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东山县的教育
铜山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已有书塾。明正德元年(1506),铜山文庙落成,青云馆建立并开月课。此后,崇文书院、南溟书院、东壁书院相继设立。明清两代,共有贡生86名、举人67名、进士16名。其中出了黄道周、马兆麟等历史名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重修南溟书院。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办私立砺兹小学堂,次年,又办公立东升小学堂。
民国5年(1916)东山建县时,又创办数所小学堂。民国6年,成立东山教育会。此后,私塾逐年减少。民国24年和民国30年,创立私立苏峰初级中学和县立初级中学,至民国35年,已有在校中学生338人、教师19人;小学33所,在校学生6022人,教员108人。由于连年战乱,到1949年,全县在校中学生仅82人、小学生2339人。
1950年5月后,教育事业逐步发展,学生逐步增多,教师不断充实,教育设施有所改善,1956年,增设东山二中,并在东山中学增办高中部。当年,全县有幼儿园7班,学生411人;小学40所,在校学生8847人;中学2所,在校学生645人;工农业余教育学员13150人。1958年起,由于受“大跃进“影响,各类学校一哄而起,设备和师资不足,以劳动代替教学,基础知识降低,有的学校有名无实。1961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各类学校的设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形式多样,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县教育遭受浩劫。中小学教师集训,学校陷入半瘫痪状态。1968年,解放军和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及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革命领导小组进驻中小学搞“清理阶级队伍“,使部分教师遭到精神和肉体摧残,继而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学生数锐减。1973年12月,《人民日报》刊登《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一文后,学校又陷入半混乱状态,正常的教育秩序无法维持。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教育才重现生机。1977年春,全县各中小学先后恢复教育、教学秩序;1978年,全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小学恢复学区建制,设立中心校;恢复工农教育委员会和县教师进修学校,调整学校布局,并对民办教师进行调整和业务考核。1980年,又恢复县实验小学和机关幼儿园。白埕农业中学因突出的办学成果被定为省重点农业中学。1981年后,东山二中被定为省重点中学。同时创办职业学校,开办电视大学,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促进教育普及。1985年4月,经上级验收,全县达到普及初等教育标准。1986年,成立小学教育研究室,开展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中学办学推广完全中学带初级中学、初级中学带附设初中班的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年,县教育局被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办好初中教育先进单位。据统计:自1981年后,大力推行群众集资和华侨、港、澳、台胞捐资办学,努力改善教育设施和教学设备,提高办学水平。1979~1988年十年间,全县被大专院校录取的学生813人、中专1113人。1988年,全县有幼儿园87班、小学64所、中学10所,电视函授教育和成人学校均已配套。
截至2010年,全县普通中学和职业学校主要有东山一中、东山二中、东山三中、西埔中学、石斋中学、杏陈中学和东山县职业中学等。
Ⅱ 黄水木的履历
1989.09——1993.08,福州大学数学系数学师资专业学生;
1993.08——1999.10,福建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干部(其间:1996.09—1999.07脱产参加中央党校研究生部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
1999.10——2000.03,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办公室综合科科员;
2000.03——2001.06,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办公室经济科副主任科员;
2001.06——2002.04,福建省漳州市政府办公室综合科副主任科员;
2002.04——2002.10,福建省漳州市政府办公室综合科主任科员;
2002.10——2003.11,福建省漳州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
2003.11——2005.08,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党组成员;
2005.08——2006.09,中共福建省泉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室务会成员;
2006.09——2007.01,中共福建省泉州市委副秘书长(正处级)、市委办公室室务会成员;
2007.01——2008.08,中共福建省泉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室务会成员(2004.09—2007.06参加福建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班学习);
2008.08——2011.06,中共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委副书记(正处级)。
现任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县长。
兼任中共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
Ⅲ 王愿坚的资料
主要作品
《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后代》、《妈妈》、《赶队》、《珍贵的纪念品》、等。
[编辑本段]王愿坚
王愿坚(1929年—1991年),山东省相州镇相州七村人,现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说。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 王愿坚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几个孩子的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形象真实、亲切,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
王愿坚自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其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近几年的新作有《足迹》《标准》《草》《歌》等短篇小说,其中《足迹》获人民文学杂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王愿坚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党费》,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深远。
