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苹果产业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部分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也是惟一一个苹果收获面积上百万公顷、产量上千万吨的国家,产量占全球苹果产量的一半还多。但是,随着苹果种植面积和苹果产量的迅猛扩大与快速增长,苹果价格跌多升少,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在国内外消费需求增长跟不上苹果产量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根据苹果市场供求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苹果产销战略,把产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把苹果生产的数量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就成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产业发展趋势和现状
1. 栽植面积由快速扩张向平稳发展
根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的调查研究,1982~1989年期间和1991~1996年期间,我国苹果产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扩张,但自1996年后,环渤海湾优势产区苹果面积以每年平均5.1%的速度持续下降,而黄土高原优势产区在1997~2002年种植面积减少后,从2003年至今保持年均
4.53%的速度平稳增长,到2013年我国苹果栽植面积达到225.14万公顷,近三年苹果收获面积相对稳定,但产量却呈稳步增长态势。
2. 区域布局由分散发展向优势产区集中发展
我国苹果主产区地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环渤海湾地区,海拔高、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苹果生产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资源优势。但在这些地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宜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只有其中的优势产区更适合发展苹果产业。目前,从苹果区域布局来看,环渤海湾苹果产区种植面积保持动态平衡,逐步向本区域优势产区集中;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增长,优势产区陕西、山西、甘肃发展较快。目前,全国苹果生产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有陕西、甘肃、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和辽宁等7个省。我国苹果产业布局持续向劳动力丰富、病虫害少、生产成本较低的西北高海拔地区迁移扩张。
3. 产量水平由“大小年”明显变化向逐年稳步增长发展
过去,在苹果生产上,由于基础设施和栽培投入少,果园土肥水综合管理跟不上;传统栽植修剪果树,树体密闭通透性差等原因,年际间产量水平差异较大,出现“大小年”周期变化的现象。近年来,受苹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技术进步、果农对果园投入与管理增加、经济效益良好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苹果产量年际间呈持续稳步增长趋势。2013年全国苹果产量3849.07万吨,比2012年增加6.96%,约占世界苹果产量的52.3%。
4. 栽培模式由传统栽培向高效集约化发展
我国的苹果树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发展时期栽植的,主要采用以乔砧密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制度,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果园管理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机械化作业困难。导致果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降低。
