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江西省宣传部罗勇兵

江西省宣传部罗勇兵

发布时间:2022-09-05 21:32:54

『壹』 韬奋出版奖的历届获奖

首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名单
(1987年4月,共10人,按得票多少为序,票数相同者按姓氏笔划为序)

姓 名工作单位职称王仰晨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周振甫中华书局编审戴文葆三联书店编审许仲长春市新华书店范志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陈元直机械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姚佩文(女)四川省什邡县新华书店鲁兵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沈肇熙人民邮电出版社编审皇甫束玉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第二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名单
(1990年11月,共9人) 姓名年龄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赵家璧82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蒋 路70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副主任纺审林穗芳61人民出版社国际编辑室主任编审索特纳穆(蒙)74内蒙古自治区出版局副局长编审张业汉6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版局副局长编审黄涛70战士出版社副社长编审许旭56烟台新华书店经理高级经济师黄腊荣(女)51北京科技书店副经理申非70农业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编审第三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名单
(1993年5月,共8人)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吴莹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总编辑
姚岁寒 科学出版社 编辑室外副主任
曹辛之 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审
余德槐 四川省眉山县新华书店 经理
钟叔何 湖南省新闻出版局 编审
徐 诚 青岛出版社 副编审
何承纪 四川民族出版社 社长
吴道弘 人民出版社 副总编辑 编审
第四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名单
(1995年10月26日,共12人)
姓名 工作单位 职 务 职称
孙绳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副总编辑 编审
莎阿达提 伊敏(女)
(维吾尔族) 新疆教育出版社 编审
黎章民 人民音乐出版社 原社长兼总编辑 编审
马守良 浙江省出版工作者协会 主席
王为珍(女) 山东省出版总社(集团)
山东科技出版社 副总编辑兼社长 编审
王秀清 大庆市新华书店 经理 高级经济师
鲍克怡(女) 上海辞书出版社 总编辑 编审
刘 强 德州市新华书店 总经理 高级经济师
沈世鸣(女) 重庆出版社 原总编辑 编审
蔡盛林 农业出版社 社长兼总编辑 编审
杨 坚 岳麓书社 编审
徐柏容 百花文艺出版社 原副社长 编审
第五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名单
(1997年11月,共13人)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 务
巢 峰 上海辞书出版社 原总编辑、党委书记
朱谱萱 商务印书馆 原副总编辑
梅 益 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顾问
丁乃刚 中国科学杂志社 社长
蒋迪安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原局长
丁光生 上海药物杂志社 主编
汪顺安 深圳市新华书店 总经理
欧阳莲(女)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社长
章桂征 时代文艺出版社 美术编审
彭圣浩 建筑技术杂志社 社长
刘新明 金盾出版社 社长
王洪信 山东教育出版社 社长
曾 铎 国防工业出版社
第六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名单
(1997年11月,共13人)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 务 职称
江曾培 上海文艺出版社 社长 编审
周 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原社长、总编辑 编审
遇衍滨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原社长、总编辑 编审
于国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长 编审
郑士德 新华书店总店 原副总经理 编审
徐春莲(女) 家庭杂志社 社长、总编辑 编审
沙地克 木沙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社长 副编审
王亚民 河北教育出版社 社长、总编辑 编审
单基夫 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社长
李元君(女 接力出版社 社长 编审
何学惠(女) 云南教育出版社 社长 编审
第七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名单
徐慰曾 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主任
额敦桑布(蒙古族)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
王久安中国青年出版社书刊经营中心经理
尤开元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服务公司总经理
王世钧(女,满族) 云南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汤晓芳(女) 宁夏人民出版社编辑室主任
叶华明 深圳市先科企业集团董事长
何承伟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故事会》主编
王建辉 湖北省出版(集团)总社副社长
马世超 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桦甸市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吴智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
第八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名单
(2003年12月12日,共14人)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
姚磊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
杨潇(女)《科幻世界》杂志社 社长
周立伟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保平 河北人民出版社 社长兼总编
阿不都尼衣木(维吾尔族) 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编辑
宋原放 原上海市出版局 局长
陈羽纶 商务印书馆 编审
陈瑞藻(女) 机械工业出版社 社长顾问
刘硕良 广西出版杂志社《出版广角》 原主编
《人与自然》主编
鲁杰民 北京市新华书店总经理、中国书店 总经理
姜衍波 山东美术出版社 社长兼总编
李伟国 上海辞书出版社 社长兼总编
周常林 大象出版社 名誉社长
吴希曾 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原副总编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社长兼党委书记
第十届“韬奋出版奖”获奖名单揭晓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宇鸿山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
王晓丹(女)人民邮电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邓子平河北教育出版社调研员
吴力田(回族)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
吴培华苏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张伟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代总经理
张叔言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总经理
苏士澍(满族)文物出版社社长
陈锦涛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公司总经理
周殿富吉林出版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周蔚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林鹏科学出版社总经理
罗韵希(女、回族)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
贺圣遂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
徐华(女)长城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
曾少雄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谢寿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
韩作荣《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
薛炎文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第十一届韬奋出版奖获奖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
化学工业出版社总编辑潘正安
军事科学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潘宏
新世界出版社社长杨雨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沈元勤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党组书记向安全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总编辑胡守文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马静
中国社会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米有录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张晨光
长春出版社社长杨德宏
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
青岛出版集团总经理吴宝安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生活图书事业部主任孙桂均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勇
妇女生活杂志社总编辑孟祥琴
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秦玉莲
人民军医出版社顾问杨磊石
广东省出版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宪志

