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2017疟疾宣传标语

2017疟疾宣传标语

发布时间:2022-07-31 01:22:36

Ⅰ 世卫组织颁发消除疟疾认证的标准是什么

中国申请国家消除疟疾认证,我觉得是能成功的。由于从2017年至今已连续近4年无本地原发感染疟疾病例报告,且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有助于全球疟疾防控工作 。

中国也曾是疟疾流行大国,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疟疾防控,经过 70 年几代人的努力,2017 年至今已连续近 4 年无本地原发感染疟疾病例报告,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消除标准。 2019年,中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地区共报告疟疾病例约170万例,与2000年的300万例相比下降43%,高风险人群感染率也从5‰降至2‰。中国在与疟疾的长期较量中,从中草药中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有助于全球疟疾防控工作。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国家消除疟疾认证,这件事可以体现每一个国家都十分看重居民的身体状况。与此同时,疟疾已经成为可以用药物治疗的疾病。如果我国一直保留疟疾认证,势必会影响国家发展和居民正常的生活状态。

Ⅱ 防治疟疾宣传征文应该怎么写

在以下的文章中进行精简就可以不了。。。宣传重点是主要表现症状及危害。。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治疗疟疾应采用抗疟原虫药物,如氯喹、奎宁、青蒿素等。
疟疾仍然是当今人类的最大杀手之一。“疟疾”一词在拉丁语中的含义是“坏的空气”,甚至古罗马人就意识到应避开某些沼泽地区的瘴气。但是,疟疾并不是由带病菌的空气、而是由不流动的水中所繁殖的蚊子造成的,正如罗纳德·罗斯在1892年怀疑的那样。
在疟疾患者体内发现了一种大小如红细胞的寄生虫。它是如何侵入人体的?罗斯设法 追踪这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它先存在于蚊子的胃内。在那儿繁殖后,这的幼虫侵入蚊子的唾液腺内。当蚊子叮人时,唾液中的寄生虫随之进入人体的血液中。几周之后,被感染的人就会出现疟疾特有的发热和寒战而病倒。这种发热呈一过性,并且反复发作。
罗斯的研究并没有治愈疟疾。一旦找到疟疾的病因,人们就能够设法消灭在沼泽里繁殖的蚊子。
只有雌性蚊子才叮人吸血,用来使这的卵健全成长。所以,只有雌性蚊子才会传播疟疾。
疟疾现在几乎已经在城市和城镇内绝迹的,但仍然流行于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农村。
奎宁是最古老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作为唯一有效的药物,它一直使用了300年。预防仍然是对付疟疾最好武器。如今在疟疾流行的地区旅游,当有蚊子出没时,人们应该服用抗疟药,并使驱蚊剂来避免蚊子的叮咬。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蚊叮咬传播的污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
疟疾是一很古老的疾病,远在公元2000年前《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有《疟论篇》和《刺论篇》等专篇论述疟疾的病因、症状和疗法,并从发作规律上分为“日作”、“间日作”与“三日作”。然而,直到1880年法国人Laveran在疟疾病人血清中发现疟原虫;1897年英国人Ross发现蚊虫与传播疟疾的关系,它的真正病因才弄清楚。
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病死率很高。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Ⅲ 全国疟疾日的历年主题和宣传口号

2008年“全国疟疾日”
宣传主题为“疟疾--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
宣传口号回
(一)防治疟疾,消答除贫困。
(二)全社会携手,共同抗击疟疾。
2009年“全国疟疾日”
宣传主题
各省因地制宜
宣传口号
消除疟疾,共享健康
使用蚊帐,远离疟疾
预防疟疾,保障健康
全程服药,根治疟疾
消除疟疾,共建和谐
消除疟疾危害,促进和谐发展
一顶蚊帐,一份关爱,远离疟疾
2010年“全国疟疾日”
宣传主题
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宣传口号
小小蚊帐作用大,消除疟疾要靠它
遏制蚊虫孳生,消除疟疾隐患
把预防做在前头,把疟疾除在源头
预防疟疾人人参与,健康生活家家受益
发热病人要血检,防治疟疾早发现
根治疟疾要规范,全程服药最关键
2011年“全国疟疾日”
宣传主题
消除疟疾,履行承诺
2012年“全国疟疾日”
宣传主题
全民行动,消除疟疾
2013年“全国疟疾日”
宣传主题
投资未来,击败疟疾
2014年“全国疟疾日”
宣传主题
消除疟疾、共享健康

Ⅳ 中国疟疾为什么没有了

这是我国建立的精准防控体系的功劳。

疟疾与人口的流动高度相关,而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海内外人口流动。因此,抗疟工作的重点是扩大和加强了疟疾监测,其中一项主要措施是扩大区域抗疟疾联盟。

2004年“非典”疫情平息后,中国建立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并将其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2017年,为进一步巩固消除疟疾成果,防止输入疟疾引起再传播,中国制订了消除疟疾联防联控机制,协作开展消除疟疾工作。

健全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所提供的有效治疗与预防、对人口流动的监控,和在技术、资本、人才不足时广泛的群众动员,以及长时间的坚持,是中国最终消灭疟疾的关键,也是防治包括新冠在内大多数流行性疾病的关键。

疟疾的分类

疟疾有四种,它们分别是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是两种最常见的疟原虫,而恶性疟原虫是最致命的。恶性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常见的疟疾,这也直接导致了该地区的高死亡率。

对于孕妇和未出生的婴儿,疟疾是及其容易感染这类人群的,这也是新生儿死亡、新生儿体重下降和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恶性疟可能蔓延到其他地区,它最可怕的点在于可以在疟疾根除的地区继续繁殖。

Ⅳ 关于疟疾的描述正确的是

1.什么是“疟疾”?

