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董卓是董永的儿子吗
董卓 - 简明历史传记
董卓(?-192年),[凉州]陇西临洮 [今甘肃临洮] 人。官至太师、郿侯。
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正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董卓放弃洛阳,移都长安。董卓生性残虐,当权后横征暴敛,激起了民愤,最后被王允和吕布谋杀。
董卓 - 简明演义传记
董卓原为汉河东太守,征讨黄巾不利,却因贿赂十常侍官至西凉刺史。董卓应大将军何进之邀进京铲除宦官,恰逢何进被杀,于是收编何进部曲,又赠赤兔马给吕布,诱其投降并杀死并州刺史丁原,从此不可一世。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朝臣多敢怒不敢言;董卓生性残暴,经常纵兵略民,百姓皆恨。后来,司徒王允欲除掉董卓,将美女貂禅许给吕布,又献予董卓,使二人反目,遂与吕布合谋杀死了董卓。
董永
一.神话传说中的董永
董永,汉代千乘董家庄(今属博兴县陈户镇)人。家贫,自幼丧母,靠自己种地劳动养活父亲。董永每去田间劳作,则以小车推着父亲,放到树荫下,并备有水罐,为父解渴,过着父子相依为命的生活。父死,无钱治丧,永便自卖其身以葬父。后人传为佳话,拥永为孝子楷模,列为二十四孝之一。为宣传之需,将董永作为文学创作题材,并加以神化,遂有董永至孝、感动天地、仙女助织还债的故事。传至现在,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董永与七仙女的美丽传说传承至今,影响、熏陶了一代代的华夏儿女。有关这一传说的著作也不断出现,如孝感市董永传说研究会编写的《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晓黎、巫玉编写的《董永与七仙女》,周濯街编著的《七仙女正传》、立波编著的《天仙配》等等。
著名演员胡歌曾在《天外飞仙》中饰演董永。并获得好评。
② 东汉末年,董卓兵力雄厚,为何退出了历史舞台
董卓在东汉末年的舞台上,可以说是像蝗虫一样的恶魔。
他所到之处,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这样的人,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留下太好的名声。
他真正能够得到的唯有千古的骂名。
公元189年,洛阳皇宫内发生兵变,大将军和何进和宦官厮杀,不料被宦官设计反杀,何进身边的一群公子哥冲进皇宫,把宦官们杀得七七八八。
这群人中,最为典型的代表莫过于袁绍、袁术两兄弟。
东汉末年的董卓堪称乱世中的最强捡漏王,挟天子以令不臣他可是第一践行者。
洛阳兵变时,董卓收到大将军何进的邀请慢慢逼近洛阳,等到抵达洛阳附近时,何进又下令让他停在洛阳城外。
董卓无奈,引兵撤离洛阳。
那时候,董卓看不上那些坐拥十几万兵力的诸侯联军,唯独对孙坚心存敬畏。
公元191年,二月。
董卓回首望了望早已残破不堪的洛阳城,无奈纵马离去。
在长安的董卓很快经历一场兵变,吕布反杀董卓,这位c位出道的乱世魔鬼退出历史舞台。
③ 董卓究竟有多么残暴呢
挖掘帝墓、杀男霸女
利用安葬何太后的机会,董卓命令心腹把汉灵帝陵墓挖开,将墓中所有珍宝全部偷走、送到董卓府上。
董卓命令军队,把在陵墓现场的所有男人全部砍头,尸体放进何太后墓穴用来陪葬,董卓把砍下的男人头颅全部装进木桶中。
董卓又把所有到过安葬现场的女人,集中起来,放进马车里。
董卓把男人的头、放进马车里的女人,都带到洛阳,对外宣传战斗胜利归来,这些都是战利品。
董卓将男人的头全部放到大火中焚烧;
董卓把那些女人都赏赐给自己的部下,表明自己赏罚分明、以激励将士。
④ 早年贤名远播的董卓入京之后怎么就成天下公敌了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自然对董卓不会陌生,在大多数人心中,董卓恐怕是个粗犷野蛮之人,他废掉少帝刘辩,独掌京师大权,天下人人得而诛之,所以才有各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他,其实这都是董卓入京后的事,董卓早年还是素有贤名的。
⑤ 三国各路英雄同时讨伐奸臣董卓,谁的贡献最大
十常侍之乱后,袁绍建议中央请西北军阀董卓入京主持大局,不料董卓大权独揽。各地军阀看不下去,于是就对礼法上具有正统的中央进行舆论战和道德战。先宣传董卓废立,秽乱宫闱,然后说他残害忠良,盗取坟墓,最后造谣中央对董卓不满,希望各地勤王。勤王明着说是匡扶社稷,反着说就是造反。所以正当性很重要。曹操这时候拿出一份天子诏书,虽然没有人知道是真是假,但是起码给各地诸侯安心,你看我是奉诏勤王,不是造反,就算查出来是假的,也可以一推二五六,说是曹操骗人。
⑥ 董卓究竟有多么残暴好色、奸淫宫女、爱吃人肉
根据《三国演义》里的描述,体现董卓的残暴不止是他好色、奸淫宫女,而是他爱吃人肉,只要是被他发现有异心的官员,就当场杀掉,并饮其血食其肉;那么真正历史上的董卓真的有那么残暴不仁吗?
