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推广 > 什么网络推广啪繁大将军29

什么网络推广啪繁大将军29

发布时间:2022-05-17 02:19:35

1. 中国古代大将军的称谓

丞 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

别 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廷 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县令长: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上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仓狱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尚 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尚书令: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令的副手为尚书仆射,曹魏置尚书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东汉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 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 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刺 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 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 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典农中郎将: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相 国:即丞相。

将作大臣: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 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 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谒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督 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 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安南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安远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兵曹掾 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 汉武帝时,置八校尉领北军,其中有步兵校尉,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门屯兵。东汉因之,秩比二千石。三国均置,为天子禁军首领之一。

骠骑将军 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别驾从事 即别驾从事史,汉制,刺史属吏之长,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三国因置。

别部司马 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从事祭酒 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车骑将军 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大理 秦以廷尉为最高司法长官。汉时改为大理。魏时为第三品,中二千石。黄初元年改为廷尉。吴亦如之。

大尚书 吏部尚书的别称。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称大尚书。

大长秋 秦置将行,为皇后宫官。汉改为大长秋,秩二千石,职掌奉宣皇后命和引见给赐宗室外戚及充当皇后出行随行,常为宦者任。三国因之。

东中郎将 秦郎中令属官有左中郎将,汉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主轮番执戟宿卫天子。魏因置。亦作东中郎将。比二千石,第四品。吴蜀亦置。

东观令 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东曹属 汉制,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职称掾,副职称属,皆比二百石。东曹副职吏员称东曹属。三国因之。

东曹掾 汉制,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东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为刺史,后主二千石长吏及军吏的迁除。三国因之。

荡寇中郎将 中郎将秦汉时即设有是官,为皇帝的宿卫侍从官。秩位次于将军。东汉三国事名号渐多,各国自相署置。荡寇之名仅吴有置,魏蜀未见。

荡寇将军 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督军校尉 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督军从事 刺史、州牧之属官,多称从事史,分主各事。东汉末临时设置属军事之从事史颇多。

都督 领兵将领或地方军政长官之称。蜀于边缘诸郡皆置都督领兵屯守。

邸阁督 邸阁为囤积粮谷之所,其督为守备屯所士卒之长。

典学从事 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典曹都尉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都尉 都尉名官甚多,多为主兵武官。地方郡国都尉,主兵。

都护 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奋威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奋武将军 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 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符节令 秦汉时置此官,属少府,掌府节。魏置符节令,别为一台,位次御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吴蜀亦置。

奉尚 “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车都尉 汉武帝时设奉车、驸马、骑三都尉,皆比二千石。奉车都尉掌御乘舆马。魏时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辅国大将军 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辅国将军 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关内侯 秦置。爵第十九级,位次于列侯。有其号,无国邑。

光禄大夫 秦郎中令属官有中大夫,汉更名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时为第三品,位次三公。无固定职守,相当于顾问。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优重。

横江将军 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黄门丞 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黄门令之佐吏有丞、从丞各一人。

黄门令 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诸宦者。

护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初又称护军中尉。武帝时设护军将军。护军之号,有时即指竣军将军或中护军之简称。

护军将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侯相 即列侯封国的相,主治民,如县令、长。

后典军 三国时蜀于监军之下置典军,分前、后、中三典军。吴亦置,但分左、右、中。

后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虎威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虎贲中郎将 《周礼·夏官》记有虎贲氏,掌王出入仪卫。汉平帝元始元年更名为虎贲郎,置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将 三国吴置,胡综任之。

金曹从事 三国吴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货币盐铁事。吴置金曹从事,胡综任之。

建武将军 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将军 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监农御史 为御史中丞的属官。秦置御史大夫,汉因之。有两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台属下有名目不同的御史,分掌各事。监农御史为其中之一。三国吴有置,魏蜀未见。

