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分龙节宣传

分龙节宣传

发布时间:2022-09-14 10:42:13

⑴ 分龙节的由来、意义、源于民族是什么

分龙节是流传于南北各地的民间节日。此际多雨,传说是龙分开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除了汉族,它也是毛南族、畲族的传统节日。

有趣的是,这个节日的内容与日期都不太统一。地区不同节日内容也有所不同,人们或祈雨、或傩舞、或唱戏拜龙王、或龙舟赛、或演习防火,但是,都与雨水有关。

2021年6月25日,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举办传统民族节日“分龙节”,集中展示中国毛南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

⑵ 农村所谓的分龙是怎么回事

分龙节是传统的消防用水龙节!地区不同其节日内容也有所不同,有以此日演习救火之俗。有划龙船比赛等等!
分龙节似乎是独立门户的寓意,对想要自由独立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个不错的日子。
分龙是中国农历上一个反映天气系统规律的节日,与风水上的龙没有任何的关系。从分龙节这一天的天气情况,可以知道当地夏季的气候规律,比如,分龙这天,雨从西南方而来,则当地的降雨云只有从西南来,当地才会有雨,其他方位的降雨云一般是不会往当地移动的。故俗分龙这天,有老者敲罗通知大家“分龙了”,是日家家不能挑粪尿。分龙节忌挑大小便和簸箕出门,以免旱灾。
民谚云,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
江南地区有以此日演习救火之俗。
分龙节复兴,是雩舞等巫仪民俗舞蹈的整理和保存。
“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中的这段记述展示了往日华夏巫仪民俗的兴盛和丰富多彩,雩舞、商羊舞等经典的华夏傩舞,作为分龙节的民俗展示活动。

⑶ 分龙的历史

宋时池州以夏历正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龙节”。其时常降大雨。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风俗》:“池州俗以正月二十九、三十日为‘分龙节’。雨则多大水。”
华北地区的分龙节多安排在每年的五月二十三。但据古籍记载,一千多年以前的分龙节是在每年阴历的五月二十。
如《谈荟》说:二月二十日,谓之小分龙日。晴,分懒龙,主旱;雨,分健龙,主水。
《农政全书》亦云:五月二十日大分龙,无雨而有雷,谓之'锁龙门'。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日期上的不确定性呢?我想,这很可能与上古记岁方式比较粗放有关。
据考,分龙节最早当来源于更为远古的祈雨方式--雩舞。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祈雨是通过歌舞的方式实现的。《周礼·司巫》云: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论语·先进》也说:风乎舞雩。他们都将舞与雩联系在了一起。原始舞蹈多种多样,有人舞,皇舞,干舞等等,其中的皇舞,与祈雨关系最为密切。
《周礼·舞师》云:教皇舞,帅而舞旱眝之事。意思是说,学习皇舞,是为了祈雨。求雨时,舞者以羽冒覆头上,衣饰翡翠之羽,打扮成一副翡翠鸟的模样,振翅起舞。古人认为,翡翠鸟能预知雨水。头戴翡翠鸟羽毛做成的羽冠,即是用一种巫术的方式,呼由东方七宿组成的龙唤雷雨的到来。所以《说文解字》说:鹬,知天将雨鸟,故舞旱眝则冠之以祷焉。这种极具表演性质的舞蹈,从性质上说,可以视为后世祈雨唱戏的前奏。
从时间上看,两者也应该说是彼此契合的。《左传》云:龙见而雨。这里的龙,不是人们通常所指的动物意义上的龙,而是指由天上二十八星宿中东方七宿组成的龙。这一点《左传》已有明确阐述: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
但龙见(现)之时,说法并不全同。《论衡》言:二月之时,龙星始出见。出雩,祈谷雨。
《春秋考异邮》则说:三时惟有祷礼,惟四月龙星见,始有常雩。两者在记录龙宿出现的时间上并不相同。这说明龙星从出现至消失,至少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正是播种前后地里急需雨水的季节,现世将分龙节定在四月份,很可能与古代龙星出现前后的舞雩习俗有关。

