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把脉宣传图

把脉宣传图

发布时间:2021-02-09 07:45:08

1. 如何学把脉图

你好!!
中医切诊方法是指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脉的部位可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三种,其中常用的是寸口诊法和。寸口位于两手腕后桡动脉搏起动处,分为寸、关、尺三部。掌后高骨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口脉可分候脏腑之气,左寸候心,小肠;左关候肝、胆;左尺候肾、膀胱;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
切脉应注意时间、姿势、指法。时间应选在清晨病人未活动时,若病人活动,应休息15分钟左右再进行脉诊。病人可坐位或卧位,手臂伸平,手心向上,使手臂与心脏接近于同一水平。切诊时,三指要同时切脉,用力要平衡,由轻到重,分为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指力。诊脉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脘腹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脐上属胃,脐下属肠,大腹属脾,脐腹属肾,少腹属肝。通过手指的触摸、按压可了解局部的冷热、软硬、胀满、肿块及压痛等情况,有助于了解脏腑的病情。一般以触摸、按压虚里穴(心夹搏动处)诊断病况.
虚损病证:跳动明显,按之搏指。
肺气虚证:跳动散漫而数
肝气郁滞:两胁胀痛,痛处按此连彼。
肝虚:胁痛喜按,胁下按之空虚无力。
瘀血:胁下肿块,刺痛拒按,痛处不移。
肝癌:胁下肿块,按之表面凹凸不平,则应警惕肝癌。
肝气犯胃:胃部胀痛,按之旁及两胁。
胃寒:胃痛骤烈,疼痛拒按,发冷怯寒。
气虚:胃腹痛经久不愈,按之痛缓或痛止。
虚:腹痛喜暖喜按,按腹软无力。
实:腹痛胀满拒按,按腹充实,叩之声音重浊,或按之有包块不移者

凡是看过中医的患者,往往会看到医生先给病人“号脉”教科书上叫“切脉”,切脉的同时医生会先“看”,看病人的“动”、“静”,也就是病人的“神”然后观察病人气色、通过气色的明快和晦暗以及脉象的迟数和尺肤的寒温,分清疾病属“阴”属“阳”属“寒”属“热”,再看病人的舌,舌体分上、中、下,舌质,舌底,上以求上“心、肺、头、上焦”,中以求中“脾胃、中焦”,下以求下“肝肾、下焦”。通过舌苔的厚薄,以及脉象的浮沉,探求疾病的“表里”,通过脉象的有力、无力,分清患者的“虚实”。“八纲”既明,通过病人对疾病的主诉,进一步辨明疾病所属的脏腑、经络。以此辩证,论治。

下面分别论述“脉因证治”

首先论“脉”,脉包括,切脉、望脉络。脉络分体表脉络及舌底脉络。

体表脉络主要观察面部皮肤的细小络脉,青紫为寒,红赤为热为出血。枯燥为津亏,白为寒。

舌底脉络是家传秘法:

一:舌下络脉细而短,色淡红,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和舌下粘膜色偏淡者属于气血不足。

二:舌下络脉粗状,或色呈青紫,紫红,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状或络脉曲张者属血瘀。

三:舌底脉络细暗,属气虚血瘀。

四:舌底脉络紫暗怒张属气滞血瘀。

五:舌底脉络红紫夹杂,属于脾虚血瘀。

总之心开窍与舌,通过舌质根据分经可很直观地看出何脏何腑病变。但是如果这时看出的病变往往很重,而舌底脉络所反映疾病的征象常常早于舌质的变化。正常的舌底脉络主干呈单支、双支、三支几种形态,分支又有若干小分支成树枝样分布。主干脉以暗红为佳,分支脉以粉红色的网状小脉络,多不显露于外并且没有瘀点。舌底脉络的异常能真实地反映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虚者舌底脉络淡红而细短,瘀者青紫而粗(怒张)。寒者脉络淡紫紧束,热者紫红而怒张。正常的舌伸缩抬举自如。舌僵不语、偏斜,是中风。

切脉

切脉也叫号脉、把脉、平脉。实际上平脉其义自现:以医者的平静之脉体察患者脉位:寸、关、尺脉,脉形,脉数,脉势。通过位、数、形、势,体察患者脏腑气血的太过与不及。太过为实,不及为虚。切诊中的三才诊法极为实用。八卦由三个爻组成,上要为“天”中爻为“人”下爻为“地”;寸为“天”,关为“人”,尺为“地”。浮取为“天”,中取为“人”,沉取为“地”。按照全息理论,“天”应“上”为心与肺、头。“人”应中焦脾胃。“地”应下焦、肝、肾、膀胱、下肢。并无需严格的分左右手。

