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椒江宣传片

椒江宣传片

发布时间:2021-02-23 09:37:58

『壹』 椒江的风俗

椒江葭芷,是东海沿岸台州湾入海的一个渔村,台州湾一带的渔业生产历史悠久,向为浙江三大渔业中心之一,这里聚居着成千上万的渔民,从事海洋捕捞,葭芷是众多渔村之一。随着椒江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葭芷已与台州市区连成一片,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不过这里却依旧保持着一些颇为古老的风俗习惯。尤以一年一度的“送大暑船”闻名遐迩。(图为:彩绘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台州湾好多渔村旧时都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庙会习俗活动,以信仰迎“五圣”送出海,也就是说送暑保平安民俗信仰活动。据说,早在20世纪20年代,台州湾一带的“送大暑船”以葭芷的规模最大,可谓声名远扬。每年农历大暑期间,葭芷“送大暑船”民俗正式打出“渔休节”的旗号,活动搞得十分红火。从小暑到大暑期间,附近的温岭、黄岩、玉环络绎不绝地冒着酷暑来到葭芷五圣庙,兴致勃勃地参与庙会活动,每天少则几千人,多则一万多人,活动延续半个月,总计参与人数达十几万。庙会的高潮是在大暑的一天到江边送“大暑船”,并伴随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兴高采烈,万民空巷。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把一艘制作精美大纸船(约出海渔船三分之一大小的“大暑船”)十分隆重地送往江边进行送船仪式,现将这支庙会队伍的具体内容按先后顺序简述如下:

一、放炮

二、匾额:“渔休节大暑庙会”。

三、鸣锣开道、“肃静”、“回避”牌。

四、舞龙队(蓝龙),并配有50人的锣鼓队。

五、腰鼓队(30多人)。

六、舞龙队(黄龙)。

七、“台州明珠”(由儿童化装成的表演队伍,装抢成各种鱼、蚌)。

八、铜管乐队(20多人)。

九、荡湖船(表演“戚家军追击倭寇”的情节)。

十、大锣。

十一、神灵乘坐的七乘小桥(前面五乘输中各乘坐一位“五圣爷”,都是纸扎的神偶;后面二乘内分别是本保爷和杨府爷的牌位,表示他们将送“五圣”出海)。

十二、地戏(由6人分别化装成刘备、关羽、张飞、赵子龙、徐遮)。

十三、放炮。

十四、舞龙队(青龙;小龙)。

十五、香客队伍。

这样一支队伍,前后大约有一里半之长。每到一空旷处,就会停下来表演一番。沿街围观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当队伍来到边时,围观的群众也就跟了过去,纷纷涌上江堤,观看送大暑船出海的仪式场面。

此时,江边的祭坛上早已点燃香烛。道士和庙会总指挥二人陆续从轿中把“五圣”、本保爷和杨府爷的神偶或牌位请出来,供上祭坛。

接着,庙会总指挥和有关人员向祭坛叩拜。在庙会队伍中表演的几支龙,一一来到祭坛前向神灵叩拜。凡是在庙会队伍中作各种民间文艺表演的方阵,也一一向神灵叩拜。据老人回忆,清朝末年“送大暑船”时,还要由地方长官到江边主祭,并当场宣读祭词的。如今不再读祭词,只是完成一些必要的仪式程序而已。

然后,由道士和庙会总指挥把“五圣”(五个纸扎的神偶)从祭坛上请下来,一一送到大暑船上,供奉到船上的神龛之中。而本保爷和杨府爷的两个牌位则重又送回小轿,由专人抬着返回,以便送回各自的庙中供奉。

一切就绪,早已停泊在江边的一艘渔轮就用一根粗缆绳将装有大暑船的竹筏子拖走,一直拖到椒江出海口,在那里把大暑船焚烧掉。

大暑船出海时,江边鞭炮齐鸣,欢声雷动。许多人口中连连念着“送暑平安”。原先停泊在江边码头的渔轮,则一概启动,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船队,护送大暑船出海。直到再也看不见大暑船的船影时,江边的人们才纷纷意兴未尽地踏上归程。

关于“送大暑船”的民俗内涵和文化功能,我们沿着台州湾渔民信仰民俗的嬗变轨迹,传统民俗并非是一成不变、顽固不化的,它自身也在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而悄悄地嬗变着。台州湾渔民对“五圣”的信仰和“送大暑船”的民俗活动虽然沿袭至今,但“五圣”的神格已经有了嬗变,它从原先的疸神、凶神变成了今天的渔休节——渔民们借此机会喜庆渔业丰收,祈求他们生活更加平安、幸福、美满。庙会活动中出现的那艘制作精美的大纸船,与其说是传统驱赶巫术的载体,倒不如说是台州湾渔民的一个象征。这就象奥运会上的圣火,就像风靡中外的龙舟竞渡,它们的原始意义已经消失殆尽,却又在新时代里获得了新的生命,并将继续走向未来。

『贰』 椒江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大陈岛

椒江区大陈岛位于浙江中部台州湾东南洋面,由上、下大陈等29个岛屿组成。总面积.6平方公里,距台州市区29海里。是国家一级渔港、省级森林公园和省海钓基地。

2,海门老街

历史悠长,是集人文景观和商业休闲为一体的主题街区,现存多为清未民初所建。此街南北走向,南接中山东路,北至江滨路,原街长470米,今留存有225米长,宽约6-8米不等,石板路面。

