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广东省翁源县的客家人的来历
翁源客家方言是在民族大迁移的过程中形成的。翁源客家人与其他客家人一样,原居住于中原,由于战乱等历史原因,自东晋起陆续南迁,先到江西,继而迁入赣南、闽西、粤东。从族谱记载来看,翁源各姓大都是宋末明清从赣南、闽西再转迁而来的,而多数是从闽西上杭直迁翁源。由于迁徙的地域、路线和历史时代的不同,翁源客家内部的民情风俗、语言面貌亦存殊微之处。与梅县客家话比较,翁源客家话的主要特点是有舌叶音t∫-t∫‘-∫-和撮口呼y。就翁源内部而言,较大差别的仅算翁北的岩庄一带,其特点是ts-ts‘-s-,t∫-t∫‘-∫-二套合而为ts-ts‘-s-,其他地方仅存细微差别。翁源县志
❷ 2020年翁源初中升高中分数线是多少
翁源初中升高中分数线并没有在网络上公开发布,需要到该校的招生办进行询问,下面从多角度对该校进行分析介绍:
翁源中学——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于1950年,曾命名为“八泉中学”、“育红中学”,1981年更命为翁源中学,定为县重点中学。学校设施先进,内设信息中心、语音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千光校园网和高标准学生生活区等多媒体教学全面进课室。
校园占地面积94105平方米,建筑面积59032平方米。至2018年9月,有教学班60个班,学生3145人,教职工262人,其中专任教师225人,高级教师 100人,中级教师 109人,特级教师2人。 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206人次。
办学理念:
本着“关注每一个学生进步,激励每一个学生成功”的宗旨,根据不同学生的教育特点,从分层教育入手,创办校中“五校”,即共青团校、青年党校、学生干校、希望学校、家长学校。通过制订章程,“五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成立组织机构,形成指挥系统和工作系统。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翁源中学
❸ 翁源县翁源中学怎么样
简介:翁源县翁源中学创建于1950年,曾命名为“八泉中学”、“育红中学”,1981年更命为翁源中学,并定为县重点中学。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是教师治学、学生求知的佳境胜地。 校园占地面积158亩,建筑面积63781平方米,现有61个教学班,学生3237人,教职工256人,其中专任教师209人,高级教师59人,一级教师116人,特级教师1人,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206人次。学校设施先进,内设信息中心、语音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千光校园网和高标准学生生活区等多媒体教学全面进课室。
注册资本:888万人民币
❹ 韶关有那些比较有名的小学,条件好的小学。
良洞小学
地址: 良洞管理区小学内
地点标识:韶关
属性标识:生活黄页 生活资讯 小学
乳源小学
地址: 文昌路7号
地点标识:韶关
属性标识:生活黄页 生活资讯 小学
湖万小学
地址: 隘子镇石围子
地点标识:韶关
属性标识:生活黄页 生活资讯 小学
翁源县第3小学
地址: 康乐路1号
地点标识:韶关
属性标识:生活黄页 生活资讯 小学
韶关市靖村小学
地址: 十里亭镇靖村
地点标识:韶关
属性标识:生活黄页 生活资讯 小学 小学校
韶关市武江区红星小学
地址: 五祖路47号
地点标识:韶关
属性标识:生活黄页 生活资讯 小学 小学校
韶关市浈江区莲花小学
地址: 莲花村委会
地点标识:韶关
属性标识:生活黄页 生活资讯 小学 小学校
翁源县龙仙第三小学
地址: 龙仙镇康乐路1号
地点标识:韶关
属性标识:生活黄页 生活资讯 小学
曲江城南小学
地址: 马坝镇狮岩路
地点标识:韶关
属性标识:生活黄页 生活资讯 小学
大坑口镇中心小学
地址: 大坑口镇胜利路
地点标识:韶关
属性标识:生活黄页 生活资讯 小学
韶关东岗小学 东岗小学是韶关市武江区窗口学校,市一级学校,市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坐落于市区新建路东岗岭。该校是一所办学时间比较长的学校,创办于1965年,现有教学班32个,有学生1800多名。
