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湘剧宣传语

湘剧宣传语

发布时间:2021-02-11 17:50:12

⑴ 湘剧的传承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田汉在长沙举办战时歌剧训练班,曾经先后组成七个湘剧抗敌宣传队,在湘南和广西桂林一带活动。抗日战争中,罗裕廷、吴绍芝、陈绍益等不少湘剧著名演员死于战火中。湘剧业余组织名“社”,又称“票房”,以清光绪初年在长沙成立的“南雅社”最早;稍后的“闲吟社”则较健全,曾刊印《湖南戏考》、《戏源复活》两种刊物,并搜集校正湘剧传统剧本三十余集,剧目四百多个。湘潭亦有“如意堂”等业余演出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剧得以新生,湖南军区洞庭湘剧工作团成立,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湘剧《琵琶上路》获奖,《打猎回书》、《五台会兄》(见 图湘剧-3)获得好评,湘剧演员徐绍清、彭俐依、陈剑霞、杨福鹏、罗元德分别获得演员一、二、三等奖和奖状。各地剧团办了演员训练班,湖南省成立了艺术学校湘剧科,承先启后,培养了大批人才。许多从事戏曲表导演、音乐创作、舞台美术的新文艺工作者参加湘剧团体工作,整理、创作了大批新剧目,《拜月记》、《生死牌》先后在上海拍摄成电影艺术片。1960年成立了湖南省湘剧院,整个湘剧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长沙、湘潭、益阳、茶陵、株洲等地也分别建立了湘剧专业演出团体。1969年湖南省湘剧院曾并入湖南省湘剧团,1980年恢复原建制。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省的湘剧团全部被迫解散,人员下放劳动。绝大部分名老艺人、作者、导演,受到不同程度的追害,有被迫害致死或致残的。大量湘剧剧本和各种资料被毁弃。直至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湘剧界才开始复苏,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工作。现己恢复湘剧院及市、县湘剧团六个,并积极培训新一代演员。
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湘剧与观众的关系越来越淡薄,加上资金缺乏、人才流失等问题,湘剧的生存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值得有关方面加以关注。

⑵ 湘剧的发展有什么历史背景

湘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艺人。20世纪20年代,湘剧就进入了多声腔剧种的成熟期,这一时期名伶辈出,如谭保成、王华运、徐绍清、陈绮霞等著名艺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谭保成被誉为“怒目金刚”,他5岁跟父亲在戏班舞刀弄棒,7岁正式拜师学艺。15岁后,谭保成登台演出了《父子会》、《白良关》、《金水桥》、《姚期梆子》、《五台会兄》等10余出武净戏。

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谭保成在衡阳湘剧昆腔戏《醉打山门》中饰演花和尚鲁智深,他以别具一格的金鸡独立的造型,坚持40分钟,一口气打倒十八罗汉,顿时赢得全场长时间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京剧名家梅兰芳到后台看望演员,他握住谭保成的手说:

祝贺你演出成功!《醉打山门》这个戏我们京剧里也有,没有你这么演法的,你的演出可以说是别开生面。

当时,苏联戏剧家奥布拉兹卓夫看了谭保成的表演后,啧啧称奇,非常赞赏谭保成的演技,对他能完成这些“高、难、深”的动作赞叹不已。

奥布拉兹卓夫对此充满好奇,回国后,他在莫斯科的报纸上著文予以介绍,称谭保成的表演是“魔鬼的艺术”,盛赞《醉打山门》中的鲁智深,演得鬼斧神工,美妙绝伦。

在此期间,谭保成与剧作家协作,改编了演出了许多传统的剧目,如《置田庄》、《张飞滚鼓》、《三闯辕门》等。他大胆革新,敢于设计新唱腔,在票友中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誉,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1955年冬至1956年春,谭保成在湖南戏剧舞台上又爆响了一声惊雷。他在《雁门关》中演杨六郎,在《置田庄》中演尉迟恭,在《审假旨》中演张守信,在《芦花荡》中演张飞,赢得了湖南省戏曲界的普遍赞誉。

王华运,湘剧小生,因为演周瑜而被人们称为“活周瑜”。1922年12月,因为家境贫困,他进入私人开办的湘剧科班学校华兴科班,拜习湘剧艺人粟春林为师学习武小生行当。

1926年,王华运出科后即受聘于福春班,在大河边和益阳地区各个乡镇演出。

这些乡镇的老百姓大多是湘剧戏迷,见识广,眼光刁,一旦觉得哪出戏不对胃口,轻的是喝几声倒彩,实在无法忍耐的就扒下脚上的草鞋扔向戏台,一点也不给演员台阶下。所以,“大河边的戏难唱”这句话曾在湘剧界叫得很响。

王华运天生一副好嗓子,加之扮相俊俏,在大河边唱了一年戏便声名鹊起。王华运戏路很宽,善于塑造人物,特别是他演《借箭打盖》中的周瑜、《翠屏山》中的石秀,引得观者如云,场场爆满。

王华运很快成为湘剧界一位文武全才的著名小生,与当时红极三湘的小生泰斗、师兄吴绍芝齐名,两人分别被戏迷称为“活周瑜”、“活石秀”。

王华运还是旧时艺人中少有的秀才。他曾进长沙明德中学读夜校,是徐特立的学生。因为经常翻阅《辞海》,人称王“辞海”。

“九一八事变”后,王华运倡导湘剧界同仁佩戴“共赴国难”的袖章,与著名湘剧艺人罗裕庭一起,参与创作揭露日寇侵华罪行的《倭奴毒》。这出戏后来在长沙6家剧院轮流演出,轰动一时。

