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港式茶餐厅宣传语

港式茶餐厅宣传语

发布时间:2022-07-25 13:47:58

Ⅰ 港式茶餐厅设计特点有很多,都有什么呢

港式茶餐厅始于香港,在大陆已经悄然兴起,港式茶餐厅拥有与西式快餐厅一般的运营方式,以大家消费人群为目标客户,可以说港式茶餐厅走的是大众化和亲民化的线路。

因为其省时省力的服务项目,及其多种多样的美食店类型与有效的价钱而广火爆,以至变成大家生活不能缺乏的一部分。许多想要加盟代理茶餐厅的人都是在勤奋找寻港式茶餐厅设计的对策,与全部的饭店设计一样,茶餐厅设计借以突显茶餐厅文化艺术。

2、茶餐厅大厅与包厢区域设计

相对性与包间来讲,茶厅在茶餐厅中归属于一个半敞开式的室内空间,布局要比散座注重一些,而包间就需要注重整装装修布局的风格了。茶餐厅中有那么几类包间风格:新中式风格、休闲娱乐风格、综合性风格。新中式传统式风格可配备精雕细琢的古典红木家具、镂花窗门,古典风格绸缎乃至刺绣图案的靠背、枕芯,具备传统式民族风格的蜡烛台、小灯笼,给人一种古时候皇室的觉得,休闲娱乐风格以舒服为主题风格,全部的陈设设计看上去都十分绵软悠然自得:光亮的尼龙布料布艺沙发,大棵的绿植,设计精致具备科技感的茶器,都把人马上带到一种释放压力的情况。

Ⅱ “悦港茶餐厅”的港式英语翻译,谢谢!

中国解放前有过上海的洋泾浜英语,港式英语倒是头一次听说。香港是英国殖民地,使用的都是标准的英式英语,不存在港式英语。由于香港的自由港特点,汉语倒是受英语及其他语言的影响产生了港式汉语。所以你所说的 “悦港” 要么用香港惯用的拼音 Yue Kong Restaurant,要么半英半港写作 Happiness Kong Restaurant,要么用全英语写作 Happiness Harbor Restaurant。

Ⅲ 如何开一家正宗的港式茶餐厅

作为最草根、最本土的饮食场所,港式茶餐厅究竟具备什么特色。对于香港人来说,这个不会是一个问题,不过,如果要有系统地向外推广,整理归纳也是需要的。概括来说,港式茶餐厅的特色包括:第一,集中西饮食文化于一身,午市套餐既可以是俄罗斯罗宋汤配梅菜扣肉饭,又可以是中式老火汤加肉酱意粉,各适其适;第二是价钱便宜,十元八块已有交易,普罗市民也可以负担;第三是食品多样化,一间小小的茶餐厅,餐牌随时有过百项选择,粥、粉、面、饭一应俱全,甚至餐牌上没有的,只要你讲得出,他们都会尽量混搭(MIX AND MATCH)炮制,极富弹性;第四是不重形式,只求传意的有趣术语,例如用「OT」代表柠茶,「靓仔」、「靓女」代表「白饭」和「白粥」,又有「茶走」、「加色」、「飞沙走奶」等,都令人发出会心微笑 在香港,大街小巷,无伦是繁华鼎盛的中环,还是僻静的屋村里,都必然有茶餐厅的存在。香港人的一日三餐,有不少都是靠茶餐厅解决的

