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论如何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
本文从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优化该课程教学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 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这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质量的发展。另外,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以学科为体系的痕迹明显,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教学要求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从而对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消极影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1.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使学生逐步深人全面地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计算机其它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按照网络集成、网络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三个方向成组设课,强化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安排四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技术基础课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这两类科目的学时数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可以适当加大;而选修课是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 2.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比如有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体系、网络设备以及网络应用等,重点是相关内容的理论阐述,网络设备中的网卡主要介绍网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以及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以及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以及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教师则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又能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比例,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扩充专业实训科目,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听、老师讲的单方面交流,学生的认知主要表现为记忆的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式,阻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创造,而使授课平淡、乏味、呆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现在应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组建网络教室的组建、建设小型校园网的建设、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改造等等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整个教学过程,发挥网络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特征,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这将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4.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该可以充分发挥考试的教学功能、教育功能、督促和引导功能、检测、鉴定与评价功能等,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可以沿用传统的试卷考核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完成社会调研报告、市场调研分析等。在考核内容上,要坚持以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的掌握为主,注重检测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水平。确立考试是重要教学环节,充分发挥考试的多种功能,摒弃一次考试下定论的不科学做法,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相结合。而且对于不同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完成课程项目、编写项目计划等形式代替课程的考核。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经验。比如程序设计课,可以要求学生既熟练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与使用方法,又具有熟练使用一种中文平台及相应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工作的能力,采用平时考核(如作业与实习报告、阶段测验、课程设计等)和鉴定性考试并用,主要考核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和简单的应用能力等。总之,要改变单一指标评价学习效果为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树立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思想,树立全面考核的思想,构建考核方式多样化。参考文献: [1]蔡开裕.计算机网络[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述[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周学毛,等.网站规划建设与管理维护[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4]谭移民,钱景舫.论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J].教育研究,2001,(2).
⑵ 如何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
网络技术是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优化该课程教学的一些措施。
⑶ 您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信息时代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不仅要注重信息技术培训,更要注重教学实践,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立足课堂教学,从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反思、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入手,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培养学生素养的同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关键词课程整合信息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评价? 历史的巨轮已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知识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新世纪。对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知道,教师是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因此,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师德高尚、具有驾驭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能力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这也决定了未来的教师要具有掌握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其相关的信息素质。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我们首先要正视的问题。?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素养,包括现代教育观念、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整合能力。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不仅要注重信息技术培训,更要注重教学实践,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信息时代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很有现实意义。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从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反思、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入手:?一、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学过程的预设,设计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决定着教学的实际效果。在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这种素养将直接体现在教学设计的水准中。
