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满天神佛的基本信息
【片名】:《满天神佛》
【类型】:动作/神怪
【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
【片长】:105分钟
【上映时间】:1983年1月6日
『贰』 查理九世10:最后的古寺神佛的内容简介
《查理九世(10最后的古寺神佛)》由雷欧幻像所著。
《查理九世(10最后的古寺神佛)》讲述了:
墨多多一家三口,甚至是查理都甘拜下风,乖乖听命于这个老太太的话!迷信的太姥姥坚称自己看见过108个幻化为人形的金身佛像。
小伙伴们决定偷偷跟着太姥姥潜入西陵山一探究竟!他们藏在车厢后座的行李堆里。却看到了一尊会走路的佛像跟在车子后面……天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车子急刹!路边皮肤呈古铜色的神秘少女将他们带到了一片考古营地。在那里,正发生着一场可怕的异变!
人,不再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他们变成了一尊尊硬邦邦的金铜色佛像!与此同时,司机不见了,农姥姥失踪了,热汤里竟然飞出了金燕子金燕子张开嘴巴,吐出一块染血的黄花梨木牌——入古寺者,不得往生!
背弃诺言的人类,将受到佛祖的惩戒!
命悬一线间,墨多多和他的小伙伴们能又一次创造奇迹吗?
『叁』 电影神秘的大佛主演是谁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影片信息 影片类型:</B>剧情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彩色
胶片长度:
10本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张华勋 Huaxun Zhang
编剧 Writer:
谢洪 Hong Xie
陆寿钧 Shoujun Lu
张华勋 Huaxun Zhang
主要演员 Actor:
刘晓庆 Xiaoqing Liu .....梦婕
葛存壮 Cunzhuang Ge .....沙驼爷
江庚辰 Gengchen Jiang .....翁剑鸣
管宗祥 Zongxiang Guan .....海能法师
封顺 Shun Feng .....赖猴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北京电影制片厂 Beijing Film Studio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幕后制作 影片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拍摄的第一部动作片,由第六代导演张扬的父亲张华勋执导。它开创了中国电影最早的商业模式,采用了当时的全明星阵容,刚一上映便引起轰动,还一度由于意识过于前卫而遭到批判,有人认为它情节过于离奇,缺乏思想性等等,但此片确实是中国娱乐片的一次全新的尝试。片中展示了乐山的美丽风光,并宣传了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和灿烂文化,许多观众正是通过这部电影而开始认识和了解乐山大佛,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神秘大佛”脚下的商业萌芽
由张华勋导演、北影厂1980年摄制的《神秘的大佛》所显现的商业娱乐意识在当时绝对有“敢为天下先”的意思,从《神秘的大佛》到1983年的《武当》、《武林志》,尽管观众欢迎这种影片,但这种势头没有受到应有的鼓励,当时的理论界、评论界并未给予充分重视,中国电影在80年代初好不容易出现的一点商业意识在萌芽状态中就被压制了。本报记者采访到《神秘的大佛》导演张华勋,正如他所言“在娱乐商业风潮如此猛烈的今天,应该是时候给《神秘的大佛》一个公正的评价了。”对于今天在产业化道路上摸索和商业化道路上前进的中国电影来说,20多年前的一场风波或许仍有反思和自省的价值。
动因是“保护古迹”
影片在还未公映时就有声音批评这部影片是“艺术上的堕落”,甚至有点要“上纲上线”的意思,我当时感觉压力简直太大了,甚至觉得透不过气来。影片创作的动因其实是很单纯,并没有想那么多,想表达的是“文革”中很多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和文物古迹都被看做是“封资修”而遭到销毁和破坏,四川乐山大佛也险遭被炸的危险,面对这场劫难有良知的人都会痛心疾首的,“人民创造文化并保护文化古迹”这是最初的动因。
