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收集民国28年(1939)的一切资料
第一章 管理机构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一、明清时期
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今河北省称直隶。直隶即一切行政管理权直属中央“六部”,由“工部掌天下百官山泽之政令”,由“户部掌田赋之政令”,“以树艺课农官”—林、果、桑生产和赋税均归“农官”管理。清代(1644—1911年)沿明制,称今河北省为直隶省。在光绪中叶以前,由工部虞衡司掌管“山泽采捕”,由户部平均司掌农桑政令。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设农工商总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隶省成立农务总局(在天津),同年七月成立农务总会“负责调查土宜物产”、“条陈蚕桑、纺织、森林、畜牧、水产事项”。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更名农工商部,分设农务、工务、商务、庶务四司,由农务司“掌农桑屯垦树艺畜牧”政令。宣统二年(1910年)直隶省设劝业道,道内设农业科,下分农政、森林、水产三股。森林股“负责林业奖励保护,林业传习,劝办森林公司,经管官有林野,调查林野交通”。
二、民国时期(1912—1949年9月)
民国元年(1912年)3月,直隶省民政公署在天津成立,设劝业道掌管“农桑、树艺”工作,职官李士伟。民国2年(1913年)劝业道更名实业司,职官史履晋、梁建章。民国3年(1914年)实业司改为实业厅,严智怡任厅长。各县设实业局。民国6年(1917年),实业厅分设第一、二、三、四科,由第四科负责分管农林、蚕桑、渔牧、垦荒、植保等事项。民国17年(1928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同年7月,改直隶省实业厅为河北省建设厅,温寿泉任厅长。《河北省政府建设厅组织条例》规定,建设厅设第一、二、三、四科,由第四科“掌管关于农林、渔牧、矿冶之保护监督,奖罚指导……事项”。同时,改各县实业局为建设局。民国18年(1929年)8月,河北省政府委员会会议通过《河北省政府农矿厅组织条例》,将建设厅改为农矿厅,委任李竟容为厅长。“条例”规定农矿厅设四个科,由第一科“掌管关于农林渔牧垦殖之保护监督及奖罚事项”,第三科“掌管关于农林牧渔各团体之组织指导农村改良……事项”。民国19年(1930年)10月常炳彝继任农矿厅长。民国20年(1931年)2月,河北省根据行政院训令,裁撤省工商厅,“一切工商事宜并入农矿厅办理”,由原工商厅长何玉芳代理农矿厅长。同年5月,河北省遵照行政院训令,修正省政府组织法,将农矿厅改为实业厅,由何玉芳任厅长。林业、果树、蚕桑工作由实业厅主管。民国21年(1932年)8月,史清寰接任实业厅长。民国23年(1934年)10月,行政院训令裁撤省实业厅,一切事宜并入建设厅,由省政府委员胡源汇兼建设厅长。民国24年(1935年)7月,吕咸接任建设厅长。民国25年(1936年)3月,王景儒代理建设厅长,林业、果树、蚕桑由建设厅主管。
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年),河北境内的大中城市和铁路沿线地区被日本侵略者占据。民国28年(1939年),日本利用汉奸和投降分子,在天津市河北二马路建立了日伪“河北省公署”,同年1月8日《新民报》刊载,伪“河北省政府组织条例”规定,由建设厅支掌……关于农事事项,由伪政府所辖各县设建设科,直至日本侵略者投降。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38年3月开始,先后建立了冀中、冀南、冀热察(冀北)、冀热辽和冀晋抗日根据地和民主政权。在领导广大爱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同时,进行生产建设。1938年4月建立了冀中政府主任公署(1940年3月改为冀中行政公署简称冀中行署)后,在工作机构中设立了主管农林生产的实业科。历任科长:苏粲如(1939年免)、宋景毅、张省三(1940年3月—1943年9月);历任副科长:杜新波(1941年任)、张省三(1944年10月—1945年8月)。1939年9月,建立了冀南(冀鲁豫)行政主任公署(1941年7月改为冀南行署),1944年6月改为冀南冀鲁豫联合行署后,在工作机构中设立了主管农林工作的建设处(1941年7月改为实业处,1944年6月又改为建设处)。历任处长:刘季兴(1939年9月—1940年7月)、李耕(1940年7月)、王耕(1942年1月免)、胥进之(1944年6月—1945年);历任副处长:郭献瑞(1939年9月任)。1943年7月,建立了冀热辽特别区行署(1945年1月改为冀热辽行署)。1944年9月,建立了冀晋区行署,同时设立了主管农林工作的实业科。同月,建立了冀察区行署,同年11月改为察哈尔省人民政府,同时设立了主管农林工作的实业厅,厅长缺职,副厅长赵鹏飞。1945年1月冀热辽行署设立了主管农林工作的实业科,科长胡云初。
解放战争期间(1945年8月—1949年9月)。民国35年(1946年)6月,国民党河北省政府由北京迁到保定市,设立了主管农林工作的建设厅,在专区和县设立了实业科,李捷任建设厅长,厅内设“五科四室一局一队一所一厂”,由第四科主管农业和林业,科长魏儒林。在解放区,1946年7月,冀中行署设实业科主管林业工作,张省三任科长。同年8月,冀中行政公署,成为冀中区一级地方政府,下设专员公署作为冀中行署的派出机关。冀中行政公署设农林厅,主管林业工作,张省三任厅长(1946年8月—1947年11月),张克让任副厅长(1947年3月—1948年10月)。1948年11月,根据华北人民政府指示,冀中行政公署各厅改为处,农林厅随之改为处,张克让任处长。1946年3月以前,冀南行署设建设处主管林业工作,处长刘季兴,副处长李福泉、刘雨辰。同年11月设农林局主管林业工作,由张纪光任局长(1948年3月免)。1948年6月撤销农林局,由农业处主管林业工作,历任处长王任重(兼)、杜佩珊,副处长李福泉(1949年5月免)、李俊(1949年5月任)。1945年9月,冀热辽区行署一分为二,在承德市组建冀热辽区热河行署。同年11月改为热河省政府,设立实业厅主管林业,历任厅长闫顾行(1946年7月免),韩庵(1946年7月—1947年3月)。1947年3月,实业厅改为农林厅,主管林业工作,厅长杨润田(蒙古族)。1949年2月,改农林厅为农业厅主管林业工作,厅长刘潜,副厅长杨润田。1945年12月,建立冀东行署(包括今唐山、秦皇岛市所辖各县),设实业科主管林业工作,科长胡云初。1946年7月,冀东行政公署设农林厅主管林业工作,历任厅长胡云初(1947年夏免)、常佩池(1947年12月—1948年11月)、张振宇(1948年任),副厅长王植范(1946年底—1947年夏)。1949年3月,农林厅改为农业处主管林业工作,处长张振宇。1946年冀晋行政公署。设农林厅主管林业工作,王杰为厅长,冀琪为副厅长。1947年11月,冀晋行政公署与察哈尔省合并为北岳行政公署,设农林厅主管林业工作,韩一钧为厅长、王森为副厅长。1948年10月,农林厅改为农业处主管林业工作,韩一钧为处长、王森为副处长。1946年10月,由北平(今北京市)、热西、察东和察北组建冀热察行政公署,设实业厅主管林业工作,韩尚锦任厅长,赵鹏飞任副厅长。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河北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同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恢复河北省建制,华北人民政府于8月1日通令调整华北地区行政区域,将原冀中、冀东全部、冀南、冀晋和北岳区的一部划为河北省行政区,在保定市建立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常设工作机构共15个厅(局),其中由农业厅主管林业工作,张纪光为厅长,姜占春、张克让为副厅长。河北省行政区划分10个专区(保定、通县、天津、唐山、定县、石家庄、邢台、邯郸、沧州、衡水),4个省辖市(保定、石家庄、唐山、秦皇岛),132个县。在各专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署)作为省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其工作机构设科,其中农业科主管林业工作,各县人民政府设农建科或建设科主管林业工作。
三、新中国建立后
(一)1949年12月—1956年3月
1949年12月1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农业厅下设林牧局(副厅级),职能是:护林护山、植树造林、木材管理和全省畜牧兽医工作。林牧局设林业、畜牧兽医两科和秘书室(与农业厅内的科室同级,相当现今的处)。林牧局长李衡甫(1950年3月任),副局长沈兰斋(1949年12月任);林业科长焦济众(1949年12月任),副科长单锡五(1949年12月任);畜牧兽医科长李维中(1949年12月任);秘书室秘书缺职由孟蕴玉临时负责。共有林业专职干部11名。各专署由农业科(建设科)主管林业。各县由县人民政府农建科(建设科或实业科)主管林业。河北省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包括事业单位的职工共311人。1950年2月,热河省设林业局,副局长闫存林。同年7月,河北省农业厅林牧局林业专职干部增至23名。1951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农业厅改为农林厅;3月,省人民政府发出《增强林业机构的指示》,要求各专署在农业科内增添林业干部,专司林业工作,加强国有林区的护林工作的领导,林业机构和人员经费由林业事业费开支,干部由当地政府配备。同年12月,将林牧局改为农林厅林业局(仍为副厅级单位),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政务院和河北省的有关林业方针政策,护林护山,防止山林火灾,禁止陡坡开荒及乱砍滥伐,加强木材管理,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工作。