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育员考试的时候提供吗答案吗
不提供
保育员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试题难度以中等难度为主,约占70%;难度低的试题约占20%;难度高的试题约占10%。你操作技能考试试卷由操作技能考核准备通知单(考场准备通知单和考生准备通知单)、操作技能考核试卷正文、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构成。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B.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保育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一、不定向选择题 (30分)
1、学前教育学是从教育家( )开始创立的。以他为标志,学前教育理论才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由笼统的认识到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福禄倍尔 D、夸美纽斯
2、幼儿园要重视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活动,每天应保证儿童至少有( )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A、一小时 B、两小时 C、三小时 D、四小时
3、属于表演游戏的种类的有( ) A、幼儿表演 B、桌面表演 C、影子戏 D、木偶戏
4、属于陈鹤琴课程编制的十大原则有的( )
A、大众性、B、儿童性 C、娱乐性 D、言语性。
5、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包括的要素有( )
A、有准备的环境 B、教师 C、学生 D、教具
6、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 )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
A、探究模式 B、游戏模式 C、目标模式 D、过程模式
7、家庭教育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
A、强烈的感染性 B、特殊的渗透性 C、天然的连续性 D、特殊的继承性
8、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揭示某一领域里事物的本质,探索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具有( )等特点。
A、理论性 B、客观性 C、系统性 D、创造性
9、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主要有( )
A、分科课程 B、游戏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10、五指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有( )几个。
A、做人 B、身体 C、智力 D、情绪
11、儿童美感发展过程大致经历的阶段有( )
A、无意识反应 B、有意识反应 C、模仿表现 D、有意识表现
12、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有( )
A、群体性 B、目标性 C、计划性 D、多样性
13、幼儿的结构游戏按技能分有( )
A、排列 B、粘合 C、穿孔 D、编织
14、游戏理论生长说的代表人物是( )等。
A、阿普利登 B、格罗斯 C、霍尔 D、拜敦代克
15、( )是陈鹤琴创建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原则。
A、适合中国国情 B、以游戏为主 C、快乐教学 D、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16、陈鹤琴几种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是( )
A、三角法 B、圆周法 C、直进法 D、混合法
17、以下属于直观法的有( )
A、观察法 B、参观法C、演示 D、示范
18、属于幼儿园教学的特点有( )。
A、活动性与参与性;B、生活性与启蒙性;C、知识性与教育性 D、游戏性与情境性
19、教育实验的一般程序包括( )几个步骤
A、确定课题 B、实验设计 C、实施设计 D、总结整理
20、属于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的有( )
A、工作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B、工作任务的教育性和艰巨性;
C、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D、教育影响的示范性和感染性
21、从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 )年代,学前教育以发展儿童的智力为中心
A、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B、20世纪60~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以后,
D、21世纪以后
2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要素有( )
A、成熟 B、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C、社会性经验 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23、幼儿园教育的原则有( )
A、保教结合的原则 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C、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D、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24、属于幼儿园直观手段的有( )
A、实物直观 B、模具直观 C、电化教具直观 D、语言直观
25、幼儿园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
A、游戏教学 B、集体教学(上课)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
26、正文又称"本论",是学术论文的主体,包括( )
A、论点(论题) B、论据 C、论证 D、论述
27、确定研究题目应持慎重的态度,要经过反复考虑。应遵循的原则有( )
A、理论性 B、价值性 C、创造性 D、可行性
28、幼儿园常用的口授法有( )
A、谈话与讨论 B、讲解与讲述 C、讲演与表演 D、谈论与交流
29、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 )
A、幼儿表演 B、桌面表演 C、影子戏 D、木偶戏
30、“娃娃过家家”属于( )游戏。
A、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
二、填空题 (15分)
1、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对近千名儿童进行追踪研究得出结论,( )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2、幼儿园( )的双重任务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3、( )是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
4、儿童的( ),恰恰是他具有适应复杂环境的 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表现,这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
5、心理学家( )根据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6、家庭访问一般分幼儿入园(所)前家访和入园(所)后家访两种。入园(所)后家访又分为( )和重点家访两种。
7、1903年,在张之洞的倡导下创办了( )。这是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8、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直处于前苏联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笼罩之中,( )教学模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界几十年不变的一贯模式。
9、( )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 "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论点,为人类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指出了正确方向。
10、康有为在( )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11、( )是指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的丧失、变异而给人的发展带来的障碍与问题。
12、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 )基础之上的。
13、对学前儿童实施( )教育 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
14、德国心理学家( )主张游戏是对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是本能的练习或 训练。
15、"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儿童生活的组织与教育、节日和娱乐、( )三部分。
三、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 (25分)
1、集体活动是"面向全体",小组和个别活动是"照顾个别差异"。
2、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求个体在体、智、德、 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平均地发展。
3、保育工作是保育员的事,与教师无关。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没有区别。
5、托儿所和幼儿园的教育任务不同,各有侧重点。
四、简答题(20分)
1、20世纪中叶以后,学前教育有哪些发展的新趋势?
