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的设计内容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1947年9月—10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45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规定,当第30份批准书提交后的第30天,即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之日。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的设计内容,欢迎大家分享。
世界气象日的节日由来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1947年9月—10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45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规定,当第30份批准书提交后的第30天,即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之日。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30份批准书,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诞生。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第20届会议决定,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的气象工作者都要围绕一个由WMO选定的主题进行纪念和庆祝。
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各国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情况以及气象部门在经济和国防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推动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世界气象组织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瓦。世界气象组织拥有成员151个,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的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促进世界范围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推行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促进国际间的气象资料交换和提出观测、统计资料的统一规格;促进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资源、农业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促进水文业务的开展和加强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间的合作;鼓励气象学及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气象组织主要活动集中在以下几项国际合作计划;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计划;技术合作计划;教育和训练计划以及世界气候计划等。
1971年10月,第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此后,我国陆续加入了联合国所属的一些专门机构,其中最早批准加入的专门机构就是世界气象组织。
全球气候变暖使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明显增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全球综合观测,人类可获得有关天气、气候和水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掌握这些信息虽然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可以做到对灾害进行早期预警,提前防范,以及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所造成的影响。
宣传标语世界气象日
1、全民行动起来,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而保护气候!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3、极地气象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4、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5、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6、加强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7、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8、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9、提倡简朴的生活文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0、准确预报天气与气候变化,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1、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与综合利用!
12、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13、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1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21日正式宣布生效,我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
世界气象日活动方案设计
3月21日、22日和23日分别是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和世界气象日,为迎接这些节日的到来,增强幼儿爱护环境,节约用水等意识,幼儿园将开展为期近一周的“环保宣传教育周”系列活动,对全园教师和幼儿进行关注天气、气候、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科普教育。
一、活动主题:
与生命共存
1、子主题一:“我和绿色有个约会”——世界森林日
2、子主题二:“小水滴,大世界”——世界水日
3、子主题三:“关注气象,关心生活”——世界气象日
二、活动时间:
3月21日——3月23日
三、活动内容:
1、各年级组探讨和选择适宜本年龄段可以有效开展的活动。比如:大班——气象日。
2、各年级组广泛搜集资料,通过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了解“世界水日”的来历、我国水资源现状、节水标志等相关知识,了解天气和气候与人类息息相关,各种气象灾害对人们健康和生命财产的严重威胁,让幼儿纷纷以实际行动投身到护林、节水等活动中。
3、50组开展“与生命共存”为主题的书画比赛。内容可以是节约用水、保护地球、关注气候、节能减排等等。
4、在幼儿园开展“节水我有妙招”大行动。让每个幼儿从我做起,节水进家庭、节水进社区,努力保护全人类的水资源。
四、各节日活动实施
(一)“我和绿色有个约会”——世界森林日系列活动:
1、让幼儿欣赏我们美丽的地球、美丽的森林,并知道没有森林的家园变得不再美丽。
2、森林故事:以纪录片形式真实而完整地回顾森林的历史,引起幼儿更多的关注和思考;树的故事,以欣赏、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感受树木真好!
3、教师讲解森林与人类、动物的关系,鼓励幼儿动手制作大树妈妈。
4、植物角:小小盆栽让孩子感悟生命最初的.感动,在城市中让体验一片绿意。
5、变废为宝:纸盒、纸张循环利用,亲眼见证废旧包装盒如何转变为环保时尚手提袋;感受废旧纸张变纸屑,亲手体验纸张的制作过程。
6、环保小卫士:幼儿担当环保宣传员,向家长们宣传环保的小知识,倡导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为森林贡献一份力量。
(二)“小水滴,大世界”——世界水日活动计划:
1、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地球用水紧缺的现状。让幼儿知道水是一切生物存在、发展的基础,如果地球没有了水,世界将是一片荒凉,森林将不复存在,植物将灭亡,地球上将出现无边无尽的沙漠,一切生物也将不复存在,生命的迹象将消失。人类也将无法生存,并知道水的作用。
2、组织幼儿学习儿歌《关好水龙头》,观看《美丽的水》宣传片、听《小水滴哭了>》故事等。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及水与动植物的关系。
3、让幼儿认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重要性,并向幼儿介绍日常生活中节水的好方法。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各种关于“节约用水”的醒目标志,时刻提醒幼儿要节约用水、科学用水。通过直观、动态的演示更加升华了孩子的节水意识。
(三)“关注气象,关心生活”——世界气象日主题活动:
1、进行气象科普知识课程。教师运用一系列气象视频,把幼儿带进气象科普的广阔天地。通过观看电影《龙卷风》、《后天》等,了解有关海啸、暴雪等“天灾”对人类的危害,丰富幼儿预防灾害的常识,提高了自护自救的能力。
2、开展“天气播报”活动。每天早餐后开展“天气预报”活动,促使幼儿坚持每晚收看有关的气象预报的电视节目,争当“小小气象播报员”。通过观看天气预报、了解气象常识帮助幼儿和家长提高生活质量。
3、举行“心情播报”活动。“心情播报”活动引领着幼儿能更好的深入探究气象与生活的关系,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伙伴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家园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儿童部感谢大家的配合!