王愿坚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
[编辑本段]王愿坚简介
王愿坚(1929年生)当代作家。山东省诸城人。幼年在家乡读书,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当宣传员。
解放战争时先在部队文工团担任分队长,后担任报社编辑和记者。这期间,写过一些小戏、演唱材料和新闻通讯。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次年,到福建东山岛采访时,访问了老革命根据地,见到了一些红军老战士、老游击队员和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地下工作者,听到了许多壮丽动人的故事,激发了创作热情。
1954年3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和《灯光》。这篇小说描写女共产党员黄新在丈夫随红军长征去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群众坚持斗争,并千方百计腌制咸菜作为党费,支援山上的游击队,最后为保护同志和组织而献出了生命。此后又陆续写了《珍贵的纪念品》、《粮食的故事》等作品,1956年出版了短篇集《珍贵的纪念品》和《党费》。1956年至1966年,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这期间,写了《后代》、《亲人》、《七根火柴》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个短篇,后出版有短篇集《后代》和《亲人》。
1959年,出版了十年作品选《普通劳动者》。1972年以后,曾多次去长征路上采访。
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将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拍成电影后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写作了《路标》《足迹》《标准》等十多个短篇,描写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其中的《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和电影家协会的理事,现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王愿坚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虽然他没有亲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但是他在做记者、编辑期间,接触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年还访问过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到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采访。这使他有可能表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史诗般的生活。从1954年起,他开始发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党费》、《后代》、《亲人》、《珍贵的纪念品》等。建国十周年时,出版了选集:《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精巧,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
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野战军一个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47年入党,1952年调《解放军文艺》任编辑。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采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Ⅳ 福建漳州东山岛的鱼骨沙洲风景漂亮,为什么却很少有人知道
福建漳州东山岛的鱼骨沙洲风景十分漂亮,但是却没有人知道,我觉得这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那边还没有开发成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导致了那边旅游资源不完善,因此也很少有人知道;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那边还没有做一定的旅游宣传,因此没有人知道;第三个原因是因为那一边可以旅游的景点实在是太少了,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第三个原因,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那个地方可以旅游的风景景点太少了,形成不了一个旅游的产业链。现在的人去旅游,基本上都要看旅游的景点是否丰富,旅游的行程是否多样,还有旅游的过程是否开心...
如果那个地方只有一两个景点,那么自然也就没有吸引力,去的人也就会很少,去的人少了也就做不出什么口碑,知名度也提不起来,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很少有知道有这么一个好看的地方也是正常的,加上国内有很多小岛也十分美丽,这些地方有一定的知名度,也有一定的宣传手段,他们在吸引游客,这方面更有力度,因此这个地方也就更加有很少人知道了。
Ⅳ 张书田将军简介
张书田(1918.3-1984.5),又名苏田,山西省晋城县岱阳乡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晋城县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牺牲救国同盟会,担任游击队副营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太行四分区武器工厂监委。1949年参加长江支队南下福建。中共东山县工委在泉州成立时,他被任命为中共东山县工委委员。1949年,中共东山县工委搬到云霄县展开工作。他主持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筹措军粮、船只,征集民工向导,准备解放东山。他与中共东山县工委书记郭丹一道,积极策动东山和诏安的国民党警大队起义。
1950年5月11日,解放军兵分四路挺进东山。张书田带领东路军从古港登陆,直扑东山县城,。东山解放后,迅速组织进岛干部接管旧政府机关。
张书田任东山县长时,狠抓安定社会秩序,对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向国民党旧军政人员宣布“约法八章”,举办这些人的思想改造学习班。
张书田认真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在召开东山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前夕,多次提出代表会议要有适当的民主人士代表参加。多次登门礼请原国民党军医王济民出来主持县医院工作。他深入发动群众,完成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及民主建政等任务。
张书田生活俭朴,从不特殊。他对群众关怀备至,城关(现铜陵镇)有个自行车工人,于东山解放前夕向国民党县政府购买一架自行车,按管工作中有人提出要把车子追回给县领导使用。张书田说:“他是靠这架车子生活的,还是让他使用吧,何况这车还是他用钱买的”。
