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初期应首先对什么进行培训
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初期应首先对基础知识培训。
安全标准化(Safety standardization)是一种企业自评的标准,依据PDCA循环原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是企业基础工作和基层工作,是全员、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
⑵ 关于企业标准化管理培训有什么好的机构推荐一下
企业中的各项工作是环环相扣的,需要协同合同,就必须要有标准化。细版节决定成权败,工作中的细节就是标准,标准就是要求规范统一性,企业要把各项工作的的标准都制定出来,固化成本,并相对应的分发给全员,这样员工在工作时就会有样可依。有标准就要有考核,有考核就要有奖有罚,这样就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全员按照固化的标准来完成。之前卢万通老师也讲到过标准化就是企业的发展依据,标准增一寸,财富增一丈。国内的培训机构有很多,多进行对比,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
⑶ 企业标准化管理程序如何做呢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程序有以下3个: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2.健全组织结构,完善标准化体系。
3.加强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标准化工作人员素质。
二、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程序内容: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落实标准化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必须时时事事体现公正、公开、公平,让被管理者清楚自己的权益和职责,让员工明晰标准,遵守标准,尊崇标准。做到标准化管理中的每一个决策都要有法可依、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章可循、每一项考核都有依据,每一项工作都有标准,真正做到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尽量淡化人为因素,防止企业领导的指示凌驾于标准之上。落实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提高员工的高度自觉性。让标准化管理真正深入人心,成为每一名员工都自觉遵守的行为,自觉按照标准化的管理理念开展工作,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让结果达到标准,就会实现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处处达标准的工作目标。真正地让标准化管理成为企业的工作模式、成为员工日常的工作习惯,这样就可以防止“两层皮”、“靠边站”问题的出现。
2.健全组织结构,完善标准化体系。
企业要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就必须根据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发展战略和管理目标,健全完善标准化体系。首先,要成立有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参与的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和企业愿景、发展规划相适应的标准化任务,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标准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打造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队伍,负责并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全面工作。要遵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要求,健全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四个子体系。要体现全面系统、层次分明、科学先进、简便易懂、实用有效的原则。只有夯实标准化体系的基石,增强标准实施的能力,加大落实标准力度,提高标准的执行力,才能真正解决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夹生饭”的问题。
3.加强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标准化工作人员素质。
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企业的学习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全体员工进行有关理论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
特别要加强工作人员标准化内容的学习,要及时学习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不断充实标准化相关的新知识,学习新技能。通过标准化管理系统学习培训,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充分调动员工贯彻、推行和落实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企业员工的标准化观念和意识,充分发挥标准化综合效应。同时要加大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要让“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标准化是企业的灵魂”的观念深入人心。
⑷ 企业标准化培训心得
<
一、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转变观念是重点 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转变观内念,解决“懒、庸、容慢”等不良作风的问题是重点。观念和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和思路不正确,就会敏感度不够,执行意识不强,完成任务不好。比如在抗冰保电过程中,上级提出镇镇通...
⑸ 企业标准化的体系是怎样建立的
仅供参考: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的运用,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协调越来越广,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你明确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对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岗位操作要求要求的精分化,定量化、标准化,以敦促便捷掌握、实施和检查企业长远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性。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主要有以下步骤:
1. 建立企业标准化机构和配备人员;
2. 企业标准化培训;
3. 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4.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5. 企业标准的制定;
6. 标准的实施;
7.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一、企业标准化机构和人员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机构设置以及标准化管理人员配备,首要考虑的应能满足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需要。企业标准化工作涉及到企业各部门,贯穿于生产、经营和管理各个环节,是企业管理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基础工作。企业设置什么样的标准化管理机构,配备多少标准化工作人员,应根据其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规模、复杂程度、标准化工作量而定。
1.企业标准化机构的形式
第一种形式:企业设专兼职机构(如标准化科、处、室),在企业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统一管理整个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在各职能部门和车间设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本部门的标准化工作,业务上受企业标准化机构的领导。
第二种形式:设立以企业最高管理者为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标准化重大问题的讨论、审批和决策。具体标准化办事机构设置与第一种形式相同。企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企业标准化的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所决策的重大问题是企业标准化方针、目标,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标准化规划、计划和重要标准审批等。