2、如何对儿童进行智力品质进行培养?
3、幼儿教师职业角色的历史演变有哪些?
4、简述世界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任务认识方面的共同特点(发展趋势)。
5、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五、论述题 (30分)
1、举例说明幼儿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2、试分析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的要点。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不定向选择题 (30分)
1、C 2、B 3、ABCD 4、ABD 5、ABD 6、CD 7、ABCD 8、BCD 9、ACD 10、ABCD 11、ACD 12、ABCD 13、ABCD 14、A 15、AD 16、BCD 17、ABCD 18、ABD 19、ABCD 20、ACD 21、B 22、ABCD 23、ABCD 24、ABCD 25、BCD 26、ABC 27、BCD 28、AB 29、ABCD 30、B
二、填空题 (15分)
1、5岁前 2、保育和教育 3、第一反抗期(或教育危机期) 4、柔弱无能 5、格塞尔 6、常规性家访 7、湖北幼稚园 8、教学---训导 9、亚里士多德 10、《大同书》 11、发展危机 1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3、全面发展 14、格罗斯 15、作业教学
三、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 (25分)
1、错误。在我国,因为班额大,场地小,集体活动是教育机构进行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而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相对较少,这样不利于充分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应注意在教育中灵活地使用集体、小组、个别的教育组织形式。有教师认为,集体活动是"面向全体",小组和个别活动是"照顾个别差异",这是不对的。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差异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在各种组织形式的活动中统一实现的。不重视个别差异的集体活动是不可能真正面向全体的。
2、错误。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要求个体在体、智、德、 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平均地发展,也不意味着个体的各个方面可以各自孤立地发展。对于不同的儿童来说,有可能各有所长,在不同的方面有突出一些的表现,但学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应该是全面与和谐的。体、智、德、美是人发展的基本素质。体育、智育、德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一方面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承担着相对独立的任务,对人的身心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它们又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3、错误。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对幼儿实施保育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实施有效影响的过程。保育和教育不是分别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在同一教育过程中实现的。有的教师认为保育工作是保育员的事,与自己无关,因而不将保育工作列入教育工作计划中,或将保教结合理解为保、教人员的简单配合,而没有理解保教结合的深层次含义,因而在教育时忽略保育因素。比如,进行作业教学活动时长时间地让幼儿坐着听讲,连续地进行智力活动,不顾及幼儿身体和脑神经系统的疲劳等。保教结合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在幼儿期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幼教实践工作的总结。
4、错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国家制定的,都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的性质、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的途径等方面总的要求;而教育目的仅是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
5、正确。托儿所具体的教育任务,概括地说,就是要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保育与教育,促进儿童得到初步的全面发展。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 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比托儿所的教育任务有着更高、更深的要求。但是幼儿园教育任务的完成又与托儿所教育任务的完成是密不可分的。幼儿园的具体教育任务是在托儿所教育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体、智、德、美各育的具体任务更完整,内容更丰富,要求也更高了。托儿所与幼儿园除了承担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教育任务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为了减轻家长负担,解除其后顾之忧。
四、简答题(20分)
1、 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模式的多样化: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复兴、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应用以及开放教育思想等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引进等,使中国学前教育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2.学前教育目标的整合化:要求现代学前教育将培养"完整儿童"作为主要的目标。3.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元化和社区化 4.学前教育方法的科学化
2、 学前期是良好智力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应注重: 第一,应创设良好的教育条件,提供各种适合儿童智力发展的活动机会与学习场所,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各种智力品质。第二,要从儿童开始,在重视智力发展的同时,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如吃饭 穿衣、手工劳动等,使儿童手脑并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展示儿童的创造性才能,这对学前儿童智力发 展尤为重要。
3、 (一)充当保姆的阶段:在古代社会,扮演的是保姆的角色,主要的职责就是照看孩子,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
(二)充当教师的阶段:随着大工业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保育幼儿的身体,还要启发、诱导幼儿,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于是,幼儿教师的角色就逐渐由保姆转变为教育者,人们对幼教工作者的称呼也逐渐由"保姆"改为"教师"。
(三)幼儿教师角色多样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赋予了幼儿教师许多新的角色期望,如希望幼儿教师成为孩子游戏的伙伴、学习的指导者、母亲的替代者、幼儿的知心朋友等。 总之,人们普遍认为,幼儿教师扮演的角色越多,越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越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4、 1.重视儿童身心健康 2.重视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3.重视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4.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 5.重视家庭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6.重视幼儿入学准备工作 7.重视对特殊儿童的教育.
