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建模3D模型和定义自己的工作
一、概念和分析
在做任何作品之前都先要有一个概念来引导,也就是必须清楚你即将要做的是个什么东西,他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下手才有方向。由于只有这么一张图来作为参考,所以在这个侧面以外的样子完全可以自己发挥想象,可能还比有全方位的参考图来得自由。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能够有正面图、侧面图来引导我们在三维空间内部建立模型,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没有那么多条件去取得你想要的正面、侧面图。(比如要做狮子,难道还要找只狮子来拍照,呵呵)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多研究一下你所制作的生物的结构,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建立模型的时候才不必拘泥于公式化的布线,而是做到让生物结构本身决定拓扑线的走向,而不是要以某种拓扑的固有形势来匹配生物结构。图中生物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下身为鸟兽类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膝盖骨巨大,而胸腹以及手部除了后背长了很多突起结构外,其余大致为与人类相近的结构;头部类似鱼类。做了这样的分类以后,我对此生物全貌的理解以及在建模的时候就有所依据了。
二、建模
个人习惯从box开始,不断挤出来塑造基本型,还有些朋友习惯用面片mesh,quad挤出来边塑形。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主要还是看个人的选择。box 建模法容易,且有利于在空间中定位,相对来说mesh法在空间定位方面不如它直观,但是mesh法更易于控制布线流向。总体而言,选择哪种方式要看具体情况以及个人喜好而定。由于这个模型的参照图只有一张,所以选择Box法来建模,更易于空间定位。首先是基本形。
做基本形的时候多花些时间来调整,因为接下来所有的结构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基础不好,接下来做的所有的都白搭 。
建好基本形之后便可以开始细分的操作了,基本上用了两种方式来细分。一种就是用切割边的方法(cut edge),还有一种就是旋转对角边的方法(spin edge),来改变先前的拓扑线的流向。
由于个人时间关系,暂时并没有对模型进行细节雕刻使之与概念图细节相合,也没有解开UV, 但是为了日后做贴图材质的时候能够有个比较清晰的概念,最好是对模型贴图后的样子进行一下预先的规划,所以接下来的贴图概念部分将转入2D处理。在进入photoshop之前,先渲染出dirt、GI,reflection、高光以及一个sss材质的图像通道。(以便在ps中合成)灯光使用了HDRI以及一个平面光源和泛光灯。
㈡ 数学建模怎么建立模型
1、模型准备
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目的,搜集必需的各种信息,尽量弄清对象的特征。
2、模型假设
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作出假设,是建模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对问题的所有因素一概考虑,无疑是一种有勇气但方法欠佳的行为,所以高超的建模者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辨别主次,而且为了使处理方法简单,应尽量使问题线性化、均匀化。
3、模型构成
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间的等式关系或其它数学结构。
这时,我们便会进入一个广阔的应用数学天地,这里在高数、概率老人的膝下,有许多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是图论、排队论、线性规划、对策论等许多许多,真是泱泱大国,别有洞天。不过我们应当牢记,建立数学模型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了并能加以应用,因此工具愈简单愈有价值。
4、模型求解
可以采用解方程、画图形、证明定理、逻辑运算、数值运算等各种传统的和近代的数学方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一道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纷繁的计算,许多时候还得将系统运行情况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因此编程和熟悉数学软件包能力便举足轻重。
5、模型分析
对模型解答进行数学上的分析。能否对模型结果作出细致精当的分析,决定了你的模型能否达到更高的档次。还要记住,不论哪种情况都需进行误差分析,数据稳定性分析。
6、模型检验
把数学上分析的结果翻译回到现实问题,并用实际的现象、数据与之比较,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7、模型应用
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建模的目的。
㈢ 建模是什么怎么学习以后有用吗
建模是建立模型,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学习,以后是有用的。建模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小众的行业,但是这个职业在未来的发展前途还是十分不错的。建模指的是对人物或者是物品场景等的模型建造,甲方一般给出的是原画,也就是二维的图画,建模需要做的是三维的模型。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甲方给出一个金苹果的原画,要求建模师将金苹果的模型建造出来。模型建设出来之后就可以批量化的进行商品生产,由此可以看出建模在其中的重要程度。尤其是一些复杂事物的模型是很考验建模师的水平,从二维到三维还需要看建模师的美术天赋,这是具有难度的工作。
㈣ 数学建模范文
数学建模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数字化,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身边的数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强调数学应用及培养应用数学意识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十分巨大。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通过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结合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把怎样利用数学建模解好数学应用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得到同仁的帮助和指正。
一、数学应用题的特点
