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推广 > 加强师德网络培训

加强师德网络培训

发布时间:2022-06-11 15:21:07

㈠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与人才结构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愿望日益迫切。时代在呼唤高质量人才,高质量人才出自高质量教育,高质量教育必须依靠高质量教师,高质量教师必须有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养。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社会多元价值取向面前,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着新的考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影响侵蚀着教师队伍,极大地损害了教师形象,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所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1、继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创造师德建设宏观环境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首要途径。
国家和社会为教师所创造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各行业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现实状况,是制约师德水平整体提高的决定因素。只有肯定教师劳动的作用,确立该职业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优越地位时,才会激发和保护他们敬业、乐业和精业的精神。
2、深化教育改革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途径。
如果说由政府和社会行为构成的教师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造就了师德状况的宏观环境的话,教育内部的人事、分配、考核、奖惩等制度所营造出的教师工作环境、教师与国家、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教师劳动与报酬的现实关系,则是师德规范能否维系和发挥作用的直接因素。
3、各级领导机关率先垂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强烈冲击,呈现多元取向。价值观的多元性不能不影响到教师,影响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在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淡理想;求享受,畏艰苦等思潮冲来时,我们仅仅靠宣传教育显然是苍白无力的。职业道德作为一种实践化的道德,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师德的核心,就首先要造成一种现实的环境氛围。在形成这种氛围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应是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研究单位、各级领导首先做出样子,树立形象。使广大教师看到职业道德水准提升的真实所在,对坚定信念、激发道德人格、恪守道德规范,其作用无疑是现实、有力和巨大的。在社会不良风气依然漫延的环境下,领导机关的示范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4、树立典型,发挥激励作用。结合开展的"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争名师"活动,每年教师节前要评选、表彰一批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和职业道德建设成绩显著的单位。要在各种媒体上大力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模范事迹,以起到激励、示范、带动作用。
5引导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教师职业是一项“学无止境’’的职业,在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化和进步的时代更是如此。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自身专业发展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利用一切机会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技巧,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有所进取和作为,努力做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

㈡ 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内容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倡导“爱国守法”就是要求教师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第一,爱国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各族人民道德品质的重要特征,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第二,守法要求教师依法执教。守法是《宪法》所规定的所有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和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守法主体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教师职业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成为守法的楷模,对受教育者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权利职责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没有责任感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对工作高度负责,要热爱自己所在的岗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因此,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教书是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书的根本宗旨,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倡导“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任务。

所以,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师自己要言传身教,以身立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倡导“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做终身学习的表率。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㈢ 2021年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内容有哪些

如下:

切实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通过讲座、学习、讨论、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即政治意识、法纪意识、大局意识、家庭意识,切实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六条禁令”,即严禁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参与赌博、酒驾等违法行为;严禁向学生和家长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随意吃请等行为。

严禁有偿家教、未经学校同意擅自在社会办学机构兼职任教和召集学生参加培训;严禁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

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没有责任感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对工作高度负责,要热爱自己所在的岗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㈣ 如何理解"加强师德建设"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系统性工程,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创树良好的教师形象,在教师中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学规范,正师风,树形象”的教育活动,结合自身实际,将师德建设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之中,把师德建设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做到既修师德,又提师能。

一、以先进教育理念引领教师发展: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教师每天都会遇到许许多多鲜活的教育现象,但其中蕴含的教育机会被许多教师所忽视,或者简单处理。之所以如此,有的是因为缺乏人文关怀的精神,有的则因为缺乏经验和能力;有的是不为,有的是不能,有的两者兼而有之,但更主要的是缺乏当代教育的先进理念。成功的教育有赖于正确理念的引导,先进的理念直接影响着师德的状况,良好的师德必须与先进理念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才能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为了让教师把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结合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在教师中开展了读书月活动,除了学习政策法规之外,还为教师推荐了必读书目材料,例如《给教师的建议》《新教育之梦》《陶行知教育名篇》《全国候选十杰教师材料》等,教师每周撰写一篇学习心得;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师读书论坛”,展示优秀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心得;在校园网上开设了教师读书网络平台,开辟“教师读书俱乐部”专栏,下设“精品书屋”“读书笔记”“新书介绍”等栏目,为教师阅读交流提供便利。通过读书学习,教师重审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端正了教学态度,获得了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以专业实践提高教师能力:

