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部老电影《芳华》何小萍
文/古悦楠曦
《芳华》上映时间是2017年12月,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五年。
为何我会在五年后提起这部电影呢?
前几日整理家里的书架,看到几个本子上的内容,有日记、读书笔记、电影观后感。
看了看五年前写的《芳华》观后感,觉得还是挺不错的,把它公之于众。
在今晚(2017.12.21)未去看之前,看了‘桌子的生活观’写的推文,感觉必须去看一看,桌子文写的是《人与人为什么会疏远,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说实话,我一直不喜欢先看关于电影的影评,因为我总是会在大脑里保留别人对电影的评价,然后带着种‘验证’的感觉去看电影。
我更喜欢仅仅因为片名或者某一样东西就打动我,让我想去看它。
就像之前上映的《小王子》,我仅仅只在团购上看了它的宣传海报,就决定非看不可。
还好今晚我所‘携带验证’的感觉不是特别多,完全没怎么影响我观看。
芳华,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命运。
看到何小萍被欺负,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尤其她被嘲笑,特让我难过。
我为何会这么难过?
因为读小学的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每期学费都要拖欠到学期期末。
所以被班上的同学欺负,他们不会在学校里欺负我,只有在放学的路上,快到我们分岔路口时,他们会拿地里的干泥巴块打我,尽管,我也会打回去。
但是,男生永远丢得准而有力,我总是丢不准,他们跑得也快。
那种打在身上的痛,以前记得,现在忘了(哭笑)。
他们欺负我,我选择忍,觉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想告诉妈妈。
但是,他们居然还连着一起欺负我弟弟,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因为早上下雨,所以我们带了伞,那种老式纯黑布伞。
因为怕他们把伞打坏了,回家妈妈问起来不好交代,就不用伞去挡。
我们到处躲着走,他们到处看着我们姐弟二人丢泥巴块打我们。
90年代,农村的路,下过雨后,地上很是泥泞。
小小的脚穿着一双大人的水鞋,走起路来显得愈发笨重。加上那天被各种围追堵截,那仿佛是我这一生走过最难走的路。
这件事情,不知我弟现在是否还记得?反正这事我妈是不知道的。
想在想来,那时候还真是懦弱,如果直接追着他们干一架,会不会就不一样了?
所以,当我看到何小萍被欺负,就仿佛自己又再次被伤害着一样。
看到何小萍自己深夜在练舞,觉得这真的很励志,可是,命运有时候也不是你努力就能改变的,但如果不努力,就没有改变的可能。
而经过那种千辛万苦的努力之后,对人和事寒心之后,不再对当初自己求而不得的东西,以逃避的方式放弃的时候,更让人难过。
(何小萍,终于迎来一次领舞的机会,但是她早已看惯了文工团都是些什么人后,她装病拒绝去表演。)
难过的不是那些深深夜色里练舞付出的汗水,而是对以后乃至未来失去希望。
在电影中何小萍突然精神失常,并没有过多的描写,或者,只有看书才会明白其中的原委。而这弄明白的过程又是一次心的撕裂。
至于是什么再次被撕裂现在还未知。
那段草原独舞又让我再次泪奔:是那段藏在生命中的爱慕唤醒了她。
如果没有那一次的伴舞,没有那一束光,她该如何才能走出那冰冷的黑暗?
最后,她说:有句话含在口中十几年都没有说。
我第一反应是,我喜欢你。
因为大家都看得出来,她是喜欢刘峰的,只是一直藏在心里。
而何小萍说的是:能抱抱我吗?
陈峰听了,一把揽过她,搂着她的肩靠在一起,那画面可真美。
Ⅱ 为什么冯小刚的电影没有一部超十亿的
几经坎坷的《芳华》终于上映,冯小刚也是长出一口气。如果被封杀的话,损失的不仅仅是投资。更多的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情怀在里面。
好在顺顺利利的上映了
而且,这部电影还创造了冯小刚电影的票房记录,上映第三天票房就突破3亿大关。这对冯小刚来说,算是一种“奢侈”。
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因很简单,冯小刚的作品一直不大很迎合观影人的口味。
像《捉妖记》、《羞羞的铁拳》、《泰囧》之类的爆米花电影很是迎合大众 娱乐 的口味。所以,他们的票房也是蹭蹭的往上涨。别说10亿了,20亿都不是稀罕事。
毕竟,存在即合理。这就是市场规律所在。
按理说,冯小刚应该很明白其中的小九九。可是,为什么冯小刚没有拍摄这样的爆米花电影呢?
