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区预防登革热宣传标语
导语:夏季气候湿热,蚊虫滋生,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夏季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标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登革热防治,由你我做起。
2. 防蚊四宝:容器刷洗,乾的`好。植物花瓶,清理妙。内外积水,清扫。容器丢弃,先打包。
3. 积水容器完全清除,社区动员刻不容缓。
4. 防疫总动员,清除孳生源。别让蚊子威胁你我生命安全。 容器不积水,蚊子不孳生。
5. 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
6. 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
7. 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8. 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
9. 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10. 防治登革热,全民一起来。
11.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12. 消灭登革热、全民动起来。 。
13. 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 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14. 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15. 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16. 随手清除孳生源,彻底消灭登革热。 一家养蚊,万户受害。
17.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扑灭小黑蚊,人人有责任。居家没蚊虫,动手清家园。
18. 人人随手灭病蚊,登革热病不现形。
19. 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
20. 自我保护做得好,远离登革没烦恼。
21. 登革热防治,由你我做起。
22. 防蚊四宝:容器刷洗,乾的好。植物花瓶,清理妙。内外积水,清扫。容器丢弃,先打包。
23. 积水容器完全清除,社区动员刻不容缓。
24. 防疫总动员,清除孳生源。别让蚊子威胁你我生命安全。 容器不积水,蚊子不孳生。
25. 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
26. 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
27. 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28. 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
29. 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Ⅱ 预防登革热宣传标语
导语:夏季蚊虫滋生,是登革热高发的季节。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标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2、人人动手消灭蚊子,户户清积水防控登革热。
3、翻坛倒罐清理积水,全民运动防控登革热。
4、装好纱窗防蚊虫叮咬,清除积水防登革热流行。
5、清除蚊虫孳生地,有效防范登革热。
6、防蚊虫叮咬传播,杜绝登革热暴发。
7、全家动手共同灭蚊保障健康,全民定期清积水防范登革热。
8、打好消灭蚊虫歼灭战,清除积水预防登革热。
9、坚持定期开展灭蚊行动,集中打好灭蚊歼灭战。
10、清积水,灭成蚊,保清洁,远离登革热。
11、消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虫叮咬,预防登革热。
12、清除积水,杀灭蚊虫,改善居住环境,预防登革热。
13、行动起来,翻盆倒罐,清除杂草和积水,预防登革热。
14、登革热,蚊虫为首恶;保健康,清洁是良方。
15、认真清除杂草积水,彻底防范登革热骚扰。
16、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全民翻盆倒罐,清除杂草和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预防登革热。
17、防治登革热,消灭病媒蚊。
18、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
19、清除容器积水、杜绝伊蚊孳生。
20、全民齐动手,防控登革热。
21、动员起来,讲究卫生,清除积水,杀灭蚊虫,防控登革热。
22、搞好环境卫生,增强抗病能力。
一、登革热病媒是什么?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我省分布广泛,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但亦会在户内活动。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五、六时),及早上八、九时。室外及室内皆可叮咬人。
二、典型登革热的病征是什么?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至15天的潜伏期(通常为5至8日),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严重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后眼窝痛。发病后3、4日出现红疹,恶心、呕吐,轻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病后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极少数病者会恶化至出血性登革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三、个人如何做好登革热防护?
