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能帮我找到这个海报的原图吗
台湾设计师作品网页链接
画廊简介
国立视觉设计研究所毕。 曾在艺文杂志担任设计编辑实习、粉丝数超过70万的电子商务公司担任平面设计,现任职于国内知名企业担任网页设计师。 喜好接触艺术、文化、土地等人文领域, 关心社会、农业各种层面, 喜欢做人文领域相关的设计。
⑵ 那位朋友有农业银行的宣传画呀
关注微博: 中国农业银行宣传海报 .每期手绘定时更新,欢迎采纳.
⑶ 中华农业保险宣传画
《农业保险条例》是为规范农业保险活动,保护农业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制定。
由国务院于2012年11月12日发布,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⑷ 图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图二 某连环画封面 图三 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
(1)特征: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内积极容影响:①小农经济是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生产资料基本归农民私有,使农民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转变:从“平均地权”到承认“耕者有其田”。背景: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三民主义作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 (3)①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开辟了道路;②1953年到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的水平,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
⑸ 农业学大寨的宣传画值多少钱
完好的话上百元。
⑹ 下图为1958年出现在我国的一幅宣传画,画上配的文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
(1)人民公社 (2)大跃进、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3)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
⑺ 宣传画的中国发展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时期,宣传画创作十分活跃。作品多以报刊登载、传单或墙壁画的形式出现。内容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清政府和军阀的残暴与腐败为主,还有的歌颂北伐战士的英勇。20年代末和30年代前期,江西革命根据地曾出现许多粗朴而生动的宣传画,如《挣脱枷锁》、《粉碎敌人进攻》等。30年代最突出的是抗日救亡宣传画。1938年,由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三厅,团结了一批抗日画家,创作了许多抗日宣传画。1932至1934年间,以画家沈逸千为首组织了国难宣传团,携布画先后历十多个省会巡回展出。在40年代,解放区的画家紧密配合抗战任务,创作了许多反汉奸、减租减息、发展统一战线、扩大根据地乃至农业生产、讲究卫生等内容的作品。其形式主要以木刻版画为主,有的利用民间“拉洋片”、“西洋景”的方法,获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宣传画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宣传画家,影响较大的有哈琼文、翁逸之、吴敏、游龙姑、吴性清、钱大昕、杨文秀、周瑞庄 、张汝济等。他们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进行宣传画创作。北京、上海、天津遂成为出版宣传画最集中的地区。50至60年代,宣传画配合群众运动而出现了繁荣。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品有蒋兆和的《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哈琼文的《祖国万岁》,钱大昕的《争取更大的丰收,献给社会主义》,杨文秀的《猪多肥多粮高产》,周瑞庄的《越南南方人民越战越强,坚决打击美国侵略者直至胜利》刘秉礼的《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等。60年代末,宣传画开始出现浮夸、伪饰风,至“文化大革命”发展到极至。
“文革”期间,宣传画印行很多,但题材单调,成了为个人崇拜思潮推波助澜的工具。在艺术上则多公式化、概念化,用大拳头、瞪眼睛和装腔作势的形象表示“革命”,虽然到处张贴,却很难有什么艺术力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宣传画创作跌入低谷,一些公共场合宁愿挂花鸟风景画,也不挂宣传画。70年代末至80年代,宣传画又有了复兴景象,但此时的宣传画,风格趋向多样,不再像50年代那样以写实为主。同时,一些画作也出现了与商业广告的合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