从《唐山大地震》到《1942》,从《我不是潘金莲》到《芳华》,一部又一部的半写实电影成为了冯小刚一直不肯割舍的题材。
(1942也仅仅拿到了3亿多票房)
也正因为如此,冯小刚的电影票房一直不高
我想这很大一部分和冯小刚本人的性格有关。看过《老炮儿》这部电影的都有一个深深的体会,那就是电影中六爷这个角色的性格和冯小刚很类似,或者就可以直接说,冯小刚就是六爷的化身。倔强、义气、有原则、有情有义,是六爷的写照更是冯小刚的性格的特点。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在很多的地方,冯小刚会被叫做“小钢炮”了。
抛开其他的不谈,单单就说一下刚刚上映的电影《芳华》,这部记录了冯小刚们(他们是一代人)青春岁月的电影,从目前的结果来说这一次冯小刚找对了观众的真正的痛点。豆瓣评分7.9分,至少说明人们对这部电影的认可。
虽然说3天破三亿不是很高的成绩,毕竟和那部刺激荷尔蒙的电影《战狼2》相比,《芳华》还真不算什么。但是,能够让观众找到共鸣点,而不是像爆米花电影一般看过去就忘,这一次冯小刚做到了。
其实很简单,因为冯小刚错过了中国电影票房最爆炸的那两年,也就是2014-2015年。
在这两年冯小刚没有一部电影上映。否则的话,以他之前的票房号召力,应该早就达成这个成就了。
而他错过了这个爆发期以后,再回来,江湖已经不是那个江湖。
我们先看中国电影年票房增长情况。你就知道2014-2015年的票房爆炸是有多恐怖。
可以看到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破百亿以后,一直到2013年增长曲线虽然很神奇,但远没有2014-2015这两年这么夸张。之前的增长率都是20%左右,但是2014年增长率是30%, 2015年则达到了惊人的45%,光是2015年比2014年增长票房就有145亿!!!
中国电影在2013年之前,10亿是一个神话。破10亿几乎预定年度票房冠军。但是2014年之后,20亿(捉妖记)、30亿(美人鱼)随随便便就达到了。
在市场形势大好的时候,是个好电影都能取得好票房。这就好比股票大盘涨到5000点,那你随便一支垃圾股也能赚钱啊。
何况是冯小刚啊。冯小刚是什么人物? 香港电影人成龙、周星驰没过来之前,大陆电影票房号召力就靠冯小刚一个人,开创了内地贺岁档的人。拿下内地电影年度票房冠军最多的人啊。
这个图我是一定要拿出来说说的,冯小刚一共拿过3个年度票房冠军,还有3个年度国产片票房冠军。
想想看,如果在这2年冯小刚随便弄个喜剧片,过10亿还在话下?
但是在这个中国电影最容易赚钱的时候,冯小刚干嘛去了?
事情得回到2013年,这年贺岁档冯小刚上映了《私人订制》结果呢?
当时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有一句宣传词,叫“成全别人,恶心自己”。
这话说的什么意思呢?江湖传闻,冯小刚当年《1942》投资巨大,票房不佳,让投资人亏损严重。于是找来王朔救急,临时凑了个段子,拍了这部《私人订制》,回归冯氏喜剧,大卖特卖( 总票房近8亿,年度第3 ),在《1942》上面亏的钱都圆了回来,皆大欢喜。
唯有冯小刚不欢喜。
这个故事确实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成全别人(投资人),恶心了自己”。
冯小刚一怒之下,劳资不玩了,不拍电影了。所以这两年他是半退休状态。
那后来为什么又复出了呢? 据说和冯小刚闹掰的华谊兄弟,2015年以10亿元收购冯小刚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冯小刚签下了“对赌协议”。承诺美拉公司2016业绩净利润不低于1亿,未来至2020年每年净利润需增长15%。不足之处由冯小刚补足。
所以,冯小刚又必须出来拍电影赚钱了。
但是断档3年,再回来,没那么容易续得上啊。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林志颖服兵役的事儿。想当年,林志颖92年刚出道的时候,号称“亚洲小旋风”啊。93年就去香港红磡开演唱会啊,《十七岁的雨季》你们别说没听过啊?
和郝邵文那几个拍的几部电影《旋风小子》、《乌龙院》,不知道有多火啊。
结果后来服兵役2年,回来以后是什么样子? 娱乐 圈,2年没有新闻没有曝光,那就死得凉透透的了。
冯小刚虽然不是 娱乐 明星,3年不拍电影,话题度不会那么惨,但是再回来,马上就想找回过去的票房号召力?你真是想得容易哦。
冯小刚回来,他想再拍《私人订制》那种冯氏喜剧,恐怕已经不现实了。因为这部电影当时口碑非常差,是公认的大烂片。冯小刚拍这种喜剧拍了十几年,其实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了。不可能你90年代玩的东西现在还能大卖。
再加上冯小刚说他想拍自己喜欢的电影。所以现在他只拍文艺片。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莲》,今年的《芳华》都是这样的。因为这些电影投资比较小,成本可控,万一失手也不会亏太多。冯小刚回到江湖也得先练练手啊。
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
那冯小刚能凭借《芳华》跨越10亿门槛吗?