同时期还有被誉为“活广才”的徐绍清,他14岁时到长沙市金刚镇三元宫老案堂戏班,先后拜彭申贤、暨镇保为师,学唱须生行当。经过3年磨炼,他凭着洪亮宽厚的嗓子,融唱、念、做、打于一身,发展了大靠须生的演唱艺术,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抗日战争时,徐绍清参加了田汉组织的湘剧抗敌宣传队,担任第二队队长。这期间,徐绍清带领演艺人员艰苦跋涉,深入到湖南、贵州各地农村集市,上演爱国锄奸题材的《江汉渔歌》,并自编自演《骂汉奸》等剧目,深受群众喜爱。

长沙沦陷后,徐绍清辗转流亡到桂林,组织岳云湘剧团,演出新编历史剧《史可法》等戏,继续开展抗日宣传。这期间,他还参加了欧阳予倩、田汉等人组织的西南戏曲展活动。

1952年,北京举行全国戏曲会演,由徐绍清主演的《琵琶上路》获表演金奖,一时间轰动京城。在剧中,他扮演张广才,把一个救贫仗义、爱憎分明的老人演得活灵活现,动情处声泪俱下。

陈绮霞,11岁时进入长沙同春园湘剧班,师从梁荣盛、何兆祥学戏。

1938年,著名剧作家田汉在湖南组织发动湘剧艺人,成立湘剧抗敌宣传队。不久,陈绮霞加入宣传队,成为一名文艺战士。翌年,陈绮霞和田汉的胞弟田洪结婚,成为田家的主要成员。在田汉和田洪的影响下,她从一个普通艺人逐渐成长为新的戏剧工作者。

1940年左右,正是抗日战争艰苦时期,陈绮霞配合田汉和田洪,演出了许多的抗战戏剧。她在《江汉渔歌》中饰演阮春花,在《新武松》中饰演潘金莲,在《土桥之战》中饰演邢夫人,在《新会缘桥》中的饰演瘫妇,从家庭主妇到剧团主角,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新中国成立之初,陈绮霞积极协助田洪,筹建部队领导的洞庭湘剧工作团,她仍是剧团的主要演员。这期间,除重排《江汉渔歌》等剧外,她又在《九件衣》中担任女主角申娘,在部队演出近百场。

1957年,陈绮霞到郴州湘昆剧团担任老师。1963年她被调回湖南省湘剧院工作,直至离休。

欣欣向荣的湘剧除了老一辈艺人无私的贡献之外,同样也与新一代艺人的不懈努力分不开。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湘剧界出现了著名青衣左大玢、彭俐侬著名表演家。

著名青衣左大玢是湖南省湘剧院著名演员,他1954年入湖南省湘剧团演员训练班,从师孔艳兰学习青衣,后来,得到郑福秋亲自传授。

20世纪80年代初,左大玢在电视剧《西游记》中饰演观世音菩萨,获得广泛好评。

1986年,左大玢获全国现代演唱艺术奖。1988年,她因主演《凤箫怨》获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左大玢的代表剧目有《百花赠剑》、《拜月记》、《断桥》、《打雁回窑》、《杨门女将》、《郭亮》、《园丁之歌》等。

青衣花旦彭俐侬是著名湘剧表演家,祖籍湖南长沙。彭俐侬自幼随父亲彭菊生学艺,早年受湘剧艺人吴绍芝指点,后来又拜湘剧艺人萧全祥学戏。

彭俐侬改革了湘剧旦角高腔的传统唱法,用真假嗓相糅合,克服一味只求高尖声喊,以致字不清、腔不美的唱法,追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她的高腔唱来如行云流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彭俐侬擅长青衣和花旦,22岁就已名振三湘,从艺40多年,她出色地塑造了赵五娘、王瑞兰、白素贞、柳迎春、百花公主、黄秀兰、岳乡英、潘亚雄、江姐、石奶奶等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妇女形象。

彭俐侬的代表剧目有《双拜月》、《打雁回窑》、《打猎回书》、《江汉渔歌》、《琵琶上路》、《拜月记》等。其中《琵琶上路》获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大会二等表演奖,主演的《拜月记》在1957年摄制成电影,是湘剧的第一部电影戏曲艺术片。

湘剧传承人夏传进是湖南省湘剧院著名演员,擅长扮演须生行当。衡阳市艺校湘剧科中专毕业,师承著名湘剧艺人谭保成。

1987年10月,夏传进与谭保成代表湖南省参加中国第一届艺术节,与谭保成同台表演湘剧昆腔《醉打山门》,获得了各人媒体的高度赞扬。

在湘剧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正是因为这些湘剧优秀艺人的存在,使得湘剧一直都处于比较兴盛的时期。

这些艺人不但前赴后继的传承湘剧这种艺术,而且还对湘剧的丰富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上演剧目由200多个增至400多个,并及时抢救了行将失传的剧目320多个。重点加工整理了《拜月记》、《追鱼记》、《拨火棍》、《水牢记》、《金丸记》、《玉簪记》、《黄飞虎反五关》、《金沙滩》、《六郎斩子》、《百花公主》等60多个剧本,《拜月记》、《生死牌》拍摄成舞台艺术片。

进入21世纪以来,活跃在湘剧舞台的保留剧目有《琵琶记》、《拜月记》、《百花赠剑》、《醉打山门》、《一天太守》、《闹严府》、《借靴》等。此外,湖南省湘剧界又创作演出了现代戏《古画雄魂》、《红舞吧》、《李贞回乡》,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和经济效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湘剧的演出空间日益萎缩。进入21世纪以后,湖南省各湘剧剧团克服种种困难,创作演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现代戏,并一度获得美好声誉。