Ⅳ 想知道香港茶餐厅的相关问题…

历史 茶餐厅的前身是冰室。[4]早年香港只有高级餐厅(当时称为西菜馆或餐室)会提供西式食物,而且收费昂贵。第二次世界大战後,香港人受西式饮食风俗影响日甚,冰室遂相继兴起,提供廉价的仿西式食物。冰室当时主要提供咖啡、奶茶、红豆冰等饮品,配以三文治、奶油多士等小食,部分更设有面包工场,制造新鲜菠萝包、蛋挞等。後来冰室提供的食品种类逐渐增加,又与西菜馆和餐室的模式结合,演变成为今日的茶餐厅,提供传统中国小炒及欧美食物,後来更发展至晚饭小菜,款式可谓多元化。最早以茶餐厅名义经营的为1946年开办的中环兰香阁茶餐厅,1952年开业的兰芳园则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茶餐厅。时至今日,茶餐厅在香港饮食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007年4月,香港政党民建联要求政府申请把茶餐厅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政事务局表示会进一步考察和研究,以确认茶餐厅是否符合入选资格。特色 在香港,茶餐厅遍布各区,营业时间不定,通常由早上6时至凌晨1时,旺角等繁忙地区的茶餐厅更可能通宵营业。茶餐厅是一种地道香港食肆,主要顾客是普罗大众。其主要特色包括:食品多样化:茶餐厅供应了中式及西式的食品,更有不少香港独有的饮食(见茶餐厅食品)。这些特色食品,其实往往是顾客随口而出,在其他好奇的食客跟随而发展出来,可见香港茶餐厅文化的包容度。一间小小的茶餐厅菜单内往往有数十种食物,选择繁多,顾客可以随意搭配,以选择合适的食品。 讲求效率:茶餐厅一般都不收小费,顾客光顾後自行到收银处付费。而且不需要等候,由点菜至结账都讲求速度。每逢午饭时段,地盤工人、货车司机以至办公室职员都会同时光顾茶餐厅。不同阶层、行业的顾客在茶餐厅内边吃饭、边高谈阔论、阅读马经等,成为茶餐厅的一大特色。 食品价钱相宜:传统食肆售卖的食品价钱通常比较贵。茶餐厅裏的一顿饭可能只需20多港元,茶餐厅裏的常餐、快餐会包含饮料,或免费提供清水或热茶。不过由於现时通货膨胀,有不少地区的茶餐厅在租金及人工的双重压力下,食品的价格已跟大集团的快餐店相差无几。 茶餐厅与香港文化2004年9月,香港电台在网上举行「最能代表香港的设计」投票,茶餐厅以1930票获得冠军。香港的电视节目、电影、音乐录影带等,往往都有在茶餐厅内拍摄的情节,可见茶餐厅的普及程度。例子有动画麦兜、梅艳芳和郑秀文2002年合唱《单身女人》的音乐录影带。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後,不少政府高官都曾公开表示爱好茶餐厅食品,作为支持香港本土文化、贴近普罗大众生活的一种表示,像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部分艺人与名人亦喜欢到茶餐厅,中环威灵顿街的翠华餐厅便以多明星光顾而驰名,门外亦常见狗仔队踪影,跑马地奕荫街的祥兴咖啡室亦常见星踪。2006年,周博贤以港式茶餐厅为主题,创作了歌曲「我爱茶餐厅」,内容歌颂茶餐厅以及其文化对港人的正面影响;歌手是谢安琪。衍生产品因为茶餐厅的独有特色,部份饮品和食品会以「茶餐厅风味」作为宣传绰头。较常见的包括茶餐厅柠檬茶和茶餐厅奶茶。著名茶餐厅香港岛 兰芳园 中环结志街2号 乐香园咖啡室(「蛇窦」)(原位於中环威灵顿街15号C地下,2008年底暂时休业,2009年5月11日於中环机利文新街重开) 金凤茶餐厅 湾仔春园街41号 祥兴咖啡室 跑马地奕荫街9号地下 九龙 澳洲牛奶公司 佐敦白加士街47号地下 美都餐室 油麻地庙街63号地下 澳门翠苑茶餐厅 旺角上海街557号旺角熟食中心2楼8号铺 维记咖啡粉面 深水埗福荣街62号及66号 连锁茶餐厅 翠华餐厅/港式餐厅(例如中环威灵顿街15-19号) 新钊记(例如上环德辅道中245号) 银龙粉面茶餐厅(例如旺角西洋菜街59号地下) 檀岛咖啡饼店 (例如湾仔轩尼诗道176-178号)

Ⅳ 请问茶餐厅适合多少年龄的消费群体~应该针对那部分人!用什么样的宣传方式最好

一定会!原因:
1)适合年轻客户
2)装修光线要柔和
3)尽量设置双人桌
4)要用沙发
5)桌面情趣不能少(比如放一只玫瑰)当然还有音乐
6)请禁止吸烟
到大中院校发传单,在商贸街发传单

