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从产品的三个阶段全方位解析产品运营体系
运营需求定律:产品和技术突破程度越低(跟 UI 无关,出色的 UI 天然正义),运营的需求程度越高。
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运营体系?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如何落地?
运营的工作就像丘比特,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待嫁的少女,她就是我们的产品,我们的目标,就是给她找对象。
渠道是弓,内容是箭,用弓把箭射出去,俘获别人的心,渠道决定能让多少人看到,内容决定能否打动别人,等别人对产品产生了兴趣,我们还要修筑桥梁,能够跟用户沟通,这个桥梁就是用户体系。
下面按照产品的不同阶段来聊聊运营在不同阶段的主要作用和目的。
一、产品上线前
核心目的:
产品预热,市场试探
渠道:
微信、微博、知乎等社会化媒体
内容:
运营推送的内容和文案应该是按照产品预期的目标用户来确定的,首先你要知道你想要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会对什么样的内容产生兴趣,围绕这些内容来撰写推送内容和文案。
原因:
在这个阶段,通常团队处于种子轮/天使轮的融资阶段,整个团队的核心基本都在产品上,也没有足够多的钱去花在运营上。微信和微博是很好的渠道,因为免费,而且平台的有效用户几乎是无限的,运营要做的就是通过内容和文案的编辑,发出你的声音,让用户看到你。
在这个阶段,没什么必要去过多地考虑活动和品牌(当然你不能给品牌抹黑),全力以赴去获取对产品方向感兴趣的用户,培养天使用户,可以适当做一些简单的互动,比如投票、鼓励回复之类的,以此来收集用户群体的意见,从中筛选出你觉得有用的,并反馈给产品。
我见到过很多公司喊着用户至上,体验至上,然而跟他们说出自己的建议却永远是石沉大海,微信公众号永远是自动回复,客服永远是转接。用户体验不是必须的,如果你的产品极具突破性,就算永远不搭理用户他们也会把你当成上帝,但更多的时候公司都很急于当上帝,不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
二、产品打磨阶段
核心目的:
产品发布,观察市场反馈,沟通用户,优化产品,验证产品逻辑
渠道:
微信、微博、知乎等社会化媒体;五大门户网站或垂直领域门户网站;App Store/第三方应用商店;线下活动;用户 QQ 群/微信群;产品自有渠道
内容:
产品发布相关的公关稿,围绕产品展开的社会化营销内容,ASO 相关内容,用户行为激励,能够促进活跃度的专题/活动
原因:
在产品上线的时候,一般天使轮的钱也剩的不多了,有的公司会选择融 pre A 或是直接融 A 轮,给产品更多一些试错的空间。
产品发布,有的公司喜欢弄个大新闻,有的公司喜欢低调冷启动,这个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产品完成度、CEO 的调性和手头的资源。
如果要策划产品发布会,运营就有的忙了,场地、媒体、流程安排和整体策划,发布会结束不写个回顾?还要联系各种新媒体渠道帮推广,当然,这些都不会有什么预算的。
如果产品是个 app,运营肯定要负责各大商店的上架,iOS 要发 app store 审核,安卓就多了,各种第三方市场上架。
在这个阶段,整体工作还是围绕打磨产品展开的,第一个版本的产品往往不够完善,或者是 Beta 版,可能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之前培养的天使用户在这个阶段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了,尽可能多地把他们导入产品,让他们去体验产品,并倾听他们的建议。
如果你上一个阶段工作做的比较到位的话,这个时候应该有一些热爱产品并长期保持互动的天使用户了。他们在这个阶段的力量是巨大的,不仅能够对产品给予有效反馈,而且能够构成你用户金字塔最顶层的部分,带动底层用户的活跃度。
这时候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产品用户数稳定在 1000 – 10000 这个量级,不需要追求爆破增长,维持稳定增长更重要。时刻注意用户的每个行为,用户为什么来?来做了什么?为什么走?