我们常把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表示,从而获得解决的一类数学问题叫做数学应用题。数学应用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数学应用题的本身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这里的实际是指生产实际、社会实际、生活实际等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的实际。如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的源于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与模向学科知识网络交汇点有联系的应用题;与现代科技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实事政治等有关的应用题等。
第二、数学应用题的求解需要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使所求问题数学化,即将问题转化成数学形式来表示后再求解。
第三、数学应用题涉及的知识点多。是对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一般在三个以上,如果某一知识点掌握的不过关,很难将问题正确解答。
第四、数学应用题的命题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类别。往往是一种新颖的实际背景,难于进行题型模式训练,用“题海战术”无法解决变化多端的实际问题。必须依靠真实的能力来解题,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更具真实、有效性。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数学应用题如何建模
建立数学模型是解数学应用题的关键,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直接建模。
根据题设条件,套用现成的数学公式、定理等数学模型,注解图为:
将题材设条件翻译
成数学表示形式
应用题 审题 题设条件代入数学模型 求解
选定可直接运用的
数学模型
第二层次:直接建模。可利用现成的数学模型,但必须概括这个数学模型,对应用题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解题所需要的具体数学模型或数学模型中所需数学量需进一步求出,然后才能使用现有数学模型。
第三层次:多重建模。对复杂的关系进行提炼加工,忽略次要因素,建立若干个数学模型方能解决问题。
第四层次:假设建模。要进行分析、加工和作出假设,然后才能建立数学模型。如研究十字路口车流量问题,假设车流平稳,没有突发事件等才能建模。
三、建立数学模型应具备的能力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数学全过程的教学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质量,同时也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
3.1提高分析、理解、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数学建模的前提,数学应用题一般都创设一个新的背景,也针对问题本身使用一些专门术语,并给出即时定义。如1999年高考题第22题给出冷轧钢带的过程叙述,给出了“减薄率”这一专门术语,并给出了即时定义,能否深刻理解,反映了自身综合素质,这种理解能力直接影响数学建模质量。
3.2强化将文字语言叙述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
将数学应用题中所有表示数量关系的文字、图象语言翻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即数、式子、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这种译释能力是数学建成模的基础性工作。
例如:一种产品原来的成本为a元,在今后几年内,计划使成本平均每一年比上一年降低p%,经过五年后的成本为多少?
将题中给出的文字翻译成符号语言,成本y=a(1-p%)5
3.3增强选择数学模型的能力。
选择数学模型是数学能力的反映。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怎样选择一个最佳的模型,体现数学能力的强弱。建立数学模型主要涉及到方程、函数、不等式、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曲线方程等类型。结合教学内容,以函数建模为例,以下实际问题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列表:
函数建模类型 实际问题
一次函数 成本、利润、销售收入等
二次函数 优化问题、用料最省问题、造价最低、利润最大等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细胞分裂、生物繁殖等
三角函数 测量、交流量、力学问题等
3.4加强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应用题一般运算量较大、较复杂,且有近似计算。有的尽管思路正确、建模合理,但计算能力欠缺,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加强数学运算推理能力是使数学建模正确求解的关键所在,忽视运算能力,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只重视推理过程,不重视计算过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利用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对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很有益的,是提高学生素质,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数学建模的应用也是科学实践,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的,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㈤ 数学建模 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模型 怎么写
当然是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必要时提炼抽象化,也就是做一些假设之后,得到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或者其他的问题模型,然后再求解,可以参考别人的建模文章
㈥ bim建模应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BIM模型维护
BIM模型维护是指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和维护BIM模型,使用BIM平台汇总各项目团队所有的建筑工程信息,消除项目中的信息孤岛,并将得到的信息结合三维模型进行整理和储存,以备项目全过程中项目各相关利益方随时共享。目前业内主要采用“分布式”BIM模型的方法,建立符合工程项目现有条件和使用用途的BIM模型。这些模型根据需要大致可分为:设计模型、施工模型、进度模型、成本模型、制造模型、操作模型等。
2.场地分析
