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道县的历史沿革
道县古称道州,历史上与衡州(今衡阳)、郴州、永州并称“湘南四州”。
远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立县制,历为郡、州治所在地,其间1500多年为郡、州、府所在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营浦县,隶长沙郡,为道县建县之始,因县治位于营水之滨而得名。汉元鼎六年(前111年)隶零陵郡。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66年)置营阳郡,郡治在营浦。
梁天监十四年(515年),改营阳郡为永阳郡,营浦郡为郡治。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零陵郡为永州,废永阳郡,并营浦、谢沐二县为永阳县,隶永州。大业三年(607年),复改永州为零陵郡,永阳隶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以零陵郡之营道、永阳二县置营州,改永阳县为营道县(原营道县改唐兴县)。次年,改州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3年),改名道州。贞观十七年,废道州,营道改属永州。上元二年(675年),复置道州,统五县,营道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道州江华郡,改县为宏道。乾元元年(758年),废郡名,复称道州。
五代十国时期,道州仍辖五县,宏道为州治。宋建隆三年(962年),改宏道县为营道县。两宋时期,道州辖四县:营道、江华、永明、宁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道州置安抚司,次年改为道州路,置总管府。营道县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道州路为道州府,营道为府治。九年,复改为道州,以州治营道县省入,辖宁远、江华、永明三县。崇祯十二年(1639),析宁远县新田堡置新田县,并隶道州。
清康熙三年(1664年),道州降为县级散州。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道县。
1949年11月15日,道县和平解放,属湖南省永州专区。
2000年,属永州市,道县辖9个镇、10个乡、4个民族乡。
2001年末,道县辖9镇、14乡,587村(居)委会。
2004年,道县辖9个镇、10个乡、4个民族乡。
2010年,撤销道县道江镇,设立濂溪、西洲2个街道办事处,撤销柑子园乡,成立柑子园镇。
2013年,道县撤销桥头乡,设立桥头镇;撤销东门乡,设立东门街道;撤销营江乡,设立营江街道。9月,万家庄和富塘撤乡设街道。
2015年,道县正式启动撤县设立道州市 。
2015年11月,道县撤销井塘瑶族乡,成建制合并到审章塘瑶族乡;撤销新车镇,将该镇新车片17个村成建制合并到祥霖铺镇,午田片9个村、2个村分别成建制合并到营江街道、万家庄街道。至此,道县辖7个街道办、11个镇、1个乡、3个民族乡 。
❷ 道县人文关系复杂,官僚主义,地方主义。盛行是真的吗好想道县出了好官
都是真的i我是道县清塘的,讲实泣:我蛮喜欢自己的家乡,风景好好,做事心加事。可那些当官滴不争气,客年易光明贪污行为在众多官僚中只不过是最平常不过了,我们早就习惯格镇政府七芙蓉王而拒收白沙二代。在去年的易光明事件中牵出很多县一级官员,后因涉及面太广,无法将道县官员一并撤换,只象征性地要他们交出贪污所得不了了之。做为道1县人,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真希望在道州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出现一个真正的好官!
❸ 周敦颐纪念馆写作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周敦颐的一句千古绝唱。
周敦颐,人称周子,今湖南道县人,我也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也是对他佩服不已,对他的了解也稍稍有一些。他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地方颇有名气,人们
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可见,他小时候就十分聪慧与勤奋好学了。而在周敦颐14岁时,其父病逝。于是他与哥哥卢敦文,随母投靠衡阳舅
父郑向,后来郑向向皇帝保奏,为他谋到了一个监主薄的职位。他在职期间,尽心尽力,深得民心,不仅一边办公事,还一边开始研究《周易》,后来终于写出了他
的重要着作《太极图·易说》。周敦颐后来还创办了理学派,他的学问与气度,有许多人追随与学习,后来还出现了两兄弟,名唤为程颢、程颐,他们俩在周敦颐死
后还继续发扬理学派。可见,周敦颐是多么好学呀!
可是在我的心中,周敦颐不仅是好学的,他十分还高洁傲岸。那些自以为自己十分伟大,十分了不起的角色,才是真正的愚蠢与无能,就像臧克家曾经写过这样一句
话:“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
烧。”,还有一个贴近于我们生活的事例:柯震东在2002年是拍了央视的一个禁毒宣传片,可令人嘲讽的是,在同年,他也开始接触吸毒……
周敦颐这样一个高尚的人,怎么能不值得大家的崇拜与敬仰呢?周敦颐,我心中的周敦颐啊,我要向你学习,学习你的好学,学习你的高尚品质!