这三个问题中,「为什么走」是最重要的,而且不要被短期内的留存数据迷惑,重点放在 DAU 数据上,把观察周期拉长一些,如果用户觉得产品没什么用,可能并不会立刻卸载,而是在一段时间以后觉得这个 APP 没什么用了,才会去主动卸载。
三、产品推广阶段
核心目的:
保证用户量级、活跃度的长期持续增长
渠道:
应用商店推荐位;换量;DSP 渠道;三大搜索;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线下广告;五大门户网站或垂直领域门户网站;用户 QQ 群/微信群;产品自有渠道;预装机渠道;地推
内容:
围绕产品展开的社会化营销内容,ASO、SEM 相关内容,用户行为激励,能够促进拉新的专题/活动
原因:
在这个阶段,融资应该到了 B、C 轮,用户量级、市场占有率成了运营的核心,之前做出的铺垫现在应该到了爆发的时候。全力展开推广前,务必要保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及完成度,否则推广会适得其反。
做推广时,先保证传统渠道的搭建,也就是上面列出的渠道,这些是比较基本的方式,花费也比较稳定,可以从中选择合适自己产品的渠道进行推广。
更重要的是,不要被这些方式框死,各个行业内,流量的成本是相对稳定的,获客成本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仅靠产品不能杀出重围,那么运营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以更低的成本获取高质量的用户?如何快速实现用户量级的爆发和突破?如何从竞品中脱颖而出?
很多 CEO 不认可流量成本,认为好的运营应该快速免费获客,认为好的运营哪怕产品是屎也能卖出去。凡是抱有这种想法的公司一定会死,市场已经 100% 证实了这一点。
创业的隐形门槛之一就是行业内的流量成本是否还存在浮动空间,然而这一点 90% 的 CEO 并不知道。
我们会看到很多非常牛逼的营销方式,非常牛逼的创意,但「创意」绝不是它们成功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创意,有的公司做就能刷爆朋友圈,有的公司做就只有个位数的转发量。
渠道和内容是相互依存的,如果硬要分出一个高下,渠道占 51%,内容占 49%,内容体现创意,渠道体现执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公众号发,阅读数就会截然不同。大号显然会有更多的阅读量和转发量,但大号本身又是靠无数优质内容做起来的。
很多公司都想着做出国民级的营销,但却从来不重视培养自有渠道,更不想把钱花在投放上,最后效果不好,锅基本都要靠运营来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只看到了那些牛逼的创意,但你从不关心它们是怎么到你的眼前的,也不知道更多牛逼的创意没能让你看到就泯灭在了流量的洪流中。仅靠产品好就想一炮而红的时代已经越来越远,每个领域的竞争都很激烈,何况你的产品真的好么?
这又回到开篇的第一句话,产品和技术突破程度越低,运营的需求程度越高。不是换一套 UI 和交互就叫「产品好」。
之前我在做市场渠道的时候,遇到过很多鄙夷的目光,「花钱谁不会啊」,我拿十万,能花出二十万的效果,你拿十万,花出十万的效果,我的获客能力就比你强了一倍,我会占领更大的市场,拿到更多的融资。每个公司的钱都是有限的,怎么才能做到对每一分钱负责?
