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昔阳宣传部

昔阳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1-23 11:51:51

㈠ 有没有光这个性氏吗

光氏起源:
由于舜政治清明,周建立伊始,即封舜的后人于陈(今河南省)。春秋末,陈衰落,王族陈完奔于齐,以田为氏(田、陈二字通假)。经多年创业,兼及乐善好施,借粮予民以大斗,收贷则以小斗为凭,逐渐取得齐人信赖,宗族重新兴旺,终代姜氏(吕尚后裔)而为齐国主宰。后田氏一支至燕,战国末出了一位为仁为义敢为的侠者,即肇姓之源,先祖田光。田光激于义愤,将荆轲引荐给燕太子丹刺秦王。秦灭燕后,彻查此案。田光后人遂以父名为子姓,远避山西(此处暂存疑,有待考据),故绛郡(今山西省内)为郡望。元末战乱,山东等处十室九空,惟山西一境偏安,人烟繁庶。明朝建立,强令山西民众移民鲁、皖等处,此即史称的“大槐树移民”,光姓族人亦有在其中的。山东滨州阳信一支概略为:明洪武年间由山西乐平(今山西省昔阳县)迁入山东,居于今阳信县流坡坞镇光家村。先人光士忠,以行医济世造福一方。二世光宏祖曾任明南京兵马司指挥,茔位于大光村正西兵马坟。(据说前几年曾有护心镜出土,待考证);八世祖光懋,曾任河南左参正。(官衔待查,据说开封尉氏县朱曲镇亦有光氏族人,期待互相认证)茔位于村正北五里,张铁匠村南,文革前有石人石马等遗迹,村老学校曾取去石碑一块(未查),现墓前神道已荡然无存,仅存光懋先祖夫妇丝绸画像两副,因年代久远,抱着为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联系县文化馆代存至今。十世光浚明祖,字子亮。乃一大书法家,又擅花鸟画。县博物馆存有其对联一副,留有“福字入木”、“一字抵千金”等佳誉。六世祖光楚奇,擅做诗,现家谱载有近百首,著有《丹志丹》一书。光家村现存明崇祯年族谱一部共四卷,清光绪年手抄本家谱一部(共四卷)。
桐城光氏则为光姓另一比较大的支脉。大致在明初(存疑待考),安徽祁门有光姓六兄弟,其中的老大、老二和老六后迁居桐城,被尊为桐城光姓的三位一世祖,称西光(老大、老二的后代)、东光(老六的后代)以为别。明、清以至民国,桐城光姓均为当地望族,子孙以好学上进而知名,人称“书香门第,桂花之家”。
郡望堂号:
绛郡
历史名人:
晋有军谘祭酒光逸,唐有桂州都督光楚容,均安乐人;明有崇祯进士光时亨,清末光循陔 ,均桐城人。
光姓分派序(《光氏宗谱》原文节录)
据昔阳《光氏宗谱》记载:今天下光姓多矣,推而广之,无非我始祖之所自出也,但代远年湮,失次者难稽耳。姑即其目前之所知者而言之,直隶邢台县一股,始祖讳宗,次支之所出也;邢台石善村、银锅村,长支之所出也;京东口外光氏最多,乐平之所出也,至平定州,长支之所出也;和顺县立碧村,乐平之所出也;大明洪武初年,祖讳士忠至山东信阳县居住,其分派更多;章丘县之始祖讳刚,历城县之始祖讳荣,桐城县之始祖讳惟乃皆信阳县之始祖所出也。今山之东西并直隶口外历代相传,又不知几多分派也。然子孙虽繁衍无穷而合天下惟吾一族光姓焉,总而计之,皆我古燕处士田光肇祖之苗裔也。

光姓当代名人:
光绍天 ,男,1940年生,山西汾城人,编审。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任中国民主同盟青海省委宣传部长、常务委员,青海省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主要贡献: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青藏高原,对藏传佛教艺术和民族民间艺术情有独钟。多年从事藏族民间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奇的研究和插图创作,许多作品发表在青海民族出版社和甘肃民族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格萨尔王传奇分册中,其中《格萨尔王传奇》(霍岭大战之部)插图六幅获1980年度全国书籍装帧优秀作品奖,发表于1981年第八期《美术》,编入《1981年中国出版年鉴》、《中国文艺作品插图选集》、《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美术集》,1986年获文化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民委、中国民研会颂发的荣誉奖。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有作品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家博物馆收藏;1993年在海峡两岸中国水墨画大展中获首奖。有作品辑入《国画名家百幅集》(台湾出版)。本人传略曾辑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传》、《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记者传集》等等。 光 耀, 男,1934年2月生,安徽省枞阳县人,1960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律系毕业后,在青海工作了34年,其中从教26年。1994年退休前,任青海省司法警官学校高级讲师、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任教期间,共给校内外90多个班级、5000多人(次)讲过课,讲授的课程计10门,即高中语文、政治和历史,大中专的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司法文书和律师实务等。发表论文四篇:《不能绝对化》(青海报人1962年23期);《略谈佛教道教和儒教的结合和对唐初法律思想的影响》(青海法学1987年2期);《浅谈三种法律责任的相互关系》(青海法学1992年2期),《行政诉讼的由来和发展》(青海法制报1992年4月14日)。编写教材和法制讲座50多万字。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获省教委从教20年荣誉讲一次和校级优秀教师奖五次,其中青海卫校和司法警官学校各一次,海北外祁连山中学三次。任兼职律师16年,办案百余件,深受好评。历任九三学社青海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政法委员会委员和机关支社委员。还是中国法学会、律师协会和青海省教育学会会员。1992年1995年和1997年先后被收入《中国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人名辞典》、《安徽省枞阳县志》和《中国教育专家名典》。

