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红豆的诗词
豆科 红豆。乔木。春季开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圆锥花序。荚果木质,长椭圆形,种子鲜红色,光亮。产于中国中部和华东地区,供观赏;木材坚重,红色,花纹美丽,为优良的雕刻和细木工用材。亦称“相思格”、“相思树”、“孔雀豆”
《文选·左思〈吴都赋〉》:“楠榴之木,相思之树。”刘逵注:“相思,大树也。材理坚,斜(邪)斫之则文可做器。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
古代传说,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之妻何氏美,康王夺之。韩凭自杀。何氏也投台而死,遗书愿合葬。康王怒,使里人分埋之,两冢相望。宿昔之间,有大梓木生于两冢之端,旬日而合抱,根枝交错,又有雌雄鸳鸯栖宿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宋人哀之,因称其木为相思树。见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诗句: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现代·万宽
相思数红豆,一粒一偷笑。
可恨明月君,却将赪颜照。
1.韩凭夫妻死,作梓,号曰相思树。(三国魏·曹丕《列异传》)
2.战国宋国韩凭夫妻殉情而死,两冢相望,“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晋·干宝《搜神记》)
3.战国时,卫国苦秦之难,有民从征,戍秦不返,其妻思之而卒。既葬,冢上生木,枝叶皆向夫所在而倾,因谓之相思木。(梁·任昉《述异记》)
4.楠榴之木,相思之树。(晋·左太冲《吴都赋》)
5.相思,大树也,其材理坚强,邪斫之则有文,亦可作器。其实赤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东汉·刘熙)
6.相思子圆而红。故老言:昔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北宋·李颀《古今诗话》)
7.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其木,斜斫之则有文,可为弹博局及琵琶槽。其树也,大株而白枝,叶似槐,其花与皂荚花无殊。其子若扁豆,处于甲中,通身皆红。李善云:“其实赤如珊瑚”,是也。(唐·李匡乂《资暇集》)
8.红豆本名相思子,其叶如槐,荚如豆。子夏熟,珊瑚色,大若芡实,微扁。其可以饲鹦鹉者,乃蔬属藤蔓子,细如绿豆,而朱裳黑啄,结实甚繁,乃篱落间物,无足贵也。其木本者,树大数围。结子肥硕可玩。(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9.按古今诗话云,相思子圆而红。故老言:昔有人没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此与韩冯冢上相思树不同,彼乃连梓木也。或云即海红豆之类,未审确否。”(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10.海红豆树高二三丈,宋祁益部方物略云:结荚枝间,其子累累珠缀。若大红豆而扁,皮红肉白以得名,蜀人用为果饤。(《九通通志》)
11.相思豆树高三四丈,有荚如皂荚而细,每枝四五荚,如攒一处,长一寸而大仅如指。子三四粒缀荚中,冬间荚老裂为两片,盘缩如花朵,子犹不落。其子如豆之细者而扁,色如点朱,珊瑚不能比其彩也。余索的合许。(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
传说
顾山,位于无锡、常熟、江阴、张家港四县(市)交界处,属江阴,它是在南宋时就形成的古镇。顾山高50余米,状如蹲猫回顾,故名。山上有古烽火台16处,山麓原有梁代古寺——香山寺,还有天香阁。顾山东北六七里,有红豆树。
顾山红豆树,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所植。昭明太子萧统(501—503),是梁琥帝萧衍的儿子,爱好文学,曾在顾山香山寺观音院内文选楼编修《昭明文选》。现在天香阁遗址尚留有元、明、清残碑断碣,其中有清乾隆四年的《重修顾山文选楼碑记》和《重修昭明太子读书楼碑记》。又说红豆树址所在地原为庵堂,北宋时有一僧人从外地移来这棵红豆树,从此人们把庵堂称为红豆庵,所在村庄叫红豆村。《江阴县志》载:此树在元时曾一度枯槁,至清乾隆时复荫,咸丰六年大旱,此树结果累累。1918年,徐九镛写有《顾山访红豆树记》,1934年吴宜生写有《顾山红豆记》。
