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有哪些
音乐理论基础是进入音乐殿堂的敲门砖,也是所有音乐学习的起步基础课程,那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一:音及音高
我们平时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那么被我们音乐中所使用的乐音也不例外。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这四种基本的性质。换作物理上的道理来讲音的高低就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强弱则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长短则是物体振动的时间长短决定的;音色则是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以及泛音多少决定的。在这四种性质中,音高和长短在音乐的表现中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二:乐音的分组及音律
我们通常所使用乐音基本上都在钢琴的音域之内,在这里就以钢琴为例来讲一下音的分组以及音律。
大家知道我们平时使用的音有最基本的1、2、3、4、5、6、7这七个。当然还有变化音级上的变化音。就以钢琴为例,钢琴上一共有88个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不相信可以数数,哈哈~~),52个白键所对应的即为我们所最常用的基本音级1234567,而36个黑键对应的则为变化音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升1、降3、升4、升5、降7。问题就在这里了。这么多的音,而名字只有1234567这几个,怎么来区分谁是谁啊。下边我们就来说一下音的分组。
钢琴上的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的使用着七个基本音级的名称,因此出现了很多同名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个音,我们将音列分为许多个组。
在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我们平时所说的“中音do”,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央C,在音的分组中它属于小字一组,记为c1,从它往下的音就是小字组。(比如低音si,也就是记做b)小字组再往下就为大字组,用大写的字母来表示(我们通常说的lowC也就是记做C)依次类推一共可以推到大字二组的A2,也就是键盘上的最低音。然后我们再从中央C往上推,同样可以推出一个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最高的一个音就是小字五组的c5。
各组音的记法如下:
小字组各音都用小写字母表示,如果是小字n组就在小写字母的右上方加数字来表示。
大字组各音都用大写字母表示,如果是大字n组就在大写字母的右下方加数字来表示。
这就是音的分组,国际通用,绝对通吃,哈哈~~~但在这里还要提一下音域这个概念。
总音域也就是钢琴的音域,从C2 c5,看得懂吧?还有就是个别的人声或乐器也都有自己的音域。
下边我们来讲一下什么是音律。理论上是这样的,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并成为了确定调式音高的基础。音律也有很多种,比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等等。在这里我们只介绍最常用的十二平均律。
所谓十二平均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呢在古代希腊时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定十二平均律的则是我国明朝的音乐家朱载堉(1584年哟)
在音乐中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便是半音,八度内包括十二个半音,在基本音级中除了3和4;7和1之间使伴音外,其余都是全音。(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比如1-2;2-3等等)
所谓等音也就是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
在这里关于等音的问题就不再多说,但请大家记牢,在乐音中除了#5和b6只是互相有一个等音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有两个等音。比如“升1也可以是降2,也可以是重升7”等等,在这里不再多做阐述。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三:节奏
节奏 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有自由节奏、灵活节奏、有量节奏、韵律节奏。记谱法 标出音高和节奏的音乐记写法。 音乐学 系统研究音乐创作及其历史的学科。英文musicology一词创用不久,有些自以为才智比评论家或研究人员略胜一筹的人,往往自诩为"音乐学家"。德文的musikalische Wissenschaft意为"音乐科学",暗示运用科学 方法 研究音乐的特性和历史,1863年由弗里德里希。克里难能可贵德,最先采用,1885年用作期刊的名称(Vieteljahrschrift fur Musikwissenschaft", 《音乐学季刊》)在《音乐学季刊》第一期中,吉多,艾德勒把音乐学分成历史音乐学(包括古乐;曲式分类;作曲的实践和理论准则;乐器等内容)和系统音乐学(包括和声、节奏、旋律的规则;音乐美学;音乐 教育 ;音乐民族学等内容)两部分,并列举配合各部分的综合性和专题性研究。用科学方法解释音乐风格的历史变迁,既有其优点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因此近年来音乐学一语所指的是音乐史的研究,特别是手稿和早期出版物的翻译和编订;是关于作曲家、机构、乐器、曲式和表演方式的知识的发现和解释。不仅编辑出版音乐作品的现代版,还出版理论家的论著、演唱演奏的教材、辞典和评论的现代版。音乐学的主要目标依然是深入了解作曲家的艺术,这与演唱演奏者、和历史学家都有关系。
旋律 一连串的乐音的有组织的进行。旋律的性格和效果决定于其调式、节奏及其音高布局。在在这三个因素中,过去只有调式的概念有过多少比较清楚而不相矛盾的理论。任何特定时代的旋律都是通过把某一调式体系所包含的一套乐汇加以运用处理而成,而且,除非是为了特殊的表情目的,否则旋律最后总是结束在主音上,因此它们的调式或调总是可以判明的。
看了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人还看:
1. 钢琴理论基础知识有哪些
2. 音乐理论的简介
3. 音乐理论学习
4. 乐理基础知识
5. 钢琴音乐基础知识
6. 古典音乐理论知识
Ⅱ 音乐的最基础的知识是什么谢谢!