近年来,通过间伐减密、提高栽植标准等措施,推广应用了既省工、省力、优质、高效,又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宽行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2013年全国示范推广面积达2.6万公顷。果园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对推动我国苹果栽培制度与国际接轨、集约使用土地,实现苹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5. 出口贸易竞争加剧,近年形势有所回暖
自2004年以来,我国就一直稳居全球鲜苹果出口第一大国地位,出口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在2010~2012年出口量逐年下降,到2013年苹果出口形势有所回暖,出口苹果数量为111.22万吨(同比增长1.9%),金额为11.5亿美元(同比增长7.3%),平均单价为1035.6美元/吨(同比增长5.3%)。尽管目前苹果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我国苹果出口所面临的发展约束因素渐增,一是国内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因素,导致出口竞争力逐步减弱;二是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加上贸易保护加剧国际市场竞争,使我国出口市场增长空间有限;三是质量标准与海关检验检疫也是约束我国鲜苹果扩展发达国家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苹果产业化程度低
目前,国外苹果的产业化处于较高的水平,如日本批发市场与农协、农民结成紧密的一体化联合体,形成以批发为龙头、以农协为纽带、联合众多农户的一条龙体系。而我国的苹果生产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产业化程度低。虽然也建立了果农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但远未起到应有的作用,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并未完全形成。
2. 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前些年对苹果发展宏观调控不力,果农盲目引种,加之果苗市场品种混乱,造成在非适宜区发展了不少果园,在适宜区栽培了一些不适宜品种。品种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品种单一,传统品种缺乏。目前,全国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约占苹果总面积的50%以上,新选育推广的品种也多是富士系列,而受消费者喜爱的金帅、青香蕉、黄香蕉等传统品种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二是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不合理。长期以来,形成了“早熟较缺、中熟不足、晚熟过剩”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品种结构。三是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失调。发达国家,如美国45%、日本25%的苹果用于加工,而我国鲜食苹果则占到总面积的
90%以上。
3. 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慢,果品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普遍外出务工,留守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中老年人,科技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有限,致使果园标准化技术无法很好地推广应用、生产的果品质量参差不齐。在苹果采后加工处理上,发达国家90%的苹果经过机械化清洗、打蜡、分级、包装后才投放市场,而我国目前能达到这种标准的苹果仅有5%左右,多数是直接采摘进入市场。从生产到加工,果品整体质量不高,这也是我国苹果难以进入国际高端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果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是农药使用大国,年使用量80万~100万吨,属世界首位。目前,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生物农药应用相对较少,主要还是依赖化学农药,且由于农药的不科学(剂量、时间、次数)使用,导致农药残留量超标。还有些果农安全意识淡薄,随意加大农药使用量和采前用药不注意安全间隔期等,导致人畜中毒问题的发生。化肥仍是目前果园使用肥料的主流,农家肥、沼肥、生物肥比重相对较少。此外,由于污水灌溉、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等问题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这些都给果品质量安全造成一定威胁,也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的重大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发展对策