传统的场地分析存在诸如定量分析不足、主观因素过重、无法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等弊端。通过BI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对场地及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可迅速得出较准确的分析结果,帮助项目在规划阶段评估场地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从而作出新建项目理想的场地规划、交通流线组织关系、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3.建筑策划
利用对建设目标所处社会环境及相关因素的逻辑数理分析,研究项目任务书对设计的合理导向,制定和论证建筑设计依据,科学地确定设计的内容,并寻找达到这一目标的科学方法。BIM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再建筑规划阶段,通过多空间进行分析来理解复杂空间的标准和法规,从而节省时间,并提供对团队更多增值活动的可能。特别是在客户讨论需求、选择以及分析最佳方案时,能借助BIM及相关分析数据,作出关键性的决定。
4.方案论证
项目投资方可以使用BIM来估计设计方案的布局、视野、照明、安全、人体工程学、声学、纹理、色彩及规范的遵守情况。BIM甚至可以做到建筑局部的细节推敲,迅速分析设计和施工中可能需要应对的问题。还可以借助BIM提供方便的、低成本的不同解决方案供项目投资方进行选择,通过数据对比和模拟分析,找出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帮助项目投资方迅速评估建筑投资方案的成本和时间。
5.可视化设计
对于设计师而言,除了用于前期推敲和阶段展现,大量的设计工作还是要基于传统CAD平台,使用平、立、剖等三视图的方式表达来展现自己的设计成果。BIM的出现使得设计师不仅拥有了三维可视化设计工具,所见即所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工具的提升,使设计师能使用三维的思考方式来完成建筑设计,同时,也使业主及最终用户真正摆脱技术壁垒的限制,随时知道自己的投资能获得什么。
6.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是一种新兴的建筑设计方式,它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的协同展开设计工作。现有的协同设计主要是基于CAD平台,CAD的通用文件格式仅仅是对图形的描述,无法加载附加信息。BIM使得协同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参照,BIM技术为协同设计提供底层支撑,大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借助BIM的技术优势,协同的范畴也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需要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的集体参与,因此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带来综合效益的大幅提升。
7.性能化分析
利用BIM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已经包含了大量的设计信息(几何信息、材料性能、构件属性等),只要将模型导入相关的性能化分析软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原本需要专业人士花费大量时间输入大量专业数据的过程,通过BIM技术可以自动完成,大大降低了性能化分析的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
8.工程量统计
BIM 是一个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以真实地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快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大大减少了繁琐的人工操作和潜在错误,非常容易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的完全一致。
9.管线综合
随着建筑物规模和使用功能复杂程度的增加,无论设计企业还是施工企业甚至是业主对机电管线综合的要求愈加强烈。利用BIM技术,通过搭建各专业的BIM模型,设计师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方便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线综合的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这不仅能及时排除项目施工环节中可能遇到的碰撞冲突,显著减少由此产生的变更申请单,更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
10.施工进度模拟
通过将BIM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的4D(3D+Time)模型中,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4D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达到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标。
11.施工组织模拟
通过BIM可以对项目的重点或难点部分进行可建性模拟,按月、日、时进行施工安装方案的分析优化。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或采用新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施工指导措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计划的可行性;也可以利用BIM技术结合施工组织计划进行预演以提高复杂建筑体系的可造性。
12.数字化建造
BIM模型直接应用于制造环节,建筑中的许多构件可以异地加工,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到建筑中(例如门窗、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构件)。通过数字化建造,可以自动完成建筑物构件的预制,这些通过工厂精密机械技术制造出来的构件不仅降低了建造误差,并且大幅度提高构件制造的生产率,使得整个建筑建造的工期缩短并且容易掌控。
13.建筑系统分析
BIM结合专业的建筑物系统分析软件,避免了重复建立模型和采集系统参数。可以验证建筑物是否按照特定的设计规定和可持续标准建造,通过这些分析模拟,最终确定、修改系统参数甚至系统改造计划,以提高整个建筑的性能。
14.资产管理
由于建筑施工和运营的信息割裂,使得这些资产信息需要在运营初期依赖大量的人工操作来录入,而且很容易出现数据录入错误。BIM中包含的大量建筑信息能够顺利导入资产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系统初始化在数据准备方面的时间及人力投入。由于传统的资产管理系统本身无法准确定位资产位置,通过BIM结合RFID的资产标签芯片还可以使资产在建筑物中的定位及相关参数信息一目了然。
15.灾难应急模拟
利用BIM及相应灾害分析模拟软件,可以在灾害发生前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制定避免灾害发生的措施以及发生灾害后人员疏散、救援支持的应急预案。
16.竣工模型交付
通过BIM与施工过程记录信息的关联,甚至能够实现包括隐蔽工程资料在内的竣工信息集成,不仅为后续的物业管理带来便利,并且可以在未来进行的翻新、改造、扩建过程中为业主及项目团队提供有效的历史信息。
