河道,切断泥石流的物质来源。

2、清理河道中已经淤粉的松散堆积物,保证水流畅通,避免洪水直接冲刷坡积物。

3、重要建筑设施前方应修建楔形分流堤,防止被泥石流直接冲击。

4、关停区域内不合法小矿井。

5、未作治理工程时,应以避让为主,建议搬迁泥石流影响区居民,并禁止在该区域修建长久性建筑物。

6、应急路线应由中间向两侧撤离,随时保证道路的畅通无阻。

7、汛期应有雨情、水位、泥位专职值守,定期观测,形成数据体系。并定期上报。

(三)桦头尖泥石流

1、完善群防群测体系,长期应有专人观测雨情及泥位变化。

2、治理分水岭附近的滑坡,可采用坡改梯,坡面种草,坡脚稳拦,以防止大量松散物淤积河道。

3、河道被阻塞段应采用排导的方式,同时岩坡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4、径流区分段设立挡墙,逐级降低泥石流的冲击。

(四)红白镇松林村四组至木瓜坪村

由于“5.12”特大地震后,该区域形成了一个地质灾害带,虽然该村村民已全部搬迁到红白镇集镇区域临时安置,但也严重影响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综合上述,应采取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领导,增强防危意识;

我镇非常重视该项工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防危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处理防危工作。

(二)根据各村灾害点情况,全面落实了预防方案和措施,落实了防御责任人,值班报警制度,重点地质灾害长期监测,监测人员要做好记录,建立了镇、村、组三级地质灾害防御体系。把灾害减轻到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地落实汛期防灾预案、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调查等各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镇政府决定建立红白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队。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指挥长:

副指挥长:

应急分队成员:

红白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由红白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以及各村、矿山企业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和抢险队组成。

;

8. 突发地质灾害省部联合应急演练方案

国土资源部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

(2011年9月)

第一部分 演练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和国土资源部、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检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成效,提升各级、各部门有效防御和应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拟定于2011年9月21日举行突发地质灾害省部联合应急演练。为确保演练顺利实施,依据《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甘肃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甘肃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订演练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通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检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检查应急人员、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应急反应和协同配合能力,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普及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常识,增强广大群众的防范和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

二、时间地点

(一)演练时间

2011年9月20日预演练;

2011年9月21日正式演练,09:00—11:30。

(二)演练地点

兰州市城关区九州开发区武警训练场。

图1 演练交通位置图

三、演练组织

(一)演练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省委常委、副省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石军

副总指挥:省政府副秘书长 马自学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张力学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党委书记 康战

成员: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包括:省军区司令部、武警甘肃省总队、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信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厅、省广电局、省安监局、省旅游局、省粮食局、省扶贫办、省政府新闻办、兰州铁路局、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省保监局、省通信管理局、省电力公司等部门负责人)。

(二)现场演练机构组成

现场指挥部:

指挥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宋史刚

副指挥长:兰州市政府副市长 俞敬东

演练指挥部下设10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牵头单位:省政府应急办

配合单位:省国土资源厅

职责:统一调度使用各部门组建的专业应急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并商请省军区和省武警总队分别派出应急突击队伍参与应急演练工作。

人员组成:4人。

器材配置:对讲机4部。

2.监测预警组

牵头单位:兰州市国土资源局

配合单位:街道办

职责:负责监测滑坡险情,及时发出险情警报和灾情速报。

人员组成:群测群防专职监测人员1名,专业技术人员6人,街道办2人,共9人组成险情报警组。

器材配置:高音喇叭,对讲机3部,手持GPS2部。

3.安置保障组

牵头单位:省民政厅

配合单位:兰州市民政局

职责:负责灾情统计;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受灾群众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人员组成:20人。

器材配置:物资运送车辆2辆、帐篷2顶。

4.治安维护组

牵头单位:省公安厅

配合单位:省武警总队

职责:负责组建交通治安管理队伍;在受灾区域设置警戒线,疏散受灾区内无关人员;组织治安巡逻保护,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协助应急救援组转移灾区人员及财产。

人员组成:公安交警20,武警部队30人。

器材配置:公安部门车辆4辆,对讲机20部;武警部队车辆3辆,铁锹、镐头各20把。警戒器材若干(彩条布、警戒绳、高音喇叭等)。

5.交通保障组

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

职责:负责救援道路的抢通和保通工作。

人员组成:20人。

器材配置:交通应急抢险车1辆,铲车、挖掘机、自卸卡车各1辆。

6.应急救援组

牵头单位:省军区司令部

配合单位:省武警总队

职责:负责营救被困群众,处置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排除险情,抢救受伤人员。

人员组成:省军区应急救援大队100人、城关区消防大队(20人),合计120人。

器材配置:

