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之比较
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相同点
1、两个城邦都很重视教育
在斯巴达,教育被当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国家事业,并具有严格的国家性质。传说中的斯巴达国家的创始人库古就曾指出,教育是一个立法者应该加以考虑的最主要和最重大的事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斯巴达的教育几乎完全由国家控制,家庭几乎不承担教育的任务。
与斯巴达一样,雅典也高度重视教育。早在公元前6世纪,梭伦立法中就明确规定,父亲有责任让其子女接受适当的教育。否则,子女成年后有权利不赡养父母。
2、两个城邦的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受教育
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的阶级性是十分明显的,除了奴隶和外邦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之外,即使在公民中,也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正如弗里曼所说,“希腊的教育是少数上层阶级弟子的教育,而不是城邦所有人口的教育”。
3、在教育过程中都注重使用体罚
在斯巴达,为了养成艰苦的生活习惯、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他们给予儿童的饮食起居条件极端简陋、苛刻,使之习于忍耐饥寒,还用残酷的鞭打和野兽的扑咬作为训练的手段。
雅典学校的教师地位很低,有些还是获得自由奴隶,加之当时受客观条件限制,教与学都很困难,教师经常使用体罚,教学方法粗暴。
4、两个城邦都进行体格检查
斯巴达的公民子女出生后,有长老代表国家检查新生儿的体质情况。
雅典的公民子女出生后,也要进行体格检查,所不同的是,雅典儿童的体检是由父亲负责进行。
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不同点
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
以农立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斯巴达,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国家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家所有;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服从;教育所有的开支均由国家来承担,青少年必须免费接受教育。
而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不完全依靠由国家来控制教育,而是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定期缴纳学费。
2、教育机构不同
为培养体格强壮的战士,斯巴达从7岁至18岁的儿童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在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使儿童养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勇敢、坚忍、顺从、爱国等品质。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育。
雅典则由私人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以及哲学家的学园等等。教育程度不齐,流派很多,大可任意选择就学,政府不求整齐划一。
3、教育目的不同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拉哥尼亚平原,肥沃的土地适宜于农业种植,而成为古代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由于地处内陆地区,斯巴达与外界交往极为便利。作为一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不仅实行专制的奴隶主贵族统治,而且经常与其他城邦发生战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巴达形成了以体育和军事训练为特征的教育制度。其目的是培养体格强壮、富有勇武精神和爱国精神、善于战斗并有持久斗志的武士。
雅典地处阿提卡半岛,三面临海,交通便利,航海和商业贸易发展较快,经济较为发达,而且其地理位置有利于接受古代东方文化。随着雅典民主政治的实施,促进了各家各派学说的争鸣与发展,而这种状况又奠定了雅典哲学、科学、文化、艺术和教育繁荣昌盛的基础。雅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道德高尚、能言善辩的公民和商人,即“身心既善且美”的人。
4、教育任务不同
斯巴达的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使每一个斯巴达人在经过长期而严肃的训练后,成为一个坚忍不拔的战士和一个绝对服从的公民。因此,荣誉、勇敢、坚毅、强壮的体魄、娴熟的军事技艺、对城邦的绝对忠诚、对权威的驯服、对长者的尊敬等,就成为每一公民都应具备的品质。
而雅典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体、智、德、美诸育,不仅要求把他们的子弟训练成为军人,更要求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积极活动家,简言之,就是雅典的合格公民。
在女子教育方面,斯巴达给予了高度重视,基本上是在体育和道德方面接受与男子大致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其社会地位较高,有一定的社会自由,并享有一定程度的对城邦事务的参与权。但雅典女子政治、经济、婚姻等地位较为低下,并且不得参加社会活动,仅仅是深居内室,学习一些家庭主妇所必需的家务知识而已。这不能不说是雅典和谐发展教育的不和谐之处。
5、师资队伍不同
斯巴达的教育机构皆由斯巴达奴隶主阶级的成员负责教育工作,同时由执政官予以训诫。而雅典则除本国的统治阶级成员任教外,来自国外的智者充任教师者为数众多,招揽人才不限国籍。
(1)斯巴达教育培训机构扩展阅读
斯巴达与雅典教育作为古希腊奴隶制教育的典型代表,各有特色。但总体而言,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更高一些。在教育史上,斯巴达的教育通常是在作为雅典教育的对比的意义上受到重视的。以斯巴达与雅典教育为代表的古希腊奴隶制教育,尤其是雅典教育,不仅对当时文化、科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对于后世西方文化的发展,乃至对于社会的发展,也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㈡ 斯巴达教育
斯巴达教育(ecation in ancient Sparta)是指斯巴达是约公元前 8 世纪由侵入拉哥尼亚平原的多利安人建立的古希腊奴隶制城邦,亦称“拉栖第蒙”。以农立国,实行贵族奴隶主寡头专制政体。为镇压被征服的奴隶的反抗并抵御外来入侵,夺取希腊的霸主地位, 斯巴达实行全民皆兵,以尚武为国家的灵魂。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把斯巴达人子弟培养成国家需要的武士。斯巴达儿童属国家所有。男孩出生后即送长老检查,健全的交给父母代国家抚养,体弱或畸形的弃于山谷,任其死亡或交给奴隶抚养。[1]
㈢ 什么是斯巴达式教育
在古希腊时代的斯巴达城邦,斯巴达人的孩子出生后首先由部族长老进行体检,体弱者弃之山谷;体健者留下,并由部族统一抚养教育,过集体生活,每日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和意志品质磨练,以保持部族的强大战斗力.