董卓是相当残暴的一个人,他的罪行罄竹难书,董卓之乱也标准着东汉王朝彻底走向灭亡再无挽回的余地, 董卓的暴行史书都有记载,可以说是令人发指,毫无下限。
董卓的老家,是现在的甘肃省。他父亲担任县尉,东汉官场当地人不能在当地为官,他随父亲在外地。少年时期,一身蛮力,非常擅长舞刀弄棒,还有着豪爽的性格,对当地羌人非常友善。 一次过年,他在外结交的羌人首领来他家拜访,他作主杀了家里耕地用的牛来招待这些客人。羌人们非常感激他如此厚爱,回去后又把部落里放养的牛羊送来了几千头。
散财,是非常招揽人心的一个特质。即使散尽家财也不吝惜,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对羌人好是因为能"为我所用”,而对匈奴却是展现凶狠了。 他数次升官都是因为对匈奴的作战凶狠杀戳。每次胜仗,董卓都不会约束手下。他的部下在城中劫掠, 完全是匪徒,抢了还要杀,不存在安民,因此,董卓凶残的名声传开。 其实那个年代,曹操军队也放纵过部属干土匪的事情。甚至曹操为了报杀父之仇,屠了徐州满城。
非中原礼义文化的游牧习气是滋生董卓之流的野蛮残忍的主因 。
董卓还有一个特点,不要脸。自私自利,利益熏心的野兽面孔。在地方为官时,他因过于纵兵被罢官。上司张奂非常厌恶他,甚至不要董卓托兄长送来的礼物。 当他吞并了名士丁原的兵马,收了吕布后,变本加厉地膨胀。吕布杀董卓,当然并非为了董卓侍妾。但董卓确因为这点小事而大发雷霆码,拎起手戟扔向吕布。 残忍的人什么都不能忍。
荒淫无道,生活糜烂
我们都爱调侃曹操的好色,把喜欢人妻的曹操称作曹人妻,但是曹操这只能算是好色,董卓可是淫乱之极的魔鬼。 董卓进京后,废少帝立献帝,献帝登基时不过八岁,朝政都由董卓把持,皇帝只是个傀儡,董卓权倾朝野,汉献帝年幼懂后宫之事, 董卓便长期住在后官,留宿龙榻,宫中侍女公主皆遭其玩乐,淫乱后宫, 而董卓军士也在宫中恣意妄为,后官变成了人间地狱。
为了长期淫乱, 董卓在长安附近这里大兴土木建立了自己的私人城堡郿坞。据史书记载郿坞“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 ,里面存放大量搜刮来的财物,把从洛阳等地搜刮来的财宝及粮食运入其中,包括两三万斤黄金,八九万斤白银,无数的珍奇异宝,可食用三十年的粮食等,选了民间大批美丽少女安置其中,供董卓玩乐。
军纪败坏,杀戮无算
董卓大军进入洛阳城后,面对繁华富庶的京都, 董卓故意纵容西凉兵对京城百姓肆意烧杀抢夺,掳掠妇女, 整个洛阳城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朝野上下,一片惶恐,人人自危。
董卓辖区内百姓毫无尊严,生与死全看董卓及其军队的心情,董卓肆意残杀手无寸铁的百姓。 史书记载:“尝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 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 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这种灭绝人性的勾当,也只有董卓才干得出来。
董卓对待反叛者同样血腥残忍。有一次,他宴请群臣,席 间居然当着众大臣的面,将数百名反叛者割舌、挖眼、斩断手脚。血腥的场面,一度让赴宴的大臣吓得筷子都掉在地上,而董卓依然神态自若地喝酒吃肉。 还有一次,董卓将数百名反对他的士兵全部五花大绑后, 头朝下倒立着吊起来,然后浇上油膏,将他们全部活活烧死,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挖掘帝墓、杀男霸女
利用安葬何太后的机会,董卓命令心腹把汉灵帝陵墓挖开,将墓中所有珍宝全部偷走、送到董卓府上。 董卓命令军队,把在陵墓现场的所有男人全部砍头,尸体放进何太后墓穴用来陪葬,董卓把砍下的男人头颅全部装进木桶中。
董卓又把所有到过安葬现场的女人, 集中起来,放进马车里。董卓把男人的头、放进马车里的女人, 都带到洛阳,对外宣传战斗胜利归来,这些都是战利品。董卓将男人的头全部放到大火中焚烧; 董卓把那些女人都赏赐给自己的部下,表明自己赏罚分明、以激励将士。
残酷树威、随意杀人