Ⅵ 香港荼餐厅饮食文化有关资料

港式地道饮食文化 – 茶餐厅话今昔 对访港旅客来说,要领略地地道道的“港式文化”,方式有很多。不过,其中最具风味的,莫如花半小时及极相宜的价钱,享受一下港式茶餐厅文化。“茶餐厅”,其实就是港式平民食堂。顾名思义,可以分“茶”的部分及“餐”的部分。其历史可追溯至战后,少说也超过半个世纪了。当时,香港仍在战乱中恢愎过来,人们生活力求简单,就算外出用餐,很多时都要求简便的两餐,或一顿悠闲的下午茶,歇歇脚,聊聊天。又或在炎热的夏季里,吃几口凉透入心的刨冰,所以,初期的茶餐厅,亦叫“冰室”,“冰厅”,“茶冰厅”,亦有不少其它名字,如“餐室”,“咖啡室”,“咖啡饼店”,甚至有人索性称自己的店子作“餐厅”,但老饕家们一看菜牌,便知其脱不了“茶餐厅”的神髓。港式茶餐厅兴旺,除本身独特饮食风味外,与社会及经济亦不无关系。香港很多新一代家庭,下班后都不喜欢自己做饭,最方便的,莫如到附近茶餐厅享受一顿既便宜又可口的便餐。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经济受到冲击,市民消费力受到一定影响,变相促成茶餐厅这类食肆开得有如雨后春笋,旅客亦间接受惠,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再地道不过的港式饮食文化,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与市民打成一片。说到菜牌,可为人津津乐道。“茶”的部分,必然以独具风味自家研制的咖啡及奶茶作主打,再配合其它冷热饮品,当中又以刨冰类最受欢迎,其中“红豆冰”、“菠萝冰”,更长期是盛暑时候的热卖小品。小吃方面,亦是从西方演变过来,但具港式味道的一系列出品,深得本地人爱戴。不少传统茶餐厅,都具备自己的面包工场,制作各款咸甜面包糕饼,于早餐及下午茶时段推出,其中以“菠萝包”,“鸡尾包”,“腿蛋包”,“蛋挞”及“纸包蛋糕”最深入民心,早已达到“港式情意结”境界,不少移居海外的港人,回港第一件事,很可能就是到其心爱的茶餐厅享受一番哩。茶餐厅重点招徕,不难想象,就是那杯咖啡、奶茶,或是那件香气四溢的包点。“餐”的部分,亦是多姿多采。一间具规模的茶餐厅,必然具备“粥”、“粉”、“面”、“饭”四类食物以飨食客。“粥”,贵乎其绵绵之“粥底”,“粉”则以家传户晓之“干炒牛河”为代表,特别注意其“镬气”,“面”则以传统之粤式“云吞面”、“牛腩面”,及潮州“鱼蛋面”为代表。至于“饭”,一般以“中饭西吃”的“碟头饭”配例汤最受欢迎。具备粥粉面饭,食客就不愁没有选择了。早年的茶餐厅﹑冰室等,怀旧味极浓,无论从简陋的坐位,天花的吊扇,以至简单的餐具等,仿佛都这么具吸引力,具一份凄迷感,令人发思古之幽情。食品都崇尚简单,虽不是什么精致美食,很多却极有口碑。菜式一般较少选择,却也有其“主打”招徕小品,那怕是一杯红豆冰,或一件面包,当食客叫好的消息传开后,就不愁没捧场客。下午茶时份,开个小差,或套用港式俗语:“蛇一蛇”,那里好得过茶餐厅这“蛇窦”,以前“乐香园咖啡室”位于中区皇后戏院侧,门口狭窄,最为白领欢迎。急步“闪”进去歇一歇,喝杯奶茶,闲聊半小时,保证上司看不见亦抓不了人。“蛇窦”之“美名”,遂于中区上班一族不胫而走。现时,“乐香园”已迁往威灵顼顿街一处较宽阔的铺位,然而“蛇窦”一名,亦为人乐道,没有改变过来,看来,三时一刻“蛇一蛇”这种有趣的白领心态,亦已成为办公室文化的一环哩!怀旧茶餐厅的魅力,往往是那份不经意的休闲,不经意的发思古幽情,及那些不随时代改变的招牌味及小吃。店东的那份固执,正好保留着此地土生土长的饮食情怀。对各地访客来说,茶餐厅这就可以让他们领略地地道道的港式文化,旧日情怀,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动感之都,就是来得那么珍贵! 