林业局设三科一室,即林政科、造林科、森林经营科、秘书室。林业局长由农林厅副厅长李衡甫兼任,副局长沈兰斋、王秉衡(1952年春任,同年10月8日免)、刘振邦(1952年10月8日任)。1952年,张家口、承德、定县等专署建立了专署林业局,通县、唐山、保定、邢台、邯郸、沧州等专署建立了专区林业局,石家庄为专署建设科,天津专署为农林科,衡水为专署农建科,承德地区平泉、围场、丰宁、隆化、滦平、兴隆、承德、青龙等县建立了县人民政府林业科,滦县、丰润、崇礼、阳原、清苑、博野、邯郸等县建立了县农林科,其他各县均为农业科、农建科、建设科或实业科主管林业工作。全省林业系统包括事业单位共有职工1106人,其中干部404名。1953年,省对农林厅林业局机构人员进行了调整,增添了木材管理、计划统计和财务科,人员编制54人。1954年增设了国营林场管理科,达到七科一室。1954年6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各级农林行政、事业机构的指示》,指出:农林行政、事业机构不适应日益发展的农村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的需要,要各地本着精简机构,便于集中统一领导的精神,将各级农林行政、事业机构加以适当调整和加强,决定将各专署及县人民政府一律设置农林局,将各专区林业局、果树站和县农林技术推广站、森林工作站等撤销,分别合并于各该专、县人民政府农林局。同月撤销定县专署和专署林业局。各专、县农林局局长由现任副专员、副县长兼任或由相当副专员、副县长级干部充任。从此,除张家口、承德专署仍保留专署林业局,和围场、丰宁、隆化、滦平、承德、兴隆、平泉、青龙等县人民政府仍保留林业科外,其他各专署和县均合并为农林局或农林科,专署农林局有的下设林业科,有的下设林业股,县农林科有的下设林业股,有的设林业专职干部。1953—1956年3月,河北省农林厅林业局领导成员为:局长李衡甫(副厅长兼,1954年免)、刘振邦(1954年任,1956年2月任副厅长兼),副局长刘振邦(1954年免)、沈兰斋。
(二)1956年4月—1958年4月
1956年4月,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撤销农林厅,分别建立农业厅和林业厅。林业厅下设造林处、森林经营处、调查设计处、计划财务处、人事教育处、技术室、监察室、办公室,行政编制65人,实有91人。同年,石家庄、邢台、天津、沧州、唐山、张家口等专署建了林业科,保定、邯郸、衡水等专署仍为农林局。县人民政府建立林业科的有:围场、丰宁、滦平、承德、兴隆、平泉、青龙、涿鹿、蔚县、怀来、阳原、张北、尚义、沽源、迁西、迁安、遵化、阜平、永清、灵寿、无极、获鹿、井陉、沙河、内丘、南和共27县。其余各县仍是农林科。1956年4月—1958年4月,河北省林业厅领导成员为:
林业厅厅长:李衡甫(1956年5月任);
副厅长:刘振邦(1956年5月任,1957年1月免)。
(三)1958年5月—1962年
1958年开始执行“二五”计划后,河北省“精兵简政”,同年5月,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林业厅与农业厅、商业厅的木材公司合并为河北省农林厅,将原林业厅的处室精简合并为“两个半局”,即造林局负责采种、育苗(包括县苗圃)、造林绿化(包括林业工作站、社队办林场)和果树蚕桑生产(包括国营果树场、蚕桑场),编制20人;森林经营局负责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抚育采伐利用、林产化工,国营林场管理(包括国营造林)和国家统配木材、地方木材的收购、调运和经营管理工作,实有54人;资源利用局负责农业土地资源调查、规划、利用和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等工作,即林业的“半个”局。1962年11月,为加强国营林场工作,在农林厅设立了国营林场管理局,编制19人。1958年5月—1962年底,河北省林业管理机构领导成员为:
农林厅厅长:张克让(1960年7月免)、陈哲(1960年7月任);
分管林业副厅长:李衡甫、谭惠民、赵英忠(1959年任、1961年11月免)。
1958年6月以后,河北省实行市管县,先后撤销了专区,同年12月,沧州专区、天津专区先后撤销合并到天津市,天津市设林业局。1961年5月和6月,先后恢复沧县专区和天津专区,并分别恢复了专署农林局主管林业工作。
1958年7月,邢台专区合并到邯郸专区,设邯郸专署农林局;1960年5月撤销邯郸专区为邯郸市,设市农林局主管林业;1961年5月,恢复邢台专区和邯郸专区,专署农林局主管林业工作。
1959年5月,撤销承德专区,合并为承德市,市设林业局,1961年5月恢复承德专区,设专署林业局。
1959年5月,撤销张家口专区,合并为张家口市,市设林业局,1960年11月,改为市农林局;1961年5月,恢复张家口专区,专署农林局主管林业工作。
1959年6月,撤销唐山专区,合并为唐山市,市设农林局,1960年改为市林业局,同年12月改为农林局;1961年5月,恢复唐山专区,专署农林局主管林业工作。
1960年2月,撤销保定专区,合并为保定市,市设园林局;1961年5月,恢复保定专区,专署农林局主管林业工作。
1960年3月,撤销石家庄专区,合并为石家庄市,市设农林局;1961年5月,恢复石家庄专区,农林局主管林业工作。
1962年7月,恢复衡水专区,专署建立农林局主管林业工作。
(四)1963—1966年
1963年1月,河北省农林分建,建立河北省林业局为省人民委员会办事机构,行政编制55人,实有72人,局址设在天津市河西区金星里1号。同时期建立专署林业局的有:承德、张家口、唐山、石家庄、邢台、邯郸,建立专署农林局管理林业工作的有保定、天津、沧州、衡水。各县人民政府设林业科的有围场、丰宁、隆化、承德、滦平、平泉、兴隆、青龙、蔚县、沽源、张北、卢龙、易县、涞源、阜平、行唐、灵寿、新乐、赞皇、正定、井陉、任县等22县,其余121个县在农林局下设林业科或林业股。
1963—1966年河北省林业局领导成员为:
林业局局长:李衡甫(1963年7月任,同年10月免);
副局长:邸辑五(1963年2月—1966年);
刘英(1964年6月—1966年);
华践(1964年12月—1966年)。
(五)1967—197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河北省人民委员会的各工作部门陷于瘫痪,林业工作由省临时成立的生产指挥部掌管。1968年2月3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原省人民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自然撤销。省革委在“业务班子”中设了一名林业干部管林业。各地区和县也先后成立了地区和县革命委员会,由革委会的业务班子分管林业。1971年7月,省革委下设农业局,局长刘殿辉,由副局长华践(1971年12月任)分管林业,农业局设林业组,编制9人,实有林业干部7人。1972年11月,农业局改为农林局,林业组人员增加到9人。1975年11月11日建立国营林场木材组,事业编制14人。
1972年9月,张家口地区革命委员会建立了地革委林业局;1973年6月,石家庄、保定、唐山3个地区革命委员会建立了地革委林业局;9月,邢台地区建立地革委林业局;10月,沧州地区建立了地革委林业局;11月,承德地区建立了地革委林业局;12月,衡水地区建立了地革委林业局。同一时期,建立林业局的有58个县。���
1972—1976年恢复建立林业机构的县
�附表8—2—1
恢复建立时间 数 量 县(市) 名
1972年 11 围场、兴隆、平泉、滦平、承德、丰宁、隆化、青龙、阜平、青县、肥乡
1973年 19 行唐、赞皇、获鹿、井陉、正定、涞水、容城、安新、满城、黄骅、任丘、沧县、滦县、丰润、迁西、卢龙、张北、怀来、蔚县
1974年 20 秦皇岛市、滦南、玉田、遵化、乐亭、沽源、阳原、宣化、万全、
涿县、新城、赵县、新乐、无极、巨鹿、河间、吴桥、景县、献县、盐山
1975年 5 承德市、清河、定县、阜城、涿鹿
1976年 3 深县、枣强、衡水
(六)1977—1983年
1977年10月,河北省决定建立“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林业局”,编制40人。局下设造林处(包括果树蚕桑)、国营林场管理处、科技教育处、计划财务处、政治处和办公室。1978年7月以后,地区(市)和县革命委员会先后撤销,改为地区行政公署和市、县人民政府,原地、县革委林业局随之改为地区行政公署和县人民政府林业局。同年11月,邯郸地区行政公署农林局分建林业局。1979年3月,廊坊地区行政公署农林局分建林业局。同年,省革委林业局增设果桑处。1980年2月,撤销“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恢复河北省人民政府,将省革委会林业局改为“河北省林业局”,成为省政府的职能机构,改政治处为人事处。1981年8月设“三北”防护林办公室(简称“三北办”)。1981年改造林处为集体营林处,改森林经营处为林政处。河北省在1978—1983年4月期间,有石家庄地区、邯郸地区、邢台地区、保定地区、张家口地区、承德地区、唐山地区、廊坊地区、沧州地区、衡水地区、唐山市等11个地(市)林业局,其余省辖市为农林局管理林业工作;县市中有96个县(市)恢复或建立了林业局,其余49个县(市)由农林局管理林业工作。
1978—1983年4月,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林业局和河北省林业局领导成员为:
局 长:王 清(1978年2月—1983年4月);
副局长:华 践((1978年2月—1983年4月);
�王 玉(1978年5月—1983年4月);
�赵冠英(1979年7月—1983年4月);
�任 璞(1979年7月—1983年4月);
李范五(1981年5月—1982年7月);
王绪捷(1981年3月—1983年4月);
�罗茂林(1982年7月—1983年4月)。
1978—1983年3月间县(市)人民政府管理林业的行政机构
附表8—2—2 �
地(市) 设林业局县(市) 设农林局县(市)
石家庄地区 行唐、灵寿、藁城、赵县、赞皇、栾城、
正定、晋县、深泽 束鹿、高邑、新乐、无极、
元氏、平山
邢台地区 邢台、沙河、临城、内丘、南宫、南和、
任县、新河、威县、柏乡 宁晋、隆尧、临西、巨鹿、
清河、广宗、平乡、邢台市
