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推广 > 陈振濂书法网络培训王佑贵

陈振濂书法网络培训王佑贵

发布时间:2023-04-27 05:28:26

A. 外行 我看现代写书法的华人德 李刚田 储云 曹宝麟 陈振濂 王王 何应辉 黄敦 刘正成 尉天池写的字不咋样啊

建议你看一看余秋雨写的《笔墨祭》(《文化苦旅》中有这篇文章),一切就明白了。(我是练书法的,其实我也和你有一样的感受!不过在现代人中,他们算写得好的了!)

选段:
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社会气氛和人文趋向。我听过当代几位大科学家的演讲,他们写在黑板上的中文字实在很不象样,但丝毫没有改变人们对他们的尊敬。如果他们在微积分算式边上写出了几行优雅流丽的粉笔行书,反而会使人们惊讶,甚至感到不协调。当巧旦态代许多著名人物用毛笔写下的各种题词,孝源恕我不敬,从书法角度看也大多功力不济,但不会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鄙迟缺弃。这种情景,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里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信号系统和生命信号系统。
古代文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

B. 陈振濂父亲是谁

陈祖范先生是陈尺芹振濂的父亲。上世纪60年代,几经变幻的上海滩文化圈,依然是一个纯度很高的群体,其间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真正怀抱信仰的人群,有文人、名医、新闻记者等等。除了传统文化素养深厚,他们大多还陵坦毕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陈祖范信芦,就是一个当时被文化圈所熟知的文人。

C. 唐楷的特点主要是什么特征

唐楷的特点主要是什么特征 篇1

唐楷的特点

1、唐楷最大的特点是讲究法度,我们经常说“唐人尚法”,主要是指唐楷。“尚法”,就是尊崇、重视法度,并严格地按照“法”的要求行事。这里讲的“法度”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在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的艺术规范;其二,是指书法的审美标准、审美模式。

2、“尚法”的结果,使唐楷自身建立起严谨的艺术规范。从这个角度讲,唐楷是真正意义上的“楷书”――后人学习的楷模和典范。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创作,永远是垂范后世的“法书”。

唐楷与魏碑之区别

唐楷与魏碑统属楷书体系。

魏碑产生在北魏时期,唐楷产生于唐朝时期。二者皆以产生的时期而命名。先有魏碑后有唐楷,两者之间有着递进的关系。

魏碑是由鲜卑族进入中原后,学习汉文化,并将汉字用于日常生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书体。留存下来的文字主要在墓志、造像和刻石之中。由于文字是刻于石头上的,并不是原生态的字形字样,所以,就有一个二度创作的问题。以洛阳龙门石窟的文字最为典型,大量的墓志与刻石也有这样的特征。

主要的风格是方峻古朴,天真烂漫。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笔画多为方笔,有棱有角。

唐代书家学习了魏碑并将魏碑的用笔与结体进行了重新的整合与创造,形成了法度严谨,风格整饬,体势端庄的具有庙堂之气的楷书。在用笔上,主要以圆笔为主。

唐楷与魏碑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它们的最大差异和区别也就在笔画的形态和笔画的造型上。

唐楷与唐诗

唐诗与唐楷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中一对耀眼的奇葩。唐诗创造了我国诗歌史上的辉煌,它与先秦散文、汉赋、南北朝骈文、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起,成为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标志。《全唐诗》近五万首,作者两千余人,大家辈出,风神万种。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展示了唐人的生活美、精神美。