㈡ 写新闻 急!!!!!!!!!!!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稿的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第一手的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
我今天主要介绍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以及几种常用新闻题材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要从事新闻写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明确规定了实施与新闻的关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报道在后,也可以这样说,事实是构成新闻的细胞,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不存在了。
新闻写作,实际上就是客观地记叙事实、评述实事。
我们来读一篇曾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作品。
中国,充满投资机会东部沿海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节录)
记者最近对东部沿海地区100家“三资”企业做的调查发现,有39家已先后追加了投资。这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这项调查是最近上个月间进行的。记者就企业是否有利可图、是否享有自主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优惠政策如何等几个问题,采用相同采访提纲,选择了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5个省市的100家“三资”企业逐家进行了调查。
在被调查的100家企业中,有77家已取得了可观的利润,尚未盈利的23家企业中,因经营不善等原因而致亏损的只有8家。其余15家未能获利的原因包括:快速折旧、处于还贷期或处于开业投产初期,等等。这些企业的经营者认为盈利对他们来说是早晚的事。
日商独资企业厦门莆田服装有限公司对所在地区提供的基础设施感到满意,总经理佐藤忠良对记者说:“这里的基础设施与海外相比已相差无几。”同在这一地区的中美合资鹭美存储盘片有限公司总经理杰瑞先生作了更高的评价:“厦门陆、海、空交通具备,通讯良好,人才集中,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区。”另外98家企业在回答记者关于你对所在地区基础设施作用如何评价“的提问时,回答“较好”、“一般”、“较差”的分别为58、22和18家。
调查表明,有76家企业对中国员工的素质表示满意。中国和联邦德国合资兴办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马丁.波斯特博士评价说,勤劳、智慧、积极、坦诚的中国合作者是联邦德国技术得以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
记者列入调查的其他一些问题还有:“你对政府提供的服务有何评价”,“你是否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你在中国的业余生活如何”等。18家企业的外商认为“政府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支柱”,“政府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而17家则认为“没有得到政府多大的帮助”。82家表示他们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能够独立自主的管理企业,另外18家则称常常受到来自企业外部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的牵制和干预。大多数外商对业余生活的“单调”、“枯燥”感到失望。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1990年)]

这条新闻完全是用事实说话,说明了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六四”后并没有改变,而且在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解除了一些外国投资者的疑虑,也回击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者的造谣蔑。在新闻写作中,要更好地用事实说话必须做到:第一,事实要具体。新闻中的人名、地名、现场、情节、数字、结果都要写得具体。交代清楚新闻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写新闻只有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才能使读者、听众和观众觉得新闻实实在在,可感可信。
事实要典型。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事实,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大量具体的事实中选取典型材料、典型事例。如果不作选择,罗列一大堆材料,反而会冲淡或淹没新闻主题,造成人物、事件不突出,观点不鲜明,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事实要生动。新闻事实本身要有新意,生动感人,同时还要生动地描写情节和细节,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叙述新闻事实,避免生硬、刻板、老套。如可用再现某些场景的方法;渲染气氛、加深印象、烘托人物、突出主题;也可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新闻事实更加鲜明、丰满。此外还有点面结合、画龙点睛等方法,可以使事实更好地“说话”,增强感染力。
新闻事实的获得,往往带有一定偶然性;一个用心的思索,善于思索的作者,得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却是必然的,而且,一旦获得以后,就会抓住不放,紧紧跟踪。获得上海市好新闻一等奖的《“洋豆腐”为何无人问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作者平时关心人民吃豆腐,自然而然地注意到解决上海人民吃豆腐难而从日本引进的盒装豆腐生产流水线。由此提出了一个盲目引进的问题,切中时弊,有针对性,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上海市领导的关心,然后又抓出了一则新闻:“从一条引进的豆腐生产线引出教训——要根据我国国情搞好技术引进”。从典型到一般,指导意义更普遍,更深刻了。从“吃豆腐”——引进技术的教训——根据国情搞好技术引进——引进的“洋豆腐”生产线得到改进,最后又归纳到豆腐的机械化生产有了指望,吃豆腐难可望得到改善。这个循环、上升,简直是新闻采访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