红豆树原老树主干已腐朽,尚能看到直径1米左右的树干。现存绿叶繁茂开花结子的树,可能就是清乾隆以后再生的两析分枝。树高10米,冠荫周围50米,南分枝腰围1.23米,北分枝根部连枝腰围2.90米,上生三分枝,腰围分别为1.17.1.85.1.50米。大树南2米处,1982年生一新枝,高0.7米。南墙北,1983年又生一新枝,高0.45米。这两株新枝,均为大树的连枝。据查,红豆树曾在1937年结子一次,1956年也开花结子一次,1975年至1985年先后开花结子4次,其中1983年最盛,采得红豆子1600颗,1985年只采得7颗。这棵红豆树,每年5月1日左右发芽,13-20日开花。秋子熟,10月采摘。其叶如槐,其荚如豆子,大若芡肉,形如心房,颜色殷红微紫。古人以为相思的象征,故名“相思子”。1982年,江阴县政府在红豆树四周筑围墙,建成红豆院,庭院南北长18.16米,东西阔15.66米,面积270平方米。院内圆洞门向北,内置一条东西向走廊,廊壁置4个玻璃橱,陈列红豆子和名人为红豆树写的诗文。
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有座红豆村,红豆村有座红豆院,红豆院里有棵千年红豆树。
顾山红豆院内的这棵红豆树,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手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进入红豆院,我们见到这棵稀珍古树高大挺拔,枝干支撑到数十米外,形同巨伞,虽历尽千年沧桑,但仍生机盎然,枝繁叶茂。据管理人员介绍,此株红豆树每三至五年开一次花,结一次果。春夏之交开花,其色洁白。秋末结果,豆荚为茶色,状若鸡心。剥开豆荚,便是一粒心脏形的红豆,灿若云霞。
红豆树在江浙一带十分稀少,千年古树,更属罕见。顾山红豆有一个特点,就是颗粒特别硕大,这是别处的红豆难以比拟的。红豆树在我国为三级保护植物,又由于数年才开一次花结一次果,所以种子便显得格外珍贵。
唐代诗人王维在《相思》一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现代诗人刘大白在获得一荚双粒的“双红豆”后,曾激动地写下《双红豆》一诗:“豆一粒,人一囊,红豆双贮锦囊,故人天一方。似心房,当心房,偎着心房密密藏,莫教离恨长。”所以,红豆又被称为“相思子”,自古以来便被当做爱情的信物。红豆,又被人们“吉祥压邪”之物。人们将殷红似火、光鉴玲珑的红豆,嵌在戒指、手镯、项链等贵重饰物上随身佩戴,祈求幸福。
在今天,红豆不仅仅被当作爱情的信物,许多人还借红豆寄托对祖国、对故乡和亲朋的眷念之情。1949年初期,顾山红豆村人民,曾精选8粒大红豆寄给毛泽东主席,以表达对人民领袖的感激与眷念之情。毛主席特意让中央办公厅回信,对顾山人民表示感谢。近年来,许多海外游子和港台同胞,特意来顾山红豆院观光,并带回几粒红豆珍藏,以寄托对祖国和故土的眷念之情。
红豆七夕节来源于我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故事。由这一传说形成的七夕节,在我国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贵在一个情字,重在一个思字。宋朝著名词人秦观曾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鹊桥仙》来歌颂牛郎、织女爱情的真挚。《鹊桥仙》词中写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相思》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词一诗虽然内容不同,但意境相通。我们可以想象牛郎、织女分居两地,但以红豆寄相思。今天,红豆集团投入巨资,把传统的民俗节日七夕和红豆融为一体,举办“七夕红豆相思节”,是十分贴切的。周耀庭说,举行“七夕红豆·相思节”不是红豆人一时心血来潮,更不是红豆借机炒作,红豆要把“七夕红豆·相思节”作为一项长期工程,一个有重大意义的文化事业来做,他们准备用五个五年计划来推广“七夕红豆相思节”,以期唤醒国人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重视自己的传统民族节日。时至今日,七夕红豆相思节已过完了自己的第一个五岁生日,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巨大反响。诗人余光中称赞红豆此举是“以红豆抵抗玫瑰”;贺敬之兴之所至,挥毫写下“七月初七日,红豆相思节”;著名画家、作家冯骥才对红豆弘扬民族文化,拯救传统节日所作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在全国各地许多城市都在欢庆相思节,如江苏无锡千里马电动车举办唱响红豆相思节活动,南京和辽宁等地一些企业和商家也在红豆相思节当天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红豆集团的首倡之功不可抹杀。
红豆
词曲:毛慧
演唱:江凯文
电视剧《浪漫的西街》主题歌
河水见清幽
桑树见消瘦
南来又南去的燕子带走相思愁。
人约黄昏后,是种懒散的自由
想起红豆,放下思愁,面容会依旧?