邯郸地区 永年、成安、涉县、武安、肥乡、磁县、
临漳、丘县、大名 曲周、馆陶、魏县、鸡泽、
广平、邯郸市
保定地区 易县、涞水、阜平、涞源、唐县、涿县、
满城、新城、定兴、容城、徐水、安新、
安国、清苑、雄县、博野、定县 蠡县、高阳、望都、曲阳、
完县、保定市
张家口地区 蔚县、涿鹿、阳原、怀安、怀来、万全、
宣化、崇礼、张北、沽源、尚义 赤城、张家口市、康保
承德地区 围场、平泉、宽城、兴隆、滦平、隆化、
丰宁、承德县、青龙 承德市(农委)
唐山地区 迁西、迁安、遵化、滦南、滦县、玉田、
秦皇岛市、卢龙 唐海、乐亭、丰南、丰润、昌黎
廊坊地区 永清、安次、固安 三河、香河、霸县、大城、文安、
大厂
沧州地区 青县、盐山、肃宁、南皮、吴桥、献县、
泊头、任丘、黄骅、河间、东光 孟村、海兴、沧县、沧州市
衡水地区 阜城、枣强、武邑、景县、深县、衡水、
故城 饶阳、安平、武强、冀县
石家庄市 井陉、获鹿
(七)1983年4月—1990年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省、市、自治区党政机关改革的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1983年初,河北省开始进行机构改革,先省直,后地(市)县。同年4月,撤销省林业局,建立林业厅,行政编制75人(实有105人),任命华践为林业厅党组书记,李兴源为厅长,罗茂林为副厅长,任璞为林业厅顾问,王绪捷为林业厅总工程师,并责成林业厅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革和调整厅机关处室的设置。同年7月,林业厅完成行政处室改革;撤销集体营林处建立造林处,将“三北办”合并到造林处,对外一个机构两个牌子,掌管全省造林绿化、义务植树、“三北”工程建设、速生丰产林、林业工作站和乡镇林场工作;撤销国营林场处建立森林经营处,掌管护林防火、国营林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狩猎管理以及森林经营等工作;改科教处为科技处,掌管科研管理和林业科学技术普及推广等工作;改人事处为人事教育处,掌管林业机构编制、人才规划、干部培训、林业教育、技术职称评定、干部考核任免、调动和离退休干部管理等工作;果桑处掌管果桑生产建设、低产园改造、果品贮藏、保鲜、加工等行业管理工作;林政处掌管林业政策、林业法规的贯彻落实,山林权属处理,木材管理,林业公安和毁林案件查处等工作;计划财务处职责不变;办公室职责增添办理人大、政协提案和外事管理工作。省的机构改革完成之后,地(市)县机构改革即普遍开始。河北省将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秦皇岛等7个市升为省辖市。机构改革后,1985年,河北省在18个地市中有8个为林业局,1个为林业服务公司,其余9个地市由农林、农牧或农业局管理林业工作。在139个县(市)中,有91个县(市)为林业局,其余48个县(市)由农林、农牧或农业局管理林业工作。1988年6月,河北省在林业厅设林产工业处,与计划财务处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同年设立林业资源处,与森林经营处合署办公,负责林业资源消耗限额管理等工作;将人事教育处改为人事处;将科技处改为科教宣传处;增设了监察室。1990年4月,在林业厅设立林业公安处,与林政处合署办公,并正式列入省公安系列。同年,承德市、沧州市人民政府设立林业局,秦皇岛市将林业服务公司改为林业事业管理局。县(市)林业局增加到110个。年末,河北省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共有干部职工4661人,其中干部4256人(技术干部2811人),工人405人。林业厅行政编制76人,实有115人。
1986—1990年设林业局的县市
附表8—2—3
地(市) 县 (市) 别
石家庄地区 辛集、晋州、藁城、新乐、深泽、无极、赵县、高邑、平山、灵寿、行唐、
赞皇、元氏
石家庄市 正定
邯郸地区 永年、成安、临漳、磁县、丘县、肥乡、涉县、武安、大名
邯郸市 邯郸县
邢台地区 邢台、沙河、临城、内丘、威县、广宗、南宫、巨鹿、宁晋、新河、清河、
南和、临西、隆尧、任县、平乡、柏乡
邢台市
保定地区 易县、涞源、涞水、阜平、定县、唐县、完县、新城、徐水、曲阳、涿县、
容城、安新、博野、雄县、定兴
保定市 满城、清苑
张家口地区 蔚县、阳原、涿鹿、怀来、怀安、崇礼、万全、张北、沽源、尚义、赤城、
康保
张家口市 宣化
承德地区 围场、平泉、宽城、兴隆、滦平、隆化、丰宁
承德市 承德县
唐山市 迁安、迁西、滦县、遵化、滦南、丰南
秦皇岛市 青龙、卢龙、抚宁
廊坊地区 安次、永清、固安
沧州地区 泊头、任丘、河间、南皮、盐山、肃宁、东光
沧州市 青县
衡水地区 衡水、饶阳、阜城、景县、枣强、深县、安平、武强、武邑、故城、冀县
1983年4月—1990年河北省林业厅领导成员
厅党组书记:华践(1983年4月23日—1985年12月);
厅长:李兴源(1983年4月23日—);
副厅长:罗茂林(1983年4月23日—1989年9月);
� 张彦斌(1989年9月);
�王育仁(1983年12月30日—1990年9月);
�宋墨禄(1983年12月30日);
�林业厅顾问:任璞(1983年4月23日—1985年9月);
�赵冠英(1983年10月23日—1984年3月);
�总工程师:王绪捷(1983年4月23日—1990年);
刘海山(1990年9月任)。
第二节 事业企业机构
❷ 凤凰鸟传说的故事_有关凤凰的民间传说故事
凤凰自古就是人们的图腾崇拜物,后来 传说 其幻化成神鸟不胫而走。凤凰从品性到形状,高度地综合了鸟类的特征,是鸟类之王。关于凤凰的传说 故事 在民间盛行,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凤凰鸟传说的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凤凰鸟传说的故事一
听老人们讲,古代有凤凰鸟,那是既美丽又聪明的鸟,可有谁见过呢?
还真的有人见过,而且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史书记载。《前汉书、昭帝纪): “三年……冬十月,凤凰集东海,遣使者祀其处。”。这是说,昭帝始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年的冬天十月里,有许多凤凰聚集在东海岸边的山上,皇帝认为这是了不起的祥瑞征兆,专门派使臣到海边祭祀。
传说凤凰老家就在东海岸边连云港云台山脉的凰窝山上。而有史以来,这里的地名、山名就叫做凰窝、凰窝山,民间还—直流传着许许多多龙凤呈样的 爱情故事 ,亦真亦幻,神奇曼妙,动人心弦。这更加印证了连云港凰窝山就是凤凰栖息的地方。
凤凰自古就是人们的图腾崇拜物,后来传说其幻化成神鸟不胫而走。凤凰从品性到形状,高度地综合了鸟类的特征,是鸟类之王。鸟类像人们对自己的兄长那样,尊敬、拥护,爱戴、敬畏凤凰。人们还赋于她聪颖的智慧、崇高的思想和优良的品质。她是中华民族 传统 文化 中的重要—支,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扮演着一个集德、义、礼、仁、信于一体的圣物的角色,承载了相当深厚的文化寄托,是天下太平、百姓幸福的标志,是纯洁爱情、美满姻缘的像征,是世间美好的吉祥物。连云港人为有凰窝而自豪,为有凤凰而骄傲。连云港也因凰窝而传扬四海,也因凤凰而闻名遐迩。
我久闻凰窝山之名,读了民初张学瀚,“凰窝仿佛桃源境,赏月看花且诵经。”的诗句后,常神往到凰窝山—游,领略它的山海风貌,特别是那一个个美丽动人的龙凤传说,更添了寻秘探幽的情趣。今年“ 端午节 ”,我应邀参加中国华文作家协会古典文学创作研讨会,和海内外作家齐聚高公岛风景游览区采风。
游凰窝山不是作家们的初衷,他们最有兴致的是要寻觅龙凤传说,更想—睹凤凰仙女蔚云的娇容。我们登上108级“拜风梯”,在气喘吁吁中终于看到了“栖凤亭”,是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在此不远处立有一尊青铜凤凰像,这就是人们仰慕的凤凰仙女蔚云。这地方叫“丹凤朝阳台”,是凤凰仙女蔚云眺望情郎妙臣的地方。相传玉龙太子妙臣回到大海后,蔚云思君心切, 飞来这里,面对大海,望眼欲穿,日出也等,星夜也等,希望有一天,希望下一个雨季能与心上人欢聚。
研究古典文学的作家们为了探究龙凤的爱情故事,还特别绕有情趣地游览了凰窝山之胜景“三潭飞雪”,龙凤的爱情故事就是由此而来。它在龙潭涧中游,是传说中玉龙太子妙臣顺着龙潭洞从东海来到凰窝山与凤凰仙女蔚云相会的地方。相传东海龙王敖广的儿子妙臣气宇轩昂,智慧超群,他在—次海边游玩时,恰巧看到山崖上姿容温雅的凤凰仙女蔚云,那天然的风韵和美貌深深吸引了他,她也脉脉含情地凝视。然而天上海中无法相聚,蔚云执着地飞遍千山万水衔来树枝草木,在高高的山谷中筑起一道大坝,蓄水积流。有志者事竟成。在又—个雨季来临时,天水浩荡,冲出的水流在山谷中形成一条弯弯的
河流汇人大海。妙臣望着澎湃的涧水,万分激动,顺流而上。 初次上山的妙臣在大涧的第一潭“蛤蟆塘”急切地想见蔚云.可怎么也见不着。身后只传来几声蛙鸣,正所谓“鸟飞林愈静.蝉呜山更幽”。妙臣赶紧来到第二潭“小花鞋”.他看到一少女在哭泣,听说洗衣不小心冲走了“小花鞋”,就游到海边为她找回了“小花鞋”。姑娘深表爱意,可妙臣想着蔚云,毅然回绝。就在这时,姑娘变成了蔚云,妙臣欣喜若狂。原来姑娘在考验妙臣哩。后来这地方就叫“小花鞋”了。在此喜结良缘的妙臣与蔚云幸福欢乐,便携 手相 拥上了第三潭“玉龙潭”。这里飞花溅雪,薄雾浸衣,景色尤佳,成为龙凤经常嬉戏游乐的地方。“三潭飞雪”是一处胜景。山石奇状异形.涧水奔流湍涌,激溅的浪花如漱玉喷珠飞雪漫天。民初乡土诗人在此留下了摩崖石刻,张学瀚诗云:“山势崔巍列画屏,龙潭飞雪遍珑玲……”张恩沛诗云:“为爱仙源水—方,龙潭幽曲午风凉……泉声遥接潮声壮,添助波澜稳助航。”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凰窝山是凤凰栖息过的地方,是龙凤呈样的乐园。清代诗人王士任诗云:“应是蓬莱原不远,探幽何必到三峰。”我觉得揽胜蓬莱,只能使人望洋兴叹,而凰窝山那迷人的仙境,神奇的传说,以至于静穆、幽雅和秀美,真正地堪比蓬莱、方丈和瀛州三神山。
凤凰鸟传说的故事二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异地移民,移民垦荒,官兵帮助政府移民。