『贰』 回家的路

      听老同学林丽文的建议,离开武夷山之后,下榻在井冈山脚下的泰和县,第二天从泰和县登井冈山。

      对于一个去过龙虎山三回的我来说,武夷山泛善可陈,二者都是丹霞地貌,而且旅游项目也几乎雷同。九曲漂流时恍惚就在龙虎山,更何况龙虎山还有悬棺表演项目,所以武夷山之行实在是觉得多余,失望至极。建议龙虎山、武夷山两个景点,择一即可。

      在泰和县,林丽文还找了井冈山大学的白素英同学、泰和四中的肖艳萍同学一起坐了坐。想了想,我和肖艳萍毕业后就没有见过,一晃就是23年了。没有想到白素英甚是开朗、爱笑,或许白同学一直这样,只是我们那个年代上个大学,同学间走动得少,不了解罢了。饭桌上,林丽文和白素英又喜欢互相调侃,笑声不断。感谢林丽文的安排,让我和同学相见、聊天,拾起了多年的记忆。后来,林丽文临时要处理一起危机事件,匆忙中竟忘了留个合影,遗憾!

      第二天上井冈山,这也是我第二次上井冈山。考虑到今年春晚分会场设在那,而且爱人和孩子也没有去过,于是出发前临时决定上一趟井冈山。

      开车到了茨坪镇,或许是年关来了,饭店旅馆好多都关门了。最后在导游的建议下,只是在茨坪镇转了转,观看了井冈山全景声光电表演,仔细看看,还是江西省省委宣传部制作的,让我想起了方健同学。网络一下,发现方健还是新闻发言人,同时还发现宣传部发言人是我们曾经的老师罗勇兵。表演值得一看,惊叹现代科技的鬼斧神工,搞得太逼真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实现的?尤其是真实场景和油画的无缝隙衔接,让你看不出真假来。

      随后在导游的陪同下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这个时候还是需要导游的,经过导游的讲解,我对这段革命史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收获颇丰。

      吃过中饭,本来计划去一趟瑞金,没有想到儿子坚持要回家。或许也是因为近乡情切,我也特别想回家,于是立马改变计划起身回家,现在的交通就是方便,七点就赶到了老家。两天之间,从武夷山到泰和,泰和到井冈山,又从井冈山回到家,颇有点穿越的感觉,搞得我有点恍惚。不管怎么说,一回到家,心里就特别踏实。