第三种形式:企业不设专职标准化机构,而是指定企业的某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企业标准化工作,并设专职或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标准化工作,重大问题由企业领导协调。
2.标准制定和发布的分工
(1)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由企业第一管理者所直管的部门牵头(例如总经办、厂长办或企管办),各管理事项的分管部门负责;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由企业技术主管或总工程师所直管的部门牵头(例如技术处、设备处),各技术事项的分管部门负责;企业工作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其他各处室和各基层单位各对本部门的工作标准负责。
(2)一般情况下,全部标准均应由标准化管理机构报标准化委员会讨论、协商、修订、通过、批准;其中技术标准应由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批准。企业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发布令,由企业第一管理者签发。
3、企业标准化人员的基本要求
(1)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标准化管理的上岗证;
(2)熟悉并能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
(3)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熟悉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现状,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
(4)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企业标准化培训
企业标准化培训有企业外部组织的培训和企业自己组织培训两种。外部培训企业可派代表参加;企业自己的培训,企业有关人员都应参加。
标准化培训的对象和要求:
1.各级领导干部:要求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了解标准化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管辖范围内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并能贯彻和运用。
2.专兼职标准化人员:对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应经过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具有培训资格的标准化部门的培训,并经过考核,取得上岗资格。
3.一般管理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熟悉并能够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三、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企业依据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制定标准化管理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规定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标准化工作任务、职责、工作方法和要求;
2. 规定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3. 规定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式、要求、程序和分工;
4. 规定标准及标准信息的收集、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5. 规定贯彻各级有关标准的程序和方法;
6. 制定标准化规划、计划内容、工作程序和要求;
7. 规定标准化培训的任务、目标、方法和程序;
8. 规定标准化成果奖励工作程序和要求等。
四、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的内容一般是:
1. 制定、修订企业标准项目的规划、计划;
2.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规划、计划;
3. 标准化科研的规划、计划;
4. 实施标准的项目计划;
5. 标准化培训计划。
五、企业标准的制定程序
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如下:
1.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信息
(1)标准化对象的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有关最新科技成果;
(3)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4)生产(服务)过程及市场反馈的统计资料、技术数据;
(5)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技术法规及国内相关标准。
2.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一般在起草标准草案之前要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参加起草小组的人员和人数,应根据所起草标准对象而定,一般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从事技术工作或管理岗位的骨干组织。
起草小组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优选,必要时应进行试验验证,然后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的编制说明。
3.编写标准送审稿
将标准草案连同标准编制说明,发至企业内有关单位,必要时可发至企业外部有关科研、设计单位以及大专院校、使用单位征求意见。对反馈的意见要逐一分析研究,决定取舍,进一步修改标准草案,形成标准送审稿。
4.审查标准
根据标准的复杂程序、涉及面大小,可分别采取会审或函审。审查企业标准应吸收本企业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参加,必要时也可邀请外单位的专家和用户参加。
5.编制标准报批稿
6.批准和发布
六、标准的实施
标准的实施是整个标准化活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标准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标准化的经济效果。标准实施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的贯彻落实标准的活动,是将标准贯彻到企业生产(服务)、技术、经营、管理工作中去的过程。一般来说,标准实施工作大致可分为计划、准备、实施、检查、总结等五个步骤。
七、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标准实施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各级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企业自身的监督检查。
企业自身的监督检查内容如下:
1. 已实施的标准贯彻执行情况;
2. 企业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贯彻执行情况;
3.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4.对照“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对企业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内审,对不合格项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现有过程或体系,适当时申请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外部确认。
目前很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建立了多套管理体系,如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SA8000等,企业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这些管理体系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坚持各自为政,企业文件体系势必越整越大,越来越乱,重复、抵制或矛盾的文件会与日俱增,这正是企业管理之大忌。因此必须关注各体系文件如何整合的问题。以上是个人多年经验及相关网络知识组合而成,但是,你需要明确的是,这个体系的建立,不是短时间可以达到的效果,需要长期不断的坚持和修正才能形成真正符合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的重要体系!谢谢你的信任!