有刘氏叔侄从山西洪洞带一对凤凰鸟,鸡鸣启程,日暮投宿,到河北内丘凤凰村落户垦荒。路上有2名士兵抬鸟护驾,临行时当地知县吩咐说:“此乃稀世神鸟,价值连城,理应高抬高敬!”士兵每经一地令村官屯长派民工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凤凰大悦,开屏示好。一天只开一次,展开时达360度,像十五的月亮圆而亮,颜色五彩缤纷,形态奇特整齐,使人赏心悦目,好运连连。路上士兵借机对民工宣传:“谁看凤凰开开屏,谁家庄稼不生虫。”当年,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虫害。
又走一段,士兵又喊:“看看凤凰开开屏,瞎子也能见光明,拐子不拐路也平。”有人在旁边不信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结果瞎子拐子竟然实现梦想,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像插上了翅膀飞快传开。
又走了一程,士兵又喊:“谁见凤凰开开屏,儿女双全保证行!”善男信女们天生迷信,兵爷一说,更加相信了,一路上大家边走边唱: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缘不成婚。
看看凤凰开开屏,一双儿女进家中。
金山银山有虽好,儿女亲情最可靠。
天也灵,地也灵,心悦诚服还愿情。
凤凰鸟到了河北内丘凤凰村以后,如愿以偿的人家,送全猪供,放鞭炮,烧花红。有钱人家还愿时,抛金如土,最大金额善款者被刻在石碑上居头名,凤凰鸟声威更大了。后来渐渐形成内丘凤凰台每年正月初九凤凰会,连唱三天大戏,为凤凰鸟庆功。
事越大,士气越高涨,有人敲着锣喊:“谁见凤凰开开屏,谁做买卖谁兴隆,当官断案有远见、无冤情。”当时来凤凰村赶会的人山人海。人多需求多,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干买卖公买公卖就发财。凤凰村开设旅店、饭店、车马店,百货店,热心迎来三江客,笑颜送走四海宾,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民声传入官府,知县也来查民情,此时一张氏来到此处,见自己庄稼被众人踩烂,要求刘氏叔侄赔偿。刘氏说,要多少赔多少。张氏借机要鸟,双方争执吵闹。
知县查明事因后,就地开庭“跪下,大胆刁民,给钱不要,要神鸟,岂有此理!重打五十,押入大牢。”
张氏连连求饶申辩:“我们是附近村民,不是歹人,这么好的鸟担心刘氏过于繁忙,照顾不周,恐有失误。愿与他们共结同心,轮流养护,祈福为民!”
知县转怒为喜:“免刑、赐坐!”接着问:“什么村的?”“沙坨村。”“沙坨村就是沙堆村,不好听!你姓什么?”“姓张。”“村名就叫张夺吧。”村民说:“沙陀变张夺,可喜又可贺。”从此凤凰村南多了一个张夺村,明朝更名至今,有资可查。
一看凤凰鸟的威力这么大,知县都替它说话,于是有歹心人想夜间偷袭去掏凤凰鸟蛋。心里想着“掏到凤凰蛋,天上下雪变白面,三妻四妾围着转。”不料,凤凰鸟早有准备,让歹人未掏到,那歹人美梦破灭心里恨凤凰鸟,就点火去烧凤凰。凤凰是神鸟,自知与此地缘分已尽,不能不离开。凤凰浴火,涅槃重生,飞走了。从此,内丘徒有凤凰台,不见凤凰鸟。
凤凰鸟传说的故事三
传说中有一种永生不死的鸟,它们的名字叫凤凰。凤凰之所以不死,是因为它们在烈火中燃烧自己获得重生。
相传在盘古开天地以后,女娲便开始造人。她把黄泥仿照自已的模样,造出了一对男女,把剩下的泥土捏成了雌鸟和雄鸟,叫凤和凰,让它们把吉祥传递给人间。
依照女娲的旨意,凤凰变沧海为桑田,化荒芜为绿洲,每到一处,都把人间装点得七彩斑斓。不但有威武雄壮的大山,也有安然流淌的河流,有炊烟袅袅的村庄。它们最后来到了西双版纳。
凤凰见这里还是一片苍茫,于把它们翅膀一挥,一座座高山拔地而起,海洋消失后留下了长长的澜沧江。与此同时,各种炽烈岩浆与巨石把周边的村庄层层淹没。凤凰看见这惨状后,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它们站在最高的玉龙山上,祈求天神解救人间。不料被玉帝发现,责备凤凰处事不力,造成了人间疾苦,惩罚它们务必扑灭熊熊的火焰。
于是凤凰用娇小的身躯扑向了火山之中。大火无情地燃烧着,凤凰奋力地扑打着翅膀,它们试着用泪水浇灭燃烧的火团。火焰掠过它们憔悴的双眼,炽烤着美丽而娇嫩的翅膀。大火燃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后,凤凰的哀鸣唤来了风神与雨神的相助,火山最终熄灭了。
风雨连续地下了九九八十一天。天晴后,相继赶来的人们没有找到凤凰的踪影。只见凤凰倒下的地方,化作了茸茸的玉龙雪山,天空里多出了一朵朵洁白的云彩,一条七色的彩虹在挂在了温暖的阳光下,一颗颗翠绿的茶树正在盎然地生长着。
后来人们才知道,凤凰已升天而去,它们把美好和吉祥留给了人间。为了人间不再有疾苦,留下了茶树。人们把茶树细心地呵护着,在每年的春天摘下最脆嫩的叶芽放在水里煮开而饮,以治疗各种虫伤和疾病。芬芳的茶香引来了远方的孔雀,它们知道凤凰的故事后,每年的春天都来这里朝拜凤凰,都会停留下来帮助这里的人们。
于是每当风雨过后,美丽的西双版纳的天空都会挂满七彩和祥云,那就是凤凰留给人间最美好的祝福。
猜你喜欢:
1. 凤凰、孔雀的神话故事
2. 给小学生的励志故事
3. 凤凰鸟传说的故事
4. 古代凤凰的传说故事
5. 凤凰山的传说故事
6. 凤凰的神话故事
❸ 作文我的家乡――内丘县350字左右
参考一下:
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吉林市。这里物产丰富,风景美丽。春天的吉林草绿了,树绿了,山绿了,水绿了!吉林就像一个绿色的海洋。就连鸟儿也飞回来沐浴在绿的春光里。魅力松花湖是夏天最好的避暑胜地。松花湖上有五虎岛,卧龙滩......。湖岸山崖,野花竟放,充满生机。在这里乘船出行,凉风习习,暑气全消。周围群山绿意浓浓,环境十分宁静,空气格外新鲜。会使人感到特别舒畅。有幸还可能看到山中的野人参。真是“船行如野度,篱落似江村。”如诗如画的龙潭山是秋天的神话。龙潭山真奇啊!各色的树叶给他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外衣,有红色;有黄色;有绿色......。龙潭山真妙啊!风吹树叶在为我们歌唱;活泼可爱的松鼠在为我们跳舞。让游在其中的人们不禁想到“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盛春朝。”的诗句。冬天的雾凇更不用说了。你看"呼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夜之间大自然焕然一新。把人们带进雾凇奇景的世界。沿着那十里长堤,银花怒放的垂柳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江风吹拂,银丝闪烁,天地白茫茫一片,犹如仙境。那琼枝玉叶的杨柳婀娜多姿,银花怒放的青松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总书记曾为吉林雾凇写下“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名不虚传”之句。美丽富饶的吉林啊!您真是一幅变化多端的图画。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我爱你我的家乡---吉林。
2.我的家乡舞钢市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她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之一,号称“北国小江南”。
舞钢的山美。舞钢的山姿态万千、各不相同。有挺拔的二郎山、陡峭的登台架、秀丽的九头崖,神秘的祥龙谷……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慕名而来,为我们舞钢市增加了不少经济收入。
二郎山是最让人百看不厌的。 瞧,山门口那一尊威武高大的二郎神塑像, 手持三尖两刃枪,巍然屹立在山脚下,好像在守护着二郎山,又像在欢迎前来观光旅游的客人。 那美丽壮观的龙王壁瀑布、陡峭险峻的南天门、高耸入云的玉皇顶金殿、横跨水面的吊桥、曲折蜿蜒的水边栈道、情人岛、海滨浴场……每一处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是猴园,成群的猴子在这里上蹿下跳、追逐嬉闹,有的在挠痒痒,有的在滑钢丝,还有的在吃花生……引得游客们驻足观望,赞不绝口。
舞钢的水美。舞钢的水资源十分丰富,有龙泉湖水库、田岗水库、青年水库、红卫水库……不仅美化了家乡,也为家乡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
最引人瞩目的是龙泉湖水库 。天气晴朗的时候,龙泉湖波光粼粼,水面上像洒了一层碎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下雨的时候,水面上像起了一层薄雾,龙泉湖就像一位美丽的女子披上了一层轻纱。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呀!每年五月的龙舟赛和十月的水灯节是龙泉湖最热闹的时候,成千上万的观众会来这里观赏美景,热闹的场面让人流连忘返。
舞钢的山美、水美、城市更美。勤劳智慧的舞钢人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建设着家乡,改变着家乡。要把家乡建设成为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现在,全市人民团结一心,正在迎接国家级卫生城市检查团的验收。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走在家乡干净的街道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文明用语,我的心情是多么舒畅!瞧,马路两边种着郁郁葱葱的绿化带,人行道旁长着遮阳挡雨的大树,一个个垃圾箱被擦得光洁如新,乐呵呵地立在马路旁,满意地把路人给它的“食物”吞进肚子里。 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找不到一片碎纸屑,生活小区里安装了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人们在这里锻炼身体,愉快地生活。
美丽的舞钢我的家,我爱我的家乡 !