谁到鹊桥东,望眼越重楼?
几步徘徊是种情愿的等候,
谁在鹊桥东,望眼看不够?
四步一停,三步一走,两步一抬头…
背起行装,忘记重量,挽起了衣袖,
相思红豆依旧,能否再住一宿…
放下竹篓,端起水酒,醉了的温柔,
别把红豆带走,怕你远走迟迟不愿回首
谁到鹊桥东,望眼越重楼?
几步徘徊是种情愿的等候,
谁在鹊桥东,望眼看不够?
四步一停,三步一走,两步一抬头…
背起行装,忘记重量,挽起了衣袖,
红豆相思依旧,能否再住一宿…
放下竹篓,端起水酒,醉了的温柔,
别把红豆带走,怕你远走迟迟不愿回首
娟秀的云鬓,旧涩的长裙,
物是人迁,不过几年,谁在此留名。
修葺的屋顶,是片闭日的白云。
可以忘我,不能忘情,梦寐的风景。
红豆
歌手:邓丽君 演唱
邓丽君演唱
相思豆相思豆
生在南国
是你把它送给我
小红豆小红豆
每天陪我
诉说你想我
你的心我的心
长相思情交流
虽然相聚少离别多
我要你再爱我
豆一颗心一颗
真情相守
相思常在两心头
你一颗我一颗
相逢时侯
爱情真成熟
还没好好的感受与
雪花绽放的气候
我们一起颤抖
会更明白什么是温柔
还没跟你牵着手
走过荒芜的沙丘
可能从此以后
学会珍惜天长和地久
有时候有时候
我会相 文章信一切有尽头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可是我有时候
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
等到风景都看透
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还没为你把红豆
熬成缠绵的伤口
然后一起分享
会更明白相思的哀愁
还没好 方大同好地感受
醒着亲吻的温柔
可能在我左右
你才追求孤独的自由
有时候有时候
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可是我有时候
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
等到风景都看透
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有时候有时候
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可是我有时候
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
等到风景都看透
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㈡ 红豆居家广告语
家的思恋,她的思恋--红豆居家
㈢ 歌曲红豆词主持词
红豆串词主持人开场白: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颗红豆寄予多少的情谊,才会被人们称为相思的代名词, 捧一把红豆,熬成缠绵的伤口,让我们一起分享其中的哀愁。下面请欣赏。。。《红豆》。
㈣ 描写红豆的诗句有哪些
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
白话文释义: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出自唐代温庭筠的《南歌子词二首》
白话文释义: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
3、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出自五代牛希济的《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白话文释义:不忍看粒粒红豆,相思人泪眼迷离。
4、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出自五代欧阳炯的《南乡子·路入南中》
白话文释义:一场微雨之后,家家把红豆采集,树下翻扬纤纤细手,一双双雪白如玉。
5、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白话文释义:伸手轻轻摘下一双红豆,低下头,想起了我们生死相隔,不由泪流满面。
红豆,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红豆树的种子。秋末冬初采种子,备用。功能主治为:理气,通经。治疝气,腹痛,血滞经闭。种子椭圆形,或近圆形,长1.3-1.8c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有光泽,侧面有条状种脐,长约8mm。种皮坚脆。子叶发达,2枚富油性。气微。
㈤ 关于“红豆”的诗或词........