平 脉 法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盛。气血俱盛,脉阴阳俱

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

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

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

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

作,肖象形荣。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

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辙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俱陈,令得分明。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

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

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查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

神,为子条记,传于贤人。

师曰: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

六腑之气。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

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

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

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 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至脉来,为难治。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肝病自得濡弱者,

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

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曰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

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

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也,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北方肾脉,其形何似?师曰:肾者水也,其脉沉而石,肾病自得此脉者,愈;若得实大者,则剧;何以知

之?实大者,长夏土王,土克北方水,水脏立涸也。

师曰: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人迎负趺阳为大逆;所以然者,胃气上升,

动在人迎,胃气下降,动在趺阳,上升力强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为逆,大逆则死。

师曰:六气所伤,各有法度,舍有专属,病有先后。风中于前,寒中于背;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雾客皮

腠,湿流关节;极寒伤经,极热伤络;风令脉浮, 寒令脉紧,又令脉急;暑则浮虚;湿则濡涩,燥短以促,火

燥而数。风寒所中,先客太阳;暑气炎热,肺金则伤;湿生长夏,病入脾胃;燥气先伤,大肠合肺;壮火食气,

病生于内,心与小肠,先受其害。六气合化,表里相传,脏气偏胜,或移或干,病之变证,难以殚论,能合色

脉,可以万全。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夫色合脉,色主形外,脉主应内;

其色露脏,亦有内外;察色之妙,明堂阙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阙庭,推而上之。

五色应五脏,如肝色青, 脾色黄,肺色白,心色赤,肾色黑,显然易晓。色之生死,在思用精,心迷意惑,

难与为言。

色青者,病在肝与胆。假令身色青,明堂色微赤者,生;白者,死;黄白者,半死半生也。

色赤者,病在心与小肠。假令身色赤,明堂微黄者,生;黑者,死;黄黑者,半死半生也。

色黄者,病在脾与胃。假令身色黄,明堂微白者,生;青者,死;黄青者,半死半生也。

色白者,病在肺与大肠。假令身色白,明堂色微黑者,生;赤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

色黑者,病在肾与膀胱。假令身色黑,明堂色微青者,生;黄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

阙庭脉,色青而沉细,推之不移者,病在肝;青而浮大,推之随转者,病在胆。

阙庭脉,色赤而沉细,推之参差不齐者,病在心;赤而横戈,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肠。

阙庭脉,色黄,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

阙庭脉,色青白,推之久不还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肠。

阙庭脉,色青黑直下晴明,推之不变者,病在肾;推之即至者,病在膀胱。

明堂阙庭色不见,推之色青紫者,病在中焦有积;推之明于水者,病在上焦有饮;推之黑赤参差者,病在

下焦有寒热。

问曰:色有内外,何以别之?师曰:一望而知之者,谓之外;在明堂阙庭,推而见之者,谓之内。

病暴至者,先形于色,不见于脉;病久发者,先见于脉,不形于色;病入于脏,无余证者,见于脉,不形

于色;病痼疾者,见于脉,不形于色也。

问曰:色有生死,何谓也?师曰:假令色黄如蟹腹者,生;如枳实者,死。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余色仿

此。

师曰:人秉五常,有五脏,五脏发五声,宫商角徵羽是也;五声在人,各具一体。假令人本声角,变商声

者,为金克木,至秋当死;变宫徵羽,皆病,以本声不可变故也。

人本声宫变角者,为木克土,至春当死;变商徵羽皆病。

人本声商变徵声者,为火克金,至夏当死;变宫角羽皆病。

人本声徵变羽声者,为水克火,至冬当死;变角宫商皆病。

人本声羽变宫声者,为土克水,至长夏当死,变角商徵皆病。

以上所言,皆人不病而声先变者,初变可治,变成难疗,词声之妙,差在毫厘,本不易晓,若病至发声则

易知也。

师曰: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

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_____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病人长叹声,出高入卑者,病在上焦;出卑入高者,病在下焦;出入急促者,病在中焦有痛处;声唧唧而