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董卓杀人十分随意。侍御史(官名)扰龙宗拜见董卓时,忘记取下随身佩剑,董卓命人将他就地活活用棍棒打死;
毒杀何太后之后,董卓派人把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头颅砍下,将她的尸体抛到何家花园中,不许收殓安葬; 董卓命人将何苗的坟墓挖开,把尸体从坟墓中抬出来,拆成一块一块的骨头,撒到园林里面;董卓讨厌大司农周忠的儿子周晖。知道周晖来到雒阳,董卓派人把他打死。董卓随便找一个借口,杀死了大臣周毖、伍琼等等。
董卓杀死的人绝不止这些,他连皇帝都要杀死的。
为了彻底打消汉王朝忠臣桥瑁等人的政治信念, 董卓命令在皇帝刘辩吃的饭菜中放入毒药,残忍把皇帝毒死了。
强迫迁都、荒淫无道
董卓强行把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为了驱赶百姓,董卓一面命令军队野蛮动武;一面将宫殿、府院、民宅放火烧毁。颍川一地正在举行春节欢庆活动“二月庙会”,董卓命令军队赶到会场, 用大刀猛砍,被杀死的百姓数以百计,董卓又把从庙会逮到的妇女分发给下属。
更无耻的是,董卓住在皇宫中,自己奸淫公主、宫女;还组织20多名将领与多名宫女在水池中裸体、洗澡、任意胡来,董卓也参与其中。
戮杀降兵、惨不忍睹
董卓设宴招待大臣。 宴席中途,董卓命令把几百名被诱降的叛军带上来,先砍下一部分叛军的脑袋。 在场吃饭的人吓得筷子、勺子都拿不住了,董卓却谈笑自若,彷佛在观看表演。没杀的叛军吓得跪在地上、苦苦求饶。董卓命人把他们舌头割掉,然后再斩断腿脚。
最后剩下一些叛军死亡更惨。
董卓命人把棉布放进滚烫的猪油中,捞出来之后,包裹到降兵身上,从底部点火,烧到整个身体。惨叫的声音传到很远, 最后被烧死成灰。而董卓依旧有说有笑、吃饭喝汤。
胡乱猜疑、喝血食肉
太史令观望天象,向董卓禀报:最近将有大臣要被杀死。董卓心中害怕,担心有人杀他,就将文臣武将权衡一番,想到守卫宫禁的军官张温好像对自己不满。 董卓派人诬告张温与袁术勾结,并命人把张温逮捕拘押。
董卓与一干心腹大将、在饭桌旁坐好,命人把张温带上来,当众杀死张温。 董卓命令厨子把张温的肉做成菜肴,并亲自将张温的鲜血一饮而尽。在场将领无不惊骇万分、目瞪口呆。
巧取豪夺,火烧洛阳
董卓在执政期间,毁坏市场交流流通的五铢钱,董卓还明目张胆地废除了自西汉以来流通的五铢钱, 发行了一种小钱,让百姓们手里的五铢钱,顷刻间变得一文不值。这一举动,进一步加剧了物价的飞涨,致使粮价涨至数万钱一石 。 董卓让司隶校尉刘嚣抓捕“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的名义捕杀富户攫取财物, 统统以死刑加没收全部财产的方式惩办,结果引发大量的冤案。
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谋士李儒建议迁都洛阳,董卓立刻采纳,西去长安, 董卓自然不会把洛阳完整地留给他的敌人,在报复心理的恶性发作下,当“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贼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 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廷,尽为焦土”。
繁华昌盛200余年的洛阳城一片焦土,满目疮痍 ,孙坚逼进洛阳时,“ 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连后来曹操提起此事,还感伤不已的 。“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
时候一到、恶有恶报
对董卓不满的汉朝大臣,安排董卓侍卫武孚刺杀董卓。董卓把手臂搭在武孚肩上,十分亲切。武孚突然抽出佩刀,向董卓猛刺。董卓反应灵敏,闪身躲开,大声喊叫身边侍卫,一起动手,把武孚按在地上。董卓大骂武孚,武孚指责董卓。董卓命人当场杀死武孚。
司徒王允终于想出美人妙计,征服了董卓的义子吕布。192年4月23日清早,董卓前去皇宫,吕布护卫随从。当董卓来到北掖门时,拥护汉朝的李肃等人手持长戟、攻击董卓。 董卓朝服里面穿着铠甲,没有伤到要害。受到攻击的董卓大声喊叫:“吾儿奉先何在?”