1. 调整结构,发展优质果品
根据近几年国内外苹果产业发展和市场形势来看,我国苹果栽培面积不宜再扩大,而应保持基本稳定。苹果产业发展应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发展优质水果上来。一是在区域布局上,应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当集中的原则,尽量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二是优化品种结构,在调减富士系列的同时,适当增加金帅、嘎拉等优良品种种植比例,把早、中、晚熟苹果种植比例调整到2∶2∶6的较合理范围内。三是适当发展加工品种,如有计划地种植高酸度苹果或通过高枝换头等方式将部分苹果改造成专用酸苹果,逐步建设果汁加工专用苹果种植基地。
2. 提高产业化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
一是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借鉴国内外有关果品协会、合作社建设的经验,将分散的千家万户果农组织起来,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以利于形成有效的价格约束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苹果生产者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二是发展龙头企业,把企业的资金优势、管理优势与生产者的土地优势、果园优势结合起来,扩大规模化生产经营,解决分散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提高苹果产业现代化水平,按照不同苹果品种特点,分别做好清洗、分级、打蜡、包装等工作,提高果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具有现代化电子报价、电子信息发布、电子统一结算和检测检疫系统等功能的果品批发市场。
3. 正确处理果品质量安全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优质、安全是当今世界果品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针对我国苹果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与国际不能接轨等问题,应大力抓好果品质量安全工作。一是加强标准化生产,全面实现苹果质量安全达标。坚持以标准控制质量、以标准规范生产、以标准引导果农,加快果业标准化步伐,尽快形成适应现代果业发展的果业标准化体系。二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果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启动果品例行检测项目,确定强制检测的农药残留种类限量,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对果品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建立并严格执行果品市场准入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三是全面推行果品基地认证,积极发展有机果品。
4. 不断提高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首先要认识到提高苹果出口竞争力必须在果品质量上下工夫。先进技术是生产高档优质苹果的保证,因此,应重视各个环节的技术操作和先进技术的运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国苹果的质量安全。果农在苹果种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苹果生产标准进行各项操作,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而保证苹果生产品质。其次要建立健全苹果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体系,对出口苹果生产、价格、储运和销售进行全程控制,不断优化苹果品质,从而提高我国苹果国际竞争力。最后要在巩固东南亚和俄罗斯等传统低端苹果销售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欧盟、北美等高端苹果销售市场,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苹果出口市场。