     

 

『叁』 客家民系的形成阶段

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客家民系的形成区域是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但是自孕育到定型有个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中各自均发挥了不同作用,从而兴起了客家民系形成阶段论。《客家学概论·客家民系的形成》中说:“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个历史的过程,它起于客家先民南迁的西晋末,历经六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至北宋末南宋中完颜亮南侵结束而最后完成。大体言之概括为孕育于赣南,成熟于闽西,发展于粤东。”《宁化石壁与客家在闽西形成、发展的若干的问题》中说:“客家人和其他民族民系的形成和发展一样是一个历史过程。赣、汀、惠三州及这三江流域在客家形成发展中各自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赣州和赣江流域是客家人形成的摇篮;汀州与汀江流域是客家先民初步转变为客家人之地;惠州及东江流域是客家人最终形成、完善与兴旺发达之地”。《客家风华·客家源流》中说:“客家民系的形成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赣南开始,在闽西进一步发展,在粤东完成。”
综全,客家民系即是肇始发祥在赣南,发展形成在闽西,定型成熟在粤东。 客家民系的肇始发祥在赣南(约在唐朝前)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通常称为赣南。赣州有18个县市区,总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4,为江西省最大行政区域。赣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客家民系的肇始发祥地。但客家民系在赣南的起步不一定是并驾齐驱的,其中于都、兴国、宁都、石城这些东部县尤为重要,特别是石城。
(1)从行政建置与人口情况看,赣州处于客家民系的肇始发祥期。
先从行政建置看。某些史书载,秦统一中国以前,南国并无汉人居住,而生活在闽、粤、赣客家聚集地的土著民族为畲瑶(古代又称山越)。在闽粤客家大本营中行政建置最早要数赣州,秦代便设南懋县。秦始皇“南定百越”时曾派10万军驻扎在章江流域。赣州市历史上曾称花州、虔州。又据《赣州地区志》:“吴嘉禾五年(236年)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治于都,领7县,为赣州地区之雏形。”明、清以赣县为府治,1949年设赣州市,为赣州地区所在地;20世纪90年代成为市管县之市,辖17县,赣州市改为章贡区。赣州所辖各县建置时间是:
于都县汉高帝六年(前201),原名赣都县
赣县汉朝(前206~前220)
兴国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原名平阳县
南康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原名南安县
宁都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原名阳都县
安远县南北朝大同十年(544)
信丰县唐永淳元年(682),原名南安县
大余县唐神龙元年(705),原名大庾县
上犹县南唐保大十年(952)
龙南县南唐保大十一年(953)
瑞金县南唐保大十二年(954)
石城县南唐保大十二年(954)
会昌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
崇义县明正德十四年(1519)
定南县明隆庆三年(1569)
寻乌县明万历四年(1576),原名长宁县
全南县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原名虔南县