天仙子·和凝 柳色披衫金缕凤, 纤手轻捻红豆弄。 翠娥双敛正含情, 桃花洞,瑶台梦, 一片春愁谁与共。 酒泉子·温庭筠 罗带惹香, 犹系别时红豆。 泪痕新, 金缕旧, 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 还是去年时节。 绿阴浓, 芳草歇, 柳花狂。 杨柳枝·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浣溪沙·纳兰性德 莲漏三声烛半条, 杏花微鱼湿轻绡, 那将红豆寄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 归期安得信如潮, 离魂入夜倩谁招? 悼亡诗 王士祯 陌上莺啼细草薰, 鱼鳞风皱水成纹。 江南红豆相思苦, 岁岁花开一忆君。 翠楼怨·秋瑾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 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 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 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 环佩声遥,纵归来月下,魂已难招。 故剑珠还无恙,黄衫客风韵偏豪。 自叙乌阑,遍征红豆,替传哀怨谱《离骚》。 但恐玉萧难再,愁煞韦皋。 红豆词·王国维 一 南国秋深可奈何,手持红豆几摩挲。 累累本是无情物,谁把闲愁付与他。 二 门外青骢郭外舟,人生无奈是离愁。 不辞苦向东风祝,到处人间作石尤。 三 别浦盈盈水又波,凭栏渺渺思如何? 纵教踏破江南种,只恐春来茁更多。 四 匀圆万颗争相似,暗数千回不厌痴。 留取他年银烛下,拈来细与话相思。 生查子·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年心几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南乡子·欧阳炯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 树底纤纤抬素手。 河满子·晏几道 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 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着春游。 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 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㈥ 红豆集团的广告语啥时候有个结果啊!
您说的是红豆杉的广告语吧
红豆杉 健康伞
农历7月初7就出来了
是个南京的女士获得的
㈦ 我想要红豆凉糕的宣传语,望文采好的帅哥美女帮帮忙
欲把相思寄红豆,凉糕缀点佐豆红~
㈧ 红豆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在红豆,文化与品牌,文化与企业已经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它们形成强大的文化张力,使红豆裂变式发展。红豆的文化张力对外表现为品牌文化,对内表现为企业文化。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个产品要想畅销,除了好的质量款式外,还要有好的名字。正是源于这个朴素的想法——红豆这个颇具诗意的文化品牌诞生了。
而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红豆对品牌的认识不断提升。他们认为:“大市场大老板,小市场小老板,没有市场要破产,代表市场占有的,就是品牌。”正是对品牌的执着追求,使红豆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那块诗意的文化商标上,而是不断提升品牌的文化含量。
为了使红豆真正成为国际名牌,并且赋予品牌文化和个性,2005以来,红豆一方面加强产品的设计力量,提升产品的品位,另一方面,专门请来著名品牌策划公司对红豆的品牌进行全新的包装,导入新的企业形象。红豆新的CIS企业识别系统对原有的不适应国际化的方面作了全面改动。
红豆还加强对品牌商标的保护,扩大对品牌的宣传。他们先后在34大类和8大类服务性产品上进行商标注册,又在54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商标注册,截至目前,红豆共注册商标,包括保护性商标300多件,并在全国最早设立了商标科,专门进行商标的管理和维护。“红豆”先后被评为中国最早的一批驰名商标,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消费品牌,中国十大文化品牌等等。
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如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靠的就是企业文化。多年来,“情”文化一直是作为红豆企业文化的主基调,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此基础上,使之升华为“诚信、创新、奉献、卓越”的“红豆”精神。