『贰』 苹果要提高质量和产量,种植苹果树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盲目修剪的,虽然说这种苹果树修剪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一些,只不过有很多人都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种苹果树的品种以及成熟期早晚的问题。所以大家在做这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因地制宜,在做这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有非常大的讲究,不同时期拥有着不同的差别。
2一般情况下来说,对于那些树龄比较小的、果树的长势比较差的、果树的长势比较弱、采摘时间比较晚的苹果树都特别适合晚冬剪。除此之外,个人觉着对于那些冰冻降温天气比较早的苹果种植地区来说,对于果树晚冬剪的综合效果也要比早冬剪的效果更好。
『叁』 苹果种植技术
地面灌溉
大水漫灌和长畦通灌,都是很浪费水的,尤其在果园生草条件下,水流受草的阻挡,离水源远近不同的地段,灌溉量差异很大。应当禁止漫灌和长畦通灌,推行以下节水的地面灌溉方式:
①小畦灌溉。可以一株果树一畦,或2~4株果树一畦,畦越小,越节水。小畦灌溉须修筑主渠、支渠和毛渠,影响果园机械作业,适于家庭承包的小果园。也可用软塑料管代替支渠、毛渠,原渠道占地可稍垫高,以便行走机械,克服畦埂与渠埂多而影响机械作业的缺点,且省水,值得提倡,但软管要接在有一定压力的水龙头上,有的果园与管道喷药同用一个供水系统,也十分方便。
②细流沟灌6即行间临时灌溉时由机械开多条沟灌水。随开沟随灌水,并及时覆土保墒。
滴灌
滴灌是滴水灌溉的简称,在水源处把水过滤、加压,经过管道系统把水输至每株果树树冠下,由几个滴头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人土中。水源启开后所有滴头同时等量地滴水灌溉。这种供水方式,使果树根系周围土壤湿润,而果树株行间保持相对干燥。滴灌有许多优点:省水,是喷灌量的1/2,是地面漫灌量的1/3甚至更少;不需要整地;果树生长结果好,产量高,品质优;管理省工,效率高。滴灌需要较高的物力投入,对水质要求也严,这是目前大面积推广滴灌的限制因素。
喷灌
喷灌即喷洒水灌溉,利用水泵和管道系统,在一定压力下把水经喷头喷洒到空中,散为细小水滴,像下雨一样地灌溉。喷灌的优点,也是节水,不需要整地,果实产量高、品质优,灌溉效率高;喷灌还有利于改善果园小气候。喷灌也是一次需要投入较高的物力,而且在多风地区灌溉效率受一定影响。喷灌按竖管上喷头的高度分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喷头高于树冠的,每个喷头控制的灌溉面积较大,多用高压喷头;一种是喷头在树冠中部,每个喷头只控制相邻4株树的一部分灌溉面积,用中压喷头;另一种是喷头在树冠下,一株树要多个小喷头,每个喷头控制的灌溉面积很小,这种低喷灌又称微喷,只用低压喷头。微喷一般不受风力的影响,比中、高喷灌更省水。
灌溉时期和最低量
苹果园灌溉的最佳时期和果园灌溉的最低量是果园灌水中优先考虑的因素。我国苹果主要产区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在550~750毫米之间,年内季节分布不合理,主要是秋末至夏初漫长的8~9个月降雨极少,土壤和大气干旱严重。苹果春季新梢生长初期,又值坐果和幼果期,是需水临界期,即关键需水期。
灌溉的最佳时期,如果一年2次,应当在落花后坐果期一次,秋末冬初一次(冻水);如果一年灌溉3次,可在第一次灌溉后4~6周时加一次。春季花前和花期尽量不灌溉,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坐果。秋末冬初灌溉之后,应有良好的保墒措施,尽量使这次水维持到春季还起作用。
果园灌溉的最低量,是从一定干旱对果树生长结果有利和节水考虑的,主要依据是土壤含水量。适于苹果树生长的土壤含水量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60%为下限。不同质地的土壤,其田间持水量(水分占土壤干重的百分数)差异很大,黏土约45%,黏壤土40%,沙壤土28%,沙土仅5%~8%。最低灌溉量,应使50―100厘米厚的土壤湿度达到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并应保持一定时间。
土壤中水分减少到不能移动时,植物吸收和利用土壤水分也开始困难,这时的土壤含水量称水分当量。几种土壤在水分当量附近时的灌溉量可作为果园最低量,最理想的灌溉量如表,以作参考,一般在雨季前的灌溉量不宜大,而雨季后干旱时灌溉量应大些。
灌水量计算法
灌水量一般以达到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其计算公式如下:
灌水量(吨)=灌水面积(平方米)×树冠覆盖率(%)×灌水深度(米)×土壤容重×[要求土壤含水量(%)-实际土壤含水量(%)]
灌水深度:未结果幼树为0.5米,结果初期树为0.7米,盛果期树为0.9米。
树冠覆盖率:暂定为100%。
土壤容重:细沙土为1.45,沙壤土为1.36,轻壤土或中壤土为1.40,重壤土为