上述17县建置时间分别为唐以前8县、五代4县、北宋1县、明3县、清1县。这说明该地区在客家民系形成之前就非常汉化,是客家民系的肇始发祥地,在客家先民南迁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东部。 再从人口情况看。据新编《赣州地区志·人口》载:唐天宝年间(742~755)约37647户、275410人,宋崇宁年间(1102~1106)约310159户、827709人。崇宁年间比元丰年间人口增长2倍。说明这一时期赣州人口密度远远高于汀州、梅州,尤其是东部的宁都、石城。罗勇在《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文中说:“宁都,南北朝至宋末迁入的姓氏40多个,后来发展分布到全县80%的村庄,成为宁都的基本居民。石城这时期迁入的姓氏60个,其后代也散布到全县各地,成为全县的主要姓氏,而其他地方则较为稀疏……”这说明东部是最早的客家发祥地。
(2)从历史记载与民俗风情看,它是客家最早发祥地。
先从历史字记载看。其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阿房宫,把原六国一些降卒派往南方伐木,最后定居于上洛山区,这就是世称的“木客”。其二,秦始皇派尉屠睢率领的镇守岭南的50万大军(谪徙),任嚣、赵佗率领的增援秦军的四、五万楼船水师都是最早进入岭南国的中原汉人,他们大部分留籍赣南。其三,汉时朝廷曾两次派官兵出守梅岭筑寨修城。秦汉两代的官兵成了开发和留籍赣南石城最早中原汉人。
再看赣南东部的民俗风情。兴国素有“将军县”之称。在20世纪上半叶为国、共两党输送60多位将军,即是否秦时将士的(秦始皇派往江西兴国伐木建阿房宫的士卒)的军人血统遗传。另,兴国山歌为赣南客家之最,似与陕北信天游同出一辙,尤其是歌里的“里格”两字,在两地歌中均能找到,而在全国其它地方则找不到。又,石城灯彩:手擎彩灯身穿对襟衫、头缠白羊肚手巾的小青年与陕西小伙宛如异地同胞。再看于都唢呐:那身穿对襟大褂、头裹毛巾的老头仿佛是陕北、晋北老汉的现场表演。还有井冈山上客家风情展里的吹辣叶(用威灵仙叶夹在舌上吹奏乐曲,其音高亢清亮),与陕北的吹辣叶同出一辙。
上述皆可旁证秦汉时官兵与徙民早已抵达赣南东部。
(3)从石城在客家民系肇始发祥阶段的重要地位看。
首先从地理环境看,它是南迁汉民的天然栖息地。新民系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东北部,地处闽赣交界处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与闽省长汀、宁化两县毗邻。四周崇山峻岭往来不便,宛如世外桃源。石城不仅地处偏僻,且近乎闭塞,距宁都州治140里,距赣州府治450里,山路崎岖逶迤难行,对于统治者来说是鞭长莫及“望洋兴叹”,对于移民们来说则是避乱之佳地。石城境内3/4是土地,1/10是耕地,1/30是水域,四周高山境内河流交错,贯穿着许许多多的谷底小盆地、低矮丘陵地、缓坡地,适于垦殖,且土地肥沃,又有水利条件,从自然条件来说是宜于农耕之地。由于四周崇山峻岭往来不便,历史上未曾有兵马大道,从地理环境来说是属于封闭型农耕地区,有如“世外桃源”宜于栖息。先秦以前石城居着古山越人或称古车瑶民。故石城许多古地名中都带有畲字,如温家畲、杨畲、下畲、大畲等,这些带“畲”字的地点有一共同之处即是一律毗连着高山大岭,并有畲民居住。自秦末至晋末,有少量的南迁汉民于邑境居住。至隋唐五代,成批的中原汉人迁入,辟山造田聚族而居,他们大都以同姓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数姓混居的少,有些数百上千人的大村庄几无杂姓。至宋代,南下移民又大量迁入。在石城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南迁开发者们,经过几个世纪前赴后继的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培养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对新环境具有很强适应力的精神气质,形成了客家人的特有的精神秉性。