⑵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指挥和协调机制,保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顺利开展。
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组织协调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第五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指导管理。
发展和改革、财政、公安、农业、林业、水利、民航、环境保护等部门和有关军事机关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第六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商同级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农业、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编制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第七条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所需的基本建设经费、事业经费、作业经费和科学研究以及试验经费列入本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对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以及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第九条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和人员实行资质资格审批制度。
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应当取得《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质证》;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作业(指挥)人员应当取得《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资格证》。第十条申请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有2人以上取得《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指挥资格证》;
(三)每副火箭发射装置有2人以上、每门高射炮有3人以上取得《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格证》;
(四)作业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规范);
(五)储存作业设备和弹药的库房符合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六)有完善的作业空域申报制度、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作业设备的维护、运输、储存、保管等制度;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一条申请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质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气象主管机构提交申请材料,经设区的市气象主管机构核实后,报省气象主管机构审批;经审核符合第十条规定条件的单位,由省气象主管机构发给《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质证》。第十二条申请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资格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满18周岁,身心健康;
(二)指挥人员应当具备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三)作业人员应当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50周岁以下。第十三条申请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资格的人员,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县(市、区)气象主管机构提交申请材料,经设区的市气象主管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由省气象主管机构发给《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资格证》。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取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资格的人员名单告知同级公安机关。第十四条县(市、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区域气候、地理、交通、通信、人口密度等情况,提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的布设意见,经设区的市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后,报省气象主管机构商有关飞行管制部门确定。经确定的作业站点不得擅自变更。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所需场地由当地人民政府解决。第十五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应当按照《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固定炮站(火箭站)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建设作业设备库房、弹药库房、发射平台和作业值班室。
⑶ 长春市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2021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支持生态保护与修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人工影响天气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第四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实行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科学管理、专业操作、注重效益的原则。第五条市、县(市)、双阳区、九台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保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六条市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指导。
县(市)、双阳区、九台区气象主管机构在市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辖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组织实施工作。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的勘测、建设和管理工作,配合处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发生的各类事故。第七条市、县(市)、双阳区、九台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制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年度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第八条按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年度计划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
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在完成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年度计划确定的公益性任务的前提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依法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专项服务。第九条市、县(市)、双阳区、九台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组织下,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发生突发事件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救援和处置,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第十条市、县(市)、双阳区、九台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使用先进技术。第二章作业管理第十一条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具有掌握相关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的作业人员,并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人数;
(三)具有保证安全有效地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指挥中心、业务技术体系和规章制度;
(四)具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所必需的作业装备、作业平台、作业通道、作业装备库、临时弹药库、值班室、安全防范监控报警设施、电力通信设施、防雷设施、消防设施。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发射装置、弹药,应当符合国家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第十二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地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选择在气象灾害多发地带的上风方;
(二)高射炮、火箭作业点分别距离居民区方圆五百米、一百米以外;
(三)视野开阔,交通、通讯方便。第十三条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应当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保障,配备必需的作业保护用品,并为作业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从事飞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作业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空地勤待遇;野外作业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野外工作待遇。
鼓励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办理公众责任险。第十四条从事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培训标准参加岗前培训,掌握相关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
(二)熟悉高射炮、火箭等发射装置的结构、操作规程和安全使用要求,并能够正确使用;
(三)能够按照要求完成高射炮、火箭等发射装置的保养、维护工作,排除一般故障。第十五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周围环境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作业站周围五百米以内建设妨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不得侵占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场地,损毁、移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施、设备;不得占用、干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通讯频道。