5、 总的原则是评价应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及课程决策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具体表现: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幼儿园课程评价要侧重于发挥诊断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作用,不适合把评价只作为对教师工作或幼儿发展的鉴定手段。2.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课程评价中应注意把"对幼儿的发展是适宜的"、"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根本标准。
五、论述题 (30分)
1、游戏的特征是游戏本质属性的表现。我国教育工作者把游戏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主动性是游戏的主要特点。学前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游戏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生理方面,儿童的独立活动能力增强,对活动有兴趣,他们有活动、认识事物、操作物体及反复练习的需要。从心理方面而言,游戏有动作,有活动,有玩具,游戏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儿童可以自由地活动。并且游戏是一种较松散的活动,能适应儿童的需要,是由儿童的直接需要产生的。
(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的内容、种类与玩法,受着社会历史的、地理的、习俗的影响。因此,儿童的游戏是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是儿童在游戏中反映的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而是通过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形成新的形象,用新的动作方式去重演别人的活动。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充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
(三)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游戏不在于外部目的而在于本身的过程。游戏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外部的控制。当然,成人在设计、指导游戏时,也可给游戏外加一定目的,如通过在游戏中扮演医生,培养儿童关心别人。但并不需要儿童在游戏中明确这个目的,追求完成这一目的。儿童的兴趣仍在于游戏的过程,游戏之外的任何结果都不重要。
(四)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游戏适应儿童的需要和身心发 展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由于能够积极活动,从而感到了极大的快乐。二是在游戏中,儿童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三是游戏中没有强制的目标,没有压力,因而儿童感到轻松、愉快。
2、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她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进行了举世闻名的"把教育缺陷儿童的方法用于教育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造了教育的奇迹。1909 年发表了代表作《蒙台梭利教育法》,1933年出版了《童年的秘密》,较全面地论述了她关于学前教育的独特观点,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教育方法一一蒙台梭利教育法传遍了全世界。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的要点是:
(1)幼儿自我学习法则:她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受生命本能的驱使,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心理,儿童能够自己教自己。她认为,这一发现带来一场革命:第一,儿童不再被认为是一种幼小的生物,而被赋予巨大的创造力。第二,这种能力属于无意识心理,而只有通过活动、通过生活经验才能变为意识。因此,她视教育为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的自由活动,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反对传统的班级统一教学.允许幼儿个别学习。
(2)重视教育环境和教师的作用: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因此,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教师为幼儿精心设计环境和学习材料,提供必要的发展手段,保证幼儿能展开自由的学习。对幼儿的不同需要作出恰当的反应,提供必要的帮助。蒙台梭利明确指出,幼儿自由学习的质量是由教师的质量决定的。
(3)强调感觉训练: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她认为,感觉教育主要是一个儿童依据教具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感觉隔离"是蒙台梭利感觉训练的二个重要技术特点,其目的是要借此方法有效地保持儿童的注意。感觉隔离主要有两种方法:蒙眼和暗室。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等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对今天的学前教育改革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C. 求保育员技师考试题
技师考试职业道德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一、职业首先对于职工的发展有何意义?
1、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干不好任何工作,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想成就一定的事业,就离不开道德情感、道德态度、道德良知、道德意志、道德责任、道德理想的帮助和支持,一句话,离不开职业道德。
2、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有所作为,首先得从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开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靠人际关系、处世技能。”
3、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一个人在单位里的道德行为表现,即职业道德品质,推定这个人的整体道德素质。假如一个职工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自私自利,缺少对企业的责任感,与同事搞不好关系,对顾客不讲文明礼貌,工作马马虎虎,不能尽职尽责,那么可以推断他对家庭、对社会也很难尽到应负的责任,也不可能成为家庭的好成员、社会的好公民。
4、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是人格升华最重要的途径。首先,唯有经过严格的职业训练和生活磨炼的人,才能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和人生智慧。其次,一个想成就事业的人,必须经受得住形形色色的诱惑以及各种各样艰难困苦的考验。最后,那些最伟大的人物无一不是经过严格职业训练,无一不是历尽千辛万苦才取得辉煌成就的。严格的训练和挑战往往能够锤炼和磨砺一个人的性格,也往往能够激起一个人行动的勇气。没有训练、没有困难、没有挑战,人们就疏于行动,性格和意志就容易萎缩。高尚的品德是通过磨炼而变得完美的。那些为了自己的事业和对真理的追求而经受磨炼的人,会受到人们高度的尊敬和崇拜。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是什么?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的特点,概括起来有职业性、从属性和强制性、稳定性和继承性、实践性和适用性、多样性和具体性。
三、职业道德的社会职能有那些?