⑷ 分龙节的节日习俗

各地的分龙节习俗内容都不同。从自然规律来说,人们由分龙节这一天的天气情况,可以知道当地夏季的气候规律,比如,分龙这天,雨从西南方而来,则接下来的一段时季降雨云只有从西南来,当地才会有雨,其他方位的降雨云一般是不会往当地移动的。
·普遍来说,作为一个与龙有关的节日,是个适合请戏班子唱戏拜龙王的日子。还有些地方在这日同端午一样也要赛龙舟。又因有小龙离大龙之传说,似隐含独立门户的寓意,对想要独立、自创门户的年轻人来说名头不错。
·有些地方,故俗分龙这天,有老者敲罗通知大家“分龙了”,是日家家不能挑粪尿。分龙节忌挑大小便和簸箕出门,以免旱灾。
·江南地区有以此日演习救火之俗,也带上了传统消防日的色彩。
分龙节也是毛南族、畲族的传统节日。 流行于福建东部地区。每年农历夏至后逢辰日举行。历代畲民信仰龙王,为防止“龙过山”损坏庄稼,便在作物落土后进行分龙。认为龙怕铁,这天便禁止动用铁器和粪桶等出门,以祈求龙王不作水患,保佑丰收。过节时,各地普遍歇工,携带山货赶街,进行自由贸易。同时彼此交流生产技术。男女青年通过盘歌,寻找终身伴侣。
相传这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给畲山「封龙」,所以当天畲族人视之为「集福建醮保禾丰收」的最好的祭祀日。因此,在过去的传统习俗中,每到这个时候,各聚居地的畲族群众都要采取各种形式祷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随著时代的变迁,畲族人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封龙节」的很多陋习都被摒弃,但盘歌活动却依然延续不断。不仅如此,过去那种纯祭祀的盘歌内容也逐步延伸到歌唱生活、歌唱爱情,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一些地方,青年男女也通过这个机会,以歌会友,交流思想,表达爱慕之情;有的地方还有意识的通过「封龙节」组织活动,以歌会搭台,传递致富信息,开展经贸活动,使「封龙节」歌会活动融入了新时代的特征。其目的在于祈求五谷丰登,认识上与汉族分龙节相同。因毛南山乡易旱易涝,五谷收获常无保障,人们根据宗教意识,认为每年夏至后的头一个时辰,是水龙分开之日,水龙分开就难得风调雨顺。所以要在分龙这一天祭神保禾苗,相沿而成为传统的农业祭祀节。每年过节都先聚众于庙堂内外活动,故又称为“庙节”。 龙也是毛南族的民族图腾,因此,龙的形象、龙的影响在毛南族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存在。龙的最大节日是分龙节,又叫五月庙节,它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祭祀龙的传统大节。
毛南族居住在黔桂边界的大石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南北气候不同,因此民俗也有差异,以峥嵘峭峋的铁坳为界,北边的中南称为上团,南边的下南称为下团,节日的日期是从每年五月的夏至这天算起,按地支顺序往前数,到辰日这天便是下团的分龙节。因此,上团总比下团提前五天过节日,因分两次祭祀龙的活动,故叫分龙节。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分上南、中南、下南地方,以铁坳为界,铁坳以上为上团,以下为下团,下团分龙节为夏至后第一个辰日,上团分龙节为下团节日前五天,即亥日。说是“龙”是管雨水的,“龙日”前后祭拜它,是求其均匀降雨以获得好收成。