3,台州海洋世界

台州海洋世界是国内最高的海洋馆(楼高34米),也是浙江省最大的海洋馆,国内首创的都市型水族馆,坐落在台州市民广场西北侧,占地15.5亩,建筑面积8903平方米,投资额1.2亿人民币。

(2)椒江宣传片扩展阅读

椒江特色小吃:

1,蛋饼

椒江蛋饼是椒江小吃的一绝,它承载了很多老海门人记忆。其因制作简单,材料便宜,味道鲜美,且富含营养而深得百姓喜爱。其主要材料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

2,食饼筒

食饼筒是浙江台州特有的汉族传统小吃,节日食俗。台州人有立夏、端午、五月十三吃锡饼(麦饼、食饼筒)的风俗。

食饼筒,又名五虎擒羊,顾名思义就是把各种美味佳肴用纸样薄的麦焦皮(也有用米浆烙的米筒)包成筒状,里面包有许多菜,例如:胡萝卜、肉丝、芹菜等可口鲜美的菜,它又俗称“麦焦”。

『叁』 台州椒江春节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来日,俗称大年初一自,是传统的节日。家家户户贴春联,门口设香案置糕果,具香烛供神,以祈一岁平安。忌扫地、汲水、乞火并动针剪刀斧,禁止倾倒粪便污物。男女老幼,均穿新衫新履,成群结队去神庙景区烧香、游览,燃放爆竹。早晨,均以粽子、汤圆或年糕为食,糕取步步登高,汤圆取团圆之意。厂家停工休息,商店停止营业,仅少数服务性行业例外,人们相见拱手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利语。郊区农民成群结队进城游览活动或探亲访友。幼辈男女,对长辈行拜年之礼。解放以来,各文艺体育组织于节日之际举办各种比赛活动,以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80年代后搓麻将之风盛起,成为普遍的春节家庭消遣活动。

开年 正月初二清晨,用糕蹄、酒、肉祭供迎接新财神,称为开年。

『肆』 想制作一个短视频,有没有相关的人和公司推荐 浙江台州的

你可以去快手或者抖音里都可以去制作的

『伍』 椒江有别名吗

原名海门,1981年建市,以与江苏海门县同名而改称椒江,以椒江横贯市域而名。
区以椒江之隔,而分为南北两片。其历史、语言、文化、民情风俗有着明显差异。
椒北章安,有其久远的历史。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置回浦县,治设章安。东汉建武年间(25~56),改名为章安县。其辖区相当于今温州四县、台州四县及处州、松阳等地。吴太平二年(257)于章安置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安阳)、罗阳(安固)、罗江县,相当于今浙东南和闽北的大部。隋开皇九年(589) 废临海郡,置临海县。十一年,县治迁往大固山,章安地入临海县。其后,章安便一直未能复兴。
南岸于唐以后渐兴,先自三山、栅浦,渐移至葭沚、海门。
海门地处椒江口,因江北之小圆山和江南之牛头颈山对峙,状如大门而得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筑城设卫,以御倭寇,始称海门卫。嘉靖三十六年(1557)设台金严参将,首任参将戚继光。清顺治十一年(1654),移定海镇驻海门(十三年改台州镇,康熙二年改设水师右路总兵官,八年改为黄岩协,九年改镇守宁台总兵官,十五年改水师提督,十九年复改海门镇总兵官,后镇移黄岩,称黄岩镇),在此前后,设临海县丞衙门于海门。十八年(1661)清廷颁布禁海令,沿海居民内迁,海门设台寨驻兵,仅留少数居民。康熙二十二年(1683)开海禁,复置。道光二十三年,移台州同知衙门于葭沚,以加强对沿海的统治。光绪二十年(1894)开埠通商,发展成为商埠。1928年建临海县海门区。1934年,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海门。1941年4月因日军窜扰而迁临海。1949年6月海门解放后,建为台州专员公署直属海门区,1954年改为温州专员公署直属海门区。1956年3月直属区撤销,改为黄岩县海门区,始属黄岩。1980年7月由黄岩县分出,建立海门特区,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椒江市,为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市。1994年设台州市于椒江,遂撤椒江市,为台州市椒江区。

『陆』 椒江意得国际影城科幻片

幻想类电影9月份已经上映的就这几部。
9月2日 《寄生兽》 染谷将太 数字2D
9月2日 《星际迷航版3》 克里权斯·派恩 数字3D/IMAX 3D
9月9日 《九条命》 凯文·史派西 数字2D
9月9日 《魔法老师》 西蒙·佩吉 数字2D

『柒』 椒江有什么可以玩的

椒 江 旅 游 景 点

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
解放一江山岛之战,是解放战争国共两党军队面对面交锋的最后一战,是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第一次三军协同作战,也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三军协同作战。为纪念这一战役而建的纪念馆,在椒江城区枫山北麓,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庄严肃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清修寺
位于城区枫山顶,北宋古刹。曾为东晋高僧怀玉道坊。宋高宗赵构南渡时,一度驻章安,游览清修寺,题有“清修风景千年在,沧海烟岚一笑开”楹联。寺区古木森森,环境清幽,为椒江古迹之一。

半山亭
位于城区枫山半山,悬有南宋古铜钟一口,重6000年。铜钟原置黄岩庆善寺,铸于南宋淳佑十一年(1251),通体铭文。明初建海门卫城时,拆黄岩城区料,共此钟移置海门城隍庙钟楼,曾为戚继光抗倭作报警之用。1962年移半山亭内。