音乐入门基础知识一,认识乐谱
乐谱是学音乐的最基础知识,首先我们要学会看乐谱,常用的乐谱分为两钟分别是简谱和五线谱,要想学会音乐入门的基础知识认识乐谱就要知道一首乐谱是怎么组成的。整个乐谱组成有调号,拍子,音符,时值,装饰音,演奏符号、节奏、小节线组成。
音乐入门基础知识二,练习音准与读谱
1、音乐演唱中读谱法,音乐中只有读法只有一声和三声,不存在二声和四声,如果读出二声和四声很容易跑调
2、跟着手打着拍子度音符,一小节的慢练。
3、打拍子,手的发声与嘴的发声要同时进行,不能抢拖拍。
4、多唱音阶,记住音高位置掌握以上音乐基础知识轻松快速入门就是这么简单,好的方法指导好的方向,学音乐基础入门知识就是简单的一件事情了。
Ⅲ 初中音乐常识
初中音乐音频资料复习汇总
https://pan..com/s/1WtMms0SLxwozg1QYFCsOBA
初中音乐知识
Ⅳ 介绍点关于音乐的基础知识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在艺术类型中,音乐具有抽象性,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东方以中国汉族音乐为首的中国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
(4)音乐基础知识培训扩展阅读
音乐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曲调,节奏,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音色等。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旋律和节奏。
1、曲调:曲调也称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是音乐的本质,是音乐的决定性因素。曲调的进行方向是变幻无穷的,基本的进行方向有三种:“水平进行”、“上行”和“下行”。
相同音的进行方向称水平进行;由低音向高音方向进行称上行;由高音向低音方向进行称下行。曲调的常见进行方式有:“同音反复”、“级进”和“跳进”。依音阶的相邻音进行称为级进,三度的跳进称小跳,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进称大跳。
2、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4、力度: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
5、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
6、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
7、曲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8、织体: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
9、音色:音色有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之分。在人声音色中又可分童声、女声、男声等。乐器音色的区别更是多种多样。在音乐中,有时只用单一音色,有时又使用混合音色。
Ⅳ 音乐欣赏基本知识
音乐欣赏 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音乐欣赏基本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音乐欣赏必备要素
1、必备的人文素养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用它特有的音乐语言,反映了现实生活。它孕育在世界各民族的 文化 土壤之中,但却又在不同的地理、历史自然环境中生长,于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便产生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音乐艺术。所以可以这样说,音乐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
欣赏音乐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
欣赏中国音乐,需要了解:
1) 音乐与历史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悠久传统一直延续并发展,这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艺术品种。
2) 音乐与地理
中国地大物博,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各民族的民间民俗多样性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同时,也为各具特色的地域音乐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3) 音乐与社会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56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各地的历史、宗教、语言以及习俗等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其音乐自然也各具特色。
4) 音乐与文化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有着丰厚的遗产,各类文化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传统文化 的美学追求与内在的统一性形成了艺术形态的协调、中和、简约与适应;艺术表现的蕴蓄、婉曲;艺术所表述的情感,伦理的结合与渗透,艺术作品的“气韵”、“意境”,创作的“风骨”、“神貌”构成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欣赏西方音乐,需要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与特征
1) 西方音乐与__文明的渊源关系。教会的体制、礼仪、思想既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同时也对音乐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态度,这就使得中世纪音乐用了上千年的漫长时间才得以完成。