⑹ 企业标准化体系怎样建立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主要有以下步骤:
一、企业标准化机构和人员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机构设置以及标准化管理人员配备,首要考虑的应能满足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需要。企业标准化工作涉及到企业各部门,贯穿于生产、经营和管理各个环节,是企业管理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基础工作。企业设置什么样的标准化管理机构,配备多少标准化工作人员,应根据其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规模、复杂程度、标准化工作量而定。
1.企业标准化机构的形式
第一种形式:企业设专兼职机构(如标准化科、处、室),在企业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统一管理整个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在各职能部门和车间设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本部门的标准化工作,业务上受企业标准化机构的领导。
第二种形式:设立以企业最高管理者为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标准化重大问题的讨论、审批和决策。具体标准化办事机构设置与第一种形式相同。企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企业标准化的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所决策的重大问题是企业标准化方针、目标,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标准化规划、计划和重要标准审批等。
第三种形式:企业不设专职标准化机构,而是指定企业的某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企业标准化工作,并设专职或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标准化工作,重大问题由企业领导协调。
2.标准制定和发布的分工
(1)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由企业第一管理者所直管的部门牵头(例如总经办、厂长办或企管办),各管理事项的分管部门负责;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由企业技术主管或总工程师所直管的部门牵头(例如技术处、设备处),各技术事项的分管部门负责;企业工作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其他各处室和各基层单位各对本部门的工作标准负责。
(2)一般情况下,全部标准均应由标准化管理机构报标准化委员会讨论、协商、修订、通过、批准;其中技术标准应由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批准。企业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发布令,由企业第一管理者签发。
3、企业标准化人员的基本要求
(1)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标准化管理的上岗证;
(2)熟悉并能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
(3)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熟悉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现状,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
(4)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企业标准化培训
企业标准化培训有企业外部组织的培训和企业自己组织培训两种。外部培训企业可派代表参加;企业自己的培训,企业有关人员都应参加。
标准化培训的对象和要求:
1.各级领导干部:要求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了解标准化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管辖范围内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并能贯彻和运用。
2.专兼职标准化人员:对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应经过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具有培训资格的标准化部门的培训,并经过考核,取得上岗资格。
3.一般管理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熟悉并能够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三、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企业依据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制定标准化管理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规定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标准化工作任务、职责、工作方法和要求;
2. 规定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3. 规定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式、要求、程序和分工;
4. 规定标准及标准信息的收集、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5. 规定贯彻各级有关标准的程序和方法;
6. 制定标准化规划、计划内容、工作程序和要求;
7. 规定标准化培训的任务、目标、方法和程序;
8. 规定标准化成果奖励工作程序和要求等。
四、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的内容一般是:
1. 制定、修订企业标准项目的规划、计划;
2.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规划、计划;
3. 标准化科研的规划、计划;
4. 实施标准的项目计划;
5. 标准化培训计划。
五、企业标准的制定程序
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如下:
1.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信息
(1)标准化对象的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有关最新科技成果;
(3)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4)生产(服务)过程及市场反馈的统计资料、技术数据;
(5)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技术法规及国内相关标准。
2.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一般在起草标准草案之前要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参加起草小组的人员和人数,应根据所起草标准对象而定,一般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从事技术工作或管理岗位的骨干组织。
起草小组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优选,必要时应进行试验验证,然后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的编制说明。
3.编写标准送审稿
将标准草案连同标准编制说明,发至企业内有关单位,必要时可发至企业外部有关科研、设计单位以及大专院校、使用单位征求意见。对反馈的意见要逐一分析研究,决定取舍,进一步修改标准草案,形成标准送审稿。
4.审查标准
根据标准的复杂程序、涉及面大小,可分别采取会审或函审。审查企业标准应吸收本企业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参加,必要时也可邀请外单位的专家和用户参加。
5.编制标准报批稿
6.批准和发布
六、标准的实施
标准的实施是整个标准化活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标准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标准化的经济效果。标准实施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的贯彻落实标准的活动,是将标准贯彻到企业生产(服务)、技术、经营、管理工作中去的过程。一般来说,标准实施工作大致可分为计划、准备、实施、检查、总结等五个步骤。
七、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标准实施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各级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企业自身的监督检查。
企业自身的监督检查内容如下:
1. 已实施的标准贯彻执行情况;
2. 企业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贯彻执行情况;
3.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4.对照“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对企业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内审,对不合格项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现有过程或体系,适当时申请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外部确认。
⑺ 标准化培训都包含那些内容
一、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指导企业进行技术管理的基础和基本依据,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对技术标准的管理(或者说对于技术的标准化管理),主要在于明确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把握各标准分支的具体要求和基本特征,认真组织好各种类、各层次技术标准的贯彻和实施。要通过技术标准化管理,在标准化管理的科学方式和正确思维指导下,在“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内部统一协调的技术管理系统,促进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全面贯彻、实施,实现管理目标。
二、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贯彻与实施技术标准的重要保证。管理标准化,主要应解决好三个环节的问题:一是要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便于考核的管理标准;二是认真组织管理标准的贯彻实施;三是采取有效的方式对管理标准化的绩效进行考核,以便认真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及时纠偏。在过去的标准化工作中,存在忽视管理标准化的倾向,致使技术标准化管理难以持久和有效,也造成了管理中的非规范化行为的不断出现。新形势下要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必须切实重视管理标准的制定、执行和考核,实现企业管理标准化。