1.38,黏土为1.30。要求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的60%~80%):细沙土为15.2,沙壤土为20,轻壤土或中壤土为20.8,重壤土为20.8,黏土为22.4。
经验法
经验法是果园灌水时,根据当地果园的土质、树种、干旱程度、灌水方式及历年灌水经验来确定当地果园的灌水量。其中果园要求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的
60%~80%)可根据以下经验进行判断。
当土壤类型为细沙土或沙壤土时,若手捏土感觉干燥无凉意,则土壤含水量在3%~4%,属于干墒;若手捏土稍感湿意,则土壤含水量在6%~8%,属于灰墒;若手捏土明显感到湿润,则土壤含水量在10%~12%,属于黄墒;若手捏土可成团,手上有水湿痕迹,则土壤含水量在14%~16%,属于褐墒;若手握土时可挤出水迹,则土壤含水量在
18%~20%,属于黑墒。
当土壤类型为轻壤土或中壤土时,若手捏土感觉干燥无凉意,则土壤含水量在4%~6%,属于干墒;若手捏土稍感湿意,则土壤含水量在8%~10%,属于灰墒;若手捏土明显感到湿润,则土壤含水量在12%~14%,属于黄墒;若手捏土可成团,手上有水湿痕迹,则土壤含水量在16%~18%,属于褐墒;若手握土时可挤出水迹,则土壤含水量在20%~22%,属于黑墒。
当土壤类型为重壤土或黏土时,若手捏土感觉干无凉意,则土壤含水量在6%~8%,属于干墒;若手捏土稍感湿意,则土壤含水量在10%~12%,属于灰墒;若手捏土明显感到湿润,则土壤含量水量在14%~16%,属于黄墒;若手捏土可成团,手上有水湿痕迹,则土壤含水量在18%~20%,属于褐墒;若手握土时可挤出水迹,则土壤含水量在22%~24%,属于黑墒。
灌溉施肥
灌溉施肥是将肥料通过灌溉系统(喷灌、微量灌溉、滴灌)进行果园施肥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均较重视,并开展了一些研究与生产试验。
灌溉施肥具有的特点和好处:
①肥料要素已呈溶解状态,因而比肥料直接施于地表能更快地为根系所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据澳大利亚报道,与地面灌溉相比,滴灌施肥可节省肥料(氮月巴)44%~
57%,喷灌施肥可节省11%~29%。
②灌溉时期有高度的灵活性,可完全根据果树的需要而安排。
③在土壤中养分分布均匀,既不会伤根,又不会影响耕作层土壤结构。
④能节省施肥的费用和劳力。灌溉施肥尤对树冠交接的成年果园和密植果园更为适用。据国外报道,对甜橙幼树滴灌施氮或施氮磷钾肥效果良好。有的试验表明,在微量灌溉施肥中,果实含酸量降低明显,而对果实产量、大小及品质的影响与肥料直接施用的差异不明显。
灌溉施肥还须注意的问题:
①喷头或滴灌头堵塞是灌溉施肥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施用可溶性肥料。
②两种以上的肥料混合施用,必须防止相互间的化学作用,以免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硝酸镁与磷、氨肥混用会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铵镁。
③灌溉施肥用水的酸碱度以中性为宜,如碱性强的水能与磷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钙,会降低多种金属元素的有效性,严重影响施用效果。
施用量及配合比例
不同年份基肥用量:中国各地实践表明,基肥施用量如按树龄计,每增1年,有机肥施用量宜增加15千克。如按产量计,产量22
500千克/公顷以下时,l千克果实施有机质肥料1.5千克;产量22
500千克松顷以上时,1千克果实施用2.5千克有机质肥料。基肥施用量,应占全年总施肥量的70%以上。施用时,应按优质、丰产的平衡施肥要求,适量配合施用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三要素施用量及比例:采集了日本、美国、前苏联及我国三要素施用量比例,。同样乔砧苹果树,在我国以清耕为主的耕作条件下,施肥量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追肥数量:据经验认为每生产100千克果实,需施纯氮0.8―1千克,约合尿素2千克。氮:磷:钾一般比例为1:0.5:l为宜,不同土壤、树势及栽培方式作某些调整。
根处追肥种类及剂量:苹果树通常采用的追施时期、种类和剂量。可以看出,在生长季的前期,以施氮为主,尿素浓度宜为0.3%~0.4%;生长季后半期,以施磷、钾为主,磷酸二氢钾浓度宜为0.3%
~0.5%,尿素可为0.5%~0.7%。
田间肥料试验法
为了准确地确定施肥量,应当在一定气候和栽培技术条件下,在不同生态地区选择代表性的土壤,分别对不同生物学年龄时期的果树种类、品种进行定点定位的田间施肥试验,一般包括施肥量、施肥期和肥料种类、比例的试验。其施肥量试验的水平数通常应在5个以上,以观察整个肥料效应范围,反映在该条件下施肥量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不同条件下的经济有效施肥量标准,这是确定果树施肥的基本方法和基础。
土壤施肥