疟疾并不是什么新的疾病,我国20世纪90年代前普遍存在,在24个省(自治区)流行。民间称之为“打摆子”,上了年纪的老人大多都听到或看到甚至得过疟疾。经过几十年几代医疗卫生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已经没有了疟疾流行,所有病人均由境外输入。

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是“疟原虫”,能够使人得疟疾的疟原虫有4种,分别是“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他们都是通过蚊子叮咬,把“疟原虫”从病人传给健康人的。



2.得了“疟疾”会怎么样?

“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进入人体以后,经过数天在肝脏短暂停留后进入血液中,并“安家”在红细胞里。疟原虫在红细胞里以血红蛋白为食物,不断繁殖,数量迅速增加,最后把红细胞撑破,又钻入正常的红细胞里再继续繁殖,一直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导致红细胞被大量地破坏,病人表现出“有规律性的发冷又发热”。

4种疟原虫进入人体后繁殖都比较快,尤其是“恶性疟原虫”,如果未及时使用“抗疟药”,7~10天可导致病人昏迷,甚至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有43.5万人死于疟疾。

3.哪里还有“疟疾”?

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我国公民去上述地区应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被蚊虫叮咬。



“疟疾”治疗癌症不是“新方法”



①20世纪80年代初期,外科医生亨利·海姆利希提出了“疟疾疗法”,声称注射疟原虫可诱发疟疾高热,刺激免疫系统有效对抗艾滋病、莱姆病和癌症。该医生后来被美国医院解聘并吊销医师资格,并被世界卫生组织谴责。

②美国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和法学院教授乔治·安纳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没有证据表明,疟疾在治疗艾滋病或癌症方面能起到作用。

③疟疾自然流行最严重的非洲及东南亚地区,那里的癌症发病率并不比没有疟疾流行的地方低。

Ⅵ 全国疟疾日是在哪一天

4月26日。
今年的宣传主要题是,防止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为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消除疟疾工作,提高社会和公众尤其是出入境人员的疟疾防控意识。
4月26日是全国疟疾日。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造成大量劳动力丧失,由于当时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疟疾病死率也很高。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Ⅶ 青蒿素的发现,使屠呦呦能够有一个怎样的历史地位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对整个中国及世界有了很大的贡献。据了解,目前屠呦呦团队所研究的青蒿素的抗药性研究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就是说,疟原虫所产生的耐药性可以得到了一定的解决,这又是一大历史贡献,在一定层次上又提高了屠呦呦的历史地位。

疟疾的治疗与防控在我国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奋斗,从建国以来,每年都有很多例疟疾案发生。但从青蒿素的研发成功后,我国在2017年就实现了没有本地感染的案例报告,这说明,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就即将成为全方面疟疾发生率减少的国家,在以后,全面疟疾还有可能在全国消除。青蒿素的发现拯救了许多人,所以屠呦呦的历史贡献是很大的。