师德教育要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脱离教师专业实践的师德教育难以深入教师心灵,更难以激起教师内在的道德感。师德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专业实践当中,专业实践也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许多优良品质都是在专业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专业道德规范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内化为教师的专业品质。

在师德教育活动中认识到,不少违背师德要求的现象之所以发生,其原因之一在于教师缺少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因课堂教学水平低而增加学生课外负担,不按照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不了解学生内心世界而讽刺挖苦学生等。要想提高师德,就必须提高师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由学校教科室牵头,我们开展了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收集平时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原生性材料,从研究案例入手,引导教师剖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或成功经验,进行不同层次的研讨、交流,集思广益,培养反思能力,力求变革创新,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从而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为重点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在全校开展了“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在教师中叫响“减轻学生负担,向课堂要质量”的口号,提出《新课程课堂教学标准》,构建起“学校、级部、学科组、小备课组”四级听评课网络,评选校级优质课、级部示范课和学科标准课,在全校掀起人人争当“课堂教学标兵”的热潮,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减轻了学生负担。

为使师德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爱心帮扶工程”,帮扶主要对象是贫困生、学困生、厌学生、抑郁生、留守生、单亲生等特殊学生。教师与特殊生“结对子”,落实帮扶责任。教师深入了解特殊生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情况,认真分析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每周一、周末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做到“四个必谈”:学生有错误必谈,学生有进步必谈,学生有变化必谈,家庭有变故必谈。我们将“爱心帮扶工程”情况纳入本学年教师考核量化中,对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

三、以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教师成长:

在师德建设中,还把突出机制创新作为着眼点,推进活动的长期深入开展。

1、创新师德培训机制。

按照统一的师德规范对所有教师进行师德培训,是当今师德建设的一大问题。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则要分层建设,既按阶段分层,也按个体差异分层。我校紧紧围绕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按教师性别、年龄、职称、岗位、教龄、学科等不同层面特点,分别开展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法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培训。

2、健全师德评价机制:

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本校教师的先进事迹,每月评选师德标兵,组织“师德标兵演讲比赛”,增强了师德标兵的荣誉感,在全校形成“人人讲师德,个个铸师魂”的良好氛围。

3、完善师德考核机制:

制定了《师德考核细则》,把较为抽象的原则性师德规范,按项目指标进行具体化处理,增强了师德考评的可操作性。我们还将师德考核成绩作为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评优奖励的重要参照指标。在奖惩上,加大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表彰力度。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及时劝诫;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终止聘任。

4、健全师德监督机制:

开展了民主评议教师活动,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等方式,组织学生、家长对教师的师德状况、教学工作等方面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总结成绩,找出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成立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师德监督委员会”,在校园设置了“师德建设意见信箱”,向家长公开了师德监督电话,把每周五上午做为“校长接待日”,健全了师德建设监督网络。经过阶段的评议监督工作,解决了部分教师依法执教意识淡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向学生推销资料等问题。

㈤ 师德师风培训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干事创业的需要。教师要忠于教育事业,就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境界,做到牢记责任、不辱使命、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在倾洒心血、汗水和智慧,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享受职业荣耀,收获精神追求,体现人生价值。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是知识才能、思想道德、精神和个性,展示的是教师的灵魂和整个内心世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师德比其他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必须培养爱党、爱国、爱教、爱校、爱生的职业感情,形成忠于职守、为人师表、心灵高贵、淡泊名利、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职业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崇高的字眼,才能做好教育这份神圣的工作。

其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而是一个用人格铸造人格、用心灵唤醒心灵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学生从教师身上,直接接受着思想和道德、情感和意志、知识和技能、启迪和教化。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无字的书,能以实际行动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师只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风范上、人格魅力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示范,帮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再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推进社会文明的需要。教师的角色地位、社会责任崇高于其他职业,在于其言行、仪表、道德修养会影响其教育对象和社会公民。师德之“德”远远超过了一般的道德范畴。西汉学者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起着重要作用,一代师风影响着一代人的精神风貌。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精神风范和行为习惯教育学生、感化他人、辐射社会,对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影响深远,会有力地推动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对贯彻“以德治国”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㈥ 2021年师德师风培训内容是什么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为加强对师德专题培训工作的领导,圆满完成本期师德专题培训任务,切实提高师德培训的实效,坚持管理育人,制度管人,学校特建立以李金晶校长为组长,肖植培为副组长,何星洪为会议记录。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采取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榜样示范与问题整改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始终突出了教师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务求取得实效。