写新鲜的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姓“新”。只有新的东西,才能为读者提供信息。新闻要指导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断前进、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就是要突出这个“新”字,不断地把客观事物的最新变化、最新发展告诉读者、听众、观众,给他们以启发、教育和鼓舞。所以,新是实现新闻价值的一个根本条件。新闻界把现实生活中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新鲜活泼的东西称为“活鱼”,为人们提供新的情况、新的人物、新的经验、新的问题、新的成就、新的知识。
新闻的“新”在于事实新、材料新。新闻要尽可能报道“第一次”发生的,“第一个”出现的事情。当然,这也要从全局的观点看问题。有些事情在本地区、本单位是新发生的,但地、在全市、全国范围内也许已不是新鲜事了。也有一些事因为有一定的思想性、针对性,需要经常不断地报道,但这一类在报道时也要尽量选取新的典型、新的特点、新的角度。特别是一些需要反复宣传的主题,更要研究新的角度,千篇一律就没有新鲜感,效果也不好。
请看《羊城晚报》1982年12月21日刊登的一则新闻:
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
本报昔阳二十日电 山西省大寨大队也不吃大锅饭了,今天,他们将八百六十亩耕地全部分给一百三十户农民承包,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原来集体经营的一个煤窑,一座酱粉坊、三台拖拉机、二百亩果园、八百亩山林,也全部承包给个人。
上午九时,大队党支部书记贾长锁带领着社员、从麻黄沟一直到狼窝掌、康家岭,逐块分责任田。获得了自主权的社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原大寨大队大队长、现任大寨公社副书记贾承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现在才刚刚起步,过去搞的极左那一套不灵了,我们大寨人再也不走‘大寨路’了。我曾经到河南省兰考县去参观,那里条件比我们差,积极性比我们高,发展速度比我们快。可我们大寨社员往地里一转,干不干两块半,不少好地荒了。大寨的一本经再也不能念下去了。”
从今天起,大寨社员又有了自留地。按政策规定,他们每人分到二分二厘地,全大队共一百二十三亩,占耕地的百分之十五。过去大寨社员吃菜靠生产队统一分配,不能满足要求。我们在大寨村里转了一圈,看到有些社员在门口用瓦筒放上土,栽上白菜、西红柿。大寨社员的家庭副业现在也开始活跃起来,许多社员家门口有了鸡窝、兔笼。不少户还圈起了猪圈,个人养猪共达一百四十头,其中有七十头是近两个月才买回来的。在村口,我们见到了老农贾九胜。他正在抚摸着心爱的三头牛,笑眯眯地对我们说:中央的政策合了俺的意,俺今年光卖猪卖兔就收入五百元;养了六只母鸡,下了蛋俺都吃了。今年俺买的母牛,两头都怀了胎,猪圈里还有四头猪哩。
农村落实生产责任制分自留地,当时在全国范围来说,已经不是新闻了,可是事情发生在大寨却是新鲜事实,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大寨曾以带头吃“大锅饭”而闻名全国,他们搞“左”的一套,别人还得奉命跟着学,结果越学越穷,大家都吃了苦头,如今全国早已纠正了“左”的错误,普遍推行生产责任制,走上了富裕之路,人们情不自禁地想知道,大寨人还走不走“大寨路”,还吃不吃“大锅饭”了。从这个角度来写新闻,就充满了新意,使人感到新鲜、亲切。
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又一个特点。新闻的新,除了内容的新之外,还有时效的要求。新闻要及时传播信息,沟通信息,如果拖拖拉拉,迟写迟发,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新闻讲究时效,时效是新闻区别于其它文体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的时效决定新闻的价值。新闻界有一种形象的比喻,说新闻是“易碎品”,就是说如不讲时效,错过时机,时过境迁,新闻就会贬值,甚至一文不值。
新闻要求写新近发生的事情,最好是“今日新闻”或“昨日新闻”,学会随时发现新闻,抓取新闻及时写稿及时发表,例如前面提到的〈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这则新闻之所以吸引读者,使之兴味盎然,正因为是现场采写的当天新闻:支部书记带领社员分责任田是上午九时的事,社员有自留地是从当天开始。广州〈羊城晚报〉刊登在山西昨天发生的新鲜事实,时效性就强。这种现场采写的当天新闻,尤其值得称道。
我们再来介绍一下新闻的体裁。新闻体裁是指新闻所报道内容的表现形式,在报纸上最常见的体裁有消息、通讯、述评性新闻等。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体裁。它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最新鲜的事实,及时加以报道,文字精练,主题突出,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消息一般可分为简讯、短消息、长消息、综合消息。
通讯是由消息演变而来,因篇幅可稍长,能对新闻事实进行更具体、形象、生动的报道,通讯又可分为特写、速写、游记、专访、介绍、小故事(小通讯)等。
述评性新闻是带有议论性质的新闻,它以新闻性为主,述评性新闻不同于评论,而以新闻事实为依据。
不同文体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文学作品要运用形象的语言,科学论文要运用逻辑严密的说理性语言,新闻报道则要运用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具体
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也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
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作品更应真实、具体。写得具体。新闻的可信程度就高。
有人认为,要把事实写得具体就得形容,写领导人喜欢用“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写气势喜欢用“排山倒海,乘风破浪”,写精神面貌喜欢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这一类词句其实并不能使人对客观事实有一个切实具体的感受。新闻当然要求写得鲜明、生动,也并不绝对排斥形象和艺术的语言,但必须以能够准确、具体地反映客观事物为前提,不要以为把字典拿来抄了好多华丽辞藻就能够吸引人、感动人。如果只注意字句雕琢,堆砌辞藻;只求文字的华丽,内容却很贫乏,这样的新闻作品难以真正吸引读者、听众,也难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写新闻不同于诗词歌赋,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总以平实朴素为宜,加之新闻要求完全真实,报纸篇幅有限等原因,写新闻不能采用合理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并应讲究表达上的简练和质朴,因此,新闻报道更多地运用白描手法。尤其是写人物或场面,需要语言上的概括和内容上的具体。例如写人物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中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王进喜痛得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一看,井架还没有放下,几个工人在围着抢救他。王进喜急了,对大家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猛地站起来举起双手,继续指挥放井架,鲜血从他的裤腿里和鞋袜里渗了出来。
这个情节,仅一百字左右,可是王进喜在受伤后顽强表现,中国工人阶级的硬骨头性格却鲜明地刻划出来了。第二个特点是准确
新闻必须事实,不能含糊其词, 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因为语言运用不准确而造成新闻失真或歧议的例子在报道中是经常发生的。有的是概念不清楚,如以前出现在报纸上常提到的“苦乐不均”等,现在不提了。还有在宣传农村大好形势时有“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这三句话流传很广。表面看来,这几句话很生动,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准确的,难道过去二十多年,天就不帮忙,人就不努力吗?所以新闻写作中不宜随意运用这些不准确的语言。
有的用含混不请的语句来代替清楚明确的语句。比如,有的新闻写作中喜欢使用“最近”、“不久以前”、“长期以来”等比较含混的字眼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时间;有的用“许多”、“无数”、“广大群众”等比较笼统的语句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数量;有的则用“大概”、“差不多”、“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语句来代替可以具体表明的程度。
第三个特点是简练
新闻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简洁、精炼呢?
第一, 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第二, 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
第三, 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
第四个特点是通俗
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人,都要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法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㈢ 昔阳水磨头有啥好玩的地方