监军 春秋有载,三国均置。无定员,随事而设。诸州不置都督时置此官。将军领兵出征时,多置监军。

记室 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家令 太子属官。秦置,魏时为第五品,秩千石,主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

军师 三国时各国均设军师官,皆参与主持军事谋议等事。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军议校尉 参议军事的官位。

谏议大夫 秦时,郎中令属官有大夫,掌议论、顾问、应对。汉武帝置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秩比六百石。魏蜀有置,吴无考。

立武中郎将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立节中郎将 三国吴置。陆抗任是职。

领军 是中领军或领军将军的简称。曹操为丞相时置,掌禁兵。

领军将军 领军中资重者之称。资轻者为中领军。掌禁兵。

列侯 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魏初如汉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令史 汉代少府属官有尚书令史,兰台令史。诸公府亦设令史,地位低于掾史。曹魏公府及诸将军府设令史。蜀相府有令史。

令 秦汉时县官管辖区万户以上者称令,万户以下者称长。

秘书 掌管禁中图书秘记。汉桓帝始置。

秘府郎 三国吴置,掌校秘书。

门下循行 汉制,郡守三吏有门下循行,类似门下客,不主实事。

门下督 将帅府属官。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南中郎将 光禄勋属官。魏时秩二千石,蜀亦置,吴无。

破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平戎将军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平东将军 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南将军 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北将军 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 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偏将军 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前护军 魏及蜀皆置护军,唯蜀护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护军。

前将军 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前军师 东汉始有军师之名。分前后左右中之名,第五品。

骑都尉 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

劝学从事 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于典学从事。

儒林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上大将军 吴孙权黄龙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陆逊任是职。

绥南中郎将 三国魏蜀二国置有此官。士燮、张翼曾任是职。

射声校尉 汉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即善射箭者。秩二千石。魏时为第四品,比二千石,掌宿卫兵,吴蜀亦置。

司马 《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司盐校尉 又称盐府校尉。刘备定蜀时置,主较盐铁之利。吴亦置,主管海盐生产诸务。

师友从事 汉制,刺史州牧的属官有从事史,分为别驾、治中、簿曹、兵曹从事等。汉末或置师友从事,仅为荣誉职位,无固定职守。

师友祭酒 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于府中,专事谋议,称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于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为祭酒。

