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思考
在今年两会上,有关加强科普宣传、提升我国科普工作地位与加大科普投入的呼声十分强烈。很多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和发言中,均涉及此方面内容。内容包括:
根据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仅为3.27%,只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联想到当年的“打鸡血疗法”,近期的“毒香蕉风波”和日本核泄漏导致的中国“抢盐风”,不难发现,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紧迫的任务。
目前我国科普工作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不高,有80%的科研人员很少参加科普工作,我国人均科普经费更是远不及发达国家,科普宣传在媒体上难以放到显要位置。
这其中有体制机制的问题、政策导向特别是评价评估体系问题,经费投入问题,也有领导重视程度的问题。比如:科普业绩难以纳入考评体系,甚至把科普工作看成“不务正业”,导致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科普工作,把它当成软任务,“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等等。
我们认为,科普工作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科普这个“国家的长期任务”、“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把科普工作和政府政绩挂起钩来,应当成一个硬指标,要像重视科技创新那样重视科学普及。
《中国科学报》是成立了53年的我国唯一的纯科学的报纸,又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对科普工作的宣传责无旁贷。在过去的几十年来,你们为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深受大家赞许。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科普工作面临更多问题,传播手段和传播方法也需要更多的提高。
欣闻你们在全媒体发展的道路上已经有了很好的起步。我们衷心希望你们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强的责任心、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个关乎民族兴旺发达的大问题。
期待通过大家的努力,能使国家加大科普资金的投入、更进一步重视和提升我国科普工作的地位,科学家能站在民族兴衰的高度真正把科普工作视为己任,大家齐心协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使我国科普工作的建设和发展与我国科技强国的形象相吻合,创造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真正匹配的民族科学素养和全民科学素质。
期待你们更多的工作和作为!
⑵ 浅谈如何加强消防科普宣传与继续教育工作
1、对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消防科普宣传教育,不仅能减少当前的火灾发生率和火灾伤亡,从长远来看,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质,其意义深远。根据未成年人绝大多数在上学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的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应渗透到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中,要让他们多参观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消防站,有亲自体验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消防知识的兴趣,对他们进行的科普教育的内容,既要注重实用方法,又要注重一般的消防科技知识,并把它作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组成部分。
2、对农民。我国农村的火灾发生起数、火灾死亡人数和火灾损失均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有效的开展对农民的消防科普宣传教育,能对减少我国的火灾发生起数、火灾死亡人数和火灾损失产生直接的效果。对农民开展的消防科普教育,要以实用知识为主,即以生活中的用火、用电安全等知识为主,还要针对当地新出现的沼气池、兴办“五小”企业等带来的新的火灾危险性,传播相应的防火安全知识。对于进城务工农民的消防科普教育,农村、暂住地社区和用人单位都有责任进行,要不留盲点。
3、对城镇社区居民。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不断提高,加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从长远来看,我国人口数量中城镇超过农村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因此,对城镇社区居民进行消防科普宣传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和开放的消防站,让居民亲身体验消防;要特别关注老人、幼儿、残障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火灾高危群体。
4、对企业员工。我国的大多数重特大火灾都发生在企业和公共场所,其中公共聚集场所更加突出。因此,对企业职工,特别是公共聚集场所的员工进行消防科普教育,有助于减少重特大火灾的发生,减少人员的伤亡。对这些员工进行消防科普的内容,除了生产操作安全、电气防火安全、消防标志的识别等与本单位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消防知识外,还应当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作为科普宣传与教育的重点。
5、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因此,他们的消防科学素质也应该高于其他人群。对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消防科学普及,除了传播普通消防知识外,还要注重传播国家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科普的作用和重要性,使他们能身体力行和带头积极支持消防科普工作。
⑶ 怎样提高科普宣讲能力
一、科技期刊 编辑持续提高科学素养,适应国家发展,将之内化为职业要求、新技术运用、民族素质提高以及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知识管理等方面入手。
二、从选题策划能力,加强学习、实践和研究,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 争力。
三、科技期刊编辑的科学素养应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提高
⑷ 科普宣传标语
加强科学抄技术普及,提高全民袭科学素质!
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科普进万家,和谐满天下
科普进万家,惠及你我他
科普华夏,和谐中国
科普进万家,幸福你我他
普及科学知识,构建和谐社会
生活处处有科学,用心处处皆可学
用科学开拓创新,让社会和谐发展
科技人人出力,国家无限动力
科学,社会进步的动力
科普——因你而精彩
科普进万家,幸福遍中华
科普——邀你同行
探求奥秘,科普无限
崇尚科学,普及真理
普及科学知识,共享科学人生
同浴科普
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生活
牵手科学,精彩中国
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
科学普及,人人参与
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
科学在你身边,普及从我做起
科普文化,重在宣传和教育
宣传科普,消除愚昧,社会和谐,国家昌盛
参加科普,永不落伍
享受科普教育,共建和谐社会
构筑大从科学时代,共创中国美好未来
楼主挑一个吧!