太和山
位于城区南门河南侧。海拔145米,山形回抱。旧时山顶有二塔,今存一塔。始建于明初,清同治间重建,今重新修葺。山上并有佛寺和陈先生庙等古迹,香火亦盛。

白云山
位于城区,海拔156米。山体北陡南缓,竹木茏葱,多禅院道观。分大、小白云,“景星堂”所处是大白云;从大白云曲折西北行三百石级,为小白云,俗称“半山茅窝”,建有玉清宫。山顶平坦,多古木,著名的有“五樟抱槐”植物奇观。景星堂建于晚清,为近代高僧谛闲法师出家处。西南麓有横泾堂,又名福庆寺,清代建筑。整个景区幽静美雅,为城区主要旅游点。

凤凰山庄
凤凰山庄是一家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江南民居格调的建筑群,古朴典雅,依山傍水,绿树掩映,鸟语花香,配以水榭曲桥,绿波回廊,风格别致,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是典型的园林式旅游饭店。

江滨公园
位于城区江滨路,设计新颖别致,新建的城区公园。公园以“浙东千里海塘纪念碑”为主体建筑,成为椒江有标志性意义的新人文景观。

东山公园
位于城区中山东路东端,以山体为园,林木茏葱,建有望海楼、茶室、儿童乐园等娱乐设施,是市民休闲郊游、登高观景的主要场所。山上有古烽火台等遗址。

椒江大桥
全长2587米,气势恢宏,一桥飞架南北。

海门港
浙江省第三大港,清代末年开埠,现为台州最大的海运物资集散地。

中山路
城区最繁荣的商业街区。

台州发电厂
位于椒北前所办事处,华东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商业街
建筑风格一流、社区环境一流、经营档次一流、管理服务一流的台州市商业街。

戚继光纪念馆
位于椒江东山西南麓,原为海门城隍庙,明朝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曾屯兵此处,海门人民为纪念他,在此建戚公祠,后历经修葺,成为今日的戚继光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戚继光当年在此屯年代时写成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和根据浙东地理形势首创的“鸳鸯阵”战术模型、古船、古剑、古炮,馆内还展示了戚公威镇海疆的不朽功勋事迹等。乘106路市区公交车至南门河站向北100米即达。

吴子熊玻璃艺术馆
馆内陈列着吴子熊工艺大师多年来精心创作的艺术精品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吴子熊大师合影的珍贵照片,以及二万多国际友人签名题字等。乘101路、108路、环线公交车至台州中医院向南200米即达。

龙潭岙
位于葭芷办事处祝昌村,为一山麓带旅游点,历史人文悠久,山形环抱,风景优美。曾出土汉代遗物,现存宋代拱券式石砌涵洞,为台州最早的水利建筑遗存之一。涵洞块石砌筑,拱券顶,高2.5米,宽2米,总长70余米。入口两间,承上流两山谷流水,至洞中合而为一,呈Y字形,注入溪河。毓龙宫即建于涵洞之上。乘112路市区公交车至洪家车站转乘中巴直达。

百里海塘
沿海沿江新添的观光旅游线,海塘全长26.3公里,江堤全长27.9公里。

三山
位于葭芷办事处,与黄岩区接壤。临江寺刹巍峨,号称“小普陀”。公元1658年,郑成功部队与清兵在此激战时,曾泊有战船80余艘。

王维纪念堂(将军殿)
位于洪家办事处挡港桥村,又名将军殿,唐元和年间唐婺源令陈央夫奉唐大诗人王维香火经黄岩于永宁江遇风覆舟,遇救上岸,即其地建庙,并寄籍,死葬于此。乘112路市区公交车至洪家车站转乘中巴直达。

井马水库
位于葭芷街道的井马村,水库隐荫于九峰山脉竹木环合之中。此处峰峦峻秀,上有野望之胜,下有避暑之乐。

『捌』 椒江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椒江春节活动和全国各地大致相同,相同的部分不外乎贴对联,放爆仗,互相拜年直至正月十五闹花灯。

据《海门镇志》记载,“旧历正月初一日,家家户户均贴春联。门口设香案,置糕果供神。男女老幼,都换新衣,纷纷到各神庙烧香,鞭爆之声,轰隆盈耳。各家均以粽子、年糕、汤团充食;糕取高升、团取团圆之义。”因为正月初一忌动刀,故糕须于除夕夜切好,初一早上吃年糕喻“高升”,中午吃汤团喻团圆,晚上吃粽子喻脱去衣服睡个囫囵觉。而嗜赌者却最忌这一天吃粽子,他怕今年赌运不济,被剥个囫囵精光。

椒江也和台州各地一样,从清末民初开始兴起春节这天去祖坟上“拜坟岁”的风气,这大约取自于过去的拜祖先画像之俗吧。这一天,合家老小带上祭拜祖宗之物件去郊外或山上的祖坟去向祖宗拜岁。这天野外游人比肩继踵,陆绎不绝,蔚成大观,这活动既对祖宗表示怀念尊敬之情,又去郊外山上活动筋骨,吸取新鲜空气,真是一举两得。