昔阳水磨头就是有水,山泉,红鳟挺有名气的,农家乐是一大特色,我给你内发个网址看一下容就明白了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4MDQ0NTk2.html 水磨头的宣传视频

㈣ 怎么样写新闻啊急急急急...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稿的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第一手的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
我今天主要介绍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以及几种常用新闻题材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要从事新闻写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明确规定了实施与新闻的关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报道在后,也可以这样说,事实是构成新闻的细胞,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不存在了。
新闻写作,实际上就是客观地记叙事实、评述实事。
我们来读一篇曾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作品。
中国,充满投资机会东部沿海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节录)
记者最近对东部沿海地区100家“三资”企业做的调查发现,有39家已先后追加了投资。这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这项调查是最近上个月间进行的。记者就企业是否有利可图、是否享有自主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优惠政策如何等几个问题,采用相同采访提纲,选择了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5个省市的100家“三资”企业逐家进行了调查。
在被调查的100家企业中,有77家已取得了可观的利润,尚未盈利的23家企业中,因经营不善等原因而致亏损的只有8家。其余15家未能获利的原因包括:快速折旧、处于还贷期或处于开业投产初期,等等。这些企业的经营者认为盈利对他们来说是早晚的事。
日商独资企业厦门莆田服装有限公司对所在地区提供的基础设施感到满意,总经理佐藤忠良对记者说:“这里的基础设施与海外相比已相差无几。”同在这一地区的中美合资鹭美存储盘片有限公司总经理杰瑞先生作了更高的评价:“厦门陆、海、空交通具备,通讯良好,人才集中,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区。”另外98家企业在回答记者关于你对所在地区基础设施作用如何评价“的提问时,回答“较好”、“一般”、“较差”的分别为58、22和18家。
调查表明,有76家企业对中国员工的素质表示满意。中国和联邦德国合资兴办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马丁.波斯特博士评价说,勤劳、智慧、积极、坦诚的中国合作者是联邦德国技术得以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
记者列入调查的其他一些问题还有:“你对政府提供的服务有何评价”,“你是否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你在中国的业余生活如何”等。18家企业的外商认为“政府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支柱”,“政府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而17家则认为“没有得到政府多大的帮助”。82家表示他们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能够独立自主的管理企业,另外18家则称常常受到来自企业外部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的牵制和干预。大多数外商对业余生活的“单调”、“枯燥”感到失望。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1990年)]