与唐诗相比美的是,唐楷书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为一体,形成了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风貌。初唐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四大家;晚唐有颜真卿、柳公权。他们的楷书,不仅有继承,还有创新。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挺劲峭拔,棱角森然;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正平俊朗,风姿绰约;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精工秀雅,形瘦实腴;薛稷的《信行禅师碑》,纤瘦遒丽,婀娜清健;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雄强浑厚,朴茂端庄;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刚劲峻拔,端庄严谨。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我爱唐诗,也爱唐楷。吟唐诗精神振奋,临唐楷心灵净化,以唐楷风骨书写唐诗佳句,更是心旷神怡,与古人神会。正是怀着对唐诗和唐楷的神往,近一年来,我选取脍炙人口的唐人绝句80首,拟唐楷结体,融北碑、汉隶笔意谈岁书写成册,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85岁高龄的著名学者、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先生题写诗跋:“盛世歌声此处寻,卷中绝句是唐音。诗书并美成双璧,一字真堪值万金。”这既是对后辈的鼓励,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呵护。今天,我们生活在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太平盛世,继承和发扬唐诗唐楷等含枝睁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要求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推陈出新,使唐诗唐楷的文化精神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唐楷的特点主要是什么特征 篇2

在中国书法史上,唐代创造了两个高峰,一是楷书,二是草书。楷书就是我们常说的唐楷,唐以后楷书走向了衰败,至当代更甚。纵观当代楷书,取法唐代楷书的作品在展览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少,这几年由于中国书协的引导,唐楷所占比例相对多了一些。比如十二届国展,因为参展作品的数量增加到了一千余件,同时分书体评审,这样楷书的比例就增加了,因此唐楷也有所增加。而在以前的国展中,入展作品数量控制在四百余件,唐楷的搭渗入展数量少之又少,如此反观十二届国展中入展的楷书作品应该说至少有一半是入不了展的。所以,楷书作品入展有一定的拼凑之嫌,当然也包括其他书体。此外,去年在洛阳新安举办了“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即使在这样的楷书专题展中,取法唐楷的作品比例也不高。近年来常有人提出“激活唐楷”等口号,这些都反映了唐楷在当下的窘境。

这里,我就唐楷的五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这五个问题分别是:唐楷的形成、唐楷的历程、唐楷的技法、当代唐楷的思考以及唐楷的价值。

一、唐楷的形成

唐楷由隋代楷书而来,初唐的楷书是隋代楷书的延续,而隋楷是由南北书风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因此,很有必要回溯一下楷书是怎样形成的,或者说将唐楷置于楷书的发展历程中去考量,这样可以加深我们对唐楷的认识。

书体的演变是通过不断地便捷快写来推动的。书法实用有两个方向:一是不断地规整;二是不断地便捷。所谓规整,是将一种书体推向成熟;所谓便捷,就是快写、草化。草化伴随着汉字的产生,无处不在。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篆书在不断规整中走向了成熟。另一方面,篆书的快写形成了早期的隶书,它比小篆出现得还要早。小篆成熟后,至西汉逐渐式微,碑额等尚有保留。随着早期隶书的不断规整,至东汉,隶书达到了成熟阶段。早期的隶书不断快写,至西汉出现了早期带有隶意的草书,可见存于出土的西汉简牍中。隶书在东汉成熟后,也逐渐式微,书体沿着另一条道路发展,即草书不断地规整。实际上,东汉中晚期是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相互支撑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民间大量日常书写中,这几种书体相互支撑、互相发展。在很多出土文献中,可以看到早期楷书的面貌。

考察书体的产生,并不是看像不像这种书体,而是要看是否具备了这一书体的基本笔法。比如早期的隶书从形体上看并不像成熟时期的隶书,是篆隶交融的,但其中已具备了隶书的基本笔法,或者说已经有了隶书结体的成分,虽然此时还不是完全的隶书。早期的楷书也是一样的。早期的楷书有点像行书,也像隶书,有的还像草书,但其中楷书的笔法起到了支撑性的作用。钟繇只不过是进一步地提纯、加工、整理,形成了其独特的楷书面貌。他把楷书的成分加重了,楷化了,其实是一个混合体。