⑷ 气象部门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是对具有大专毕业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在职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实缺的教育。
继续教育的兴起有它的客观历史的必然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知识飞跃增长;发明、创造到推广应用的时间愈来愈短;各门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保持和提高创造能力,科技人员的知识和智能结构既要不断更新,又要不断改组和补充。第二条气象科学的发展,也证明了上述特点。电子计算机在气象工作中的应用,已使气象业务从定性分析迅速走向定量化;动力气象学已与天气学、气候学紧密结合;雷达、卫星资料的处理已趋于自动化和数字化;一些新的理论如多平衡态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逐步应用于气象科学研究中。同时气象科学已越来越和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窨科学互相渗透,这就不难看出气象系统科技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补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气象系统的科技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是进行智力开发,实现气象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措施。第三条气象继续教育工作要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气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为推动和适应气象科学的发展和业务工作的提高服务。第二章气象部门继续教育的对象和重点第四条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大专毕业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在职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第五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气象系统继续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工程师、讲师、助理研究员等中级科技人员中的中、青年和优秀的初级科技人员。第三章气象部门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第六条办好继续教育首要的是选好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从业务发展的需要出发,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以推广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也可以攻读各种学位。
高级科技人员主要针对本人所从事的科研、教育、业务工作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知识更新、补缺。
中级科技人员一是加强计算机和外语学习,一是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和发展方向。注意适应学科的交叉发展,学习相关科学,扩展知识面,提高理论水平和开拓能力,增强创造力。
初级科技人员以基本功训练为主,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学习,掌握科学工作方法,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及时地把知识转化为智能。
各级科技管理人员除了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自然科学外,还要学习科技方针、政策,现代化管理科学和有关的学科内容。第七条继续教育工作,必须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层次进行。要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坚持有组织的培训和鼓励个人自学相结合。
高级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应以自学为主,结合调查研究、短期培训或考察。充分利用规定进修时间,进行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
中级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既可根据本人外语水平及专业发展的需要,用规定的进修时间进行脱产自学,也可接受有组织地培训,参加各单位组织的知识更新、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班、研究班,或针对科研、业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文献资料或实际情况的调研。
初级科技人员除自学外,可参加有关单位组织的新技术推广知识班、讲座或参加高等院校开设的加强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面的进修和研究生班学习。第八条对非气象类的大专毕业生开展气象知识教育。到气象部门工作的非气象类各专业毕业的大、专毕业生在上岗前需要进行气象知识的学习,有条件的省局可自行举办3-6个月的气象知识短训班,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气象工作。第九条要根据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可能,组织科技人员出国考察、访问、进修,参加学术活动或短期工作。优先选送专业基础强,科研、业务工作有突出成就,外语、计算机方面功底又比较好的中青年出国留学。有计划地按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成组配套地派出进修。同时支持自费公派出国留学。第四章继续教育的进修时间第十条开展继续教育必须切实保证时间。中级以上气象科技人员一般每3年应有3-6个月的脱产进修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安排学习。对一部分需要较长时间培训的科技人员也可以把两、三次脱产学习时间集中1次安排。
⑸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的主要任务
1、承担气象部门中高层次管理干部、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负责组织实施中国气象局根据干部培训总体规划下达的各类培训任务。
2、承担气象业务和相关领域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组织实施重大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的相关培训。
3、负责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组织开展气象远程教育培训。
4、负责组织编制气象培训教材和各类多媒体课件。
5、负责对省(区、市)气象局培训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并为省级培训中心培训师资。
6、负责组织实施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部(气象局班)的教学组织和学员管理工作。
7、承担世界气象组织(WMO)南京区域气象培训中心(北京)分部的业务工作,并按照WMO制定的培训计划完成相关的培训任务。承担中国气象局出国进修人员派出前培训任务和其他相关外语培训工作。
8、承担中国气象局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科学研究以及气象教育培训提供图书情报和文献资料等信息服务。
9、负责为中国气象局提供科技政策等方面的决策咨询服务、为行业相关部门提供相关的科技咨询与信息服务,收集国内外相关领域信息并进行研究,提供重要的决策建议。
10、负责气象软科学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开展气象软科学及相关科学项目研究,组织编辑出版《气象软科学》;负责气象行业标准化研究工作。
11、负责中国气象局的外事服务工作,承担中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的有关文件翻译、中国气象局接待重要代表团的口译工作,协助承担世界气象组织分部国际会议的同传和笔译工作;承办中国气象局邀请的大型代表团和主办的大型国际会议的组织接待、外部门和其他国际会议的组织接待及翻译工作;负责办理中国气象局组团和所属人员因公出访的护照等出国事务。
⑹ 气象局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气象局单位性质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
气象局主要是以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等服务项目为主要工作的政府部门。
拓展内容:
中国气象局主要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行政管理局、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影视宣传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
⑺ 宁波市气象局的主要职责
1、制定宁波市行政区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并负责宁波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对宁波市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2、负责宁波市行政区域内气象监测网络工作的管理,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宁波市行政区域内公益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的发布;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为宁波市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3、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并在宁波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管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袭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
4、负责向宁波市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组织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5、组织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负责监督有关气象法规的实施,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承担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6、统一领导和管理宁波市行政区域内气象部门的计划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科研和培训以及业务建设等工作;会同区、县(市)人民政府对所辖气象机构实施以部门为主的双重管理;协助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做好当地气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7、承担中国气象局和宁波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⑻ cma指的是什么意思
中国气象局简称为CMA,英文译名为“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