每到分龙节,毛南山乡千山百弄,村村寨寨,每家每户都喜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折回竹桠柳枝插在中堂神龛上,把五色米饭捏成小粒团,粘在枝叶之间,预祝五谷丰登,硕果累累。
分龙节期间,毛南人男女老幼穿上盛装,年轻媳妇节日回娘家与父母团聚。他们采集金黄花、枫叶蒸煮五色糯饭;于田间以五色糯饭、粉蒸肉祭神农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于村头三界庙杀牛敬祭传说中毛南人饲养菜牛的创始者三界公爷,祈祝人畜安康;还用“发多”(一种大如扇面的树叶)包起五色饭和粉蒸肉,走亲访友,庆贺节日。分龙节也是毛南族青年男女聚会的日子,活动内容有上坳口、坡脚对歌等。
过节前一天,要“椎杀”一头公牛,用牛头、牛尾、牛脚、牛内脏祭龙。祭时有法师喃经、跳神。牛肉则分给各家各户或拿到市上出卖,收入作为节日费用。祭龙后二三天,各户自拜祖先、三界仙、灶王、地主娘娘等,也是求神灵保佑五谷丰登。又用糯饭、粉蒸肉喂牛,以酬谢它耕作的辛劳,并给牛放假一天,让它好好休息。嫁出去的女儿则带上子女和礼品回娘家过节,亲戚朋友也常常登门贺节,青年男女则盛装聚会唱歌,选择知音。过此节,宗教迷信活动多已废弃。增加了文体竞赛或者开展有关生产生活方面的科普活动等。
节前,家庭主妇们就着手准备节日特有的食品了,她们上山采集做五色糯饭用的金黄花、枫树叶,到野场(集市)上买品红粉、品绿粉,然后蒸五色糯饭、粉蒸肉。红、黑、黄、绿、白五种颜色的糯饭散发出特殊的香味。人们还兴致勃勃地到户外折回柳枝。把糯饭捏成小团粘在柳枝上,插在中堂,预祝年成丰收。
庙节前,人们还走亲属、会朋友,出嫁在外的女儿用新竹篮装上用叶子包着的五色糯饭、粉蒸肉。带着儿女回娘家,外公、外婆看到外孙自是有说不出的高兴。 庙节时,村里的老人都来到村寨公众立起的三界庙,祭祀三界公爷、祈福纳吉。传说,三界公爷是毛南族的能人。是他教会了大家用牛耕田,教会了大家养育菜牛。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后人盖起了三界庙,庙里还立有三界神像,庙节时,还在庙前跳娱神舞,以祈求六畜兴旺,人人安康。
青年男女在庙节欢庆情绪更为高涨。这是一个抒发情怀的日子。节日的清晨,他们就带着五色糯饭,或双双对对去对歌,或寻找意中人。歌场上、山坳口,处处歌声处处情,节日的毛南山乡洋溢着无比的欢乐。
每逢佳节来临,毛南族妇女格外欣喜繁忙,她们结队上山采集金黄花、枫树叶、紫兰花等各种有药效的彩色植物作染料,煮成药水浸泡白米,编织新竹篮,买够糯米、五花肉等食品精制彩色食品,天刚拂晓,就用竹篮装满彩色糯饭和粉蒸肉,穿起新衣携老带幼,串亲访友回娘家团聚。
“五月分龙是端阳,哥妹同来祭龙王。今年哥妹同排坐,明年哥妹进洞房”青年男女们则趁分龙唱歌传情寻找意中人,男的送花竹帽,女的赠绣花鞋,场面异常活跃,充满了浓郁的民族色彩。