其次,从其交通环境说它又是移民的优越中转站。石城为赣江之源,琴江贯穿南北支流遍布,经水路乘舟楫可达赣州、南昌、九江等地;陆路有数十条古道与闽省长汀、宁化,本省广昌、瑞金、宁都相通,虽闭塞但还能流通。又,石城地处闽赣交界,在邑境长达百里的边界线上有数十条大大小小的道路相通。从九江南下至抚州经南丰、广昌进入福建必经石城,从吉安往东经兴国、宁都去福建也必经石城,自古以来石城就是进入闽西北直至粤东的主道,堪称咽喉之地。明万历年间石邑郭北镇武楼门额勒石“闽粤通衢”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历代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千里跋涉是为了寻求更理想的栖生之处,遇到合适之地就住下,不合适就继续往前走。到了石城再往前就是福建了,必须停靠一下再作最后的抉择,石城自然成为移民的天然中转站。石城既为理想的停靠中转之地,因此每临乱世移民高峰期则蜂拥而进,乱平世治则外迁新址。据不完全统计,唐末前进入石城居住过的移民姓氏当在50姓上下,但真正留下的定居至今的只有13姓;宋代迁入的有70多姓,真正留下的也只有30多姓,进者多留者少,来石城多是中转而已。从石城迁出主要迁往何处,从地理位置上说,翻过武夷山,半天功夫就可到宁化石壁。从学者的调查看,从石城迁出后,多数经往宁化石壁,复迁广东。如《温氏族谱》载:“五胡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土族南迁,部分后裔迁居江西石城。唐僖宗时,温钢宝避黄巢乱,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还有广东族谱迁徙记载。兴宁黄陂《曾氏族谱》载:“宋末政和二年(112),由江西南丰,初迁宁化石壁,后徙广东梅州五华,经广昌、石城、至宁化、长汀、上杭、广东梅州平远、兴宁而达五华。”陈氏《崇正同人系谱》载:“宋末,由安徽阜阳出发,上颍川渡长江至江西湖口,溯赣江,折东于宁都、石城,入福建宁化,经长汀、上杭至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大埔、兴宁、五华、龙川。”由于石城位置上的原因,使石城成为早期客家民系形成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原汉人南迁途中最大的中转站之一。
石城在整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它特有的历史作用,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再次,从客家文化的发祥来看,它是客家文化之源(含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先从语言看,石城方言保留了古代语音特点。石城人使用的确良独特的赣南客家方言——石城方言。石城方言与邻县宁都、瑞金比更接近梅州口音。石城方言声母23个,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一般都变为送气清音,浊擦音变为清擦音;普通话中的不少“轻唇音”字(古非敷奉),在石城方言中念为“重唇音”(古帮滂并),保留了“古无轻唇音”这一上古语音特点。石城方言有61个韵母,其中舒声韵38个、促声韵19个、自成章节2个、无元音章节1个。韵母中只有开口、合口、齐齿三呼,无撮口呼;方言中收——m、——n、——η尾及收——p、——t、——k尾的字,与中古音乐系大致相同,阳音韵与入声韵的配合十分整齐。石城方言有五个声调,即阴平y53、阳平y24、上声y31、去声y32、入声y21。中古平声依声母清浊分为阴平、阳平;入声不分阴阳。在词语方面石城方言中的单音词比普通话更多(古代单音词多);喜欢在外国传生入的物品名称前加“番”或“洋”等字样;忌讳语较多。石城方面还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词汇。如称太阳为“日头”,白天为“日昼辰”,“睡”为“歇”,“砍柴”为“斫樵”,“吃”为“食”,“黑”为“乌”,“站立”为“企”,“脸”为“面”,“稻子”为“禾”,“嚼”为“噍”等。总之,由于地理环境上的封闭性,使石城方言受外来语言的冲击比较少,形成了比较纯正的客家方言。