“正月初二日早晨家乡均用粉蹄酒肉祭供,谓之‘开年’,表示迎接新财神,皆争先恐后,甚有于夜半行之,爆竹之声,彻夜不绝。新年以后,新亲外戚,例须亲往叩岁,主家置酒相待,并须还叩”(《海门镇志·岁时》)。

不过,商家大多以正月初五日祭财神的,相传正月初五日为财神诞辰,到了初五,凡希望财源亨通的人们,例必备牲接神,商号尤郑重其事,特于是日开市,金锣爆竹,牲礼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而迎之。过去,椒江被誉为“小上海”,商业发达,商家特多,故初五日祭财神特旺盛,是日,香案满街,爆竹震天,人人拱手道贺,句句吉利之言,街上充满了喜庆祥和希冀之色。

春节最后一项重大活动便是十五夜的灯会,亦即是闹元宵。正月十五日,俗称上元,与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合称三元。又称为元宵元夕,都含有第一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张灯始于唐而盛于宋,传至今日实乃一千余年矣!

椒江正月半夜的灯会与各地大致相同,商家在门口挂上各式各样争奇斗艳的花灯以酬神和娱民,并在屋檐下蒙上各色布幔,以保护花灯。椒江地处港口,有大量的码头工人和渔民,他们好动,喜闹,于是,是夜活动重点便是“闹花灯”,而其中最闹猛便是“绰小老爷”。过去椒江人把庙里的神像称为“老爷”,小神像便称为“小老爷”。椒江百姓向有在正月半夜张灯迎神的习俗,即是所称的“绰小老爷”活动。

为了正月半夜的出迎,椒江每个寺庙都备有出迎用的小神像。出迎的坐椅是两支大竹杠中间绑一只坐垫,像一只抬人用的过山滑杆,神像就坐在这只垫上,由一名壮健的青年扛在肩上,在一群该庙所在地青年的卫护下参加游迎活动。正月十五晚上一到,大街上的商家户户张灯结彩,处处大放光明,把整条大街照得白昼似的。吃罢元宵的老百姓,扶老携幼纷纷上街,街上则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兴高采烈,万民空巷。

绰小老爷的前导是两条龙,随着喧天的锣鼓声,两条大龙在耀目的灯光和震天的鞭炮声中飞舞,然后是出迎的神像队伍。不知是什么年代,也不知是准定下的定例,全海门寺庙中只许十三尊神像可以进入这支队伍,而第一尊必定是杨府庙的杨府爷。其余则依次是武圣庙、天后宫、龙翔庙、南门殿、后晏宫、前晏宫、财神庙、石公庙……。按各地一般习俗,武圣庙所祀的关羽已经封为“关帝圣君”,称帝了,应该是第一尊,然而在椒江,即便是“帝”,在老百姓眼中,还得屈尊让给保境安民有功的杨府爷。关帝庙的周仑爷为第二尊,为什么呢?因为关羽已是“帝君”了,帝有帝的尊严,故自己不出门,只派他的马夫“周仓”代他出迎,聊表与民同乐的意思。

抬神像和护神像的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大家都不愿自己的伸像落后,每年常常为谁先谁后闹得不可开交,有时还会发生争斗,然而,“杨府爷”的首席位置却谁也不敢来争,足见杨府爷在海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绰小老爷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开鞭炮战。背小老爷和卫护小老爷之人均须赤脚穿草鞋,而沿街的所有鞭炮均不朝天放而往他们的脚下扔,一时炮声震耳火光阵阵,热闹非凡。他们都要以经得起鞭炮炸而保持迎神队伍之井然而显示自已是好汉,即使双脚被炸得鲜血淋漓亦在所不顾。整个行程的高潮是队伍最后停留在杨府庙前供群众观赏的时间,整条南北新椒街这里最阔,观众集中得也最多。十三尊披红戴绿的小老爷在海门主要街道迎游一圈后到这里结束了,这里所有的小老爷均依次排好,供群众观赏,街中间是舞龙、舞狮、花鼓、大力士等活动,各庙的锣鼓队在这里一起吹打,老百姓把早已准备好的鞭炮集中往这里放,街上掀起一阵阵高潮。行程结束的标帜是杨府爷回庙,则其余的小老爷亦各自打着锣鼓回各自的家,整个行程才告结束,杨府庙前鞭炮纸屑可以平到街沿,足见鞭炮数量之多。

正月半夜活动之后,商家正常营业,农民准备春耕,各业小贩小手工业者亦都开始了各自一年生计的准备,一个春节的活动才最后宣告结束

有道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台州虽然地域不大,各地春节习俗可不少。台州人过年过元宵到底有哪些民风、民俗?作为一名台州人可不能不知道。

临海人过春节、过元宵习俗
春节习俗
在临海,春节一般从正月初一到初八止。张家渡民间流传的“拜岁过上八,清汤呒得喝”就是这个意思。
大年初一天未亮,炮仗连天响。天亮后,各家插烛焚香烧纸钱,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
大年初一的早餐,以前城关吃汤圆,东乡都吃糯米红枣粥,沿海渔乡则吃“长寿面”,西北乡山民有的吃豆腐粥。杜桥、上盘等地,初一的早饭男人烧,习惯吃“菜头饭”。初四,民间备牲醴、烧纸马贴新“灶司”,称“接灶神”。
初一这一天,临海过去还有许多禁忌:如不准扫地,不准将水倒在地上,不准动刀,不动针线,不劳作,不经商,不许骂人,不许讨债,不许打架,即使在平时有仇的这一天也要和睦相处。
正月初八俗称“上八”,过去也是张家渡“开市”之日,各家各户初八早饭都要煮米饭吃,叫“上八饭”。过了上八,民间新年礼拜活动就算告一段落。但正月活动正式结束的,还应该是过了正月十四,因为人们十四夜“闹花灯”、“接财神”,财神出街后宣告结束。