说实话,很难。《芳华》的题材、类型都决定了这部电影是有上限的。就算口碑再好,看的人也不会太多。
不过刚刚过去的首映周末,《芳华》倒是搞出了大新闻,也许这次还真有戏。
大家看, 《芳华》周日的票房1.09亿超过周六1.06亿,上座率也是周日34%大于周六33.5%。一般情况下,一部电影首周末,周日票房都是低于周六的。《芳华》实现了周日逆跌,这个指标非常重要。
今年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战狼2》、《摔跤吧,爸爸》、《寻梦环游记》,这些都破了10亿,既然《芳华》做到了,那真有可能破10亿呢。
具体会怎么样,还要看这个周末成龙《机器之血》、邓超《心理罪》和陈凯歌《妖猫传》的情况,这3部电影上,《芳华》的排片估计就得跌到10%以下了。
这种口碑能不能支持《芳华》在周末过去以后继续提升排片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但我估计10亿还是可能性不会太大啊。
冯小刚电影破10亿,估计还要等一等。
为什么冯小刚的电影没有一部超十亿的?你这个问题问的其实不厚道。
首先,看一部电影的市场价值,并不能从绝对数字是来判断。比如我1993年收获了1亿票房,和我2018年10亿票房,从绝对值上看,2018年大,但是从真正的财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显然1993年的1亿要比2018年的十个亿大得多。
现在,芳华最终的票房14.22亿,是第一部冯小刚票房超过10亿的电影。但是,当我们把冯小刚的电影还原到每一个当年的语境下,其市场价值就可以很直观的展现了。
1998年冯小刚拍摄了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开启了中国内地的贺岁片市场,1999年他的另外一部贺岁档电影《不见不散》,收获了4300万 的票房,是当年的票房冠军。当年,在内地市场获得第二名的电影是《星战前传1》,总票房3300万,第三名的是张艺谋的作品《一个都不能少》,总票房3000万。
这三者的关系,多少有点像今年《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状态,换句话说,《不见不散》的影响力甚至是可以与《红海行动》比肩的。
2003年,冯小刚的电影《手机》总票房5300万,同样是当年的年度票房冠军,当然,本片的上映时间为2013年年末,与2014年有所交叉。
2008年,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 票房3.25亿,依然是票房冠军。
原因有很多,主要讲几点
一 现在中国电影票房高的普遍都是爆米花商业电影,虽一直被人诟病,但是它火啊,诟病也没有用,人家还是会去看。为什么?第二个原因
二 去电影院看电影图什么?放松休息 娱乐 啊。工作日上完班累了一天,让大众在烧脑电影文艺电影和喜剧电影选,肯定喜剧电影和科幻大制作电影居多。嗯居多。
三 回归主题,冯导的电影大部分恰恰大多是文艺类 历史 类题材的讽刺的烧脑的类型。看着累!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你呢?
我只想简单的说几句,不想找太多理由,拍电影是给大家看的,有多少人花钱去看了,就是最好的赞美,不是某个导演自己拍给自己看,无论哪个导演票房差就证明你的才华和电影不行
你这样问,肯定是和现在的票房做比较吧!,这样的话对小刚就比较吃亏了。毕竟冯小刚拍电影的时间比较早,那时候国内的电影市场也没形成规模,版权意识也不强,不正规,到处充斥着盗版电影院的人也不多到那个年代都可以达到那么高的票房了不起了。还有就是他早期拍的题材大多数是喜剧,投资也不多,不像美国大片投资动辄上亿的投资。这样看来小刚是比较成功的。这就像你现在和一个30年代40的年代的人比有没有吃饱?没有可比性而言。
《芳华》这是一个烂片。无论如何粉饰。看的我呕吐。那个时代的人民饥寒交迫。食不果腹。你不敢拍。拍一些风花雪月就是好片了?偷衣服。垫海绵。摸女人。鸡毛蒜皮。狗皮膏药撑剧情。真是为苏联鬼子主子拍电影的好奴才……然后这个作者就是写《金陵十三钗》的那个作者。剧中妓女为了救学生牺牲自己。但是。难道妓女就不是人吗?