1.职业道德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
2.职业道德具有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能
3.职业道德具有帮助人们提高认识社会现实能力的职能
4.职业道德具有调节职业关系,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职能
5.职业道德具有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促进事业发展的职能
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是什么?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调整人们职业关系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它是职业道德社会本质和阶级属性最集中的反映,也是衡量人们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的最高标准。
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2、“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五、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是坚持和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和集体主义的有机统一。
二是通过重视个人正当利益,激发人的活力与创造性来体现集体主义。
三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也决不是没有矛盾和冲突。
六、为人民服务原则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二是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目的。
三是一切向人民负责。
四是热爱人民,服务人民,关心人民。
五是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第二章:职业道德的范畴与规范
一、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有哪些?
职业道德主要有以下八个范畴: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
二、职业道德规范是什么?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爱岗敬业的要求有哪些?
1.树立职业理想。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往和对现行职业发展将达到什么水平、程度的憧憬。
2.强化职业责任。职业责任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它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以及应该承担的义务。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具体体现。首先,要忠于职守。其次,要做到干一行、精一行。再次,要克服职业偏见,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阐述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
(一)忠诚所属单位。诚实劳动,关心组织发展,遵守合同和契约
(二)维护单位信誉。
(三)保守组织秘密
五、如何维护单位信誉?
1.闲谈莫论或少论单位事。2.要谨防亲朋好友泄密。3.请相信一句名言:沉默是金。
六、办事公道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公道与公平、公正,含义大致相同,意指坚持原则,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实事求是地待人处事。办事公道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
七、从业人员怎样在自己的职业实践中坚持真理、秉公办事?
1.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政治风浪面前头脑清醒;在腐朽思想文化面前自觉抵制;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自觉服从大局。要做到在似是而非中去分辨是非;在良莠混杂中鉴别美丑;在似醒非醒中保持清醒;防止在不知不觉中误人歧途。
2.积极地改造世界观,在实践中不断坚定自己的信仰、志向,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行不干,自觉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人情关。
3.要做到照章办事,按原则办事,做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不能因私废法,不能按照个人的亲疏、好恶,对不同地位、职业、身份的人采取不同的标准对待和处理。
4.要敢于说“不”。坚持真理,就要敢于反对错误的东西,拿起批评的武器,与错误的行为作斗争。
八、试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业人员做到公私分明的现实意义,并结合自己的职业实践认识如何做到公私分明
公私分明原意是指要把社会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私利明确区别开来,不以个人私利损害集体利益。在职业实践中讲公私分明是指不能凭借自己手中的职权谋取个人私利,损害社会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俗话说,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意思就是说,如果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了个人利益,就不可能做到办事公道,而如果自己是清白的,办事才可能是公正的。自己清白,没有把柄在别人手中,才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才能不被别人的威吓所吓倒,才能不被人利用。只有这样,才可能主持正义、公道。
公私分明,以人民和集体利益为重,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关系的基本要求。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作为个体的人,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中,必须实现自己的社会化过程,即完成从“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否则,很难获得可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当然也就不能成长为一个接受社会和被社会所接受的社会个体。这就是个体对社会的依赖性的表现。这种依赖性不仅表现为个体在其外在生存条件上离不开社会,而且从其心理需求来看,也是离不开社会的。人的精神需求如同人的物质需求一样是人所固有的,是人心底深处一种强烈的精神渴望,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人的精神需求,诸如爱与被爱的需要,被社会、集团、他人所容纳、接受的需要,受人尊重和理解的需要,友情与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如同物质需要的满足一样,只能依赖于集体、社会和他人才能满足。只有在社会集体中,在与他人交往中,人才能够爱与被爱,才能够获得安慰、信任和理解,才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由此可见,正是个体的内在需求,使得人要主动和自觉地把自我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相融合。
1.要正确认识公与私的关系,增强整体意识,培养集体精神。
2.要富有奉献精神。
3勇以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
4.在劳动创造中满足和发展个人的需要。
第三章:职业道德评价
一、什么是职业道德评价?为什么要进行职业道德评价?