㈣ 什么是斯巴达式的教育
斯巴达是约公元前 8 世纪由侵入拉哥尼亚平原的多利安人建立的古希腊奴隶制城邦,亦称“拉栖第蒙”。以农立国,实行贵族奴隶主寡头专制政体。为镇压被征服的奴隶的反抗并抵御外来入侵,夺取希腊的霸主地位, 斯巴达实行全民皆兵,以尚武为国家的灵魂。
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把斯巴达人子弟培养成国家需要的武士。斯巴达儿童属国家所有。男孩出生后即送长老检查,健全的交给父母代国家抚养,体弱或畸形的弃于山谷,任其死亡或交给奴隶抚养。
(4)斯巴达教育培训机构扩展阅读
教育方式
斯巴达人在婴儿时就要接受生命的考验,父母用烈酒为他擦洗,然后还要让长老检查他们的体质是否健康。凡是经受不住考验或被长老认为是虚弱的就被抛在弃婴场。七岁的男孩进入国家的教练所,从此他们就要经受心魄和筋骨的磨炼,以形成坚韧、勇猛、凶顽、残暴、机警和服从的品质。
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格斗。天刚发白,身着破烂长衬衣、骨瘦如柴的孩子们便开始在围着圆柱的竞技场上搏斗。即使一方被打倒在地,伤口流着血,另一方也不可手软。被打倒的如果能够不顾一切,顽强抵抗,坚持到底,也被认为是强者。
而哀叫和讨饶则被认为是莫大耻辱。在一旁指导的队长和老人千方百计地挑动孩子把训练变成你死我活的厮杀。
还有一种方法,是专门考验儿童忍耐力的。任何一个儿童每年都必须经受一次严厉的鞭笞,只有那些咬紧牙关,面无惧色的人才成为合格者。
㈤ 什么叫做斯巴达式教育
斯巴达教育
培养武士的斯巴达教育
斯巴达的教育以培养凶悍的军士著称于世。
斯巴达是公元前8世纪左右建立的古希腊奴隶制最大城邦国之一,位
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和异邦的侵袭,斯巴达把每
个城邦变成了一个大军营,每一个斯巴达人都将通过长期严格的军事体育
训练而成为士兵。
斯巴达人在婴儿时就要接受生命的考验,父母用烈酒为他擦洗,然后
还要让长老检查他们的体质是否健康。凡是经受不住考验或被长老认为是
虚弱的就被抛在弃婴场。七岁的男孩进入国家的教练所,从此他们就要经
受心魄和筋骨的磨炼,以形成坚韧、勇猛、凶顽、残暴、机警和服从的品
质。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格斗。天刚发白,身着破烂长衬衣、骨瘦如柴的孩
子们便开始在围着圆柱的竞技场上搏斗。即使一方被打倒在地,伤口流着
血,另一方也不可手软。被打倒的如果能够不顾一切,顽强抵抗,坚持到
底,也被认为是强者。而哀叫和讨饶则被认为是莫大耻辱。在一旁指导的
队长和老人千方百计地挑动孩子把训练变成你死我活的厮杀。
还有一种方法,是专门考验儿童忍耐力的。任何一个儿童每年都必须
经受一次严厉的鞭笞,只有那些咬紧牙关,面无惧色的人才成为合格者。
训练所里的生活制度非常地严酷,孩子们一年四季光头赤足,只穿一件单
衣,白天吃的是不足以饱腹的饭菜,晚上睡的是粗糙的芦席垫。能忍受或
能采取抢盗方式谋生者都会受到奖励。除了军事体育训练之外,音乐和舞
蹈也是斯巴达人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敬神尚武的情操,舞
蹈可以训练和协调身体活动的节奏。还要经常接受奴隶主的道德教育,文
化知识不被重视。
18岁的青年将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青年军训团至少要组织一次军
事“演习”,即在夜间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包围、殴打和肆意残杀奴隶,
以锻炼性格和本领。20岁以后的青年要常年戍边习武,30岁时才能结
束教育和训练,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和公民。
斯巴达对女子也采取同样的军事和体育训练方式,如竞走、掷铁饼、
投标枪、格斗等等。对女子来说,这样的训练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因
为身体强壮的女子结婚后才能生育出健壮的孩子。因此,斯巴达的妇女也
具有坚毅的性格。有位斯巴达的母亲在儿子即将出征的时候,送给他一个
盾牌,叮嘱道:“拿住它,否则就躺在上面!”鼓励儿子英勇作战,决不
要贪生怕死。
㈥ 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异同
虽然分不多,不过既然问到我正在研究的问题了,就问答点嘛。
在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尚武精神,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
其教育目的: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
其教育制度:斯巴达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由长老代表国家检查新生儿的体质情况。只有健康的新生儿才被允许抚养。儿童7岁前,在家中接受母亲或保姆的养育和照管,受国家监督;7-18岁,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即军营接受教育;18-20岁,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开始接受正规军训;20岁,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开始服兵役;30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有参加民众大会的权利。可任官职,任需参战和军训;60岁,免除兵役。
其教育内容:1、忍耐劳苦训练2、军事体育训练----以“五项竞技”为主要内容3、道德教育,通过神话、传说、祭祀等,训练绝对服从精神。