❹ 扁鹊庙导游词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扁鹊庙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扁鹊庙前有九龙水从西向东流过。因上游有九条山川之水汇于此而得名,河上曾有汉白玉石桥名九龙桥,桥前有石麒麟相立,今存。
九龙桥又称回生桥,据说人患有疾病或奄奄一息,只要从此桥经过,就可以起死回生。
九龙桥前有九龙柏,九棵柏树生于石上,古老苍郁,岁有千年,粗可合抱,形如巨龙,人称九龙柏,根须裸露于石,犹如龙爪。
《内丘县志》这样记载九龙柏:“柏生山石石生柏,根生石山山作根,山石柏根成一体,石山不老柏长存。”相传扁鹊死后,其九个弟子十分悲痛,相守其墓,时久成柏。实际上是后人仰慕扁鹊的医术和医德而植栽,作为怀念。
在扁鹊庙周围还有许多扁鹊采药、制药、作手术的遗址,药石、石炕、捞肠沟等地尚存。
人们称赞虢国太子的忠义,便把他和扁鹊采药的山峰称为“太子岩”。太子岩位于内丘县城西部30公里处,险峰千仞,峻岩百层,草木丰茂,松柏秀荣。
自周代以来,相继建有诸多庙宇,是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相汇的风景胜地。
太子岩山腰有太子洞,昔有太子楼,楼后有洞,相传虢国太子曾在此居住,并与扁鹊一起采药。
太子楼始建不详,后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重修,今楼废洞存,洞凿于山壁上,深2丈,凭栏东眺,可见松柏苍苍,白云出岫,红日升空。明至清
20xx年05月25日,扁鹊庙作为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扁鹊纪念馆庙宇甚多,大概也是因为扁鹊行医足迹广布所致。明明没有多点执业证……而且他到某个地方,听说这里人对妇人或者老人或者小孩的健康比较关注,就从事相应的医生,我一直觉得这个很市场经济嘛。好了说正经的。我来的这个在河北邢台内丘县神头村鹊王山。据说比较正宗,因为扁鹊就是这儿的地主。据记载扁鹊治好了晋国大夫赵子简的病,赵子简氏赏了他好多地,其中就有这一块,而扁鹊也就在这儿行医了。扁鹊之后赴秦国行医,技术高超为御医所嫉,遂使人刺杀之。扁鹊殁后,村民将其首级盗回葬于此地,故名为神头村。扁鹊又被后世封为神应王,鹊王,故又名鹊王山。也正因为被正式封王,故图中扁鹊着王服。鹊王山剧内丘县城也有二十多三十公里,打的过来五十出头,开半小时多。自驾游最合适,因为回去的车不好找。游客不多,门票四十。据说庙会时人多。扁鹊庙为道教宫院,除扁鹊纪念堂纪念扁鹊及其弟子外,尚有三清四御等。长春真人丘处机曾在此结庐,图七即是遗址。扁鹊墓为其首级埋葬处,然原墓被毁首级两三千多年了也不可识,如今的墓在原址重修作纪念,墓碑倒是元朝的。医家胜地,有时也有学术活动在此召开,比前两天看的几位名医纪念馆好多了。扁鹊曾言,非能使之生,是其自当生,鹊使之起耳。不是我治好的,是你本来就不该死,天假我手而已,习医至今,每逢幸中,总想起这句话。
说到扁鹊,人们脑中都会浮现那么几个词来形容他:悬壶济世,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这不我和爸爸妈妈在4月2日来到了内丘扁鹊庙。我们上了大巴车,窗外微风习习,阳光明媚,我们的心情也舒畅了起来。经过一路奔波,我们终于到了扁鹊庙,下车之后经过一段路,我们就到了扁鹊庙的门口,门前有一座桥,我刚想问这是什么桥,不等我开口,解说员阿姨就开了口:“这座桥叫回生桥,在这上面走一圈能强身健体,走两圈能长生不老,走三圈就可以升仙得道。”听得我们都很兴奋,这下可以健康强壮了。
走完三圈后,我们就来到了扁鹊庙的门口。从入口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树林,接着解说员带着我们左拐右拐地来到了药王殿、百子殿等。但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三清殿,三清殿位于高处,可以俯视扁鹊庙全景,真是登高望远啊。站在三清殿最高处可以看清整个鹊山,上面有一条白色的条纹,这个条纹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是扁鹊的弟子虢太子上山采药的时候,不慎跌落,腰间的玉带挂在了树上,救了虢太子一命,过了很久以后就在山上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白色自然景观。
我们下来以后,走在石路上,看到了很多的祈福树,人们把心愿写在红布条上,然后系在祈福树上。这表现了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愿望。走着走着,我们看到了一颗巨大的树几个人合抱都围不过来的树。解说员阿姨说:“这树叫龙爪柏,有上千年了。”我不禁感叹到:“福地长好树啊!”那树枝伸展开来酷似一个龙爪,真不是浪得虚名啊!
我想:“扁鹊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呢?”是因为他高明的医术吧。其实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高超的医术去当御医,享受人间富贵,可他却放弃名利、权利,去救助更多的人,这种仁爱天下的精神真应该值得我们学习。接着我又想到了:扁鹊这么精湛的医术就是靠他从小勤奋好学,所以我也要学习他从小勤奋好学的精神,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之后我又得知扁鹊的死因:秦王派人请他治病,但当时的秦国太医李醯嫉贤妒能,他暗中派人杀了扁鹊。后来扁鹊的大弟子虢太子带人连夜偷回了扁鹊的头颅,葬于鹊山山脚下,后来山下的村叫“神头村”,山叫做“鹊山”。
在回去的途中,我们又看到了祈福池、四不像等景观。其中祈福池中有一个巨大的铜钱,人们买下铜钱、铁币后纷纷向着大铜钱中的眼投去,据说只要投进去就可以发财。
四不像是一个石雕,是可以辟邪的。
这次游览,我不仅长了知识,了解了扁鹊的很多事,我打心眼里尊敬他老人家,这次旅行既有趣又有意义。
扁鹊,是中国名医的标识,用现代话说,叫名医形象代言人。20xx年8月2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一套“中国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共4枚,其中第一枚便是名医扁鹊。我自从学医以来,就有拜访扁鹊故里的迫切心愿,这样的机会总算来了。
20xx年10月,我自驾车前往河北省内丘县拜访扁鹊庙。出北京,顺京珠高速公路南行,过保定、石家庄,就到了邢台市的内丘县。下高速,依内丘――昔阳的省际公路(河北省至山西省)向西北直行,约走20公里,就远远地看到了西边的巍巍太行山,而路边则有小河流过,河边柳树成荫,这就是柳林镇。过柳林,路边有“扁鹊庙”指示牌;下公路,顺指示牌沿乡间小道向正西山中行去,约行4公里,就到了扁鹊庙。
扁鹊庙位于鹊山脚下,鹊山原名蓬山,是太行山脉的一个小分支,春秋时为晋国“专国事”的大夫赵简子的属地。赵简子曾得重病,5天不省人事,最后扁鹊治好了赵简子的病。赵简子为了答谢扁鹊,就将内丘蓬山4万亩土地赐封扁鹊。扁鹊原为河北省任丘县州人,从此就在此居住下来,上山采药,下乡巡医,内丘就成了扁鹊的第二故乡,人们也就把蓬山改称为鹊山。
扁鹊庙,又名鹊山庙、鹊王庙,宋代加“神应”之号,为神应鹊王庙。庙坐北朝南,庙前是一条小河,据说是由鹊山上9条小溪汇流而成,故名九龙河。河上有一石桥,称为九龙桥,因扁鹊能起死回生,又称为回生桥,传说人从上走过,就可去病免灾。回生桥体现了人们对死的恐惧和生的追求,也是对医生的奢望,对此,扁鹊有非常绝妙的论述。扁鹊周游到虢国,治好了虢太子假死的病,从此,天下人便都说扁鹊能起死回生,扁鹊却说;“越人(扁鹊)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我哪能使死人复活,不过是使不死的人病愈罢了”。多么精辟,多么高尚!
