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安的社会
福安是福建省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文化较发达。唐代开闽进士薛令之的诗是境内见诸记载最早的文学作品。宋代,学人荟萃,著述繁多,宋末爱国主义诗人谢翱的文学成就尤为显著。明代,郭文周、黄钏、刘中藻的诗文皆不乏名篇。清代,陈从潮、李枝青的诗文也颇受时人称道。此外,见诸《中国美术家辞典》的福安书画家就有17人之多。民国时期,福安图书馆、民众教育馆先后开办,群众文化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演出活动亦趋频繁。抗日战争期间,戏剧活动尤为活跃。民国32年(1943年),《南方日报》(闽东版)在县内创办后,文学创作活动十分活跃。此间,左联作家刘宗璜的诗文饮誉一时,张白山的小说亦崭露头角,郭梁、黄葆芳的绘画,在海内外占有一席之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境内开办有线广播台,1952年成立广播站,1953年开通农村广播。1959年,县内有图书馆、革命纪念馆、工人俱乐部、影剧院、文化站等文化活动设施26处,电影放映队、剧团、文工团等文化演出团体22个,新华书店8家,拥有1支100多人的文艺创作骨干队伍。文学创作、电影、戏剧、音乐舞蹈和新闻报道各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绩。1965年,全县313个大队通广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工作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文物被焚、名胜古迹被毁,文化人受到非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工作重新受到重视,文艺创作日趋繁荣。
1990年,市内拥有400多人的文艺创作骨干队伍。先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福建卷》福安民间故事、谚语和歌谣分卷,有145篇文学作品在地区以上报刊发表,有56件美术作品、62件书法作品、47幅摄影作品在地区以上单位展出和刊登。
截止到2013年,福安市有市体育中心、篮球馆、图书馆、文化馆、畲族民俗馆、影剧院、影视娱乐综合大楼、革命纪念馆、畲族博物馆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场所200多个,其中图书馆馆藏图书14.57万册。福安体育人才辈出,培养了陈新华、郑雪萍、林忠仔、刘招武等体育名将。1992年福安市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荣誉称号。 清及其以前,福安人民治病采用传统中医中药。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知县杜淮在城区建养济院,收治麻风病人,为福安最早的官办卫生事业。清沿明制,县衙设医学训术1员,掌医药卫生事宜。清咸丰八年(1858年),隆泰亨药店在县城开业,店内聘有坐堂医生,亦医亦药,并兼营中、成药批发,是当时县城最具规模的中药铺。
民国6年(1917年),天主教会在溪填育婴堂内首用西医、西药。民国26年,县卫生院成立。至1949年,县内设有医院3家、西医诊所22个、中药铺(店)152家,但设备简陋、药品缺乏,医疗技术水平低,遇上危重疑难疾病,常得不到有效医治,加上预防措施不力,时有疫病流行。
1949年后,医药卫生设施不断改善、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水平明显提高。1990年,全市有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02人,平均每3.38平方公里地域内即有1处医药卫生机构,每230多人中即有1名医药卫生人员。驻市的地区第一医院和市属各级医院拥有精密医疗设备120多台(套),开设病床966张。全市97%以上村委会驻地村均建有卫生所,形成地、市、乡、村四级卫生防疫保健网络。境内天花、鼠疫已经绝迹,各类传染病和地方病也得到有效控制,婴儿和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妇女病减少,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2013年,福安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79家,其中宁德市级医院1家(闽东医院为三甲),市直医疗卫生单位5家,(市医院、市中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民族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乡镇卫生院17家(中心卫生院4家),村卫生所481家,个体诊所57家,厂矿、学校医疗室13家,民营医疗机构1家(福安协和医院),精神病疗养院1家(福安精神病疗养院)。 唐代,长溪县西北乡(今福安市)即有书塾。
民国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缓慢。民国18年(1929年),福安有小学45所,在校生2484人。民国33年,小学增至69所、在校生3145人。此间,还创办幼稚园和中学。开办中等专业学校,为闽东地区培养急需的师范、农业人才。民国时期,福安有大学生60余人,留学生20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至1965年,全县小学851所、在校生36934人,中学4所、在校生2234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育事业受到冲击,在“读小学不出村、读中学不出社”的口号下,学校数量有所增加,但师资不足,管理不得法,在课程改革中,教材系统被打乱,盲目强调劳动实践,轻视书本知识,忽视文化课教学,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工作重点转到教学方面。1983年后,人民政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自1984~1990年,全市共投入资金3656.2万元,新建扩建校舍510座,建筑面积17.4万平方米。1990年,全市有中专3所、职业中学4所、普通中学18所、小学1064所。在校中学生17620人,小学生67903人。每万人中拥有中、小学生分别为332人和1303人。1951~1990年,全市共毕业小学生17.56万人、中学生8.41万人,录取大专院校4624人、录取中专4076人,录取技工学校622人,全市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截止到2013年,福安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53所,在职公办教职工5749人,在校生100906人。其中普通中学27所,初中生16200人,高中生15091人;小学151所(含教学点),小学生41758人;幼儿园69所(含民办44所),在园儿童23245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中职学生461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校、电大各1所。辖区内还有闽东卫生学校1所,职业技术学院1所。2011年通过“双高普九”和“两项督导”省级评估验收,获得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市”和“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市”。 福安市省一级达标学校福安一中 福安二中 民族中学
『贰』 福安游戏推广网
做什么啊?