之所以说当代楷书中有行草化、有隶书的笔意,不是当代书家所特有的,如果追溯到楷书的源头,楷书本来的面目就是这样的。钟繇楷书是多种书体的混合,到王羲之楷书,已经去掉了隶书的尾巴,结构也拉长了,提按顿挫等节奏感也比较丰富,但还是保留了一些行草笔意,有些笔画还有连带关系,这才形成了王羲之楷书的生机与变化。如果把王羲之楷书写得很呆板,显然是不行的。

在楷书的不断规整中,早期是楷隶相间,再逐步进化,隶书的笔意由多变少,由少到无。严格地说,唐初欧阳询的楷书中有些笔画还是保留了一些隶书的笔法,尤其是钩画,而到了柳公权,其楷书就没有隶意了。因此,楷书不断规整的过程就是逐步消减隶书的过程。

魏碑有摩崖、碑碣、墓志铭、造像记等形制,不同的形制指向不同的用笔。比如,摩崖石刻多为篆书用笔,易于表现大气象;墓志铭字号很小,也很少出现像摩崖的写法,圆的东西较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楷书的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南北风格的不断交融,至隋统一,南北书风进一步融合,就出现了像《龙藏寺碑》等楷书面貌,其已基本具备了初唐楷书的样式特征。当然,《张猛龙碑》也是较为成熟的楷书,从《张猛龙碑》到《龙藏寺碑》,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楷书的动态发展和演变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风格特征,逐渐形成了唐楷最早的面貌。

二、唐楷的历程

简言之,唐楷的发展经历了三个过程:从瘦硬到肥硕,然后再回到瘦硬。初唐的楷书崇尚瘦硬,来源于隋代的楷书审美,“初唐四家”的楷书均以瘦硬为主。盛唐颜真卿楷书较为肥硕,至柳公权楷书,又回到了瘦硬。柳楷的瘦硬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另一种审美的体现。

有的学者认为,颜楷呈现肥硕、雄强的体态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的。因为将瘦硬的笔画刻碑易于风化,风化后线条就不清晰了,粗壮的线条受外界风化的影响会小一点。这一观点暂时撇开了盛唐气象,是从书法的本体而言的。当然,颜楷的出现,并不单纯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的,而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李邕对“二王”行书的发展,也带来了楷书的变化。学唐楷,要清楚这一变化。学初唐楷书,线条一定要提炼,因为它本身没有多余的笔画,就是比较精练、干净的线条,当然,其结体是趋长的。我们现在很容易把唐楷写得很呆板,或者过于规范,所以,一定要挖掘楷书中变化的元素。

社会风尚也好,风化也好,自身原因也好,无论是什么原因,颜楷的出现,将唐代楷书推向了另一个高峰——用笔上更为丰富,有一些篆籀笔法,这是初唐楷书所不具备的,体现出另外一种气象,同时也为当代楷书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考。这一气象,和当代是吻合的,这也是为什么颜真卿楷书在当代入展相对较多的原因所在。因此,颜真卿楷书是可以去进一步研究的。去年又出土了一块颜真卿书的早期墓志,可见其早期楷书风格也是瘦硬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雄强的。

如果到“千唐志斋”,可以看到一千多块唐代墓志,呈现出非常丰富的特点,但不影响我刚刚所说的唐楷的三个历程,它们是这三个历程中丰富的个体,也丰富了我们对唐楷的认识。

学习唐楷,并不限于这几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楷书范本,应充分利用当代的考古发现的新文献资源,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认识。我在很多场合和一些文章中都提到过这一点,我也曾多次讲过,创新的“新”从哪里来,新的文献资源就是其中之一。有中生有,或者无中生有,这个“无”是相对的,是一些我们没有看到过的。新出土后就意味着“有”,有要生出新的有,还有新的排列组合。学唐楷,是否每个人都能写出新的面貌呢?这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也是学习中常会遇到的问题。

新的资源,一定要进入我们取法的视野。在学习中要经常去关注这些新的文献资源,这就涉及到了取法的问题。选择比勤奋更为重要,选择得好,就会少走很多弯路。清楚唐楷的三个历程,也可以帮助我们在取法中选择一条对的.路。这次“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中展出了一件取法柳公权楷书的作品,这张作品是这一种风格的保留,作品质量另论,但是,保留了这样一个品种。