骑马快速上前的吕布,策马站到董卓面前,从从容容拿出诏书, 对董卓说到:讨贼诏书在此! 董卓大骂吕布,吕布带头杀向董卓,董卓被当场斩杀丧命。
董卓被吕布、王允杀死后,他的全家被灭,上至90岁的老娘,下至两三岁的幼儿,董卓死后直接被扔在大街上曝尸。有一个小吏被专门派来看守董卓的尸体,他非常恨董卓。 于是就做了一个大大的灯捻插在了董卓的身体之中,接着把灯点着,董卓就被做成了一盏人油灯,这盏人油灯通宵达旦的点了好几天。等董卓的部下杀进了城,董卓早已被烧成灰,他们只好将灰收起来装进了棺椁里就葬在了董卓死的这个地方。
董卓的惨死,是他自己招致的报应。
董卓罪行滔天,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有名的恶人之一,奇怪的是这种人现在网上还有给洗白的。
⑦ 董卓早年贤名远播,为何入京后成了天下公敌,人人都要讨伐他
三国的时候,董卓是一个很有才华,而且武功高强的能人,后来他废掉少帝刘辩,独掌京师大全,受到了天下人的指责,所以各路诸侯才联合起来讨伐他!所以后来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野蛮粗犷!
后来朝中大臣,就给他安排了罪名,说他以保护皇帝的为由夺权,而且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所以天下人对董卓就开始失望,觉得他非常野蛮!失去了人心之后,还得到天下人的讨伐!
⑧ 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得无恶不作的奸臣董卓有没有夸大的成分
确实有一些夸大的成分,董卓既然能够爬到那么高的地位,就注定了他并不会像三国演义里面所说的那样,极端的残暴,然后各种祸国殃民。不然在前期的时候,根本也不会有人去给他卖命,试想一下在刚起家的阶段,一个领导对你又打又骂,你会心甘情愿地给他打天下吗?
不仅如此,他名声之所以那么臭,还跟中原的老百姓给他做的大力宣传有一定的关系,毕竟那个时候董卓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一个篡位的卖国贼,可以说一点好感都没有。
⑨ 如何理解《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是我在网上找的:
关于《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过去不少人因肯定它是封建正统思想而予以否定。早在1953年11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三国演义》座谈会上,有人认为《三国演义》这种正统思想“是二种极端反动的思想”,“因此,我们对于《三国演义》中正统思想的表现,应该肯定地把它看作这部名著中的消极性的因素,也就是所谓封建性糟粕,在认识上予以批判和剔除。”尔后持此类观点的不乏其人。近年仍有人认为“拥刘反曹,主要思想倾向是不好的、落后的。有人则在肯定“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主要是属于反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前提下,认为它也包含着人民性的因素。按照前者的意见,“拥刘反曹”当无人民性可言;按照后者的意见,其人民性也是很有限度的。但是,《三国演义》几百年来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感情上都喜欢刘、关、张和孔明,憎恶曹操,如果“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主要不是体现人民的理想、感情、愿望和要求,而是主要体现反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话,我们怎样理解几百年来古今读者的这种态度呢?