叹者,身体疼痛;问之不欲语,语先泪下者,必有忧郁;问之不语,泪下不止者,必有隐衷;问之不语,数问

之而微笑者,必有隐疾。

实则谵语,虚则郑声,假令言出声卑者,为气虚;言出声高者,为气实;欲言手按胸中者,胸中满痛;欲

言手按腹者,腹中满痛;欲言声不出者,咽中肿痛。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少谷

神,虽困无苦。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

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揲,荣气弱,名曰卑,揲卑相

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搏,名曰沉。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

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师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痛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痛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

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何以别之?师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

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师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

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

计其余命_

2. 中医诊脉结果(中医专家进 有图)

舌:体略大,质润暗,少、白苔。
脉:右寸细,关细弦滑,尺沉细;左寸内关沉弦滑结。
舌体容反映体内有寒湿,脾气虚弱。
脉象反映气血不足,脉络气机不畅,稍有瘀阻。
处方:因为中医师的个体性,所以没有统一的方子,只能大体下方---
制附片 干姜 茯苓(云苓) 炒白术 肉桂 泽泻 陈皮 当归 川芎 柴胡 白芍 郁金(或香附)车前仁 苍术 生姜
因为信息有限,只能写到这种程度,希望有帮助,祝身体健康!

3. 中医诊脉的书有没有初学者的,,带图最好。

你好,初学者的书推荐中医诊断学,优酷也有对应视频,还有《中医舌诊》教学片。还有脉经

4. 如何号脉看男女

在别的论坛上来看到的!!纯属源娱乐哈,大家只可参考,不可全信哦。我也是转来的贴子。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张图,只说辨男女的那部分啊!
1 图上的手是左手,手掌向上,把脉的位置在手腕,大家用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把脉.
2 看清楚图中上脉,中脉和下脉的位置,只有这些跟男女有关.
二三四楼给大家图示上,中,下脉分别在哪里.
3 辨男女:上脉是人人都能摸到的!(这里还要提醒一些姐妹,搞清上,下脉的位置,有的姐妹分不清哪边上脉哪边下脉)
所以,除了摸到上脉,而且再只怀一胎的情况下:只有下脉时,是女宝;只要摸到了中脉就是男宝.(这里包括了中下都能摸到和只摸到中脉两种情况,两种情况都是男宝,另外有的人中脉不象下脉那样容易摸到,仔细摸会)

5. 中医把脉示意图

在临床中,基本上来个病人

就把手脖伸到诊桌上让中医大夫号脉。

但辩脉是很复杂的,脉学共有27种。

但作为非专业人员,掌握以下10种现象就足够了。

也比较容易理解。

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

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

命门从这个角度入手比,沉浮滑容易多了。

号脉时左手寸脉能摸到 代表心脉正常。

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

左手关脉 正常为不强不弱 太强说明肝气太盛;

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

左手尺脉太弱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

有时分不清就说患者头上有问题。

右手寸脉太弱为肺虚,一般有咳嗽现象,太强也不行;

右手关脉太弱为脾弱,有便溏,腹痛一类的病。

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脉弱 大多腰痛 身上沉困。

深资中医戏说脉诊

告诉你一个秘密,

教你轻轻松松学中医,自自在在学脉诊,

也许你从这里起步,

开始了你的学习中医的生涯,

成为了一名上好的中医大夫。

一个好的中医大夫就是一座医院。

带着三个手指头可以走遍天下;

这是西医永远也做不到的。

闲话少叙,书回正传:

学习脉诊首先从实用脉诊开始,从习以为常入门。

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

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说的才10种,

有否搞错?错不了!

这是脉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东西,

供大家欣赏,多了繁琐,少了不够,

要明白看下去就知道了

1、脉大小。主管察气。脉大气旺,脉小气虚。

(看,多简便呀!)

2、脉快慢。主管察精,脉快精虚,脉慢精足。

(现在脉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军人,运动员了。)

3、脉硬软。主管察火,脉硬火多,脉软火少。

(太简便了吧?)

4、脉浮沉。主管表里。(亦可说阴阳)

脉浮是表症,脉沉是里症。

(一目了然,简单得不可思义呀!)

5、脉匀乱。主管察安危。脉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

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太直观了吧!)

例如:肝硬化的脉,是快、小、硬、沉,(两关独居中)。

套入脉理,则为精亏,气虚,火多。

病在内脏,两关微浮一些,为气火位于肝胃,

(戏为黄豆脉,一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均为黄豆脉),

不用你出声,一看脉就能说出你有什么病,

是不是好玩?