为什么柳公权楷书在当代学不好,或者说学得很像也无法体现其价值,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个课题。如果能把柳公权楷书范本写出符合当代审美的作品,既符合柳公权楷书的特点,又能被当代审美体系所接受,不是过度的美术化,而是朝艺术化发展,就会很了不起。柳公权楷书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个案,像这种顿挫起伏、关节提按多等,影响了正常的书写,如果能把这些影响书写的问题都解决掉,是可以进行一些尝试的。

是否可以借用柳公权楷书的结构或者笔法再进一步改造,或者把柳公权楷书的内核抽出来,写得不一定像它,但气息像。我的楷书落脚点不在唐楷上,所以没有试过,如果有朋友对唐代楷书有兴趣,不妨去实验一下,说不定凭借个人的灵性,可以碰擦出一些火花,这就要考验知识面与这个点能否吻合了。很多人说初学不宜选唐楷,不是唐楷范本不好,而是学习唐楷的人多领会不了,或者说理解力不够。

三、唐楷的技法

唐楷的技法有很多共性的问题。

一是笔法。唐楷的笔法构成从起笔、行笔到收笔相对比较清晰,这也体现了唐楷规范的一个方面。初唐楷书、颜楷、柳楷的点画形态不同,要看唐楷的点画起收处是一种什么形态。中间的运行过程不是中锋运行,就是侧锋运行,具体到一本法帖也是不同的,总体来说是中锋运行的。唐楷的侧锋用笔相对较少,可能在颜真卿楷书中会带一些侧锋的成分,但其他比较瘦硬的几家基本都是中锋运笔。当然,在唐代墓志中也有一些侧锋用笔。起笔、收笔的不同是区分书法风格的关键所在。在临习中要学会比较,要看得细,还要看得准。笔法形态,不是圆就是方。所谓方笔,就是看起来像方的;所谓圆笔,就是看起来像圆的。唐楷形态没有绝对的圆,但也不是方的,总体倾向于圆。此外,还有藏锋、露锋等,在唐楷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柳公权楷书露锋多,很多地方都是露骨的;相对来说,颜真卿的楷书则含蓄得多,也就是藏锋多;初唐楷书有露有藏,总体来说也是露得多,比如褚遂良楷书。但是,露锋多少是要去考虑的,在书写中要有逆的动作,不能直截了当,还需要一些小动作,即逆的过程。关于唐楷的笔法,要很好地组合中锋和侧锋、方笔和圆笔、藏和露以及逆锋等,要灵活地运用,程式化、美术化不能太严重。

二是笔势。笔势很重要。在书写中要有势态,势态在结构和线条中都存在。比如横,呈横势;结构的姿态,也就是上下呼应的势态。如果有势态,就不呆板,就显活泼,关键看能否写出这种势态。势态在行草书中较多,在楷书中需要去寻找,比如对比关系与矛盾的处理等。唐楷结构中的大小、粗细、长短等都是需要面对的矛盾关系,在协调矛盾的同时就解决了势的问题。

三是墨法。墨法是当代书法审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看唐楷,本来是没有什么墨色变化的,也就是说唐楷对墨法是没有要求的。但是当代人写唐楷很重视墨法,甚至小楷中都有,对于颜真卿、褚遂良楷书用墨体现得就更加丰富一些了。用墨要体现变化,如果把墨法用到了极致,枯而不散,还能保持线条的质量,同时又保持了作品的恒定,那是可以为作品加分的。