1952年,张书田调任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地技局副局长,1983年离休,翌年5月因病逝世,享年67岁。
Ⅵ 王愿坚简介
王愿坚(1929年—1991年),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当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等短篇小说。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 王愿坚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几个孩子的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形象真实、亲切,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
王愿坚自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其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近几年的新作有《足迹》《标准》《草》《歌》等短篇小说,其中《足迹》获人民文学杂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王愿坚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党费》,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深远。
王愿坚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
Ⅶ 谷文昌先进事迹材料
谷文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越功勋。解放军南下时,随大军南下,加入到解放福建的战斗中。解放后,谷文昌服从组织安排,留在福建东山工作。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谷文昌 事迹 ,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谷文昌人物经历
谷文昌,1915年10月生,原名程栓。小时曾逃荒求乞,稍长当长工,学打石。
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过区长和区委书记。
1949年1月,随军南下。
1950年5月12日,东山解放,谷文昌任中共东山县第一区工委书记,后历任中共东山县工委(以下简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及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龙溪地区革委会副主任、龙溪行政公署副专员。
1958年春,县委向全县发出号召:“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全县党政军民、男女老少齐上阵,掀起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数天时间栽上20万株木麻黄树。谷文昌组织一个由领导干部、林业技术员和老农民组成的造林实验小组,亲自担任组长。
1960年夏天,全县掀起轰轰烈烈而又扎扎实实的全民造林运动。至1964年造林8.2万亩,全县400多座小山丘和3多亩荒沙滩基本绿化,141公里的海岸线筑起“绿色长城”。谷文昌还发动群众挖塘打井、修筑水库、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使东山缓解了旱情。
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在漳州病逝。
1987年7月15,谷文昌骨灰安葬在东山县赤山林场。
1991年,根据谷文昌一生的表现,省、市委发出“向谷文昌同志学习”的号召。
谷文昌人物事迹
1958年一度被调为二把手,他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工作。 ““””期间,他遭受残酷批斗,全家被下放到三明地区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今石壁镇 红旗村)当社员。谷文昌把自己的厄运置之度外,千方百计帮助生产队发展生产,手不闲、腿不闲、口不闲,使红旗大队亩产跃上千斤。群众看着黄澄澄金灿灿的稻谷满囤满仓,把谷文昌亲切地称为“谷满仓”。
1970年7月,谷文昌被任命为隆陂水库总指挥,他和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经过一年奋战,水库建成了,禾口人民结束了缺水缺电的时代。30多年来,水库在防洪、抗旱、发电、改变生态环境、群众饮水等方面,发挥了重大效益,至今人们对他念念不忘。
1972年,谷文昌在龙溪地区任林业局长。他回到东山,走进造林模范蔡海福的家。从50年代到60年代,蔡海福亲手种下的树不计其数。为护林,他不管刮风下雨或天寒地冻,整夜打着手电筒在树林里巡逻。因为护林还得罪了一些人,““””中他受到批斗,贫病交加,家人想为他准备一口棺材,却没有木板。谷文昌看到多病的蔡海福,心情沉重,带他到龙溪医院治病。1978年蔡海福去世,谷文昌特地关照民政部门为他批了木板,让这位种了一辈子树的老模范在寿板中安眠。
1964年当谷文昌调离东山时,有关部门提出给哲惠转成正式职工,一起调到福州。谷文昌说:“省里调的是我,没有调女儿,给她转什么正?”就这样把一个孩子留在东山,直到1979年才转为正式工。小女儿哲英,1974年高中刚 毕业 ,谷文昌就让她到农村插队锻炼。谷文昌的二女儿结婚,想让他批点木材做家具,他严词拒绝:“我管林业,如果我做一张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 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
谷文昌大半辈子与林业打交道,从不沾公家一寸木材。从福州回到漳州,妻子提出是不是去买点家具?谷文昌买了竹凳、藤椅、石饭桌。“为什么不买点木制的?”妻子问他。谷文昌说:“林业局长家一下子添了木制家具,外人会产生误会,我们也不能写个声明贴出去:这是买的。”他经常 教育 家属子女:“要看看老百姓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不能一饱忘百饥啊!”
1980年他的儿媳杨小云从师范毕业了,想让公公出面安排个工作单位。谷文昌说:“还是听从组织分配吧!”后来小云被分配在市区一所小学校,又想让他帮助调一调。他说: “不论单位大小,只要努力,在哪里都可以做出成绩。”这样,小云在那里一干就是13年。
谷文昌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属子女,不搞特殊,不以权谋私。许多人称赞他是一位“时刻想着群众,忘记自己的人”,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非常高尚的人。
精神永存
在福建省,凡是知道谷文昌的人,无不对他肃然起敬,大加赞扬。1963年,时任省委书记的叶飞考察东山后,对那里的变化感到吃惊,当即提出让谷文昌在即将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介绍 经验 ,并向省委建议重用谷文昌。
1981年,时任省委书记的项南看了东山后,非常激动地说:“搞四化建设就需要这样的好干部。”当听说谷文昌病危时,他连夜冒雨赶往漳州看望。谷文昌去世后,他建议《福建日报》在头版发表消息,并亲自将标题改为《为东山人民造福的谷文昌同志去世》。
1986年,县委为了弘扬谷文昌精神,满足广大群众的心愿,决定将谷文昌的骨灰安葬在当年他亲手建起的赤山林场。村民们听到这一消息,纷纷赶来,为他的坟墓添加一抔热土。山口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陈加福说:“谷书记,你为我们辛苦了一辈子,现在我要天天打扫陵园,为你守墓一辈子!”许多两鬓斑白的老人说:“过去刮一阵风,谷书记就一脸沙、一身汗地赶来看我们,现在就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吧!”