桥的南头有9棵汉柏,苍翠奇特,称为九龙柏。9棵柏树扎根于石缝之中,与山石融为一体,其生长年代之久远,组合之巧妙,生境之奇特,国内罕见。《内丘县志》上对其描述有一首诗:“柏生山石石生柏,根生石山山作根,山石柏根成一体,石山不老柏长存。”柏树下有一块石刻,名为“药石”,为明代万历十二年(公元1583年)龙峰所题。“药”指的是中药,“石”指的是由砭石磨成的针,合起来代表扁鹊当年行医的两大法宝――中药与针灸。
站在九龙桥上,向下一望,眼前是一片秀丽的山村,这就是“神头村”。神头村原名上焦村。当扁鹊行医到秦国以后,由于扁鹊医术高明,秦太医令李醯,自知技不如扁鹊,十分嫉妒,就派人刺杀了扁鹊。虢太子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悲痛,就千方百计把扁鹊的头颅从秦国找回,葬在内丘鹊山,并立庙祭祀,从此,这个山村就改名为神头村。
从九龙柏过回生桥,就到了扁鹊庙山门前。一进山门,庙内古柏参天,建筑错落,碑刻林立。正面就是扁鹊殿,殿内正中是扁鹊塑像,呈古代皇帝样,可能与扁鹊在宋代被封为“神应王”有关。扁鹊殿的两侧是扁鹊的十大弟子塑像,其中有虢太子,主管采药。墙上是扁鹊行医的壁画,逼真生动。
殿的东厢,是碑廊,廊内陈列有众多石刻,并有出土的汉代“辟邪”等文物。扁鹊殿的后部,是一大片后土总司殿、玉皇殿等道教建筑,与扁鹊的医家身份不大协调。扁鹊作为一位著名医家,曾提出“病有六不治”观点,“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道教虽不能算巫,但总与医相差万里,把扁鹊庙融化在道教建筑群中,未免遗憾。只有紧挨扁鹊殿的东北角,修有药王孙思邈殿,算是一种宽慰。
庙的西北部有一偏院,建有扁鹊墓。墓呈圆球形,墓前有一斑剥风化的石碑,上书“神应王扁鹊之墓”七个大字,为“大元国中统二年四月十五日立”。墓的正后方是一棵柽柳树,生长旺盛,据说为善男信女从别处移植而来,称为神树。仔细观察,周围山野确实没有柽柳树生长,这也真是一种奇事。柽柳本身是一种中药,称其为神树,也不为过。扁鹊墓的左后方,是一棵皂角树。墓的前面花园中,种有大量的金银花、鸡冠花等中药材,给人以扁鹊采药治病的许多联想。
看看日头,太阳已经开始西落,因还要赶路,只好匆匆离开扁鹊庙。
扁鹊庙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城西北22公里处,占地150000平方米,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古代建筑,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据《内丘县志》记载,扁鹊庙汉唐有之,始建不详。自汉至今,历代均有修葺,现存为元代建筑。
扁鹊原名秦越人,在赵国行医时,人们称颂他像古代名医扁鹊一样,遂称他为扁鹊,2000多年来扁鹊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在他的故乡和全国许多地方建庙立碑来祭祀纪念他,内丘扁鹊庙便是著名的一座。
扁鹊庙,又名鹊山庙、鹊王庙,宋代加“神应”之号,为神应鹊王庙。位于内丘县神头村,坐北朝南,在群山环抱之中,右扶龙腾山,前临龙腾水。1963年前水上有桥,后石桥冲坍。过桥北上,越桥楼,过山门、献殿至扁鹊庙。庙内有扁鹊塑像,庙左有扁鹊墓,每年农历三月,八方人士云集祀之,香火极盛,达月余之久。
扁鹊医术高超,在《史记》扁鹊传中,记载了几则流传千古的病案。晋国“专国事”的大夫赵简子生了重病,已五天不省人事。
扁鹊为赵简子治好病后,为答谢扁鹊,赵简子便将邢地内丘蓬山4万亩土地赐封予扁鹊。扁鹊接受了这份赐封,从此便在此居住下来,上山采药,入乡巡医,邢台内丘便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扁鹊擅长望诊。《史记》非常生动的记载了他四望齐桓侯(公)为其开列医方,而齐桓侯(公)不听,终于死亡的病案。
扁鹊后来周游到虢国,治好了虢太子假死的病。从此,天下人便称扁鹊能“起死回生”。
后来,扁鹊行医到秦国,秦太医令李醯“自知技不如扁鹊”,十分嫉妒他,便派人刺死了扁鹊。
虢太子千方百计把扁鹊的头颅从秦国找回,葬在今邢台市内丘县蓬山,并立庙祭祀,由此这个山村便更名为“神头”。庙称作扁鹊庙。
扁鹊庙前有九龙水从西向东流过。因上游有九条山川之水汇于此而得名,河上曾有汉白玉石桥名九龙桥,桥前有石麒麟相立,今存。
九龙桥又称回生桥,据说人患有疾病或奄奄一息,只要从此桥经过,就可以起死回生。
九龙桥前有九龙柏,九棵柏树生于石上,古老苍郁,岁有千年,粗可合抱,形如巨龙,人称九龙柏,根须裸露于石,犹如龙爪。
《内丘县志》这样记载九龙柏:“柏生山石石生柏,根生石山山作根,山石柏根成一体,石山不老柏长存。”相传扁鹊死后,其九个弟子十分悲痛,相守其墓,时久成柏。实际上是后人仰慕扁鹊的医术和医德而植栽,作为怀念。
在扁鹊庙周围还有许多扁鹊采药、制药、作手术的遗址,药石、石炕、捞肠沟等地尚存。
人们称赞虢国太子的忠义,便把他和扁鹊采药的山峰称为“太子岩”。太子岩位于内丘县城西部30公里处,险峰千仞,峻岩百层,草木丰茂,松柏秀荣。
自周代以来,相继建有诸多庙宇,是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相汇的风景胜地。
太子岩山腰有太子洞,昔有太子楼,楼后有洞,相传虢国太子曾在此居住,并与扁鹊一起采药。
太子楼始建不详,后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重修,今楼废洞存,洞凿于山壁上,深2丈,凭栏东眺,可见松柏苍苍,白云出岫,红日升空。明至清
2006年05月25日,扁鹊庙作为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扁鹊庙,俗称神头庙,又名鹊王庙、鹊山祠、鹊山神应王庙。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城西21.8公里的神头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记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
内丘扁鹊庙,始建年代久远。据《魏书·地形志》载:“中丘前汉属常山,后汉,晋属赵国,晋乱罢,太和二十一年,复有中丘城,伯阳城,鹊山祠”。太和即北魏孝文帝年号,二十一年即公元497年,中丘即今内丘县。
至元五年(1268年)《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记:“汉唐以来,像而祀之旧矣,五季之未,数经残记。
周显健中安国军节度使陈思让为重修之,是时碑刻已有王称”。
清康熙七年(1668年)《内丘县志》记:“鹊山庙在鹊山下,汉唐已有之,不详始建,宋仁宗玺封神应王,元学士王鹗,明谕德谢迁有记,三月初旬,来祀者方千里,历代诗文不可胜记”。
据庙内现藏碑刻记载:在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修其房廊,“光华四出”;复经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修缮后,“重檐密庑,森然如翼,巍然可观”;金明昌元年(1190年),内丘县令赵实率众监修后画檐雕梁,所以称之“其庙自古以来未有似今完备者哉”。逾数十载,又一场劫难火焚,荡然无存。
大蒙古国国朝龙兴癸未岁(1223年),节度副使苏仲毅然昌率重葺旧基,元提点太医颜天翼纠材募工,重修之,后经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万历六年(1587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天启元年(1621年)、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等修缮。
扁鹊庙群总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由扁鹊殿、后土殷、玉皇殿、三霄殿、百子殿、药王庙、山门、献殿、回生桥、桥楼、碑楼、三清楼阁、道士院等20多座单体建筑组成,总体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是北方典型的道教庙群。
屋顶类型有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卷棚顶等。由这些屋顶类型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说明古代工匠们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
庙群形制的特点:四周群山环绕,诸殿坐落其中,庙前河水涓涓,地势逐渐加高,依山随势建筑,轴线对称分布,景致独具特色,实属风水宝地。
总体建筑以天(玉皇)、地(后土)、人(扁鹊)三才者布局,其中三大殿为整个庙群的主体,配殿建筑与主体建筑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形成格局,乃一方胜地。古时,帝臣官宦、文人骚客、隐人居士、善男信女,莅此揽胜观光,朝山祭圣。又为这里留下了众多得诗碣、碑文、石刻等文物古迹。
扁鹊殿为该庙群的主体建筑之一,属大式建筑,是祭祀扁鹊之处所。坐北面南,平面呈长方形,通高11.1米,面阔七间,长21.78米,进深三间,宽9.94米,占地面积426平方米。系单檐布瓦九脊歇山顶,柱网布局采用减柱、移柱并用,扩大殿内空间。四周斗拱44攒,单材12.5、足材18厘米,为五铺作双下昂里抄计心造。梁架结构为六椽前后对搭牵用四柱,彻上露明造,无施叉手,托脚、各节点均施攀间拱及驼墩支垫,经修缮后仍保留元代的建筑风格。