冯小刚没有赶上好时候,如果甲方乙方当时电影市场如现在繁荣,冯小刚的电影票房早就超过十亿了。
冯小刚开创了内地贺岁电影概念,是内地贺岁电影第一人。当年的冯氏喜剧令人耳目一新,笑到肚子痛,笑到窒息。上面这部《大腕》更是爆笑全场。
《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接连三部电影步步成功,搁到现在这个环境,我觉得那部电影也能过十亿票房。
小成本的的电影已经很不错了
归根到底就是冯小刚没有赶上好时候,生不逢时啊。
自2010年来,中国电影票房迅速增长,增长率达20%。
可是自2014年起,票房发生了大爆炸,增长率达到了30-40%,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电影票房的辉煌期。其间的电影票房记录也被屡屡打破,如20亿的《捉妖记》,30亿的《美人鱼》,40亿的《战狼2》。
反观冯小刚, 从1994年的《永失我爱》算起,冯小刚的电影已经陪伴了观众23年。20世纪末,他以《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开启了贺岁片时代,用冯氏喜剧拯救了濒死的中国影市;
21世纪初的《大腕》《手机》陪我们走进新千年。当我们习惯每个岁末,就着冯导炮制的笑料,迎来循环往复的一年年,他却开始挣脱喜剧名导这一美誉锁链,开始了他的电影新生涯。于是乎,古装片《夜宴》、战争片《集结号》、灾难片《唐山大地震》,人世间的万象都成了他电影的主角。
冯小刚坦言:自己的理念就是电影应该拍离生活很近的东西,应该记录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我们赶上中国巨大变化的时代,这个时代应该有电影记录下来,大家不能都回避现实。虽然拍当代生活题材有一定风险,但我想应该让以后的人通过电影了解80、90年代的中国怎么样,21世纪最初的20年怎么样,你从我最初的贺岁片开始看,一直到现在,你可以看出我的电影同步地在记录时代的进步。”
虽然他的电影没有突破10亿票房,但是也创造了当时中国内地电影最高票房的新纪录。比如说2010年的 《唐山大地震》便取得了6.73亿票房的好成绩。
这次,冯小刚再次出发,凭借《芳华》这部电影雪耻。堪称今年年末的现象级大作。在强片迭出的贺岁档接连夺冠,上映12天累计票房已突破9亿,成为中国影史上票房最高的文艺片。连续两个周末展现逆跌神曲线,公映9天之后还能凭借口碑重回同档期日冠,票房走势一片大好, 打破文艺片票房的纪录。
自上映以来,《芳华》收获了上座率、场均人次、单日票房等多项第一,在全国各地引发了父母辈观影的热潮。影片一路高歌猛进打破国内文艺片的票房纪录,更改变了国内市场贺岁档,强类型片独大的新局面。
正是一部品质过硬有口皆碑的电影。虽然以70年代文工团为背景,讲述一代人的青春。但许多年轻观众也产生共鸣。电影剧情和台词引发网友热议,“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成了网络间流传的金句。有网友说:“一个难忘的时代从记忆深处迎面走来,一代勇士熟悉的身影通过银幕再现眼前,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感叹。”
Ⅲ 5年过去了,冯小刚亲自选的“芳华三美”,如今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5年过去了冯小刚亲自选的“芳华三美”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几个女明星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同一水平线了。2017年的《芳华》电影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这个电影中捧红了三个女主,她们分别是钟楚曦、苗苗和杨采钰,这三个女明星也被大家称之为芳华三美。如今这个电影已经过去了5年的时间,而这几个女明星现在在娱乐圈的定位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钟楚曦一直都活跃在娱乐圈之中,她这些年也参演了很多部影视作品,她在三个女生中的热度是最高的。不过如今的她还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所以大家也很期待她接下来的路线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其实她是一个很优秀的演员,但是她没有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希望她接下来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
Ⅳ 电影《芳华》有哪些精彩看点
《芳华》是上一代人的回忆杀,但作为90后二刷《芳华》也是感受到相当动人,虽然爸爸妈妈在遥远的农村现在几乎没法看,但下次回家的时候,我一定要给他们放这部电影。
1、极美的画面。《芳华》的故事主场在文工团,那里满是青春清纯的女兵和年轻昂扬的男兵。他们都是文艺兵,排练室里、舞台上,音乐、灯光、鲜艳的国旗以及年轻的脸庞、从窗户透进来的阳光,一切显得非常之美。那种美,正是回忆的色彩,不是苍黄的老照片,而是掺杂了想象和柔化的重叙曾经,就像给黑白照片重新上色一样,故事虽然老去了,但颜色那么鲜艳。
《芳华》本来要在国庆上映的,但后来发生了撤档的变故,虽然这其中当然有很多原因,外界的各种猜测也特别多。但是个人觉得,《芳华》的故事即使被包容地过审了,也绝对很不适合国庆节这个时候,它不仅没有彰显红色精神带动爱国,反而露出了那一代人青春中的负面以及社会变革之后革命军人并不太好的结局。
Ⅳ 电影《芳华》上映 这份芳华已逝的情怀值多少亿(
经历撤档风波后,电影《芳华》终于在今天与观众见面。冯小刚这次瞄准了那些年芳华已逝的“中年大叔们”,对于已经经历过火热青春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大打情怀牌,赚足他们的眼泪。
《芳华》今至 华谊喊出10亿元目标
《芳华》从象征最美丽青春的军队文工团舞蹈演员们展开,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了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
目前《芳华》豆瓣评分为7.9分,多数观众给出了四星的评价。
这样一部偏文艺的电影,到底能收获多少票房?《芳华》能终结文艺片票房惨淡的定律吗?