是苹果园人工施肥的主要方式,有机肥和多数无机肥(化肥)用土壤施肥的方式。土壤施肥应施人土表层以下,这样利于根系的吸收,也可以减少肥料的损失。有些化肥是易挥发性的;不埋入土中,损失很大。如碳酸氢铵,撒在地表面,一天损失7096,土壤越干旱损失越大。硫酸铵试验,施人,土表层以下1厘米、2厘米、3厘米,比施在土层表面减少的损失分别为36%、52%和60%。生草园特别是全园生草条件下的土壤施肥,应当施人土壤表层以下,或全园撒施,随即灌溉,以减少肥料的损失。土壤施肥,在清耕园或带状生草园的非生草地段,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环状(轮状)施肥。环状沟应开于树冠外缘投影下,施肥量大时沟可挖宽挖深一些。施肥后及时覆土。适于幼树和初结果树,太密植的树不宜用。
②放射沟(辐射状)施肥。由树冠下向外开沟,里面一端起自树冠外缘投影下稍内,外面一端延伸到树冠外缘投影以外。沟的条数4~8条,宽与深由肥料多少而定。施肥后覆土。这种施肥方法伤根少,能促进根系吸收,适于成年树,太密植的树也不宜用。第二年施肥时,沟的位置应错开。
③全园施肥。先把肥料全园铺撒开,用耧耙与土混合或翻人土中。生草条件下,把肥撤在草上即可。全园施肥后配合灌溉,效率高。这种方法施肥面积大,利于根系吸收,适于成年树、密植树。
④条沟施肥。果树行间顺行向开沟,可开多条,随开沟随施肥,及时覆土。此法便于机械或畜力作业。国外许多果园用此法施肥,效率高,但要求果园地面平坦,条沟作业与流水方便。
根外施肥
包括枝干涂抹或喷施、枝干注射、果实浸泡和叶面喷施。生产上以叶面喷施的方法最常用。
枝干涂抹或喷施,适于给苹果树补充铁、锌等微量元素,可与冬季树干涂白结合一起做,方法是白灰浆中加入硫酸亚铁或硫酸锌,浓度可以比叶面喷施高些。树皮可以吸收营养元素,但效率不高;经雨淋,树干上的肥料渐向树皮内渗入一些,或冲淋到树冠下土壤中,再经根系吸收一些。枝干注射可用高压喷药机加上改装的注射器,先向树干上打钻孔,再由注射器向树干中强力注射。用于注射硫酸亚铁(1%~4%)和螯合铁(0.05%~
0.10%)防治缺铁症,同时加入硼酸、硫酸锌,也有效果。凡是缺素均与土壤条件有关,在依靠土壤施肥效果不好的情况下,用树干注射效果佳。
菌肥
果树体内外都存在许多微生物,其中不少是有益的,我们可通过筛选应用有益微生物为果树的生长发育、提高质量、增进抗性奠定良好基础。菌肥的主要作用有:
①改变根量,由细菌产生的IAA、GA、CTK使植物次生根增殖,增加有效根量。
②软化细胞壁,细菌产生的半聚糖醛酸转化酶(PATA)可软化根系细胞壁,从而促进营养吸收。
③产生转铁产物,细菌产生的转铁产物可聚合或螯合土壤铁,使之成为对果树更有效的物质。
④增加磷的有效性,细菌分泌出增加石灰性土壤中磷有效性的酸性物和螯合物。
⑤阻止病害,细菌改变根际环境,从而抑制根系病原体的竞争力。
气体肥料
在保护栽培的条件下或者一定的生产栽培条件下,二氧化碳(C02)浓度决定光合作用强度。在光照充分、温度较高时(28℃),CO2浓度从通常的300微升/升增加到1000―2400微升/升,可使光合作用提高2倍。所以,栽培果树或者蔬菜使用C02,对于提高产量具有极显著的作用。
施用CO2有多种方法:
①将叫干冰放于果树作物的地表。
②施用罐装气态的或液态的C02。
③可从燃烧枯木枝干、天然气、燃料油和丙烷获得,但要防止内含有毒物质。
④像美国、澳大利亚的果园一样利用防寒的大风扇,于8~11小时和15~17小时开动,改善CO2因光合作用造成的分布不平衡状况。
⑤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据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报道,板栗园施马粪,地面释放出的CO2:浓度提高了142%,光合强度提高54%。试验证明,天然气作肥料,既提高地力,又避免土壤板结。试验地3年后好气性细菌数增加50倍以上,且比化肥投资减少。
无机肥
国外发达的国家主张有机农业,普遍反对施用化肥而要求施用有机肥。理由是施用化肥会造成污染,使地力下降,加重水土流失和增加能量消耗。但施化肥对于永久性的果树来说是必需的,因果树吸收的矿质营养元素都必须是无机形态时方能为果树利用。植物吸收这些营养元素后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各种有机物,供动物和人类利用。所剩余的有机质也必须通过腐生生物分解为无机形态后,方可被果树吸收利用。
当有机质分解形成的矿质元素和来自岩石土壤、空气、雨水的矿质元素不能满足果树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需要时,合理增施化肥是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仿生栽培措施。这种措施基础一旦失去就会使果树生长失调,最终导致果树减产降质。土壤板结,土壤冲刷加剧的现象,并非完全因施用化肥引起,而主要是由于使用化肥后减少或不施有机肥以及灌溉不当所造成。在有机质充分归还土壤的前提下,即使长期施用化肥也不会因破坏土壤结构,而加剧水土流失。
关于化肥施用后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的问题,其一是某些元素施用过量,如硝态氮过量施用就会产生NO2-,这可以从减少过量施用或者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加以调节解决。其二是在化肥生产中尽量减少有毒物杂质,如化肥中的镉等有毒物质,需要在制造中消除。在化肥的施用中,特别是氮肥,能量消耗多,这可通过利用菌肥来减少化肥用量,从而得以解决。