我是四川人,对乐山大佛比较熟悉,当时我在上影厂完成电影剧本《这不是传说》的修改(影片拍成后更名为《白莲花》),我提出自己想拍片的设想得到朋友们的热情支持,于是编剧组一行四人到乐山和峨眉山考察。听到海通和尚为保护佛财自挖双眼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移植到《神秘的大佛》中,而“双目可挖,佛财难得”的誓语与“河山永存,民众之功”的主题也在影片中被强调,以表达人们对保护大佛的意愿和决心。而“盗墓”和“护宝”也就构成了影片情节的主线,当然艺术的真实并非即是历史上的真实。但说来也巧,影片完成之后,有两位观众写信给我,一位说影片里的“海能法师”很像他父亲,另一位则说故事表现的内容很像他的大伯为保护古迹的悲惨生活遭遇。当时有人批评我们生编硬造,显然是不理解我们创作的想法。
被批“瞎编硬凑”
《神秘的大佛》于1980年底拍竣,在内部观摩该片后的一次《电影艺术》和《大众电影》编辑部举办的电影创作、理论座谈会上,对同时期的《神秘的大佛》、《幽灵》、《客从何来》等影片进行尖锐地批评。影片完成后北京市不少单位借去放映,我也带着影片到四川成都、乐山答谢映出了二十多场,当时各界人士,包括文艺界的同志们对影片的反映却是“内容是积极向上具有现实意义的,在表现形式上做了新的探索,值得肯定”。我很清楚影片是有缺点的,但却有人持续不断地给“大佛”戴了不少帽子,声称影片“用瞎编硬凑的离奇情节瞒哄观众,用庸俗的形象和噱头败坏人们的胃口”等等,后来问题严重化了,在这些舆论面前,中影公司把正在印制的拷贝突然中断,许多人认为这部影片不能上映了。
上座率空前
令我欣慰的是观众的态度,影片成本虽然只不过十几万元人民币,受到种种责难和限制,仍然发行了近三百个拷贝,上座率之高是空前的。影片放映之后,我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观众的几百封信件,有的信写得十分感人,至今我仍然珍藏着这些来信。1985年我随中国电影代表团访问欧洲,不少城市也正在上映《神秘的大佛》,观众的反映同国内一样强烈,而这部影片也把这尊千年乐山大佛推向了全国、全世界,也推动了乐山旅游业的发展。
刘晓庆挑战不同角色
这部影片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算是“明星阵容”了,刘晓庆作为当时深受观众喜爱的青年演员,她扮演梦婕这个和以前完全不同的角色,除了在表演上精心琢磨外,还在武术打斗上刻苦磨炼。长鞭是梦婕的特用武器,为了掌握要领,刘晓庆自己做了一条鞭子,经常带在身边,一有工夫就抽出鞭子甩打几下,她的吃苦精神得到摄制组集体称赞,甚至眼睛被踢伤都不耽误拍戏,也正是在拍摄《神秘的大佛》期间,她正式从四川调到北影。葛存壮饰演的大反派“沙舵爷”也很精彩,尤其是最后他罪有应得被飞刀扎死的镜头需要一个连续不间断的镜头拍摄,这一点给化装和道具出了难题,我们就用一个手控式埋在头发里的“血包”造出被飞刀刺中头部血顺势而下的不切换的镜头。我们还自创了很多打斗器械,并设置了两个“怪面人”,灵感来自川剧中的“变脸”。
尝试我们自己的武术打斗其实我们尝试的武术打斗不同于香港电影中的武打功夫,与现在的《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这些影片也不同,那些武术打斗是包含在民间传奇色彩和惊险悬疑的气氛当中的,是一种实战性的斗争而非展示。就因为拍完《神秘的大佛》和《武林志》后受到不同方面的压力,以至后来不敢再接触这类题材,后来金庸先生曾三次打电话希望我参与《书剑恩仇录》的拍摄,我拒绝了。记得那时有一位观众对我说“如果《神秘的大佛》遭禁演,我们会像‘海能法师’保卫大佛一样保卫这部影片”。25年了,在娱乐商业风潮如此猛烈的今天应该是时候给《神秘的大佛》一个公正的评价了。
『肆』 神魔佛神话
佛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佛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正觉是阿罗汉,正等正觉是菩萨,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佛是修来的,人可以修行而成佛,众生都可以成佛。
佛,没有任何对立面,跟谁都不对立,仁者无敌!