省军区:应急指挥车1辆,铲车1台,挖掘机各1台,自卸车1台,生命探测仪、镐头、铁锹各50把。

消防大队:应急救援车2辆,其他专业救援工具。

7.应急调查组

牵头单位:省国土资源厅

配合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省地矿局、省气象局、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

职责:组织专家开展滑坡现场排查、评估、监测和应急处置方案制定,为指挥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以供总指挥决策。

人员组成: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11人(卫星转播车1台,越野车1台,对讲机3部);省地矿局5人(越野车2台);省气象局10人(应急监测设备1台套,车辆2辆);省级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5人(黎志恒、王世宇、方建生、王德楷、胡向德);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监测(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50人(车辆2辆、手持GPS4部,照相机2部,对讲机2部);省国土资源厅规划院5人(车辆1辆、手持GPS2部,照相机1部,对讲机1部);省地矿局测绘院5人(车辆1辆、三维扫描仪1套,对讲机1部);省测绘局10人(车辆2辆、无人机1套,对讲机2部)。

8.医疗卫生组

牵头单位:省卫生厅

配合单位:兰州市卫生局

职责:负责组建现场医疗救治队伍收治抢救受伤灾民,现场实施紧急救治、转送危重伤员,做好受灾区域的卫生防疫。

人员组成:20人。

器材配置:救护车2辆,担架5副,急救器材若干,卫生防疫车1辆,喷雾器4台。

9.宣传报道组

牵头单位:省政府新闻办

配合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甘肃电视台、兰州市国土资源局。

职责:负责综合应急演练新闻发布和演练宣传。

人员组成:省政府新闻办5人;甘肃电视台8人,导演1名,解说员2名,专题摄制组5人;其他媒体记者(甘肃日报、国土资源报、甘肃地质矿产报、西部商报、兰州晚报、兰州晨报记者各1人)。

器材配置:宣传报道由各单位视需要携带自用器材。兰州市国土局展板40块,标语横幅6幅,喷绘3幅。现场用音响设备1套,话筒10个(观摩台4个,报警无线话筒2个,应急指挥部4个),高音喇叭2个、投影仪一部、便携电脑2台、打印机2台。

10.通讯保障组

牵头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配合单位: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职责:负责现场演练转播,通过部信息中心向省、市、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提供视频传输。

设备配置:现场卫星转播系统一套。

(三)演练组织及协调

(1)主办单位: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2)承办单位: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兰州市国土资源局

(3)参演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所属部门;省国土厅信息中心、规划院;省地矿局二勘院、三勘院;省有色局;省测绘局;兰州市、城关区政府及相关部门。

(4)观摩单位:各市(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在各市(州)国土资源局视频会议室观看视频直播。

四、演练内容

1.演练背景

假设兰州市遭遇强降雨,九州发生重大滑坡灾情,现场人员被困,并威胁8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市、区政府及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先期开展应急处置;省政府应急委员会接到灾情、险情报警后,决定立即启动省级突发地质灾害二级应急响应,同时上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及时启动预案;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石军副省长靠前指挥,在灾害现场设立应急指挥部,组织迅速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与处置。

2.演练内容

本次演练设定演练的主要内容有响应启动、应急处置、响应解除、演练评估等内容。现场布置分区包括应急指挥观摩区、事故救援与疏散撤离区、医疗救援区、安置区、宣传区、应急装备展示区、车辆停放区、临时停车场等演练区域。

3.演练程序

演练共分为五个阶段:险情灾情速报阶段、应急响应阶段、应急处置阶段、响应解除阶段、演练评估阶段。演练程序如图1。

康战书记向石军副省长介绍应急转播车

兰州市副市长俞敬东与康战、张力学厅长

阅读全文

与电视台栏目策划书防御地质灾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应急业务工作培训方案 浏览:680
县师德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7
电子商务地区差异 浏览:499
学校食堂工人培训方案 浏览:766
讷河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浏览:484
星巴克具体营销战略和方案 浏览:722
电子商务认证法律制度 浏览:275
市场营销课总结 浏览:735
金生水起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646
市场营销创业策划书200字 浏览:768
活动策划方案学校双旦活动 浏览:123
北京电子商务创业园 浏览:851
免费下载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方案 浏览:504
答谢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52
合作赞助策划方案 浏览:949
月饼营销方案人情消费 浏览:607
雷励中国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929
南京绿灯侠电子商务 浏览:365
电大电子商务概真题论 浏览:896
网络营销期末综合题 浏览: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