湖南省各县市有关部门,以及部分艺人开展了保护和继承湘剧的工作。

2009年1月,湖南省有关人士向政府部门提交了扶持戏曲动漫产业发展的建议书,呼吁对戏曲动漫产业的发展给予政策扶持。

意见书说,就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出现空前危机的时候,国外动漫人士却意外地发现了它的魅力。日本正在疯狂抢注中国古典名著商标,光是《三国志》系列游戏就不下30款。美国也将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杨家将》、《西游记》等搬上了好莱坞舞台。

有关人士认为,发展湘剧戏曲动漫,湖南本土比国外动漫人更具优势。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是品牌优势,湖南拥有广大的戏曲戏迷群,戏曲本身就有品牌效应。第二是民族效应,戏曲剧目的故事、题材及叙述都非常经典,在此基础上稍加改编,就能获得很好的动画故事。第三是题材优势,因为每部戏都有自己稳定的戏迷。

此外,戏曲题材还具有可重复再生的特点,具有丰富的剧目题材可供发掘。他们还认为,当务之急的是,政府应加大对动漫戏曲工程的支持力度,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相关人士还提出了一份湖南戏曲动漫产业发展的规划方案。其中包括建立戏曲经典原创动画研究所;开展地方戏曲经典折子戏汇演、展演;修建戏曲动画卡通剧团展演剧场;建立戏曲动画人才培养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扶持戏曲动画出版等衍生产业群企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长沙市为了拯救湘剧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公布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随后,有关部门选择长沙湘剧、长沙弹词作为试点,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摸底工作,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市和区、县两级名录体系。

“意见”指出,任何公民可提出湘剧代表作项目申请。申报者须提交以下资料:

第一,申请报告,即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项目申报书,即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第三,保护计划,即对未来五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

在当年,市财政还安排了保护工作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区、县也将保护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有关部门还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与此同时,为防止湘剧的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有关部门还鼓励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和传承人,建立专题博物馆收藏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

2006年5月20日,湘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为湘剧的保护与弘扬,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⑶ 湘剧有哪些

湘剧现有传统剧目682个,加上散折戏,多达1155个,其中弹腔剧目有500个以上,高、乱声腔的剧目占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高腔剧目近百个。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创作的剧目中,《琵琶上路》、《打猎回书》、《五台会尼》、《拜月记》、《追鱼记》、《金丸记》、《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记》等传统剧目和《山花颂》、《郭亮》、《玛丽娜一世》等现代戏影响较大。 湘剧的传统剧目,不少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也有少数系艺人创作和改编的剧目。高腔的“四大连台”和“六大记”,是演出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的代表性剧目。“四大连台”为《封神传》、《目连传》、《西游记》、《精忠传》,每本可连台演出五至七日。六大记”为《金印记》、《投笔记》、《白兔记》、《拜月记》、《荆钗记》、《琵琶记》。乱弹的“八大连台”、“江湖十八本”和“三十六按院”,则是经常演出并为观众所熟悉的剧目。
湘剧传统剧目中有清代王船山创作的《龙舟会》和杨恩寿创作的《坦园六种曲》,其中《桂枝香》、《再来人》两出为清代剧评家吴梅所推崇;《桃花源》、《麻滩驿》、《理灵坡》三出取材于湖南地方的历史和民间传说,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建国后,依靠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对湘剧的丰富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上演剧目由两百多个增至四百多个,并及时抢救了行将失传的剧目三百二十多个。重点加工整理了《拜月记》、《追鱼记》、《拨火棍》、《水牢记》、《金丸记》、《玉簪记》、《黄飞虎反五关》、《金沙滩》、《六郎斩子》、《百花公主》等六十多个剧本,《拜月记》、《生死牌》拍摄成舞台艺术片。 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曾经涌现出一大批宣传革命和抵抗侵略的创作剧目,最有代表性的是《刺恩铭》、《广州血》、《东北一角》、《血溅沈阳城》和改编的《新会缘桥》、《旅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增加了很多新的剧目,来源有:一、移植剧目,如《白毛女》、《血泪仇》、《陈三五娘》、《生死牌》》等;二、改编整理传统剧目,如《拜月记》、《追鱼记》、《百花公主》、《金丸记》等;三、新编古装戏和现代戏剧目,如《文天祥》、《巴蔓子》、《园丁之歌》、《郭亮》、《湘潮》、《金家三只凤》等。

⑷ 保护戏曲文化的宣传语..戏曲的简介

戏曲汇聚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戏剧是中国文明的摇篮,
让戏剧进入我们的校园,
让戏剧融入我们的生活。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目录

中国戏曲
发展时期1、萌芽
2、繁荣
3、延展
4、鼎盛
黄金岁月1、元代戏剧
2、明代戏剧
3、清代戏剧
主要特色
艺术品貌1、以歌舞演故事
2、远离生活之法
3、超脱的时空形态
4、虚拟手法
与民间文艺一、最早的起源在原始歌舞
二、说唱艺术
三、终结戏剧之果
角色行当1、主要类型
2、行当与角色创造
戏曲脸谱脸谱的分类
戏曲音乐
剧种大全中国戏曲
发展时期 1、萌芽
2、繁荣
3、延展
4、鼎盛
黄金岁月 1、元代戏剧
2、明代戏剧
3、清代戏剧
主要特色
艺术品貌 1、以歌舞演故事
2、远离生活之法
3、超脱的时空形态
4、虚拟手法
与民间文艺 一、最早的起源在原始歌舞
二、说唱艺术
三、终结戏剧之果
角色行当 1、主要类型
2、行当与角色创造
戏曲脸谱 脸谱的分类
戏曲音乐剧种大全展开 尹桂芳竺水招