有对立就有矛盾,就有冲突,就有善恶,就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有烦恼、痛苦,就有爱恨情仇,就有生死轮回,就有芸芸众生,就有大千世界。
佛,就象没有任何波浪的水面,而芸芸众生、大千世界就象千姿百态的水波。
南无阿弥陀佛
『伍』 最后的古寺神佛的内容简介
《最后的古寺神佛》由雷欧幻像所著。
《最后的古寺神佛》讲述了:
墨多多一家三口,甚至是查理都甘拜下风,乖乖听命于这个老太太的话!迷信的太姥姥坚称自己看见过108个幻化为人形的金身佛像。
小伙伴们决定偷偷跟着太姥姥潜入西陵山一探究竟!他们藏在车厢后座的行李堆里。却看到了一尊会走路的佛像跟在车子后面……天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车子急利!路边皮肤呈古铜色的神秘少女将他们带到了一片考古营地。在那里,正发生着一场可怕的异变!
人,不再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他们变成了一尊尊硬邦邦的金铜色佛像!与此同时,司机不见了,太姥姥失踪了,热汤里竟然飞出了金燕子金燕子张开嘴巴,吐出一块染血的黄花梨木牌——入古寺者,不得往生!
背弃诺言的人类,将受到佛祖的惩戒!
命悬一线间,墨多多和他的小伙伴们能又一次创造奇迹吗?
『陆』 佛教中有哪些有名的菩萨
佛教中有名四大菩萨分别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其中最有名的是观世音菩萨。
1.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2.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3.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
4.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6)宣传片神佛扩展阅读:
品位修学
菩萨的境界,都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度众生出生死苦海,不再六道轮回,得大快乐。菩萨自利利他,自利者自身以是圣人境界,利他者也能度凡夫得证菩萨境界。菩萨在因地和果地都修学六波罗蜜。
1.布施波罗蜜。财布施,分为内财布施和外财布施。以体力、劳力利益众生的为内财布施;以钱财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外财布施。法布施,凡以佛法真理教给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的叫做法布施。无畏布施,保护众生使他们没有惊怕,使众生安定的叫做无畏布施。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
2.持戒波罗蜜。菩萨能修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更有功德很大的菩萨戒。所有一切善的事都去做,所有一切恶的事都了断不去做,所有的众生都去度他们脱离烦恼。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3.忍辱波罗蜜。为利益大众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菩萨由修忍辱,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即能断除瞋恚烦恼。
4.精进波罗蜜。不懈息地努力,不断的进步。菩萨由修精进,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
5.禅定波罗蜜。修习禅定,心有定力,不会被外界而动摇。菩萨由修禅定,能调伏眼耳等诸根,会趣寂静妙境。有四禅、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6.般若波罗蜜。即智慧,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妙法都通达叫做智慧。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菩萨由修般若,能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无知和无明。
佛陀告诉我们要学习菩萨道,我们今生能得人身,就说明过去有福报,只不过福报多少不同而已,但不修学菩萨道积福善,就不能继续未来的福报。
所以,世间一切善事我们要行,敬双亲爱妻儿、救济贫苦、救济病人和护理、修路桥填平除崎岖、急难相助等善而广学之,我们就会得大福报,大功德,无烦恼而快乐无比,从而进入欢乐的菩萨愿海。
参考资料:网络-菩萨
『柒』 请问何为宗教满天神佛是否真的存在迷信和正信如何定义如果没有神佛我们为什么还要信仰宗教呢求解
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2.不,没有神佛的存在,只是人们心中所想而以。
3. 所谓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正信的内容,应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第一必须是永久性的,第二必须要普遍性,第三必须是必然性的。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是过去一向如此,现在到如此,未来必将如此。凡是对于一种道理或一桩事物的信仰或信赖,如果禁不起这三个条件的考验,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个宗教的教理,禁不起时代的考验,通不过环境的疏导,开不出新兴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
4.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从,很难确定,原因是个人的力量有限,对人生的认识亦不够,对人生世界所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实在不易解决,所以应有一个信仰的对象,那么面对现实社会,会更理智更有信心,不致于傍徨歧路,不知如何是好。信仰,是人类精神的补品,灵性的要求,亦是开发人类智慧的主要力量。人的生理,固然需要饮食营养,以延续性命;人的心理,同样需要精神食粮,才能健康正常。但信仰一定要正信,真信,诚信,而非迷信,邪信,或莫棱两可的信!
阿弥陀佛,晚钟合十!
『捌』 神佛是否存在
净空老法师讲述
2006年10月13日于英国剑桥大学
尊敬的莫教授,诸位老师,诸位大德,诸位同学,大家好!