⑸ 关于龙的节日有什么

关于龙的节日有:
1、春龙节。旧时山东惠民一带的传统节日,是在农历二月初一。是日,乡人取灶灰作青龙关,以图吉祥。

2、龙抬头节。汉族传统节日,是在二月初二,该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今陕北地区家家炒豆,蒸馒头;甘肃一带吃炒杂豆与大麻子;山东泰安一带吃油炒黄豆加盐。

3、端午节。汉族传统节日,该节虽不名龙节,但在此节却有龙舟竞渡的习俗,据说是为纪念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

4、看龙场。湘西一带功族传统节日。每年从农历三月谷雨那天算起,头次逢辰日即为看龙日,习惯称“看头龙”;过十二天又轮到辰日,再看一次,秒“看二龙”;挨次算去,看到三龙为止,每逢看龙日,男女老少均休息一天,踊跃参加看龙,若这天干农活,属犯忌。

5、龙船节。贵州黔东南和湘西一带苗族传统节日。是在农历五月间,具体节期各地略有不同。一岙从农历五月十六日开始,本寨龙船下水,历时三天左右,节日间乘龙船串寨子,走亲访友,歌唱吉祥歌。龙船过寨,各寨均鸣炮接龙,敬酒、献礼品。

6、龙头节。云南河口大青山地区瑶族传统节日。是在农历正月初五。是日,当地群众备供品祭祀龙王。

7、龙母上天节。云南河口大青山地区瑶族传统节日。是在农历七月二十日。是日,当地群众祭龙,并送龙母升天。

8、龙公上天节。云南河口大青山地区瑶族传统节日。是在农历八月二十日。是日,当地群众祭龙,并送龙公升天。

9、祭龙节,哈尼族,壮族、瑶族传统节日。哈尼族从农历二月二日起,聚居在红河南岸哀牢山中的哈尼人,陆续开始过节。节日这天,选出两位英俊的小伙子扮成姑娘,在“龙头”带领下,由众人簇拥,周游寨子。壮族在农历二月间过此节。

祭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日所需的鸡、猪等祭物。祭日,外寨人骑马或载斗笠者均不得通过寨心。习惯认为每年杀猪“祭龙”可使人畜平安。

瑶族节里农历三月三日。祭龙包括求谷魂、祭谷娘、祭盘古、祭玉皇、祭神农等。祭时,要杀猪献供,猪由全寨出钱购买,祭毕由全寨人分食。妇女不参加祭祀仪式。

10、龙王庙会。云南丽江地区枘西族传统节日。是在农历三月十五日。届时,当地群众赴会交流各种物资进行赛马、演戏、展览、广播宣传等活动。

11、玩龙灯。虽非节日,但汉族人每逢佳节,盛会,人们或在广场,或在村头湾边,舞起龙灯,以增添欢乐气氛。“龙”的形象各有特色,多用竹、木、布、纸等扎成。

节数多则一、二百,少则二、三十,但均为单数。身体能燃烧者为“龙灯”,不能燃烧者称“布龙”、“纱龙”;还有荷花、蝴蝶组成的“百叶龙”,有用刨花扎成的“木花龙”。

(5)分龙节宣传扩展阅读: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

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

《张果星经》云:“又有辅翼,则为真龙”,认为有翼方是真龙。如西周有大量身负羽翼龙纹器皿,乃至青龙在先秦纹饰中也有羽翼,一说青龙为祖龙。封建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 而西方神话中的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

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

⑹ 分龙节的由来、意义、源于民族是什么

节日简介
分龙节是毛南族、畲族的传统节日。其目的在于祈求五谷丰登。因毛南山乡易旱易涝,五谷收获常无保障,人们根据宗教意识,认为每年夏至后的头一个时辰,是水龙分开之日,水龙分开就难得风调雨顺,所以要在分龙这一天祭神保禾苗,相沿而成为传统的农业祭祀节。每年过节都先聚众于庙堂内外活动,故又称为“庙节”。

⑺ 广西环江将办毛南族分龙节暨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

广西环江将办毛南族分龙节暨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官方8日介绍,2017年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暨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将于5月28日至30日在环江县举行。

当地将借助节庆活动全面展示环江的自然、文化、民俗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挖掘、传承和弘扬神秘的毛南族文化,提升环江世遗旅游品牌和毛南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环江是毛南族发祥地和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38万人,其中毛南族人口6万人,全国60%的毛南族聚居在环江境内。毛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毛南族民歌、毛南族肥套别具一格,内容丰富;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毛南族“肥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毛南族分龙节是毛南族最古老、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自2009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被评为“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节庆”,是广西十大民族节庆品牌之一。

2014年6月23日,“环江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环江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总面积11559公顷,是地球同一纬度唯一保存完好的喀斯特峰丛地貌,森林覆盖率达96.7%,誉为“石头上的森林”,富有多种珍稀动植物,极具科考价值和美学价值。