师资雄厚。有一支专业知识广博、治学严谨、敬业爱生、教有特色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65人,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3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教师30多人。音乐、体育、英语、美术、电脑等学科都配有专科毕业的老师。
校园美丽,环境优美。校园占地近7000平方,是市区校园较大的学校之一。新建的教学大楼,平整宽阔的活动场地,红花绿树、草地、塑像点缀其中,宣传橱窗、文化设施样样齐全,布局合理,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教学设备先进。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电子备课室、预览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场室齐全,各班基本上配备了“四机一幕”。藏书近5万册的图书室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目前,学校正加紧校园网建设,力争办成韶关市首家小学智能化学校。
管理严谨科学。学校重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治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工作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保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并多次承担市教育科研任务。“三结合”德育网和“五育并举”的科学管理,使该校形成了“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尊师守纪、勤学上进”的学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教风。“六优一提高”的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学校以教学严谨、质量领先、学生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称誉韶关城,是一所人人向往的学校。
❺ 翁源县以前拍过什么电影
始料未及
又名:无
看点: 未知
类型:悬疑 剧情
语言:未知
地区:大陆
时长:62分钟
导演: 黄金庆
演员: 周甜甜 黄立君 范瑞
❻ 韶关翁源哪里最好玩
东华山风景区
位于县城东北3公里处,总面积6.2平方公里。它由风景秀丽的东华山和历史悠久的东华寺构成。东华山属喀斯特地貌,遍布鬼斧神工的奇峰怪石,景色迷人,风光秀丽。有雄伟挺拔的五指山,文人墨客赞叹不己的笔架山、金龟望月山、玉兔峰、狮子山、卧佛山、天王山、骆驼峰、鸡冠石等。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东华寺是东华山上著名寺庙,据韶州史记载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印度高僧智药禅师航海抵粤,途经翁源,见此地境界非凡,佛光普照,山形地貌酷似印度灵鹫山,便在此地创建灵鹫寺。后于唐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改称东华禅寺。素有“东华寺的风,南华寺的钟”之说,千百年来,东华寺香火鼎盛,游客如云,名闻遐迩。东华山风景区奇特的自然风光并融合悠久的宗教文化底蕴,在国内尚属罕见,其建成将是一处度假、观光、休闲的旅游胜地,是目前翁源旅游开发的龙头项目。
湖心坝客家群楼
位于江尾南塘村,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占地150公顷,共有59座围楼。群楼坐落别致,视野开阔,聚集在奇峰脚下,芊芊绿野之中。