再看石城的建筑。石城的建筑艺术颇具客家风格,古典高雅又朴素大方,房舍庙宇、寺院祠堂莫不如此。742年—756年(唐天宝年间),境内已建白玉现与西华山仙殿。珠坑集贤寺与秋溪罗云祥寺亦传为唐所建。至宋代佛教大兴,远近闻名的内宫禅院、永福寺、海藏寺、宝福院、清禅院等均系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所肇建。而最精美的建筑莫过于宝福院塔,为宋高僧应可、道符主持募资合建。1102年(崇宁元年)始建,1110年(大观四年)落成,高57.68米,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结构精巧造型独特,既保存了盛唐遗风又有典型的宋代风格,是客家先民中原文化与闽粤特色融合的结晶,属我国珍贵古典建筑。石城居民肇闽西土楼之端。为自卫安全起见,石城乡间多有山寨和土楼建筑,外形不一大小不拘,大都可容纳数百上千人。外端设垛口为望孔,还有射击孔。邑内至今保存较好的土楼有木羊城土楼,大由河背土楼及小姑高岭土楼。
上述表明了石城在客家民系的形成的初始阶段的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客家民系形成在汀州(约在宋朝)
汀州(尤宁化及石壁)在客家民系的完成中处于中间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从历史建置与人口情况看。
先从历史建置看,汀州整体建置晚于赣州、早于梅州。据载:唐元开二十一年(733),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虔州东、福州西检责得避役百姓三千余户,奏置州。后,唐开元二十四年设置汀州,辖长汀、黄连(宁化)、新罗等邑,纵横近400公里。旧时汀州共8县,即宁化、清流、归化(明溪)、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8县建置时间是:
宁化唐开元十三年(725)
长汀唐开元二十四年(736)
上杭北宋淳化五年(994)
武平北宋淳化五年(994)
清流北宋元符三年(1100)
连城南宋绍兴三年(1133)
归化明成化七年(1471)
永定明成化十四年(1478)
上述8县:唐代建2县,宋代建4县,明代建2县。可见其历史建置总体要比赣南晚,比粤东早。
再从人口状况看。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增长速度看,宋代江汀流域的人口发展都是清代以前最高的,成为赣闽粤边三角地区之冠。宋中叶后,闽西汀江流域的人口密度已超过赣江流域,与粤东比,闽西与粤东的实际面积相近,都约为赣南的1/3强,但同期汀州人口却是梅州的6倍多。自南宋后一直到明末汀州人口的总趋势是下降,尤其是南宋,宝祜至宋亡的22年间,人口发展出现负增长,平均人口负增长率为7.1%,22年间人口剧减了百万。《客家民系形成探源》中说:“宋代入汀之中原南迁客家先民,100余姓,为历代最多者。”从五代末至北宋末年(1127年),前后发展近400年,这时汀州的客家先民早已占绝对优势,客家先民和畲客已基本演变成客家人。
上述可见,汀州在客家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从宁化及其石壁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阶段的地理位置看。
《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一文中说:“石壁具备有构成客家民系的诸如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等诸多要素。宁化石壁是形成客家民系的早期中心地域,是孕育客家的摇篮。”宁化及石壁作为客家民系诞生的中心地域,可从以下几点来看。
首先从宁化及石壁的特殊地理交通生存环璋看。从地区里位置看,宁化地处闽赣两省结合部,与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明溪等地相接。四周是崇山峻岭荒山野林,特别是西北边境有高峻的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作为屏障,防阻着大规模的北方南来的兵祸之乱。从交通环境看,陆路上,江西省石城县与福建省宁化县相距只50公里,两地往来有四条重要通道,其中站岭隘是闽西西北与赣东南交界线上最为低矮的隘口,距石壁不到10公里,自古至今都是两省重要通道之一。从水路交通看,宁化位于三江之源,有通往“四水”之便。宁化是福建最大河流闽江源头之一,是通往广东韩江的汀江源头之一,是通往江西省大江赣江的贡水源头之一。它距江西盱江主流也不远,在无公路之时利用航道,自赣北溯赣江而来,自赣东北溯盱江而至,都很方便。