庶子 太子府属官,第五品,秩四百石,职如三署郎。

舍人 秦始置,轮番当班宿卫太子。魏时为第七品,秩二百石。

尚书选曹郎 三国吴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曹郎。

尚书右选郎 三国蜀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部,分左右,有右选郎。杨戏曾任。

尚书吏部郎 曹魏置尚书郎中二十五人,分部、曹治事,有吏部郎

2. 大将军与太尉比谁大

在古时,太尉与大将军都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级长官,一般认为,大将军的职责相当于现代的武装部队司令官,而太尉大致类似于政府的国防部长。实际在不同的时期,这两者的权重有很大的变化,有时是因为职位权责划分的变化,也有时是因为在职者权势的影响。 大将军最早在战国时开始设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楚怀王与秦战,秦败楚,虏其大将军,屈モ是矣。”汉高帝刘邦在汉中时,拜韩信为大将军。“初拜信,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儿戏耳。’乃择良日,斋戒设坛,以礼拜之。”登基以后,又以窦婴为大将军,每朝大议,列侯莫敢抗礼。
汉时的将军职位与公相当的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种,“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左右前后将军,皆金印紫绶,位次上卿。”
汉武帝时卫青为车骑将军,几次北击匈奴立有大功,武帝使使者持大将军印,于塞外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卿以下皆拜,惟汲黯独揖。”武帝想格外地对卫青表示尊宠,故又设置了“大司马”的官号,“以古尊官唯有三公,皆将军始自秦、晋,以为卿号,故置大司马官号以冠之。”“加青大司马位,冠於大将军上,共为一官。”是为最高武职。后来霍光、王凤等都任大司马兼大将军。直到汉成帝绥和二年,才罢去大将军官位,只保留了大司马的印绶。
刘秀起兵河北,占据洛阳以后,四面征伐,统兵的将军们都称“大”,有很多杂号大将军的封号,如虎牙大将军盖延、征西大将军冯异、横野大将军王常、骠骑大将军杜茂、河西大将军窦融、建义大将军朱佑、建威大将军耿弇、负责维护军纪的“刺奸大将军”,后来的征南大将军岑彭等,天下初定后规范了官制,裁撤了大量武职,以大将军吴汉领大司马职。东汉时,大将军自为一官,不再附加大司马官号,位在三公之下,置官属,受太尉节制。
汉和帝时,大将军窦宪权震一时,公卿百官为了显示逢迎,共同奏请,把大将军这个官位定在太傅之下,三公之上,属下的长史、司马为二千石,从事中郎二人为六百石官秩。“宪初为此官,威振天下,尚书以下欲拜之,伏称万岁。尚书令韩棱曰:‘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乃止。”东汉的大将军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到了“跋扈将军”梁冀任大将军时,官属比三公多出一倍。汉末时多以外戚为大将军,如安帝先以舅邓骘、后以嫡舅耿宝为大将军,顺帝以皇后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 太尉是秦朝开始设置的官号,金印紫绶,掌武事。“自上安下曰尉,故武官咸以为号。”大司马则是远古官位,掌武事。“司,主也。马,武也。”尧时,弃为后稷,兼掌司马。齐威王时有司马田穰苴,楚有大司马景舍,项羽则有曹咎、周殷并为大司马。
汉朝一开始继承了秦朝的太尉官制,汉文帝三年时撤销,汉景帝三年复置,“其尊与丞相等。”汉武帝建元二年时撤销太尉官衔,元狩四年初设置了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冠者,加於其上为一官也。”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武帝又令大将军、骠骑将军皆冠大司马之号。汉宣帝地节三年单独设置了大司马官位,不冠将军,但没有配备印绶和官属。汉成帝绥和元年初,赐大司马金印紫绶,配置官属,禄比丞相。汉哀帝建平二年又撤去大司马印绶、官属,重又冠回到将军称号上。元寿二年复赐大司马印绶,位在司徒上,配置官属,其长史为千石官秩。汉律:丞相、大司马、大将军,俸钱月六万。“始直云司马,议者以汉有军候千人司马官,故加大。”改革家王莽摄政的时候,认为汉乃无小司徒,把司马、司徒、司空之号都加上了个“大”字。
东汉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废大司马为太尉,复旧名为太尉公,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所以汉朝的太尉即是大司马,迭替设置,从不并列,直到灵帝末期,以刘虞为大司马,而太尉如故,大司马与太尉开始并置。 汉末献帝建安年间,已是三国早期了,诸侯割据,朝廷只剩了个空名号,官制仍然保留,只不过威权靠实力说话,没人在意名义上的官职了。更别说各路诸侯纷纷自封自配,朝廷正式任命的反而最没含金量。长安乱那阵官职横飞,“杨奉车骑将军,韩暹大将军,假节钺”之类的笑话层出不穷,无论当时还是后来,其实都没人真当回事,象杨奉韩暹投奔袁术后,还不是老老实实当了个部将。
曹操迁都许昌,拨乱反正,秩序渐渐恢复。此时大将军职位仍在三公之上。曹操自为大将军,以汉献帝的名义封袁绍为太尉,袁绍无法忍受自己竟然位列曹操之下,上表推辞不受。当时袁绍盘踞河北,实力占绝对优势,曹操还是惧怕他的,连忙把大将军让给了袁绍。“二年,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赐弓矢节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然后受之。”曹操自己做了司空,行车骑将军。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设置太尉,官属有军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正行参军、掾属(东西曹等)、舍人,以及营军刺奸、帐下都督、令史。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地位显赫,但都没有具体事务管理,仅是官高禄厚,参与朝政而已。黄初四年廷尉高柔曾给曹丕上疏,建议增加三公决策大权,但没见有下文。太尉王祥与荀顗谒见晋王司马炎,“顗谓祥曰:‘相王尊重,何侯既已尽敬,今便当拜也。’祥曰:‘相国诚为尊贵,然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及入,顗遂拜,而祥独长揖。”孙盛《晋阳秋》载:“二月,文帝进号为王,太尉王祥独长揖。王谓祥曰:‘今日然后知君见顾之重也。’”相反的例子是何曾,“文帝为晋王,曾与高柔、郑冲俱为三公,将入见,曾独致拜尽敬,二人犹揖而已。”