59座围楼集古、奇、朴、幽于一体,千姿百态,形成楼外有楼、楼中有楼,仙阁群楼,前呼后应。群楼小巷连大街,纵横有序,红麻石砌井,鹅卵石铺巷,流水拱桥,鲤鱼吐水,大门屏风,龙凤呈祥,雕梁画栋,相互晖映。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仿如《清明上河图》的美丽画面。
八卦围
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为张九龄后裔所建,因其围屋按周易阴阳八卦布局建造而称奇,是广东客家围屋中独一无二的“八卦村”,是周易八卦文化和客家文化完美融合的古建筑。
八卦围占地23000多平方米,有房屋间,街巷89条。屋形奇特,有的似折扇,有的似镰刀。大小街巷铺满鹅卵石,纵横交错,扑朔迷离,神秘莫测,一般人进入仿如进入迷宫,分不清东西南北,宛如闯入诸葛亮布下的八卦阵。
三华李观光园
三华李是翁源最誉盛名的名优、特色水果,翁源县三华镇是三华李的发源地,种植历史已有近五百年。三华李有鸡麻李、白肉鸡麻李、大蜜李和小蜜李四个品系,芒种后至夏至前后成熟。果大、肉厚、无渣、核小,清甜爽口,有香味。1986年在广东省水果品评会上荣获“名优品种”称号,1987年被评为广东省十大优稀水果之一。目前全县种植面积2万多亩。
三华李观光园主要位于翁源龙仙镇三华村,省道官龙公路贯穿通过,距106国道约15公里,县城15公里。是粤北地区富有特色的农业观光园之一。观光园可开展农业观光、花果采摘、农家乐等活动。翁江河从旁通过,可开展竹筏、漂流等水上娱乐活动。书堂石是晚唐杰出诗人邵谒潜心苦读遗址,也位于观光园的翁江河中,因而三华李观光园是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修学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书堂石旅游景点
书堂石旅游景点位于翁江河罗江水域官龙公路旁。因晚唐诗人邵谒在此潜心苦读,而且后来许多学子曾在此读书而得名。
书堂石遗址占地700多平方米,分正门、书房、空旷地三部分。传说,当年在邵谒书院读书的人都能考取功名,有一年,六名学子在书堂读书,上京赴考时,七人中举,原来连在书堂做饭的厨子也一起考上。此说一直流传至令。据史料记载,邵谒有33首诗作收入了《全唐诗》。
书堂石,地形独特,得天独厚,巍巍巨石屹立江中,四周环水,青山对峙,每当三华李盛开时,就会形成醉人的“罗江霜雪”美景。岛上岩层重叠,书堂石倚岩而筑,岩墙交错,浑然一体。但古朴天然,傲然屹立,尉为奇观。
仙鹤花卉长廊
位于江尾镇仙鹤村,距县城18公里。分布于省道S245线两旁,形成一条长廊。该长廊从2002年后开始规划建设,目前已聚集了30多家台湾等外地兰商前来种植兰花5000多亩,培植国兰和洋兰约400多种,远销国内外兰花市场,获得了全国兰花博会70多个奖项。
目前在长廊区内备建兰花展览馆、组培基地、度假别墅等。开展花卉餐饮、花卉疗养、花卉美容等特色活动。该村还是翁源久负盛名的特色水果九仙桃的种植基地,目前已种植4000多亩,满山遍野的桃花与兰花斗映争辉,分外妖娆。
铁龙水龙宫
水龙宫位于翁源县铁龙镇,由8个群洞组成,主龙洞长约2公里,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
主龙洞属地下河,低地面约10米,河中有数处龙潭,最大的长达62米,水面宽7米,最深处5米。洞中宽敞,构造奇特,各种景象,栩栩如生。穿行其洞,听潺潺流水,品神趣各景,望洞顶滴泉,观奇石怪光,如龙宫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由于水龙宫风景别致,香港《大公报》曾载文推介,并在有关场合播放录像予以介绍。现水龙宫已开发了部分项目,每逢节假日,都有大量的游客闻名而至,品尝大自然独特的风光。
跃进水库休闲度假村
位于县城东南13公里处,省道S244线从中通过。度假村属森林山谷型自然风景区,水库发源于海拔1200多米的青云山,位于崇山峻岭的峡谷中,库容量近2000万立方米,周边是100平方公里的茂密森林,非常幽静。这里是碧水蓝天,鸟语花香,亭台阁榭,可供游客烧烤、垂钓、泛舟游览、登山观光、采摘奇花野果等。水库旁建有度假村,拥有豪华客房,风味餐厅,可品尝山地鸡,大头鱼,山水豆腐等农家菜,这里还是翁源县自驾车旅游者协会接待基地,是休闲消暑、自驾游的好去处。
翁源特产:
1.九仙桃地理标志产品翁源特产,因产于“中国九仙桃之乡”翁源县江尾镇九仙村而得名。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种植,至今有近五百年栽培历史。九仙桃属我国南方硬肉桃品系,具有果大、核小、肉厚、果肉离核、含糖量高等特点。果实外观粉红色,果身饱满、肉质脆、化渣、清甜,平均单果重达200克以上,果长圆形,果实顶点尖小弯曲凸起,肉质爽脆,风味独特,栽植主要分布在龙仙、江尾、坝仔等地。九仙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翁源县龙仙镇、江尾镇、坝仔镇、官渡镇现辖行政区域。......[详细]
2.三华李地理标志产品三华李产于翁源县三华乡,品种很多,以鸡麻李和蜜李风味最佳。三华李在芒种、夏至成熟,是城市的淡季水果。它的特点是果大、肉厚、无渣、核小、清甜爽口、有香味。1987年,三华李被评为广东省十大优稀水果之一,每年的6月下旬有中国翁源三华李节。(韶关)三华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翁源县龙仙镇、坝仔镇、江尾镇等3个镇现辖行政区域。......[详细]
3.翁源果蔗果蔗顾名思义是食用的水果甘蔗,是一种供鲜食的甘蔗。其特点是汁多清甜,脆嫩爽口。我国果蔗按皮色主要分黄皮果蔗和黑皮果蔗两种,产地主要在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省。水果甘蔗经历了十几年的品种改良,先后出现了黑蔗、玉蔗、竹蔗、米蔗、黄皮果蔗。广东翁源县是中国黑皮甘蔗种植大县,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三万多亩,丰富的种植和管理经验,亩产平均达到10吨。甘蔗甘甜可口,节长茎粗,节节均匀,长2.5-2.8米,重5-8斤,品质优良,受到广大客商的好评。每年收获季节,每天都有大量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河南、福建、江西、安徽、山东、哈尔滨等地的车辆到我县收购黑皮甘蔗。......[详细]
4.六祖甜茶南华甜茶又称六祖甜茶,是南华寺六祖慧能祖师在曹溪周围大山中所发现,从唐代流传至今。南华寺僧人以壳斗科植物多穗石柯嫩叶制成。其茶色橙红,气味芳香,以甜味浓重区别于一般青茶而成为南华寺特产。以南华寺九龙泉水冲泡,其味更佳。南华甜茶纯天然野生,直接采摘晒干,无任何污染、添加剂。味甘香醇可口,在佛教界称之为禅茶,属清凉甜茶。......[详细]
5.油罩糍油罩糍是翁源街头小吃之一,也是翁源人从小吃到大的小吃。简单的原材料,生粉加上葱花,经过适当的的油温煎炸,就形成了它特有的香味。......[详细]
6.客家酿豆腐千年古县翁源,是客家人聚居之地,中原人南迁到这里,不仅带来了勤劳朴素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在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上挖个小洞,然后把猪肉和葱做成的馅“酿”入其中,然后放到锅里慢慢焖,最后洒上葱花,一道美味的客家酿豆腐就做成啦。......[详细]
7.爽脆肉丸新鲜猪肉,用手工传统方法棒槌拍打成糕浆,伴以食粉制成的肉丸,与普通肉丸大不相同,其特点:爽脆嫩滑。至今翁源仍保留这一民间传统料理,深受食客偏爱,情有独钟。......[详细]
8.梅香虾米虾米蒸虾酱,梅香伴家常,这是水乡人家一种美味家常菜,锦江河虾米,以色泽鲜红连壳可食流传于民间。......[详细]
9.马古塘莲子南浦镇马古塘村:马古塘莲子。......[
❼ 请问韶关翁源的人怎么样地方偏僻吗
翁源县城离韶关市区约有110公里,距广州200公里,深圳300公里,至广州黄埔港220公里,至广州新白云机场120公里,属于珠三角2小时经济、生活圈的范围。境内京珠高速公路、国道G106线、省道S341线、S244线、S245线贯通而过,而规划中的昆(明)汕(头)高速公路、深湘高速公路亦将贯穿其中,建成后翁源将形成“三纵一横”的高等级公路网络,优越的交通环境更加凸显翁源的区位优势。要说偏不偏僻,只能说相对于什么地方来说,但说实话,如果不是在县城的话,有些地方也是很偏僻的,我所认识的翁源人比较少,只有几个同学,人都还不错,但总体来说,那里的人名声不是很好,有些人比较野蛮,比较多人流串到附近的县城去从事偷窃、抢劫等行当,听说当地的治安也不太好——特别排挤外地人,当然,我说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情况,具体的人和事还得靠你自己去了解和判断,希望这个回答能对你有好处!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海涵!