“四水”之便是:自宁化往东有闽江航道,往南有汀江航道,往西有贡江至赣江航道,往北有盱江航道。历代汉人南下进入闽西,特别是进入宁化石壁的,其最主要的路线有两条:一是自赣北溯赣江至宁都经石城过站岭进入宁化石壁;二是自赣东北溯圩江,经南城、南丰、广昌至石城过站岭进入宁化石壁。从生存环境看,宁化有相当广阔的地域,是一方土地肥美、林木繁茂初有开发的处女地。这里既有开发的热土又有未开发的腴壤,自然是移民定居的理想环境。且宁化在靖康之前,千百年兵革未及。而其间由江西入闽处又恰恰有一条较为平坦的狭长地带作为通道。这就不仅为南迁的中原移民提供了迁徙的方便,而且居于其中也相对安全,不失为逃难者理想的“世外桃源”。因此,中原南迁移民都乐于在此避难和喘息,就是安定时期而忧畏动乱的人也愿意选择此地以保平安。宁化石壁特殊的地理交通及生存环境,决定了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时期的重要地位。
其次从客民迁徙情况看由于宁化及石壁具有上述优越的条件,促使进入其地的中原移民不仅南迁闽西、广东极为方便,而且东迁闽中、闽北和北迁江西南部也还轻松。而由赣南而东经宁化石壁迁徙它处的,在客家第五徙的回迁过程中,大都又经过宁化及其石壁。因此,凡是客家人,其先世几乎都有人流居宁化甚至石壁。从民族迁移史来看,目前可确定为客家人的各氏族谱都提到祖先曾流居宁化及其石壁。从氏族认始祖来看,现今各地的客家人往往把入闽特别是宁化入闽那代视为始祖;从客家各氏族本身的意识中,也在认为自己流居宁化之后就是“客家人”了。从今日客家分布的地域看,以广东东北部、江西东南部及福建西南部一带最为集中,这与历史上中原移民经宁化及其石壁播迁的区域吻合。又据《客家与宁化石壁》所述客家姓氏迁移情况:唐至南宋迁入101姓,占清以前可统计迁入姓氏119姓(支)的85%;迁出情况是:以80姓(支)统计;晋1、唐末2、五代6、北宋11、南宋32、元12、明14、清2,唐末至南宋49姓(支)占63%。尤其在南宋时期,迁入宁化的客家先民37姓以上,占统计数119姓的32%;迁出的有32姓以上,占统计数80姓的40%,是宁化历史上进出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客家大本营中进出量最大的地区。人口的流动情况是:742年(唐天宝元年)5000人,1253~1259年(南宋宝祐年间)11万多人。此后人口急骤下降,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人口下降至44930人。人口的增减同姓氏流迁相吻合。这样高度的人口集散在闽粤赣大本营区30多个纯客家县中只有宁化,这充分说明从唐末到南宋,宁化及石壁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
再次从民俗文化看其中间过渡性。从客家话看其过渡性。汀州、长汀以南的客家方言,与石城等闽赣交界地区和梅州地区比较,有明显的过渡形态,尤其石壁。中国社会科学院罗美珍教授说:“客家方言形成时期,宁化石壁占了重要历史地位。石壁是北人从赣南进入闽西的主要通道。不少客家姓氏的祖先都在这片宽阔的平坝上生息过一段时间。从语言上看,石壁处在赣、客语的交界处,因而至今宁化石壁话还有一些和赣语同而和大多数地区客语不同的语言和词汇……但是宁化石壁以及赣南的瑞金、石城、于都、宁都等地的语言,大多数特点和闽西、粤东北的客家话是一致的。”“宁化石壁是客家方言形成时期最早的聚散中心,后来由于长汀是汀州首府,中心逐渐转移到长汀。”
从客家民居的发展看其中介性。俗云:“福佬好食粥,客家好起居。”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居民建筑是客家文化事象中最能反映民系文化内涵的一类事象。从客家大本营区的居民看,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都由闽西西北地区的方楼或圆楼发展而来。一般的客家土楼有三种典型样式,即五凤楼、方楼与圆寨。所谓五凤楼,实际上只是在宁化方楼的原格局中将正屋和横屋顺进深方向由前面而后递加楼层至五,其立面形象宛如一把交椅,只不过以‘凤’蓖美而已。而方楼与圆楼实质上是照搬了宁化、长汀方楼、圆楼格局,只不过加强了它的防御性能而已。而围龙屋是梅州典型的客家民居,它是根据梅地地势较为平坦而造的,它更突出聚族而居而不在于防御。