据明万历六年《重修鹊山庙记》碑载:“……是故由周而来,历二干载矣,人之骏奔,而俎豆者……”。说明祭祀扁鹊的活动久远。既然有祭祀活动,那么最起码要有祭祀的场所,所以祭祀的场所也可能是一座不成型的小庙,也许原庙的建筑开始较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其崇敬程度的升级,其庙逐渐变大。从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来看:西汉以前以高台建筑为主,主要建筑是宫殿、都城及礼制建筑;东汉至南北朝时期,高台建筑开始衰落直至消失,木结构建筑兴起,主要建筑出现寺庙等建筑。可见原来的小庙只不过是现存建筑的雏形,扁鹊殿的成型建筑年代在汉或早于汉。为何建筑年代如此久远,可现存的建筑竟为元代建筑风格呢?该殿千余年来,风剥雨蚀,饱经沧桑,在历史上曾毁于兵燹、或人为的破坏等,保存至今实为不易。从中可以看出,历代人们对扁鹊其人、其庙的追崇、钦佩程度,也充分体现出该殿的名望和价值。最后一次大规模重修是在元朝初年,其殿现存的大木构件也多为元代。在1997年落架大修清理该殿基础时,竟发现原基址比现存的基础要大一圈,四周各外沿1米左右。说明现存大殿是元初在火焚后的废墟上重建的。可证实在元代前该殿四周确带房廊,这样正好和历代碑文记载相吻合。
整个庙群是以扁鹊殿为起点,增设了具有道教色彩的庙宇,形成了一座雄伟、壮观的道教庙群。
近年来,通过多种集资渠道,对现存的扁鹊殿、后土前殿、后土总司殿、药王庙、广生殿、山门、回生桥、玉皇殿等古建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保持原貌,修旧如旧。各种建筑和谐相融,与历代官吏,名人题写的诗碣、碑文及九龙石柏、扁鹊墓地等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也折射出自建庙至历代修庙的沧桑历史。
河北历史悠久,文明璀璨,这是一片环绕首都北京的广袤大地,他西倚太行之魏巍,东临渤海之涛涛,坐拥万顷之沃土,尽享物产之丰饶。他就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京畿重地——中国河北!今天我们要到达的就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邢台。京津外围“卧牛城”,古称燕赵第一城。千年古刹开元寺,邢窑白瓷糖盛行,邢台武术梅花拳,中华医术最高明,历史名人不胜数,慷慨侠义大英雄。这段快板书说的就是邢台,这里有3500年的建城史,600余年的建都史,是唯一一个以古国命名的城市,也是河北省内做过国都最久的城市,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就是同这座城市一样古老的扁鹊庙。
请大家带好贵重物品,随我一起下车。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回生桥了。传说当年扁鹊高明的医术惊动了上天,王母娘娘亲自下来验看。来到鹊山,见扁鹊为患者治病不厌其烦,便想试试扁鹊有多大医道。于是,化作乞丐,晕倒桥头。扁鹊急忙上前救治,把脉良久后说:“此人无疾也!”王母娘娘暗自吃惊,心里非常佩服。扁鹊又说,行医乃行善之举,让他喝碗人参汤吧。王母娘娘见扁鹊治病救人,善心一片,又医术高明。于是,仙袖一摆,河上立即出现一条彩虹,接着雀山上的喜鹊铺天盖地而来,千万只喜鹊衔石云集,积石成桥。为啥叫回生桥?相传,有一年,鹊山一带瘟疫蔓延,尸横遍野。扁鹊为救治百姓,用鹊山的中草药配置“驱瘟”药方,在桥北头安置几口大锅熬制药汤,让百姓服用。服用药汤后,疫病马上就好了,于是,人们蜂拥而至,只要踏上桥,喝口汤药就能起死回生,于是桥便取名回生桥,主要是形容扁鹊的医术之高,因为古时人们觉得无论得了多重的病,只要走过这座桥来到扁鹊的住所,就有起死回生的希望。相传,在此桥上走第一遭可以祛病消灾、强身健体;走第二遭可以延年益寿、长命百岁;走第三遭可以身心具轻、飘飘欲仙。
走过回生桥,我们可以看到路上有许多九龙石柏,其仙风道骨堪称一奇,九龙柏前有一石刻,刻有“药石”二字,药就是中药,石就是古时石针。相传,扁鹊生前医术高明,死后在这块刻石上常有他开列的药方或丹丸出现,神奇有效,所以人们成群结队前来朝拜扁鹊,抄写药石,领取药丸。相传,扁鹊有几大弟子,各个医术精湛,身怀绝技,在师傅遇害后继续行医治病。他们去世后,相继被埋在扁鹊庙对面的石山上,给师傅作伴,每人墓前栽下一棵柏树。久而久之,葱茏茂密,傲骨铮铮的柏树各抱地势,迎日月升落,送冬春去归。
好,亲爱的游客朋友们,路过元碑之后,我们来到的就是扁鹊庙了,这是一座以道教为主的庙宇,起初完全为了纪念扁鹊的,故名扁鹊祠。随着扁鹊祠的香火日益兴旺,各路神仙也来这里安家落户,现今保存的扁鹊殿具有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殿内扁鹊神像在全国药王庙内呈现的也是独树一帜,头戴冕旒冠,身着直领宽袖长袍,腰束垂带,足蹬高履,完全是一幅侯王之相。两排十位弟子,东西各五位,恰好包罗了中华医学全部治疗的方法,证明了扁鹊作为中医药医。
走到这里,我们本次扁鹊庙之旅就要结束了,相信这座城市的古色古香,这座城市的玲珑秀丽,这个城市的红色精神,这个城市的青山碧水,一定让您意犹未尽,流连忘返。小杨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一路上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分别却是必然的,但我相信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许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导游,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游客,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也请您千万不要忘了,在河北有一个导游小杨,随时等待着您的到来,最后预祝大家归途愉快,一路平安!学鼻祖的身份和尊位。
❺ 邢台不收费的十大景区
1鼎梅晴雪-小西天
小西天风景名胜区位于邢台市西南45公里处,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和河北省第一批风景名胜区。
2014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渐凹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级保护传统村落 。渐凹村周围风景优美,街道里溪流纵横。
南临秦王湖,北靠天定山。八里闯大峡谷,马鞍山等地景色迷人 ,样式新颖的建筑模式与周围奇特的山水地貌相互融合为渐凹村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❻ 李保国的名人故事
精选李保国的名人故事
精选李保国的名人故事
早些年,李保国曾陪着一位领导到邢台一个山村考察,进村看的第一户生活就很困难,家里一贫如洗,全家只有一条炕席一床被子,揭开锅,就是玉米面饼子。领导一见,赶紧从兜里掏钱。李保国劝他先别掏钱,最后一起想办法,可领导说看着实在可怜,得救济。第二户、第三户……到第六户,领导兜里的钱掏光了。李保国打趣地“挤兑”领导:“你再掏啊——反正我不借给你。”
“得看这里头根本问题在哪,光从兜里掏钱,这不解决问题。”李保国说。
记者:您身上有一个特别矛盾的地方,就是您个人不太追求金钱、利益,但是您做的这些具体事,又都是从经济效益、从产业的角度出发的,不但不回避利益,反而是专门带着老百姓逐利。这是为什么?
李保国:这其实也不难理解,还是那句话,我想干事。为了“干成事”,我更看重如何取得最优效果,如何根治问题、形成良性发展机制。我干事的时候重实利,你重了老百姓的实利,这事才能干成干好不是?就好像掏钱的这个故事,我是科技工作者,我要考虑的是怎么把广大农民从这种贫苦生活中解放出来,这是我的思维方式。
记者:您扎根山区30多年做了这么多事,其实都是围绕这种思路来的?
李保国:对,就是从根本上保证绿山富民。好比我用了9年时间,建立了苹果乔砧矮化密植栽培新树形,开发出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一旦形成规模和机制,事情办起来就很省力。
现在我搞了两个大的产业联盟,一个是核桃技术创新联盟,一个是苹果技术战略联盟,我都是理事长,合作成员有问题我们去解决。每年我掏钱把成员们聚起来组织两三次培训,很方便。但是到没进入联盟的新区去推广就很费劲,就得一个个下去培训,费时费力。
记者:这也是您后来一定要发展产业的原因?
李保国:做产业就更能解决问题了,它不是只让一个人富起来、一个村富起来,而是能让这一带富起来。我做产业是从市场开始做,市场分析、市场定位之后,我再选择品种,从生产技术、营销手段、品牌创造到市场运作,从市场调研开始到市场运作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技术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这样我生产的是商品不是产品。现在我做的产业带,板栗近百万亩、核桃150万亩、苹果十几万亩,带动1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一个个帮,不可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记者:但是这样一来,您要承担的东西可比单纯做技术多多了。
李保国:我从来也不怕担事。
我刚到山里头做项目的时候,才二十多岁,有一回,板栗闹虫灾,眼睁睁看着那虫子把树叶吃光,从村外,一天往村里吃进来100米啊。我布置打药,可是村里主要干部正好不在,打药的钱批不下来,五天了这药也没打了。拖到第六天,我忍不下去了,早晨五点多,我跑到村委会办公室,打开大喇叭广播直接招呼在家的党员干部,马上到办公室开紧急会议!我那回是真火了,我说你们谁家要是着了火,还等不等领导发话?树是集体的,不是你们家的,你们就不当事吗?打药的钱,我个人掏腰包!