凡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行为,就是善的,道德的;凡是阻碍生产力发展,有害于社会进步的行为,就是恶的,不道德的。
进行职业道德评价,不仅能使人们从具体数量和质的规定性上把握职业道德的价值,从而公平合理、实事求是地对职业道德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更能充分发挥职业道德评价的教育作用。
二、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应该如何对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进行测评?
坚持领导、同事、服务对象测评与自我测评相结合,经济效益测评与社会效益测评相结合,具体规范测评与分析综合评定相结合。
(1)规范内容的具体测评(2)经济效益测评(3)社会效益测评(4)业务技能 (5)服务对象的测评
三、什么是动机?什么是效果?试用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的观点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遇到的人和事,作出职业道德评价。
所谓动机,就是指一个人在道德行为前的愿望或意图。所谓效果,就是指一 个人的道德行为给社会或他人带来的实际后果。
四、什么是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它们在职业道德评价中的作用。
社会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范围内,或在相当数量的人群之中,对某种事件、现象、行为等,正式传播或自发流行的情绪、态度和看法。
传统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职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被人们普遍承认、具有稳定性的习俗和行为常规。
内心信念,简称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观点、原则和理想等所形成的真挚信仰。
五、什么是职业良心?什么是职业良心发现?,谈一谈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职业良心发现。
职业良心,是指从业人员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职业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个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统一。
职业良心发现,对没有履行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为的不良后果及影响,职业良心作出否定的评价,使从业人员自我受到内心谴责,表现内疚,羞愧,并作出自我批评,自觉地纠正错误。
第四章:职业道德修养与人生观
一、什么是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是什么?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以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操,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的道德实践活动。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根据职业道德规范自觉调整自己职业行为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觉同自己进行思想斗争的过程。
1.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品质,达到崇高道德境界的需要
2.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合格人才的需要
二、什么是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信念、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对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是产生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信念,支配职业道德行为的基础和起点。
职业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对事物进行善恶判断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它包括职业道德荣誉感、幸福感、责任感和良心感等,如爱、恨、荣、辱、美、丑等不同感受。
职业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克服困难用障碍,将职业道德行为坚持到底的一种精神力量。
职业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职业道德义务所具有的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它是深刻的职业道德认识、炽热的职业道德情感、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是职业道德品质的核心。
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是指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条件下,从业人员也能自觉地恪守按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积极主动地选择善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是慎独?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慎独的修养方法。
1.学习理论和参加实践相结合;2. 向革命前辈和先进人物学习;3. 自觉地进行自省和慎独.
慎独,就是指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可以自行其事的时候,仍然能谨慎地遵守道德原则,而不做坏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行各业的职工要更加重视慎独,并根据各自的职业特点和职业活动的要求,赋予它新的内涵。如大庆石油工人形成的“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有人在与无人在一样,领导在与领导不在一样,有人检查与无人检查一样”等思想道德品质,正是慎独的具体体现,也是大庆石油工人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的体现。
有的人说:“我们是工人,又不是国家干部,为什么还必须自省、慎独呢?这是不是要求自己太苛刻了,跟自己过不去?”其实不然。自省、慎独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而道德修养的实质和特点就是通过积极地自觉地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改造、自我斗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能力,不断抵制和清除自己身上一切非社会主义道德的残余和影响。不管是干部、职工或工人,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都必须进行自省和慎独。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实践证明,只有无情地解剖自己,不断克服错误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才能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达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境界。
自省、慎独是环境的要求。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经得住西方腐朽没落思想的影响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的考验,就必须严以律己,经常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四、结合案例说明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成才的重要条件。
要成为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人才学的观点来看,职业劳动者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必须具备人才的五夕℃要素,即德、才、学、识、体的统一。其中德是五大要素之首,它是人才的决定因素。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就是说,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一个人的高尚的道德,既是获得才、学、识的动力,又是才、学、识的统帅。毛泽东同志对德与才,即红与专的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务。那会成为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很危险。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因此,“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由此可见,在红与专(政治思想与技术业务)的关系中:前者是统帅,是灵魂,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就可以努力钻研业务,掌握真才实学。但是,当前在职工队伍中,有的人却认为,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自己有“本领”,就什么都能干成功,至于什么思想啊,道德呀,都用不着。这种看法是很危险的,很容易迷失前进方向,甚至违法乱纪成为人民的罪人。
提高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职业道德素质,是指人们在长期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职业道德意识素质和职业道德行为素质的总和。职业道德意识包括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信念等内容。人们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高低,是和职业道德的“知、情、意、信’’有密切关系的。所以,职业道德修养包括职业道德认识的提高、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职业道德意志的锻炼、职业道德信念的树立和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人生观的含义是什么?无产阶级人生观和剥削阶级人生观之间有哪些本质区别?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一定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反映。
剥削阶级人生观,(1)都是私有制的产物,都是剥削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映。(2)其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都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的。(3)剥削阶级人生观的基本内容,都是追求物质利益和政治权力的。(4)剥削阶级人生观的世界观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无产阶级代表着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代表着广大被压迫阶级的利益。(1)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人生的最崇高的理想。(2)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目的。(3)以乐观主义精神作为人生态度。
六、人生观与职业道德的关系如何?