感谢佛学社给我们安排这次的聚会,让我跟大家介绍佛法,特别还有净土宗。佛教是个宗教,很多年来给我们社会上有一个错误的认识,那就是它是属于迷信、它属于消极,不是社会大众所欢迎的一个宗教。这种错误的误导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在五十五年之前,我追随方东美先生跟他学哲学,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居然是佛经哲学。当时我感到非常的惊讶,我说佛教是迷信的宗教,怎么会是哲学?我记得那一年我二十六岁,我的老师是四十五岁,他大概比我大十八、九岁,他告诉我,你不知道,他说佛是大哲学家,佛是大哲,佛是圣哲,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我向老师请教:老师,你是从哪里学来的?老师告诉我在抗战时期,中日战争时期,他在中央大学教哲学。那时候政府在四川,抗战期间政府在四川,中央大学也在四川。有一年他生病,在峨嵋山养病,峨嵋山是佛教的一个大道场,那个地方非常幽静。他说在山上养病时间也很长,有二、三个月的时间,山上没有报纸、没有杂志,没有书看,只有佛经,所以他天天就读佛经。一读佛经才发现佛经里面才是哲学里头最精华的地方。他那时候特别为我介绍,佛教有十个宗派,讲到最高哲学的应当是《华严》跟法相唯识。我从接受老师教导之后才改变对佛教的看法。从认识老师把佛经哲学介绍给我到今年是五十五年,在这么多年的学习、教学当中,我们确实肯定了老师的认知是正确的。
这次我参加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这个活动,遇到中国驻联合国的大使,他也是中国的教育部副部长,我们在一起有两次机会长谈,他问我儒算不算是宗教?因为在中国,佛是宗教,道家也是宗教,他说儒算不算是宗教?我告诉他:儒释道这三家都不是宗教。他感到非常的惊讶,他说:我从来没有听到人这样说过。
我们这边有很多同学是研究历史的。以后专门教我佛学的一个老师是章嘉大师,他老人家教给我第一本读的书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这个传记的名称在《大藏经》里面叫《释迦谱》、《释迦方志》两种,都是唐朝时候人的著作。从传记里面,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是因为看到众生的生老病死苦,看到这个才发心来从事于研究、从事于教学。所以佛教修学、教学的目的是如何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告诉我们,所有一切众生的苦从哪里来的?从迷失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迷了,没有觉悟,所以你的思想、观念、言行都是错误的;错误的思想、言行带来的后果就是苦。所以佛通过自己的参学、修行,觉悟了,明白了,明白之后,自己的痛苦就解决了。
我们从很粗浅的现象上来讲,觉悟之后,他就不会受外面境界的影响,中国孔子在《论语》里面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这个境界很接近,但是比孔子要深,比孔子要高得很多。这句话里面的意思很深,我们一定要明了,“学而时习之”,习是什么?就是你所学的必须要落实在你的生活上,现在人讲,我们所学习的就要跟生活结合,跟生活打成一片,跟工作结合,跟处事待人接物都能融成一片,这里面就有快乐了。佛告诉我们,在现象上来讲,觉悟是清净的,迷惑的现象是动荡的,所以这叫真正的功夫。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境界,都保持自己的心、念头要清净,这在佛门里面称之为禅。所以禅是佛教修学的中心。
提到禅,大家就会想到禅宗,其实佛教任何宗派都离不开禅,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也就是觉悟的方法、觉悟的门径。觉悟的方法、门径很多很多,因此,佛教在唐朝时候有十个宗派,小乘有成实宗、有俱舍宗,但是在唐朝末叶到宋朝的时候,这两个宗派在中国就消失了,剩下来大乘八个宗派。无论是哪个宗派,无论是哪个法门,给诸位说,全都是学的禅;只是方法不一样,形式不一样,原理原则、方向目标完全相同。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到后来,大乘分成八个宗,里面有一个宗派是禅宗。禅宗跟其他的七个宗派,那七个宗派叫教下,所以中国有宗门教下。这就是最早佛门里面讲的宗教,宗就是禅宗,禅宗以外的派别都叫做教,跟我们现在讲的宗教意思完全不相同。
宗门跟教下有那么大的差别,那就是在修学的方法上是完全不相同的。宗门就是禅宗里面的,专门讲求顿悟,教下是渐悟,是慢慢的开悟,他那个是一下就开悟的。就如同我们现在学校里面读书一样,其他七个宗派必须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慢慢的才拿到毕业证书。禅宗就像天才班一样,他不要念小学、中学,他都不要念,甚至他一下就念博士班,甚至于博士班都不念,只参加博士班的考试。所以这是宗门跟教下的差别。
所以禅宗在中国虽然是很发达,真正在禅宗上开悟的,大彻大悟的人并不多。这种顿悟是在唐朝之前,南北朝的时代,是达摩祖师传到中国来的。达摩到中国来的时候,他只传了一个人,真正开悟的只遇到一个人;一直传到第六代都是单传,一个老师一生当中只遇到一个天才学生。到第六代慧能大师,那就不一样了,在他一生当中,他教学的,真正大彻大悟的有四十三个人;慧能以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能达到他那个水平。所以慧能以后,这些后面弟子的承传,大概最多的没有超过五个人。其中大多数自己悟了之后都没有能传下来,也就是他这一生当中一个学生都找不到。