1987年7月,在茫茫林海中树起一座“谷文昌同志万古长青”的丰碑。五六十年代和他一起在县委工作过的同志相约来到碑前,栽下8棵青松。面对丰碑,他们重复着谷文昌经常说过的话:一个人活着要有伟大的理想,要为人民做好事,为人民奋斗终生。回乡探亲的海外同胞,亲眼目 睹了故乡的沧桑巨变,恭恭敬敬地前来瞻仰:“共产党真了不起,把人间荒岛变成了人间乐园。丰功伟绩,足以雄视百代。”每逢 清明 、 春节 等尊老敬宗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许多人带着朴素的感情到碑前缅怀:“谷书记,你领导我们战胜贫困,送走穷神,我们不会忘记!”
1990年,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学生三四万人捐资,为谷文昌建造了一座半身雕像,时任省委书记的陈光毅题写了“绿色丰碑”四个大字。12月10日,参加雕像揭幕仪式的有上万人。昔日的“乞丐村”———山口村全村老幼来到雕像前表达他们的思念:“谷书记,您生前种树,死后还回东山看护着树林。”
多年以来,中共东山县委、漳州市委、福建省委先后发出向谷文昌同志学习的通知。特别是在开展“三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广大党员干部以谷文昌为榜样,找差距,定 措施 ,抓落实。省、市教育部门把谷文昌的事迹编入当地中小学乡土教材,用谷文昌精神教育下一代。《福建日报》等媒体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谷文昌事迹。
1999年,全县各界捐资修建了谷文昌事迹展览馆及谷文昌公园。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经常到这里参观、瞻仰,少先队员到这里过队日,党员、团员到这里举行入党(团)仪式,过组织生活。许多人动情地说:“如今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全面奔小康,必须学习谷文昌!”
谷文昌南下后把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工具介绍到东山, 又把南方的经验传播到林县。两县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党的好干部,共同在他家乡建立了“谷文昌纪念碑”和“文昌阁”。
丰碑是由事业和民心铸成的。一个热爱人民的人,必然得到人民的热爱。谷文昌的精神和业绩,鲜明生动地回答了一个共产党员“入党为什么,当了干部做什么,身后留点什么”的历史课题。也向我们说明,共产党人只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 文化 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
看了“谷文昌事迹 ”的人还看了:
1. 2016三严三实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2. 优秀县委书记事迹3篇
3. 讲政治有信念发言材料3篇
4. 党员党性剖析
Ⅷ 福建漳州东山县铜陵镇中医院有没有可视人流
不要堕胎,堕胎的危害很大,不仅对你的身体健康,还有你未来的家庭和谐,事业发展,运势走向等等都是很非常大的影响的。在你作出是否堕胎的决定前,请你多了解下堕胎手术的风险,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对以后生活的影响,对孩子的伤害,医院的口碑,堕胎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思考思考自己为什么不能生下这个孩子,有什么困难需要孩子用生命来做代价。你夺去的是孩子这条活生生的生命,不可以草率做决定。
是在近些年,医疗市场管理极端混乱,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甚至在公交车上、马路边,到处都是宣传各种人流高新技术的广告:
“流产没痛苦,睡一觉便解除意外怀孕烦恼”;
“新一代人流技术宫腔镜取胚术——人流的最高保障”;
“超导可视人流,安全无痛苦”……
真是好一派人流医学发展的繁荣景象,这琳琅满目的广告让很多年轻女性以为人流是件容易的事情,让邪淫者有恃无恐。那么,这些人流技术是否真那么神奇,可使女性睡一觉便可解除意外怀孕的烦恼,甚至可以放心地一做再做吗?