魏国建立的延康元年,第一任太尉是太中大夫贾诩,大将军是夏侯敦。不久夏侯敦死,次年以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黄初二年孙权奉表归降,封大将军,吴王。复置大司马,以曹仁居之,而太尉如故。则太尉、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在三司上。吴有左、右大司马。黄初年间魏还增加了“上大将军”,以曹真为之。吴国有样学样,亦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诸葛瑾为大将军。
黄初四年贾诩、曹仁先后病死,廷尉钟繇接任太尉。自孙权叛后,魏国未见大将军记载,但曹丕死时,受遗诏的倒是有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好几位“大将军”。
魏明帝曹睿即位,任命曹休为大司马,曹真为大将军,华歆为太尉。大将军的职位仍是最高。太傅、大司马的秩位也均在三公之上,只有骠骑大将军稍低于司空。
魏制,“大司马或屯合肥,或屯皖,以备吴;大将军每屯长安,以备蜀。”此间曹真都督关右,“右将军张郃击(诸葛)亮于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曹休则在石亭败于陆逊,不久忧病而死。
太和四年迁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马懿为大将军。从两人一同统兵伐蜀的前后事情来看,曹真地位高于司马懿。次年曹真、华歆皆死。青龙元年,公孙渊斩送吴使,封大司马、乐浪公。 青龙三年,司马懿由大将军迁为太尉,但是大将军改在三司之下。后来又改回到三司上。“曹睿寝疾,拜曹爽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懿并受遗诏辅少主曹芳。曹爽为正,司马懿副之。”
有史料载,本来明帝遗命的大将军是燕王曹宇,但被曹爽利用刘放、孙资矫诏免之。曹爽与司马懿共事仅一个月,曹爽上奏朝廷,以司马懿功高盖世为名,请求升他为太傅。曹芳遂下诏曰:“太尉体道正直,功盖海内。昔周成王建保傅,近汉光武设大司马,皆所以优隆俊杰,必有尊也。今大将军荐太尉宜为太傅、大司马,朕甚嘉焉。朕惟朝议以前后大司马累薨于位,又太尉姓与之同,故用低回,有意未遂耳,其以太尉为太傅,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如故。”并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太傅一职在三公之上,但没有实权。 征东将军满宠接任司马懿的太尉之职,没过两年病死,以领军将军蒋济继任。蒋济死后是司空王凌接任。不到两年淮南第一叛,事败后王凌自杀,司空司马孚任太尉。
嘉平元年高平陵政变,大将军曹爽被免,此位虚置。直到嘉平三年,司马懿死后,卫将军司马师改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事实上执掌朝政,次年改为大将军。事实上这段时间魏政全归司马氏,汉末皇帝成为傀儡的局面再次出现,朝廷百官无论称为三公也好,大司马也好,皆惟司马氏之马首是瞻,谈不上有什么权柄了。
“自汉东京,大将军不常置,为之者皆擅朝权。”大将军司马师亦是权倾朝野,他使了一招掩耳盗铃,以叔父司马孚为太尉,奏改大将军在太尉后,位次三司下。但后来还是改了回来,仍在三司之上。直到西晋太康元年,“琅琊王伷迁大将军,复制在三司下,伷薨后如旧。”
止兀二年司马师死,卫将军司马昭继任大将军,这一年吴大将军孙峻和蜀大将军姜维先后大举进攻,但都被击败。
司马昭权势张焰,不久加号大都督,司马孚迁为太傅,以司徒高柔为太尉。
淮南第三叛平敉之后,司马昭几次被加相国、晋公,都坚辞不受,直到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伐蜀时才正式进位。此时太尉高柔病死,不久成都投降,以征西将军邓艾为太尉。钟会之乱,邓艾亦见杀,乃以司空王祥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直至司马炎受禅。 蜀国不设史官,能看到的资料相对缺少些。大致印象是建国后即设丞相,刘备死后丞相诸葛亮即执掌军政大权。诸葛亮死,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次年杨仪废,蒋琬进为大将军。又数年,进蒋琬为大司马,实际上前后十余年独掌蜀国权柄。延熙六年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兴势之役击退曹爽大军进犯,威权渐渐加重。蒋琬死后蜀国的实权就都在大将军费祎身上,直到延熙十六年,费祎被刺,才由卫将军姜维控制了军权。姜维连年北伐,延熙十九年进位大将军,一度自贬为后将军,后复位。 吴国的资料也不多。孙权称帝,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赤乌四年,大将军诸葛瑾死,六年,丞相顾雍死,次年以陆逊为丞相,一年后亦死。赤乌九年,以骠骑将军步骘为丞相,车骑将军朱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镇南将军吕岱为上大将军,威北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
孙亮即位,以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领尚书事,吕岱为大司马。但实际权柄还是在诸葛恪手里。孙峻杀了诸葛恪后,封丞相,掌握军政实权。吕岱死后,滕胤为大司马,不久败亡。
孙休继位后以大将军孙琳为丞相,没过多久收斩之。永安五年以濮阳兴为丞相,丁奉为大将军。孙皓立,以上大将军施绩、大将军丁奉为左右大司马。凤皇二年,以陆抗为大司马,次年卒。 据载,蜀国于章武三年设置太尉,据《三国会要》注引,《唐书·世系表》中记载有个叫上官胜的人曾做过蜀国太尉。吴国于建衡三年设置。 晋受魏禅,因其制,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凡八公同时并置,唯无丞相焉。自义阳王望为大司马之后,定令如旧,在三司上。