编辑本段中国戏曲
(ChinaOpera)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今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淮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编辑本段发展时期
1、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 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2、繁荣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3、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 淮剧《占花魁》邱海东陈丽娟表演
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4、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 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编辑本段黄金岁月
1、元代戏剧
元代的戏剧叫元杂剧。元杂剧不仅是一种成熟的高级戏剧形态,还因其最富于时代特色,最具有艺术独创性,而被视为一代文学的主流。元杂剧最初以大都(今北京) 为中心,流行于北方。元灭南宋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元代的剧坛,群星璀璨、名作如云。 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契机。从艺术的自身发展来看,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恰恰此时的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微。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土地。从社会现实方面来看,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只比乞丐高一等,居于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去寻求生路。于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创作者。他们有一个以“书会”为名的行业性组织,加入书会的剧作家,称为“书会先生”。这些落魄文人在团体内,又合作又竞争,共同创造着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与从前的偏于抒发主观心绪意趣的诗词不同,元杂剧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已任。显然,这是由于作家们长期生活于闾巷村坊,对现实有着深切了解和感受的缘故。 元杂剧的剧本体制,绝大多数是由“四折一楔”构成。四折,是四个情节的段落,像做文章讲究起承传合一样。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这有点类似于后来的“序幕”。元杂剧在艺术上是以歌唱为主、结合说白表演的形式。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联成一个套曲。全套只押一个韵,由扮演男主角的正末或扮演女主角的正旦演唱。这种“一人主唱”可以极大地发挥歌唱艺术的特长,酣畅淋漓地塑造主要人物形象。念白部分受参军戏传统的影响,常常插科打诨,富于幽默趣味。将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统一起来,达到体制上的规整,这表明元杂剧的艺术成熟和完善。
2、明代戏剧
由于传奇这种戏剧样式一直延续至清代,故又被人习惯地称作明清传奇。明清传奇在形式上承继南戏体制,且更加完备。一个剧本,大都只有30出左右,常分为上、下两部分;作家还特别注意结构的紧凑和科浑的穿插。传奇的音乐也是采取曲牌联套的形式,但比南戏有所发展,一折戏中不再限于一个宫调;曲牌的多少,也取决于剧情的需要;所有登场的角色都可以演唱。 明清传奇包括众多的地方声腔。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是昆山腔和弋阳腔。昆山腔经过嘉靖时期的魏良辅(生卒年不详)的改革,创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的“水磨调”,讲究宇清、板正、腔纯。将弦索、萧管、鼓板三类乐器合在一起,建立了规模完整的乐队伴奏。而一出《浣纱记》的演出,使昆山腔通过舞台的光大流布,成为全国性剧种。产生在江西的弋阳腔则主要流行于民间,由江湖戏班演出,每流传到一地,即结合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衍变为地方化的声腔。弋阳腔不用管弦伴奏,仅以锣鼓 昆曲《牡丹亭》-游园
为节奏,一唱众和,采用徒歌、帮腔的形式,通俗性、民间性和注重演出效果是它的特色。它与昆山腔典雅、清细的风格,形成中国戏曲内部的两种不同走向。明代戏曲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角色分工更加细密。比如昆山腔就有12个角色,主角不限于正生、正旦,净、丑也不止是调笑了。 明后期的舞台,开始流行以演折子戏为主的风尚。所谓折子戏,是指从有头有尾的全本传奇剧目中摘选出来的出目。它只是全剧中相对独立的一些片断,但是在这些片断里,场面精彩,唱做俱佳。折子戏的脱颖而出,是戏剧表演艺术强劲发展的结果,又是时间与舞台淘洗的必然。观众在熟悉剧情之后,便可尽情地欣赏折子戏的表演技艺了。《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拜月亭记》中的“踏伞”、“拜月”,《玉簪记》中的“琴挑”、“追舟”等众多的折子戏,已成为观众爱看、耐看的精品。
3、清代戏剧
《长生殿》取材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恋爱故事。从帝妃之间产生了一点真情的那一刻,杨玉环为卫护自己与李隆基稳定的关系,她妒忌、侦审、吵闹、百般邀宠;而作为天子的唐明皇则是“弛了朝纲,占了情场”。朝纲废弛,又引起了野心家安禄山的叛乱和军民的怨恨。在军士哗变的逼迫下,唐明皇在马嵬坡赐死杨玉环。然而,马嵬之变不是戏剧的结束。此后,洪升把情感的实现寄托到理想的天国。男女主人公飞升仙境,在情悔与梦幻中,爱情最终得到升华与净化。《长生殿》不是简单的爱情剧,它是在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诉说众人皆知的李杨爱情故事。帝妃间“真心到底”的海誓山盟与天上人间的不尽思念,是洪升对至情理想的讴歌与悲剧性呼号;与此同时,在剧中展示的社会动乱、民生疾苦的长幅画卷里,又分明寄寓着洪升的民族兴亡感和对帝王“溺情误国”的政治批判。所以,《长生殿》对李杨形象的塑造,赞扬针砭兼而有之。洪升笔下的情,包容着善与否两个对立的方面,这是他和他的作品难以克服的矛盾。
编辑本段主要特色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⑸ 湘戏的起源!!!!!!!!