社会风气的普遍堕落,医疗市场的极端混乱,这两种合力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产业链。由于利益的驱使,这个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置社会良知与职业道德与不顾,共同编造出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织造出一个“梦里3分钟,烦恼去无踪”的绚丽泡影。
他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告诉人们,普通人工流产常令人过度紧张,甚至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抽搐、晕厥等反应,疼痛带来的挣扎躁动也影响到医生操作的准确性;无痛人流则不然,手术者感觉不到痛苦,全身放松,医生操作起来更加准确,从而减少引起的伤害。
无论是“超导可视”、“微管无痛”,还是“宫腔镜取胚”,其实都是无痛技术的发展和延伸。有一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的无痛人流只是在静脉麻醉的应用下进行的人工流产手术,包括负压吸术和钳刮术。进行人工流产的禁忌症和术前准备,注意事项是很多的。而引起的并发症则有出血、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症、漏吸或空吸、吸宫不全、感染、羊水栓塞甚至继发性不孕症等等。凡是有过堕胎史的女性妇科病,都是相当难治的。按照现代医学统计,女人堕一次胎就会降低百分之二十五的生育能力。也就是说,堕四次胎,流四次产,她生育能力的概率可能降得很低甚至是零。现在很多女孩子,怀着孕就流产、滑胎,然后胎死腹中,这是什么原因?这实际上就是她自己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以前有过堕胎的历史,就非常容易产生这种情况。这也就是大多数不孕不育症的最根本原因。由于堕胎,导致气血损伤,即使以后结婚怀孕了,也会因肾气不纳或不固,而导致小产,如滑胎等。
另外,堕胎会导致气血亏虚,而女子以血为先天之本,所以有堕胎史的女孩往往有色斑或色素沉着,脸上无华,面色萎黄,头发容易脱落,甚至一撮一撮的掉,出现斑秃,脸上长痤疮。
在现代流行的无痛人流宣传谎言中,下面几点是经常被提及的:
谎言:一觉醒来毫无感觉。
真相:术中不痛,术后很痛。
无痛人流其实就是在静脉全身麻醉状态下开展的人工流产,术前患者的恐惧心理极大减轻,术中处于睡眠状态,感觉舒适。整个手术过程仅需5~7分钟,包括药物引导,30分钟后可以离院。但是,无痛流产中的睡眠状态也并非完全“太平无事”。由于使用麻醉剂,约有50%的患者用药后出现呼吸抑制,也有的产生呼吸暂停。因此,术中要求麻醉师全程监护。醒来后,由于药物在短时间内仍有少量残留,子宫收缩还没有完全消失,受术者常有头晕、腹痛感觉。
谎言:不用请假不用人陪。
真相:身体受损的程度与普通人流是完全一样。
无痛人流要求在妊娠5~8周时,孕囊直径为10~31毫米,过大或过小都会提高手术难度和危险度,需住院手术。由于术后常有头晕症状,建议受术者必须由家属陪同、签字并术后护送。术后24小时内不可自行开车、骑车,以防不测。术前术后请好假以保证休息,因为无痛人流的实质与普通的人工流产完全一样,区别仅在于手术前施行了麻醉,故当时无疼痛感觉,但身体受损的程度与普通人流是完全一样的。那些在术后还呼朋引伴、逛街玩乐的女性,实在让人为她们的无知感到可悲。
谎言:无痛人流没有并发症。
真相:并发症几率并不少于其他方式的人工流产。
“无痛人流”只是减轻受术者的痛苦,由它引发的并发症(诸如子宫穿孔、不完全流产、细菌感染等)几率并不少于其他方式的人流。实际上,无痛人流的操作方法与普通人流一模一样。因为都需要扩宫和刮宫,所以同样会对宫颈和子宫内膜造成影响。有的年轻女性误以为“无痛人流”就不会带来人工流产手术的并发症,只要怀孕就做无痛人流,其实风险很大。因为人流总要吸宫或刮宫,术中子宫内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术后要有一个慢慢恢复的过程。无论多好的设备,医生的技术多高明,都不能减少短时间内多次人流的危害,一样可能导致继发闭经、月经量减少、盆腔炎症,甚至终身不孕。
传统人工流产手术中,一旦医生的手法过重,病人会在第一时间感觉到痛苦并出声示意,医生可以据此调整操作手法和力度。无痛人流则不然,由于接受了静脉麻醉,手术者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对疼痛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医生的操作便少了一种监督和提示,即使有过度的操作,手术者和医生都毫无知觉。于是就发生过这样的状况:女性的子宫壁已被刮穿,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手术床上的人还浑然不觉。从“无痛“的手术中醒来,等待她的将是一辈子的“痛”。并且,在全麻状态下,子宫会变得非常柔软,穿孔的可能性比正常情况大得多。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妇产科医生透露,无痛人流所采用的静脉麻醉技术,不仅让人在术中感受不到痛苦,并且由于麻醉剂的作用,还会产生一种类似毒品麻醉的“欣快感”。许多无知的女性就是在这种麻醉效果的蒙蔽下,一次一次地通过无痛人流手术造作着杀业,不仅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了极大的损伤,还将由此承担邪淫与杀人双重恶业的惨烈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