四是结构。怎样写出有意味的结构,是与审美相关联的。在当代重要的展览中,把唐楷写得很漂亮的不多,大部分写得都比较拙,比如取法颜真卿楷书的作品都在追求拙趣。分析当下的楷书创作,很多结构都是头很大,上半段占比较多,下半段占比较少。这是当下审美的偏好,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追求一种味道,每个字都不是整齐排列的,势要明朗,要和结构有呼应关系。这样来看,唐楷的结构是可以改造的,在不违背唐楷基本规则的情况下做一些改造,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参考唐代墓志,甚至北魏墓志等相对灵活的楷书,从墨迹中寻找一些变化。要写出看起来是唐楷,细体会其实又不是很像的楷书,给人以新鲜感。古人总结出了唐楷“三十六法”等结字方法,但不应照搬,要打破这种带有很强规律性的东西,构建一种新的规则,这也是写唐楷的意义所在。

五是章法。唐楷的章法大部分排列都比较整齐。我们要看原拓或者原碑是一种什么面貌,每一个都不一样,要从原拓中体会章法的运用,从中变化出一些其他的章法。关于唐楷的章法,一种是纵向、横向都有规律的整齐排列,还有一种是纵向有序、横向无序,此外纵向打格子也是有的。在当下的展览中,总体纵向有序、横向无序的楷书排列见到比较多的还是取法颜真卿楷书的作品。颜楷中有很多是纵向有序、横向无序的,不是一个一个格子的,这样不会束缚发挥,大小合宜,顺其自然,更容易体现把楷书比较规整的东西艺术化。

关于克服呆板,可以从章法上破一破,还可以运用一些墨法的变化、势态的变化以及多种矛盾的处理,用行草的心态去写唐楷就会有很多新的东西。当然,如果这种方法运用得不是很熟练,还是要排列整齐,在整齐中注重单个字的变化。这一点在当代楷书中,取法欧阳通的做得就很好。为何取法欧阳通的书家在当下比较风靡?我想是因为其单个字有可变的基因,我们还要思考为何取法欧阳通的人做到了,能否在欧阳询楷书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变呢?可以去试着探索一下。

四、当代唐楷的思考

唐楷在当代呈现出衰败的迹象,或者不容易被展览所接受,这些都在国展中得到了相应的体现。当然,随着这几年评审机制的改变,人为增加了楷书的份额,似乎比之前重视多了。但是,回顾当代书法的发展,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十多年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基本上是任其发展,楷书在展览中入展的比例不高,入展的作品仅限于魏碑和小楷,唐楷很少。如果不算十二届国展,取法柳公权楷书的作品没有一件上过国展,取法欧阳询的也很少,只有学颜真卿的楷书作品有获过奖。不是因为唐楷不好,而是不匹配当代的审美。

作为书家个体来说,其实是没有把唐楷中蕴含的一些元素充分挖掘出来的,这是我们自身的问题。陈振濂先生曾说魏碑艺术化处理,虽没有直接说唐楷艺术化,但提醒了我们在学习传统时如何做艺术化处理的问题。所谓的艺术化处理,就是把个人性情融入其中。古人作品如果发展空间留得比较少,处理起来较难;如果空间较多,处理起来就容易。比如北碑不是很严谨,就可以艺术化处理;而唐楷,如此规范,如此成熟,留给我们的空间就比较少了。

就像《兰亭序》,当代展览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件是直接取法《兰亭序》的,不是《兰亭序》不好,而是它太成熟了,留给我们的空间太少了。唐楷也面临着同样的课题。既然如此,能否在唐楷中做一些艺术化处理呢?目前,就颜真卿、褚遂良、欧阳通楷书以及唐人写经、墓志的艺术化处理是相对比较成功的,其他都不是很成功。这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机会,要去思考。

另外,唐楷行草化的变化相对比较难。行草化是当代书法的时代气息之一。篆书、隶书、北碑、小楷中都有,但除了褚遂良,其他的唐楷都是比较严谨的。前几年,网友戏称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都不会写楷书,就是用唐楷笔法的要求来观照当代楷书的创作。若从这一角度出发,那么那些人就真可以看作不会写楷书了,而这种认识实际上是基于唐楷的。因此,审美要全面化,一定要把唐楷置于当代这一时代背景下,做全面的判断和分析。实际上,唐楷也只是当代楷书创作中的一个分支,并不是全部。