养分平衡法
养分平衡法是以李比希的归还学说为基础,其原理是著名的土壤化学家曲劳(Truog)于1960年首次提出的,后为司坦福(Stanford)所发展并试用于生产实践。其含意是,根据果树需肥量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平衡。即测出果树各器官一年中从土壤中吸收的各营养元素数量,减去土壤的天然供给量,再考虑肥料的损失,所算出的结果就是该植株的施肥量。计算公式如下:
某营养元素的施用量=(植物全年吸收肥料元素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
土壤供肥量受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田间试验来确定。一般采用抽减法,即设置的肥料试验处理,包括有分别不施其中某一种养分、施用三要素完全肥料和不施肥的处理,然后根据未施某一种养分处理的产量计算该养分的土壤供胞量。据日本资料介绍,氮的土壤供肥量约相当于植株年吸收量的方法,磷、钾的土壤供肥量约相当于植株年吸收量的1/Q。果树对肥料的利用率,氮为50%,磷约为30%,钾约为40%。这样可按上述公式分别许算出各营养元素的施用量。例如,25年生苹果植株,年周期内各器官生长对养分的吸收总量为,氮(N)903克、磷(P205)128克、钾(K20)883克。则
氮施用量=〔903-(903×0.3)〕/50%=1204.0克
同样算出磷的施用量为213.3克,钾的施用量为1103.7克。
上述植株对养分的吸收量是按一年产生的新梢、花、果、根及树体增长部分所含有的养分总量计算,尚未包括树体由老化器官再分配利用的养分量,因此,计算所得出的年养分吸收量及该养分的施用量均略为偏高。
营养诊断法
所谓果树的营养诊断,是应用化学分析或其他方法,揭示果树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养分变化的规律,对果树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即通过诊断,判断果树在生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营养元素的缺乏、适量、过剩及其相互关系,以指导果园施肥或改进其他管理措施的一项技术。
20世纪50年代以前,苹果营养诊断多采用外部形态症状鉴别,其后叶分析法开始使用。叶分析是指用化学或仪器分析的方法,对果树叶片进行营养元素的全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诊断指标相比较而进行综合分析,对果树营养的丰缺状况做出具体评价,从而指导施肥。
有机肥及生理活性物质
『肆』 苹果树幼苗的种植技术
种植苹果树苗需要在土壤的配制、树苗的处理、栽种的手法和栽种后的养护上下功夫。土壤选用疏松肥沃的偏酸性土壤为宜,苹果树苗要保留根部的土团以便于适应环境,栽种时注意压实土壤防倒,浇水浇足浇透即可。
1、土壤配制
种植苹果树苗之前,先要配制好适宜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土壤,这种果树适宜在在偏酸性的肥沃土壤中生长,且土壤最好还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较强的排水透气性,因此通常使用腐殖土、园土和泥炭土来进行混合调配制成。
2、处理树苗
要想让种植下去的苹果树苗尽快的适应环境成活,而不是枯萎死亡的话,树苗的根部就必须带有旧有的栽种地点的土壤形成的土团,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根系产生严重的损伤,也能让种植的树苗尽快的适应新地区的土壤性质。
3、栽种手法
种植树苗需要现在准备好的土壤上,在准备好的土壤上,用工具挖掘出比土团深大约一倍左右的坑洞,在底部铺上熟化的饼肥作为基肥,注意不能使用生肥,然后再放入准备好的苹果树苗,填土至与地面齐平,压紧土壤不会倒伏即可。
4、养护工作
栽种完成之后浇水一次,这一次的浇水称之为定根水,一定要浇足浇透,保证栽种下去的苹果树上的土团和土壤都完全湿透才能够停手,此后的浇水要做到见干见湿,适当遮光一段时间,等到苹果树苗适应之后再接受光照。
『伍』 苹果树种植方法
NaN位粉丝
第一年栽树时,树坑要施上生物菌肥,10斤左右,多多益善。有机肥上面覆土再栽树,树苗要定干,80厘米左右打头,顶端留成芽。第二年春天,要将去年新发的枝条都疏掉,再刻芽,会使树体长出更多更均匀的小主枝。合理浇水施肥。有机肥为主。第三年春天,小主枝全部刻芽,并将主枝修剪成单轴延伸,不留叉。到了秋天8月底至9月底开始拉枝,主枝开张角度85-90度。还是要合理浇水施肥。第四年,将主枝上的冒条全部用塑料袋装泥+小木棍将其拉至下垂。入冬时,树枝定型,来年可成花芽,后年结果。冬天之前塑料袋要及时拆掉。化肥量逐年增加,多施有机肥。第五年,果树开始长少量苹果,今年的任务还是合理浇水施肥,到了秋天,主枝上冒的条子依然用方便袋装泥+小木棍垂吊。第六年果树进入盛果期。加强水肥管理。这几年的管理,打药也必不可少,病虫害的防治也非常重要。总结,要想果树长好苹果,不要剥树,切树。给树做手术,杀鸡取卵,伤害树体,树势变弱,各种病虫害就容易爆发,果子质量也会变差。果树管理主要是拉枝为主和水肥管理,其次打药不能马虎。做好这些,果树长的壮,苹果才能长的大,亮,上色好,效益高。