1、大力倡导“敬业、爱生、奉献”精神,积极开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努力提高教师道德水准,使广大教师都能成为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教育者。

2、只有知法,才能懂法,才能依法施教。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重温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作为教师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已经深深地扎入了教职工的心底;依法从教,业已成为教职工的共识和共同行为,必将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3、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行为规范》《教师工作岗位职责》等。

4、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与其他老师共同探讨,共同学习。让几位年轻老师对师德修养,有了更进一步新的认识;对如何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有了明确的方向。

5、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学习。我校节选学习了《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内容。《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为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才能出名师、育英才。

㈦ 新时期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永恒的主题,在新形势下,更有紧迫性。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由此可以说,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提升教育的形象,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创新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尽可能按时代的要求,去认识,去丰富师德的内涵,提升师德的境界,使师德得以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努力在各项实际工作中将师德的外延拓展,落到实处。我认为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一、倡导奉献精神,是师德建设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严于利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良好的师德师风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全社会的尊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受影响的因素多样化、社会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社会上出现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的现象。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学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金钱拜物,实惠思想,不诚信,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等已经侵蚀学校肌体,侵蚀师生心灵。眼前在重物质条件攀比,轻人文精神动力方面较为普遍,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发展。目前,教师对物质条件的攀比有明显的倾向。大力倡导奉献精神,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教师工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生手段,其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很难准确估算;而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又决定了教师从事工作的艰苦性,他们经常不得不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进行工作,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教师的劳动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和因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酬是难以相等的。因此要引导教师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我们看看大教育家陶行知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陶行知认为最高尚的献身精神就在我们身上,它神圣、珍贵、强烈、持久,是因为它不与金钱发生因果关系。牺牲自己,造福于人,这种献身精神岂是金钱能买来的?若问献身精神哪里来?答曰:信仰。陶行知笃信教育兴国。坚定的信仰决定了强烈的事业心。他发宏愿:“要集合一百万同志,要提倡一百万所学校,去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使个个乡村都得到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他还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在师之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就是将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仰化为自己双肩上的职责。”陶行知将钱用于大众,一生两袖清风,心地坦荡。从陶行知的言行中是否让人悟到并重视人的崇高精神的作用呢?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不能拿商品经济等价交换规律去衡量我们的劳动。在我们农村学校经常遇到学生交不起学费,老师垫学费,为了不让学生失学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些帮助学生的现象。这是什么?这就是奉献精神。从这些平凡朴实的教师手里塑造出了多少共和国的精英栋梁,这些平凡的人是“托着太阳升起”的巨人。如何培养广大教师的奉献精神呢?学校可以采取“一学二导三激励”的方法。所谓学,就是通过政治学习、时事形势报告等途径,让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在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使教师明白自己的时代责任和自身素质提高的紧迫性。所谓导就是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整体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增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危机感。所谓激励,就是激励教师树立“国家至上”、“教育至上”、“学校至上”、“学生至上”的观点,增强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自觉性。二、增强群体意识,发扬团队精神,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教育工作的特点之一是教师的个体劳动与教师群体效益相结合。教师个体劳动质量高,群体又能拧成一股绳,团队精神好。因此要增强教师的群体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在新形势下,抓凝聚力,抓弘扬正气,提倡以学校大局为重,以千方百计教好学生为重,反对保守,反对封闭,反对不正当的竞争,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提倡“团队精神”丝毫没有忽视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才能的意思,相反个人的创造才能是团队精神的基础、前提,一个没有核心的团队还能称为团队吗?在教育界,这个核心应该是被公认在其研究领域里造诣最高的学术带头人,是在学术研究和科学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这个核心或带头人,除了他个人的突出成就和贡献外,还必须具备一种独特的品质,就是识人用人,而且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凝聚一班人,让其充分发挥群体效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团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团队精神”也就更显突出了。特别是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学活动,更离不开“团队精神”,教学活动中实施的探究性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教研活动中的集体备课、学科间的渗透等都需要团队的配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教师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无处不在,无时不存。所以说在广大教师中提倡和培养“团队精神”不仅是工作特点的需要,而且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工作这盘棋中,发扬团队精神,重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照应,有机渗透,提倡工作中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主动协作,反对各自为政,各搞一套,要保持经常沟通,有利于工作上协调,感情上融洽。三、健全教师完善的人格,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教师劳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人,整个劳动过程都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与特殊需要。如自信心、进取心、毅力等深层素质,既是教师职业要求,更是健全教师完善人格必须具备的内在品格。未来的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深思熟虑,不冒进,不保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并且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胜任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我们所说的为人师表,主要是说教师的人格魅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管理机关,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可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因此,健全教师完善的人格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建设就应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塑造教师的健全人格,同时要提倡教师的自我塑造,提升人格。