出品方华谊兄弟(300027)CEO王中磊给出了10亿元的预测。10亿元的目标,对一部文艺片来说可谓“目标远大”。
去年,同样是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最终票房不到5亿元,距离保底票房尚有一步之遥。
一位电影院市场部人士告诉e公司记者:“华谊对这部片子的要求比较高,可能达到10亿元幕后发行这块才会有奖金,但我个人认为,这种类型的电影(文艺片)要这么高的票房并不是很正常,而且这部片子在冯小刚公社拍摄的,成本并不是很高。”
首映日票房领先 中年一代为观影主力
带着好奇,e公司记者今日也走访了深圳两家大型电影院。《芳华》市场号召力究竟怎样?
地铁站里的电影宣传广告
从影院密集的排片看,《芳华》在贺岁档期还是占据有利位置的。
深圳橙天嘉禾影城万象城店的经理告诉记者,《芳华》表现还不错,截至接近今天13点,该影院今日卖出709张,票房27733元,排片率大概在44%。
记者注意到,观影群体大部分都是中年人,在采访观众们的观后感受时,记者听到的几乎都是肯定的评价。有位阿姨还热心地向记者安利:“这部片子有爱情,有友情,讲述了平凡中的不平凡,不应该只属于中年人,年轻人也值得一看。”
从全国票房数据看(猫眼首日实时票房),截至今日16时10分,《芳华》实时票房达到4435万元,累计票房6986万元。
《芳华》与《奇门遁甲》携手来开了今年贺岁档的大幕。尤其是《奇门遁甲》,临时提档半天,在昨天18点就率先上映了。
可以看到,今日《芳华》票房成绩微微领先于昨日提档的《奇门遁甲》。
不过,因为时长的关系,《芳华》在排片上有些吃亏。记者从专业人士处了解到,《芳华》由于片长(136分钟)比较长,一个厅可能比《奇门遁甲》(113分钟)少排一到两场。
猫眼数据显示,《芳华》今日排片场次约9万场(排片占比34.4%),明显低于同日《奇门遁甲》排片9.81万场(排片占比37.4%)。
而造成《芳华》排片低于《奇门遁甲》,票房却高一些的原因是观众的“用脚买票”。相较《芳华》7.9分的豆瓣评分,《奇门遁甲》目前评分仅有5分。
《芳华》的上座率也明显高于《奇门遁甲》。截至目前,猫眼电影显示,《芳华》的上座率超过13%,而《奇门遁甲》的上座率不到10%。
实际上,在今日正式上映前,《芳华》此前已进行过小规模的点映。
华谊兄弟方面人士也向e公司记者透露,《芳华》在12月9日与12月10日两天全国超前点映的成绩不错。
淘票票数据显示,两天点映,《芳华》总票房达到2428.25万元,点映人次71.4万,点映观众好评率达到92.05%。
《芳华》的英文片名为《Youth》,算是冯小刚版本的《致青春》,年代感比较强,主打中年一代的“情怀牌“无疑了。
Ⅵ 蒙自故事|电影《芳华》带火了的碧色寨,为何却让我失望
【题文导读】 2020年7月6日中午,自文山坐拼车到达蒙自市区。宿市郊洲际华府芳华客栈一晚。7月7日一早退房,下午自碧色寨离境赴建水。
送别小姐姐离开的那一刻,我的心无疑是凄苦的。这么好的一个小姐姐,一旦放手,再相见又不知是何年何日了。
一场梦即时醒了,抖擞精神,旅行又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中午独自退房离开文山,我的下一站是隔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州府——蒙自。
文山到蒙自有高速公路相通,当前尚没有铁路,一百多公里需要开车费上两个小时。
我酒店的附近便是 汽车 站,但为了节省在隔壁的换乘,我最终还是定了继续搭网约车过去。
今天是周一,小姐姐还要开会,一早进行了远程辞别,自然是无法送我了。
但与此同时,上一秒还在普者黑的山东老乡——老岳,此刻已经离开那个他已经待了十多天的村镇,为了他从未去过的红河州,此刻正在空间上向我靠近。
普者黑到蒙自并没有直达车次,他所乘坐的大巴车依然要通过文山中转。所以,虽然我走得晚些,但总体上依然走在了他的前面。