这条新闻完全是用事实说话,说明了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六四”后并没有改变,而且在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解除了一些外国投资者的疑虑,也回击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者的造谣蔑。在新闻写作中,要更好地用事实说话必须做到:第一,事实要具体。新闻中的人名、地名、现场、情节、数字、结果都要写得具体。交代清楚新闻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写新闻只有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才能使读者、听众和观众觉得新闻实实在在,可感可信。
事实要典型。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事实,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大量具体的事实中选取典型材料、典型事例。如果不作选择,罗列一大堆材料,反而会冲淡或淹没新闻主题,造成人物、事件不突出,观点不鲜明,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事实要生动。新闻事实本身要有新意,生动感人,同时还要生动地描写情节和细节,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叙述新闻事实,避免生硬、刻板、老套。如可用再现某些场景的方法;渲染气氛、加深印象、烘托人物、突出主题;也可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新闻事实更加鲜明、丰满。此外还有点面结合、画龙点睛等方法,可以使事实更好地“说话”,增强感染力。
新闻事实的获得,往往带有一定偶然性;一个用心的思索,善于思索的作者,得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却是必然的,而且,一旦获得以后,就会抓住不放,紧紧跟踪。获得上海市好新闻一等奖的《“洋豆腐”为何无人问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作者平时关心人民吃豆腐,自然而然地注意到解决上海人民吃豆腐难而从日本引进的盒装豆腐生产流水线。由此提出了一个盲目引进的问题,切中时弊,有针对性,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上海市领导的关心,然后又抓出了一则新闻:“从一条引进的豆腐生产线引出教训——要根据我国国情搞好技术引进”。从典型到一般,指导意义更普遍,更深刻了。从“吃豆腐”——引进技术的教训——根据国情搞好技术引进——引进的“洋豆腐”生产线得到改进,最后又归纳到豆腐的机械化生产有了指望,吃豆腐难可望得到改善。这个循环、上升,简直是新闻采访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