❹ 道县地图的照片。
道县,别名道州,雅称“莲城”。隶属湖南省永州市,位于潇水中游,东邻宁远县,南界江永县和江华瑶族自治县,西接广西全州县、灌阳县,北连双牌县,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称。是湖南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南北长77千米,东西宽62.6千米,土地面积2448平方千米,总人口808716人(2014年)。县政府驻地濂溪街道办事处。
道县是宋代大思想家、理学鼻祖周敦颐、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及近代革命家何宝珍的故乡,因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标本和陶器、孕育了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发现人类最早现代人牙齿化石(8-12万年前),湘南古城道州被誉为“天下谷源、理学圣地、神州陶本、人类始祖”。
❺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州两首诗运用了什么什么什么等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两首古诗都写了月亮,都借月抒发感情。但抒发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之情。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5)道州宣传片扩展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州的创作背景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❻ 东阳从古到今最大的官是谁
金华是一座有着2200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各个朝代都有大量的人才涌现。如果要问金华历史上哪个朝代出的人才最多,除了现代和当代之外,最厉害的肯定要算宋朝。
为什么说宋朝时期的金华非常厉害?
不查不知道,一查惊一跳!金华在宋朝时期,不只是学术大家众多,还出了十位状元,最厉害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就出了四位。
七位学术大家
厉害!金华在宋朝竟然出过10位状元、4位宰相!
吕祖谦(1137—1181),人称“东莱先生”,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与朱熹、张栻齐名。
厉害!金华在宋朝竟然出过10位状元、4位宰相!
黄庭坚(1045—1105),祖籍在金华浦江,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书法独树一格,是“宋四家”之一。
厉害!金华在宋朝竟然出过10位状元、4位宰相!
范浚(1102-1150),是金华兰溪人,南宋的时候理学盛行,以薛季宣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及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被合称“浙东学派”,它们是南宋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以金华学派的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久。而这三派中,开浙东学派之先河,发浙东学派之先声者的,正是范浚。范浚的理学思想对金华乃至整个浙江理学的影响久远,被称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
厉害!金华在宋朝竟然出过10位状元、4位宰相!
“北山四先生”,也称“金华四先生”,是对宋元时期金华学派的四位著名学者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的统称。这四位先生也是递相传授的师生关系。明代章一阳的《四书正学渊源》概括四人成就为:“孔孟未发奥得朱注而朗于日星,朱注未尽意义又得四先生阐明殆尽。”
两位文武名臣
厉害!金华在宋朝竟然出过10位状元、4位宰相!
胡则是北宋时期的清官,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杭州西湖龙井泉附近的胡公馆便是根据他的传说而建的。是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文人。1959年8月,毛泽东在开完庐山会议返京途中路过金华,曾对永康县县委书记说过这么一段话:“你们永康不是有块方岩山吗?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最是出名了。其实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时期一名清官。他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罢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
❼ 道县是湖南的哪个市的
道县隶属于湖南永州市。
道县地处湘南,毗邻两广,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称。是湖南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全县辖9个镇、14个乡、3个国有农场,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根本出发点,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调整经济结构为重点,突出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推动全县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道县古称道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立县制,历为郡、州治所在地,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及近代革命家何宝珍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片热土上。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祖”的玉蟾岩遗址;有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湘源温泉生态景区、天下一绝——月岩景区,还有享誉千年的“四奇”、“八景”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道州历来为湘南桂北物质集散地和兵家必争之地。东距郴州170公里,与京广线,京珠高速公路相接;西距桂林180公里,与湘桂线,衡昆高速公路相接;北上长沙、武汉,南下深圳、珠海,西出南宁、海口,均可朝发夕至。207国道贯穿南北,1863、1806省道横贯东西,潇水河入湘江过洞庭可直达上海。县城北郊还有一个56万平方米的机场,是湘南及两广北部地区十余县市,飞机播种、杀虫、物探、航测的作业基地。洛湛铁路今年已经开通,昆台高铁也将争取从道县经过,正在建设的二广、厦蓉、道贺三条高速公路交汇于道县,届时道县将成为南方新崛起的重要交通枢纽。道县的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川秀丽奇绝,国家级风景区千家垌早已蜚声中外,风景区湘源温泉度假村、濂溪故里、月岩、两河口水上乐园,或为山奇,或为水秀,可谓各擅胜场。令游客流连忘返。
道县特产丰富,柑桔有“金桔出营道者,为天下冠”之美称;“道州红瓜子”畅销东南亚;“道州灰鹅”是湖南省十七个地方名优品种之一,荣获外贸部“优质出口产品”称号;“道州厚朴”等享誉全国市场。通过多年的发展,道县已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厚朴生活基地县、秸秆养牛基地县、天然草原恢复建设基地示范县、国家湘南脐橙优势产业带和湖南省蔬菜生产重点基地县、油茶生产基地县。
道县矿产资源丰富,是湖南省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达20多种,其中锡、钨矿的储量和品位均居全省第二位,金属锂、铷矿为湖南省独有,蚣坝镇后江桥和祥霖铺镇的大型金属矿床在全国榜上有名。据勘探,全县锡钨矿的保有储量达160万吨、铅锌矿220万吨、锰矿3400万吨、铁矿1500万吨、锂矿40万吨、铷矿16万吨、高岭土2000万吨。境内水系发达,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小水电开发潜力大,全县水能蕴藏总量达36.18万千瓦,2002年被列为国家以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试点县。
道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道县人民立足深厚的传统文明与文化,并正以自己的智慧与勤奋创造崭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