元宵习俗
临海人元宵不吃汤圆,要吃羹,而且元宵不在十五过,而在十四过。
据《临海县志》记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怕朱元璋在元宵节前来袭击,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
另有说法是方国珍(一说秦鸣雷)母亲每逢朔、望都吃素斋,方国珍为了让母亲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口福,就把元宵改在十四过了。
也有说因为方国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所以把元宵提前一夜。还有人说临海明代状元秦鸣雷因为十五斋戒食素而提前过元宵。
甚至也有人说是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因作战机密被泄露而将计就计把元宵提前一夜,等等。
传说归传说。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无从深挖这个“文化底蕴”,一代代传下来,认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
做羹,临海人称之为“搅”羹,非常形象,一大堆原料搅成一锅羹,一般有芥菜叶、冬笋、猪肉末、油泡、豆腐干、川豆瓣、豆面、香菇、木耳、蛏子及其他小海鲜,煮熟后加入山粉,搅和搅和,调味出锅。由于原料丰富,这种羹往往一搅就是一大锅,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的。
十五晚上会吃素羹,与十四的咸羹相区别,称为甜羹。
元宵活动一般在正月十三至十七间,十四夜为高潮。

黄岩正月半风俗
正月十四间间亮
旧时,每到正月十四晚上,黄岩城里家家户户点上灯火,挂上当地特色的橘篮灯、橘花灯、凤凰橘灯。而城外每片橘林都点上红烛,远远看去,整个黄岩万灯竞放。同时橘乡百姓还耍起舞狮、舞龙、花鼓、旱船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这种风俗称为“间间亮”,据说起源于明朝,与戚继光抗倭有关。
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有一年的正月十四,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海边打垮了一股倭寇,余下的倭寇如丧家之犬向内地逃窜。逃到黄岩时,天色已晚,他们有的躲进橘林,有的闯进民房。戚继光率军赶到,兵士和百姓一道,点灯燃烧,搜索残兵。顿时,整个县城内外,每间房屋,每片橘林都灯火辉煌。最终,倭寇被一网打尽。为了纪念戚家军的胜利,“间间亮”的风俗被流传下来。
不过,自从家家户户有了电灯,这几年城市里推行亮化工程以后,“间间亮”的效果难以再显现出来,这种风俗也仅仅局限于一些零星的乡间舞狮、舞龙表演以及规模稍大的灯会了。

正月十五“放橘灯”
解放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黄岩城外的澄江上都要举行“放橘灯”的活动。据《黄岩县志》记载,这种风俗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
传说,南宋建炎年间,金人南侵,康王赵构从海上逃走,途经台州。那天刚好是正月十五,他晚上登金鏊山观海,忽然见到椒江(澄江入椒江而出海)上飘来无数灯火,感到十分奇怪。侍从告诉他,这是澄江上漂来的橘灯。赵构来到江边观看,并要侍从们跟着凑热闹,买了两船橘子,取出橘肉让大家吃了,留下橘壳制作橘灯,放在江上漂流。
此后,每到正月十五,黄岩城里的男女老少倾城而出,澄江两岸坐满了看“灯”人,临时摆的小摊聚集,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仙居花灯
仙居花灯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如横溪、板桥的板龙灯,高迁上屋村的长旗灯,朱溪、下各的跳跳马灯,下塘村的鲤鱼跳龙门灯、田市镇水口山村的卷地龙灯,前王村的轿里狮子灯、推虾灯等等。每逢元宵佳节,仙居山乡各地花灯竞彩,热闹非凡。犹为奇妙的是仙居皤滩“针刺无骨花灯”,被人们誉为“灯海明珠”。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又称“唐灯”或“神灯”。传说唐开元年间,皤滩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盏“神灯”引路。此灯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灯身没有骨架,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秀才返家后,依样画葫芦进行精工制作。制成后悬挂在自家门口,人见人爱。“神灯”在秀才家落户后,仙女即变作村姑与秀才结为夫妇,夜夜陪秀才诵读诗文。大考之年,秀才喜中状元。后来人们就把这盏无骨花灯称作“状元灯”。随后,状元又把这种灯进献到宫里,从此皇宫就有了“无骨小宫灯”。状元夫人山姑逐渐把这种“神灯”的制作技术传授给皤滩村的村民,从此,这种神灯的制作工艺就长期流传在仙居民间。
“仙居花灯”曾先后荣获县市花灯大展赛一等奖,“浙江省首届优秀艺术作品展银奖”、“浙江省特色灯彩大展金奖”、“1996中国民间艺术作品展金奖”、“1996澳门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浙江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众多媒体对“仙居花灯”都作了详细的报道。仙居花灯还得到了中外游客的啧啧赞叹,被誉为“中华瑰宝”、“灯海明珠”。仙居县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2月,仙居选送的针刺无骨花灯———“龙凤灯”入选国家邮政局的《民间灯彩》五枚邮票图案之一。