教师的内在品格的塑造,一要坚持修身养性,“吾日三省吾身”;二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三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四、树立榜样,制定标准,是师德建设的有效抓手。一所学校要谋求发展,要跻身先进行列,必须要有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也就是说一所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名师”。何为“名师”?名师就是敬业、勤业、精业、乐业的教师,名师就是思想境界高、业务水平高、工作干劲高、育人业绩高的教师,名师就是那些学生最欢迎、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尊重的教师。在一所学校里“名师”的作用决不可低估,他们是杰出人才的塑造者,他们是学校上名牌的顶梁柱,他们是教学改革的“领头雁”。我们应当大力宣传这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组织师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联系实际,制定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的标准和优秀师德群体的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笔者认为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的标准应该是:热爱教育,以深沉的爱心感染学生;严谨治学,以精彩的课堂吸引学生;修身养性,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开放思想,以发展的需要塑造学生。优秀师德群体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五讲、三不许”:坚定信念讲境界;敬业爱岗讲奉献;教书育人讲爱生;团结协作讲友谊;严谨笃学讲优教。不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许讽刺挖苦学生;不许学生为自己家务。优秀师德有了具体标准,广大教师只要照着学,照着做,师德师风的好转必将指日可待。五、充分认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一是形式发展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四点希望”,这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总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认真落实,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广大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努力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这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党在十七大时提出“办人民满意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身体力行的去践行师德规范,自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学生爱戴的教师。二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师者,人之模范也。”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一流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流的师德和师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主题年建设众望所归的大业。我们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抓紧抓好。为创建合格学校,打造一面品牌,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创造厚实的文化积淀。三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名校是因为有名师,名师造就了名校。名师不但教学质量强、业务精湛,而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人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了,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师德师风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简而言之,能否建成一流的农村小学,与学校的师德师风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学校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战略的实施、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都需要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和衷共济、敬业奉献,需要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校的创新能力,才能保持学校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所以,师德师风不是空泛和抽象的,它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并在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具体地显示出来。六、正确把握师德师风建设几个重要问题:1、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师德师风的根本。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个目标思考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自觉把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联系起来,增强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培养学生健康成长。2、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核心。教师是“太阳下面最崇高的职业”,因为我们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事业,“传道、授业、解惑”,是人类文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阶梯和桥梁。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向先人负责,更要向未来负责。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意识到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还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要沉得下来,钻得进去,意志坚定,淡泊名利,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3、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是师德师风的灵魂。教育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在热心和耐心的基础上,还必须专心和精心。这就要认识教学的特点、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教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从必然中获取自由。要按照 “尊重学生个性、关爱学生成长、发展学生潜能、完善学生素质”的要求,处理好个性与共性、感性与理性等各种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力戒千篇一律、死板教条的因循守旧心态,克服立竿见影、拔苗助长的急功近利情绪。要创造一种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学习氛围,努力营造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4、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是师德师风的关键。团结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体现。在高度分工合作的现代社会,任何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想法和做法,都注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大家要千方百计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优势互补中争取更大的突破。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勤于学习、善于创新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对于每个教师来讲,创新是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我们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去引导和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5、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要培养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关爱学生;要使学生学而不厌,自己就要诲人不倦。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时刻记住自己的角色身份;既要把教学内容放在心上,还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把言谈举止、仪态仪表与内在的教养、涵养和修养联系起来思考,一定要意识到学生是在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小节看大局,一叶可以知秋!我们的老师,在学校要做学生的表率,在社会上要做群众的表率,发挥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窗口、示范和辐射作用。师德师风的内涵很深,外延很广,以上只是着重强调的几个方面。希望大家,发现不足、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弥补不足,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和扎实有效的活动开展,建设一面小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树立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崭新形象。总之,师德师风建设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新的水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投稿单位:一面山小学 作者:张月东 审核:毕金廷