体现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正统思想是封建时代的一种思想意识。在封建社会里,由于时代的局限,生产力低下。科学不昌明,人们对自然界了解不多,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总认为冥冥之中有个主宰者,只能“听天由命”;故每当遭逢乱世,人们总希望有个“真命天子”出世,给他们带来“雨露”和“阳光”。历代创业主为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往往制造种种神话。宣传自己是“真命天子”,天下是他一家的,并应传之万世,用以慑服和欺骗人民,使人民服服贴贴地受他们的统治和剥削。无疑,宣传这种正统思想是十分反动的。可是,封建社会的农民为反对“无道昏君”,也利用正统思想举行拥护“真命天子”的起义。而《三国演义》宣传正统思想和封建统治者宣扬正统思想,其目的是不同的,和起义农民利用正统思想也有所差别。作者提出刘备是“汉景帝中山靖王之后,应继汉统”,这反映了作者还不能摆脱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但是,如果细加推敲,就可发现作者不过是利用其“合法性”来推崇刘备而已。何以见得?论正统莫过于桓、灵二帝和汉献帝,而这些“龙子龙孙”在作者笔下都被否定:桓、灵二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造成朝政日非,天下大乱;而汉献帝只不过是软弱无能之辈。至于汉室宗亲刘表、刘璋,作者通过曹操之口,说前者“有名无实”,后者是“守户之犬”(第二十一回)而刘备和汉室是远亲,是织草履出身的,为何作者唯独推崇他?作者通过周仓之口,说出了他的真正意图:“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第六十六回)这种“唯有德者居之”的主张,是符合人民的愿望的。因此,不能笼统地把与正统思想有联系的都说成反动的。对于打着“正统”旗号的,要看其从事的活动是什么,是反映人民的愿望、有利于人民,还是出于封建统治者的欺骗并为其罪恶目的服务,才能得出结论:是进步抑或是反动。
刘备和曹操,谁是正统,历来看法就不一致。如西晋继魏,陈寿著的《三国志》尊魏为正统。迄中国北部被“五胡”先后占据,东晋偏安于江左,处境与蜀汉相同,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就改蜀汉为正统,以魏为逆。北宋政权上承五代,进而消灭割据诸国,情况与曹操略同,所以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沿陈寿先例,尊魏为正统;但到金人铁骑南下,南宋偏安以后,朱熹作《通鉴纲目》,又一反司马光的看法,跟习凿齿一样为推祟汉族政权的地位,仍尊蜀汉为正统。罗贯中生于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元代末年,他与农民起义军有联系,是“有志图王者”,他以蜀汉为正统,是为抒发他要恢复汉族为主的政权的抱负,这和当时受压迫的汉族人民的愿望是一致的。上述说明,提出以蜀汉为正统,都是在民族斗争激烈的时候,是用它象征汉族政权作为斗争的武器。当然,罗贯中以蜀汉为正统,是和习凿齿、朱熹所标榜的正统思想有本质的差别的,后者是为维护东晋和南宋政权的统治,前者却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拥刘反曹”观点早在民间已形成,据宋苏轼《志林》记载:说书人讲三国故事,—听众“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据《录鬼簿》所记,三国故事的剧本有二、三十种,其梗概与今日之演义基本相符,是“拥刘反曹”的。元至治年间(公元1321——1323)新安虞氏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语》,也贯串着“拥刘反曹”这个思想。为何这时三国故事都“拥刘反曹”,南宋时民族斗争激烈,军阀混战,尸骨遍野,生产衰蔽,人民苦不堪言。迄元,人民受着阶级、民族双重压迫,境况更惨。三国时代的情况,和南宋、元末颇有相似之处;人们便通过讲三国故事以表达自己的理想、感情、愿望和要求。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因“自淮以北,民苦征调,皆望王师之至”,写了一首诗,诗里以“汉”喻南宋,以“曹”喻女真,开头两句是:“邦命中兴汉,人心大讨曹”。“拥刘反曹”思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当时民间艺人就根据这个思想去编造三国故事的情节和人物,于是,刘、关、张和孔明及其对立面曹操等的轮廓便被勾画出来了。罗贯中吸取民间文学的精华,参考历史,并加以提炼,写成了这部伟大著作——《三国演义》。而曾从事民族革命活动的罗贯中和人民的脉搏是一起跳动的,他在这部巨著里宣扬“拥刘反曹”的思想,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三国演义》’问世几百年来;刘、关、张和孔明等的英雄形象一直活在人们的心里,成为人们祟拜的典型;而曹操这个阴险诡诈的典型,一直是被人们所憎恶,这就是说“拥刘反曹”这个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人们爱憎的准则。