❽ 广东省翁源县历史人物
翁源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周文王分封诸子时,即有一子被封到翁源(时称翁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纯朴、勤劳、智慧的翁源人民谱写了光耀古今的篇章。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的邵谒;宋代“父子进士”的梅鼎臣、梅佐;明代明神宗皇帝赠联“破虏平蛮,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嘉奖的抗倭名将太子太保陈嶙;在今天享誉全美的旅美杰出华人、二十世纪中华杰出英才、著名美国油画大师涂志伟等,为千年古邑缀上串串亮丽的珍珠。
梅鼎臣 梅佐父子
梅鼎臣、梅佐父子俩人为宋代江镇铺(今新江镇)人,汉台侯梅鋗之后。
宋天圣二年(1024),梅鼎臣与曲江县余靖同中进士。出任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2~1048),官至殿中丞、殿中省。他为官刚直廉明,为各官钦敬,宋帝嘉许。他认为没有直言规劝的臣民,则不能真正拥戴皇帝理正朝纲;不坚持正直的言论,则不能为好部属。他大力提倡修正不良的举止(行为),刹治堕落现象。以刚正、直言、敢谏闻名于当世。
梅鼎臣之子梅佐,继承其父的高风亮节,宋天圣五年(1027)考取进士。父子双进士传为佳话,为世人钦羡。
梅佐官任藤州知州(今广西藤县)。当时藤州辖苍梧、彝戎、杂揉等南越族诸域。前任诸官大都是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者,以致民怨沸腾。梅佐到任后,以宽厚仁义对待少数民族的人民,以开明政策招抚那些与官府作对的民族,使其诚服,并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取信于民。梅佐一生清正廉明,且能刻苦钻研学问,深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道理。后与其父合著《大学》、《中庸》讲义,精辟阐述“格致(格物致知),诚正(诚实正直),修齐(修身齐家),治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详细分析天性人命的旨意,人称“理学名臣”。
邵 谒
邵谒(约公元八六O年前后在世),字不详,韶州翁源人。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晚唐时期,邵谒在翁源县衙任小吏。一日,有客至,县令指使其铺床接待,邵谒不应,县令怒而斥之,邵谒不服,奋然拔刀截其发悬于县门,并发誓曰:“学苛不成有于发”,之后匆匆离去。邵后来到罗江水(即今翁江)河心小岛上隐居攻读,苦读三年,学业大进,于唐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赴长安入国子监,得诗人温庭筠赏识并力举,诗名大振,后登进士第。邵谒有诗三十二首选入《全唐诗》。温庭筠称其诗“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明代进士黄佐赞邵谒曰:“五岭以南,当开元盛时,以诗文鸣者,独谒与曲江公(张九龄)巍然并存。”后来为何邵谒默默无闻?想必是其诗多抨击时事,敢为被压迫者鸣不平,故不得当政者的赏识。如邵谒诗《岁丰》曰:“皇天降丰年,本忧贫士食,贫士无粮畴,安能得稼穑。工佣输富家,日落长太息。为供豪者粮,设尽匹夫力。天地莫施恩,施恩强者得。”另有《自叹》、《寒女行》等篇,都反映了他的疾世的思想。
陈 璘
陈璘(1543-1607),字朝爵,号龙崖,翁源县龙田铺人(今周陂龙田村)。璘少怀大志,身材魁梧,膂力过人,结交多贤豪,相与谈剑术,讲韬略,尽得其秘。在国家民族内外患之际,璘决心从军报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潮州、连江等地区数万人起事,粤中大震,总督下令熟兵法者爵万户。此时,璘献策军门,总督大为赏识,即署把总军衔,命璘领兵前往平息,升为指挥佥事。平息英德起事,升广东守备。
