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菩萨宣传

菩萨宣传

发布时间:2020-12-31 15:42:45

1. 只要你为一切虚空遍法界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发地藏菩萨渡尽众生方成佛的愿 你 觉得好吗值得宣传

地藏菩萨真的愿就是希望十方法界一切众生赶快成佛,所以,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得证菩提,圆满佛果,是最圆满的。

2. 家里供奉观音菩萨,可以给观音菩萨烧元宝吗佛教提倡这个吗希望大师或者居士帮忙解答,谢谢!

太上老君?这些神神叨叨,真假难辨,远离为好。
孔子"敬鬼神而远之"!

不必给观世内音菩萨烧元宝。菩容萨不需要。

"很多信佛人不主张烧金银、元宝、纸钱等东西,认为是民间信仰中的迷信,佛教不赞成这种行为。然而世事无绝对,一件事总有它好的一面,亦有它坏的一面。先不说这些东西烧了对先人有无作用?有无好处?会否收得到等种种问题;但必需告诉大家,这是鬼的一种食物,烧是有作用的,烟火鬼可吸食这烧纸钱时的烟火,饱餐一顿,令他们灵身感到充沛满足;从菩萨道的修行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布施。

请问地藏菩萨,三宝弟子能否烧冥镪、纸钱、纸元宝这些东西?答:观所梦有所损#地藏菩萨木轮相法占验选辑# ​"~常观世音师父

3. 关于观音画像的一些问题

可以放的,没问题,观音是保平安的,银行卡那种设计就是做护身符的,也可以转赠朋友的,但是因为佩带过了,不可以出售给朋友。

4. 观音菩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还是佛教徒们为了宣传编造的

观世音与瑜伽皆源于古印度传统文化,观世音是梵文Avolo以te’vga(阿婆卢吉低舍婆罗)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唐时因避太宗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 观音”,一直沿用至今。
“观世音”,是我国佛经翻译家的一个创造,他们为何造出这么个令人费解的怪名字?原来,这是根据佛经的说法:(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称:现世音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正法华经·光世音普门晶)称:若有众生,遭亿百十咳困厄、患难,苦毒无量,适闻光世音菩萨名者,辄有解脱,无有众恼。东晋·僧肇<注维摩诘经)称:世有危难,称名自归,菩萨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也。亦名观世念,亦名观自在也。就是说,神通广大的观世音,在众生受苦受难时,称诵其名号,就会“观”到这个声音,立刻前往解救。“观世音”这个名称就显示出这位菩萨的大慈大悲和神遣无边。声音不用听而一“观”即知,是观世音的绝招儿。应该属于特异功能之类。
以眼“观”音,对世俗来说不可理解,但佛教中却有“六根互用”的一套理论,不但以眼可以“观”音,还可“观”香、“观”味(味道)等。所谓“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及其功能。“根”为“能生”之义如”眼根”能识色,“耳根”能听声,“鼻根”能嗅香,“舌根”能尝味,“身根”有所触等。
佛教认为,“六根”即是生死之根,超脱生死,就要清除“六根”的污垢,修持布施、持戒等种种功德,以达到“六根清净”的境界。六根清净了,就能消除障碍,显发种种妙用。不但六根各自的功能大大增强,而且町以进而达到“六根互用”的高级境界。即六根中的任何一根都能代替其他诸根的作用。
如来佛在六根互用上达到了极为圆满的程度,<涅盘经)称: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特别谈到几位菩萨六根互用的特异功能:“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河神女非鼻而闻,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但这些菩萨的本事比起以目观到尘世苦难众生的求助声,即能前往解救的观世音菩萨.差得远了。
观音菩萨又名“观自在”,何义也?佛教宜扬大涅盘有“常乐我净”四德,即永恒、恬静、自在和清净的境界。佛菩萨破除了世俗各种无名烦恼,名为“得大自在”。彻底摆脱种种束缚而能充分主宰之“我”,谓之“自在”,亦即上边提到四德的’我德”,“观自在”是唐玄奘所译。如(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关于“观自在”的含意有两层,一是表示大智慧,显示她能够完全“自在”地“观”察事理无碍的境界。二是表示大慈悲,菩萨应机赴感,寻声救苦,从心所欲,了无障碍。
观音菩萨如此之“神”,那么其来历又是如何呢?
事实确实如此。观世音同许多菩萨一样,是信徒们塑造增饰出来的。其最初的原型是古印度的双马童神。
观音原是双马童:印度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雅利安人人主印度河流域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并实行一种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它把人分为4个不同的等级:婆罗门(祭司,统治阶级)、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和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此外还有最为低贱的“不可接触的贱民”。
在奴隶制社会中,出现了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救以(吠陀)为最古经典。(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遗产,被称为印度人在世界文学史上“说出的第一句话”,也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吠陀”一词,原为“知识”、“学问”之意,后来经过婆罗门的解释,逐渐被说成是宗教的“圣典”,是神示的“圣经”。以古梵文写成,主要是对神的赞歌、祭词、咒词等,共有四部,以《梨俱吠陀》产生最早,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比中国的<诗经)还早;(梨俱吠陀)涉及了许多神,按重要性来说,第一位是大英雄战神因陀罗,其次是火神阿膏尼,再次是酒神苏摩,第四位即双马童神。