『肆』 陈端的生平经历

陈端,学名陈景世,广东省普宁市流沙镇斗文村人。出生于泰国罗勇府北榄一个华侨工人家庭。他的祖父、父亲、叔父在国内战乱饥荒年代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父亲陈记春同泰籍华裔刘亚花结婚,生5男1女。陈端为长子。为了不忘祖籍,1934年陈端被祖父带回故乡,翌年在本村读小学。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年代,学校不断有抗日救亡活动。教师中许多人是爱国进步青年,如李雪光、卢礼爱(均为中共地下党员)、罗志清等,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各种救亡运动。陈端在小学二年级时,听语文教师李雪光在课堂上讲《西游漫记》后,写了一篇《二万五千里长征故事》的作文,经李雪光修改后张贴在作文栏上,受到全校师生瞩目。
在小学6年期间,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从沿海踏进内陆山区,轰炸、枪杀、掠夺,无恶不作;国民党统治者只知横征暴敛,贪污腐化;人民群众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由于海外侨汇中断,祖父母相继逝世,家庭经济处于最困难阶段,少年陈端只得协助婶母耕田种地、拾柴、捡粪、当临时工人,维持生计。
1943年,陈端高小毕业后,考进普宁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944年年底,日寇入侵内地,批拧沦陷,学校停课。潮汕人民成立了抗日游击队。1945年5月,经中共地下党员李惠贤、李雪光介绍,陈端加入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先后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参加过西陇、鲤湖、棉湖、陇头、跳坑、大洋等战斗。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1946年春,韩江纵队主要骨干奉命北撤到山东烟台,组织上决定陈端留在当地,安排到惠来县梅林中学(今属普宁市)读书,秘书从事学生工作。内地扩大后,潮汕形势恶化,白色恐怖严重,陈端奉命疏散到泰国。1948年春,他奉调回国并进入大北山区,参加由中共领导建立的武装部队——潮汕人民抗征队,历任长林武装连队副中队长、北山区第8大队第2中队队长。1948年12月,在揭西坎头村战斗中,陈端同国民党保安队激战时英勇负伤,子弹从左臂部贯穿右腿股骨,战斗胜利后被送到野战医院抢救,到1949年春伤愈出院,调任闽粤赣边纵队第2支队司令部人事参谋、军政训练班政治指导员、2支队3团营营长。同年6月,陈率部在围攻普宁洪阳镇时,不幸再次受伤,子弹从右胛骨骨穿至肺部锁骨下,险些丧命。伤愈后归队,参加同国民党军胡琏兵团溃退普宁涂洋之站,解放揭阳、潮安、汕头等城市。陈端两次光荣负伤,被评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不得不离开战斗第一线。
1950年3月,陈端转业到潮汕专员公署领导的潮汕农林干部学校,任人事科长、学院政治指导员、校秘书长。1953年春到粤东第一师范农场任场长。1955年到国营葵潭农场,任副场长、场长兼党书记。1960年夏调任中共普宁县委副书记。1962年春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农林水办公室生产处副处长。1964年夏调到北京,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国外司专员。同年10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柬埔寨大使馆一等秘书兼领事部主任。1968年回国后,到江西省进贤县中侨委五七干校任生产组长。1970年调外交部五七干校办公室工作。1971年调任外交部总务司行政处长、行政司副司长。1975年冬调任驻上沃尔特(现改称布基那法索)大使馆政务参赞。1982年春奉调回国任外交部行政司副司长。1983年3月又被派任驻缅甸大使馆政务参赞。1985年5月,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毛里求斯特命全权大使。1988年5月任期满回国。1990年12月在北京办理离休。应聘为汕头经济特区顾问。1993年被选为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副理事长,被聘为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高级顾问。

阅读全文

与江西省宣传部罗勇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培训的方案 浏览:167
双11购物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36
农产品网络营销量 浏览:119
书店网络营销策划活动 浏览:177
2016电子商务政策法规 浏览:11
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概况 浏览:695
慈善促销方案 浏览:406
德芙的品牌营销策略 浏览:813
网络营销调查问卷实训报告 浏览:669
市场营销需要的素质 浏览:365
济南网络营销培训哪里好 浏览:183
火锅店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128
银行活动策划方案总结 浏览:842
应急业务工作培训方案 浏览:680
县师德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7
电子商务地区差异 浏览:499
学校食堂工人培训方案 浏览:766
讷河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浏览:484
星巴克具体营销战略和方案 浏览:722
电子商务认证法律制度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