当地官方称,2015年,因世界自然遗产这一殊荣,环江成功获得了“首届国际地学遗产大会”举办权,极大地提高了环江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环江紧紧依托“世遗”品牌,全面围绕“建设生态宜居、休闲养生、文化绚丽的区域性国际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唱响世界自然遗产和神秘毛南文化两大品牌,深入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攻坚战。

中共环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杨哲称,环江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交通区位优势也越发凸显,设计时速350公里每小时贵阳至南宁的高速铁路途经环江并在环江设站,于2016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环江从此跨入高铁发展时代。高铁建成通车将会为环江今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她称,环江将毛南族分龙节与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联姻”,并以神秘毛南文化和世界自然遗产风貌两大王牌为契机,搭建起高品质、高视野的旅游产业规划,进一步加大环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推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环江“世遗时代”与“高铁时代”两大超级引擎,将环江社会的综合发展推进快车道。

据介绍,本届分龙节暨文化旅游节以“世遗环江·神秘毛南”为主题,节庆时间与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吻合,环江县将通过举办毛南族分龙节纳牛仪式、毛南族分龙节祈福仪式、毛南族“分龙”民间传说演绎、龙舟挑战赛、独竹漂比赛、神秘毛南傩面舞汇等民族活动,大力弘扬毛南族传统文化。

本届分龙节暨文化旅游节提出了“还戏于民、还游于民、还乐于民”的办节思路,特别设置群众参与性很强的互动活动,如游客自由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尽情游览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古宾河景区漂流,参与川山镇瑞良洞景区观光体验活动、中国醉美瀑布群旅游观光体验活动以及思恩成双移民新村的民族体育竞技、篝火晚会,体验环江旖旎的喀斯特风光、浓郁的毛南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官方8日介绍,2017年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暨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将于5月28日至30日在环江县举行。

当地将借助节庆活动全面展示环江的自然、文化、民俗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挖掘、传承和弘扬神秘的毛南族文化,提升环江世遗旅游品牌和毛南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环江是毛南族发祥地和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38万人,其中毛南族人口6万人,全国60%的毛南族聚居在环江境内。毛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毛南族民歌、毛南族肥套别具一格,内容丰富;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毛南族“肥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毛南族分龙节是毛南族最古老、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自2009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被评为“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节庆”,是广西十大民族节庆品牌之一。

2014年6月23日,“环江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环江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总面积11559公顷,是地球同一纬度唯一保存完好的喀斯特峰丛地貌,森林覆盖率达96.7%,誉为“石头上的森林”,富有多种珍稀动植物,极具科考价值和美学价值。

当地官方称,2015年,因世界自然遗产这一殊荣,环江成功获得了“首届国际地学遗产大会”举办权,极大地提高了环江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环江紧紧依托“世遗”品牌,全面围绕“建设生态宜居、休闲养生、文化绚丽的区域性国际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唱响世界自然遗产和神秘毛南文化两大品牌,深入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攻坚战。

中共环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杨哲称,环江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交通区位优势也越发凸显,设计时速350公里每小时贵阳至南宁的高速铁路途经环江并在环江设站,于2016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环江从此跨入高铁发展时代。高铁建成通车将会为环江今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她称,环江将毛南族分龙节与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联姻”,并以神秘毛南文化和世界自然遗产风貌两大王牌为契机,搭建起高品质、高视野的旅游产业规划,进一步加大环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推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环江“世遗时代”与“高铁时代”两大超级引擎,将环江社会的综合发展推进快车道。

据介绍,本届分龙节暨文化旅游节以“世遗环江·神秘毛南”为主题,节庆时间与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吻合,环江县将通过举办毛南族分龙节纳牛仪式、毛南族分龙节祈福仪式、毛南族“分龙”民间传说演绎、龙舟挑战赛、独竹漂比赛、神秘毛南傩面舞汇等民族活动,大力弘扬毛南族传统文化。