2) __的文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相结合,赋予了西方音乐新的文化意义。即:人文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作曲家个人的创作形成了西方音乐文化的又一特征,在西方音乐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3) 西方音乐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科学传统。音乐技术、技法在西方音乐观念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西方文明反映在对科学的探索和热情的追求上。那么体现在音乐创作中,就是历代作曲技法的积累,创新和发展。从中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开始,到20世纪的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一千多年间,建立了一套十分严密,完整的音乐体系。它包含了丰富的技术与技法,而每一种技术的发明与演变,又都有着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
所以,综上所述,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可以为深入了解音乐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必备的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是具体读懂音乐所必须具备的常识。音乐通过特定的语言,如旋律、节奏、和声等诸多音乐要素,组成了流动的音乐。音乐作品的展现是通过一定时间段的听觉感受,并刺激人的情感变化,而达到欣赏的一个过程。音乐知识能帮助人们从根本上理解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尤其是纯音乐作品(无标题音乐),如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它用调性与体裁形式来命名,从文学的角度只能解释为三拍子的小步舞曲意境,然而具体的音乐体现必须从其中迂回级进的旋律进行,连续附点节奏的对比等综合音乐要素中区把握。这样才会准确理解作品的内涵,即典雅、优美、高贵、细腻的古典音乐风格。
3、必备的审美基础
音乐美是音乐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没有音乐家主观的能动创造,就不会有音乐艺术,自然也不会有音乐的美。然而音乐家的创造又是把社会美作为源泉,把自然美与社会美作为创造的依据的。
1)音乐美蕴含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之中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来表现出来的。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大都是人们根据美的规律对音乐进行加工,是声音具有艺术化,即乐音。根据这些特征,有的美学家把音乐的美分为单纯感觉美和综合形式美。单纯感觉美是指声音的美,特别是音色美。如小提琴的柔美清纯,大提琴的浑厚深沉,小号的刚健明亮,双簧管的田园风味,不同乐器各自都有着不同的音色美。然而,单纯感觉美还不是真正的音乐美。真正的音乐美是一种综合形式美。它根据音乐艺术规律和作曲家的创作,把高低、长短、强弱以及音色不同的乐音组合为具有表现力的音乐旋律,在旋律美的基础之上构成和声美,复调美。即使是一些综合艺术的音乐体裁,如歌曲,歌剧,舞剧等,由于结合着歌词,戏剧情节与舞蹈场面等非音乐因素,它们也都体现着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美。
2) 音乐美是情感美的集中体现
音乐美的内涵,最主要表现于人的情感活动中。音乐对现实美(社会,自然美)的描写是通过人的心理体验与情感态度表现出来的。它不像绘画艺术是一种静止的艺术,它的表情只能是瞬间的;它也不像戏剧艺术,表情性与其他因素结合。音乐是在展开的过程中,在音乐发展的变化中不断调整人的情感迁移,充分展示人的心灵——情感的美。在欣赏的过程中,那样的专注与纯净,在表现情感时,更纯粹,更自由,更内在,更集中,更动人,情真意切构成音乐的又一重要特征。这特征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
Ⅵ 音基课学什么知识呀
音基课主要教:音乐常识和乐理视唱练耳。
1、音乐常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常识类音乐知识,包括乐器知识、不同地域的音乐特点、名曲赏析等。
2、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内容:涵盖音乐理论、识谱、节奏、符号、辨音、模唱等。音乐常识更多培养的是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乐理视唱练耳则是理论过度到实践的专业类知识,提高的是学生读谱、节奏感、音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音基证书已成为音乐等级考试硬件:
中央院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考级,都已经和“音基考级”紧密的挂钩了,考生想要报考中央院各专业考级,都需要认证相应级别的音基证书。可见目前对音基课的重视已经是一种社会行为,绝对不是某些培训机构或某些家长的特立独行。欧美地区更重视对儿童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素养的培养。
Ⅶ 怎样学音乐基础知识
1、认识乐谱
乐谱是学音乐的最基础知识,首先我们要学会看乐谱,常用的乐谱分为两钟分别是简谱和五线谱,要想学会音乐入门的基础知识认识乐谱就要知道一首乐谱是怎么组成的。整个乐谱组成有调号,拍子,音符,时值,装饰音,演奏符号、节奏、小节线组成。
2、认识谱号,五线谱分为低音,中音,高音谱号
找到五线谱谱号中的123,高音谱号是下加一线为do,中音谱号是耳朵形状对着的线为do,低音谱号为两个点之间是fa。
3认识调号,在c谱号中添加的升降号就是调号,c谱号就是c调,没有任何升降号即是c谱号,c谱号中是什么调,就在c谱号中那个音看成1。
学音乐注意事项
一、兴趣是第一要素
孩子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兴趣。父母不能违背这一规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强迫他学习。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不仅学习效果大大降低,更会让孩子对学习乐器产生抵触心理。