Ⅷ 2011年疟疾的宣传资料单

疟 疾 热 点 问 答
1.疟疾是一种什么病?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经媒介按蚊传播、引起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的寄生虫病,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4种。
2.疟疾是如何传播的?
当雌性媒介按蚊叮吸带有疟原虫人的血液时,疟原虫随血液进入蚊体,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疟原虫经过发育、繁殖形成子孢子。进入蚊子唾液腺的子孢子在蚊子再吸血时随唾液进入人体传播疟疾。输入带有疟原虫人的血液、使用被带有疟原虫人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等也可传播疟疾。疟原虫也可经胎盘传给胎儿,但较少见。
按蚊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情况下仅有少数种类能传播疟疾。在我国已知的60余种按蚊中,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被公认为我国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
3.疟疾的流行特征是什么?
在全球,疟疾广泛流行于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当前,非洲、南美洲以及东南亚、太平洋岛国等地区疟疾流行严重,且主要为恶性疟。
在我国,历史上疟疾流行于辽宁省南部以南除西北沙漠、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外广大地区。其中北纬33o以北仅流行间日疟,多数地区流行程度低;北纬25o~33o之间流行间日疟和恶性疟,流行程度较高;北纬25o以南流行间日疟和恶性疟,流行程度较高。
当前,全国分为高传播地区,包括云南的边境地区、海南的中南部山区,流行仍较严重,流行间日疟、恶性疟;疫情不稳定地区,包括安徽、湖北、河南、江苏、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疫情尚不稳定,时有局部或点状暴发;疫情基本控制地区,包括除上述两个地区以外地区,疫情已得到控制,仅有间日疟散在发病。
4.疟疾都有哪些典型症状?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4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发作。间日疟和卵形疟隔日发作一次,但间日疟在发病初期常有每日发作者;恶性每日发作一次,但在间歇期患者体温不回复正常,呈?留型或双峰型。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5.疟疾有哪些并发症?
凡出现严重并发症,并需住院治疗的疟疾患者为重症疟疾。其中,脑型疟多见。脑型疟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绝大部分由恶性疟发展而成,以儿童,特别是幼儿及无免疫力的患者为多见。预后凶险,治疗不当常致死亡。常见的症状有昏迷、惊厥、去皮层僵直和呼吸加深、过度换气、换气降低常伴有眼球震颤和流涎、间歇性呼吸常伴有瞳孔对光的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以及视网膜出血、水肿、动脉搏动、静脉扩张和外周血管萎陷、乳头水肿等;大部分患者的体温达39℃~40℃,但亦有体温正常甚至偏低者,往往伴重度贫血和高原虫血症。
6.疟疾是如何诊断与鉴别诊断的?
疟区居民或非疟区居民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具有典型或非典型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出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者:
(1)经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或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时,即可诊断为确诊疟疾病例;
(2)具有典型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出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未进行显微镜检查疟原虫或疟原虫抗原检测时,即可诊断为临床疟疾病例;
(3)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且未进行显微镜检查疟原虫或疟原虫抗原检测时,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可诊断为临床疟疾病例;
约有1/3以上临床表现不甚典型的患者,需与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其他疾病相鉴别,主要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假性急腹症、附红细胞体病、巴贝西虫病、急性粟粒型结核、伤寒、回归热、败血症、艾滋病(AIDS)、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性肝脓肿、病毒性肝炎、登革热、日本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等。
7.应如何预防和控制疟疾?
(1)及时发现、规范治疗疟疾病人,对间日疟患者于第二年春季进行根治;
(2)对进入高疟区的人员必要时进行预防服药,方法为每月1次服磷酸哌喹600mg(成人用量);
(3)对来自高疟区的人员加强检测,发现病例时应及时给予规范治疗;
(4)开展灭蚊,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5)加强防护,在蚊虫活动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活动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

Ⅸ 怎么样防治疟疾

北京4月24日,4月的天气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但是一到春季,就有一种疾病需要特别关注,那就是疟疾。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局长毛群安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消除疟疾进程总体顺利,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报告有疟疾输入性病例。2017年全国共报告疟疾病例2675例(2672例输入病例,3例输血感染病例),首次实现全年无本地病例报告,所有病例全部为境外输入。

2017年,我国首次实现全年无本地疟疾感染病例报告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受感染的按蚊叮咬、或者经输血感染。最新数据报告显示,全球共有91个国家和地区有疟疾流行,其中15个国家(除印度外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占全世界疟疾负担的80%。2016年,全球估计有2.16亿例疟疾病例,比2015年增加了500万。

防治疟疾,避免蚊虫叮咬是最有效预防措施

随着夏季越来越近,出国旅行的人也越来越多,该如何预防疟疾?对于到过疟疾流行地区的出国人员,如果回国之后发现了发热等疟疾症状,该怎样及时处理?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疟疾室主任、研究员周水森介绍,由于我国出境人员越来越多,所以每年都有很多输入病例。假如回国以后出现了发冷、发热和出汗的疑似症状,在两个环节要特别注意:一是入境时主动向检验检疫部门申报,以便及时检测和救治。因为境外输入恶性病比例很高,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得重度疟疾甚至导致死亡;二是回国后一年以内如果再出现发冷发热的疑似症状,应到当地医院及时就诊。

谈到国内诊断疟疾的方法,周水森称,现在对疟疾的治疗分两类:一类是恶性疟。境外输入的大部分是恶性疟,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来治疗,我们国家有产品,当地机构也免费提供;还有一类是间日疟,这是我国主要的疟原虫虫种,可以用氯喹和伯氨喹八日疗法,并在第二年春季进行一次加强。

周水森提醒,出境前往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防止蚊虫叮咬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例如使用蚊帐、杀虫剂、蚊香等。流行季节也可携带预防药物如磷酸哌喹或磷酸氯喹。建议最好是到当地的疾控机构或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进行咨询,获得预防信息以及预防药物。

内容来自人民网

阅读全文

与2017疟疾宣传标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城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67
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方案表 浏览:23
南昌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浏览:71
天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定位 浏览:363
线下营销与网络营销的关系 浏览:827
网页的网络营销价值 浏览:597
精准扶贫政策培训宣讲实施方案 浏览:641
消防培训演练方案 浏览:351
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如何 浏览:238
电子商务能力 浏览:984
消费者偏好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浏览:214
全区校园足球比赛策划方案 浏览:336
食堂安全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903
寝室评比策划方案 浏览:629
网络水果市场营销策划 浏览:27
关于庆祝五一劳动节的策划活动方案 浏览:337
大赛宣传方案策划书 浏览:350
幼儿园元旦活动系列方案策划书 浏览:953
培训机构培训老师方案 浏览:226
活动的线上推广方案ppt 浏览: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