据上述,我们认为“拥刘反曹”这个思想倾向明显地体现了人民的理想、感情;愿望和要求,是富于人民性的。为了进步说明这个向题,现就作品并根据这一思想倾向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内容进行一些具体的分析。
意在歌颂仁政反对暴政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拥刘反曹”的具体内容,即“拥刘”的是什么,“反曹”的是什么?《三国演义》写得很清楚:“拥刘”,主要是因刘备“仁慈爱民”;“反曹”,是因曹操”奸诈害民”。其实质是:提倡“仁政”,反对“暴政”。对此,应如何评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有人认为:“作者的描写这一切(按:指揭露董卓、曹操杀人放火的罪行),并不是为了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恰恰相反,这仅仅是作者用来歌颂‘王道’的一种陪衬;所以,他在批判董卓等人的同时,却又通过其‘正面’人物来赞扬、美化封建统治阶级,大肆宣传‘主道”而“鼓吹王道”,却是“为了欺骗人民群众”。(见《三国演义》“前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74年2月重印。)这么说,作者提倡“仁政”、反对“暴政”是不值得赞扬的,这种认识是值得商榷的。
说描写董卓、曹操等杀人放火罪行“并不是为了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是很难为人所接受的。让我们看看作者怎样控诉董卓、曹操等的滔天罪行。 董卓“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远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第四回)对此,这个屠夫却一点也不感到内疚,还杀气腾腾地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第六回)
曹操攻徐州时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于是,“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第十回)可是,这个奸贼还厚着脸皮想骗人,对庞统说什么“吾替天行道,安忍杀戮人民!”(四十七回)
在《三国演义》里,作者从不同角度剥开了形形色色的封建统治者的丑恶嘴脸(除了董卓、曹操外,还有袁术、吕布等),特别是对曹操这个阴险诡诈典型的揭露是透骨的(如关于“杀吕伯奢全家”、“梦中杀人”的描写)。这都充分反映了作者对这批残民以逞的群丑的极端的憎恨。而群魔飞舞,人民遭殃,在作者笔下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由于军阀混战,到处出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凄惨景象,而幸免于屠刀之下的人民也处在死亡边缘:“皆食枣菜,饿莩遍野”(第十三回),“洛阳居民,仅有数百家,无可为食,尽出城去剥树皮、掘草根食之。”(第十四回)难道作者描写这一切不是揭露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吗?不!这不仅是揭露,而且是血泪的控诉!
当然,对于“王道”的本质要有清醒的认识。所谓“王道”是别于霸道而言之,王道是讲“仁德”,霸道是尚“权术”,而封建统治阶级是靠霸道起家,靠霸道维持其反动统治的。就是说霸道是封建统治阶级本质的体现。但是,光行霸道,人心不服,反抗也猛。统治阶级有识之士有见及此,便提出“王道”,即主张也要实施“仁政”,才能“长治久安”。如孔子早就提出“思威并济”、“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统治术。迄孟子见梁惠王时就明确提出:“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春秋战国是兼并的时代,讲霸道的时代,因此孔孟的主张到处碰壁。可是,秦实行暴政招致速亡说明:光讲霸道,不讲点王道,统治是不会长久的。因此,刘邦统一天下后,霸道和王道交相运用。尔后,有远见的皇帝多效此。当然,王道从其本质来说,也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但是,既然王道有别于霸道,就不会完全是一样的。事实上,“仁政”总比“暴政”好。所谓“仁政”,主要是指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它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因此,人民把实行“仁政”的君主赞为“仁君”,把实行“暴政”的君主称为“暴君”。在“暴政”之下,人们总是憧憬和怀念历史上的“仁君”,即比之暴君,对人民压迫、剥削较轻的“好皇帝”。 刘备这个仁君形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作者所美化的。在作者笔下:刘备“仁慈宽厚,有长者风。”(第六十回)他相信“唯德可以服人”(第八十五回),一到安喜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第二回)。治理新野,“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百姓称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第三十回)他“爱民如子”,当曹操追兵快到时,他仍不愿抛弃跟随他的荆襄之民,拥着民众数万,缓缓而行,甘冒被俘的危险;跟随他的民众也齐声表示:“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 (第四十一回)。其得民心如此。他进位汉中王后,“东西两川,民安国富,田禾大成”(第七十七回)。而刘备这个仁君形象,正是作者政治理想的化身。这个“化身”也是宋、元时期挣扎于死亡线上的人民的希望所在。人民用自己追求幸福生活的幻想来粉饰刘备;作者从人民的创造中吸取素材,添上自己的政治理想,塑造了刘备这个仁君形象。尔后几百年,刘备这个仁君形象一直为在封建制度压榨下的人民所喜爱。