二、掌握好学乐器的年龄
从幼儿智力发展和身体发育的情况来看,4~5岁可以开始学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等键盘乐器,而学习弦乐器,如小提琴、古筝等,应该在5岁半之后。学习键盘乐器一年,基本掌握了音准和节奏感后,再转学弦乐器会更好。
Ⅷ 音乐初学者基本知识
对于音乐初学者来说,音乐的基础知识是相当重要的。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初学者应该知道的音乐基本知识,欢迎阅读。
音乐初学者的基础知识
(一)关于节奏和拍子的问题
初学钢琴的孩子在弹琴时,经常把握不准节奏,数错拍子。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孩子没有完全形成节奏、节拍的概念,对这两个音乐概念比较陌生;二是家长对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意义,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对孩子的要求和提示;三是孩子缺乏分数知识,没有真正形成和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概念。
所以,在弹奏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现象,不足为怪。
但是,对于作为“助教”的家长来说,对此却不应该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1、关于“节奏”
一般的乐理教材对节奏和节拍概念的解释是这样的:节奏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换句话说,是指在音乐作品里,“把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叫节奏”。
在乐曲中,节奏可以表明乐曲的特殊性质(或者说是不同类别),如:我们可以通过节奏辨别乐曲是进行曲还是圆舞曲,这样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又被称为节奏型。
按照这种定义方法,通常可以这样理解:节奏是若干个音(包括休止符)时值长短的组合关系。
弹奏一首乐曲时,可以因感情的变化而改变速度,但不能改变节奏;节奏的结构,也不能因为速度改变而改变。
2、关于“节拍”
节拍在一般乐理教材里是这样定义的“:有重音的及无重音的同样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叫做节拍。”也就是说,节拍是以强弱关系来组织音乐的。
例如:四二拍,就是每小节都有一强拍、一弱拍,而且是交替出现,有规律地进行反复。
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理解有些肤浅和狭隘,但笔者认为,这种理解对初学钢琴的孩子和家长就够用了。
从上面概念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节奏和节拍是在音乐运动有次序的轻重缓急中形成的。
节奏和节拍是旋律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音乐的精髓,是表现音乐的手法,也是形成曲式结构的基本因素。
所以家长了解节奏和节拍在音乐中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3、节奏与节拍的关系
广义上讲,节奏包含速度、节奏型、节拍、拍子、重音等。
节奏与节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在于节奏与节拍同时存在于音乐中,不可分离,它们以音的长短、强弱以及相互关系的固定性和准确性来组织音乐,只有从概念的抽象定义中才能分开表述。
节奏与节拍又是有区别的:节奏具有多样性,是在某种节拍基础上,不同时值(指时间的长短)的音灵活变化的组织形式,但节拍只是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没有时值变化。
所以说“节奏包含着节拍的特点,而节拍却不能概括节奏的全部意义”。
节拍与拍子也是有区别的,节拍不包括音符的固定时值。
如:每小节有二拍的作品,它可能是四二拍二二拍等,都是强弱反复交替的节拍。
再比如四四拍是强、弱、次强、弱的节拍;四三拍与八三拍都是一强两弱的节拍等等。
节拍与节拍之间只有强弱关系,没有固定时值的表示,而计算每个音符时值的单位叫“拍”,每个单位“拍”是用固定时值的音符来代表,就是拍子。
换句话说拍子就是用固定时值的音符来表示音的长短,这理解起来还算比较具体,表示拍子的记号叫做拍号。
如: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 拍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等等。
在钢琴弹奏中,所谓节奏感好,是指在弹奏中能够依据乐曲的乐思、风格、表情的要求,体现出明确而自然的节拍强弱感,保持速度和节拍的稳定、持续和统一,处理好非均分律动节奏(包括渐快、渐慢、突快、突慢、散板、延长音等),准确弹奏出非正常节拍特殊的强弱关系(包括渐强、渐弱、突强、突弱等)。
总之,是能够感受到表现出乐曲节奏的韵律、韵味、情趣、意境等。
以上的乐理知识对初学钢琴的孩子来说是抽象和难懂的,如果家长首先了解并掌握了这些知识,会更好地发挥“助教”的作用,使孩子在节奏节拍的问题上少走弯路。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让孩子整体地认识音符。
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家长可以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向孩子描述音符的部分与整体,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将一个完整的苹果比作全音符,将半个苹果比作二分音符,再将半个苹果对切成两份,每份比作四分音符;并告诉孩子,一个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等于两个四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等于两个八分音符等,通过这样形象具体的实物比喻,可以使孩子初步感知音符的特点,比较清楚地了解音符的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种引导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实际上是为理解和掌握节奏、节拍和拍子等音乐基础知识做了必要的铺垫。