写新鲜的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姓“新”。只有新的东西,才能为读者提供信息。新闻要指导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断前进、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就是要突出这个“新”字,不断地把客观事物的最新变化、最新发展告诉读者、听众、观众,给他们以启发、教育和鼓舞。所以,新是实现新闻价值的一个根本条件。新闻界把现实生活中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新鲜活泼的东西称为“活鱼”,为人们提供新的情况、新的人物、新的经验、新的问题、新的成就、新的知识。
新闻的“新”在于事实新、材料新。新闻要尽可能报道“第一次”发生的,“第一个”出现的事情。当然,这也要从全局的观点看问题。有些事情在本地区、本单位是新发生的,但地、在全市、全国范围内也许已不是新鲜事了。也有一些事因为有一定的思想性、针对性,需要经常不断地报道,但这一类在报道时也要尽量选取新的典型、新的特点、新的角度。特别是一些需要反复宣传的主题,更要研究新的角度,千篇一律就没有新鲜感,效果也不好。
请看《羊城晚报》1982年12月21日刊登的一则新闻:
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
本报昔阳二十日电 山西省大寨大队也不吃大锅饭了,今天,他们将八百六十亩耕地全部分给一百三十户农民承包,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原来集体经营的一个煤窑,一座酱粉坊、三台拖拉机、二百亩果园、八百亩山林,也全部承包给个人。
上午九时,大队党支部书记贾长锁带领着社员、从麻黄沟一直到狼窝掌、康家岭,逐块分责任田。获得了自主权的社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原大寨大队大队长、现任大寨公社副书记贾承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现在才刚刚起步,过去搞的极左那一套不灵了,我们大寨人再也不走‘大寨路’了。我曾经到河南省兰考县去参观,那里条件比我们差,积极性比我们高,发展速度比我们快。可我们大寨社员往地里一转,干不干两块半,不少好地荒了。大寨的一本经再也不能念下去了。”
从今天起,大寨社员又有了自留地。按政策规定,他们每人分到二分二厘地,全大队共一百二十三亩,占耕地的百分之十五。过去大寨社员吃菜靠生产队统一分配,不能满足要求。我们在大寨村里转了一圈,看到有些社员在门口用瓦筒放上土,栽上白菜、西红柿。大寨社员的家庭副业现在也开始活跃起来,许多社员家门口有了鸡窝、兔笼。不少户还圈起了猪圈,个人养猪共达一百四十头,其中有七十头是近两个月才买回来的。在村口,我们见到了老农贾九胜。他正在抚摸着心爱的三头牛,笑眯眯地对我们说:中央的政策合了俺的意,俺今年光卖猪卖兔就收入五百元;养了六只母鸡,下了蛋俺都吃了。今年俺买的母牛,两头都怀了胎,猪圈里还有四头猪哩。
农村落实生产责任制分自留地,当时在全国范围来说,已经不是新闻了,可是事情发生在大寨却是新鲜事实,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大寨曾以带头吃“大锅饭”而闻名全国,他们搞“左”的一套,别人还得奉命跟着学,结果越学越穷,大家都吃了苦头,如今全国早已纠正了“左”的错误,普遍推行生产责任制,走上了富裕之路,人们情不自禁地想知道,大寨人还走不走“大寨路”,还吃不吃“大锅饭”了。从这个角度来写新闻,就充满了新意,使人感到新鲜、亲切。
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又一个特点。新闻的新,除了内容的新之外,还有时效的要求。新闻要及时传播信息,沟通信息,如果拖拖拉拉,迟写迟发,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新闻讲究时效,时效是新闻区别于其它文体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的时效决定新闻的价值。新闻界有一种形象的比喻,说新闻是“易碎品”,就是说如不讲时效,错过时机,时过境迁,新闻就会贬值,甚至一文不值。
新闻要求写新近发生的事情,最好是“今日新闻”或“昨日新闻”,学会随时发现新闻,抓取新闻及时写稿及时发表,例如前面提到的〈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这则新闻之所以吸引读者,使之兴味盎然,正因为是现场采写的当天新闻:支部书记带领社员分责任田是上午九时的事,社员有自留地是从当天开始。广州〈羊城晚报〉刊登在山西昨天发生的新鲜事实,时效性就强。这种现场采写的当天新闻,尤其值得称道。
我们再来介绍一下新闻的体裁。新闻体裁是指新闻所报道内容的表现形式,在报纸上最常见的体裁有消息、通讯、述评性新闻等。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体裁。它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最新鲜的事实,及时加以报道,文字精练,主题突出,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消息一般可分为简讯、短消息、长消息、综合消息。
通讯是由消息演变而来,因篇幅可稍长,能对新闻事实进行更具体、形象、生动的报道,通讯又可分为特写、速写、游记、专访、介绍、小故事(小通讯)等。
述评性新闻是带有议论性质的新闻,它以新闻性为主,述评性新闻不同于评论,而以新闻事实为依据。
不同文体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文学作品要运用形象的语言,科学论文要运用逻辑严密的说理性语言,新闻报道则要运用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具体
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也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
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作品更应真实、具体。写得具体。新闻的可信程度就高。
有人认为,要把事实写得具体就得形容,写领导人喜欢用“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写气势喜欢用“排山倒海,乘风破浪”,写精神面貌喜欢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这一类词句其实并不能使人对客观事实有一个切实具体的感受。新闻当然要求写得鲜明、生动,也并不绝对排斥形象和艺术的语言,但必须以能够准确、具体地反映客观事物为前提,不要以为把字典拿来抄了好多华丽辞藻就能够吸引人、感动人。如果只注意字句雕琢,堆砌辞藻;只求文字的华丽,内容却很贫乏,这样的新闻作品难以真正吸引读者、听众,也难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写新闻不同于诗词歌赋,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总以平实朴素为宜,加之新闻要求完全真实,报纸篇幅有限等原因,写新闻不能采用合理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并应讲究表达上的简练和质朴,因此,新闻报道更多地运用白描手法。尤其是写人物或场面,需要语言上的概括和内容上的具体。例如写人物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中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王进喜痛得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一看,井架还没有放下,几个工人在围着抢救他。王进喜急了,对大家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猛地站起来举起双手,继续指挥放井架,鲜血从他的裤腿里和鞋袜里渗了出来。
这个情节,仅一百字左右,可是王进喜在受伤后顽强表现,中国工人阶级的硬骨头性格却鲜明地刻划出来了。第二个特点是准确
新闻必须事实,不能含糊其词, 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因为语言运用不准确而造成新闻失真或歧议的例子在报道中是经常发生的。有的是概念不清楚,如以前出现在报纸上常提到的“苦乐不均”等,现在不提了。还有在宣传农村大好形势时有“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这三句话流传很广。表面看来,这几句话很生动,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准确的,难道过去二十多年,天就不帮忙,人就不努力吗?所以新闻写作中不宜随意运用这些不准确的语言。
有的用含混不请的语句来代替清楚明确的语句。比如,有的新闻写作中喜欢使用“最近”、“不久以前”、“长期以来”等比较含混的字眼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时间;有的用“许多”、“无数”、“广大群众”等比较笼统的语句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数量;有的则用“大概”、“差不多”、“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语句来代替可以具体表明的程度。
第三个特点是简练
新闻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简洁、精炼呢?
第一, 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第二, 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
第三, 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
第四个特点是通俗
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人,都要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法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㈤ 王秀芳的舞动灿烂人生