3. 古代拜大将军有哪些步骤呢

大将军是我国古代常用的武将封号,始于战国,直至清朝,但不同的时期的大将军职权相差极大,有的只是高级武职后缀,有的却是军队最高统帅甚至军政一手抓,拜大将军的步骤也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汉朝以前:庄严隆重

“将军”一词的意思就是统军者,春秋时期列国常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说明他们一军之帅的身份,并不是正式官名。

到战国时期,秦赵燕等国把将军当成正式官名,并且出现了前将军、后将军、上将军这些职务,常以上将军为最高军事武官,比如白起就曾是秦国的上将军。

大将军在战国时期是不如上将军的,但这一情况在秦末出现了逆转,因为日后统一天下的汉国,将大将军定为最高军事武官,其核心事件就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东汉初年大将军改为在三公之下,汉和帝时期窦宪任大将军,因为勒石燕然的功绩和外戚的权势,百官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

东汉的大将军开始也不常置,常常是战乱需要或者奖励战功,而且担任者多为外戚,比如汉安帝时期西羌叛乱,外戚邓骘率军出征,班师后出任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也正是汉安帝坏了规矩,始终以外戚耿宝为大将军,且常年在京师处理政务,汉顺帝时期皇后的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位同三公,大将军走向了西汉大司马的位置了。