另外,在认识音符的过程中,也不要忽略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它们也是音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教会孩子如何数拍子。
告诉孩子,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曲子中,一个全音符是四拍,一个二分音符是两拍,一个四分音符是一拍,一个八分音符是二分之一拍(半拍),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也是照此类推的关系等。
初学者有必要在弹奏的过程中,按照音符的提示,边弹边把拍子数出来,如果数不均匀,建议使用节拍器,以标准拍为参照,跟着节拍器数拍子。
另外,由于年龄较小、乐理知识储备很少的儿童,遇到各种节奏混合、稍微复杂一点的乐曲,往往也会出现摸不到头绪的情况,这就需要家长根据孩子认知能力的差别和特点,数拍的时候可以再细一些,即:数分拍。
就是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乐曲中,我们把四分音符分为两份,即两个八分音符,随后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直至孩子明白了拍子在曲子中的含义,就可以按正常方法训练了。也许这个方法很笨拙,但对帮助孩子逐渐熟知和掌握拍子还是很实用的。
还要提示一点的是,家长首先要养成规范读准拍号的习惯。
四二拍不能读作四分之二拍。这里的“2/4 ”和数学上的“2/4”,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其他拍号的读法也是如此。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孩子良好的节奏感使孩子在以后的演奏中,善于感受和捕捉乐曲节奏的韵律、韵味、情境、风格等;表现出明确而又自然的节拍强弱及特殊强弱关系,达到合理的均分速度要求;恰当地弹好渐快、渐慢、突快、突慢、延长音等各种非均分律节奏等,把节奏对表现音乐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拓展:
音乐术语基本知识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音乐基本术语名词
【乐音】振动规则,听起来高低明显的音。
【噪音】振动不规则,听起来高低不明显的音。
【乐音体系】音乐中使用乐音的总和。
【音级】乐音体系中各个音叫音级。它包括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半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相邻两个键的音高关系为半音。
【全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键音高关系为全音。
【音名】音的名称。用C、D、E、F、G、A、B表示。
【唱名】唱谱时使用的名称。用do、re、mi、fa、sol、la、si来唱。
【音组】七个基本音级循环重复,产生了许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于是可以分成若干个组,这些组称为音组。
【音律】音乐体系中各音的绝对高度。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音律是十二平均律,另外还有纯律和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基音和泛音】琴弦振动发音时,不仅全弦振动,它的二段、三段、四段……也在振动发音。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即听得最清的音叫基音;其它各段振动产生的音,不易听清,叫泛音。
【音域】指乐音体系、人声、乐器或某首作品的音 高范围。
Ⅸ 音乐乐理入门基础知识
音乐乐理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音乐理论简称"乐理",包括相对简单的基础理论----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等等。还有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和声、复调、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内容。下面我为您收集整理了音乐乐理入门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记录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种,在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就有文字谱、工尺谱等几大类别,用于不同的乐器时又有古琴谱、琵琶谱之分。同文字类似,乐谱就是人们规定的一套符号体系,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记谱法,其目的都是准确地将音乐记录下来,以便根据这个记录来传播和再现(表演)。五线谱是现代国际通用的记谱方法,在掌握了五线谱之后,学习简谱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乐谱分类方式
乐谱分类方式一
1、中国古代就有“宫,商,角(jue),徵(),羽”五音,对应简谱中的1 2 3 5 6,是乐谱的基本音符,在谱曲时古曲用这五个音。在谱曲时是以它们其中的一音定调,只有在乐曲中才会体现音节,几分音符和音的长短。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就是这样谱曲的,整首歌里没47两音出现,是传统民歌。
2、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梭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因此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得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体制,已基本通行于各个国家,在学校里已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3、五线谱,是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种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一线、上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一间等,各代表一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五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三种用 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