㈦ 建模计划怎么写
一、数学建模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 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 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 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 和方法的改革。
该竞赛由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组委会) 主持,负责每年发动报名、拟定赛题、组织全国优秀答卷的复审和评奖、 印制获奖证书、举办全国颁奖仪式等。
(一)组织形式
该竞赛分赛区组织进行。原则上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 每个赛区应至少有 6所院校的 20个队参加。邻近的省可以合并成立一个赛 区。每个赛区建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赛区组委会),负责本赛区的宣传 发动及报名、监督竞赛纪律和组织评阅答卷等工作。未成立赛区的各省院 校的参赛队可直接向全国组委会报名参赛。
(二)奖惩评定
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评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三等 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可获得成功参赛奖。
2.各赛区组委会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数量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组委会。 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阅委员会,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
1/7页
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二等奖。 3.全国与各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均颁发获 奖证书。 4.对违反竞赛规则的参赛队,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成绩无效。 对所在院校要予以警告、通报,直至取消该校下一年度参赛资格。对违反评奖 工作规定的赛区,全国组委会不承认其评奖结果。
(三)竞赛形式
该竞赛每年 9 月(一般在上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 3 天, 72 小 时)举行,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但竞赛分本科、专科两 组,本科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专科组竞赛只有专科生(包括高职、高 专生)可以参加)。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3人(须属于同一所学校), 专业不限。本科组参赛队从A、 B题中任选一题,专科组参赛队从C、 D题中 任选一题。竞赛开始后,赛题将公布在指定的网址供参赛队下载,参赛队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答卷,并准时交卷。竞赛时期可查阅各种资料,组内的队员可以相 互讨论。交卷形式为一份满足制定格式的论文。
二、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重要意义
从 1983 年清华大学率先在应用数学系开设数学模型课及 1992 年举办首届 数学建模竞赛至今,数学建模活动已经在全国各高校,特别是在本科院校中得 到了蓬勃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既富有创新观念,又具有实践能力的优秀本 科生,也极大地推动了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
自 1999 年设立大专组竞赛以来,参赛的高职院校大幅增加,且该项赛事在 相当一批高职学院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作为即将步入骨干院校行列的我们, 更应该顺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早开展数学建模工作。
(一)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数学建模活动重在实践与应用。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是从工程技术、管 理科学中的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其内容涵盖了工业、农业、工程技术、 管理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从问题分析到模型建立、从模型求解到 结果分析、从模型评价到应用前景展望,既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也没有
2/7页
现成的方法可套用。参赛学生必须像完成一个科研课题一样,经历问题分 析、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筛选研究方法、建立模型、利用计算机及数学 软件求解、完成论文的系统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综合分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充分模拟学生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 的情况,是一次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亚实践”锻炼。数学建模对于高 职院校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二)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数学建模竞赛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是对学生能 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既丰富、活跃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也为优秀学生脱 颖而出创造了条件。通过总结数学建模组建优秀院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 和有关教育行政领导的经验,发现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一是学生应 用数学进行分析、推理、计算的能力,特别是双向翻译的能力大大提高; 二是学生应用计算机、数学软件以及因特网的能力大大提高;三是培养了 学生的应变能力(独立查找文献、在短时间内消化、阅读、应用的能力);四 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联想力和洞察力;五是培养了学 生组织、管理、协调、合作能力;六是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表达和写作能 力;七是培养了竞赛意识、坚强的意志力;八是培养了学生自律、“慎独”的 优秀品质;九是培养了正确的数学观。