本届分龙节暨文化旅游节提出了“还戏于民、还游于民、还乐于民”的办节思路,特别设置群众参与性很强的互动活动,如游客自由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尽情游览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古宾河景区漂流,参与川山镇瑞良洞景区观光体验活动、中国醉美瀑布群旅游观光体验活动以及思恩成双移民新村的民族体育竞技、篝火晚会,体验环江旖旎的喀斯特风光、浓郁的毛南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关新闻】

精准扶贫”思路下的广西红色旅游扶贫和生态扶贫

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关键要抓住精准扶贫这个“牛鼻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践证明,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生态扶贫是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对于有着深厚红色资源和丰富森林资源的广西来说,红色旅游扶贫和生态扶贫无疑将成为“精准扶贫”的有益补充,在广西扶贫脱贫攻坚战占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广西在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要走好精准扶贫这一关键之步,就应当发挥优势,做好、做大、做强广西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这两篇大文章,让红色旅游“红”起来和“火”起来,让绿色生态“绿”起来和“富”起来,为广西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任打下坚实基础。

红色旅游扶贫是广西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广西红色旅游资源深厚。红色革命历史是指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发展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过程;红色旅游扶贫则是指在红色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改善经济社会状况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红军在广西活动是以邓小平等领导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为起点,以桂西红军游击队改编为终结,中间还包括红军长征过广西。红军在广西长达9年的.革命活动积淀了独特的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据2009年广西革命遗址普查统计,全区共有1982处革命遗址。其中红军在广西活动中所积淀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邓小平等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创建红七军红八军活动中的史事和相关的遗址、文物,如红七军军部旧址、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东兰列宁岩、红八军司令部旧址、龙州起义纪念广场等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这些红色资源构成了百色、河池、崇左乃至广西深厚与独具特色的现当代名人文化资源;中央红军长征过广西桂北地区,又给广西各族人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记,如“红军堂”“红军楼”“红军洞”、新圩阻击战战场遗址、怀念朱毛红军石壁诗等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这些红色资源构成了桂北独具特色的现当代名人文化资源。据2015年6月国家公布的普查统计显示,广西的左右江地区(红七军红八军的主要活动地区)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中央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等7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七军军部旧址等8处为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点,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湘江战役旧址等47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色起义烈士碑园等10处为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是广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红军在广西活动的主要地区百色、河池、崇左、桂林多为“老、少、山、穷、移”于“一体”的贫困地区,其中百色、崇左还是边境地区。这说明,广西革命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把发展红色旅游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西这方面有着积极的探索和基础,比如,相继制定和实施了《2005至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广西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1-2015年)》,极力打造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桂北红色旅游区、南宁红色旅游区等六大红色旅游区,邓小平足迹之旅、重走红军长征路、中越边关红色之旅等七条精品线路,促使红色旅游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据统计,2004-2014年,广西红色旅游接待游客达1.65亿人次,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2.6万人,间接就业人员65.7万人,2013年、2015年广西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132亿元、182亿元。

采取系列举措推进广西红色旅游扶贫。实践证明,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成为广西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广西同江西、山东等地发展红色旅游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江西发挥红色旅游带动旅游扶贫、旅游富民的作用,从红色旅游的策源地,迅猛发展成为全国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实现了红色旅游扶贫“双丰收”;山东临沂市践行红色旅游精准扶贫,2015年实现红色旅游总收入306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600元。因此,广西红色旅游扶贫的空间极大,要以新理念把发展红色旅游品牌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用红色旅游精准扶贫生动诠释五大发展理念。重要的是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指引下,实施红色旅游精准扶贫,即创新发展推进红色旅游精准扶贫、协调发展均衡全面进行精准扶贫、绿色发展保障红色旅游精准扶贫可持续、开放发展打造精准旅游扶贫平台、共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发展目标,从而使红色旅游成为带动老区整体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要采取系列举措促使红色旅游精准扶贫出成效。结合区内外的已有经验,可以采取四大举措使红色旅游的发展为革命老区带来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从而使红色旅游成为振兴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四大举措就是坚持政府主导,形成部门合力;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创新扶贫模式,发挥示范作用;做好“红色旅游扶贫+”文章(如 “红色旅游扶贫+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扶贫+旅游商品”“红色旅游扶贫+新农村建设”“红色旅游扶贫+新型城镇化建设”“红色旅游扶贫+休闲农业”),强化综合带动。