佛的教学,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认识,他的目标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管是宗门、是教下,这个目标是相同的,方向、目标都相同,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中国大乘教是八个宗派,在日本是十三个宗派,这是分法都不一样,法门当然就更是复杂,一个宗派里面可以分很多支派,都有它依据的经典跟修行的方法。我们知道法门虽然多,确实是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到最后,像我们这个教室、我们这个殿堂,进来的时候有三个门,没有进来,殿堂外面有三个门,进来之后就是一个,门就没有了。
这三个门,第一个就是叫觉门,就是觉悟、大悟,大彻大悟,那就是禅宗代表的。第二个门叫正门,正知正见,这是慢慢开悟的。像《华严》、像《法华》、像法相唯识,这些都是属于按部就班学的,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念上来的,到最后他就开悟了。第三个就是净,清净心,净土宗是属于净门,密宗是属于净门,都是修清净心入门的。所以说到净土宗,净土宗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指导修学的一部经典就是《无量寿经》。在中国翻译经的目录当中,我们看到《无量寿经》从汉朝时候开始,一直到宋朝时代,八百年间曾经有过十二次的翻译,在佛经里面翻译,《无量寿经》翻的次数是最多。因为年代久远,在从前书籍都是用手抄本的,所以很容易散失,一直到现在,这十二种目录有,存在,实际上这个经书只有五种留下来,七种遗失了。
从现存的这五种经,我们细心去观察、去研究,它这里面出入很大。譬如《般若》里面的《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六种译本,《大藏经》里面都有。但是它六种译本是六个人翻的,它原本是一个,六个人翻的,当然文字不会一样,但是里面的意思大同小异,没什么多大差别,就肯定是一个原本,六个人翻的。我们看《无量寿经》就不一样了,它这五种本子里面差别很大,最明显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这我们平常看的,康僧铠翻的本子普通流传是最多的,有三十六愿的、有二十四愿的,它怎么会差别这么大?由此可知,这原本决定不是一个本子。所以古来大德从这个本子上来看,就肯定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这《无量寿经》不止一次,至少讲过三次,它三种原本不一样。所以其他经他一生当中只讲过一次,《无量寿经》讲过三次以上,因为那个七种本子没有看到,现在看到,至少它是三种不同的版本。由此可知,古人对这桩事情就很重视,佛在世多次宣讲,那一定是很重要的法门,所以就引起大家的注意。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从三十岁他觉悟之后,明了宇宙人生真相之后就开始教学,在中国历史上记载,他是七十九岁圆寂的,所谓是“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他教学四十九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他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所以分正法、像法、末法。正法一千年,戒律成就;像法一千年,禅定成就;末法一万年,净土成就。所以这个我们就了解,现在释迦牟尼佛离开我们至少是二千年以上,就是正法过去了、像法过去了,现在是末法时期,末法有一万年,修什么最容易成就?修净土最容易成就。因此,他净土经当年在世多次宣讲有道理。
我们今天研究佛法,但是从前我的老师传给我,他说佛学跟学佛是两桩事情。佛学就是把佛教的经典当作一门学术来研究,像在学校里面,我们研究的论文,可以拿到硕士学位、拿到博士学位,这是佛学。虽然拿到博士的学位,你们的生活,你们的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还是很辛苦。如果是学佛就不一样了,学佛,我要以释迦牟尼佛做榜样,我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那里面就有乐了。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生活很辛苦,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在我们一般人看他生活很苦,而不知道苦中有乐,那个乐是真乐。一般世间人追求世间的名闻利养、荣华富贵,好像看起来生活很富裕,有权、有势、有财富,好像很快乐,那个乐中有真苦。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希望大家要好好记住。