三、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制定的标准,是以人或人群的工作为对象,对工作范围、责任、权限以及工作质量等所做的规定。工作标准主要是研究规定各个具体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尽的职责和应有的权限。对各种工作的量、质、期以及考核要求所做出的规定。企业工作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明确工作标准的内容和对象,科学制定工作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工作标准;对工作标准的完整性、贯彻情况、取得的成效进行严格考核。
企业标准化管理实质上就是对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这三大标准体系所构成的企业标准化系统(或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与贯彻执行。
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应制定企业标准,建立起以 产品标准和制造工艺标准为主,包括产品开发、制造工艺技术和科学管理的技术标准体系,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由标准化委员会提出要求,由总经办组织各相关部门制定,经公司经理层分管领导批准、发布。技术标准由技术管理部负责根据生产需要组织制定,经总工程师批准、发布。 制定标准的一般程序是:1、明确任务,调查分析,搜集资料;2、综合分析,起草标准草案;3、征求意见,进行验证,修改草案;4、审查、定移、批准、发布。
标准的编写和印制,参照GB/T1.1和GB/T1.2的规定执行。 标准实施后要定期复审、修订、复审、修订周期一般为3~5年。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后,应及时复审本企业所制定的与其相关的标准,并确定这些标准是继续有效,还是修订或废止。 产品标准的代号、编号方法按QMS/PD01-OD03的规定执行。产品标准的备案,由技术管理部按巢湖市技监局标准化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
公司通过与省技监局标准化研究院保持密切联系,以及订阅《中国标准化》等国家级优秀期刊,及时收集标准化相关情报资料,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标准的宣贯、实施和监督检查:1、与企业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法律法规发布后,相关部门要组织学习和技术培训,并采取措施做好具体实施工作(包括生产过程中和管理工作中的标准实施和产品按标准进行检查)。2、劳资部根据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和公司的实际需要适时组织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宣贯。技术通用性标准的宣贯技术管理部协助,与部门业务工作有关的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宣贯由相关部门协助。3、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
⑻ 企业标准化体系怎样建立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涉及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企业全面形象管理、组织管理、行政后勤保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管理判例等方面,是企业管理运行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企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整理总结后认为,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其它标准都要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为技术标准服务。具体来说,技术标准是对生产相关的各种技术条件,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等所作的规定。如产品标准、半成品标准、原材料标准、设备标准、工艺标准、计量检验标准、包装标准、安全技术标准、环保卫生标准、设备维修标准、设计标准、能源标准等。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任何企业都应首先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标准为中心,以高质量的产品(或工程服务)标准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2)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生产经营活动和实现技术标准的重要措施,它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单位、部门岗位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到产品质量的管理上,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管理标准是对有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运用标准化原理所作的规定,它涉及各个管理方面,包括企业经营决策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物资供运销管理、经济实体管理、以及标准化管理等。
(3)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是生产高质量产品、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实现各项技术标准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说,工作标准是对各部门、单位的各类人员的基本职责、工作要求、考核办法所作的规定,包括职责权利、工作程序、办事细则、考核标准和相互关系准则等。按工作岗位,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制定企业工作标准。
⑼ 质监局为什么要对企业实施标准化宣传培训
所谓企业标准化就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在这里所指的活动尤其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 实践证明,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一个企业只有推行标准化,才能实现管理的科学化。 首先要提高对“标准”重要性的认识 在产品经济界素有“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之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标准已演化为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必不可少的“利器”。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标准与智能绿色建筑” ,旨在通过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将绿色理念与信息通讯技术融入建筑之中,减少污染和能耗,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这一主题充分反映了标准化工作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面临适应国内外社会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大力宣传实施标准战略、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的步伐,加快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标准体系,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需要,显而言之,只要提高对标准的认识,才能激发自觉参加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要立足一个“实”字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好的成效,认识是前提,队伍是关键。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机构是基础。这里所讲的这个“实”字,是指的既要做到机构“实”,又要做到内容“实”。要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企业首先成立企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任命管理者代表,应设立标准化专(兼)机构——标准化办公室,实行“一把手”工程,配备专(兼)标准化人员,努力做到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考核检查等工作,使标准化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做到内容“实”。就是企业建立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体系、明标准细表和依据标准明细表所编制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的内容既要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规定的各项标准又具有符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 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要加大一个“宣”字 在企业标准化工作中,构建企业标准体系不是看的,而是实际工作执行的。再好标准要想让员工做到,首先要让员工知道。为此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尤为重要,要采取举办标准化基础知识学习培训班和标准化知识讨论会等形式,突出抓好员工素质的提高。通过学习培训。标准化的一个显著好处就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 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要突出一个“查”字 建立起的标准体系是否发挥作用,关键在执行。标准体系只有在不断运行中方可得以完善,在完善后方可更有效地服务于生产、经营、管理。为保证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化工作监督检查考核机制,查明和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持续改进应按照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持续改进包括日常持续改进和评价、确认评审后的持续改进。检查结果与工资挂钩,确保各类标准得到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