天台词调
“天台词调”是天台一个古老的剧种,早在清朝嘉庆、道光时期就在全县各地盛传,仅城郊一带就有36个戏班,乡间则以石岭、左溪、灵溪、坦头、榧树最为流行。“天台词调”曲牌丰富,共三十来个。有快节奏的像“三五七”,唱起来如行云流水,适于叙事交待;有慢节奏的像“金钟慢”、“二樊”,委婉清丽,擅长抒怀陈衷。探其渊源,可以看出它广泛吸收江西与弋阳腔、东阳的高腔与浙西、南的婺腔和永腔,有南腔风格。
词调的角色行当与古老的昆曲相同,生、旦、净、末、丑全部由男演员担任。小生、小旦以假嗓子念、唱,功力可与京剧相捋。乐器也是管弦丝竹齐全,以适应演出宫廷大戏的需要。“天台词调”的看家戏有《龙虎斗》、《姣姣斩独角龙》、《伐子都》等,还演一些儿女情长的戏,如《拾镯玉》。建国以后曾演出过《红灯记》。
以前天台县城有十大戏台,分别是东门大舞台、妙山佑圣观舞台、也是园、前殿舞台、东岳宫舞台、映台庙舞台、三井殿舞台、金庭舞台、镜中花舞台,此起彼落地演出天台词调节目,深受观众欢迎。可惜目前这一剧种只有榧树、亭头等村尚能演出。有的山村则与越剧混合演出,只带些词调味而已。

大年初一五味粥
春节早餐,各地风俗不一。天台城乡则是一律吃五味粥。
所谓“五味粥”,就是白米、红枣、豆腐、番薯、芋艿五种食品合煮的粥。推究起来,原出于佛寺僧侣,新年祈祷“五福”降临人间,煮此杂羹。天台素称“佛地”,士民多信佛教,这种习俗也就浸染开来,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年到头,百姓能安居乐业。不过,关于五味粥的来历,天台还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末年,朱元璋部将陈祥率领农民起义军自临海攻打天台城,在东横岭下设营寨。天台百姓痛恨元人残酷野蛮的统治,纷纷响应,主动帮助义军探听军情,筹粮运草。元至正廿七年(1367)底,义军包围县城,与城里士民约定于除夕之夜,里应外合,聚歼元兵。时值雪夜,城外积雪足有尺把厚。守将乌黑尔烈估计义军不会攻城,自去衙门饮酒作乐。到了半夜,三声鞭炮,杀声四起。义军除掉守兵,打开城门,经过一场激战,杀死守将,收复了县城。
第二天正是春节,城里老百姓挨家挨户凑集了米、番薯、芋头,商店、作坊送来了红枣、豆腐,煮成了香喷喷、热腾腾的大米粥,慰劳义军将士。军民同吃一锅粥,五味齐全,人人脸上绽开了笑容。大家高兴地说:“吃了五味粥,就会招来‘五福’。”
从此,天台人民每逢春节早晨,不论贫富家家饱餐一顿美味芳香的“五味粥”。

正月十四“糊辣沸”

将正月十四这一夜定为元宵节不是天台独有,在台州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但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吃“糊辣沸”闹元宵的习俗,却是天台的一大特色。

说到吃“糊辣沸”,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南宋景德年间,有一年的正月十四夜,华灯齐放,士民兴致勃勃地逛街观灯。这时,一位从金兵铁蹄下逃难到江南的老艺人,带着孙女到天台城卖唱糊口。由于长期奔波,劳累过度,昏倒在街道场坦上。附近一位陈老大爷见状,立即舀了两碗“糊辣沸”送去。他俩吃后,精神一振,眼前一片明亮,连连说道:“亮眼糊!亮眼糊!”从此,天台有了正月十四吃“糊辣沸”的习俗。

那“糊辣沸”又是怎样一种食品呢?

这是一种用米粉或“山粉”调成的咸羹,菜肴全部切成小方块,主料选用精肉、冬笋、荸荠、香干、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猪耳朵、黑木耳、烘鲞的,再调配上一点辣椒粉,烧煮得热气腾腾,既能开胃和中,又富有营养,怪不得祖孙俩吃了,人醒志清了。现在“糊辣沸”也有做成甜的。家庭主妇在“山粉”或“番薯粉”中,调配进桂圆肉、红枣、苹果片、莲子,吃起来另有一番滋味。

温岭箬山大奏鼓

据《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大全》记载,温岭箬山大奏鼓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村传统舞蹈,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大奏鼓演奏由10来个男性渔民组成,但人数并不限定,可以七八人,也可以十几二十余人。男扮女装,脸上涂白圈红,上身穿桔黄色的斜襟短袄,下穿深蓝色的大口裤,衣襟的边角上绣着桔红色的鱼纹图案花边,头戴橄榄形的黑色羊角帽,耳朵上挂着“黄金”大耳环,套上手镯脚镯,全部光着粗大的脚板,走起路来忸忸怩怩,活像戏剧中的媒婆那样滑稽幽默。两个扛着大鼓,一个奏大鼓的兼指挥,一个敲木鱼,两个敲小锣,一个敲大钹,一个敲小钹,两个敲钛锣(也是一个一小),他们自由地跳、自由地舞,叉开两腿,摇曳着身子,两只大手有力地挥动着鼓槌,左纵右跳,随着大鼓的节奏,不断变换队形,边敲边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幽默诙谐。既奔放又含蓄,是灵魂的呐喊,又是生命的细语;既体现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展示了渔民内在的情感冲动及征服大海本质力量的自信。