本来说好在蒙自再定同一处青旅,想不到半道被他放了鸽子。他权衡之下选择了位于市区的滇越客栈,而我早就付了款,只能按原计划,到位于蒙自北城郊的某高档小区洲际华府改造的私家旅馆——芳华客栈里寻求落宿。
眼下正处于淡季,各处旅馆里都没什么人,所以即便这里是个高档小区,价格上也都压得很低。
但蒙自好歹也个“大”城市,无法像普者黑那样坦然接受低于20元的报价,需要在房费水平上再扭捏一会。所以,整体上在这里住一晚,多少需要在普者黑住两晚的支出。
芳华客栈其实就是一套家用住宅,其主人是个在蒙自买房的广东人,年岁不大,平时并不在这里常住,偶尔回到这里只是为了度假。
屋里还住了一位小姐姐,平日里和他一起起居吃饭,却不是他的媳妇,至于是什么关系那就不是我方便过问的了。
蒙自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旅游 城市,流动人口并不多,房子买了空着也是浪费,所以就顺道做起了收集流浪女子和出租多余房间当客栈的营生。
我来的这天,恰好旅馆老板从广东回来,顺便带回了许多高档水果。一看我上门,就招呼我尽情享用,不要客气。
我推脱不过,尝了一根香蕉也就住口了,这住宿费已经够低,再吃估计他连水果钱都挣不回来。
预期里在蒙自只待一晚即可,将就做个行程上的中转,真正值得我投注精力的,还该是红河州的下辖名县——建水。
估摸这一会老乡也该从文山赶过来了,既然时间有限,索性马上安排行程。
首先我把目光锁定在了蒙自的第一名胜,冯小刚电影《芳华》的复古火车站取景地——碧色寨上。
我问旅馆老板去碧色寨如何坐车,老板直接露出了讶异的神情。
他直言不讳地说,今天下午就别去碧色寨了,现在这个时间去那里,没车根本回不来。
我将信将疑,导航一下地图,果然发现碧色寨是在远郊。
早就听说蒙自的公交体系很不发达,他说的未必不是真的,这一计划只能先往后放放。
看我不知所措,旅馆老板指着阳台极远处明晃晃的一大片水域对我说,其实你可以去那里逛逛。
他所说的“那里”,指的是大屯海,蒙自旁边的一个天然大湖。
云南边陲都喜欢称呼大一点的湖叫做“海”,比如大理的洱海等,所以大屯海本质上也是高原上一片相对浩瀚的存在。
我正有此意。看老板家里角落里搁有自行车,我就问他可不可以借他的自行车骑骑。
老板一愣,回答得明显没有刚才那么爽快。
可能他心里在想,我咋给你推荐还把自己绕进去了?就三十多块钱的房费,吃了水果又要借自行车骑,你这小伙子这是要上天啊。
可能他也怕我给他差评,所以到底许诺还是把自行车借给我了。
我摸一摸车把,攥一攥下车闸,就觉得这自行车不是俗物,车架上的牌子是我没听过的牌子,但车刹、变速器的质量骗不了人,这车大概的确不便宜,难怪他舍不得。
我没搞清状况就张口借车,竟是有点唐突了。不过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没有再收回来的必要。
老板嘱咐我要小心骑,特别是车闸有点紧,千万不要急刹车。我轻声答应着。
临出门口,又想向老板讨一副链子锁以备时常锁车用,老板直接加以拒绝。——借我车骑本身就已经足够离谱,他大概也不想他这么贵的车脱离我的视线吧。
就这样,我骑着车子,晃晃悠悠地就奔出小区,直朝西北角的大屯海方向而去。
这是我这辈子第二次在高原上骑自行车,第一次还是十六年前我大学毕业旅行骑行大理的时候。
高原上骑车向来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会特别累,感觉胸腔上被压迫了个沙袋,双脚处被绑了两个铅球,蹬也蹬不动,气也喘不匀。
我没有算过蒙自的海拔是多少,但根据我的受累程度,大体可以判断它应该是在与大理差不多的水平上。
地图上看,大屯海离当下的洲际华府很近,实际过去要走很远。
沿途的路边驻扎了很多军营,许多兵哥哥正在集中操练,看来这是个部队驻地。
举着gopro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冒犯军仪的罪名我可担不起,怯懦让我不敢久留。