来,王秀芳作为主要舞蹈编导创作的《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三部曲享誉大江南北。她取材于三晋民俗民风的舞蹈佳作,注重运用“情节性”的叙述方式和人物化的表演手段,充分张扬生命的意蕴,彰显“土美、丑美、怪美”,作品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王秀芳创作了很多独具一格且雅俗共赏的舞蹈作品,并多次荣获文化部文化新剧目奖和编导奖,在“黄河三部曲”中她分别创作了:《黄河儿女情》中的舞蹈《看秧歌》、《死活也要跟着你》、《桃花红杏花白》、《山岭》、《交城山》等;《黄河一方土》中的舞蹈《背河》、《回门》、《婆姨》、《盼子》等;《黄河水长流》中的舞蹈《老磨盘》、《苦苦菜》、《拜黄河》、《看大戏》等。
《黄河儿女情》在承德市举行的华北第五届音乐舞蹈节上演出受到好评后,又进京在人民大会堂为庆祝国庆献礼演出,被成为“乡情乡音老乡们的歌,土乡土色黄土地的舞”受到文化部的嘉奖,并在全国引起轰动,获得“扬乡土之美,抒人民之情,出改革之新”的美誉。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专门召开会议,《舞蹈》杂志首次推出专号,对《黄河儿女情》进行学术探讨,专家们对它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黄河儿女情》形成的“黄河派”舞蹈,以独特的风采发展了中国舞蹈艺术。1992年获“文华新剧目奖”。舞蹈《看秧歌》被选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黄河一方土》198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金杯奖、国情40周年全国电视文艺节目一等奖。其中的《婆姨》、《说媒》、《洞房》串联而成的舞蹈集锦《瞧这群婆姨们》被选入中央电视台1990年春节联欢晚会,并被观众评为“晚会最受欢迎的节目”第一名。在上海国际艺术节获“露美·花冠”文艺大奖。
《黄河水长流》1997年获山西省第三届文学艺术创作金牌奖、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第七届“文化新剧目奖”。
王秀芳在1988、1990、1992、1993、1995、1996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分别编创了《看秧歌》、《瞧这群婆姨们》、《踩鼓点》、《山妞与模特》、《大年夜》、《好日子》等作品。
少儿节目有《好日子》、《大年夜》、《山里娃》、《王二小》、《枣儿红红》、《丢手绢》、《姥姥门前唱大戏》、《乒乒乓乓》等;《开花调》,获全国群星杯金奖;《慈母手中线》获首届全国大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她指导的舞蹈《秧歌情》、《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分别获第二届和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一、二等奖;
评论家吴楠说:“王秀芳的舞蹈作品比小说厚重、比油画色彩浓烈、比戏曲煽情!我从未领略舞蹈的这般魅力,并非靠高难技巧或精美的服饰取胜,而是和盘托出浓郁鲜活的黄土风韵与清新扑面的生活气息,撩拨起现代观众最原始的美感,最富生命的共鸣和渴望。”人们称王秀芳是“从石家庄走出来的舞蹈精灵”。1942年,她出生在石家庄休门,读小学时,她和同学石卓排演的舞蹈《和平鸽》常被作为向外宾演出的节目。她小学毕业后考入驻石部队文工团,两年后文工团解散,被分配到山西省歌舞剧院,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她曾在《宝莲灯》、《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草原儿女》等多部舞蹈中担任主角,塑造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艺术形象。
王秀芳参与主创的“黄河三部曲”被誉为中国舞蹈史上的里程碑。谈到这些,她总是放缓语速说:“乡亲们的善良和淳朴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埋在我的心里,随着时光的推移,慢慢生根发芽,成为舞蹈创作取之不尽的珍贵素材。”
王秀芳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到山西省昔阳县农村体验生活,这次下乡改变了她的艺术人生。她住的那家房东大爷大娘非常心疼她,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儿白面拿出来给她蒸馍吃,自己却啃窝头。王秀芳哪里肯吃,拿过一个窝头大口啃起来,并说:“我就爱吃窝头。”见她吃得香甜,大爷和大娘信以为真。
她回到太原不久,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几个窝头,是大爷大娘寄来的,当时她的眼睛就湿润了。过了两年,她又收到一个包裹,是大娘的儿子寄来的,是几付绣花鞋垫,原来大爷大娘相继过世,大娘临终前嘱咐儿子一定将鞋垫寄给“教跳舞的秀芳妮”。这一次,王秀芳泪流满面,她被这浓浓的乡情所打动。
她常对学生们说:“当你发现生活的大海,就要跳下去,尽情地畅游。舞蹈也是一样,晋文化是一个富矿,永远也挖采不尽!”