湘戏一般被称为湘剧,又称长沙湘剧,是流行于湖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一个中国地方剧种,至今已经有600多年以上的历史。

历史
湘剧旧称“人戏”、“大戏”。因用长沙方言演唱,并以长沙为中心,以及江西萍乡、吉安等地,也流行于长沙府下属各县,故也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湘潭班子、长沙湘戏、长沙湘剧。根据历史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择封第八子为长沙王,建吉王府养伶人于府,又常邀民社献艺,曰湘乐。”外来的戏剧逐渐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湘剧。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徐渭所著《南词叙录》说:「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於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可见当时弋阳腔已在湖南流行。后来青阳腔的影响日深,湘剧在曲牌中添入大段滚唱,形成高腔中的“放流”。

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湘剧班社多以唱高腔为主,或兼唱昆腔,譬如福秀班、老仁和班。乾隆年间,湘剧班社逐渐增多,其中大普庆班则以唱昆腔为主。清代中叶徽调和汉调传入,湘剧开始加入弹腔(又称乱弹),称为南北路。南路是指二簧,北路则指西皮。道光年间,出现了最早以唱弹腔为主的仁和班。同治至光绪年间,不但班社蓬勃兴起,而且各地纷纷办起科班 ,仅长沙一带,就先后设立30多班。后来,弹腔成为湘剧的主要唱腔,除《三国》、《水浒》、《杨家将》等历史故事戏外,剧目尚有称为“三十六按院”的一批公案戏,如《四进士》、《奇双会》等。

民国时期,湘剧不断发展。1921年,开始出现福禄坤班等女子科班,自此湘剧有了女演员。1938年12月,田汉曾举办短期训练班,在湖南南部及广西桂林一带先后组成7个湘剧宣传队,作抗日战争的宣传。在抗日战争中,湘剧受到严重的摧残,许多戏班被迫流散,不少名演员在战火中牺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整理、创作了不少著名剧目,例如《琵琶上路》、《打猎回书》、《追鱼记》等。高腔剧目《拜月记》和创作的现代戏《园丁之歌》都被摄制成影片。

湘剧在现代成为边缘文化,得不到社会的关注。主要戏剧作家的相继去世以及演员收入太低而转行导致湘剧的日渐衰微。而湘剧的没落也激起了保护文化的声潮,政府官员的参与以及新剧目的创作有助于湘剧重新得到市场。

特点
湘剧声腔主要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乱弹)4种声腔构成,用中州韵唱白。高腔是湘剧四大声腔的代表,源于江西的弋阳腔。

低牌子是一种曲牌联套体结构的唱腔,唱时以唢呐或笛子来作伴奏,更配以锣鼓。为了丰富唱腔,营造强烈对比,高腔和低牌子分折间唱的演唱形式,称为“高低间唱”。

剧目
湘剧有1155个历史剧目,很多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以及地方的传说和艺人的创作。

⑹ 湘剧的剧目

湘剧现有传统剧目个,加上散折戏,多达1155个,其中弹腔剧目有500个以上,高、乱声腔的剧目占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高腔剧目近百个。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创作的剧目中,《琵琶上路》、《打猎回书》、《五台会尼》、《拜月记》、《追鱼记》、《金丸记》、《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记》等传统剧目和《山花颂》、《郭亮》、《玛丽娜一世》等现代戏影响较大。
湘剧的传统剧目,不少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也有少数系艺人创作和改编的剧目。高腔的“四大连台”和“六大记”,是演出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的代表性剧目。“四大连台”为《封神传》、《目连传》、《西游记》、《精忠传》,每本可连台演出五至七日。六大记”为《金印记》、《投笔记》、《白兔记》、《拜月记》、《荆钗记》、《琵琶记》。乱弹的“八大连台”、“江湖十八本”和“三十六按院”,则是经常演出并为观众所熟悉的剧目。湘剧传统剧目中有清代王船山创作的《龙舟会》和杨恩寿创作的《坦园六种曲》,其中《桂枝香》、《再来人》两出为清代剧评家吴梅所推崇;《桃花源》、《麻滩驿》、《理灵坡》三出取材于湖南地方的历史和民间传说,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建国后,依靠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对湘剧的丰富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上演剧目由两百多个增至四百多个,并及时抢救了行将失传的剧目三百二十多个。重点加工整理了《拜月记》、《追鱼记》、《拨火棍》、《水牢记》、《金丸记》、《玉簪记》、《黄飞虎反五关》、《金沙滩》、《六郎斩子》、《百花公主》等六十多个剧本,《拜月记》、《生死牌》拍摄成舞台艺术片。
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曾经涌现出一大批宣传革命和抵抗侵略的创作剧目,最有代表性的是《刺恩铭》、《广州血》、《东北一角》、《血溅沈阳城》和改编的《新会缘桥》、《旅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增加了很多新的剧目,来源有:一、移植剧目,如《白毛女》、《血泪仇》、《陈三五娘》、《生死牌》》等;二、改编整理传统剧目,如《拜月记》、《追鱼记》、《百花公主》、《金丸记》等;三、新编古装戏和现代戏剧目,如《文天祥》、《巴蔓子》、《园丁之歌》、《郭亮》、《湘潮》、《金家三只凤》等。