内容好不好,更多的时候依赖策划人本身的直觉,很难去衡量,就像写文章写的好就是写的好,有趣就是有趣。这东西需要长期的锻炼和打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渠道是相对更可控的。只有优质内容配合优质渠道才能产生现象级的传播效果。
运营的工作,就是在「市场」、「产品」、「用户」三者之间形成坚韧的纽带,用有限的力量去撬动最大的市场,让产品走出去,让用户沉淀下来。
❷ 产品推广方案设计怎么写
做产品推广方案要基于你的产品特性和推广目的来做,我之前的产品推广是找的推一手做的,可以免费帮忙定制,有效果价格也不贵。
❸ 网店运营的推广体系是什么
网店运营指的是基于网络店铺的运营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市场调研、市场开店、回官方网答店运营、品牌营销、资金流、物流、分销体系的建设与维护、会员营销、数据分析等等。
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基础性的工作和推广性的工作两大类。
一、基础性的工作包括起店名、编写宝贝标题、编写宝贝细节描述、装修店铺、店铺日常的维护和产品的更新工作;
二、推广性的工作包括促销活动的设计、网店的推广等。
❹ 如何快速搭建2b产品的营销推广体系
1.分析你的用户,了解你的用户类别和个性。
2.分析各种渠道,做好各类渠道的评估,以此来选择适合你们的推广渠道。
3.搭建你们自己的平台系统。
4.与平台系统结合搭建你们的推广渠道。
❺ 营销推广体系指的是什么啊
营销体系抄
随着中国经济的袭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形式的加剧,产品同质化的趋势加大以及消费行为模式的不断变化,营销模式和方法越来越需要本地化和个性化。阿塔咨询帮助客户将消费者深层次的需求转化为对市场分解、客户需求管理、营销思路和策划、销售和定价等所有方面的创新性的定制,预估市场发展趋势,引导市场消费模式,通过释放企业营销潜力,来推动企业稳定的实现销售业绩持续增长。
❻ 完善的营销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完整的营抄销体系,依据企业的营销目标,是围绕"顾客"这一个中心点展开营销,在营销过程中密切关注与应对"顾客线与竞争线"这两条平行线的动态变化,适时对"产品柱、价格柱、渠道柱和促销柱"这四根支撑柱进行调整的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营销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1~3年的市场营销战略目标;
2)新产品研发策略
3)产品定价策略与竞价体系规划:完善产品的定价策略与竞价体系;
4)服务策略与服务体系规划:完善产品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理念;
5)渠道策略与渠道体系规划:完善产品的渠道发展策略与管理体系;
6)销售管理体系规划:完善自身的销售管理体系;
7)促销策略与传播体系规划:完善促销策略和企业传播体系的管理。
❼ 完善的营销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完整的营销体系,依据企业的营销目标,是围绕"顾客"这一个中心点展开营销,在营销过程中密切专关注与应对属"顾客线与竞争线"这两条平行线的动态变化,适时对"产品柱、价格柱、渠道柱和促销柱"这四根支撑柱进行调整的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营销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1~3年的市场营销战略目标;
2)新产品研发策略
3)产品定价策略与竞价体系规划:完善产品的定价策略与竞价体系;
4)服务策略与服务体系规划:完善产品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理念;
5)渠道策略与渠道体系规划:完善产品的渠道发展策略与管理体系;
6)销售管理体系规划:完善自身的销售管理体系;
7)促销策略与传播体系规划:完善促销策略和企业传播体系的管理。
❽ 营销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完整的营销体系,依抄据企业的营销目标,是围绕"顾客"这一个中心点展开营销,在营销过程中密切关注与应对"顾客线与竞争线"这两条平行线的动态变化,适时对"产品柱、价格柱、渠道柱和促销柱"这四根支撑柱进行调整的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营销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1~3年的市场营销战略目标;
2)新产品研发策略
3)产品定价策略与竞价体系规划:完善产品的定价策略与竞价体系;
4)服务策略与服务体系规划:完善产品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理念;
5)渠道策略与渠道体系规划:完善产品的渠道发展策略与管理体系;
6)销售管理体系规划:完善自身的销售管理体系;
7)促销策略与传播体系规划:完善促销策略和企业传播体系的管理。
❾ 我国目前农业推广体系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并称为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农业推广体系(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 作为促进农业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基础和组织保证, 也是我国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农产品产量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特点和取得的成绩
1.1 现状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是政府对农业进行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 党和政府在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 非常重视加强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 历经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和改革, 已建成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水利、农机化、经营管理七大专业技术推广网络, 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1](图1略) 。
1.2 特点 从历史发展可以看出, 由于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 农业推广主要是以行政手段为主, 教育及其他方法为辅, 其特点主要有:
( 1) 由政府部门领导, 农业行政部门主管, 农业推广机构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一一对应。以政府建立的各级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 组织、协调、实施各种农业推广工作。政府制定有关农业推广的政策, 直接负责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 对农业推广机构的人、财、物进行管理, 推广经费依赖于国家财政。
( 2) 组织管理上具有双重性。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既受农业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 同时又受上级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 而且由于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权大于上级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权, 使得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组织领导功能较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较多地是围绕农业行政部门的工作来开展, 向行政领导部门负责。
( 3)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其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取决于计划经济的要求, 因此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化进程。