㈥ 临汾市宣传部副部长是谁

李颖明

㈦ 央视主持人李端英简介

李瑞英,1961年7月16日生于北京,祖籍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播音员、新闻记者。
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1986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1990年,她担任了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中文解说。1996年,她创意并主持了《烟台经济改革纪实》和《北京开发不忘农业》新闻系列报道。[2] 2006年,她作为评委参加《挑战主持人》CCTV新主持人选拔。
2014年5月28日,李瑞英将与张宏民退居幕后,一道告别《新闻联播》。
1961年7月16日生于北京,祖籍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
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1984年,她在天安门城楼上现场直播国庆35周年阅兵式和焰火晚会。主持了《弹指一挥间》《看今朝》和《祖国大家庭》。
1986年调回北京广播学院任教,不久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
1987年,李瑞英和张宇燕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990年,她担任了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中文解说。
1991年,她担任了CCTV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首次实现直播时,各级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由李瑞英和罗京首先直播两周,作为试验和后继者的样板。她创意并主持了《烟台经济改革纪实》和《北京开发不忘农业》新闻系列报道,均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出。
1997年,李瑞英和罗京等同志曾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对小平同志的逝世及隆重的悼念活动作直播,表情、语音把握得当,无一差错,受到中央好评
导的点名表扬。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她担任前方报道记者;在设备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她的现场应变能力令人敬佩。
1998年,获全国播音作品一等奖、政府奖。
2003年,她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开播做了很多前后期工作。
2006年,她作为评委参加《挑战主持人》CCTV新主持人选拔。
2007年,她给全国电视体育播音员主持人大会作指导。
2008年,她在2008年春晚上领衔朗诵《温暖2008》,深情问候遭受严重冰雪灾害的群众,荣获“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特等奖。此后又参与了汶川赈灾等多场重大事件的晚会。在奥运火炬传递中,担任安阳站第一棒火炬手。在金融峰会期间积极参与前期报道,采访了欧盟财长以及一些国家元首,为《新闻联播》主播走出演播室进行了有益尝试。
2009年,她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现场解说了国庆60周年阅兵
式和群众游行。同年,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
2011年,她身先士卒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蹲点新疆调查,跟劳动群众同吃同住,深入35米井下,采写了《库尔班:我的命运跟着坎儿井转》,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出。
2013年11月,她作为代表列席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并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
2014年5月28日,经搜狐娱乐独家证实,李瑞英将与张宏民退居幕后,一道告别《新闻联播》。
2014年7月10日,央视《新闻联播》主播,主持人康辉,已接替李瑞英的央视新闻中心播音部的管理工作,负责安排新闻播报类主持人的节目主持以及电视新闻的录音工作。据悉,康辉早在几年前就从《新闻联播》的一名主播,升任为央视新闻中心播音部的副主任。
李瑞英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以社会民生为己任,前往基层调研,参加政府和民间

李瑞英[12]
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为救助贫困学生募集善款数百万元。[13]
李瑞英作为中央电视台业务指导委员会的执行主席、北京广播学院的客座教授,组织和承担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并亲自执教。作为中国播音主持届的领军人物,全国播音员主持人学会的副会长、秘书长,她承担了全国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改革和培训工作。、
李瑞英还是全国青联常委,主动担任了许多公益事业的宣传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担任了火炬手。

阅读全文

与昔阳宣传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党员外出活动方案策划书 浏览:540
两扶教育培训工作方案 浏览:46
电大市场营销学性考任务四 浏览:797
民俗知识竞赛策划方案 浏览:307
银行业务培训方案范文 浏览:527
北京健之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50
培训实施保障措施及应急方案 浏览:631
关于农场策划方案 浏览:351
2015双十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74
伊利策划方案范文 浏览:700
企业室内趣味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864
小小讲解员培训方案 浏览:735
市场推广岗位怎么策划一场活动方案 浏览:314
农民水产营销销售方案 浏览:264
市场营销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浏览:838
义务植树策划方案 浏览:682
浅谈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 浏览:624
吉珠市场营销教材 浏览:373
关于网络营销理解 浏览:101
废品改造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