比如感冒的脉:大,浮,硬,快,

套入脉理,为气旺,病表(表即躯体感冒属表症)火多,精亏,

看到这样的脉,你说你肚疼,那你在说谎,

一摸你的脉,你体内隐藏的病,便无处躲藏,现形毕露,

是不是好玩?只要你到了这种水平,心情就愉快了。

再学习一下大学教材《中医诊断学》《难经》等。

到那时你就是一个诊脉高手,

诊病断病如举手之劳,爽吧!

6. 把脉把的是哪里

手臂内侧桡侧端动脉搏动处。

中医中,桡骨茎突动脉搏动处为寸脉位置(图中医生食专指所在处) ,寸之后为属关(图中医生中指所在处),关之后为尺(图中医生无名指所在处);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

7. 中医搭脉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中医的切脉习俗

作者:王其学

古代中医,要是不懂得切脉习俗,就很难立住脚。切脉,不光要“熟读王叔
和”,还要在“切脉习俗”中,施展法术,灵活应对、见机行事。若是仅仅凭着
自己的“医道”,不理会“切脉习俗”,患者和病家就可能不买你的帐、疏远着
你,你的医道就变得无用,不会“兴时”。

过去,有的“先生”,就连《内经》、《温病》都没读过,只是凭着《汤头
歌诀》中几个处方,熟练的掌握了一套切脉习俗,居然也可以兴腾一时,名扬一
方,被人称为“一方名医”。有俗话说:“心肝脾肺肾,跑一天没人问。心肝脾
肺贤,一天两吊钱”。就是说,对于“肾”字和“贤”字都分辨不清的庸医,有
时倒比熟读经书的“先生”挣钱多。这是为什么?就因为他用“切脉”的招数把
病人“粘”住了!只要“先生”把病人“粘住”,取得了病家信赖,那就好办了。
即使把人治死,那也是“治好了病,救不了命”,把人治死了,那是“命该如
此”,并不会喊冤。颇有点“一家愿打、一家愿挨”的味道。其他的人,你无论
多么高明,都有劲使不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种很复杂的文化现象,但
是,应当首推华而不实的“切脉习俗”。

切脉,像是一道关卡。这一关,连接着医患双方,暗藏着不少玄机。什么玄
机?基本上就是猜谜语。谁猜得准谁的脉诀就好,谁猜的不准,谁就站不住脚。
弄好了,“先生”有可能征服病人,说你的“脉诀”好,取得信任,任你摆布,
然后把你的大名传扬出去。弄不好,就会失去信任,遭到揶揄,获得一个坏名声。

道理本来很清楚,病,生在病人身上,到底哪里不舒服,存在什么症状,病
人最清楚。包括脉诀好的中医先生在内,谁都比不了自己明白,可是,愚昧无知
的病人,往往拒绝说出症状,自己的症状,要让“先生”“试”出来。还有,有
些人是文盲加“语盲”,即使想主动“主诉”,也常常是“茶壶里煮饺子,倒
(道)不出来”,抓不住主要的说,繁繁地诉说一些与症状无关的生活琐事、生
活情节,总是说不清楚主要症状。这就给“切脉习俗”带来了充足的理由。

西医进来后从不试脉,直接问诊。面对没有文化、愚昧无知的病人问诊,居
然也有“问诊技巧”,有的医生仅仅几句话,就能问出症状来,有的实习生常常
问半天,也问不明白。这种情况进一步表明,中医的切脉,是建立在大多数国人
没有文化、愚昧无知情况之上的。这正是中医的切脉习俗存在数千年的一个文化
环境和社会原因。现在,中医和中医的切脉习俗为什么销声匿迹了?因为民族的
整体文化科学素质提高了。病人很乐意把自己的症状告诉医生,害常常担心落下
症状。切脉习俗,只是在偏远落后的地区和城市的阴暗角落里,有极少数愚昧的
残存。

我们发现,愚昧原来也可以打造某种文化。愚昧文化,在中国传统医学领域
中的表现,就是这种玄之又玄的切脉文化。中国的患者很有特色,他们找“中医
先生”看病,好像是专门来找别扭的,或者是来“考先生”的。患者把一只手伸
过来,放在脉诊子上,表示出让先生试脉的样子,一句话都不说。如果先生问:
“你哪里不好?”病人会很反感地反问:“还用问我?你试试脉不就知道了?”
如果这么一问,先生的“医道”,已经在患者的心目中打了折扣,所以,“聪明”
的“先生”大都不去直接询问症状。