记者:为什么这么动感情?
李保国:我那时候天天在地里头,农民们种板栗树,都是我管着。我这个人,走到哪儿都是这一身正气。我又不是为我个人干,我在那儿做科研,帮着他们做生产,我是去干事的!碰上这样的问题,我就拿我个人当那个“最大的官”,这个主儿我就得做下来。要想干事,那还能怕事?该站出来就得站出来,该担住了就得担住了。
每年有200多天在乡下的李保国,戏称自己是“最黑”的大学教授。一笑起来,他的眼睛几乎完全眯起,憨憨地露出两排牙齿,乍看之下,像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农民。可事实上,李保国并不像外表看上去那么好脾气,交谈中,他总喜欢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虽然语速平缓,但想插进去话并不容易。需要表示强调的时候,他会刻意加重语气,原本“土味”盎然的衡水口音,也会切换成更加标准的普通话。
记者:您好像很习惯说“必须”“不许”,态度一向都这么强硬?
李保国:工作上,我说的对,那就必须听我的。我现在做起来了三个产业带,三个产业带的龙头企业都是我扶植起来的,经营是他们来,但所有的运作思路都是我的,我是管指挥他们的。我从来不追求企业给我多少钱,但你必须听我的,给我干成事。
记者:您为什么有这个自信?
李保国:我懂科技,又不图挣他们的钱,就是要帮他们富起来——我脚底下有根。
精选李保国的名人故事
4月13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作出《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引导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不懈奋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决定,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
全体党员要向李保国学什么?
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
把农民变成专家,是李保国的心愿。可要达成这个心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更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长年累月,李保国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
在岗底村刚开始推行苹果套袋技术时,许多村民掌握不好技术要领。李保国要拽住他们的胳膊找角度,捏着他们的手腕找力度,常常是一个小时才能教会一个人。类似这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还有很多,可他从来没有嫌麻烦过。
黝黑的脸庞,憨厚的笑容,粗糙的双手,随意的衣着――的确很难让人想到这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而“把我变成农民”,正是李保国“这辈子最过瘾的事”之一。
“我的足迹踏遍了河北省山区,30年与农民朝夕相处,我与农民结下了深厚感情,我学会了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交谈,传播新技术。我根据不同需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了1080万亩。”
他常说,我是党员,就应该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他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始终与党一条心,坚持传播正能量,始终冲在扶贫攻坚一线,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党性。
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始终对党忠诚、忠于使命,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
李保国很忙,每年200天以上,他都奔波在各个山村,从事山区林业技术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工作。30多年来,他在太行山区推广了36项实用技术,先后培育了邢台县前南峪村、内丘县岗底村、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16处山区开发先进典型,帮农民增收35亿元,带动 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
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把精准脱贫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全省310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小康。
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
当年的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邢台市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前南峪村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
1981年,前南峪村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开始爆破整地尝试,1986年,整套爆破整地技术基本形成。又过了4年,整套石质山地爆破整地技术体系历经近十年孕育,终于破壳而出。李保国提出“聚集土壤,聚集径流”,这让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的沟沟壑壑改变了模样,山顶洋槐带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知难而进、顽强拼搏,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常年给这些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每年至少也得有几百万元的收入吧?”这些年,这样的问题,李保国不知面对过多少次。
事实上,他既不拿工资,也没有占股份。
他的话,发自肺腑,见心见肝――
“我始终认为,农业是公益事业。给农民服务是公益,给农业企业服务也是公益。农业企业发展了,在自身盈利的同时,还能够辐射带动周围山区的发展,最终还是对农民有利。”
“国家给我发着工资,一个月八千元,吃不清喝不清。这么多年,名、利,我没追求过。我相信,你只要干事就行了,终究会有人认可。”
他有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以善为本,寻找行善之地。
“前边的善是完善的意思,后边的行善是做事的意思,指的是要不断完善自我,寻找能做事的地方。这辈子,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
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积极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时评:哀思之后,请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
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就要学习他视科技如生命的学习追求。他大学毕业20年后,为了不断接受新知识,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读博士,因为他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帮助更多山区百姓脱离贫困、远离贫困。在学习中,他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以较真精神先后完成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在扶贫战役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要坚持学习学习在学习,让技术扶贫进一步根植于太行大地,向李保国同志一样,不仅要为太行山区“输血”,更要激活太行山区一个个“造血” 细胞。
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就要传承他带百姓似亲人更胜似亲人的民本情怀。30多年来,李保国把生命的点滴融入到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具体实践中,用他的话说那就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诚然,他已与农民血脉相连。农村脱贫是河北省全面脱贫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如今,李保国同志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逝者已去,在哀思与追忆之后,我们更应继承和发扬他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民本思想,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惑,让千千万万的“李保国”在本职岗位上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就要砥砺他让绿浸染太行的责任担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在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的太行山区,要想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唯有“滚石上山”式的勇气才能攻下一座座贫困的城池。面对如此险而艰的形势,李保国并没有选择做安逸的大学教授,而是立志做“太行新愚公”,带领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不断的攻坚克难中,让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成为太行山区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地方。我们唯有向李保国同志那样,敢于与困难较真、勇于对问题亮剑、乐于同险阻作斗争,才能让河北人民全面脱贫奔小康的目标早日实现。
岁月无痕,惟石能言。岁月如歌,惟其精神历久弥坚。让我们提振精气神,继承和发扬“太行新愚公”精神,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为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增添一抹抹新色。
精选李保国的名人故事
5月23日下午,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内,演播室的背景屏幕上,金黄色的“时代楷模”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李保国先进事迹在这里录制。
“我们印象中的教授,他的背景应该是书斋、讲台、学生,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位教授,他的背景却是大山、村庄和乡亲。”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站在舞台上,充满敬意地向观众们介绍李保国。
大屏幕播放的视频短片上,精彩、感人肺腑的故事不断闪过,重现了一个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的教授形象:
“村民不敢尝试,他自掏腰包买套袋帮他们试用新技术;村民不懂技术,他手把手教给他们无公害苹果怎么种植;他卷着铺盖卷在岗底村一待就是7年,为村民开辟了一条种植和经营一体的致富之路。”
节目录制完成后,李保国妻子郭素萍在发布厅外手捧“时代楷模”纪念章和荣誉证书,想起李保国潸然泪下。河北日报记者 赵 威摄
“他带领村民挖沟填土种植核桃,把当年寸草不生的狐子沟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核桃种植基地,核桃种植技术也传遍了整个太行山脉。”
“岗底村在山顶开辟了一块墓地,把李保国的部分骨灰埋在了那里,让他亲眼看着太行山变得更美更绿。”
……
短片播完,台下静默了,随后是雷鸣般的掌声。在热烈的掌声中,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缓缓走上舞台,接受敬一丹的现场采访。
“保国跟农民很熟悉,他自己就是农民出身,知道农民生活不容易,就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办点事;保国对学生很严格,他带的学生没有一个没得过奖学金,没有一个延期毕业。”
“从今年过年后,保国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大家都劝他去医院看看,他老说没时间。假如他能更爱惜自己一点,把工作节奏稍微放缓一点,也不会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郭素萍深情的讲述,让大家了解了一个更为真实的李保国。台上,敬一丹几度哽咽;台下,观众更是无法抑制感动的泪水。
伴随着屏幕上的巨型画轴徐徐展开,中国楹联学会和中华诗词学会为李保国创作的楹联和诗词逐渐展示在观众眼前,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在演播厅内久久回响——
“种果植林,昔日山区成富境;视农为己,民心深处有丰碑。”
“科技带头,播绿荒山结硕果;辛勤注脚,呕丹长夜写华章。”
在催人奋进的音乐声中,郭素萍从颁奖者手中接过纪念章和荣誉证书。手捧沉甸甸的荣誉,她掷地有声地说出“保国走了,但我们的团队还在,我们一定会把他没来得及干的事干完、干好!”时,演播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着郭素萍对这份职责的坚守,以及对延续李保国梦想这份事业的执着。
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孙萌是李保国的学生,多年来一直跟着老师在山区奔忙。可在录制现场再次听这些熟悉的事,她的眼睛仍是红红的。“我们会把李老师的精神延续下去。”孙萌说,要像老师一样,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把最新的研究成果用浅显易懂的话告诉给老百姓,真正和他们打成一片,让更多农民成为真正的专家。
;❼ 邢台好玩的景点有哪些
邢台好玩的景点有哪些?
1、前南峪AAAA
邢台大峡谷群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邢台县西南路罗镇贺家坪村,与山西的和顺县相望,距邢台市区65公里。景区游览面积18平方公里,由24条峡谷组成,其中达到千米的有8条之多,主峡黄巢峡是群山之间的一道地堑,长达4000余米,峡深200余米,两壁对峙千仞,峡宽几米,最窄处只十几厘米。抬头俯视,云崖倾扑,大有瞬间合拢之势,故称“一线天”。邢台大峡谷既有北方山岳的雄伟气势,又具南方山水之秀美。奇峡群有三奇:一奇谷低狭深;二奇峡岸壁立;三奇成群出现,并有连绵十余里的清潭飞瀑及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峡谷群具有狭长、陡峻、深幽、赤红、集群五大特点,成为八百里太行山的一大奇观,被专家誉为“太行奇峡”。奇峡群当前可游览的峡谷共五条,分别为长嘴峡、流水峡、黄巢峡、竹会峡和老人峡。主要景观有50多处,如:神鹰石、龙潭飞瀑、白云人家、黄巢殿、跑马栈道、神井、一线天、擎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