( 4) 我国的农业推广属于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一般包括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 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过程。过于注重实用技术的推广, 而忽略了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1.3 取得的成绩
1.3.1 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良种繁育、农业技术监督检测3 个系统。除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外, 还包括群众性农技推广组织。全国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地、县、乡、村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1.3.2 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作物、畜、禽、渔品种的更新换代, 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使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过渡。以丰收计划为例, 自1987年实施以来, 每年安排推广全国农、牧、渔、机等业先进、适用、成熟的科学技术100 项左右。通过该计划的实施, 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组装配套, 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应用, 促进了我国农牧渔业的全面增产、增收。
1.3.3 开展技术培训, 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通过广播电视讲座、现场讲授示范、科技宣传栏、技术咨询点、科技大集、“电波入户”等活动, 把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另外, 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等, 开展了对农民的系统培训。
1.3.4 积极参与农业执法和监督管理, 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农业执法和监督管理, 包括动植物检疫、种子质量检验、动物防疫及其监督、农资质量监督、农业机械监督、农民负担监督、农业承包合同管理等, 有效地预防了动植物病虫害传播和假种子坑农害农等事件的发生, 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 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推广体系内部和外部的组织管理与推广体系的任务和目标不相适应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就是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 保障农业的发展, 实现农业现代化。但现行农技推广体系在内部和外部组织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却使其无法实现预定目标。由于政策和体制等方面的制约, 推广工作在业务上受上一级机构的指导, 行政上往往又隶属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 这种管理上的不顺表现在推广体系内部和推广体系与外部有关部门的协调上, 推广体系内部以学科专业设置组织机构, 实行以专业技术为主的推广项目, 由于专业侧重点不同, 财务上亦“分灶吃饭”, 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机构之间甚至人员之间难以协调一致的状况。从推广体系同外部有关部门的关系来看, 推广机构往往只是作为具体项目的执行单位, 在资金的使用以及最终成果的评定、奖励上, 推广人员往往处于次要地位, 严重挫伤了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也造成了重复立项、推广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弊端。由于多头推广, 对推广的技术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 导致一些不成熟或缺乏科学基础的技术应用后给农民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同时也使推广体系和推广人员处于极为被动的状况。
2.2 科研、教育、推广、生产严重脱节 由于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处于政府直接领导之下, 行政倾向过强, 市场导向性差, 致使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成果转化率低。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率只有30%~40%, 转化成果普及率仅为30%, 远远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35%~40%, 而发达国家已达70%~80%。科技成果能转化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潜在的市场需求, 但由于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固有观念的制约, 往往使得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等院校的科研行为与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从而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此外, 农业教育的主体应是农民, 但现有的正规农业教育体系产生更多的是“蒸发效应”, 使大批人才从农村脱颖而出, 离乡进城, 而成人教育和农民教育体系则缺乏长远规划及科学的培训计划, 在具体实施中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如“绿色证书”工程仅安排了由农业院校负责培训学员, 而政府对学员的后期培养和创业则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导致培训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
2.3 推广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与推广体系的现代化不适应 首先, 推广人员的素质偏低。由于长期以来缺少参加培训的机会, 部分推广人员知识面狭窄, 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推广体系内部缺乏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 包括聘用制度、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以及个人工作计划、人员监督与考评等, 使推广人员素质的提高未能纳入推广工作的议事日程。其次, 推广人员及管理者的观念陈旧。推广人员普遍缺少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精神, 不熟悉市场, 信息不灵制约着许多推广活动, 工作上易受某种短期行为的驱使, 推广工作的重点频繁变动, 普遍存在只重项目设立而轻项目管理的现象。推广人员的上述状况显然与农技推广体系的现代化不适应。
2.4 推广经费和手段与日益丰富的农村物质文化生活不适应[2] 首先, 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目前经费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拨款和国家设立的推广项目所给予的经费支持, 这种有限的经费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许多推广机构( 尤其是县、乡2 级) 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经费不足致使推广人员待遇极低, 与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不相适应, 进而导致推广队伍不稳定乃至人员流失。尽管有些单位结合推广开展了各项经营服务活动, 但其收益多是杯水车薪, 于事无补。其次, 推广手段落后。由于经费不足, 基层推广站普遍缺乏有效的交通工具, 缺少对农民进行有效培训的设施以及加强同外界取得联系的设备。推广中仍以传统的“ 一张嘴两张纸”为主, 缺少测试、化验设备, 许多问题因不能及时确诊而错过了解决时机。