唐楷行草化的处理反映了书法的写意性。写意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写意,而不是写实。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讲到过“书法的书写性”,提出书写性体现了书法的本质,体现了书法的写意,也体现了书法的生命。“写意”首先是王羲之提出来的,但没有明确的定义,表达的是书法的意味、意趣;宋人尚“意”也是意趣,说到底就是书法要有性情。为什么古人常提到“意”,其实就是说明“意”是书法的本质所在。换句话说,书法要有意趣,要有味道。唐楷是不是能往写意上去靠,但不要美术化、装饰化,不然就会把唐楷写死,在当代唐楷创作就没有出路了。

我们要改变,要从其他书体中得到启发。颜真卿楷书就可以带来思考,比如其中的篆籀笔法,把篆书用笔运用在楷书创作中。也有人说,为什么颜真卿有的楷书也会出现装饰性的笔画?那是因为,唐代书家用小笔写大字,就会出现这样的笔画,修饰过后就美术化了。一些特殊的结构,跟当时的工具和书写状态有关。如果用长锋羊毫去写颜真卿楷书,就不一定能很好地表达。我们要学会还原,不仅要还原到墨迹的状态,还要还原笔墨纸张工具材料,只有把这些还原到当时的条件,才有可能接触到本真。

五、唐楷的价值

一是传统的价值。从大的文化背景来看,当下绝大多数学书法的人还是首选唐楷的,包括中小学生的书法课和课外书法培训班,还有很多老年人和书法爱好者,当然不仅仅是中国人,也有很多外国朋友。这么多人写唐楷,主要目的是写好中国字,希望写得端庄美丽。从这一意义上讲,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而从一定层面上讲,唐楷的意义可能更大些。这是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

小学生把唐楷作为首选范本,一是家长认可,二是老师认可,三是社会认可。如果写行草书或不规整的书体,可能就行不通了,因为这些没有进入到大众审美的范围之内,也没有进入到教学体系的范畴。从这个角度出发,可见唐楷传统的价值和规范的意义。我们常说书法的传统,除“二王”之外,就是唐楷了,非常具有普遍性。

二是基础的价值。书法人大多有这样的体会:书法从唐楷入手,然后再进入其他书体,这是学习书法很重要的基础和支撑。这种基础和支撑更多的是对笔墨的理解,对汉字结构的基本理解,古代也有很多论述。事实上,唐楷中也有很多行书,比如欧阳询有楷书,也有行书,近年来写欧阳询行书的也比较多,写颜真卿行书的就更不用说了,以前写好《祭侄稿》就可以获奖。

这些可以从楷书直接过渡到行书。黄惇老师也讲过楷书如何过渡到行书的方法,用晋人笔法可以过渡到行书,比如智永楷书可以直接过渡到行书。本身就有楷书和行书的,直接进入行书没有问题,但是从柳公权楷书直接进入到行书,那就比较难了。楷书给我们学习其他书体并进一步深化起到了支撑作用,如笔墨、结构的支撑,还有对书法的基本认识,在没有进入个性化之前,这点是非常好的,同时也规范了书法行为。

这些方面的价值是不能否认的。有些人的书写过于恣肆和不着边际,通过唐楷进行规范训练,对于书法学习是有益处的。书法要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能无边无际,在规定范围内任意发挥是可以的,用唐楷来限制,对书法学习者来说,起到的支撑作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是挖掘的价值。挖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主观能动性。唐楷的难度给我们在挖掘这些资源的时候带来了难度,如果具备这种能力,书写就会很轻松。前面我也说过,很多唐楷作品在当代没有被很好地挖掘,比如说那些近美术化倾向的笔法和结构,能否挖掘其潜在的灵活元素,也就是说,能否把近美术化的东西拿开,看里面本真的东西。一些结构可变性比较差,能否参考其他结构进行变通?变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书法也需要变通。