⑷ 如何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工具,具备熟练上网操作的能力等。课程以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为线索,具有概念多、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具有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等特点。教学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探索适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优化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效率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确保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知识的精炼讲解和准确完整的描述,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通过思考、研究和分析,确定符合实际的课程内容,把教学工作置于切实有效的基础上来。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来说,我们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整体教学任务和详细的教学内容,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然后在此框架内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学生的活动形式。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从讲课的语言到授课的方法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从而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还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多让学生去动手,多说多练,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师生的互动和生与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双向的互动环节,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强烈兴趣。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设计问题后,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小组的合作探究进行生生互动,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师生互动,促进师生有效的交流,对重难点进行突破。这样所讲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做到当堂消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升华。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1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得以展现。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使用任务驱动法的,首先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需要掌握的程度和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通过认真的听讲,之后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完成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这样的任务驱动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共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操作中和小组合作中实现创新。
2.2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抽象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如课程中的组建与维护、网站开发与设计、互联网应用、网络产品,需要结合实物和一定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照真实的实物和具体的实例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学会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际网络工作过程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将同轴电缆、光纤、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到课堂上,对照实物现场进行讲解,同时在课堂上现场给学生演示如何制作网线,如何制作简单的网页,如何配置家用路由器和交换机,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和实用技术。学生对实际网络工作过程加强了解,开阔了视野;同时让学生了解如何做网络研究和开发工作,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3 图例教学法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可以采用具体的图例,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讲解,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比如,在讲解“星型拓扑结构”时,笔者首先画出“星型拓扑结构”的示意图。通过示意图来讲解它的优点是易于维护、安全可靠。一个用户产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用户;同时,也指出它的缺点是中心节点会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与它相连的网络就会瘫痪。学生在宿舍上网时会使用交换机进行互连,这样互连的网络具有星型结构的优点和缺点。如果交换机出现故障,那么与之相连的所有计算机就都不能上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抽象概念实例化,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3.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比较抽象,有时很难用语言把它描述清楚。如果把这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动画表现出来,学生们就能更加直观的接受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的教案、参考文献目录、授课PPT、网络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讨论等等。
4.总结
教学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所以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⑸ 网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什么有点和不足应该如何完善
它刚刚出现时,仅仅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交流的一种辅助学习手段,现在已在美国高等教育中非常流行,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学习方式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下面,仅就在线学习的实施方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介绍如下。
一、在线学习的进行
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邮件的作用(E-mail)、公告牌系统(BBS)、计算机会谈(CMC)、视频远距离会谈、远距离数据库访问以及全球网等。程序设计人员把一门课程的学习内容设计成一个公告牌系统。当学习者登记参加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时,会得到如何使用该系统的说明。学习者在交纳一定的费用后,即可通过计算机联网,加入该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必须具备配有调制解调器的计算机及远距离通讯软件,以便和该系统相联接。如果学习者没有经过公告牌系统的使用培训,还可以得到一本关于如何使用BBS的手册。而且在这门课程开始之前,还有关于如何使用BBS的专门讲解。公告牌系统有一个菜单支持的接口,
易于使用。BBS有足够的内存、磁盘存储空间以及电话线路去接纳许多学习者同时使用。BBS为这门课程至少提供一个会谈区域,每一位参加这门课程的学习者都能看到在会谈区域中提供的公共信息。如果参加这门课程的人数太多,可以把他们分成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来参加会谈区域的学习。每个会谈区域至少有两个功能:传递电子邮件与传输文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有许多作业,如回答问题。复习相关文献及软件提供的学习内容,对所学内容进行小型的软件设计及写出全面的课程学习报告等。依照这些作业的长度和教师的要求,这些作业将以电子邮件或传输文件的形式“上交”。“评价”,“分数”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回来。如果作业是用来作为讨论的理论依据时,这会以公告信息或文件的形式来传输,以使每个学习者都能收到反馈信息。由于学习者能够“看到”彼此的作业,他们可以评价。比较各自的想法和见解。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让学习配对或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评价作业。同时,由于教师对学习者作业的评定是以单个信息的形式直接送给本人,所以可以对学生进行直接而坦率的评价而不必担心其他人的反应。在线学习采取异步传输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把一些知识和信息传输出去,学生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开始学习,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自由学习。
二、在线学习的特点与优势
1.学习者之间互相交流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这种提高一方面体现在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向教师提出问题并得到教师亲自的、详细的回答。在传统的班组学习中,由于一个班级中学习人数较多,大部分教师没有太多的机会和学习者进行很多的沟通与交流,而在线学习解决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进行在线学习的学习者可以轻松地。直接地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学习者同时进行交流,这在传统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和研究内容,对扩展和深化学习者的学习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2.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帮助增多了。在线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习者都能了解其他人的学习情况,并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人进行沟通与比较。在大多数传统的班级中,作业只能由教师一个人看到,然后直接返回给学习者。但在在线学习中,学习者不仅可以从自己的作业中获得知识,还能从其他人的作业中得到有益的知识。在线学习鼓励学习者之间协作与交流,使学习者们懂得利用集体的力量比单独一个人的努力要有效得多。在线学习也要求学习者要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在评定成绩时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中每个人的成绩为基础,给出小组的成绩。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帮助将对其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结构大有稗益。