2.5 农民素质偏低, 技术推广难普及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 致使一些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弃耕外出打工, 向第二、三产业大批转移, 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整体素质明显偏低, 与接受农业科技所要求的水平相距较大, 成为农技推广的巨大障碍。多数农民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 加大对农业生产尤其是对农业新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能力有限, 承受不了市场因素与自然因素带来的双重风险。因而宁愿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获取稳定的低效益, 也不愿投入大笔资金并承担风险, 造成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滞后。
2.6 相关政策有待完善[3] 《农业技术推广法》是1993 年7月颁布实施的, 10 多年来, 该法案的一些条款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情况: 内容空泛、可操作性差; 执法主体不明确, 违法处罚没有规定; 很多需要用法律条文来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内容都没有制订; 对农技推广的定位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 导致对推广职能和推广体系范畴界定不全面、不科学。
2.7 加入WTO 后面临的严峻挑战 加入WTO 后, 农业进口关税进一步削减, 关税配额不断扩大, 国际贸易的约束更多, 如出口补贴问题、国内补贴和“蓝箱”政策问题、规范和提高“绿箱”政策标准、特别保障条款问题、卫生检疫标准问题、生物技术产品问题等都会蜂涌而至, 我国农业形势将更加严峻。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农业科技储备不足, 基础研究薄弱, 农业科技队伍不稳, 高技术人才奇缺,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导致了我国农业整体水平低下。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 入世后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将面临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方面的挑战[4]。
3 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对策
3.1 明确农业推广体系的创新目标 改革创新农业推广体系, 是为了使我国农业推广工作更好地向前发展, 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明确创新的目标, 以便把握发展的方向。具体的创新目标应是: 建设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巩固健全各级农技推广机构, 培育多元化的推广服务组织, 创新推广体制和机制, 逐步形成新型的国有和民办、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 为中国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 改革和完善中国现阶段的农业推广体系 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是中国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推广体系的主体, 担负着重要的农业推广工作, 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对于创新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强化政府农业推广机构的公益性, 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社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其次要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与机制[5]。“产学研”联合的模式, 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模式[6], 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同步发展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必然趋势, 也是拓宽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职能范围的有效途径。要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教学部门协作的优势, 缩短科研成果的推广路径,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 加快科技信息的集成和传播速度, 使之成为我国政府推广体制的必要补充, 以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此外, 还应增加农业推广的投入, 公共技术推广的投入是实施农业推广的物质保障。由于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是一项国家、消费者均会受益的公共事业, 为此, 政府除建立相应的制度外, 还应在经费上提供充分保障。
3.3 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农技推广队伍及农民素质[7] 加强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 提高他们的素质, 特别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在农民技术教育的形式上, 采取集中、分散、远程、间接、示范等多种形式, 实事求是, 讲究实效。在教育内容上, 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与市场结合, 要进行农业现代意识教育、技术常识教育、绿色证书教育, 提高广大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3.4 建立信息“ 双向传输”机制, 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 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创新要积极引入人性化思维, 体现农民至上,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及时深入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农技服务转变为“农民需要什么推广什么”, 实行双向的技术信息交流和思想观念沟通, 达到农技人员与农民间双向互动; 继续发挥搞讲座、办培训班等传统方法和固定电话、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传媒的作用, 讲给农民听、教给农民学, 使农民“活脑子、有点子、得金子”; 大力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场,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让农民看到样子、摸到路子;积极应用无线电寻呼、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的信息处理、传播手段, 实施远距离广域即时服务, 建立农业和农村信息数据库, 根据需要随时提供各方面信息; 逐步把广泛培训、非常规教育作为今后农技推广的主要方式。
3.5 强化政府调控和政策、法律的保障[8] 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离不开宏观调控, 而法律手段又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充分发挥法律制度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根据加入WTO 后农业及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国家要尽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条款, 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条例》, 指导和规范农业科技推广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尽快制订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定, 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相配套, 使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