如果我们离开历史唯物主义,而是用今天的标准对作者责备求全的话,刘备这个仁君形象是尽可否定的,事实上,刘备这个仁君形象和历史上的刘备有一定的差别,并不是封建社会中的真实人物,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爱民如子”的仁君。唐太宗、朱元璋算是历史上比较关心人民的“好皇帝”,而他们之所以关心人民,首先是从维护其封建统治利益出发。如唐太宗把民众比做水,君主比做船,认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朱元璋也说:“凡治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正因此,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比之历代皇帝的态度较好些。但是,人民如违背他们的封建统治规章,他们还是要大开杀戒的。因此,如果从封建社会中的现实来看,像刘备这样“爱民如子”的仁君是不存在的。但评价刘备这个仁君形象时。要明确的是:这个形象是小说中的形象,是经作者“理想化”的;同时,也不能离开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其创作的动机,这就是说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上面我们指出:作者写《三国演义》不是单纯为追溯历史,而是着眼于现实,他通过揭露三国时代群丑的罪恶来鞭鞑其同时代的统治者,通过歌颂刘备这个仁君来抒发他的政治理想。作者首先是对残民以逞的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憎恶,才幻想出刘备这个仁君形象;而不是通过这个“正面”人物来赞扬、美化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作者提倡“仁政”,其动机跟美化封建统治阶级是有本质的差别的。在作者所处的时代,他的最高的政治理想也只能提出“仁政”的蓝图,把希望寄托于“仁君”的出现,即使是在革命高潮中参加起义的农民也如此,他们不可能反对封建制度,而只能是反对“无道昏君”,拥护“好皇帝”。这是由于经济条件、阶级关系的限制,人们不可能跳出封建生产关系的圈子,设想出什么新的生产关系,或提出由人民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时代的局限,束缚了人们思想飞翔的翅膀,所以,我们不能苛求于前人。作者塑造刘备的形象和宋、元时代被压迫的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幻想是一致的。肯定“拥刘”派是因其爱国爱民
作者在美化刘备的同时,对追随刘备的孔明、庞统、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忠臣义士都予以尽情的歌颂,对此,人们的认识也是有分歧的。而这是作者根据“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所描述的重要部分,因此,给予这些忠义之土什么样的评价,对判断这个思想的是非是十分重要的。
有人认为:作者在《三国演义》里塑造“忠臣义士”的形象,“大力鼓吹忠义等封建伦理观念,是属于封建性糟粕。”并指出:在《三国演义》里,“无论他的主子是谁,只要为其主子效死,就被作为‘忠臣义士’来赞扬”,“这种描写,实际上是引导读者全忠尽义,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旧时曾起过相当有害的作用。”(见:《三国志通俗演义》“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4月第一版)在《三国演义》里,不仅赞扬忠于刘备的孔明、关羽、张飞,对为曹操效死的典韦,为孙权拼命的周泰,为许贡报仇的三家客,都予以赞扬,确是“只要为其主子效死”,便赞为“忠臣义士”,这反映了作者的封建伦理观念。关羽这个形象也被尔后的封建统治者作为忠义典型大力宣扬,把他抬到无限崇高的地位,引导人们为其“全忠尽义”,确是起过“有害的作用”。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人民对忠臣的歌颂和封建统治者的宣扬,是各从其相反的立场、目的和角度出发,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我们不能因封建统治者的推祟而否认关羽这个英雄形象。在《三国演义》里,着重歌颂的还是为刘备“全忠尽义”的孔明、关羽、张飞,而这些“忠臣义士”都为人民所喜爱,即使在解放后,有关评价孔明、关羽、张飞的论文,大都把他们作为正面人物来肯定,赞许他们的忠义行为。如果把作者歌颂的这些“忠臣义士”也列入封建性糟粕,是否妥当?而对于人民这么喜爱这些英雄又作何解释?