人生观指导并支配着人们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规定着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倾向和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态度,制约着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所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
七、社会主义时代的劳动者,为什么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但是,市场经济的作用有两重性,也有消极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商品货币关系中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会诱发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忽视社会主义互相协作关系。忘却为满足人民需要而生产和经营的宗旨,甚至做一些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坑害国家和消费者的事情。”另一方面,商品经济中的金钱交易原则,与共产党人所提倡的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集体主义等精神和思想是相对立的。从商品经济中培养不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来。商品货币关系会腐蚀一些人的灵魂。有些人就是在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甚至延伸到政治生活中搞金钱至上、利己主义、认钱不认人、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违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事情,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这些论述,从理论上阐明了剥削阶级人生观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还会存在的客观原因。从主观原因来看,主要是人们没有认清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没有认清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乏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积极主动地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因此,要树立全心全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各行各业的职工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做一名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D. 职业培训学校培训的初级保育员,考试没有实体操作,还可以抄答案,请问这个考试都这样吗
保育员证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考试为理论+实操两个考试项目,正规考试并不会有你说的这种情况。
E. 保育员 试卷及答案
这个好像目前没有啦
F. 保育员(以工代教)考试试题
保育员(以工代教)培训教材复习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 A )
A、文字的产生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说的是教育的( B )
B、长期性
3、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教育是指( C )
C、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4、教育学产生的标志是( D )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大学教育》是教育学产生的标志
5、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 B )
B、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
6、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A )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A、父母
7、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的对象一般为( B )
B、6—12岁的儿童
8、我国的小学教育产生于殷周时代。其中以( C )办的私学规模最大。
A、 孟子 B、老子 C、孔子
9、学制教育产生的标志是( D )
D、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奠定了小学教育在“学制”中的法定地位
10、( B )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A、幼儿阶段 B、小学阶段 C、中字阶段
1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表现在(1)普及性(2)基础性(3)( D )
D、强制性
12、( A )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导向性、激励、评价的作用。
A、小学教育目的
13、小学思维培养的最有效途径是( B )
B、培养思维品质
14、小学德育的特点表现为基础性和( C )
C、奠基性
15、小学德育的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 D )
D、思想教育
16、在学校教育中,特殊儿童是指那些在( C )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A、生理 B、心理 C、教育
17、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实质,在于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于( B )
A、发展 B、行成
18、小学课外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 B )
B、个人活动
19、所谓( C )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C、教学反思
20、( D )是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以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有备于我”。
A、庄子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21、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说的是个体发展的( A )
A、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B、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22、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 C )作用。
A、次要 B、客观 C、主导
23、“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等典故反映出人的( D )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能动性
24、( B )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A、1980 B、1994 C、1996
25、( D )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A、因势利导 B、随机应变 C、对症下药 D、教育机智 E、掌握分寸
26、教师的( B )是其专业发展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现代教师素质的必须组织部分。
A、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B、反思能力
27、把学生作为( C )来对待,是现代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教育民主的重要标志。
A、完整的人 B、独特的人 C、责权主体
28、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 ),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A、人格力量 B、知识水平 C、精神风貌
2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指的是新型师生关系的( C )特点。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30、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是基础,发展( B )是核心,发展体能是保证,思想品德是方向,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理想目标。
A、能力 B、智能
31、“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指的是教学原则中的那种原则( C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32、( A )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33、( B )是中小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A、实验法 B、练习法 C、实习作业法
34、( C )是上好课的前提。
A、上好课 B、课外作业 C、备好课
35、备课的要要做到三方面的工作:备(钻研)教材、备(了解)学生、( C )
A、备作业 B备知识 C备(设计)教法
36、( A )是教案的主要部分。
A、教学进程 B、教学目的 C课的类型
37、( B )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师面对学生进行 信息情感交流和行为作用的主要环节。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38、( B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A、布置作业 B、课外辅导
39、( B )是衡量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打造快乐课堂也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
A、民主管理 B、课堂的快乐指标
40、( C )是教师最有效、最直接的“教具”。
A、姿态 B、目光 C、微笑
41、( B )和学校是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主因素。
A、社会环境B、家庭因素
42、“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的是( A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43、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 C )三种形式。
A、责任感 B、荣誉感 C、理智感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是( A )的提验。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45、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非常形象地说明了( B )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A、心境 B、情绪 C、情感
46、学生常见的焦虑是( A )