香港生活,注重高效率及节奏明快的办事方式。一日三餐,除要求方便快捷,亦要求美味,直接促成港式地道饮食文化-“茶餐厅”的衍生。亚洲金融风暴后,港人的消费力受到相当程度的打击,于是,标榜价廉物美的茶餐厅,很多时就取代了大型食肆,深受本地人的爱戴及支持。近年,随着另一港式饮食文化-大牌档的式微,茶餐厅的经营亦起了点变化,不少亦喜以一类食品作主要招徕,例如“烧腊”,“鱼汤”,“鱼蛋牛杂”等。这类茶餐厅多自其招牌菜起家,然后加进“茶”及“餐”的部分,扩大其菜谱而成。的确,以烧味作主打的茶餐厅亦有不少捧场客。最成功的例子莫如有多间连锁店的“太兴”。他们善于创新,把烧味的传统吃法改为西式焗饭吃法,并加进一新口味的配料,如桃子配叉烧,青芥辣配烧肉等,大受香港年青一辈食客欢迎,亦以创新方式,推出“冰镇奶茶”,把冻奶茶的杯子藏于一小堆冰粒中,卖相独特,几个小概念,已经令此新派茶餐厅空前成功。位于湾仔轩尼诗道的“桃园面家茶餐厅”,可算是创新派茶餐厅的表表者。据负责人柯小姐透露,其家族在八零年代是在油麻地经营面店,后往加拿大发展,回港后原先想朝面店概念迈进,不过在加拿大居住期间受西餐烹饪的影响,加上碰上做简便西餐非常出色的厨师,遂尝试以创新简餐作主流,配合传统之面食,再渗入具台式风味的特式饮品小食,加上较新派的装修,摒弃了“粥”,“粉”两大类,而改以一新食客口味的“焗饭”及“烩饭”代替,甫开业即大受食客欢迎,其中以“超级三色焗饭”(烟肉什菌焗鸡扒,芝士白汁焗烟肉时蔬配香草茄汁焗猪扒)尤为脍炙人口。材料方面,务求多元化,给客人多一点选择,摆脱传统茶餐厅一成不变的“基本步”。甚至最普通的一杯咖啡,亦花心思自行配豆及决定烘焙度,配上奶油混合鲜奶以代替传统的淡奶,果然令人耳目一新尖沙嘴的“表哥餐厅”,是香港著名导演张坚庭先生的创作。张导演从小就喜欢茶餐厅气氛,也是常客,却不太满意大部分茶餐厅的卫生环境与出品,于是决心自己开业,以其卖座电影“表姐你好嘢!”里面的“表哥”角色为餐厅命名。他花上不少精神亲自监制菜单,务求一新食客口味。连最普通的一件多士,亦坚持用人手打制密度低、传热快的面包,务求烤出来的多士,包面脆香,内里松化,配合用上五种茶叶混合而成的奶茶,可谓下午茶一绝。“表哥”的牛腩、牛筋、胶嫩爽口,咬下即有柱侯香味,中间夹杂姜﹑蒜余香,惹人垂涎。连最普通的一碗白粥,亦以鱼骨熬制,满足食客之味蕾。要谈新派茶餐厅,其鼻祖“翠华餐厅”就不可不提了。此集团经营的茶餐厅,引进新思维,新管理概念,不太理会怀旧的一面,而着重以崭新口味,创意菜谱取悦顾客。取价方面,却亦公道。其烧银鳕鱼、鱼汤、粉面及各款扒类套餐,都极为普罗大众欢迎,冲破传统口味的框框,令食客能品尝到一般传统茶餐厅所不能提供的味道,对喜欢作新尝试的香港人来说,的确是一份惊喜,难怪继“翠华”后,有不少新派餐厅,亦取其经营路线作蓝本。新派茶餐厅跟传统怀旧式茶餐厅的经营方针大相径庭,他们不会因摒弃旧东西而感可惜,反之,经营者绞尽脑汁,在茶餐厅较低价钱的经营成本前提下,为食客带来新的惊喜。怀旧或是创新?两种茶餐厅的经营手法,谁也不沾谁的光。然而,两者都见证着这辉煌的香港地道饮食文化今昔面貌。随着社会进步,新一代的食客对茶餐厅亦有所要求,看来,走创新的路线似是无可避免。不过,亦有为数不少的茶餐厅经营者,长期坚持传统,使港式茶餐厅文化得以保存下去,对访港的旅客的确是个喜讯,这种文化陪着香港人成长,数十年来见证着这个“亚洲国际都会”的兴盛,实在非常有存在价值。不少再度访港的旅客都喜欢到他们熟悉的茶餐厅享受一顿下午茶,或是吃顿便餐。尖沙咀一家茶餐厅,在墙上放告示牌,欢迎旅客留下名片,日积月累,竟俨然像一个小型联合国哩!或许他们不懂“飞沙走奶”这些趣怪行内术语,但谁又可以抗拒啡香、茶香、蛋挞香?