雅典的教育则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和谐发展的教育。追求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反对专业和职业化的训练。同时,雅典人还认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的职责。
其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公民
其教育内容:7岁之前实行家庭教育;7岁后进入文法或音乐学校,接受读写算和音乐舞蹈教育;到13岁左右,一方面继续文法学校或音乐学校学习,另一方面进入体操学校,接受体育训练;到15-16岁,大多数公民子弟不继续学习,开始工作。少数贵族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训练;到20岁,授予公民称号。雅典妇女地位较低,深居家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但其教育实践中的国家导向性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了世界教育史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而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自由教育的强调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却与斯巴达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㈦ 斯巴达的教育侧重点与传统教育有什么不同
斯巴达的统治者重视对未来战士的军事体育训练,也重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则严重忽视,读、写、算都没有列入学校的必修科目,许多学生在学校学习到18岁,但仍然目不识丁。学生在学校里也要学习音乐和舞蹈,但他们学习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为了鼓舞勇气和培养严明的纪律。
学生到18岁时进入国家设立的“埃弗比”机构,在军队指挥官的指导下经常参加军事演习和偷袭奴隶的活动,到20岁以后就成为国家军队正式的战士。
㈧ 思八达培训课程
《赢利智慧》包括《运营智慧》和《影响智慧》各两万 共四万
《宗教智慧》三万专
《领袖演讲智慧》属三万
《三玄(弦)智慧》20万
这些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各企业的总裁 总经理等高层 一般的基层人员即使出的起这个钱也是不接待的 特别是《三玄智慧》上课之前也要经过审核
《我应为王》是青少年潜能开发的 不单卖 买了VIP后送的
VIP包括前面那三个 共10万
智慧VIP包括所有的课程 共30万
这些课程都是可以终身复训的。
刘一秒老师很强大 讲课简单易懂 但很能讲到关键 对企业有帮助。
㈨ 什么是斯巴达式教育
斯巴达教育
培养武士的斯巴达教育
斯巴达的教育以培养凶悍的军士著称于世。
斯巴达是公元前8世纪左右建立的古希腊奴隶制最大城邦国之一,位
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和异邦的侵袭,斯巴达把每
个城邦变成了一个大军营,每一个斯巴达人都将通过长期严格的军事体育
训练而成为士兵。
斯巴达人在婴儿时就要接受生命的考验,父母用烈酒为他擦洗,然后
还要让长老检查他们的体质是否健康。凡是经受不住考验或被长老认为是
虚弱的就被抛在弃婴场。七岁的男孩进入国家的教练所,从此他们就要经
受心魄和筋骨的磨炼,以形成坚韧、勇猛、凶顽、残暴、机警和服从的品
质。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格斗。天刚发白,身着破烂长衬衣、骨瘦如柴的孩
子们便开始在围着圆柱的竞技场上搏斗。即使一方被打倒在地,伤口流着
血,另一方也不可手软。被打倒的如果能够不顾一切,顽强抵抗,坚持到
底,也被认为是强者。而哀叫和讨饶则被认为是莫大耻辱。在一旁指导的
队长和老人千方百计地挑动孩子把训练变成你死我活的厮杀。
还有一种方法,是专门考验儿童忍耐力的。任何一个儿童每年都必须
经受一次严厉的鞭笞,只有那些咬紧牙关,面无惧色的人才成为合格者。
训练所里的生活制度非常地严酷,孩子们一年四季光头赤足,只穿一件单
衣,白天吃的是不足以饱腹的饭菜,晚上睡的是粗糙的芦席垫。能忍受或
能采取抢盗方式谋生者都会受到奖励。除了军事体育训练之外,音乐和舞
蹈也是斯巴达人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敬神尚武的情操,舞
蹈可以训练和协调身体活动的节奏。还要经常接受奴隶主的道德教育,文
化知识不被重视。
18岁的青年将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青年军训团至少要组织一次军
事“演习”,即在夜间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包围、殴打和肆意残杀奴隶,
以锻炼性格和本领。20岁以后的青年要常年戍边习武,30岁时才能结
束教育和训练,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和公民。
斯巴达对女子也采取同样的军事和体育训练方式,如竞走、掷铁饼、
投标枪、格斗等等。对女子来说,这样的训练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因
为身体强壮的女子结婚后才能生育出健壮的孩子。因此,斯巴达的妇女也
具有坚毅的性格。有位斯巴达的母亲在儿子即将出征的时候,送给他一个
盾牌,叮嘱道:“拿住它,否则就躺在上面!”鼓励儿子英勇作战,决不
要贪生怕死。