3.在线学习能充分地照顾学习者的个别差异。由于在线学习可以进行异步交流,使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这更有利于照顾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实现单独教学。学习成绩好的可以很快地回答问题,而有困难的,则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然后再回答。因为在线学习中的教师和学习者都不知道对方长得什么样。声音怎样,所以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习者,不必担心会出现在传统班级教学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令人尴尬的局面,身体残疾或有其它缺陷的学习者也不必担心受到同学歧视或嘲笑。
4.在线学习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在线学习更重视的是学习者怎样学习,而不是教师怎样教授。实际上,在线学习的中心是学习者,而不是教师。实际上,在线学习中教师是不可能完全地控制一个在线班的,学习者想什么时候开始、想学习哪部分内容是很灵活的。学习者之间想进行多少交流也都是自由的。在线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领导在线学习并以作业评价的方式去帮助学习者。至于学习活动的步调、方式等则由学习者本人去决定。
5.在线学习能提供更接近真实社会的交流环境。由于在线学习能够进行广泛而持久的交流活动,参与者能够很好地相互了解个人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细节问题,而在作业交流和讨论中也都会包含有这些社会因素,这对学习者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在线学习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教师的负担加重。教师在在线学习中不仅要回答学习者的问题。对学习者的作业进行评定,还要对学习者间的各种讨论进行调节。这些活动都是很花费时间的,尤其对于那些比较著名的专家学者来说,会有更多的学习者喜欢参加他们的课程学习,这将加重他们的负担。就是对一位普通的教师来说,教授一个在线班比教授一个普通的传统班级要花费更多时间。
2.学习者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对于一名参加在线学习的学习看来说加入到计算机网络中并不意味着他立刻可以参与在线学习。每个学习者在开始进行学习之前,都必须先学习他要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的有关知识。由于不同的课程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设计,因此,学习者要学习不同的使用方法。
3.在线学习中信息交流的质量与数量难以有效控制。由于在线学习允许并鼓励学习者之间进行自由地交流,使得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去。这就给学习者造成了困难,他必须从大量纷杂的信息中去挑选出对他真正有帮助的内容,如果有人想利用在线学习散布一些坏的思想或者搞点恶作剧什么的,将会给学习者的学习造成更大的麻烦。
在线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虽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它仍然是一种高效率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利用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由式学习。尤其是在对信息的掌握上,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跟上所学课程的最新发展与动态,这些对于学习者是相当重要的。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在线学习能为我们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提供有力的保证。
⑹ 对网络培训的意见建议
近年来,实践“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利用网络培训的形式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已成为当下缓解工学矛盾,满足各级干部自主学习需求,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举措,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还存在着干部学习自觉性不强、网络教学缺乏互动、培训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调动干部学习积极性。将网络培训和日常学习结合起来,做好培训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提升活动,在干部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广泛深入调研,准确掌握干部学习需求,针对性增设相关课程,把高质量的课程送到干部身边,切实提高干部的学习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提升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在网络学习中,课程的互动往往体现在视频教学中嵌入的提问环节和课程相应的评论功能,但实际学习中提问环节无论答题是否正确,视频都可继续学习并累计学时,而干部在评论区留言提问,也得不到及时回复。建议在以上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增强课程交流互动。
增强网络培训的实效性。仅从完成的学时数方面,很难掌握干部网络学习的实际效果,在课程最后增设随堂测试环节,答题正确率达到一定标准后,课程准予通过计入学时,低于该标准要求重学课程,防止假学、赶学现象的发生。同时,在网络培训考核方面,分层分类科学设置学时要求,不以总学时数进行排名,引导干部真正“入脑入心”,高质量开展自主网络学习。
⑺ 如何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反思
本文从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优化该课程教学的一些措施。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 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现状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⑻ 如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知识储备,扩大课堂容量。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正因为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多元性,教学方法具有独特性、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创设优美情境,激发审美情趣,优化教学过程;可以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把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增加语文知识的储备,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扩大语文课堂的容量。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罗廖夫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深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声、光、影、画、特技等手段,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学生在一个新的平台中宽松、愉悦地学习,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给学习平添诸多趣味,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训练学生思维。
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仅靠兴趣是不能长久的。学生要获取丰富的知识,除了愿学和善学外,还要乐学,而学习的乐趣来自学习过程中对于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教师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只有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文字直观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距离,才能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只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达到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能力、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单位时间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审美情趣,改善认知行为。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的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教师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美的事物通过录像、投影、计算机、多媒体交互式白板等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触动学生审美感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审美感知,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均可以引起学生心态的系列变化:或爱,或憎,或喜,或怒,或欢快,或沉闷……这些情感色彩的印记,在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改善学生认知行为上具有微妙的功能。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想象训练,培养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科学的发展,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躯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恰当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教师如果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经常进行想象训练,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强大优势。教师要清楚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