⑺ 湘剧的详细介绍

湖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以长沙、湘潭为活动中心,一度被称作“长沙湘剧”,兼唱有高腔、低牌子、昆曲、乱弹四种声腔。 湘剧的剧目丰富。大小剧目达1155个。其中高、乱声腔的剧目占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湘剧的传统剧目,不少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也有少数系艺人创作和改编的剧目。高腔的“四大连台”和“六大记”,是演出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的代表性剧目。“四大连台”为《封神传》、《目连传》、《西游记》、《精忠传》,每本可连台演出五至七日。六大记”为《金印记》、《投笔记》、《白兔记》、《拜月记》、《荆钗记》、《琵琶记》。乱弹的“八大连台”、“江湖十八本”和“三十六按院”,则是经常演出并为观众所熟悉的剧目。湘剧传统剧目中有清代王船山创作的《龙舟会》和杨恩寿创作的《坦园六种曲》,其中《桂枝香》、《再来人》两出为清代剧评家吴梅所推崇;《桃花源》、《麻滩驿》、《理灵坡》三出取材于湖南地方的历史和民间传说,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建国后,依靠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对湘剧的丰富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上演剧目由两百多个增至四百多个,并及时抢救了行将失传的剧目三百二十多个。重点加工整理了《拜月记》、《追鱼记》、《拨火棍》、《水牢记》、《金丸记》、《玉簪记》、《黄飞虎反五关》、《金沙滩》、《六郎斩子》、《百花公主》等六十多个剧本,《拜月记》、《生死牌》拍摄成舞台艺术片。湘剧的高腔源于弋阳腔,早在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人徐渭的《南词叙录》已有关于弋阳腔在“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的记载。弋阳腔在传人长沙之后,经“错用乡语”、“只沿土俗”和融合打锣腔等地方音乐,从而在弋阳腔滚唱基础上衍变成湘剧高腔。从《精忠传》等古老的连台本戏以高腔、低牌子合演的情况看,后者的产生年代约与前者同。 昆曲传入长沙时间稍晚,根据“长沙老郎庙班牌”,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和六年,既唱高腔、也唱昆曲的长沙福秀班和老仁和班先后成立。作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二十八年间的江宾谷所作的《潇湘听雨录》卷三,曾记载湖南布政使杨廷璋陛见时,官场公饯,曾演出昆曲《三多》。这一时期当是昆曲传入长沙的时间。高、昆同台演出,直接影响到高腔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使之从偏重大锣大鼓的武戏,变为也唱小锣小鼓的文戏。当年老仁和班小生喜保和杜三演唱的《赶斋泼粥》、《打猎回书》等高腔戏,也曾经吸收了昆曲表演中许多优美、细腻的做工和舞蹈,在当时也曾名噪一时。至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昆曲逐渐衰落,并退出湘剧舞台。光绪三十一年,长沙人叶德辉在《和桧门观剧诗》中有“昆山近又无人会,那解寻源白石翁”句,说明当时昆曲在湘剧中的处境。 乱弹又叫做“南北路”。其来路尚无定论,但湘剧在吸收了徽班中的《大长生乐》、《偷鸡》等一类剧目,并将其曲调称为“安庆调”,其他属于安庆“花部”的《水淹七军》、《龙虎斗》、《路遥知马力》、《王祥吊孝》、《李大打更》、《困曹府》等,也都是湘剧经常演出的剧目。 徽班源自于秦腔的《如意钩》、《锁云囊》,后来也传到湘剧班。此外,湘剧还从汉剧中吸收了《酒毒杨勇》等剧目,可见湘剧的早期发源与徽剧、汉剧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南北路声腔的传入,在湘剧舞台上开始出现了高、乱合演的剧目,如《金丸记》中《盘盒》一折唱高腔,《拷寇》一折唱乱弹腔。由于高、乱同台,得以互相借鉴,并且相互促进:高腔吸收了乱弹所长的做工和武打;乱弹则受高腔滚唱的影响,发展了长段流水,如《斩李广》中连唱四十八个“再不能”,《程济赶车》中连唱二十四个“可怜主”等,使湘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又前进一步。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京剧流入长沙。四年后,又有十八个京剧艺人在长沙参加湘剧班并同台演出,湘剧艺人又向京剧学习难度较大的武功,在演唱中吸收了京剧的一些花腔。 综观以上的湘剧四种声腔的衍变,大体可以断定,湘剧发源于明代,至清朝中叶已逐渐形成为多声腔的剧种,又历经变化而形成以高腔和乱弹为主要声腔。其班社在康熙年间大多以唱高腔为主,或高、昆兼唱,如福秀班、老仁和班。乾隆年间班社逐步增多,如以唱昆曲为主的大普庆班,浏阳、醴陵一带则出现由九人组成的"案堂班"(见乾隆《醴陵县志》“风俗”条)。当时。长沙、湘潭已经修建老郎庙,并于乾隆末年设九麟科班。道光年间成立以乱弹为主的仁和班。同治、光绪年间,班社蓬勃兴起,至宣统元年(1909),长沙城内有仁和、庆华、春台、仁寿、同春等五班,湘潭有永和、庆和等班,浏阳有清胜班,宁乡、益阳有大观班和福林班,至建国前夕,湖南全省湘剧班社达二十一个,艺人一千二百多人。自道光年间起,至建国前夕,所建立的科班达二十八个,开科六十多期,分布于长沙、湘潭、浏阳、醴陵、茶陵等地。其中以道光后期起科的五云科班开科最长,经历数十年,培养艺人四百多名。其后较有影响的有三元、华兴等科班。1920年后设立的福禄、九如、福喜等坤班,是专门培养女艺人的组织,开科长达十余年。 湘剧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有剧目千余个,内容丰富:有来自北杂剧的剧目,如《单刀会》、《诛雄虎》、《回回指路》等;有来自早期弋阳腔的剧目,如《目连传》等;有来自弋阳腔和青阳腔的剧目,如《琵琶记》、《白兔记》、《金印记》等;还有大量《三国》、《水浒》、《杨家将》及"三十六按院"的一大批南北路剧目。经演出实践的消长更迭,现有传统剧目六百八十二个,其中弹腔剧目有五百个以上,高腔剧目近一百个,低牌子剧目保存在连台大本戏中的有二百多折,但独立单出的则为数不多,昆腔及杂曲小调剧目亦少。 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曾经涌现出一大批宣传革命和抵抗侵略的创作剧目,最有代表性的是《刺恩铭》、《广州血》、《东北一角》、《血溅沈阳城》和改编的《新会缘桥》、《旅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增加了很多新的剧目,来源有:一、移植剧目,如《白毛女》、《血泪仇》、《陈三五娘》、《生死牌》》等;二、改编整理传统剧目,如《拜月记》、《追鱼记》、《百花公主》、《金丸记》等;三、新编古装戏和现代戏剧目,如《文天祥》、《巴蔓子》、《园丁之歌》、《郭亮》、《湘潮》、《金家三只凤》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田汉在长沙举办战时歌剧训练班,曾经先后组成七个湘剧抗敌宣传队,在湘南和广西桂林一带活动。抗日战争中,罗裕廷、吴绍芝、陈绍益等不少湘剧著名演员死于战火中。湘剧业余组织名“社”,又称“票房”,以清光绪初年在长沙成立的“南雅社”最早;稍后的“闲吟社”则较健全,曾刊印《湖南戏考》、《戏源复活》两种刊物,并搜集校正湘剧传统剧本三十余集,剧目四百多个。湘潭亦有“如意堂”等业余演出组织。建国初,湖南军区洞庭湘剧工作团成立,1960年,改建为湖南省湘剧院,长沙、湘潭、益阳、茶陵、株洲等地也分别建立了湘剧专业演出团体。1969年湖南省湘剧院曾并入湖南省湘剧团,1980年恢复原建制。 湘剧由于长期在省会长沙演出,视野比较开阔,艺术交流相对也多于本省的其他兄弟剧种,因此表演艺术上的革新得风气之先。加之省会长沙人文荟萃,观众文化水平较高,在清同治、光绪以后,文化人对湘剧颇为关注,如王先谦、王阎运、杨恩寿等,对剧目、表演多有评论。特别是晚清和民国期间,长沙的湘剧艺人受新文化思潮的影响,艺术上保守思想比较少,因此湘剧有一批经常上演的折于戏,表演上提高比较快,达到了精雕细刻的程度。目前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湘剧与观众的关系越来越淡薄,加上资金缺乏、人才流失等问题,湘剧的生存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值得有关方面加以关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湘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⑻ 湘剧的名家介绍

