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首先学习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对我有很大的锻炼以及帮助,因为社会工作是充分考虑人的本质,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但是要接触很多其他的专业基础,而社会工作专业不仅需要有社会工作、社会学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心理学和物业管理、医学、法学等辅助学科,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的学科。
所以相比较其他专业是由浅到深的去研究和学习,而我们社会工作专业像树一样,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作为树根,慢慢的接触到其他领域就如同树上的枝枝蔓蔓。
日常的学习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平时针对社会工作本专业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因为我们一切的助人行为都要建立在一个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丰富工作的经历。
B. 各位居士,我想学习佛教知识,如何入门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师兄的正心正念!
师兄若是想皈依,许多寺院都可以为师兄授皈依,受皈依并不分男众女众,只要依一颗诚挚恭敬心,愿意皈依佛、法、僧三宝,即可!皈依并非出家,所以男众女众皆可一起皈依!师兄可以先了解一下,附近哪里有正法寺院,找一位戒行清净的师父,为授皈依。许多寺院,皈依仪式有各自特定的日子,可以提前去了解一下,再做决定!
师兄说得有道理,我们皈依之前,是需要对佛法有一些了解的!对佛法深入了解之后,再行皈依,心也更诚敬,更坚定明确!
师兄,学习佛法,首先要知道佛所讲的基本和核心是什么。不论修行任何法门,这些都是基础!其中包括: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是非常实用的修行方法,果能依次第如理观照,深悟其理,则看破一切虚妄颠倒,必定解脱六道!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佛留与我们末世众生验证佛法与否的标准和依据。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是佛为我们总结的修行顺序和次第。此八正道依次生起。我们要学习佛法,必须先有正见,有了正见,才可能有正的思维。有了正的思维才能产生正语、正业及正命。有了正命才是真正的正精进,否则,没有正的方向,就算是再精进,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必不能导至正念,不能得以正定!
四依止:依智不依识,识义不依言,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此四依止,如果我们能深刻体悟,如实依止,能保证我们不入邪途,不堕险坑!
可以网络视频搜索:普愿讲堂
里面有《佛陀的三法印》、《心经讲解》、《如何逐渐步入佛法解脱》等系列可供师兄观看。深入浅出,比较容易懂!
C. 出家做尼姑需要什么条件,哪里有寺庙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D. 志愿者的基本常识
志愿服务工作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志愿服务工作基础知识:
志愿服务、义务工作、志愿者
志愿服务或义务工作都来源于英文的Volunteer service,在本质上说都是一样的,都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而提供的服务。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者是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及精神,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志愿者行动叫做义务工作。在台湾,志愿者称为“志工”。
在西方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志愿者是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利益或强制法律驱使的人们的努力”,其目的在于改进社会,提供福利。
二、公益、公益活动
公益:公益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是公众的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它的实质应该说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
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
三、慈善、慈善组机构
慈善:对人关怀,侧重指对人关怀而富有同情心。
慈善机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由捐赠人提供财产并由它自己的职员进行管理,以其收入服务于对社会有益的目的。
四、公益和慈善的区别与联系公益事业受益面广;慈善事业受益面小,只限于特定群体的人。
公益事业的特点主要有:①外在性。属于公益事业的部门和企业及其活动一般处在直接生产过程、个别经营活动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之外,独立存在、并行运转,并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②社会性。大部分公益事业主要依靠社会投资和建设,资金依靠国家财政解决,投资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③共享性。公益事业的服务是为许多单位和居民共享的。④无形性。公益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大多是无形的服务,而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⑤福利性。公益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带有很大成分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性质。
慈善事业:私人或社会团体基于慈悲、同情、救助等观念,为灾民、贫民及其他生活困难者举办的施舍、救助活动的统称。其活动对象、范围、标准和项目,由施善者确定。慈善事业常常采用一定的组织机构来进行,这类从事慈善事业的社会团体和工作机构统称为慈善团体,社会福利院、国际SOS儿童村、各种志愿者服务队等。
大致来说,“公益”是一个大的概念,泛指为社会大众谋利益的所有活动,其中也函盖了“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而广义的“慈善”概念中既包括对受助对象的物质、经济帮助,也包括义工的义务劳动。