万历初年,高要、揭阳及山人钟月泉等起事,璘奉命领兵讨平,升为都指挥佥事,佥书广东都司。平息高要朱良宝,封为肇庆游击将军,后任高州参将。广东总督凌云翼为铲除地方割据势力而大征罗旁时(今云浮、罗定、郁南等地),璘领兵从信宜东进。在罗旁战役中,璘破占山为王的苗瑶军90支,诏封为副总兵兼署东安参将。从此,陈璘把家迁至云浮,定居在六都乡。璘定居后,即精心规划,营建房宇,分田戌兵。几年间,县城建设初具规模,正如史书所载:“山城如画,行者歌,居者宁,缙绅大夫东西上下,而夜拆不击。”
历史二十一年(1593),璘出任副总兵驻守南澳岛(朝廷直隶),在位时,璘带领岛上官兵广为植树,亲为此举立碑,古树和碑石今仍在。
万历二十五年(1597),倭寇大举侵犯朝鲜,朝廷知璘有谋略,善用兵,又熟悉倭情,命他统领广东5000兵援朝抗倭。翌年二月,璘被提为御倭总兵官兼水师提督。当时,璘辖副将陈蚕、邓子龙、游击马文焕、季全、张良等将领,统率水军1.3万人,战船500余艘,开往朝鲜的忠清、全罗、庆尚等海口。倭寇发现璘的战船后,慌作一团。不久,日本主政者丰臣秀吉死去,倭寇军心动荡。璘觉察后,即与邓子友与朝鲜名将李舜臣率兵进击。邓子龙、李舜臣不幸想继牺牲。此役,倭船被焚,溺死者数以万计。与此同时,刘廷部部奋勇攻占行长,直入顺天大城,璘看准时机,两面夹击,焚倭船百余艘。倭首石曼子率兵向西增援,璘待石曼子战船行驶至半海中,即将石曼子夹杀,并歼其水军300多人。倭寇仓皇退守锦山。不久,倭寇偷渡潜伏于乙山中。乙山崖深道险,将士们望而生畏。璘亲率兵星夜潜入乙山,包围其岩洞。拂晓,炮火齐发,山谷震荡,倭寇急奔后山,凭高顽抗,璘率将士殊死攻击,倭寇慌忙逃窜,璘穷追不舍,把来犯的倭寇一举全歼。战后,璘的鬓发由黑全然变白。朝鲜国王李公见璘时说:“大人鬓发尽皓,形容尽变,殊异于曩日接见之时,必用虑于战功之故。”援朝抗倭,战果辉煌。论功行赏,璘升为都督同知,世荫指挥佥事。
班师回国后,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被钦命为湖广总兵官,璘奉命征计播州(今贵州遵义)苗民义军,后渡乌江,与各路苗军作战。万历三十四年四月,璘再次奉命领兵万人平息水艮山起事的苗军,降苗1.3万余人,后奉命调回广东任总兵官。朝廷论功行赏,封璘为左都督,世荫指挥使。万历三十五年五月,璘病逝于任内。朝廷以璘平乱抗倭有功,同年九月封赠“太子太保”,再荫百户。
朝鲜人民为纪念璘在抗倭援朝时立下的功勋,在璘灭倭寇的皇朝里(今德松时)建造了“陈璘别庙”,城内设“太保祖祠”和“太保祠”,钦赐祠联曰:“辟土开疆,功盖古今人;第一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朝廷对璘的祖辈、家眷以及子孙均作了封赠。其子孙均作了封赠。其子孙多遍布于罗定、云浮、郁南、信宜等地,并有迁播于广西、四川者,其中一孙陈泳素,于明末迁至南朝鲜皇朝里,至今繁衍300多户,2000多人。
涂志伟
涂志伟(1951- ),广东翁源人,著名油画家。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7年赴美国留学,获美术硕士学位。后定居美国。1992年被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词典》。涂志伟在1993年加入全美油画家协会,1996年获协会主席特别奖,1997年被授予协会荣誉会员称号。1998年获协会年会大展金奖,1999年成为大师级会员,2000年至现在担任常务理事和艺术评委主任。2002年获协会第十一届年展的大师级会员头奖,同年被选为该协会的副主席。最近被全美油画家协会选举为主席,这是该组织历史上首位由华裔担任主席。涂志伟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画展及全美画展并多次获大奖,被美国油画学会评为"油画大师"。
❾ 韶关市翁源官渡经济开发区有太安堂集团的药厂或分公司吗
根据经验,你极有可能是遇到传削了;
韶关市翁源官渡经济开发区没有所谓的“太安堂集团”,只会是传削的窝点!