『叁』 福安博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福安博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2011-09-29在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福安市城北棠兴路266号凯兴小区7号楼603号。
福安博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9815831187049,企业法人雷建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福安博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一般项目: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建筑材料销售;日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软件销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劳动保护用品销售;办公用品销售;通讯设备销售;广播影视设备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信息安全设备销售;电气设备销售;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销售;户外用品销售;新型金属功能材料销售;金属材料销售;家具销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卫生陶瓷制品销售;饲料添加剂销售;电动自行车销售;显示器件销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塑料制品销售;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批发;五金产品批发;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批发(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宠物食品及用品批发;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零售;珠宝首饰零售;汽车零配件零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许可项目:食品经营(销售预包装食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在福建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20391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118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福安博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肆』 福安有哪些名胜古迹
1、柏柱洋
柏柱洋位于福安市溪柄镇东南方,距市区40公里,是通往霞浦、太姥山的必经之路。四周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中间一马平川,良田万顷。境内有一奇石,形如白柱,因“白”字为民间忌字,故改为柏柱洋。
2、狮峰寺
狮峰寺又称狮峰广化禅寺。位于福安市柏柱洋狮峰山麓,距县城30公里。寺始建于唐景福元年,明武宗曾游此寺,御题寺匾“广化禅林”。2006年5月25日由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寺中还留有大量丰富的历代文人墨客的名作佳句。
3、九龙祭瀑布
九龙祭瀑布属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安市周宁县七步乡,距城东南14公里处。由九级大小瀑布组成,总落差为300米。九龙祭瀑布群被誉为“福建第一”、“华东无二”,1987年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4、廉村
廉村位于福建宁德福安市溪潭镇穆阳溪中游西岸,旧名富溪津、石矶津,是唐朝福建第一个进士薛令之的故乡,被喻为开闽进士第一村, 又因薛令之为官清廉,被御赐“廉村”、“廉水”、“廉岭”之名。
廉村历代人才辈出,自唐至清,获取各种功名者共50多人,宋大观三年(1109年)到南宋宝祐三年(1255年),146年间,有进士23人,出现(陈雄)一门五进士、父子兄弟三代俱登高第的奇迹。宋代朱熹与其父朱松都曾到廉村讲学。
5、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福建省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区55公里,因白云常绕而得名。白云山后峰西坡有始建于明正德四年的“冷水寺”,后毁,1987年重建,寺前有“天池”,盛产午时莲。
2010年10月3日23时,由屏南白水洋、鸳鸯溪、福鼎太姥山、福安白云山共同组建的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获得“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伍』 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有哪些专业
开设体育、财会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机电一体化、电工、幼教、装璜设计、环保、旅游、实用英语、市场营销、法律、办公自动化等专业14个.
『陆』 福安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1、福安平讲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讲戏,由明末清初时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并结合屏南民间的“驮故事”表演艺术逐渐形成。平讲戏系闽剧前身之一,也是闽东地区独特的地方剧种,因其道白、腔调平俗如讲话,故而得名“平讲”。
平讲戏属高腔系统,由永嘉戏、弋阳高腔、乱弹和民间小调组成,唱腔多吸收民歌俚曲、道腔释乐,主要的传统剧目有“七双”、“八赠”、“廿一杂”等。
2、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安银制品加工制作工艺,始于明朝,为福建银雕工艺的代表。是当地银矿产与畲族风俗结合的产物,其工序包括:熔银,打坯、雕刻、防腐等;工艺严谨考究,传承有序;产品具有纯洁、创新、精细、动感的特点。
3、闽东根雕技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朝年间畲族入迁福安、蕉城一带,畲族根雕便在当地传承繁盛,其透雕与浮雕相结合并施以全彩的手法盛极一时;此后,福安、蕉城的根雕工艺又吸收了闽北的以剔铲阔略、保留疤结木纹的手法,形成了富有地域艺术风格的根雕工艺。
福安的根雕以其独特的平削凿木法、凸削凿木法、凹削凿木法、火攻法、土埋法、配方法、水磨法等自然雕法,不露雕痕,凸显根料天然造型,其注重天然美与人工美的巧妙结合,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天人合一、神形兼备。
4、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坦洋工夫”属全发酵茶,因发祥于福安市白云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故而得名。坦洋村以白云山脉为其天然屏障,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村有个胡姓的人家,采用手工搡揉、发酵、烘培精研红茶获得成功,其产区逐渐遍及闽东诸县,坦洋工夫红茶声名鹊起。最鼎盛时期,村中一条不足一公里的街道,就有茶行36家并设洋行,年雇3000余人,年产茶5万多件,产值100多万银圆。
5、 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巫舞是原始社会的产物,闽东畲族巫舞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奶娘催罡巫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主角是汉族地方女神陈靖姑,又名陈十四娘,闽东民间亲昵地称为“奶娘”。
表演流派属于正乙道中的武堂(又称武科),全舞始终围绕塑造陈靖姑的形象而展开,体现了畲族原生态的舞蹈形态和音乐风格。
『柒』 福安5g网络都普及了吗
如是联通用户可以下载并登录“中国联通”APP,首页搜索“附近5G”查询5G信号覆盖。
温馨提示:具体请以页面实际显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