比如欧阳询的楷书,有一些线条、结构是有可以变通的,就要看用什么样的审美来表达了。如果仔细去看,就能看出它的一些味道,把这些放大,就比较有价值了。对唐楷的认知,还需要我们很好地去挖掘整理,要去琢磨,其实很多东西还是很有道理的,要把自己的潜能调动起来,去进一步认识唐楷。为此,我还特地把唐楷范本拿出来认真看了很久,头脑意识转变后,发现跟之前的认识又不一样了,会感觉这些范本都是很灵活、很活泼的。所以,随着自己知识的积累,就会不断地有新的发现。

D. 谁有《书法美学》陈振濂pdf电子版

《书法美备槐兆学》pdf电子明亩版仿租有

E.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名单

周振、冉明、许自强、张德法、徐云峰等。

1、周振

周振,男,中国公民,1974年7月出生于江苏,职位是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入展第四届全国篆刻展,获第二届全浙书法大展提名奖,第三、四、五届全浙书法大展银奖等。

曾参加当代古典细朱文精品展、浙江·上海书法展篆刻交流展、浙江·吉林书法篆刻联展、全国当代青年篆刻家作品邀请展等。

2、冉明

冉明,字朢之,号梵净山人,土家族,当代著名书法家。 1983年12月生于贵州松桃。本科、硕士均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师从白砥、金琤教授。多次参加国内省市书法大展并获奖;

2008年本科毕业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学院与浙江美术馆收藏;2010年出版《冉明学书履迹》;2011年元旦在杭举办个人书法展;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同仁艺塾私塾长。

3、许自强

许自强(1946~ ),号西窗,浙江杭州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创作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画廊艺术指导委员、客座教授,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究中心高级教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研究会会员,杭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各级艺术大展,并入选首届全国篆刻展、首届国际佛教书画展。作品亦多次发表于《书法》、《西泠艺丛》、《西泠艺报》等刊物。

4、张德法

张德法,浙江东阳人,1935年出生。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顾问、“现代敦煌”建设艺术委员会理事、天台山慈恩寺佛教艺术书画研究院顾问。

长期钻研书画,是浙江省较有实力的著名书画家。多幅书画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所收藏。作品收入《中国书法家名人录》、《二十世纪杭州书画名人录》。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被授予“当代书画艺术界风云人物”。

5、徐云峰

徐云峰,男,浙江乐清人,1977年8月生。1996年——1998年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培训,2002年——2005年函授于华东师范大学本科书画专业。

书法作品曾获中国首届少字书法大赛优秀奖,2005《书法导报》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青年组二等奖,浙江省书法美术教师中国书画比赛二等奖。

入展中国书法培训中心成立十周年历届学员优秀作品展,浙江省第三届中青展,第三届中国8226马来西亚书法作品交流展,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展。

入选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西泠印社首届楹联书法展。作品和论文多次发表在《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

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周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冉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许自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张德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徐云峰

阅读全文

与陈振濂书法网络培训王佑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酒店员工生日会策划方案 浏览:253
以纯服装品牌营销策划书 浏览:742
设计一套注意力的培训方案 浏览:564
中职骨干师资培训方案 浏览:357
市场营销学房屋租赁案例 浏览:776
金星农庄策划方案 浏览:42
专题讲座策划方案 浏览:961
市场营销卷安利辉煌 浏览:222
国庆中秋双节促销活动总结 浏览:360
教育机构销售方案策划书 浏览:677
北邮电子商务试题 浏览:556
四月营销方案 浏览:132
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不包括 浏览:812
市场营销部竞聘演讲 浏览:151
广东自考电子商务运营试题 浏览:674
清明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53
以华为品牌设计一套网络营销方案 浏览:304
商业街推广方案 浏览:607
启创电子商务 浏览:96
微信叫什么营销 浏览: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