(三)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是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职数学教育本身面临着很多重大改革课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内 容与教学时数的矛盾问题,即如何在较少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必需而够用的 数学知识;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实用性有机结合的问题,即如何让 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同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 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这个目标,高职数学课程 的教学改革应以突出数学的应用性为主要突破点。高职数学课程的一个重 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用数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些问题 上,数学建模是一个可以选择的解决途径,是一个突破点,抓住了这个突 破点,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推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CUMCM 每年在竞赛中专设 C题和 D 题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选做,目的也在于此。
㈧ 建模论文怎么写
数学建模文章格式模版
题目:明确题目意思
一、摘要:500个字左右,包括模型的主要特点、建模方法和主要结果
二、关键字:3-5个
三.问题重述。略
四. 模型假设
根据全国组委会确定的评阅原则,基本假设的合理性很重要。
(1)根据题目中条件作出假设
(2)根据题目中要求作出假设
关键性假设不能缺;假设要切合题意
五. 模型的建立
(1) 基本模型:
1) 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方案等
2) 基本模型,要求 完整,正确,简明
(2) 简化模型
1) 要明确说明:简化思想,依据
2) 简化后模型,尽可能完整给出
(3) 模型要实用,有效,以解决问题有效为原则。
数学建模面临的、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
不追求数学上:高(级)、深(刻)、难(度大)。
u 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就不用高级方法,
u 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方法,
u 能用被更多人看懂、理解的方法,就不用只能少数人看懂、理解的方法。
(4)鼓励创新,但要切实,不要离题搞标新立异
数模创新可出现在
▲建模中,模型本身,简化的好方法、好策略等,
▲模型求解中
▲结果表示、分析、检验,模型检验
▲推广部分
(5)在问题分析推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u 分析:中肯、确切
u 术语:专业、内行;;
u 原理、依据:正确、明确,
u 表述:简明,关键步骤要列出
u 忌:外行话,专业术语不明确,表述混乱,冗长。
六. 模型求解
(1) 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
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的表述规范,
尽可能论证严密。
(2) 需要说明计算方法或算法的原理、思想、依据、步骤。
若采用现有软件,说明采用此软件的理由,软件名称
(3) 计算过程,中间结果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列出。
(4) 设法算出合理的数值结果。
七、 结果分析、检验;模型检验及模型修正;结果表示
(1) 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 ;
(2) 对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结果不正确、不合理、或误差大时,分析原因,
对算法、计算方法、或模型进行修正、改进;
(3) 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须一一列出;
(4) 列数据问题: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或额外数据
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
(5) 结果表示:要集中,一目了然,直观,便于比较分析
▲数值结果表示:精心设计表格;可能的话,用图形图表形式
▲求解方案,用图示更好
(6) 必要时对问题解答,作定性或规律性的讨论。
最后结论要明确。
八.模型评价
优点突出,缺点不回避。
改变原题要求,重新建模可在此做。
推广或改进方向时,不要玩弄新数学术语。
九、参考文献.十、附录
详细的结果,详细的数据表格,可在此列出。
但不要错,错的宁可不列。
主要结果数据,应在正文中列出,不怕重复。
检查答卷的主要三点,把三关:
n 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创新性
n 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
n 文字表述清晰,分析精辟,摘要精彩
内容你自己写吧,我也正想要呢
㈨ 建模是什么意思建模需要书面描述吗
1、建模,就是建立模型,就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是对事物的一种无歧义的书面描述。建立系统模型的过程,又称模型化。建模是研究系统的重要手段和前提。凡是用模型描述系统的因果关系或相互关系的过程都属于建模。
2、因描述的关系各异,所以实现这一过程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对系统本身运动规律的分析,根据事物的机理来建模;也可以通过对系统的实验或统计数据的处理,并根据关于系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建模。还可以同时使用几种方法。
㈩ 数学建模论文中的模型准备里面写什么
如下:
模型准备一般需要写你的论文用到的边缘方法的理论,例如,图论用到Dijkstra或者Floyd算法,统计使用遗传算法、灰度预测等。类似这些方法的理论基础,因为不便在模型建立与求解中大篇幅展开,可以在模型准备中做简要说明。
模型准备这一部分的作用是使论文层次分明,起到由浅入深的效果。类似于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对正文起铺垫作用。
数学建模简介:
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
当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人们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作表述来建立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