双马童,为梵文A’svin(阿湿波)的意译。是婆罗门教、印度教崇拜的神明。他俩是孪生兄弟,是不可分离的—对美丽的青年天神。这一对兄弟强壮、灵巧、聪明、敏捷,嗜好蜜,皮肤也是蜜黄色的,头戴莲花冠。他们坐金色的三轮车,驾车的是马、牛或鸟、鹰、天鹅,车的速度比思想还要快。金车在黎明时出现,像太阳一样,…—天就驶过了天空,掠过大地。其形象有时是一对并肩相连的小马。
双马童的主要功德是救苦救难,尤其能治病。他俩能使瞎子复明,残废复全,能使无奶的牛产奶,阉人的妻子生子,使老女得夫,沉船获救。他们曾使一位老仙人恢复健康,延长寿命,返老还童;又治好了一些病老残废;还主持婚姻,使不少人得到妻子。<梨俱吠陀)中还常常提到双马童救了一个落水者。那人沉溺在黑暗的大海中,只抱着一根木头,向双马童呼救,双马童便驾着百桨木船飞快地救他脱险。还有人被坏人绑起来.扔在水里挣扎了九天十夜,最后让双马童救活了。有些人掉在丁黑洞洞的坑里,或落在满是火焰的坑里,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时候,也是双马童来救援,让他们喝下清凉的饮料,寓了险境。有的女人在战争中被砍掉丁广条随,双马童便蛤她安上了一条铁腿或铜腿。总之,被他们救助的人不计其数。双马童还能降妖伏怪。他们在当时的天竺(古印度)受到广泛的倌奉。
显然,双马童是古印度人民特别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下层百姓的一种美好寄托和慰藉。后来,大乘佛教受其影响,塑造了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大慈大悲的观世音继承了双马童的全部功德。
婆罗门教的軎神双马童被佛教吸收后,形象也渐人格化,由神马驹而为威猛伟丈夫。双马童虽被脱胎换骨地改造了,然而在佛门中并未完全绝迹,无上部瑜伽密教六观音中即有一位马头观音。
观音是位”大太子”:佛教还把观世音说成是出身王家,乃金枝玉叶。<悲华经)称:有轮转蚤王,名无诤念。王有四子,第一大予名不晌,即观世音菩萨;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势至菩萨;第三子名王象,即丈殊菩萨;第四子名泯图,即普贤菩萨。
太子不恂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为此佛陀给他起名叫观世音。不恂的父王无诤念后来成佛,为西方安乐世界无量寿佛,即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不恂之弟尼摩也成为大势至菩萨。以故,父子三人成为“西方三圣”,观世音与其弟大势至成为父亲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
还有的佛经把这两位王子说成是莲花所化生。(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云:普金光狮子游戏如来国,彼国中无有女人。王名戚棍,于园中入三昧,左右二莲花化生二子,左名宝意,即是砚世膏;力名宝尚,即是得大挣(又称大势至)。
莲花是世间有名的观赏花卉,也是瑜珈术、佛教的一种象征。据佛教传说,佛祖降生前出现八种祥瑞之相。百鸟齐鸣,鲜花盛开,池沼内突然长满大如车盖的美丽莲花。王后摩耶夫人受到感应退人后宫,这时,菩萨化作一头六牙白象来人胎……
早在佛教产生之前,瑜珈术、婆罗门教即祟尚莲花,传说创造世界的大梵天就是坐在莲花上出生的,还宜称莲守一茎一花之节,花色红白与绿叶相间,这三色分别代表梵天(创造神)、湿婆(毁灭神)、毗湿奴(保护神)三大神,成为印度思想的象征。
莲花被佛教吸收后,成为佛陀的象征。在佛教艺术中,莲花形象早于佛陀造像,在早期佛教雕塑中常以莲花来表现佛陀,因而莲花与佛教关系极为密切。(大日经疏)卷十五称:“如世人认莲华为吉祥清净,悦可众心,今密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擅华为最吉祥。”(“莲华”即“莲花”)在佛教典籍中,擅花亦经常出现,如著名的(妙法莲华经)即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沽高雅。莲花本身所具有的出污泥而不染,沽身自好的不凡气质,被佛教引申为:现实世界整个是秽土污泥,肮脏不堪,但佛教可使人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达到清净无碍之境地。故以莲花为喻。
因而佛经中把观音菩萨说成莲花所化,也是很自然的了,观音菩萨何以由“男”而变“女”?
观音菩萨来到中国安家落户,是在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当时(无量寿经)巳被传诵。东晋时期,我国开始盛行往生阿弥陀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的信仰,并产生了佛教重要宗派——净土宗。传为东晋高僧慧远等创立,宜称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死后即“往生安乐国土”。唐初净土宗极为盛行,信仰者不可胜数。当时有连续诵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的人诵念“阿弥陀佛”名号,一天竟念几万声甚至十万声!((佛祖统记)卷二十六)作为极乐世界第二大神的观音菩萨自然也受到广泛崇拜。不过,对世俗来说,阿弥陀佛地位太高丁,不敢与他直接对话。比较起采,观音菩萨要显得平易近人,而他“观”人“世”苦难之“音”,又似乎“随叫随到”,更令人感到可亲可敬可以信赖。唯一不足的是:观世音的性别多少使广大妇女信徒感到遗憾。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地迅速发展,信徒日众,其中出家的尼姑和在家的女居士人数骤增。不少上层妇女如北魏的灵太后等人,也笃信佛教,成为虔诚的佛教徒。这就便广大的善妇信女们产生了疑惑:佛国净土中的诸佛、菩萨和罗汉们皆为男性,难道女人就没有——点“门儿”了吗?既然如此,女信徒何必非得皈依佛门?这样,势必会失去大批的妇女群众。道教在这一点上,就很圆满。在道教的神仙世界里,从上到下有以王母娘娘为首的一大批女神仙。
按说,菩萨早巳脱离了人间凡胎,应无性别之分。但出于上面原因,再加上慈母之爱、女性之美,颇能打动凡心,又有道教的榜样,于是佛教只好打破清规,“随乡人俗”,向中国的世俗让步。历史证明,西天的各路神明要想在中国站住脚跟,就必须汉化、世俗化。因此,佛门必须塑造出一位女菩萨,以满足广大群众(包括男信徒)的需要。
充当一位女菩萨,观世膏最有条件。佛经门把他塑造为大慈大悲的化身,并赋予他具有三十三变化身、救十二大难等超级功能。在其变化身中,即有一些女身。