『陆』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苹果矮化的技术途径
苹果的矮化种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利用矮化砧木促进树体矮化;或选用具有矮化特点的短枝型品种;或采用化学药剂控制树冠,最后就是采用人工致矮措施来实现矮化。四种途径各有利弊,其中以运用矮化砧木进行矮化栽培和品种的更新换代尤为优越。
(1)选择矮化砧木的技巧
苹果矮化砧木主要有三种类型,根据促进树体的矮小程度分为半矮化砧、矮化砧和极矮化砧木,生产上常用的为前两种。矮化砧有M和B系列,半矮化砧有M和MM系列及77-34等,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宜的砧木。
(2)选择矮化品种的技巧
矮化种植品种按生长势的强弱也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树体大、长势强的三倍体品种,如乔纳金以及长势旺的普通富士等。第二种是长势稍差一些的早果普通型品种,如金冠、新世界等。第三种是树体小、长势较弱的短枝型品种,如新红星、首红、短枝红富士等。
定植的技巧
一:定植密度与定植方式
根据矮化砧木的类型、品种、生长势、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确定适宜的栽植密度,树冠形成后的覆盖率应为70%左右,为了最大限度截获光能。以矮化自根砧为例,富士的栽植密度为1.8×3米,亩栽株数120棵左右,金冠品种可以适当密植,采用1.5×3米株行距栽植,亩栽150棵左右。首红、新红星等可采用1.2×3米的株行距,亩栽可达到260株左右。
矮化苹果树的栽植方式有单行和多行带状两种。单行栽植多为长方形,行距大,株距密。单行栽植管理方便,光照充足,果品质量好。多行带状栽植可以提高每亩栽株数、经济利用土地、提高果园前期的产量。
二:矮化苹果的栽植方法
矮化苹果树栽植密度大,产量高,与乔木相比,生长势相对较弱,因此,创造良好的根系生长环境,尤为重要。
首先,选择小环境好、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的缓坡地或平地建园,在果园的西北侧建立防护林。栽植前(头一年的秋季),挖栽植沟。一般沟深在0.8米左右,宽1为米左右,结合施肥来改良土壤,每亩施用优质农家有机肥3500~5000公斤。在山区丘陵,应整修梯田,保持水土。在沿河滩涂,要深翻土地,以土压沙或者进行客土改良,修筑排涝设施,创造肥沃、透气的生态环境。
三:矮化苹果栽植深度
栽植深度应适宜矮化砧木的栽植深度,采取分别对待。自根砧苗,浇水下渗后,接口应与地面平齐为宜。过深,接口被埋,接穗品种生根后树势易返旺,失去矮化砧的作用。矮化中间砧苗,可适当的深栽,即使埋到
『柒』 苹果种植是一种常见水果,苹果树需肥规律极其施肥技术分别是什么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近年来,农业科研人员就农作物需肥规律及科学施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施肥可以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就苹果树种植来讲,只有充分掌握苹果树生长过程中的需肥规律,才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确保苹果树根部的营养吸收效果和果实的整体生长情况达到最佳,从而有效提高整体产量。
在苹果树的种植过程中,有效追肥可以确保苹果树的整体结论质量和产量。在苹果树生长过程中,追肥的使用首要分成3个阶段。苹果树发生萌芽期以前,这一时期苹果树追肥主要是以基肥为主,此外,种植工作人员要依据苹果树的实际生长情况合理搭配磷钾肥,也可以使用磷酸二铵以及他复合性化肥。
苹果树新梢生长繁茂阶段,这一时期应以磷钾肥和钾肥为主,并合理搭配铵态氮进行追肥,可以有效促进苹果树生长。果实成熟前,这一时期以钾肥为主,一般2000m2苹果种植面积需使用硫酸铵160~180kg,以确保果实可以充分吸收养分,不容易由于营养物质过度充裕而发生发黄状况。总的来说,苹果树追肥过程中,种植工作人员务必要严格把控化肥使用量,在确保错误苹果树导致危害的与此同时,促进苹果树健康生长,做到增产总体目标。
苹果种植在我国种植业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苹果种植的整体质量和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确保苹果种植产量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务必要充分掌握苹果树种植过程中的需肥规律,并结合苹果树的实际种植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施肥,促进苹果树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