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上,为主效忠、为友尽义之士何止万千,可是,人民并非个个都为之唱赞歌?何故?这是由于人民对效忠尽义之士是区别对待的:为主效忠而于国于民有害的,人民辄咒骂之;而于国于民有利的,人民则歌颂之。例如楚国的屈原,是有名的忠臣,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主张对内实行“美政”,对外联齐抗秦,可是却遭到群小谄毁而被放逐,终于以身殉理想。死前,他悲愤地写下《离骚》等光辉诗篇,揭露、指斥群小违法乱纪、昏君误国之罪,‘表现了诗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千载所称颂。又如岳飞、文天祥也是南宋时有名的忠臣,由于他们的忠君爱国行为,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故能流芳百世,被赞为民族英雄。同样,孔明、关羽、张飞是忠于“爱民如子”的仁君刘备,”而他们的理想是统一天下,让人民过太平日子,这正是人民的愿望,故得到人民的爱戴。
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三国演义》虽对忠于其主的都赞扬,但对忠于刘备的,即对“拥刘”派的赞扬却有较深的意义:一是把蜀汉作为汉族的象征,拥护以刘备为首的蜀汉政权,也就是拥护汉族政权;二是阐明关羽、张飞、赵云和孔明等“拥刘”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他们之忠于刘备,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救国救民;谁要是违背这个目标,他们便反对谁,甚至与之势不两立,如张飞疑关羽违背结义的宗旨便视之如仇,赵云从国家利益出发反对刘备伐吴,等等。“拥刘”派之被肯定,是因他们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从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是进步的,它不仅判明了刘备、曹操的是非,且反映了王道与霸道,即仁政与暴政的斗争,而归根到底,是暗示着人心思汉,希望早日摆脱异族的黑暗统治,恢复汉族政权。罗贯中生长元末,他创作《三国演义》,宣扬“拥刘反曹”,实是恋宋而反元;而在罗贯中之后的三百余年,生于明末长于清朝的毛宗岗,他在修订和评点《三国演义》时,更突出“拥刘反曹”,实是思明而排清。罗毛两公虽生不同时,但处境颇同,故心有灵犀一点通,集中体现了其同时代广大人民的理想、感情、愿望和要求。
⑩ 三国 西凉面积有多大 董卓在西凉时,官职有多大 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职
东汉时期没有西凉一说,当时为凉州。
西凉包括东汉的凉州和雍州部分地区,董卓的时候还没有凉州这个概念,后来魏国把雍州一部分和西域一部分划为凉州。面积大概和现在的安徽省差不多大,但是人口不多,而且还有很多羌人聚居地。董卓在西凉的时候其实是河东太守领兵平叛,后来升的西凉刺史是个虚职,因为根本没有凉州,不过他坐成实的了,而且占据了雍州,等于一方诸侯。官职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
东汉时期没有西凉一说,当时为凉州,晋后十六国时在凉州有西凉政权,为晋敦煌太守李暠所建。建国为凉,后世称为西凉国。
董卓当时并不是西凉的官,当时为河东郡太守。河东郡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太守是郡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市长市委书记。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朝廷派卢植黄巾军,因卢植得罪宦官左丰被削职,董卓代卢统兵,因临阵换帅,不敌黄巾军。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副车骑将军皇甫嵩征讨先零羌和与其勾结的边章、韩遂等人,后皇甫嵩因之前得罪宦官,被召回。边章、韩遂等遂愈发猖獗(临阵换帅,兵家大忌)。后朝廷又以张温为车骑将军,统兵十万,调董卓、鲍鸿等平叛。十一月,董卓、鲍鸿大破韩遂、边章,斩首数千。后讨先零羌,诸军皆败,唯董卓独全师而还。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与皇甫嵩平讨王国(这是人名,不要搞错)。
后来灵帝病危,董卓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两次抗旨,驻屯河东,拥兵自重。
1、西凉在东汉时大体上包括陕西一部分、甘肃全部、青海全部、新疆部分、宁夏大部、西藏部分、四川甘孜州部分,面积还是比较大,具体不好估计,根据三国描写粗略估计90-120万平方公里应该有的,但西凉并不是董卓一人所有,下面还有很多军阀、少数民族土司等势力。
2、官职为凉州刺史,相当于中国的西北局总书记兼军区总司令。
董卓以良家子身份贿赂十常侍而得官。
在西凉的职务是凉州刺史,他手握几万西凉铁骑,实力不凡。
西凉面积大概就是今天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一代,地域虽广,但人烟稀少,多有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