如果你遇到以下情况,请立即提高警惕,以免进一步上当受骗:
1、接到自称是“XX集团、XX国企、XX外企等”的电话,来电却是来自广东韶关的手机号码、或者是小灵通(固话);
2、对方邀请你进行所谓的“电话面试”(远程面试、电话录音)、“个人资料登记”,并询问你以下问题(重点):
你是否是外地户口(外地人)、非韶关人;
你是否在韶关有亲朋;
你是否是应届毕业生(没有社会经验、工作经验)
3、当场或者是告知你已经被“录用”,要求你携带行李到韶关“某某工业园”“某某新区”进行数周或者是数月不等的“培训”;
4、提供“高薪待遇”(带薪培训、报销费用、包吃住、几房几厅、空调宽带等)、“专人专车接送”等;
5、常见的“培训”地点:一般为“培训基地”,也有谎称是“培训机构”、“分公司”、“人事部”的所在地;
以韶关来举例,主要是远离市区的偏远地带,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市属郊区,如北江科技园、南郊民营工业园、粤北工业开发区、沐溪工业园、武江科技园等;
(2)县市级郊区,如始兴工业园、(曲江)白土工业园、乐昌工业园、乳源工业园、新丰工业园、南雄精细工业园、翁源官渡开发区等;
(3)某某新区:如芙蓉新区等
(4)某某大道:马坝大道、西联大道、韶南大道等
若符合上述描述的,百分百是骗子,绝大多数是传削!
“在外地的没有社会经验的求职者”(重点),特别是“应届毕业大学生”(重点/高危人群),最容易受到传.销分子的目标和引诱;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语,否则等待你的只会是陷.阱!
建议你:
1、登录该公司官方网站,绕开骗子留下的联系方式,根据网站上提供的联系方法,与总部进行核实;
2、可拨韶关区号(韶关区号是0751)+114,核查来电(固话);
3、可拨韶关区号+12315,核查分公司注册等信息,或者登录韶关工商红盾网进行查询!
相关信息请搜索“韶关 培训”、“韶关 传削”!
❿ 关于翁源婚嫁的风俗问题
订婚礼俗记要
订婚又称“文定”,昔称“纳吉”及“纳徵”,订婚虽然不像结婚般繁复,但传统习俗仍非常重视,男女双方均需准备若干礼品,其过程如下:
·新郎先在家行完家祭,而后与媒人同乘一车前往女方家迎娶。下了车,进了门,红包可跑不掉哦!
(一)贡礼官:俗称“押箱先生”,专门负责送礼行聘事宜。贡礼官必须控制人数(凑成双数)、车辆(六辆或十二辆)、聘金(双数且用红纸包装妥当)、六件礼。
(二)家祭:出发前往女方家纳采之前,男方先行在家行祭祖仪式,这时将纳采所用之“盒仔饼”或大饼,上香祭告列祖列宋,将前往某处女方家下聘,请示列祖列宗保佑这段姻椽美满幸福。
(三)出发:行完家祭后,贡礼官负责将所有聘礼搬上车,新郎与媒人同乘一事,前往女家。
(四)红包:出发前贡礼宫除了打理人数、车数、聘礼外,也得提醒新郎多准备红包。如:前来开新郎车门的舅爹、“压桌”、六名随去的亲人都需备有新娘见面礼、捧洗脸水的女方新友、媒婆礼。
· 订下终身后如何下聘
“吃米香,嫁好婿”,六礼中要有米香饼。
·为什么要准备四色糖呢?
是象征新人甜甜蜜蜜,白头到老的意思。
聘礼不仅代表男方报答女方家长的心意,感谢女方家含辛茹苦抚养即将过门的新嫁娘,同时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所以大多数都愿意添置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而且每件聘礼也都包含了讨吉利、增圆满的象征意义。
聘礼通常分简单的六件礼或讲究的十二件礼,聘礼的多寡依照个人的预算安排,同时不妨托媒人向女方家长请教,询问女方意见,做个两全其美的排场。
·男婚女嫁正式登场
霹哩叭啦!鞭炮声响起,男方迎娶的人到啦!当天要进行祭祖、奉茶,直到戴上牵手到白头的戒指后才算礼成。
·大礼过后,女方如何回礼?