现时并没有一种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以避免给蚊子叮咬,有关预防蚊咬的.措施如下:
(一)、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二)、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1、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
2、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3、把室外露天的盆、罐及瓶子倒置或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防止积水。
4、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5、保持所有渠道畅通。
6、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三)、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时要及时就诊。
Ⅲ 预防登革热宣传横幅标语
导语:夏季蚊虫滋生,是登革热高发的季节。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标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居家没蚊虫,动手清家园。
人人随手灭病蚊,登革热病不现形。
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
自我保护做得好,远离登革没烦恼。
登革热防治,由你我做起。
防蚊四宝:容器刷洗,乾的好。植物花瓶,清理妙。内外积水,清扫。容器丢弃,先打包。
积水容器完全清除,社区动员刻不容缓。
防疫总动员,清除孳生源。别让蚊子威胁你我生命安全。 容器不积水,蚊子不孳生。
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
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
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
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防治登革热,全民一起来。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消灭登革热、全民动起来。 。
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 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随手清除孳生源,彻底消灭登革热。 一家养蚊,万户受害。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扑灭小黑蚊,人人有责任。居家没蚊虫,动手清家园。
人人随手灭病蚊,登革热病不现形。
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
自我保护做得好,远离登革没烦恼。
登革热防治,由你我做起。
防蚊四宝:容器刷洗,乾的好。植物花瓶,清理妙。内外积水,清扫。容器丢弃,先打包。
积水容器完全清除,社区动员刻不容缓。
防疫总动员,清除孳生源。别让蚊子威胁你我生命安全。 容器不积水,蚊子不孳生。
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
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
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
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防治登革热,全民一起来。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消灭登革热、全民动起来。 。
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 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随手清除孳生源,彻底消灭登革热。 一家养蚊,万户受害。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扑灭小黑蚊,人人有责任。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后,一般经过5-8天出现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等症状和脸面潮红(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wwW.haOwOrd.cOm)、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或皮疹等体征。部分病人会发展为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病死率高达20%,因此一旦发病要及时就医。
登革热传播迅速,控制登革热传播主要措施是灭蚊,灭蚊的主要措施是清除积水消灭蚊子孳生地。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居民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盆、及其它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消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繁殖,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的几种做法
1、倒置室内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隔5~7天换水洗瓶、清洗须根。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5、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在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6、一有发热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
Ⅳ 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
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2017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其中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国家较为严重。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登革热的防治知识,欢迎阅读。
【了解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少数重型病人可死亡。
根据症状,登革热又被称为关节热、骨折热、公子热。“登革”一词源于西班牙语,意思是装腔作势。用来描述本病起病时因关节肌肉疼痛而致步态不稳,有如公子哥儿走路时那种装腔作势的姿态。
根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轻型、典型、重型。
【登革热的流行地区及特点】登革热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在蚊子繁殖的高峰季节高发。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其中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国家较为严重。
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浙江、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随着气候的变暖和交通的便利,有向北方扩展的趋势。
我国5-11月为高发期。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登革热只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播。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蚊子叮咬带病毒者后,再通过叮咬其他人而将病毒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5天。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痛,皮疹,出血等。
轻型登革热病人症状轻,主要表现为低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疼痛轻,一般无皮疹及出血;病程一般为1-4天;因症状轻微,常被忽视。
典型登革热的症状包括高热,可达39-40℃;发热时伴有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疼痛;可能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人还会出现皮疹及不同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便血、血尿、皮下出血等。多数病人还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重型登革热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有些病例可以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和中枢性呼吸衰竭,重型患者少见,但病死率高。