A、考试焦虑 B、生活焦虑 C、情感焦虑
47、儿童多动症高峰发病年龄为( B )
A、6---12岁 B、8----10岁 C、10----12岁
48、教师是在知识含量高的教育领域从事职业活动的人,职业的成功有赖于教师良好的知识结构和( C )
A、知识素养 B、良好的师德 C、教学能力
49、教育一词最早见于( A )
A、《孟子.尽心上》
50、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
A、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51、(A)是教师最主要的品质,是教师职业首先的核心部分。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具体体现)C、团结协作D、为人师表
5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属于自我防御机制中的( D )
A、否认 B、退行 C、幻想 D、投射
53、“有法可依,无定法可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指的是教师劳动的(B)
A、复杂性 B、创造性
二、多项选择
1、下面是教育的社会属性的是( ABCDEFG )
A、永恒性 B、相对独立性 C、生产性 D、民族性 E、继承性 F、历史性 G、长期性
2、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 CDE )
A、学生 B、教师 C、教育者 D、受教育者 E、教育措施
3、下面属于教育学的基本问题的是( ABCDE )
A、教育与教育学 B、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 C、教育活动与教育事业
D、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 E、教育方针与教育政策
4、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部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ABC )
A、普及性 B、基础性 C、强制性 E、自由性
5、小学德育的特点表现为(AB)
A、基础性B、奠基性
6、小学德育构成是( ABC )
A、道德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文化教育
7、怎样正确理解“将天赋培养到极致”( ABC )
A、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孩子的天赋
B、了解天赋的价值,能找到所对应的、适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C、根据年龄的特点,有针对性、有阶段性地设计培养方案
8、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ABCDE )
A、建立健全班级制度;
B、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C、协调好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D、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E、密切联系家长,争取社会配合。
9、小学课外活动的意义( ABC )
A、提高小学生知识和技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重要途径之一;
B、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培养专门人才的成才打好基础;
C、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0、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ABCD )
A、系统性原则 B、程序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反馈性原则
11、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为(ABC )
A、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
B、尊重学生的成长,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C、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12、以下是小学教学反思的类型的是(ABCD )
A、纵向反思 B、横向反思 C、个体反思 D、集体反思
13、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有(ABCDE)
A、写随笔论文 B、做案例点评 C、写备课经厉 D、讲教学故事 E、写教案反思
14、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是(A B)
A、有肋于教学研究的深入 B、有助于实践智慧的生成
15、景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ABCD)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6、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ABCD)
A、忠于人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
17、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ABCD)
A、语言表达能力 B、教育教学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18、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E)
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C、注重良好的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D、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E、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19、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为(ABCD )
A、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尊重学生;
B、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品格;
C、现代的教育观念;
D、教师的反思能力。
20、现代学生观( ABC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1、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 AB )
A、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 B、课堂的组织环境
2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ABC)
A、从重“教”向重“学”转变;
B、从重知识教育向重能力转变;
C、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
23、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ABCD)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24、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ABCD)
A、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
B、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C、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D、要讲民主,宽松和协。
25、以下是教学的基本任务的是(ABCDE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
B、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
C、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保证);
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判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方向);
E、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体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目标)。
26、教学过程的结构即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ABCDE)(赫尔巴特提出的五段教学法)
A、激发学习动机(内部动力)
B、领会知识(中心环节)
C、巩固知识(必要环节)
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27、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ABC)
A、钻研教材(备教材) B、了解学生(备学生) C、设计教法(备教法)
28、教师上好一节课的标准是()
A、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B、要使学生的思绪活跃
C、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D、要使个别学生得到昭顾
29、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ABCDEF)
A、教学目标明确B、教学内容准确C、教学结构合理D、教学方法适当E、讲究教学艺术F、板书有序
30、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的意义(ABCDE)
A、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B、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
C、有利于学校领导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
D、有利于家长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
E、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部方针政策和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31、素质教育的要求(ABCD)
A、掌握书本知识 B、学生学会学习 C、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 D、要使学生学会做人
32、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ABC)三种式。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33、情绪和情感的功能(ABCDE)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信号功能 E、健康功能
34、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ABC)
A、情绪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B、情绪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C、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35、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ABC)
A、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B、反抗情绪与逆返心理;
C、对异性的情感
36、中小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ABCDE)