好容易熬过了一个上坡,快速下坡的时候又发现路中间远远出现了减速带。我下意识地选择了刹车,不想车子的性能实在太好,前轮竟瞬间停顿,惯性把我从车上撅了出去。
浮在空中,等待落地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完了。前脚吃火锅烫的疤还没有下去,这一刹车急停该又要令我平添新伤了。
由于穿着短袖,胳膊没有保护,左胳膊肘狠狠与路边擦了一下,顿时 洇 出了血印。
不过我更关心的还是老板的车子怎么样,这么贵的车如果划掉了油漆,那我可赔不起。
算上在昆明的吃米线烫伤、飞无人机无辜炸机,这一下跌倒,算是我此次云南之行的第三次"血光之灾"了。
过多的晦气给了我淡然看待每一件挫折的勇气。虽然自己跌了个狗吃屎,但是毕竟借来的自行车完好无损,这又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啊。
想要折腾,就得付出折腾该有的代价。眼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法为胳膊上药,任它结痂自愈,难免又会留下丑陋的疤痕。为了避免沾水造成感染,看来今晚的澡也不用洗了。
我装作没事人一样,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跃上车继续骑行。
晴天朗日下,我痛并快乐地疾驰着,又穿过了一片苞米地和石榴园包裹的广阔世界,偌大的大屯海,最终呈现在我的面前。
原本以为它会是个低配版的洱海,好歹会有些可看之处,不想它就是一个大点的水库,除了水就是水,没有半点装扮可言。
我隐隐有些失望。
在大屯海的东北角处,另有一个尼苏小镇,是一个彝族尼苏人聚居的村落。
大门口的大牌坊修得富丽堂皇,想来一度也是作为重点 旅游 重镇培养的。疫情之下,小镇彻底空了城,别说没有游客,就连个居民也很少看见。
我在里面骑了半圈,觉得处处乏善可陈,只能趁早踏上回程。
回程选择了附近的国道,迎面就一个缓慢的大上坡,腿脚需要连续做功,不能松劲,让我喘气都喘得眼冒金星。
一路上看到很多电动车轻松地超我而过,而我却怎么也无法提起速,只能气馁地下车推着前进。——这高原反应果然不是一句空话。
傍晚时候,迟迟回到旅馆,心虚地向老板还了车。想要去蒙自市区逛逛,公交站点处却怎么也等不到去往市区的公交车。
都说红河州的公交不给力,十辆里也只有两三辆在跑,这下算是彻底见识到了。无奈,只能向落宿滇越客栈的老乡告假,只在附近吃了顿便饭了事。
今天的体能和热情均已透支,此刻只能先回旅馆去躺着,吮吸吮吸伤口,一切静等明天再说了。
相关视频:
22| 离开文山,拼车前往红河州蒙自,借骑青旅单车兜游大屯海
相关视频:
23| 骑行蒙自大屯海,遭遇一座诡异的尼苏小镇,空空荡荡没有人气
今天定了傍晚从蒙自站去往建水站的火车票行程。
因为算好了我所住的地方交通不畅,不想来回折腾,只能一早找老板退房,先去市区的滇越客栈找老乡,和他的行李一并寄存。
又因为必须要去的碧色寨距离市区的确略远,唯有火车站与它有直达的公交。所以又把碧色寨的行程安排给了最后的时间段。
那么上午的大半天时间,正好可以集中在蒙自市区逛逛。
一早去往市区的站点候车,不出所料地又没有等到公交车,只好选择打车前往。
接我的出租车司机听说了我苦等蒙自公交的事,也来伤口上撒盐,说为此蒙自人早就习以为常,只不过你们这些外地人不知道罢了。
我听了也没好气,直怼道,车不多干脆就不要设公交站罢了,设了站,又没车,白白耽误旅客的时间。司机也很无语。
我到达滇越客栈的时候,老乡犹自慵懒未起。他屋里的其他人都早早出去逛世界去了,只有他还留在宿舍里,刷着手机,说是等我。
闲聊起蒙自市里的可逛之处,他昨天与其他舍友均有过探讨,可逛的地方着实不多。
最终由他做主,定下了两处:一个是玫瑰餐厅,因为蒙自是云南过桥米线的故乡,这家店自诩是蒙自过桥米线界的翘楚,好奇所至,不得不尝;一个是红河州博物馆,跟附近的红河广场连作一处,听说里间展品丰富,特色点十足,亦可以穿插着看看。