4、点字谱,是一种适合盲人使用的记谱法。分为六点制乐谱(现行的)和12点制乐谱(革新的)两种。六点制乐谱,由法国盲文之父路易·布莱尔(Louis Braille)发明,一方点符只能表达乐音的音名和时值(全音符至64分音符),音组另需一方点符。12点制乐谱,在《12点制三拼点字》的基础上发明而成,像简谱一样,一方点谱可表达一个完整音符(时值、音名和音高),乐谱表达力更强。
说明:
1、 三个点列符组成一方12点制音符,第一列点符表达音值,第二列点符表达音名,
第三列表达音组;可实现音符与。
2、 拍子号(X0Y),位于全曲开头,第一列点符表示每拍的时值,第三列点符表示拍子数。
3、 连音号(X0Z),第一列点符表示每拍的时值,第三列点符表示连音符的时值。
4、 和弦音符(XX0),其根音音符不变,非根音略去音组点符。
5、 倚音记号(D00),表示前倚音,倚音记号放在倚音符前边;表示后倚音,倚音记号放在
主音符前边,后倚音放在主音符后边。
乐谱分类方式二
较有针对性的记录不同种类乐器的演奏方法的乐谱,列如:钢琴谱、吉他谱、古筝谱、琵琶谱等。
音乐的分类及特点
按声部和声部状况:
1.单声部音乐--只有一个旋律的乐曲如无伴奏的独唱、独奏、齐唱等;
2.复调音乐--是在和谐的前提下,几个曲调参差进入,它们既相互配合又独立发展的一种乐曲,复调音乐在巴赫手中,达到了高度完美的境界。
3.主调音乐--是指一个声部演奏主旋律,其余声部用和声给主旋律陪伴奏的一种音乐。海顿是主要代表人物。
按音乐的性质:
1.纯音乐--是完全靠音乐语言,而不是借用任何标题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它也有曲名,如“第一奏鸣曲”等,但着只是指音乐的体裁,并不表明乐曲的内容。欣赏者自己准备聆听的乐曲的作曲家所处的年代、经历、世界观以及乐曲产生的背景等,有个大概的了解。
2.标题音乐--是根据一定的主题构思并用标题暗示中心内容的器乐曲。常取材于文学、戏剧、历史、民间传说或现实生活。它们用详细的文字说明全曲及每一乐章的特性。可以说,标题音乐是音乐的文学化。标题是作曲家预先指示的一个方向,以帮助欣赏者去联想,并没有任何局限的作用。
3.轻音乐--指轻快活泼、通俗动听、结构短小的音乐,是与严肃的古典音乐相对而言的。欣赏轻音乐不需严肃的思考和理智活动,它只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
4.爵士音乐--是一种通俗的舞曲性质的音乐。是从美国黑人中兴起的,这种音乐没有固定的乐谱,每个乐手都即兴演奏,保持着大致的“默契”。即兴性一直成为爵士音乐的一大特点。可以认为,爵士音乐是美国音乐文化的精髓。
【拓展内容】
和弦乐理入门基础知识
一、将各种三和弦、七和弦的结构牢固记忆。
这包括:
1、四种三和弦的结构和名称。(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
2.四种三和弦的转位结构和名称。(第一转位,第二转位)
3.常用的五种七和弦的结构和名称。
4.五种七和弦的转位结构和名称。(第一转位,第二转位,第三转位)
二、识别五线谱上各种和弦的形状。
三和弦的形状:
1、原位三和弦的形状像一串糖葫芦,三个音紧密地上下排列,要么都在线上、要么都在间上。
2、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六和弦)的形状是:三度在下、四度在上,下密上疏。
3、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四六和弦)的形状是:四度在下、三度在上,上密下疏。
七和弦的形状:
1、原位七和弦的形状也像一串糖葫芦,只不过更长,四个音紧密地上下排列,要么都在线上、要么都在间上。
2、七和弦的第一转位(五六和弦)的形状是:有一个二度音程(两个音斜着交叉),出现在糖葫芦的顶端,习惯上形象地称之为“戴帽子”。
3、七和弦的第二转位(三四和弦)的形状是:有一个二度音程(两个音斜着交叉),出现在糖葫芦的中间,习惯上形象地称之为“扎腰带”。
4、七和弦的第三转位(二和弦)的形状是:有一个二度音程(两个音斜着交叉),出现在糖葫芦的下端,习惯上形象地称之为“穿靴子”。
三、和弦结构的识别方法。
1、记准原位三和弦、七和弦的基本结构。
2、再记准三和弦、七和弦转位的结构。
3、也可以将转位和弦恢复为原位和弦,再通过原位和弦来推算转位和弦的结构。
声乐乐理基础知识入门
一、关于用声的误区
一般概念的发声原理是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时促使声带震动,产生声音,而歌唱发声的运动原理却是在人的本能发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调整声带与周边肌肉的合理运动,产生强大而丰富的、符合歌唱技术需要的声音状态。在进行歌唱训练时学生往往混淆了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声音状态,用本能发声的心理暗示指导艺术歌唱,从而导致喉头上提、声音漏气等用声上的误区。要克服以上发声错误,就必须把生活中的本能发生习惯与艺术歌唱的发生要求严格区分,建立正确的发声意识。
声带的闭合能力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其周围有关肌肉的协调配合。生活中本能的发声习惯,范围只局限于对方听得见的距离,没有太大的音量与音区的要求,声带的运用是随意的。由于声带只有在发强音和高音时才紧密闭合,那么类似于说话的本能发声习惯常使声带大部分时间处于不完全闭合状态。如果错误的运用声带周围肌肉的功能,如把本该促进声门开放的环杓后肌运用到歌唱,必定会产生声音虚、漏的问题;把稳定喉头的喉外肌力量作用于发声,就会造成提喉、喉音等用声错误。
二、关于呼吸的误区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到目前为止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最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但仍有很多学生苦闷呼吸训练中做得很好,而发声时气息却不够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关呼吸问题的误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吸气时气息到达的深度不够,即没有吸到技术所要求的到达“肺的底部”。气息吸得浅作用于声带时,呼出气息的量和压力不足以冲击闭合的声带,而使声音显得虚弱无力。引起气息浅的原因和本能呼吸习惯有关,本能的呼吸是建立在类似于一般的谈话间,或者身体剧烈运动后的'一种生理上的本能反映,它只需要胸腔的扩张、收缩产生力量完成肺内气体的交换。扩张只集中在肺的上半部分,和歌唱所要求的“吸到肺的底部”显然是大有区别的,也就是说,腰腹肌的能力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遇到较长的乐句需要气息量加大时,肺叶的下半部分气息得不到有效输送,而觉得气息不够用。