Ⅶ 求几句茶楼的宣传语

描写“茶楼”的句子:

  1. 难得的一个雨过天晴的午后,慵懒的阳光让人心收不下,约好几个女伴坐拥在花红柳绿的户外茶楼一起享受这样的春光。

  2. 那我就先在这家茶楼休息一会儿。

  3. 他精通茶楼经营,有较丰富的茶艺知识。

  4. 这里拥有自己的茶楼、快餐店、酒吧和中式餐馆。

  5. 我们感到有点口渴,准备到茶楼上去喝上一杯。

  6. 港式奶茶及港式茶楼早已广为人知。

  7. 茶楼有编钟古乐表演,可前去观看。

  8. 酒店另设有中餐厅、茶楼、中小型会议室等。

  9. 在静心等候了一阵子,突然,黄英杰的通讯耳机响起:目标准备离开茶楼,立即行动。

  10. 绿叶掩映的银河茶楼,提供140余种名优茶品,是亲朋好友休憩聊天的理想去处。

  11. 受害人当日早上与三名男子于中环士丹利街一间茶楼内饮茶,他们坐于洗手间附近的一张桌子边。

  12. 由于区内老人很多,参加者建议加设老人街,有太极园、茶楼、大戏棚及以唐楼改建成的历史博物馆,为区内长者提供消防设施。

  13. 酒店为贵宾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包括住宿、餐饮、美食、茶楼等。

  14. 岸边还停泊著一艘古老的西式游艇;建筑物后方是一条仿古街道,两边分布著茶庄、裁缝店、当押店、杂货店、茶楼、邮局、银行、商行。

  15. 到香港旅游,没有上茶楼品尝点心,旅程就说不上完美!

  16. 杭州坐落在中国东南部最发达的沿海地区,以其繁荣昌盛的经济,多姿多彩的文化,美丽如画的风景而闻名遐迩,尤其是西湖和湖畔居茶楼更是享誉远近。

Ⅷ 港式茶餐厅有什么特色啊

作为最草根、最本土的饮食场所,港式茶餐厅究竟具备什么特色。对于香港人来说,这个不会是一个问题,不过,如果要有系统地向外推广,整理归纳也是需要的。概括来说,港式茶餐厅的特色包括:第一,集中西饮食文化于一身,午市套餐既可以是俄罗斯罗宋汤配梅菜扣肉饭,又可以是中式老火汤加肉酱意粉,各适其适;第二是价钱便宜,十元八块已有交易,普罗市民也可以负担;第三是食品多样化,一间小小的茶餐厅,餐牌随时有过百项选择,粥、粉、面、饭一应俱全,甚至餐牌上没有的,只要你讲得出,他们都会尽量混搭(MIX AND MATCH)炮制,极富弹性;第四是不重形式,只求传意的有趣术语,例如用「OT」代表柠茶,「靓仔」、「靓女」代表「白饭」和「白粥」,又有「茶走」、「加色」、「飞沙走奶」等,都令人发出会心微笑

什么是茶餐厅?茶餐厅是一种起源于香港的快餐食肆,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饮,是香港平民化的饮食场所。随着香港人口的移动和香港文化的传播,香港以外的地方也不难找到茶餐厅的踪影,中国大陆、海外的唐人街等有茶餐厅算是寻常不过。

在香港,大街小巷,无伦是繁华鼎盛的中环,还是僻静的屋村里,都必然有茶餐厅的存在。香港人的一日三餐,有不少都是靠茶餐厅解决的

祝你吃得愉快

阅读全文

与港式茶餐厅宣传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旅游大米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808
运输公司夏季安全培训方案 浏览:574
服饰促销活动总结 浏览:289
少儿艺术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53
市场营销的考题 浏览:471
幼儿园中班元旦策划方案 浏览:578
乡镇扶贫产业培训方案 浏览:818
山西爱梦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68
网络销售跟网络营销 浏览:265
市场营销环境及其特征 浏览:462
大学六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25
破冰大会策划方案 浏览:268
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研修方案 浏览:963
联通上市推广方案 浏览:442
红包裂变推广方案 浏览:967
城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67
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方案表 浏览:23
南昌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浏览:71
天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定位 浏览:363
线下营销与网络营销的关系 浏览: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