苦中有乐,其乐无穷,乐中有苦,其苦无尽,这里面道理很深,这就是高等的哲学。我跟诸位说出来,诸位能够体会的是很浅显的,必须你自己契入之后,你才会发现是愈感到愈深愈妙。譬如我们举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明白佛法之后,懂得养生之道,我们采取素食,我学佛大概半年就开始吃长素了,五十五年就是素食,生活非常简单。一般当时我的同学、朋友、长官看到我:你怎么这么消极,怎么肉都不吃了?这么消极,说我过修道苦行僧的生活,觉得我很苦。现在几十年之后,他们退休了,都老了,跟我一比,身体差太远了,觉得我快乐。我乐,他真苦了。
我向我的老师请教,我从方老师那里知道佛法的殊胜,佛法的好处。第二个是专门教我佛学的老师,章嘉大师,我向他请教:我现在懂得佛法的好处,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的就契入?他告诉我六个字,“看破,放下,舍得”。这个方法我们学到之后,通过半个世纪的学习,知道这是佛法的真传,无论哪个宗派,八万四千法门,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
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德是能力,相是相好。《华严》上又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成佛,现在为什么我们变成凡夫?佛说了,“但以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就明白、就懂得了,这明了、懂得就是看破,看破之后,我们要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对一切人的执着、对一切事的执着、对一切物的执着,甚至于对佛法的执着都不可以有,我们要把执着放下。执着放下了,在佛门里面就证到第一个果位,叫阿罗汉;然后你得第一个果位,就是像我们现在学校的学位,第一个学位你拿到了。你再进一步把分别也放下,那你就证到第二个果位,硕士果位,第二个果位叫菩萨;再往上提升,就是把妄想也放下,那你就证到最高的果位,叫佛陀。
所以我们本来是佛,就是现在因为我们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就变成一个糊涂佛。所以糊涂佛就叫凡夫,凡夫就是糊涂佛。所以佛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佛教不是宗教,佛里面没有神,佛在哪里?每个人自己都是佛,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就是佛。如果妄想放不下,放下分别执着,那你就是菩萨。分别再放不下,只放下一个,把执着放下,那你就是阿罗汉。所以阿罗汉、菩萨、佛都是自己不是别人。所以佛教确实它是教育,它是哲学。
我们要用现代的言语跟佛做一个定位,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古代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家。因为他的教育,他不分国家、不分国籍,也不分族群、也不分宗教,只要愿意跟他学,他都诚诚恳恳的来教他。佛一生的教学没有要人缴学费,不收学费,统统是义务的,所以他的身分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这对他是名符其实。所以你要是了解释迦牟尼佛一生的事迹,我们真的对他佩服到、尊敬到五体投地。
我的老师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所以学佛之后,我们的快乐在哪里?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身心没有压力。一生当中读我们欢喜读的书,做我们欢喜做的工作,你说多快乐!这个社会的动乱,治世也好,乱世也好,都不受它的干扰。对于今天的世界,今天的社会,方方面面你就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世间人之所以他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他是迷在其中,中国谚语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不要跟世间人混在一起,站在旁边看他就看得很清楚。所以今天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我们要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不要受染污。我告诉诸位,我已经有四十多年没有看过报纸、没有看过杂志、没有看过电视,那是染污,我们不受染污。
所以我一生感谢我的老师。我的老师要不告诉我,我不知道世间有这么好的人生,所以永远感谢老师,带给我人生一条正确的方向、正确的目标,幸福快乐的人生。清净心决定从戒定慧学起,如果舍弃了戒定慧,那就变成佛学,就不是学佛。现在时间正好,一个小时,感谢。
『玖』 80年拍摄的《神秘的大佛》票房曾经高达多少啊
1981年,新中国第一部动作片《神秘的大佛》,票房过亿,捧红了乐山大佛和刘晓庆。
局限于时代,主创参考经典评书和章回小说,以斗篷披肩和手绢包头引领了贯穿八零年代的国产女侠形象,从美学观念上值得商榷。
《神秘的大佛》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