以上表明,观世音为了说法需要可以变换性别,变换各种身份。后来为了广大善男倌女的需要,观音不再亦男亦女,而固定为一女性菩萨。这一改变深受世俗欢迎。比较而言,道教在塑造构饰女性神上,要比佛教高明—些。道教中女神众多,诸如王母、斗姆,各种老母、元君、天妃(妈祖)、麻姑、紫姑、何仙姑、九天玄女,还有名目繁多的娘娘们,可谓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可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观音传大略说:妙庄王有三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妙善即后来得道的观音。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庄王为她们择婿,大女、二女很高兴地答应了,但三女妙善死不同意,执意出家为尼。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了王宫。后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此时妙善已修行得道,遂变化为一老僧进朝奏道:“非至亲手眼方可医得。”妙庄王只有自己的女儿是至亲,便动员大女二女作出“牺牲”,来救自己,但她俩如何肯献出手眼?老僧便告庄王道:“香山仙长济度生灵,求他一定能成。”这位香山仙长即妙善修行而成。仙长来到王宫,自己断手剜眼献给庄王。庄王服之即愈,一见仙长没了手眼,十分痛心,吁叩天地,请求神明使仙长再长出手眼。少顷,仙长果然长出了手眼,并且一下于长出了一千只手、—千只眼,是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香山仙长道出自己来历,与庄王畅叙父女之情,极其欢洽。妙替劝父王皈依佛门,修德行善,庄王高兴地答应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宣传佛教救化的故事。而且其中还融会了浓厚的儒家孝道和道教的神仙思想(妙善修得道盾成为“仙长”),是儒释道三家合流的产物。
后来有人干脆把根本不存在的妙庄王说成是春秋时代的楚庄王,公主妙善以自己手眼救活父王后,庄王命在香山建寺,塑像“全手全眼”,但宦官误听,传旨为“千手千眼”,于是塑出了千手千眼观音(妙善)像。其实,佛教经典所说的千手千眼的来历,与上面说法完全不同。千手千眼观世音为无上部瑜伽密宗的六观音之一。