如今大奏鼓早已不再是箬山的“专利”,已成为石塘大奏鼓、温岭大奏鼓了。在箬山,二三十岁的青年渔民是这一活动的活跃份子,还有很多十二三岁的小学生跟着七八十岁的老渔民学大奏鼓。最近,一支女子大奏鼓队在箬山这块具有丰厚海洋文化底蕴的热土上应运而生。大奏鼓这一健康的群众文艺活动,不仅活跃了海滨渔村的文化生活,还挺进了城市舞台。

扛台阁

扛台阁是温岭渔区元宵文艺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元宵节的“抓财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动不一样,这些活动仅在正月十五进行,而扛台阁这一活动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几甚至是二月初。

台阁是将一张方桌、一张长桌拼在一起,反过来桌脚朝天,用各种彩纸、彩布、彩花扎成彩架,成为一个漂亮的小戏台,上面挂着雪亮的汽灯和相应的戏剧场景,里面有几个五六岁、七八岁长相俊俏的小孩子,化妆成诸如《楼台会》、《霸王别姬》、《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等戏剧造型,由十几个年轻力壮、热心群众性文娱活动的渔民抬着,紧跟着锣鼓和火,随着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走街串巷,遍游各村。游行队伍未进村,锣鼓声和人们的喧闹声早已吸引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热情好客的渔区人民,还会以观赏台阁的名义,邀请一些远地村庄的亲属来家做客。

三门

三门人过元宵节,与台州其他一些地方一样,是正月十四,而不是正月十五。
三门人过元宵,一般是中午吃“麦焦”,晚上吃糟羹。三门糟羹非常有名。其做法是青菜、萝卜、笋、粉丝、豆腐干、腊肉、牡蛎等全部切碎,再放进早米粉一起烧,烧成糊状,其滋味多种多样,故而非常好吃。

元宵节,三门人几乎家家都烧糟羹,且要比比谁家烧的滋味好吃。最有意思的是,元宵节晚上,三门人吃糟羹是全免费的,什么人都可以到另一个家庭去吃一碗鲜美的糟羹,且主人都以来自己家吃糟羹人多为自豪。这种风俗由来以久,有着古代“天下有饭共吃”大同社会的含义。如果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元宵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元宵节晚上,上一年结婚的新娘子,还得烧几锅甜糟羹,民间称之为“新娘糟羹”,以表示日子过得甜甜美美。“娘糟羹”必须由新媳妇亲手做,然后放鞭炮请全村的人来吃,如果味道好,大家吃得高兴了,那么这位新媳妇就基本确立了在这个村的地位了。如果做得不好,大家背后就会絮絮叨叨。

除了吃,元宵节晚上就是玩。三门民间过元宵活动非常多,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亭旁镇杨家板龙。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板龙,创造过吉尼斯世界纪录。

1982年,杨家舞过一次板龙,共138段,全长250米,四五百人的迎龙队伍步行20公里,在三门县城海游镇表演,沿途各村群众,夹道欢迎,轰动全城。后来,杨家板龙逐年增长,目前整条龙长达450米左右,现已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每逢元宵佳节,三声炮响,迎龙队伍出发,火燎照明,鼓乐喧天,板龙率领五兽、鼓亭、台阁、演奏队,狮子先行,白象开路,接着是旌旗、龙筅前导,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杨家板龙曾在1999年的台州民间艺术大荟萃上惊乍全场,获得惟一的一个特别大奖。