我带来的行李,连同他的行李,一并寄存在了客栈的前台上。
先去玫瑰餐厅尝米线的过程,让我 微 感失望。
三十元一份的菊花过桥米线,是这里的中配,我们一人要了一份,感觉热汤明显烫不熟配料,甚至不如在昆明吃的铁锅米线好吃。
米线要了一碗便没再加,看来这过桥米线也不一定非是原产地的才叫香。
后去的红河州博物馆,规模不大,虽然打着公立的名号,实际却没有多少值钱的文物陈设。
因为疫情的缘故,管控得特别严,对游人限时限量参观。光民族特色说明性的东西就占去了一大半。
我们大概看了两眼,觉得文不对路,也便不再与它啰嗦。
草草回来取了行李,简单补了会电,也就到了中午。最终决定要把对红河更多的希望,留给我们心心念念的碧色寨。
可惜市区到碧色寨并没有直达的公交。经查询,最实惠的路线,还是数到附近的蒙自北客站转寻到草坝镇的中巴车。
看景点都得搭“顺风车”。看来,这蒙自人于公共交通方面的投资是真的吝啬,即便是自家排名第一的景点,也概莫能外。
这两天意外都碰上了好天气,我都快忘了七月份是云南的雨季这回事了。
果然,事出反常必有妖。就在我们再度拼车到达蒙自北客站的时候,天上又开始翻脸下雨了。
等到了碧色寨附近的时候,正赶上雨越下越大,司机又不能单独送我们,直接开门把我们丢在半路上。
大雨像乱箭一样暴击在我们身上,无处可避的现场,直接让我们快淋成了一对落汤鸡。
我们的行李里有伞,可眼下手忙脚乱的,来不及打开,只能将就找了处屋檐下躲着。
老乡只一个背包也还罢了,瞬间雨伞就能上手;可我远行而来,大箱小包的,雨伞早就不知丢在了何处,这才弄得尤其狼狈啊。
碧色寨,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铁路——滇越铁路上的一个主要车站,一头紧连着中国的“锡都”个旧,当年曾经承担着重要的矿产外输的任务。
现在已经基本不通车了。因为地处偏远,无人修缮,所以反倒留下了不少原始岁月的痕迹。
2017年上映的冯小刚电影《芳华》,讲的就是文革期间军队文工团里的故事。因为剧情场景的需要,选中了这里置景,这才初步有了后来的投资和简单修葺。
瓦蓝色的天空,明黄色的车站,嫩绿色的座椅,浓烈的颜色对比一下子就戳中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和模特们的G点,进而让这里开始名声大噪。
所以说,与其认为它是个景点,不如认为它就是个特殊的车站。
中国类似的破旧火车站还有很多,只是命运突然给了它机会,才让它变得与众不同,仅此而已。
搞明白它的 历史 由来,再来看附近云集的那许多穿着复古军装来拍照的大叔大婶,就见怪不怪了。
复古军装,配上碧色寨的怀旧背景,正是电影里着力凸显的经典桥段;属于他们成长年代的质朴感,也是他们每个人心头的白月光和朱砂痣。
只是可怜了我们这些年轻的纯粹的看客,无法与他们产生共情,只在附近的铁道上来回游走着,迷惘,无助,却始终找不到切入它情怀的道口。
等了一会,雨好歹小了些,我们开始撑着伞出去。这才发现,一路上除了铁路、站房,就是几个另类的雕塑。单一无趣的画面,渐渐湮没了我们旺盛的期待。
电影《芳华》对碧色寨显然有知遇之恩,所以这里也成了卖力宣传电影情怀的主战场。很多电影相关的海报和拍摄花絮,大剌剌地供奉在附近显眼的地方,博得每个初来此处的游客频频回顾。
疑似电影里黄轩单手 抱苗 苗那个场景背靠的站房,所挂的钟表指针已经脱落,如今只能看一个外壳。——这仿佛就是碧色寨整座车站的写照,有太多停留在摄影作品里的光鲜和艳丽,却经不起现实中亲身所历的轻轻一击。
这正是:
“ 通天皂海曳青云,漫卷红河照紫襟。
古寨何曾求碧色,芳华漉血浸黄昏 。”
相关视频:
24| 吃过桥米线,看博物馆藏,云南红河州蒙自市的半日赏玩
相关视频:
25| 雨中游云南蒙自碧色寨车站,这里因电影《芳华》而名声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