二是气息与声音缺少有效配合,致使声音“搭不上气”。我们从两方面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运用气息歌唱的习惯,张嘴就唱,把呼吸动作与歌唱的用声动作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是过分地注意气息,为节省气息故意增加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形成“憋气”,使气息不能顺利地作用于声带。这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都可能导致声带紧张、干涩,声音发直缺少泛音。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主张呼吸和发声训练结合一起练习比较好,因为气息和声音是揉为一体的,呼吸训练不能脱离歌唱实践而单独存在。我们要建立这样的歌唱意识:只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才是有效的声音,只有正确作用于声带的气息才是有效的气息。
三、关于共鸣的误区
人体共鸣腔分为三个大的共鸣区域,即:胸腔共鸣区、口咽腔共鸣区(口、喉、咽)和头腔共鸣区(鼻窦、额窦、蝶窦)。口咽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的第一个共鸣区域,它上连头腔,下达胸腔,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声音的丰满、音色的美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帕瓦罗蒂曾强调声音共鸣主要在口腔、咽腔,说明了口咽腔在整个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这个区域出现的认识上的误区也是最多的。所谓的口咽腔打开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开喉咙”,有关打开喉咙的要求文章前面已有所论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舌头”在口咽腔打开过程中的状态。很多学生把缩紧舌头误认为是打开喉咙,结果造成舌部肌肉僵硬和压喉,一方面破坏了基音形成的良好状态,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口咽腔的顺利打开,良好的共鸣音响也就无从谈起。口咽腔打开的关键要做到:在稳定的基础上松喉咙、松下巴、松舌头,使这几个部位处于“自如”状态。
幼儿乐理基础知识入门
小提琴在管弦乐队中是用得最多的一种乐器。其演奏手法很丰富,表现力很强。它主要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旋律,是乐队中主要的旋律乐器,对于快速的乐句、音阶及琶音进行均能胜任自如,作为和声衬托也很有表现力。在独奏时,它色彩变化多样,炫技性能得到充分发挥,那美妙动听的琴声诱发过艺术家们多少天才的想象,带给人们多少非凡的艺术享受。所以,人们称它为乐器之“皇后”。
小提琴装有四根琴弦,弦与弦之间的音程关系为纯五度,用高音谱表记谱,音高是固定的:一般地说,第一弦的音色明朗的、清越的;第二弦的音色是柔和的、优雅的;第三弦的音色是如歌的并稍有紧张感;第四弦的音色是深沉的、宽厚的。
定弦注意事项:
1小提琴的定弦为五度固定定弦。初学者校音时,可用校音器来校对每根空弦,熟练掌握之后,只校对准A弦,然后分别校对A、D两弦,再是A、E两弦,用双音进行调音,反复校对直至四根弦校准为止。
2校音时,若弦轴太紧拧不动时,可涂上少许铅笔芯或干肥皂;若太松打滑,可涂上少许松香末或粉笔末。
小提琴的音域比较宽广,从g到a4四个八度。乐队常用音域是从g到a3(即从第一把位到第七把位)。
小提琴有四根弦,所以在总音域中的许多音可以在几根弦上同时存在,但是不同弦上的同一音高的音,其音质、音色就不完全相同。在四根弦上,E弦上的高音(高把位)用得最多,其次是A、G弦,而D弦上的高音用得较少。这是因为弦音低其高音部分发音较闷并且紧张,所以较少使用,但G弦上的高音由于紧张有力(它是最外的一根弦可以拉出较强的力度)在情绪激动时,用G弦和G弦上较高的音(高把位)来演奏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线谱
五线谱是由五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组成,线的名称是由下往上依次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线中间的空白部位称为“间”,间的名称也是由下往上依次称为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高音谱号(G谱号)
五线谱的线和间是用来表示音高的,谱号决定线和间表示什么音。各线间都分别表示一定的音高,不够用时可在五线谱的上、下方再加用短横线来辅助。
音符
音乐中用以记录音的长短的符号叫音符。它由符头、符杆、符尾组成。
音符除以不同的形状来记录音的时值外,还以符头在谱表上的不同位置来表示音的高低。音符分单纯音符和附点音符两种。
休止符
表示声音停顿的符号叫休止符。休止符分单纯休止符和附点休止符。
附点
附点记在音符和休止符的右边。附点增长原有音符二分之一的时值。
复附点(亦称双附点)
即音符或休止右边有两个附点,第二个附点再增长原音符或休止符四分之一的时值。
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用来划分节拍的垂直线称小节线。两条小节线之间的部分称小节。记在乐曲末尾的复纵线(用一粗一细),称终止线,表示乐曲到此结束。记在乐曲明显分段处的复纵线(用两条同样粗细),表示乐曲到此告一段落。
音级
具有七个唱名(do、re、mi、fa、sol、la、si)或音名(C、D、E、F、G、A、B)中任何一个名称的音,每一音级有数种不同的音高,用变化音记号区别,各音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音乐中一切音高关系的基础。第Ⅰ级——主音;第Ⅱ级——上主音(导向主音的上方邻音);第Ⅲ级——中音(主音、属音的中间音);第Ⅳ级——下属音(主音的下方属音);第Ⅴ级——属音(主音的上方属音);第Ⅵ级——下中音(主音下属音的中间音);第Ⅶ级——导音(导向主音的下方邻音)。
半音、全音
半音称为小二度。两个半音是一个全音,全音称为大二度。一个八度可分为12个半音。