【登革热的治疗及预后】大部分登革热病人经过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只有极少数重型病人会出现死亡。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般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蚊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病人,不能采用酒精擦浴。解热镇痛类药物对本病退热效果不好,并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谨慎使用。
大汗或腹泻病人应多喝水,适当进流质食物,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病人,应及时静脉输液。
【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预防登革热重点在于灭蚊和防蚊,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
开展环境整治,清除杂草,消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对蚊子较多的竹林、树林、垃圾站等场所喷洒杀虫剂,室内灭蚊应喷洒对人无毒的`杀虫剂。
家中使用加盖垃圾桶;室内尽量避免养殖水生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应清洗换水一次,花盆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室外活动时应尽量穿着长袖衣服和长裤,可在暴露的皮肤处喷洒驱虫剂。最好在衣服上也喷上驱虫剂。
避免在蚊子出没频繁的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装置蚊帐防蚊。
【小贴士】小心白天咬人的蚊子。
登革热主要由伊蚊传播,伊蚊喜欢白天活动,所以,预防登革热尤其要提防白天咬人的蚊子。
雨季是伊蚊大量孳生繁殖的季节,这种蚊子喜欢将卵产在不清洁的缸罐、花瓶、废弃轮胎、竹节、石洞等小积水中,居室内外2.5厘米以上深的积水都是伊蚊理想的产卵、孵化场所,因此倾倒积水是一个很好的防蚊措施。
;Ⅳ 登革热怎样预防
登革热怎样预防
每年5月至11月是登革热高发季节。由于登革热传播速度快,通常在很短的时间便能够感染大范围的人群,给社会造成很大的疾病负担。目前,登革热无特效疗法,亦无上市疫苗。因此,个人预防最有效措施是做好防蚊灭蚊、清除室内外积水和出现疑似症状后及时就医三个方面。
防蚊灭蚊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
(1)自己应安装蚊帐等实物屏障;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2)登革热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如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清除积水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幼虫的缓蚀剂。
及时就医
在登革热流行的夏秋季,突起高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多见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均应怀疑是否患登革热,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同学。
健康提醒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Ⅵ 如何预防登革热小常识
一、蚊虫孳生地处理。
翻盆倒灌,清除闲置无用积水;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管理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每5天-7天换水一次,冲洗植物根部,彻底洗涮容器内壁,花盆垫盖不留积水,密闭市政管网的管道井、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的集水井、建筑工地积水等,采取投放长效灭蚊幼剂控制蚊虫孳生。
二、消灭成蚊。
在日出和日落前约半小时开展灭蚊效果最好,化学杀虫剂可选择高效低毒的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以每平方米15毫克-20毫克喷雾进行空间喷洒灭成蚊;室内用市售杀虫剂喷洒阴暗墙角、衣柜背面进行杀成蚊。
三、做好个人防护。
在室外工作时应穿长袖衣裤,或在皮肤上凃防蚊油;白天、晚上睡觉应挂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蚊措施;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防蚊、灭蚊。
(6)预防登革热宣传扩展阅读: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播,目前还没有疫苗可预防。
其潜伏期通常约5天-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由于本病系由蚊子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月-11月份,高峰在7月-9月。
突然起病、迅速高热(可达39℃-40℃,少数表现为双峰热);“三痛”(头、眼眶、肌肉关节)及疲乏等症状;“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猩红热样);出血倾向;白细胞明显下降或血小板减少。
Ⅶ 如何避免登革热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预防登革热有效的措施就是防蚊灭蚊!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
清除积水!
清除积水!
清除积水!
外出tips:
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是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活动高峰期,这段时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外出野营露宿搭帐篷时,要注意清除杂草、杂物,注意附近的污水,远离瓦罐、树洞等隐蔽位置。
如到登革热流行地区,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Ⅷ 登革热的症状和预防知识
登革热的症状和预防知识2017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由蚊子传播给人类,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5月-11月为流行季节,我国广东、海南、台湾和东南亚为高发地区。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登革热的症状和预防知识,欢迎阅读。
登革热的症状和预防
登革热的前期症状首先是发热,通常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同时伴有背部、骨、肌肉及关节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便秘等。3-5天就开始出现皮疹,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早期登革热病人全身肌肉非常酸痛,轻微的触碰也会造成巨大的疼痛。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4天,通常为4-7天,即人们通常在感染了登革热病毒的4-7天后发病。登革热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是通过携带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花斑蚊喜欢在日间(尤其是日出后两小时及日落前数小时)叮人。
登革热预防提示:
1、如果从登革热流行地区回来两周之内如出现发热、出疹、头痛、关节痛等登革热临床症状时应马上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曾经到过的地区,以协助诊断。一旦怀疑为登革热,应按要求隔离治疗。
2、尽量避免进入登革热流行地区,如果前往,要做好防蚊等个人防护工作,最好穿浅色长衫长裤,身体裸露部位要涂上驱蚊液,避免在公园和景区树荫下长时间逗留。以防蚊虫叮咬,预防登革热,减少感染登革热机会。
3、做好居住环境防蚊灭蚊措施,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杀灭。需要时,使用蚊帐、纱窗等防蚊用品。
;Ⅸ 为预防登革热等传染病,巴西全国做出了什么行动
巴西发起了全国性灭蚊行动,卫生部宣传员开着车沿路向公民们介绍灭蚊的方法和措施,而且还使用电视网络这些媒体进行直播。指导人们即使的清理花盆、轮胎等地的积水。截止到今年11月份,巴西感染登革热和基孔啃雅乐的患者数量分别有97万和7万多例。主要是到了雨季,到处都有积水,而且温度比较适宜,导致蚊子到处产卵,而且环境卫生比较差,没有对积水和环境进行及时的清理。
城市里预防登革热的方式要进行加强城市卫生环境,要把路边有可能会积水的地方进行清理,特别是一些下水道,还有一些比较不会流动的湖水。要定期给这些地方进行灭蚊行动,彻底的消灭蚊子的滋生地。只有改善卫生环境,切断了登革了传播的途径,而且还要对患者进行隔离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登革热的传播,控制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