5. 由于不细心,把印有观世音菩萨像的宣传单折了包裹菩萨的照片,是罪过吗怎么赎罪

阿弥陀佛。恭敬佛像是对的,但像你这样就没有必要了,已经折了,心里感觉不敬的回话,就答在佛前忏悔一下,佛菩萨一定原谅你的。如果这都不原谅,他就没有得道没有开悟没有达成就,你还信他干什么?放心,没事的。
顺便简单说一则公案,你参详一下:
一位禅师在佛殿对着佛像小便,僧众就斥责他,禅师就问佛在哪里?众僧回答按照佛经所说遍虚空界都有佛菩萨的,佛菩萨无处不在。那禅师就说那么我往哪里小便都是要对着佛菩萨的呀!
这位禅师的作为就是要打破我们对佛像的执着,所以你仍然对佛像恭敬,偶尔的无心之过没有关系。

6. 菩萨心肠益生菌骗局

绝壁是骗局,连菌株和活菌含量都不敢标注的,你指望他有什么用?

7. 佛教中有哪些有名的菩萨

佛教中有名四大菩萨分别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其中最有名的是观世音菩萨。

1.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2.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3.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

4.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7)菩萨宣传扩展阅读:

品位修学

菩萨的境界,都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度众生出生死苦海,不再六道轮回,得大快乐。菩萨自利利他,自利者自身以是圣人境界,利他者也能度凡夫得证菩萨境界。菩萨在因地和果地都修学六波罗蜜。