音程
两音之间的距离,叫做音程。音程里又分为同时发响的和声性音程与先后发响的旋律性音程两种类。计算两音间隔的音程单位,用“度”来表示。
音的主要特性之一,指声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持续振动时间的长短所决定。在音乐中主要表现在节奏和节拍中,不同时值的音,由许多不同的符号来标记,如全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音在时值上的有组织的连续。是音乐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同时值的节奏单位不断反复的序列。亦即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叫节拍。处在重音位置的单位拍叫做强拍,处在弱音位置的单位拍叫做弱拍。
拍子(拍号 )
节拍的单位,用固定的时值来表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在五线谱中以记于谱号与调号右旁的位于第三线上下方的两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上面的数字说明每小节内单位的数目,
下面的数字说明作为单位拍的时值。
音阶
在一个八度中,按照一定的音高关系依次排列的一列音,叫音阶。
以C大调为例,第三音和第四音(mi和fa)之间,第七音和第八音(si和do)之间的距离都是半音,其他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称为大调音阶。以音名C为主音的大调音阶,称为C大调音阶。
小调音阶:以la为主音,由la、si、do、re、mi、fa、sol七个音组成。它有三种形式:
1自然小调
它与大调一样,也是由七个音级组成,与大调不同的是半音在第二音和第三音(si和do)之间,第五间和第六音之间,其他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自然小调所使用的音和关系大调完全相同,但主音不同,音阶排列不同(也称平行调)。大调与关系小调的主音,相差一个小三度。如C大调的关系小调是a小调,a小调的关系大调是C大调。
2和声小调
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升高第七音(#sol),第六音和第七音(fa和#sol)之间为增二度,第七音到主音形成半音关系。
3旋律小调
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上行时升高第六音和第七音(#fa和#sol),下行时又将这两个音还原。
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姿势和方法
1.身体姿势
姿势的真实含义,是变化着的动作。姿势产生于动作:由于要演奏便必须动作,由动作的需要而产生姿势;姿势又为动作服务;好的姿势使动作方便,演奏有效。正确姿势是保证学生的演奏水平高度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学习演奏小提琴,在初学阶段,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如果演奏姿势不正确,会直接影响到运弓发音、音色以及演奏技巧的正常发挥。小提琴可以采用坐和站两种演奏姿势。
坐姿是重奏、合奏时采用的姿势。要求要坐端正,腰挺直,身体不能靠在椅背上来(最好坐在椅子靠前部分)。要选择高一点的椅子,使右膝部分稍能伸展,这样,在演奏E弦上半弓时不致碰到右大腿。(年龄较小的学生,为了减少身体疲劳,每次练琴也可用小部分时间坐着练习)
站姿是独奏和练习时采用的姿势。要求身体自然直立、放松,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宽一致)
成八字形,全身的重心平放在两脚上。在演奏时,可随着乐曲的思想感情和由此而引起的内心激动而适当地自然摆动身体。但要避免演奏时过份的身体动作,因为过份的动作不仅看上去不舒服,而且还要不断地调整弓与琴的关系,这会给演奏中带来很多的不利因素。
2.夹琴
①右手拿起琴(大拇指在琴的面板上,其他四个手指在琴的背面)。
②拿起来放在左肩上(手仍拿住琴,头在自然的位置,用琴的腮垫和左腮挨近)。
③用下颚和左肩夹住琴(琴身与人的肩膀构成45度角,琴面稍向右倾斜,琴的方向稍偏左)。夹琴的角度(稍向左或右移动),取决于左右手臂的长短,一般以弓尖部分在琴弦上的位置与琴马平行,与琴弦成十字为佳。
④左手单独的做成持琴的弯曲(这时琴可以放在一旁)。
⑤左手食指的指根和琴颈接触,大拇指和琴颈接触(做这一动作可以先用右手拿住琴,然后再放在肩上)。
⑥左手手掌向内弯曲呈半园型。(使手指前后排列和指板方向一致,腕部和小臂基本保持平直)。
⑦左手四个手指摆好四度的位置。
3.左手和左臂的姿势
左手的各个部分、手指、腕、臂、肘都是互相联系着的一个演奏器官的整体,每一个部分的动作都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四个手指在演奏时经常保持着基本位置(四度关系)在任何一个把位都应该如此。左臂的向左向右的转动,对手指和指板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使手指演奏任何一根弦上的音都处在一个自如舒服的位置,在拉G弦的时候手肘便为了适应这个位置而向右转过来一些,在拉E弦的时候便向左转移一些,这样肘便起着像船上的舵一样的作用,因此把这样的动作称为“左臂的舵式动作”。
当由低把位换向高把的时候,左臂同样有变化,它一面是更多弯曲了一面又向右转动来适应手指在高把位演奏的需要。
为了弄清楚这两种形式的动作,可以用演奏一个固定把位的两个八度音阶和一个三个八度换把位的音阶为例来仔细的观察臂是如何动作。
4.持弓和运弓
首先,拿的不是弓,而是一枝铅笔。
1.右手手心朝上自然的平放在桌子上。
2.把一枝铅笔放在手上,一端放在小指的顶端,一端放在食指的第二关处。
3.大拇指微的弯曲着用指尖(稍偏右那部分)放在中指和铅笔接触的位置上面。
4.四个手指弯拢起来轻轻的抱住铅笔,同时大拇指也随着拱起一些来。
5.手如上面已做好的样子,然后翻转过来手心朝下,手指关节上、下活动自如。
6.小指不能僵直,而应松弛,自然弯曲地立在弓杆上,以抵消支点另一端弓的重量。
;Ⅹ 学音乐最基本的知识
音乐最基本的知识抄:
1、全音与半袭音:是指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音乐理论简称"乐理",包括相对简单的基础理论----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等等。还有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和声、复调、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