⑸ 学会如何做好科普工作
以创新精神做好科学普及工作
1、要大力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到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去,广泛传播科学精神和科技知识。要加强科普资源开发、集成与共享工作,繁荣科普创作,推动科研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努力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
2、要大力提高科普工作信息化水平。当今时代,网络已经全面融入生活。科普工作要满足公众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的资源优势,顺应互联网发展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游戏化的新态势,创新手段,吸引“眼球”,提高“粘度”,想方设法把科普渗透到网游、视频、网络社区中,把网游族、低头族吸引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上来。
3、要大力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是一项日常性的工作,必须整合全社会科普资源和力量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科协组织要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总要求,认真履行牵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的职责。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形成“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联合大协作科普工作格局。
⑹ 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加强科普工作的宣传教育,增强科技意识,把经济建设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建立和健全群众性科普服务组织,把专业技术协会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指出:“积极支持以农民为主体,农民技术员、科技人员为骨干的各种专业科技协会和技术研究会,逐步形成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的农村科普组织及农民专业技术服务组织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以疏通科技流向千家万户和各生产环节的渠道。”这个决定给民族地区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认真贯彻“面向”、“依靠”的方针,积极普及实用技术,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认真执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在各地党政统一领导和科技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充分发挥民委和科协的作用,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科普工作,推动以科技为支柱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组织和动员州、县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广大科技人员,发挥综合性、整体性的优势,围绕当地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综合性、专业性和专题性的咨询,为党政机关决策提供依据,推动领导机关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四、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智力开发,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注重智力开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把资源开发和智力开发结合起来,在当地的统筹规划下,充分依托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本地的职业中学、农牧校、农广校等各种教育基地,开展多类型、多层次的科技培训。贯彻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进修、培训、参观、学习等方法,重点培训在乡知识青年和青壮年农牧民,帮助他们掌握一、二门实用技术和生产致富的门路。重视民族地区县乡两级领导干部的培训,省对县级领导干部和州、地、县科协主席、副空席进行培训,州对乡镇干部和科协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业务水平和领导能力。逐步开展农村技术职称评定。各级科协要把这项工作列入计划,统筹安排,抓紧抓好。要培养本民族的科技能手和科技示范户,建立表彰奖励制度,逐步形成群众性技术骨干,发挥示范作用。
五、开展科普宣传,做好科技扶贫,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在农村牧区树立起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开展讲文明、比科技致富竞赛等活动。提高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破除封建迷信和落后愚昧现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六、加强领导,把民族地区科普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各级领导干部要做科技人员的知心朋友,经常和他们沟通思想,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推动民族地区的科技进步。民委和科协要同科委、农业、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统一规划,统一行动,发挥整体优势。科普是智力投资,要逐步增加投入,州、地、市、县要根据财力一隋况,尽力给予支持。各级民委和科协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根据民族地区的自然特点、民族特点和产业特点,做好分类指导。每年扎扎实实地干几件实事,为振兴民族经济贡献力量。
⑺ 科普教育的普及有什么好处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科学素质,已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
(1) 有利于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素质。
(2)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调动公民学科学的积极性。
(3)有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弘扬科学精神。
(4)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促进经济发展。
(5)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科普普及的时间轴
2002年6月29日,我国第一部关于科普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的科普事业进入了法制化建设和发展的轨道。
2003年6月29日,在《科普法》颁布一周年之际,为在全国掀起宣传贯彻落实《科普法》的热潮,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自此,中国科协每年都组织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在全国开展科普日活动。
从2005年起,为便于广大群众、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活动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为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作为全国科普日活动集中开展的时间。
⑻ 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工作
“三农问题”愈来愈受到国务院以及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重视,为三农服务,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是我们气象工作者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三个气象”的服务理念要求。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防范意识,应该从以下考虑:(1)加强对气象科普工作的管理与投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队伍。(2)积极主动争取地方部门的支持,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支持、部门有效联动、镇村共同参与”的农业气象综合服务示范县,逐步形成农村气象科普宣传新格局。(3)加强与媒体合作,充分挖掘宣传潜力,完善科普形式和内容,不断探索气象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⑼ 社区可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有哪些
内容包括科普知识宣传资料分发、免费咨询和电脑维修服务、科普问答知识有奖竞猜等。
社会实践的队员们来到社区活动中心,带着所需的科普宣传用品设立了科普宣传站,投入到当天的宣传活动中来。其中科普问答知识有奖竞猜吸引了社区居民尤其是小朋友们的踊跃参与,一些题目难倒了不少小朋友,但通过互相帮助、求助家长等方式学到了新知识、答对了题目,为自己赢得了绿色植物、鼠标垫、耳机等小礼品。活动还准备了多本科普书籍免费赠送给社区居民,并在社区醒目位置摆设安全小知识展板,分发安全知识宣传手册,进一步帮助社区居民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推进社区科普工作
社区充分利用科普条幅、科普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宣传低碳生活、精彩妙招等日常生活科普知识,极大地丰富了辖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生活。同时为保证居民随时随地都能学到科普知识,还组织辖区居民到社区观看远程教育养生知识讲座,通过观看学习,增强了居民们的科普养生知识,同时也倡导了科学、环保、文明的生活理念,深受辖区居民欢迎。
社区通过开辟《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宣传栏、“社会公德教育橱窗”、“精神文明长廊”等科普教育阵地,开设了居民普法课,普及法律常识,在社区内广泛向青少年进行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努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氛围。其次活动得到了驻街单位和三家个体经营户的大力支持,也为科普日的宣传活动扩大了更广泛的参与范围。这次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加强了对青少年群体的科普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养。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提高科普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