东汉开始在大将军之上冠以称号,比如开国功臣景丹为骠骑大将军,还有建威大将军、中军大将军等等。

汉朝以后:诏书任命

汉末以后战乱频繁,将军号泛滥成了白菜,大将军也不再具备唯一性,东汉开创的冠号法被发扬光大,各种大将军如征西大将军、安东大将军横空出世,南北朝时侯景更是自封宇宙大将军。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将军已经从唯一的最高武职贬值成了高级武职的尾缀。隋朝时,大将军是统率禁军高级将领,唐朝时被改为了二把手,位居上将军之下。同时从唐朝开始,大将军是武散官的最高级,虽无实权,但听着很威风。

宋朝时大将军已经成为空衔,再无统率军队的权力。但到了明清时期,这一现象又出现了反复,明清时期又像汉朝那样,在战争时期特派大将军统兵,或作为统兵者的后缀,比如徐达、冯胜都担任过大将军,清初豪格也曾为靖远大将军,也都是战后即撤。

很显然,汉朝以后大将军先是从中央到地方,接着又从地方到中央,但职权的变化,基本昭示他们不再需要封坛拜将这种繁琐的程序。

4. 笑傲大将军免费阅读

笑傲大将军 第01章 骑马出西北 笑傲大将军 第02章 笑傲江湖 笑傲大将军 第03章 一人一马 笑傲大将军 第04章 新白蛇娘子
笑傲大将军 第05章 龙雀(上) 笑傲大将军 第06章 龙雀(下) 笑傲大将军 第07章 九阴真经 笑傲大将军 第08章 川西四鬼?
笑傲大将军 第11章 转过怒云气 笑傲大将军 第12章 发现个秘密 笑傲大将军 第13章 林家平之 笑傲大将军 第14章 狂妄小子
笑傲大将军 第15章 一语一巴掌 笑傲大将军 第16章 闯大祸了? 笑傲大将军 第17章 泉州守备营 笑傲大将军 第18章 搬来了救兵?
笑傲大将军 第19章 他是参将? 笑傲大将军 第20章 担当、骨气! 笑傲大将军 第21章 林震南 笑傲大将军 第22章 风趣的将军
笑傲大将军 第23章 伙食费 笑傲大将军 第24章 关系户得意洋洋 笑傲大将军 第25章 青山发飙 笑傲大将军 第2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笑傲大将军 第27章 太居楼 笑傲大将军 第28章 什么情况 笑傲大将军 第29章 福州似水年华 笑傲大将军 第30章 东方姑娘
笑傲大将军 第31章 神技三件套 笑傲大将军 第32章 青城余沧海 笑傲大将军 第33章 今夜很凉 笑傲大将军 第34章 余沧海借钱
笑傲大将军 第35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笑傲大将军 第36章 退敌 笑傲大将军 第37章 天下三十八省 笑傲大将军 第38章 小林子送谱
笑傲大将军 第39章 牛不识,狗来问 笑傲大将军 第40章 华山大师兄 笑傲大将军 第41章 断剑又见断剑 笑傲大将军 第42章 龙雀舞起
笑傲大将军 第43章 五百甲士 笑傲大将军 第44章 还打不打 笑傲大将军 第45章 打怪拉仇恨? 笑傲大将军 第46章 有一个背影
笑傲大将军 第47章 带着吴兄上青楼 笑傲大将军 第48章 忘记的风景 笑傲大将军 第49章 剑舞(求打赏!) 笑傲大将军 第51章 林震南再送钱
笑傲大将军 第53章 刀锋落下 笑傲大将军 第54章 月黑风高逃跑夜 笑傲大将军 第58章 二狗的血性 笑傲大将军 第59章 嘶吼的狂风
笑傲大将军 第60章 师兄速退 笑傲大将军 第61章 末将来迟 笑傲大将军 第62章 易经锻骨篇 笑傲大将军 第63章 岳不群前来
笑傲大将军 第64章 急躁令狐冲 笑傲大将军 第65章 旁门左道? 笑傲大将军 第66章 撩阴腿威风依旧 笑傲大将军 第67章 岳不群的揣测
笑傲大将军 第68章 莆田虎头山 笑傲大将军 第69章 茅屋救人 笑傲大将军 第70章 被发现 笑傲大将军 第71章 鞭影重重
笑傲大将军 第72章 看箭看剑 笑傲大将军 第73章 钱拿来,放人! 笑傲大将军 第74章 神鞭邓八公 笑傲大将军 第75章 海中渡气
笑傲大将军 第76章 淫贼我杀了你! 笑傲大将军 第77章 大小姐思想不纯 笑傲大将军 第78章 背着走 笑傲大将军 第79章 林家灭门
笑傲大将军 第80章 网从天降 笑傲大将军 第81章 拜佛塔
笑傲江湖 [分卷阅读]
笑傲大将军 第82章 塞北名驼 笑傲大将军 第83章 螳螂捕蝉(一) 笑傲大将军 第84章 螳螂捕蝉(二) 笑傲大将军 第85章 螳螂捕蝉(三)