1.布施波罗蜜。财布施,分为内财布施和外财布施。以体力、劳力利益众生的为内财布施;以钱财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外财布施。法布施,凡以佛法真理教给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的叫做法布施。无畏布施,保护众生使他们没有惊怕,使众生安定的叫做无畏布施。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

2.持戒波罗蜜。菩萨能修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更有功德很大的菩萨戒。所有一切善的事都去做,所有一切恶的事都了断不去做,所有的众生都去度他们脱离烦恼。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3.忍辱波罗蜜。为利益大众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菩萨由修忍辱,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即能断除瞋恚烦恼。

4.精进波罗蜜。不懈息地努力,不断的进步。菩萨由修精进,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

5.禅定波罗蜜。修习禅定,心有定力,不会被外界而动摇。菩萨由修禅定,能调伏眼耳等诸根,会趣寂静妙境。有四禅、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6.般若波罗蜜。即智慧,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妙法都通达叫做智慧。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菩萨由修般若,能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无知和无明。

佛陀告诉我们要学习菩萨道,我们今生能得人身,就说明过去有福报,只不过福报多少不同而已,但不修学菩萨道积福善,就不能继续未来的福报。

所以,世间一切善事我们要行,敬双亲爱妻儿、救济贫苦、救济病人和护理、修路桥填平除崎岖、急难相助等善而广学之,我们就会得大福报,大功德,无烦恼而快乐无比,从而进入欢乐的菩萨愿海。

参考资料:网络-菩萨

8. 菩萨心肠益生菌微信代理迅速加粉 真实 微商怎么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 做品~牌 宣传,

9. 地藏菩萨的故事

地藏菩萨
中文名称: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有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母在地狱受苦,遂变卖家宅,献钱财供养于佛寺。后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引,梦游地狱,见鬼王无毒,求得母亲得脱地狱,婆罗门女醒来方知梦游,便在自在王如来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释迦佛告诉文殊说:“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就是说地藏前世的身世为求母得脱地狱的婆罗门女。

又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曾受释迦佛的嘱托,要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

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据说唐代有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见九华山峰峦叠起,是修道的好去处,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据说他那时虽已六十岁,但身体异常健壮,“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他选择了东崖岩石,终日坐禅诵经,后被山民诸葛节发现,民众大为感动。其事迹传开后,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等人的捐助,于是建寺庙,辟道场。金乔觉去世后,葬于神光岭的月身宝殿,俗称“肉身塔”。据《宋高僧传》、《重僧搜神记》等称,金乔觉“趺坐函中,遂没为地藏王”,过了三载,“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若撼金锁焉,随(遂)名金地藏”。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九华山也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而对地藏菩萨的信仰,在民间也越益流行。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即传说的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乔觉时年二十四岁,出家剃发为僧,唐代的中国佛教,如日丽中天,吸引了一些日本、新罗、高丽、百济等国的僧人来华求法。地藏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

具体的请看http://ke..com/view/15971.htm
根据以上资料,我认为事情是这样的,在唐朝以前很久就有地藏菩萨,到了唐朝的时候出了叫比丘的人被人们认为是地藏菩萨的转世。你研究下,看是不

阅读全文

与菩萨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生朗读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43
庆元旦文艺汇演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89
电子商务个性化的原因有 浏览:177
培训班转介绍宣传方案 浏览:641
保暖内衣年末促销方案 浏览:145
公司小卖部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83
网咖有噱头的促销活动 浏览:639
学校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方案 浏览:236
机器人培训机构推广方案 浏览:656
今麦郎市场营销环境 浏览:439
医院网络营销招聘 浏览:536
湘菜馆促销活动有什么 浏览:968
玉器促销活动语 浏览:385
市场营销专业主要课程 浏览:207
市场营销行业五行 浏览:512
主题街区策划方案 浏览:997
书画比赛策划方案 浏览:771
在大街上做个促销活动需要准备什么硬件东西 浏览:105
铁路新职人员培训方案 浏览:704
2016年电子商务考试 浏览: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