生态扶贫是广西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

生态扶贫是美了生态富了百姓的造血式扶贫。从扶贫历程看,我国扶贫经历了5个阶段:1978~1985年的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86~1993年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94~2000年的攻坚扶贫、2001~2012年的整体规划扶贫、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精准扶贫;从扶贫方式看,扶贫分为5种类型:资金型扶贫、项目型扶贫、对口帮扶式扶贫、精准扶贫、生态扶贫。这里的生态扶贫就是要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环境保护+产业带动”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在这一意义上,生态扶贫也是扶贫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这并不能说“生态扶贫”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党和国家在贵州毕节等地搞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试点,其方针就是“开发扶贫、生态保护、人口控制”,由于当时的扶贫任务比较重,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饥不择食,只要能脱贫什么项目都上。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航程,生态建设成为重要议程,所以我们的扶贫也要适应新的变化、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扶贫项目不仅要停止破坏生态,而且还要有利于生态的修复,在这个加减法当中找到利益平衡点。对此,地处中西部连片贫困地区的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为了避免重走发达地区高速发展、严重污染的老路,先后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观念,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作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也就是说,广西是全国较早提出和探索生态扶贫的省(区)。

广西实施生态扶贫有着良好的基础。广西森林面积达2.2亿亩,人均4.6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62.2%,居全国第三位;2015年广西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双双名列全国第一;2016年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185个县(市、区、旗)中,有广西的阳朔、灌阳、恭城、蒙山、德保、那坡、西林、富川、罗城、环江、金秀等11个县。同时,广西生态扶贫还有政策优势和先行实践探索。广西实施生态扶贫的县(市、区),多位于西江、湘江等较大河流的上游,实施生态扶贫有国家政策倾斜优势。近年来,广西积极探索生态扶贫新路子,其中2013年开始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就是一项重大活动和有益探索。在生态扶贫观念的引领下,广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促进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 2016年广西林业产业年产值突破4300亿元、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达1.23万亿元,生态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无疑生态扶贫已成为“精准扶贫”的有益补充成分,为扶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生态扶贫也还面临一些问题。从生态产品的生产端看,有些贫困地区具有先天优势,适合绿水青山的生态扶贫模式,但这种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极度缺水的石山干旱地区特别是西北干旱地区,在生活条件艰苦、生存环境恶劣的干旱地区如何实现生态扶贫?从生态产品的流通端看,还存在产品流通渠道不畅通、规模效应低等问题,使得生态扶贫前行之路有艰难。为此,需要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确保生态扶贫的有序有效持续推进。在生态产品的生产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总结广西、贵州、云南、四川以及陕南等地的生态扶贫经验,提炼形成国家政策,正式向全国推广;同时,立足精准扶贫,精心布点选点,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和干旱地区,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一批生态扶贫试点区和示范区,逐步向全社会推广。在生态产品流通端,实行国家“生态扶贫产品认证书”,为生态产品顺利走向城镇和市场贴标签、开绿灯;同时,建议国家制订优惠政策,打通生态产品与市场的流通环节,在生态产品的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基础上,形成价格比较优势。

;
阅读全文

与分龙节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德芙的品牌营销策略 浏览:813
网络营销调查问卷实训报告 浏览:669
市场营销需要的素质 浏览:365
济南网络营销培训哪里好 浏览:183
火锅店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128
银行活动策划方案总结 浏览:842
应急业务工作培训方案 浏览:680
县师德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7
电子商务地区差异 浏览:499
学校食堂工人培训方案 浏览:766
讷河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浏览:484
星巴克具体营销战略和方案 浏览:722
电子商务认证法律制度 浏览:275
市场营销课总结 浏览:735
金生水起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646
市场营销创业策划书200字 浏览:768
活动策划方案学校双旦活动 浏览:123
北京电子商务创业园 浏览:851
免费下载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方案 浏览:504
答谢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