这种根深蒂固的切脉习俗,与《周易》算卦像是一只连通器。病人找先生,
本来为看病,不为“考先生”,但病人往往把他与算卦的先生联系起来看。算卦
先生可以凭着数几根草棒或者摇几个钱儿,来占卜吉凶祸福,看病先生当然也应
该凭着试脉知道症状。蹩脚的情理、荒唐的逻辑,以真理的名义长久的存在,似
乎也不应当责怪“考先生”的病人。谁不知中国的占卜术和医术,同是源自“阴
阳五行”的基本理论?它们本来就是互相通融、不能分家的,这就是中医切脉习
俗中,“切脉关”存在的另一个缘由。

“切脉”就是“猜谜语”。面对“考先生”的病人,先生就必须“猜谜语”。
不过,“会打拳的不发毛”,聪明的先生是不会问其症状,也不会立刻说出谜底
的,需要的是和他“靠上”。你不愿说啊,我还不愿问呢!咱们就靠下去,看谁
靠过谁?于是,那先生,一言不发、正襟危坐,手按寸关尺,心想应对词,眯缝
起眼睛,表现出“开动脑筋”的样子来。病人一看,先生那幅认真、仔细劲儿,
真够先生材料。于是,病人在心理上,首先退却一步。先生继续坚持,再过一会
儿,病人还会再退一步。于是,先生占据了主动。眼见得病人已经耐不住性子,
看看到了火候,先生忽然把切脉的手收回来,十分肯定地说:“中焦阻塞了,脉
上带着呢!”仅此一句,已经憋不住了的病人,被十分陌生的“中焦”、“阻塞”
等词语一下子提醒了,知道“脉上带着”,瞒不过先生,于是,那些自觉症状,
顺着这陌生的词藻,滔滔不绝地脱口而出……

当然,也有的先生,通过一面试脉、一面拉家常,进行“症状刺探”。所啦
内容,看似与疾病无关,实际上是为了“诱导出症状来”。啦够多时,脉试多遍,
“刺探”的差不多了,把“刺探”出的一个症状猛地说出来,病人居然会很吃惊,
赞叹先生的“脉诀好”,而且会随着先生的口,继续往下说,直到说出各种症状
来。于是,先生一面说“该当如此的,脉上带着呢”,一面进一步顺藤摸瓜,盘
问再三,终于掌握了全部症状。这就是所谓“辨证论治”中的“辨”字之一宗。

如此“切脉”施行起来,医者居高临下,患者如听天书,谜底揭出来,医患
双方哈哈一笑,游戏一般,一方愿“打”,一方愿“挨”,显得和谐而自然,表
现着某种“缘法”。至于开方取药?回去吃了是否管用?呵呵!那是另一回事。
在这个当口上,医者只要过了“切脉关”,业已先取得了半成胜利,常年如此,
焉非“名医”乎?

以上切脉举例,是医者针对“闭口”病人症状,进行激发、诱导,“憋”其
自述,“诓”起症候的一种“法术”。直到病人自述出全部症状后,病人竟然不
知道那只是“自述”的结果,仍然觉得是“脉上带着”的,是先生试出来的,并
没有任何被诱导、被激发的感觉,反倒称赞先生的脉诀好。看似奇怪,实是百姓
迷信脉诀的千年习俗。

那么,是不是有脉诀特别好的先生,可以仅仅凭着切脉来试出症状、断定病
情、开方治病呢?可以肯定地回答,没有!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只好举出小说
里的例子了。小说里不仅有“凭脉断症”的大量例子,还有“悬丝切脉”的不少
玄说。旧时,先生,特别是年轻的先生,给某些大家闺秀看病,因为“男女授受
不亲”,是不能直接接触人家大小姐手腕子的,甚至不能靠近人家的闺房,怎么
办?那就在大小姐的手腕上拴一条丝线,牵引到外面,让先生在外面“试”那丝
线传导过来的“脉”。小说里的先生,居然也可以在丝线上“试”得准确无误。
这,可信么?当然不能。

除了小说,据说也真的有先生仅凭试脉,就能断出疾病来的。如果这是事实,
那就需要分析出里面暗藏的玄机来。这玄机就是先生在试脉的同时,或者听到了
病人的咳嗽声,或者闻到了病人的某种气味,或者看到了病人的排泄物,分析出
了存在的某一种症状,然后,归咎于脉象,就说“试脉试出来的”。另外,有的
中医先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脉诀好”,不惜安插亲信、收买“耳目”,在切脉
之前,已经对病人症状了如指掌。所以,在中医的脉诀上,存在不少机关和骗术。
但是很奇怪,中国的百姓对这种骗术却是非常相信的。所以有时我们就觉得,中
医的切脉习俗,是灿烂的民族文化中的一缕瑕疵和悲哀。