中国人一向讲究“礼尚往来”,在男方过大礼后,女方自然也要备回礼,可不能让男方空手而归啊。
汉族--婚俗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春秋时,人们同姓婚会造成后代畸型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战国后,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对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一宗唐律,同姓为婚乾杖而离之。明、清时地域更大,人口众多,早成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了原先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故《明律例》与《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为二,中表面规定两者皆禁止通婚,实际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结婚。清末册律,将同姓不婚与亲属不婚合并,只禁止同宗结婚。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查日子:汉族婚姻风俗。又称报日子。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农村议婚订婚的一个步骤。男女青年相识了解后,禀告父母,托媒沟通,男方给女方送彩礼,然后定婚期。
旧时多先请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进行。有些地方双方家长相会为子女订婚。如全州县一带,双方意见一致后,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给女方,约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长和舅舅到男家相会,男方设宴款待。小伙子执壶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后敬自家舅舅,然后先客后主依序敬酒。双方商定婚期,订婚告成。尔后男女送女方重礼、聘金,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家具,依期举行婚礼。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对糯米粑(俗称“团圆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领神会,盛情款待并请左邻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议将婚期提前。
贺郎歌: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兴安县一带。拜堂、晚宴后,亲友簇拥新郎于正厅,唱贺郎歌。即兴现编贺词,也有戏谑、诙谐之词。亲友唱一首,新郎饮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闭门以待,男女对唱《开门歌》,尽兴方开门。进门后唱歌闹房,由“恭贺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饮到10杯(酒力不胜者可由男歌手代饮)。然后唱《交欢酒》,新人双双同饮一杯。最后歌手扣门唱《扣门歌》以结束婚礼。
坐红堂: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男女青年结婚前夕分别在自家祭祖并接受尊长训诫。新娘穿红挂饰,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细声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叙姐妹情。姐妹们叮嘱新娘过门后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赞新郎俊秀勤劳。当新娘诉说不如意的心事时,姐妹们多方劝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别并赠礼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厅,接受长辈勤俭理家,为人处世之教。教导结束老人退堂,小伙子们说笑打诨追新郎,欢乐深夜方散。
讨钥匙: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新娘之嫁钥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亲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亲郎送封包讨钥匙,以便拜堂后打开箱子,展示其中谷米钱物,象征婚后五谷丰登、家庭富裕。送亲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亲郎收下封包,新郎讨得钥匙后,欢欢喜喜与新娘拜堂。
看屋:汉族婚俗之一,农村议婚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门、查家。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届时女方和两位称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亲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访家况(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设宴款待。媒人介绍议婚双方相识。女方亲友代提财礼要求,男方当时通常一概应承,并赠诸宾客“行脚钱”。次日,双方通过媒人细议。有些地方还允许进入议婚男子内室翻箱倒柜察真情实况,之后再通过媒人议婚。
黑房抢亲: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贺县一带。在下程山区,新娘哭嫁两天两夜后,过门之日清早与女伴们同藏黑房。男女迎亲队伍到达后,新娘的兄长(或堂兄表哥)和亲威中的男青年破门而入。女伴掷沙子挥竹枝抵抗。抢者力图将女伴们拖出门外以排除干扰。如两个抢者败阵,则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强背出门。再由男方迎亲队中的两个(或4个)女子轮流背新娘到郎家。抢亲角逐中,男给女抹锅烟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抢婚遗风演变为男女青年的打闹嬉戏。
拜堂彩语: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点燃供桌上的一对喜烛,并说彩话贺喜祈福。如桂东贺县一带常用彩语:“龙独光光,高照华堂,夫妻并寿,福禄成双”、“手拿花红丈二长,恭喜外甥娶新娘,鸾凤和鸣添福寿,夫妻和睦百年长。”祝词说完后,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并对拜成亲。
回门:旧时汉族婚姻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蝎妻子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鲍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