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听完培训, 您对统编教材的使用应该有哪些变化
摘要 您好,对使用统编教材的一些看法
B. 统编教材事件是怎么回事
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新教材历经五年编审,会让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第一课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统编教材9月启用 小学我们一起去看看怎么回事一上学第一印象就是汉字不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袁女士家的“小豆包”刚刚领回人生中第一套小学课本。袁女士首先翻开了语文教材,发现其中一改过去先学拼音的传统,第一篇是识字课文“天、地、人、你、我、他”。袁女士说,“从一开始就学习汉字到拼音这块,挺好的,有助于孩子的幼小衔接,因为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是图文识字,不太接触拼音。先学汉字再学拼音,孩子也容易理解。”
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秋季学期也就是今年9月1日起,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作为语文教材的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家长们首先注意到的拼音和识字顺序的变化并非偶然的编排。这次新教材把拼音的教学往后推了一个多月,看起来好像是教学顺序的调整,实际上也体现一种理念,也就是说汉语拼音只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工具。套教材一开始,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很大的楷体字,要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汉字原初的感觉。一上学第一印象就是汉字,而不是拼音b、p、m、f,还要考虑到现在很多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了,英语跟b、p、m、f混在一起也很困难。
“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它不是目的。”这句话可以推及所有科目。字斟句酌的课本,字句之外寄托家国深意。教育部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表示,义务教育三科教材编写团队集全国知名学科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人数超过140人。成稿的教材在广泛征集机构、专家和一线意见后,实行四审制度。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田慧生介绍,对统编三科教材的审查,从根本上是要把好教材的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审查教材的思想性,以保证教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审查教材是否注重学思结合,是否注重知行合一,是否注重以学生为本;审查教材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内容是否准确,容量是否适当,难度是否适宜,选材是否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内容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编排是否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贯穿统编三科。
C. 统编教材习作例文怎么教
疫情特殊阶段,通过钉钉直播,我听了统编版教材的网上培训,有李瑞芳老师对我们五年级下册编排思路及教学建议的深入讲解,有张琳琳老师针对一二单元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同时,也在网络上观摩了一些名师的微课,让我对统编教材有了新的认识,为自己更好地教学打下基础。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简单做下总结。
一、对统编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和认识
与原人教版教材相比,增加了综合性学习单元、习作单元,还有专门的文体单元,如名著单元、神话单元等,还增加了快乐读书吧。并且,新教材的习作和口语交际不再从属于语文园地,而是放在园地前面。园地中也增加了词句段的运用,为习作打基础。新教材也增加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古诗词和文言文都有所增加,说明新教材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二、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了努力方向
要熟悉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段目标,对各单元的语文要素做到心中有数。在进行备课时,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三、对阅读教学的方向有了清楚认识
通过培训学习,对于阅读教学,我认为就是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精读、略读、课外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阅读是一项长期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便有所收获,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要让学生多读,老师首先要多读,先获得阅读感受,才可以在课堂上感染学生。
四、对习作教学有了方向
习作教学一定要渗透于平时的阅读中,将平时课堂上学到的表达方法巩固运用到习作上。重视过程性指导,一定加强作文修改和交流环节。引导学生多动笔,多积累。
总之,这几次的统编教材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一定会认真阅读笔记,结合实际,把教学工作开展好。
D. 统编教材使用心得体会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
特殊阶段,能够进行线上培训,我特别期待,期待专家老师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培训会。真的很有幸能与这些专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两位老师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古诗、口语交际、习作、课后题,还有口语交际课堂案例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对教材有了更深的认识。
1、备课方面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认真研读教材,包括教材的处理,重难点的把握,对不同课型的处理等,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需从重难点入手,对于一些综合性学习或是观察作业等要早些布置给学生。以课后题为主,首先自己得带着问题去研读全文。
2、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了人文主题与语文素养双线结构。正如新课标所说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是培养学生语文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
工具性是语文是人们用来交际说话和书面写作的手段,不管说话还是写作,都是从字词句段篇为基础的,所以说这方面的训练是螺旋上升的。两位老师还讲了每个单元的主题,以及单元前的语文要素,即点明了如何学习本单元以及学什么。以前有时自己不知道要教些什么,这次培训专家为我指明了方向,只要有主题,方向就能明了。
3、三年级开始就安排了略读课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他们都各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
以前的教学中我也说过,让学生读书,但是没有特别的重视学生的阅读,通过这次培训以及大语文观,我知道了,要加大力度重视学生们的阅读和自己的阅读。
4、专家还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团队的一些优秀做法,案例等等。在自己的教学中,也会尝试一些新的比较好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做法。
这次聆听我觉得自己要终身不断学习,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常流水,我要珍惜每次培训学习的机会,以求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每一次培训真的都是一次身心的旅行。
E. 2018年春季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网络培训讲义精要
《统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pdf》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R9NbP_2Y9Z94uqAwkaoP-g提取码:fuco
部编语文2下 精编课件二套|课件2 25优质课件R|部编语文2下 课件1 精品详解 Y|第一单元|第五单元|第四单元|第三单元|第七单元|第六单元|第二单元|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25 羿射九日|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F. 推进统编教材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语文要素:对于2019年秋季进入四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统编教材,但大部分语文要素已经有相应的训练。如统编教材三年级的“理解难懂的词语、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等,这些语文要素在沪教版教材中也有出现,相关的阅读技能已经得到训练。教师无须安排补学,适当加强巩固即可。
2、阅读策略单元:对于四、五年级学生来说,未涉及的阅读策略单元是三上的“预测”单元,以及四上的“提问”单元。对“预测”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教师可结合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进行教学,也可以在“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中加以落实。
实行政策:
1、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教育部历时五年,统一组织新编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2017年秋季学期起,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2、统编的三科教材注重立德树人,让青少年从小打好中国底色,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革命传统教育,注重法治精神培育。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9月起全国中小学3科使用统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