中医学在“四诊”中,明确规定了“望闻问切”的诊断程序,除非神志昏迷
或不能表达症状的患者,都不能仅仅凭着脉象来确定疾病。“切脉”只是对“望、
闻、问”这“三诊”的补充、参考和验证,属于最后一关。况且,切脉的目的,
并不是为了知道症状,而是为了确定罹病的脏腑、经络、性质和程度。至于症状,
哪儿痛、哪儿不好受,属于“问诊”的范围,比如“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
四问便……”岂可用切脉来“猜出”症状?况且,临床上常常出现“症脉不符”、
互相脱离的情况,有时需要“弃脉从症”,有时则需要“弃症从脉”。更有极个
别患者,属于天生的“反关脉”,挠动脉不生在内侧,而生在外侧,就连试脉的
位置都难以寻找,那“症脉不符”就会更加明显,甚至完全没有脉象的参考。所
以,是不能“凭脉断症”的。一个优秀的中医,是要遵守“四诊”口诀的:“望
闻问切,治病要诀,凭脉断症,任嘴胡说!”

可是,到了临床上,几乎所有的中医都要遵守“切脉习俗”。他们为了取信
于患,避开问诊,试图从脉象上、从其他方面获得病人的症状,常常杀费苦心。
于是,望闻问切的那个“问”字,是无法落实的。那“四诊”,也只是搁置在书
本上,作为宣传中医科学的依据。以致,做一辈子中医先生的人,只要他还有良
知,对于这种切脉习俗,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到困惑。

读史,有时可以释惑。《史记·扁鹊列传》介绍说,扁鹊的朋友长桑君,把
药丸和秘方传递给他后,“忽然不见,殆非人也”。可见长桑君不是普通人,而
是一个神仙。神仙隐遁之后:“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
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扁鹊吃了神仙的药,他的眼睛就成了神眼,
隔着几道墙壁就能看见墙那边的人,大概比现在的X光、CT还要便捷和准确。用
这样的神眼,就看见病人的“五脏六腑”“气血经络”的运行状态了,什么病能
瞒得了神眼?可是,过分的神奇,百姓不相信。所以,扁鹊就“以诊脉为名耳”。
他把用神眼看见的疾病,是成是切脉“切”出来的,病人就相信了。

由此可知,中医的诊脉,本来就是一种虚假的东西,是一种被玄虚了的、与
科学背道而驰的恶习,完全没有任何科学性。就连最具权威的史书《史记》,对
此也是否定的。

(XYS20080910)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8. 寻把脉的图!

中医把脉的方法是:用中间三个手指定位在寸、关、尺三部上,依次测出浮、中、沉三候脉版象,一只手测权三部九候,双手共测六部十八候,测得“沉浮迟数”二十八脉象。二十八脉象全面反映了经络六气的阴阳五行性能及其来源,因此根据六部脉象就可以看病和处方配药,就可以知道得的是什么病、病在哪里、病的症状、病因、治疗方法、预后、用什么药等等结果。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626/Img226087361.jpg

9. 怎么把脉是喜脉图片

把脉是大夫的感觉。。。没有图片。喜脉的话,听我学中医的同学说是感觉有两个脉搏在跳动。

10.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呢

把脉可以听病者的心率,中医讲究的就是望闻问切,不仅仅靠的是把脉,不过脉象可以反应人体的基本情况,是根据人体疾病表现在脉象上的经验判断的。

阅读全文

与把脉宣传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东莞市闻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91
绿韵天成电子商务 浏览:743
市场营销第一单元试题 浏览:651
运动会比赛流程策划方案 浏览:943
国庆登山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6
2012年4月网络营销与策划 浏览:116
女装品牌服装店营销方案 浏览:673
砍价会策划方案 浏览:708
电子商务诚信的现状 浏览:94
酒店网络促销方案 浏览:971
平安校园安全队伍培训方案 浏览:254
红云红河集团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928
村居双语培训方案 浏览:98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兴起 浏览:498
韩都衣舍网络营销分析 浏览:300
茶具促销活动内容 浏览:135
月度表彰大会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90
门窗品牌推广方案 浏览:175
国庆银行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30
村级培训会议实施方案 浏览: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