红豆还把企业文化升华为民族传统文化。针对外来文化冲击的负面影响,红豆把企业品牌文化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节相联系,打造中国味的情人节。从2001年开始,红豆集团举起红豆相思节大旗,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001年6月,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红豆集团共同筹办的首届红豆·七夕节笔会在无锡举行,著名诗人贺敬之说:红豆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红豆·七夕节”,这件事很有希望,我赞成!因为它不仅是牛郎织女的相思,还包括了亲情、友情等。
第二届七夕节,情文化联结了海峡两岸。台湾诗人余光中一句充满诗意的话让“七夕”、“红豆”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他说七夕红豆·七夕节是“用红豆抵抗玫瑰”。当西方情人节成为年轻人关注、追崇的主流节日时,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拿什么来寄托和弘扬忠贞的爱情,和谐的大爱。那一年七夕,来自台湾的七对情侣相会无锡,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夫妇,先生77岁,太太65岁。台湾的情侣与无锡的情侣们一起学习制作河灯,坐在“古运河”号游船上,一起边放河灯,边交谈,共叙同宗同族的相思之情。[ ]
14年来,红豆集团通过诗歌朗诵会、七夕节民俗论坛、20万大奖寻找当代王维、感动中国的爱情故事征集、晚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的传播,结合时代的发展,给这个原属于农耕文明的七夕节注入了现代的、时尚的因素。对此,红豆·七夕节首倡者、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耀庭表示,红豆用人十余年的坚持,换来了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的回归,这个结果比什么都值得欣喜。今后红豆还将一如既往地举办红豆七夕情人节活动,把它办成一个品牌,继续弘扬红豆企业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
㈨ 椰奶红豆西米露宣传文案
红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作用。红豆和西米煮软了,非常营养又好吃哦!牙口不好的爷爷奶奶都可以吃!材料主料:红豆100g,西米100g,椰汁500ml。辅料:白砂糖适量。步骤先煮红豆,煮的时候放点糖,红豆更好吃;大火煮开,中小火煮到慢慢收干没有水。红豆捞出来,晾凉,剩下一点水就是红豆沙。西米煮到中间没有白芯。西米煮好捞出来,反复冲凉水多次,西米越来越大越来越透明,晾凉。原先晾凉的红豆加入到西米里边。倒入椰汁,混合搅拌即可,冷藏风味更佳。
㈩ 有关于红豆的诗词及典故有哪些
典故:
红豆,即海红豆,又称孔雀树、相思树,树高可达20余米,夏日满树银花,秋季果熟,其种子自然跃出果壳,呈朱红色,形似跳动的心脏,坚不可摧。青年男女在确定终身大事时,以红豆饰品作为情物相赠情人。从此,红豆成了纯洁爱情的象征。爱情无价,红豆无价。相思红豆的寓意,不仅包括男女之情,还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患难与共分离后的情,民族国家之情,人类相依相爱之情。此情博大,相思无限……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
南梁著名大文学家昭明太子萧统,不仅是个才子,还是个多情种子。他好读书,经常爱寻觅风景幽美的地方作为他读书的去处。据说一次他到江阴颐山编修他的《昭明文选》,遇到了一位秀丽的名叫慧如的尼姑,两人一见钟情,可是他们身份悬殊,一个是皇太子,一个是尼姑,这在森严的封建礼制的束缚下是不可能成为眷属的。慧如因此相思成疾而死,太子含泪种下了一颗红豆,并把慧如住过的草堂庵题名为“红豆庵”以为纪念。后来红豆生长成树,红豆树因此又称为“相思树”。
相关诗词:
1、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生查子
(五代)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3、天仙子
(五代)和凝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
4、贺明朝
(五代)欧阳炯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辜负春昼。
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5、河满子
(北宋)晏几道
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著春游。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6、清平乐·再次前韵
(南宋)周密
晚莺娇咽,庭户溶溶月。一树桃花飞茜雪,红豆相思暗结。
看看芳草平沙,游鞯犹未归家。自是萧郎飘荡,错教人恨杨花。
7、红豆词
(清)曹雪芹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
捱不明的更漏--
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8、岁暮杂感十首
(清)曾国藩
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
老柏有情还忆我,天桃无语自开花。
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院碧纱。
最是故园难忘处,待等亭畔路三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