㈧ 如何加强提升高尚师德的使命感

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事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形象工程,是实现让广大的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的基础工程,是优化教育改革发展环境的重点工程。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以改进工作作风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效实施。
一、明确一个目标,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明确一个目标,即师德建设“五爱五讲”目标:爱集体讲大局;爱职业讲奉献;爱学生讲严慈;爱同事讲和谐;爱文明讲法纪。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创人民满意学校为根本,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突出两个重点,卓有成效保障师德建设顺利实施
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有效机制,强化师德建设活动的过程机制及常态化管理,突出两个重点,卓有成效保证师德建设顺利开展。一是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定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规章制度,使师德建设制度化,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学习教育机制、监督约束机制、活动引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表彰奖励机制等,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强化师德建设活动的过程管理,实现师德建设常态化,通过制定计划、签订承诺、政治学习、专题培训、撰写体会、检查监督、调查问卷、考核评价、评选先进、树立典型、师德报告会、岗位实践等方式,充分发挥广大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三项活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师德修养
寓师德于活动之中,开展专题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前的宣传发动,活动中的启发引导,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开展学习典型活动。开展“远学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近学身边师德典型”活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践行师德规范,提升师德修养。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召开师德报告会、评选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和市、县师德先进个人等方法,挖掘典型,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师德建设工作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师德建设内涵,促进师德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开展岗位实践活动。以“五师”教育为重点,不断丰富岗位实践活动内容,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赛课活动,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故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展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风采及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爱。
3.开展关爱师生活动。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为特困学生、留守儿童帮扶献爱心活动。增强广大教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教师的生活和教师的成长,积极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疏导引导,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出色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四、强化四个结合,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师整体素质
以改进工作作风为抓手,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师德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的十项规定”,大兴学习之风,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理解《规范》的内容,使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学习新《规范》的意义所在,从自身做起,自觉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把良好的师德风尚内化为自觉行为。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学习载体。积极开展时事政策、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现代教育理论、教师心理健康及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培训。通过开展政治学习、校本培训、读书活动、外出学习培训和校际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与创新能力,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在学习培训教育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师德建设内涵,强化四个结合:一是把加强师德建设与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把加强师德建设与改进工作作风结合起来,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三是把加强师德建设与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结合起来,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四是把加强师德建设与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结合起来,促进师德教育常态化。
五、务求五个实效,为学校科学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为切实保障师德建设健康发展,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重管理,抓教学,有质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聚合正能量,为学校科学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在五个方面务求实效:一是用新时期师德思想武装头脑,在提高教师政治素质、师德素养上求实效;二是增强服务意识,在服务学生、家长、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上求实效;三是解决教师队伍中的“三乱”问题,在树立教师形象上求实效,特别是针对教师乱办班、乱补课,体罚和变相体罚,购买教辅资料,乱收费等问题,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严格遵

阅读全文

与加强师德网络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产品网络营销量 浏览:119
书店网络营销策划活动 浏览:177
2016电子商务政策法规 浏览:11
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概况 浏览:695
慈善促销方案 浏览:406
德芙的品牌营销策略 浏览:813
网络营销调查问卷实训报告 浏览:669
市场营销需要的素质 浏览:365
济南网络营销培训哪里好 浏览:183
火锅店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128
银行活动策划方案总结 浏览:842
应急业务工作培训方案 浏览:680
县师德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7
电子商务地区差异 浏览:499
学校食堂工人培训方案 浏览:766
讷河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浏览:484
星巴克具体营销战略和方案 浏览:722
电子商务认证法律制度 浏览:275
市场营销课总结 浏览:735
金生水起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