A、培养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B、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C、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
D、提高情商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宽以待人;
E、有针对性进行不良情绪的调适。
37、良好情绪的标准(ABCD)
A、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B、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C、具备情绪反应转移的能力;
D、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38、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ABCDE)
A、教育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B、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C、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D、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E、通过实验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39、如何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ABCD)
A、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B、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C、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D、加强自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40、心理健康的标准是(ABCDEF)
A、自我意识正确 B、人际关系协调 C、性别角色分明
D、社会适应良好 E、情绪积极稳定 F、人格结构完整
4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ABCD)
A、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B、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C、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部能力;
D、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4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ABC)
A、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B、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C、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3、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ABCD)
A、生理因素 B、家庭因素 C、社会因素 D、心理因素
44、儿童产厌学症的原因是(ABC)
A、学校教育的失误 B、家庭教育的不当 C、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45、治疗儿童厌学症的方法(ABC)
A、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家长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养态度,采用民主式的教养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
C、纠正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尽量避免这些风气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46、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ABC)
A、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B、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C、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47、留首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ABCDE)
A、父母教育缺失 B、监护人教育不当 C、学校教育不足 D、社会教育缺乏 E、自我调控差
48、教师的期望效应也叫(AB)
A、罗森塔尔效应 B、皮革马利翁效应
49、怎样做好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ABC)
A、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 B、组织有效的干预 C、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50、以下是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的为( ABC )
A、负担过重,过分疲劳
B、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太大
C、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
D、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54、51、教师是在知识含量高的教育领域从事职业活动的人,职业的成功有赖于教师良好的( C D )
A、知识素养 B、良好的师德 C、教学能力 D、知识结构
55、班级管理具有(ABC)
A、社会化功能 B、个性化功能 C、教育性功能
56、班级管理模式有(ABC)
A、平行管理模式 B、班级民主管理模式 C、班级目标管理模式
57、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ABCD)
A、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B、有助于运用教育部心理学原理,进行教育研究;
C、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
D、有助于教师依据教育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58、注意的特点(AB)
A、指向性 B集中性
59、学习动机包括(AB)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三、判断题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错)(纠正: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人类是先有学校才有教育的。(错)(纠正:先有教育才有学校)
3、教育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对)
4、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对)
5、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其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而存在教育超前或滞后的现象。(对)
6、教育从来就是生产性活动。(对)
7、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但教师一定是教育者。(对)
8、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学是一种社会活动。(错)
9、教育者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象征。(对)
10、幼儿教育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错)
11、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将天赋培养到极致的教育”。(对)
12、小学生心理辅导以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小学生为对象。(错)
13、备好课是上好课乃至做好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对)
14、学生学习动机不是自发产生的,教师要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对)
15、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一般将教学评价分为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对)
16、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对)
17、尊重学生也是关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之一,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对)
18、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活动。(对)
19、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对)
20、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即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对)
21、我们不能期望在学校里教授的东西能使学生受用终身。(对)
22、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对)
23、教学方法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对)
24、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对)
25、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内有启发性,可以从形式上去加以判断。(错)(纠正: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能单从形式上加以判断)
26、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对)
27、在教学中合理地利用眼神交流,会起到较好地教学效果。(对)
2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和教师的基本心理学规律。(错)(纠正: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29、人格障碍是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对)
30、长期的职业压力会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对)
G. 保育员在指导个别婴幼儿参加活动时应始终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配合美术教学活动 找出保育员在配合美术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其中 3 个工作失误,并指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美术活动后应如何处理婴幼儿的作品? 参考答案: 工作失误 1——保育员没有协助教师做好美术活动前的教具和材料的准备, 活动开始后 发放擦手的毛巾。正确做法:应该在活动前就将纸、笔、浆糊、擦手布等材料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