元宵过后,三门人的年也就基本过完了。接下来的,就是各奔前程,大家干各自的活去了。

『玖』 台州椒江有什么地方好玩

清修寺 位于城区枫山顶,北宋古刹。曾为东晋高僧怀玉道坊。宋高宗赵构南渡时,一度驻章安,游览清修寺,题有“清修风景千年在,沧海烟岚一笑开”楹联。寺区古木森森,环境清幽,为椒江古迹之一。 半山亭 位于城区枫山半山,悬有南宋古铜钟一口,重6000年。铜钟原置黄岩庆善寺,铸于南宋淳佑十一年(1251),通体铭文。明初建海门卫城时,拆黄岩城区料,共此钟移置海门城隍庙钟楼,曾为戚继光抗倭作报警之用。1962年移半山亭内。 白云山 位于城区,海拔156米。山体北陡南缓,竹木茏葱,多禅院道观。分大、小白云,“景星堂”所处是大白云;从大白云曲折西北行三百石级,为小白云,俗称“半山茅窝”,建有玉清宫。山顶平坦,多古木,著名的有“五樟抱槐”植物奇观。景星堂建于晚清,为近代高僧谛闲法师出家处。西南麓有横泾堂,又名福庆寺,清代建筑。整个景区幽静美雅,为城区主要旅游点。 凤凰山庄 凤凰山庄是一家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江南民居格调的建筑群,古朴典雅,依山傍水,绿树掩映,鸟语花香,配以水榭曲桥,绿波回廊,风格别致,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是典型的园林式旅游饭店。 江滨公园 位于城区江滨路,设计新颖别致,新建的城区公园。公园以“浙东千里海塘纪念碑”为主体建筑,成为椒江有标志性意义的新人文景观。 东山公园 位于城区中山东路东端,以山体为园,林木茏葱,建有望海楼、茶室、儿童乐园等娱乐设施,是市民休闲郊游、登高观景的主要场所。山上有古烽火台等遗址。 椒江大桥 全长2587米,气势恢宏,一桥飞架南北。 海门港 浙江省第三大港,清代末年开埠,现为台州最大的海运物资集散地。 中山路 城区最繁荣的商业街区。 台州发电厂 位于椒北前所办事处,华东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商业街 建筑风格一流、社区环境一流、经营档次一流、管理服务一流的台州市商业街。 戚继光纪念馆 位于椒江东山西南麓,原为海门城隍庙,明朝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曾屯兵此处,海门人民为纪念他,在此建戚公祠,后历经修葺,成为今日的戚继光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戚继光当年在此屯年代时写成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和根据浙东地理形势首创的“鸳鸯阵”战术模型、古船、古剑、古炮,馆内还展示了戚公威镇海疆的不朽功勋事迹等。乘106路市区公交车至南门河站向北100米即达。 吴子熊玻璃艺术馆 馆内陈列着吴子熊工艺大师多年来精心创作的艺术精品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吴子熊大师合影的珍贵照片,以及二万多国际友人签名题字等。乘101路、108路、环线公交车至台州中医院向南200米即达。 龙潭岙 位于葭芷办事处祝昌村,为一山麓带旅游点,历史人文悠久,山形环抱,风景优美。曾出土汉代遗物,现存宋代拱券式石砌涵洞,为台州最早的水利建筑遗存之一。涵洞块石砌筑,拱券顶,高2.5米,宽2米,总长70余米。入口两间,承上流两山谷流水,至洞中合而为一,呈Y字形,注入溪河。毓龙宫即建于涵洞之上。乘112路市区公交车至洪家车站转乘中巴直达。 龙行天下 回答采纳率:26.7% 2008-08-09 15:11 检举椒江区为台州市政府驻地,位于台州湾内椒江入海口,东濒东海,北界临海,西、南分别与台州市黄岩区、路桥区两城区毗邻,是浙江东部的海上门户。陆域面积280平方公里,海岸线22.7公里,海域面积600平方公里。人口45万。其中城区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16万。椒江旧称海门,唐宋以来即成浙中海上门户和贸易中心,近代有"小上海"之称。1980年7月建海门特区,1981年成立椒江市。1994年台州撤地设市,椒江成为台州市主体城区之一。优势资源能源 有台州发电厂和大陈岛风力发电场。台州发电厂装机容量141万千瓦,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力基地。港口 海门港港域面积865平方公里,目前靠泊总长2407米,拥有万吨及以下泊位46个,并设有国际集装箱运输码头,为浙江省的三大港口之一。海洋 有海域面积600平方公里, 海水养殖面积677公顷,淡水养殖面积278公顷。亚热带近海水产丰富,有鱼类、甲壳类、软体类等150多种。大陈渔场是浙江省第二大渔场,主要资源有梅鱼、狗母鱼、黄姑鱼、石斑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鳓鱼、带鱼及乌贼、虾类等。海水养殖有海带、紫菜、贻贝等。矿藏 境内界牌、洪家盛产海积细砂,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分选性好。旅游 境内有大陈岛海上森林公园、章安西汉古郡遗址、戚继光纪念馆、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毓龙宫古涵洞、金鳌山宋高宗行在遗址等名胜古迹。

『拾』 台州市的三个区(椒江、黄岩、路桥)为什么这么独立

因为椒江、黄岩、路桥原来是黄岩县的三个大城区,由于地处温黄平原,交通发达专,经济基础较好,民属资也丰厚。且靠近温州,市民的商品经济意识较强。原黄岩县又隶属于台州地区,而原台州地区地处临海,经济较为落后,市民的商品经济意识相对较差。

所以原台州地区的领导相中这块“金三角”,撤销了台州地区而设立了台州市,并把台州市所在地从临海搬迁到椒江,使得原黄岩县变成现在台州的三个区,区一级只有半级财政,台州市可以从三区里抽走一半。

(10)椒江宣传片扩展阅读:

台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北靠绍兴市、宁波市,南邻温州市,西与金华市和丽水市毗邻,依山面海,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北山脉连绵;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炎热多雨,为热带气候特征。

台州是江南水乡,水穿城过。历史上台州“河网密布、港汊交纵”,水乡风韵不亚于苏杭,有“走遍苏杭、不如温黄”之说。台州素以佛宗道源享誉海内外,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

天台山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和合文化”。台州是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缩影,是山、海、水和谐的生态福地。

阅读全文

与椒江宣传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装网络营销提成 浏览:427
国际市场营销学史建军 浏览:405
小学高年级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652
台州市起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87
超市6月份促销活动主题 浏览:649
电子商务线上线下是什么意思 浏览:854
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培训方案 浏览:332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现状 浏览:527
买衣服怎么做促销活动 浏览:343
策划方案的基本要素 浏览:75
上海饰搭电子商务 浏览:995
幼儿园师德师风培训自查方案 浏览:554
培训学校优质生源维护方案 浏览:17
快餐店市场营销策划书 浏览:423
面试网络营销靠谱吗 浏览:972
网络营销中免费产品的特征有 浏览:210
医疗市场部营销方案 浏览:611
门市活动促销布置气球 浏览:864
品牌特产推广方案 浏览:167
校本培训研修实施方案 浏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