谭宝成
1924年生,衡阳耒阳市人,著名的湘剧表演艺术家。195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出身于梨园世家,曾祖、叔祖、父亲、叔都献身于衡阳湘剧艺术。谭宝成深受家庭影响,5岁跟父亲到戏班舞刀弄棒,7岁正式拜师学艺,15岁登台演出《父子会》、《白良关》、《金水桥》、《姚期梆子》、《五台会兄》等十余出武净戏,同时还向国术大使学习国术,运用到湘剧武术上来。他大胆革新,敢于设计新唱腔,在票友中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誉,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流派。
1952年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出中获一等奖,后在每年的全省演出中均获一等演员奖。在剧作家的协作下改编了《置田庄》、《张飞滚鼓》、《三闯辕门》等剧目,在全省历届汇演中获奖,有的剧本已经出版。
徐绍清
(1907-1969) 湘剧艺术家。长沙府浏阳人。12岁学湘戏,初学《访普》,半年始能上口,誉为“访半年”。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活中,始终注重人物感情的塑造,所饰《琵琶上路》中的张广才,《思妻》中的潘葛、《生死牌》中的况钟等人物形象,深受观众喜爱。中年以后,钻研湘剧高腔音乐,兼习编导,整理过《琵琶记》等传统剧目。抗日战争时期任湘剧抗敌宣传第二队领导。长沙沦陷后,转至桂林,重组岳云湘剧团,继续抗日演剧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中国剧协湖南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我学湘戏》、《湘剧高腔探索》等。
王华运
是最后一位科班出身的湘剧表演艺术家,也是百年湘剧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王华运原名范罗生,1906年7月13日生于湖南宁乡,3岁时父亲病逝。1922年冬,王华运进入私人开办的华兴科班学唱湘剧,从此,与湘剧结下了长达85年的不了缘。
王华运师从著名小生粟春临,是粟派小生的继承人。他天生一副极美的好嗓子和俊俏的扮相,20余岁便成为湘剧界一位文武全才的著名小生,与当时红极三湘的小生泰斗、其师兄吴绍芝齐名。
王华运的戏路很宽,高腔、大靠戏、官衣戏都能得心应手,特别是他演《借箭打盖》中的周瑜、《翠屏山》中的石秀,引得观者如云,场场爆满。于是,“活石秀”、“活周瑜”的称号不胫而走,而这些剧也成为观众百看不厌的艺术精品。
五大名旦
30年代初的长沙小型晚报副刊上最受读者欢迎的栏目是“梨园花絮”。湘剧女艺人旦角是这个栏目的重要题材。时有明德中学国文教员郑际旦,擅长诗词,酷嗜湘剧,曾戏撰“湘剧四大名旦”,以诗、词、歌、赋4种文体,刊于《湖南晚报》,文采绚丽,不胫而走。四大名旦即指郭福霞、郑福秋、黄福艳、彭福仙4人。《长沙晚报》主编杨某,独持异议,认为湘剧女旦中彭福娥演艺不亚于前4人,乃以“黄衫客”之名,以古传记体裁,撰写《湘剧五大名旦传》,刊之报端,四大名旦遂变成五大名旦。后来,老报人黄性一主编《潇湘菊影》一书,将郑、杨之文并五大名旦剧照刊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福秋、彭福娥2人重登舞台,或任戏校教席,或为剧团台柱,都为培养湘剧后人作出了不小贡献。