五、志愿服务工作的五个特性:
自愿性、无偿性、业余性、公益性、组织性。
六、志愿服务工作的类别
(一)
任何一项有利于改善社会的公益服务,都属于志愿工作的范畴。
(二)志愿工作的服务范围:直接服务、间接服务。
(三)现在常见的服务内容:帮困助残、助学助弱、支教支教、科技推广、义务献血,环境保护,心理咨询、法律维权等。
七、志愿服务工作的特征。
(一)自愿。即主观自觉选择,没有强制性。
(二)不图物质报酬。即动机上不追求物质报酬,但不否定开展志愿服务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三)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即服务的内容应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和困难群体的利益,不是社会非困难群体的小团体利益;同时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能够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换获得的服务(困难群体除外),一般不能作为志愿者服务的内容。
(四)奉献自己的力所能及。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智力、经验的人是志愿者外,出于自愿的献血、捐献骨髓、捐款捐物的人,也是志愿者。
(五)非本职职责范围内。比如自来水公司修理水管的职工,如果他正在值班、正在岗位上,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修理水管服务,那是本职工作,不是志愿服务;如果他不在值班、不在岗位上,是利用业余时间自愿且不取报酬地为他人提供了修理水管的服务,那他就是志愿者了。 背景资料: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讲“仁者爱人”,其精神要义便是要求人们将仁爱由己推人,由内推外,由近推远。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墨子主张“兼爱”,希望“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与儒家思想一脉相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爱国情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奉献精神;“疾恶如仇,见善若渴”的高贵品质;“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广阔胸怀和友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高风亮节,无不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但曾几何时,社会价值观发生混乱,是非不辩、善恶不分、明哲保身、见利忘义。甚至发生了救人者舍生取义,被救者漠然离去,救人者见义勇为反被污蔑的令人痛心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改善社会风气才成为时代进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公德盛则其群必盛,公德衰则其群必衰”,让我们携起手来,高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恪守公共道德,传播社会文明,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E. 少儿有必要从小学习英语吗
英语已经渐渐的成为对小学生普及的一门功课,甚至有很多幼儿园都会有英语班的开设.可见英语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已经成为基础知识学科.为了使孩子的分数提高,家长们可谓是费尽心思.那么如果没有参加辅导班的条件下我们该怎样学习英语呢?现在网上有很多的在线学习课程,包括小学英语在线课程,而且很受广大家长的喜爱,那么小学英语在线学习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哪几点?
(在线学习)
1.随时随地
小学在线英语培训摆脱了对线下教育地点的限制.
通常的线下教育要求家长将孩子送到固定的学习点进行学习,为了接孩子,普通家长会选择等孩子去咨询点上课,然后一起回家.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是让孩子们在路上来回走动,而且还要把父母的时间缩短成碎片.小学的在线英语培训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们只需要联网电脑或iPad就可以上课.不仅可以节省父母的时间来接孩子,还可以减少在路上的来回,并确保孩子的安全.
2.强大的教师
教育机构雇用的大多数教师都是本地教师.如果他们是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他们基本上可以保证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但如果它是一个稍微差一点的二线城市,就没有很多优秀的教师,而且大多数优秀教师都在上学.因此,很难找到具有足够上网能力的教师.在小学教授网络英语的外籍教师不限于某个地方,他们可以招募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3.家长可以随时监督
教育机构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是父母送孩子然后关闭老师上课,很少有父母可以一直跟随课堂.一旦教育机构不允许这样做,父母就会让孩子更紧张,效果更糟.小学的在线英语培训使用"透明教室",当孩子上网时,父母也可以进入教室看孩子的学习,而不会影响孩子.孩子学完一堂课,父母如果没有时间阅读,也可以观看课堂的播放.
(网络题库真的海量)
以上是对小学英语在线教育优势的相关介绍,总而言之,在线英语学习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主要是基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改变时间的灵活性确实是小学英语培训的最佳模式.
F. 不考虑收入,你最想做什么工作
最想在自然野生动物园里工作,一直都很想,很羡慕每天抚摸大熊猫的饲养员,每天都可以抱抱。
看到饲养员用竹笋来引诱熊猫妈妈的时候,大熊猫丝毫不在意怀里的小熊猫了,那么随便的就由人把它拎着毛皮捉走,怎一个顽皮了得。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当然不想这样苟活,想成为动物们的一员,不需要自己也有皮毛爪子,尚且是个人就好,这样可以随便抚摸,我会把动物园毛茸茸的宝贝动物都撸一遍,纯粹而自然的生活,哪怕喝露水都开心呢。
远离世俗的现实,不用考虑人来人往的交际,而且动物的感情是诚挚的,不像人一般戴着许许多多的面具,不用在意别人的感受,我的动物,我做主,真的是很美好呢,如果可以,我愿望着它们,喂它们吃食,随意的挑逗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