5. 古代将军等级

复制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汉朝:
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四品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上野战军五校尉)
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
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宁朔将军、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
东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以上为四中郎将)
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司律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
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护东羌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东夷校尉(以上为派遣军)、监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五品偏将军、裨将军(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
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昭烈将军、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捕虏将军、殄吴将军、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怀集将军、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
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六品和戎护军、殄虏护军(以上为杂号护军)

二.明朝以武立国,但接受宋代教训,没有采用以文抑武的政策,相反大幅度提高武官级别,而且明太祖朱元璋还明确规定文臣不得封公侯,最高只能封伯爵。设置最高军事机构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每府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副手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朝廷各卫的指挥使都是正三品,各省的军事长官都指挥使为正二品,要高于本省的行政长官布政使(从二品)。地方各卫的指挥使也是三品官,千户所的千户为正五品,百户所的百户为正六品,都远高于知县(正七品)。

不过和历代一样,这套武官系列到了明中期后就运转不灵,朝廷陆续在各地设置“总兵”作为某一部队的总指挥,以下也不再按照原来的序列任命军官,而是另行委派参将、游击、守备等中级军官作为基层部队的指挥官。另行委派千总、把总之类名目的军官来组织指挥小部队。而在这些武官之上具有战区指挥权的却往往是朝廷派出的文官担任的“提督”、“总督”、“经略”。

三.清朝入关后,八旗兵军官序列相当高,各旗都统为从一品,各地驻防八旗的将军也是从一品(原为正一品,乾隆时期改为从一品)。具有指挥某城八旗全权的副都统,为正二品。以下有总管(正三品)、副总管(正五品)、城守尉(正三品)、防守尉(正四品)、参领和协领(从三品)。绿营兵军官序列则沿袭明末惯例,以提督(从一品)为最高级别军官,以下为总兵(正二品),副将(正三品),以及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等级别军官,基层军官“千总”(从六品),“把总”(正七品),级别也很高。

阅读全文

与什么网络推广啪繁大将军29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云浮h石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浏览:474
2014市场营销学试题及答案 浏览:5
五一高校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69
茶叶市场营销策划书 浏览:332
学校教师培训需求方案设计 浏览:449
陕西欢囍品牌营销策划公司 浏览:126
现代企业营销管理与品牌经营 浏览:916
广誉远品牌营销总监 浏览:51
网络营销站点策划 浏览:304
怎么能查到酒店的促销活动 浏览:642
教研电教培训方案 浏览:871
翼支付线下推广活动方案 浏览:414
学市场营销学心得体会 浏览:525
市场营销研究哪些内容 浏览:904
市场营销学吴健安业务战略 浏览:9
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培训的方案 浏览:167
双11购物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36
农产品网络营销量 浏览:119
书店网络营销策划活动 浏览:177
2016电子商务政策法规 浏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