⑼ 湘剧的溯源

“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国9年(公元1920年)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
明代成化年间,长沙是吉王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戏曲演出的繁荣。外来的戏曲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与本地区汉族民间艺术、地方语言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这一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曲)、“乱”(乱弹)四大声腔,唱白用中州韵、富有本地特色的剧种。
高腔源于弋阳腔,早在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人徐渭的《南词叙录》已有关于弋阳腔在“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的记载。弋阳腔在传人长沙之后,经“错用乡语”、“只沿土俗”和融合打锣腔等地方音乐,从而在弋阳腔滚唱基础上衍变成湘剧高腔。从《精忠传》等古老的连台本戏以高腔、低牌子合演的情况看,后者的产生年代约与前者同。
昆曲传入长沙时间稍晚,根据“长沙老郎庙班牌”,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和六年,既唱高腔、也唱昆曲的长沙福秀班和老仁和班先后成立。作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二十八年间的江宾谷所作的《潇湘听雨录》卷三,曾记载湖南布政使杨廷璋陛见时,官场公饯,曾演出昆曲《三多》。这一时期当是昆曲传入长沙的时间。高、昆同台演出,直接影响到高腔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使之从偏重大锣大鼓的武戏,变为也唱小锣小鼓的文戏。当年老仁和班小生喜保和杜三演唱的《赶斋泼粥》、《打猎回书》等高腔戏,也曾经吸收了昆曲表演中许多优美、细腻的做工和舞蹈,在当时也曾名噪一时。至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昆曲逐渐衰落,并退出湘剧舞台。光绪三十一年,长沙人叶德辉在《和桧门观剧诗》中有“昆山近又无人会,那解寻源白石翁”句,说明当时昆曲在湘剧中的处境。乱弹又叫做“南北路”。其来路尚无定论,但湘剧在吸收了徽班中的《大长生乐》、《偷鸡》等一类剧目,并将其曲调称为“安庆调”,其他属于安庆“花部”的《水淹七军》、《龙虎斗》、《路遥知马力》、《王祥吊孝》、《李大打更》、《困曹府》等,也都是湘剧经常演出的剧目。
徽班源于秦腔的《如意钩》、《锁云囊》,后来也传到湘剧班。此外,湘剧还从汉剧中吸收了《酒毒杨勇》等剧目,可见湘剧的早期发源与徽剧、汉剧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南北路声腔的传入,在湘剧舞台上开始出现了高、乱合演的剧目,如《金丸记》中《盘盒》一折唱高腔,《拷寇》一折唱乱弹腔。由于高、乱同台,得以互相借鉴,并且相互促进:高腔吸收了乱弹所长的做工和武打;乱弹则受高腔滚唱的影响,发展了长段流水,如《斩李广》中连唱四十八个“再不能”,《程济赶车》中连唱二十四个“可怜主”等,使湘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又前进一步。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京剧流入长沙。四年后,又有十八个京剧艺人在长沙参加湘剧班并同台演出,湘剧艺人又向京剧学习难度较大的武功,在演唱中吸收了京剧的一些花腔。
综上,湘剧发源于明代,至清朝中叶已逐渐形成为多声腔的剧种,又历经变化而形成以高腔和乱弹为主要声腔。其班社在康熙年间大多以唱高腔为主,或高、昆兼唱,如福秀班、老仁和班。乾隆年间班社逐步增多,如以唱昆曲为主的大普庆班,浏阳、醴陵一带则出现由九人组成的案堂班(见乾隆《醴陵县志》“风俗”条)。当时。长沙、湘潭已经修建老郎庙,并于乾隆末年设九麟科班。道光年间成立以乱弹为主的仁和班。同治、光绪年间,班社蓬勃兴起,至宣统元年(1909),长沙城内有仁和、庆华、春台、仁寿、同春等五班,湘潭有永和、庆和等班,浏阳有清胜班,宁乡、益阳有大观班和福林班,至建国前夕,湖南全省湘剧班社达二十一个,艺人一千二百多人。自道光年间起,至建国前夕,所建立的科班达二十八个,开科六十多期,分布于长沙、湘潭、浏阳、醴陵、茶陵等地。其中以道光后期起科的五云科班开科最长,经历数十年,培养艺人四百多名。其后较有影响的有三元、华兴等科班。1920年后设立的福禄、九如、福喜等坤班,是专门培养女艺人的组织,开科长达十余年。?湘剧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有剧目千余个,内容丰富:有来自北杂剧的剧目,如《单刀会》、《诛雄虎》、《回回指路》等;有来自早期弋阳腔的剧目,如《目连传》等;有来自弋阳腔和青阳腔的剧目,如《琵琶记》、《白兔记》、《金印记》等;还有大量《三国》、《水浒》、《杨家将》及三十六按院的一大批南北路剧目。经演出实践的消长更迭,现有传统剧目六百八十二个,其中弹腔剧目有五百个以上,高腔剧目近一百个,低牌子剧目保存在连台大本戏中的有二百多折,但独立单出的则为数不多,昆腔及杂曲小调剧目亦少。

阅读全文

与湘剧宣传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酒店网络促销方案 浏览:971
平安校园安全队伍培训方案 浏览:254
红云红河集团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928
村居双语培训方案 浏览:98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兴起 浏览:498
韩都衣舍网络营销分析 浏览:300
茶具促销活动内容 浏览:135
月度表彰大会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90
门窗品牌推广方案 浏览:175
国庆银行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30
村级培训会议实施方案 浏览:739
安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浏览:69
各类电子商务网站调查分析 浏览:520
电子商务经典图案 浏览:20
景德镇旅游电子商务 浏览:879
2018年扶贫业务培训方案 浏览:47
招商广告策划方案及推广 浏览:187
伊利推广策划方案 浏览:707
悦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951
实用市场营销核心英语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